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8-12-19 14:09
鄌郚总编

潍坊地名溯源

  潍坊地名溯源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现代地名学的开拓者之一谭其骧先生曾说:“地名是各个历史时代人类活动的产物,它记录了人类探索世界和自我的辉煌;记录了战争、疾病、浩劫与磨难;记录了民族的变迁与融合;记录了自然环境的变化,有着丰富的历史、地理、语言、经济、民族、社会等科学内涵,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人类历史的活化石。”我们家乡的地名来源多种多样,有的因地理位置命名,如青州;有的源自古国和历史人物,如寒亭;有的因功绩卓着的伟人演变而来,如高密;有的因流经的河流而得名,如潍坊……通过地名,我们可以了解家乡的分布迁徙,以及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本期人文潍坊将追古溯源,探究家乡部分地名的来龙去脉。
  -
  土居少阳 其色为青
  早在7000多年前,就有人在青州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自东晋始,历经隋、唐、宋、金、元、明等封建王朝,长达1600多年,虽建制仍频,然青州一直为州、府、郡、道、路的治所,是山东境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尚书·禹贡》中有关于青州的记载。从汉字释意上看,青是指东方,青州是指东方之州。从五行学说上看,青属于木,青州是春天少阳萌发的地方。
  -
  青州当作地名 已有四千多年
  “青州”之名,最早见于《尚书·禹贡》。《尚书》是中国最为久远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是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部信史。《禹贡》是《尚书》中的一篇,是中国最早的地理着作。《禹贡》第一次记载了夏代的九州,即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禹贡》全文共1193个字,其中介绍青州的部分60个字,概要介绍了青州的疆域、河流、土壤、贡赋、特产等人文地理情况。
  《禹贡》的成书年代,自古以来众说纷纭,有夏代说、西周说,也有春秋说、战国说、西汉说。如果《禹贡》的记载符合历史事实,那么,青州作为地名就已经沿用了四千多年,是中国最古老的地名之一。
  从地理座标上看,青州是指泰山到渤海的广大区域。
  《禹贡》曰:“海岱惟青州。”这句话意思是说:渤海和泰山之间一带是青州。夏代青州的范围,东到大海,南到泰山,西至济水,境内有潍、淄等河流,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山东省中部、东部和北部。到周朝时,青州的范围扩大到今山东省南部乃至江苏北部的淮河、沭河一带。青州与其他州一样,皆以山川河流为座标进行命名,如“济河惟兖州”、“淮海惟扬州”、“荆河惟豫州”等。青州,显然是以泰山和渤海作为标志物进行命名的。古人以千古不易的河流山川命名,使地名具有恒久性、稳定性和广泛认同性。
  -
  位于中原之东 意指东方之州
  从汉字释意上看,青是指东方,青州是指东方之州。
  青,是个会意字,从生,从丹。金文字形上面是个“生”字,下面是个“丹”字,“丹”是“井”字之变,其本义是蓝色。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曰:“青,东方色也。”所谓“东方色”应是从凌晨到黎明时的天色。《释名》是东汉末年出现的一部训诂学着作,作者刘熙,是今潍坊一带人氏。《释名》从语言上全面探求事物之所以命名的原理。《释名》曰:“青州在东,取物生而青也。”战国时期记叙官营手工业工艺的文献《周礼·考工记》写道:“东方谓之青。”《周礼》还写道:“正东曰青州。”《吕氏春秋》写道:“东方为青州,齐也。”在九州中,青州的位置在中原大地的最东方。青州是名副其实的东方之州。古人对东方最为崇拜。秦始皇下葬时面向东方,说明对东方的重视。秦汉时期,最尊贵的位置不是面向南方,而是面向东方,即面东而坐,这在“鸿门宴”中也有所体现。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开始。在我们先人的理念中,青州是一个包含无限发展生机和希望的美好家园。
  -
  青为春季象征 乃万物之发端
  从五行学说上看,青属于木,青州是春天少阳萌发的地方。
  按古代盛行的阴阳五行学说,地域有东、西、南、北、中五方,颜色有青、赤、黄、白、黑五色,物质有木、金、水、火、土五行,同时,还有春、夏、长夏、秋、冬五季(将夏分成了夏与长夏两季)。在古人的五行文化观中,五方、五色、五行、五季都相互对应。如东、春对应为少阳,南、夏对应为大阳,西、秋对应为少阴,北、冬对应为大阴。与“青”相对应的元素是:东-青-木-春-少阳-青龙。《汉书·律历志》曰:“少阳者,东方。东,动也,阳气动物,于时为春。”东汉文学家王逸在注释《楚辞》时写道:“青,东方为春位,其色青。”在五行学说中,青色是春季的象征,春天属木,木色为青。唐代史学家杜佑所撰《通典·卷一百八十》曰:“盖以土居少阳,其色为青,故曰青州。”成书于西晋太康年间的《太康地记》在解释青州地名时说:“青州,东方少阳,其色青,其气清,岁之首,事之始也,故以为名。”意思是说:太阳初升的东方,气清色绿,万物茂盛,生机盎然,是一年的春天,是万物的发端,也是“青州”得名的原因。
  按照星宿划分
  虚危对应青州
  从天文星野上看,青州是星宿灵气所钟之地。
  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空中可见的星分成二十八组,叫做二十八宿,二十八星宿最早萌发于夏商时代,后来在春秋、战国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尚书》和《左传》中都有记载。古人还将天上星空区域与地上的州国相互对应,把天上的星宿分别指配给地上的州国,或根据地上的区域来划分天上的星宿,两者互为分野。这一观念在古代深入人心,像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说的“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就是这个原因。根据典籍记载:房、心对应豫州,尾、箕对应幽州,昴、毕对应冀州,而虚、危则对应青州。虚是北方第四宿,危是北方第五宿。《史记·天官书》载:“虚、危,青州”,“燕、齐之疆,候在辰星,占于虚、危。”成书于西汉末年的谶纬之作《春秋元命苞》和成书于宋代的《春秋运斗枢》均写道:“虚、危之精,流为青州。”可见,古人认为,青州是虚宿和危宿灵气所钟的神秘之地。
  -
  始于夏初 延用至今
  -
  经考究,“高密”地名的起源,与一个人和一条河有关。
  一个人,是禹。一条河,是百尺河。
  禹,又称大禹、伯禹、夏禹、神禹、帝禹。他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是中国古代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他最卓着的功绩,是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华夏版图为九州,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伟大人物。
  根据《史记》记载:禹,名文命,禹的父亲是鲧,鲧的父亲是颛顼,颛顼的父亲是昌意,昌意的父亲是黄帝。
  汉字“高”与汉字“密”组合成“高密”一词,最早在文献中出现与大禹有关,且“高密”既是人名,又是封国名,还是个地名。
  -
  有辛氏生高密 高密即是大禹
  《世本》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史书,是由先秦时期史官修撰的,主要记载上古帝王、诸侯和卿大夫家族世系传承的史籍。司马迁作《史记》时曾采用和删定过《世本》。《世本》载:“颛顼生鲧。鲧为颛顼子。鲧娶有辛氏,谓之女志,是生高密。”
  《吴越春秋》是东汉史学家赵晔所着的记叙春秋时期吴、越两国史事为主的史学着作。《吴越春秋》曰:“鲧娶于有莘氏之女,名曰女嬉。年壮未孳,嬉于砥山,得薏苡而吞之,意若为人所感,因而妊孕,剖胁而产高密。”
  从《世本》和《吴越春秋》的上述记载中可以看出:鲧生了“高密”。在这两部文献中,“高密”是作为人名出现的。
  三国西晋时期的史学家皇甫谧所着史书《帝王世纪》是继司马迁《史记》之后,第二个整理历代帝王世系的历史书典。该书所叙上起三皇,下迄汉魏,内容多采自经传图纬及诸子杂书,载录了许多《史记》及《汉书》《后汉书》阙而不备的史事,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帝王世纪》曰:“伯禹,夏后氏,姒姓也……故名文命,字高密。”
  梁元帝萧绎撰写的《金楼子》是南北朝时期的一部重要子书。书中写道:“帝禹,夏后氏,名曰文命,字高密。”
  从《帝王世纪》和《金楼子》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大禹的字叫高密,也就是说,大禹即高密,高密即大禹。
  有专家考证:禹的生卒年约为前2029-前1978年,据此推算,“高密”这个专有名词的形成约有四千多年的历史。
  -
  东汉宋衷记载 古为禹所封国
  “高密”不仅是大禹的字,还是大禹的封国。
  唐代着名史学家司马贞在其着作《史记索隐》中引宋衷语:“高密,禹所封国。”宋衷是东汉末学者。
  南宋史学家罗泌撰着的《路史》,记叙了上古以来的有关历史、地理、风俗、氏族等方面的传说和史事。《路史》注:“密,今密之高密,禹之初封。”《路史》卷二十二还写道:“禹锡玄圭,告厥成功。夏后氏尚黑,职由此始。封之高密,以处于擽,是为有夏,曰夏伯。”
  以上两部文献载明:高密是大禹的封国。
  -
  早在战国时期 首当地名出现
  “高密”作为地名最早出现,能够从典籍中查到的是《史记》。《史记》全书至少出现了七次“高密”,这七次均是以地名出现的。其中一次(卷六十)出现在西汉时期,五次(卷八、卷九十二、卷九十四两次、卷九十五)出现在秦汉之间。以上六次出现,我们很容易理解,因为秦灭六国后,设置了高密县,属齐郡。《史记》中还有一次(卷八十)出现高密地名,是在战国时期:《史记》曰:“而乐氏之族有乐瑕公、乐臣公,赵且为秦所灭,亡之齐高密。”秦灭赵的那一年是公元前236年。
  根据中国近代考古学家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的记载,考古发现有“高密造戈”的战国铭文。
  因此,“高密”作为地名出现,是在战国时期。中国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所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中,“高密”作为地名首次标注在战国时期。
  那么,作为地名的“高密”是否源自大禹的字?或是大禹的字源自于地名“高密”?两者之间渊源,未见史书记载。
  用人名做地名,用地名做人名自古就有,两者互为因果。如周朝初年共分封了众多诸侯国,“魏”、“郑”、“韩”、“宋”、“陈”、“邓”、“蔡”、“徐”等,这些国名无一不演变为姓氏。据宋人郑樵《通志·氏族志》的统计,华夏姓氏中源于地名的500多个,足见以地名为姓氏是中华姓氏的一大来源。而因人而名的地方也十分常见。
  根据典籍的记载,大禹字“高密”是唯一的,而地名“高密”也是唯一的,高密与大禹从逻辑上说应有关联。
  -
  百尺水为密水 高密由此而来
  一条河,是百尺河。
  百尺河是潍河的支流,现主要流经诸城地域。诸城市北端有个镇叫百尺河镇。历史上的百尺河,曾经叫百尺水、密水。《水经注》载:“然今世所谓百尺水者,盖密水也。水有二源,西源出奕山,亦曰鄣日山……东源出五弩山,西北流同泻一壑,俗谓之百尺水。”
  《水经注》写道:“应劭曰:县有密水,故有高密之名也。”这是可查的古代典籍中,首次明确了“高密”地名与密水之间的渊源关系。
  北宋时期撰着的地理巨着《太平寰宇记》也沿续了《水经注》的说法。《太平寰宇记》写道:“百尺水原出东南五努山之西麓。《水经注》曰:高密县有密水,故有高密之名,然俗所谓百尺水者,盖密水也。”
  《太平寰宇记》还写道:“《地理志》:高密,故齐地。文帝十六年,分齐立胶西国,封齐悼惠王子卬为胶西王,都高密,盖取县界密水为名也。”
  故,“高密”之名源于密水之说,一直流传后世。
  春秋战国至汉代,密水流域涌现了许多与密水相关的城市。密水,可以说是高密文化的源泉。
  高密地名久远,历史悠久,夏初即有“高密”一词,战国时期始有“高密”地名,秦灭六国后,推行郡县制,置高密县,西汉本始元年置高密国,南北朝时期改国为郡,唐时改郡为州。
  以后,尽管朝制不断更迭,但高密之名历代传承,沿用至今。
  -
  两个源头 皆可探寻
  中国目前以“昌邑”为地名的地方有四个:山东省潍坊昌邑市、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区、江西省新建县昌邑乡、山东省巨野县大谢集镇前昌邑村、后昌邑村。历史上还有过“昌邑县”、“昌邑国”。无论历史上的昌邑县、昌邑国,还是当今的昌邑市、昌邑区、昌邑乡、昌邑村,其名称的起源和演变都有根可寻。
  -
  秦朝设昌邑为县 西汉时升格为国
  昌邑地名分别起始于两个源头。第一个源头是秦朝设置的昌邑县,第二个源头是北宋设置的昌邑县。
  秦朝设置的昌邑县,治所在今巨野县前昌邑村、后昌邑村一带。从这个源头衍生的地名有:昌邑县(秦置)、昌邑国、昌邑村、昌邑乡。
  □昌邑县(秦置)
  汉字“昌”,在汉语中主要有两种释义:一是兴旺、兴盛,二是正当、美好。在古代汉语中还有日光之意。汉字“邑”,在古代和现代汉语中指侯国、国都、京城、封地、城市、县城、城镇等。以汉字“昌”和“邑”合成为“昌邑”作为地名,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公元前220年,在今巨野县城东南近30公里处的前昌邑村和后昌邑村一带设置昌邑县,昌邑之名由此而始。汉因秦制,西汉的山阳郡和东汉的兖州刺史部皆治所昌邑县。从三国至隋唐期间,昌邑县多次撤销、合并、复置。625年(唐高祖武德8年)撤销昌邑县,并入金乡县。
  □昌邑国
  西汉时期的昌邑县,一度被升格设置为昌邑国,治所仍在秦置昌邑县的原址,国辖今巨野、金乡、嘉祥、鱼台、沛县等地。汉武帝天汉四年(公元前97年)设立,汉宣帝本始元年(公元前73年)撤销。昌邑国存在了24年的时间,这也是昌邑历史上最高一级的政权组织。
  □昌邑村
  今巨野县的前昌邑村和后昌邑村,是历史上昌邑县和昌邑国政权机构所在地。在这一带地下,有一座古城遗址。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菏泽地区文物工作队对该城进行了两次调查勘探,经发掘考证,它就是历史悠久的昌邑古城。昌邑城池始建于秦,成于汉。《山东通志》载:此城“纵横皆六里”,“外城周长三十余里”。城址上分布坐落着前昌邑、后昌邑、侯花园、城角刘四个村庄。由此可见,昌邑村与秦代设置的昌邑县有一脉相承的关系。
  □昌邑乡
  在江西省新建县的东北部有一个叫昌邑的地方,与鄱阳湖相连,它是新建县的一个乡镇。这个乡镇的名字源于西汉时期的昌邑王。汉武帝的第五个儿子刘髆,公元前97年被封为昌邑王,建都也在秦设昌邑县的原址。刘髆当了十年昌邑王去世,公元前87年,他5岁的儿子刘贺承嗣王位,成为第二代昌邑王。公元前74年,汉昭帝刘弗陵病死却无子,刘贺意外地当上了皇帝。这个年仅19岁的新皇帝带着200多随从进京后,花天酒地,淫乱无度,即位27天内,干了不少荒唐事,将皇宫闹得乌烟瘴气。辅政大臣霍光见他不堪重任,将其废黜,遣返昌邑。时隔11年后,也就是公元前63年,汉宣帝封刘贺为海昏侯。刘贺到豫章郡海昏县就国,后来在那里去世。因为刘贺原来是昌邑王,所以当时的人们把这个地方叫做“昌邑”,这个地名沿用两千多年未变。据《新建县志》记载,海昏国的原址就在新建县昌邑乡游塘村,当地居民仍然称之为“昌邑王城”。
  -
  巨野以东又一昌邑 北宋时期设置为县
  北宋设置的昌邑县,治所在今昌邑市中心城区。从这个源头衍生的地名有:昌邑县(宋置)、昌邑市、昌邑区。
  □昌邑县(宋置)
  北宋初年,当巨野地盘上那座曾经辉煌的城池衰落为默默无闻的乡村小镇时,在它的东方,又有一个昌邑应运而生。据《宋史》和南宋史学家李攸所着《宋朝事实》载,宋建隆三年(962年),开始设置昌邑县。962年,是一个起点,新的昌邑开始走上历史舞台。此昌邑较之彼昌邑,定名虽然晚了1180多年,但这里的历史文化却十分久远。春秋庄公四年(公元前690年),齐国开始在这里设立政权机构,建设邶殿城邑,并作为齐国的别都。邶殿后改名为都昌。都昌成为当时齐七十二城之一。西汉时曾设置过都昌国。宋初定名昌邑县后,自金、元、明、清、民国至当代,昌邑县的隶属虽经多次变化,但名称始终没有改变。昌邑县在历史上存在了一千多年的时间。
  □昌邑市
  1994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山东潍坊昌邑县,以原昌邑县的行政区域设立县级昌邑市。从此,昌邑进入了新的发展时代。
  □昌邑区
  吉林市昌邑区的名称源于山东省昌邑县。据徐、孙、李三姓宗谱考,清朝乾隆初年,山东昌邑县徐家官庄、下西营庄、李家郜庄等地的饥民,逃荒来到了吉林城东荒无人烟的地方安家落户,随后昌邑县的乡亲相继来投,人口渐增,从而形成屯落,聚落者为纪念家乡称此地为昌邑屯。1936年成立吉林市时,沿用昌邑屯为昌邑区。以后,昌邑区的沿革和隶属几经变化,但“昌邑”之名一直延续至今。昌邑区地处吉林市中心,人口70多万,是吉林市的四大城区之一。
  -
  闾丘长老 乞寿之辞
  说起“寿光”地名的来历,有人可能会与青州云门山上巨大的石刻“寿”字联系起来。因此,有一种说法是,寿光之名来自云门山上的“寿”字,寿光意为寿字光照之境。但这仅仅是民间的一种牵强附会的传说。
  云门山“寿”字旁侧的题款记载,它题写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距今仅有400多年的历史,而寿光作为政区地名出现,至少要比云门山之“寿”早1700多年。
  -
  □“人寿地平”说  年长曰寿 地平为光
  “寿光”地名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人寿地平”说和“闾丘乞寿”说。
  “人寿地平”说源自清康熙《寿光县志》。清初儒学大师、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安丘人士张贞在康熙三十七年纂修的《寿光县志》序言中写道:“寿光,青州属邑也。相传人多长年,且其地濒海,弥望皆平田息壤,无绝厓倒壑之观,故名寿光。”“年长曰寿,地平为光”,“人寿地平”是古人对“寿光”地名最直观的诠释。正如清初寿光文人安致远在康熙《寿光县志》中所言:“(寿光)其地平衍无山陵,北濒于海,东西南三面,界于淄潍剧骖之间,周原沃野,提封数百里,幅员之阔,人民之众,物产之丰饶,赋役之纷杂,山积星繁,莫可纪计。”
  “寿光”--正是这方人杰地灵的水土一个名副其实的符号。
  -
  □“闾丘乞寿”说  闾丘乞寿 宣王大悦
  “闾丘乞寿”说源自清乾隆《续寿光县志》和清嘉庆《寿光县志》。乾隆二十年纂修的《续寿光县志》开篇即言:“昔齐宣王田于杜山,闾丘长老进而乞寿,此寿光之名所自昉也”。“昉(fǎng)”是指起始之意。这句话是说“寿光”之名是始自闾丘长老乞寿。嘉庆四年纂修的《寿光县志》沿用了乾隆县志的说法,写道:“寿光之名,盖昉于齐宣王时,闾丘长老乞寿之辞”。这是“寿光”地名由来最传统最权威的说法。
  “闾丘乞寿”的故事,被先后载入多部典籍。这些典籍是:《说苑·善说》《高士传》(皇甫谧着)《金楼子·杂记篇下》《群书治要·说苑治要》《太平御览·卷三百八十三·卷六百三十三》《齐乘·卷之一》等。每部典籍所记载的故事细节略有不同,但内容大同小异。
  相传齐宣王狩猎杜山(今临淄城西,有的典籍作社山),闾丘长老偕12名长者前往慰问。宣王高兴地说:“父老们辛苦了!赐令父老们的田地免缴租税。”父老皆拜,唯独闾丘不拜。宣王说:“父老们认为太少了吗?”他接着对左右说:“再免除各位父老的徭役。”父老接着又拜,闾丘仍不拜。宣王不高兴地说:“寡人今天为感谢父老们前来慰劳,所以免除你们的田租和徭役。大家都为此而拜谢,只有先生你不拜谢,难道是我有什么过错吗?”闾丘长老回答说:“不是这样,我们来慰问大王,是想借此机会向大王求寿、求富、求贵的。”
  齐宣王说:“人寿由天,不是我所能给予的,无法使先生长寿;如今虽说府库充实,但那是防歉备荒之用,也不能随意发放使先生富裕;我们国家的官职,现在大官不缺,小官又太低,也无法使先生显贵起来。”闾丘长老说:“这些不是我所敢乞求的。只希望大王任用品德端直、秉公理事的人在此做官吏,使法令制度公平,我等便可长寿了;百姓出现困苦之时能得到及时赈济,官府平时不去烦扰百姓,我等也就稍微得到富足了;希望大王颁布法令,让少者敬长、长者敬老,这样,我等也就得到一些尊贵了。若按大王所说,免去田租赏赐我们,国库会受到损失;赐我们不服徭役,官府也会失去劳役。这些都不是人臣所敢期望的。”
  齐宣王听罢,高兴地说:“说的好!愿请先生为相。”
  乾隆《续寿光县志》还写道:“汉置寿光县,隋置闾丘县,义皆取此。”不论是“寿光县”还是“闾丘县”,都带着闾丘长老的影子。
  这就是闾丘长老乞寿的故事,取“以光其寿”之意,为县命名寿光。这便是“寿光”地名的由来。
  -
  □设置时间推论 源于战国 记载于汉
  一些文史专家认为,“寿光”之名源于战国,始置于秦,记载于汉。“寿光”之名最早出现,是在《汉书·地理志》中。《汉书·地理志》写道:“北海郡,景帝中二年置。属青州。户十二万七千,口五十九万三千一百五十九。县二十六:营陵……寿光……”。从这一记载可以看出,汉景帝二年(公元前148年),是北海郡设置的时间,而寿光县设置的时间却有两种可能:一是与北海郡同时设置,二是在北海郡设置之前就早已有寿光县。撇开后一种可能不说,如果单从这一年算起,“寿光”地名至少已有216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最古老的地名之一。
  -
  取自诸县 几经演变
  -
  诸城的前身是东武县,地名来自诸县,诸县在历史上存在了700多年。春秋诸邑与汉代诸县,其治所同为一地,诸县实肇始于诸邑。古人推测,“诸邑”之名可能源于“诸冯”。因清乾隆《诸城县志》写道:“诸,鲁邑……或曰即由诸冯名也。”一些文史专家认为,诸冯原为邾风,意为东夷中之风夷,这里因族名名地。从邾风到诸冯,再到诸邑、诸县、诸城,诸城的地名几经演变。
  -
  诸城之名来自诸县 东武县是其前身
  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是诸城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起点。根据《隋书》的记载,这一年,东武县改名为诸城县,“诸城”之名从此诞生。从那以后,诸城建置沿革虽然几经变化,但“诸城”一名一直延续至今。
  那么,“诸城”地名是从何而来的呢?
  “诸城”地名来自“诸县”。
  诸城的前身是东武县。东武县与诸县在西汉吕后七年(公元前181年)同时设置。东武县的治所在今诸城市密州街道古城子村;诸县的治所在今诸城市区西南30里处,即今枳沟镇乔庄村。
  乔庄村南隅,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遍布残砖碎瓦,当地人称“瓦碴子地”、“季孙城”,也俗称“昆阳城”。这里就是诸县的故址。1980年,昌潍地区文物工作队普查,确定诸县故城南北长2000米,东西宽1500米,总面积300万平方米。
  王莽篡权后,将“诸县”改为“诸并”。王莽被杀后,又恢复旧名。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废诸县,并入东武县。诸县在历史上存在了700多年的时间。
  “东武”改名为“诸城”,正是取自于“诸县”,《太平寰宇记》对此解释得十分清楚:“(开皇)十八年改东武为诸城,取县西三十里汉故诸县城为名。”清乾隆《诸城县志》也有与此相同的解释:“蒙诸之名而非地其地矣。”
  -
  诸县地名来自诸邑 学者们据史推论
  “诸县”地名来自“诸邑”。
  “诸”作为地名在商代已经出现,是商周古方国之名。诸国的记载在典籍中很难查到,不过古今一些学者认为诸国在商代是存在的。清乾隆《诸城县志》写道:“《春秋地理志》又云商之侯国,志出近代吴伟业,不知其所据何书也。”北京大学出版的《中国古代史教学参考地图集》写道:“诸,商代诸侯国,今诸城县西南。”中国当代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将“诸”最早标在了商代,位置在今诸城市区西南。
  春秋时期,今天的诸城和安丘处于齐、鲁、莒三国势力交汇之处,军事上的筑城防御势难相免。《春秋左传》记载,鲁庄公二十九年(公元前665年)冬,鲁国在石屋山(今庙山)东北、潍水之南“城诸及防”。这里所说的“诸”即诸邑,“防”即防邑。《左传·鲁庄公二十九年》杜注:“诸、防,皆鲁邑。”
  鲁文公十二年(公元前615年),鲁国大夫季孙行父在这里再次筑城,故此城亦呼“季孙城”。
  诸邑故城延续时间很长,自商代以来,就是东夷地区的一处城邑。
  后世学者多认为,春秋诸邑与汉代诸县,其治所同为一地,诸县实肇始于诸邑。汉初在原诸邑设诸县,诸县之名来自诸邑,这一沿革十分自然。
  -
  诸冯为舜之出生地 诸邑地名或源于此
  在诸城城区以北15里处有一个赫赫有名的村庄--诸冯,这个村因相传是五帝之一舜的出生地而名垂史册。《孟子·离娄下》载:“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这是“诸冯”之名唯一见于先秦典籍的记载。在《孟子》成书约200年后,司马迁在《史记》中说:“舜,冀州之人也。”长期以来,舜的出生地讨论甚多,但许多史学家在这个问题上从“经”(《孟子》)不从“史”(《史记》)。
  诸冯地处潍河岸边,这一带自远古时代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古文化遗址星罗棋布,尤其是原始社会晚期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堆积层厚,内涵丰富,并具有明显的地方特点。古人推测,“诸邑”之名可能源于“诸冯”。如清乾隆《诸城县志》写道:“诸,鲁邑……或曰即由诸冯名也。”这仅仅是一种可能性比较大的猜测,但不管怎么说,诸邑之名源于诸冯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朱玲玲的《舜为“东夷人”考》一文印证了古人的猜测,该文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认为:“诸冯”即“诸”,诸冯、诸、诸城三名具有清楚的演绎关系。
  诸来源于东夷邾族
  诸冯可能来自邾风
  “诸冯”之名又源自何处呢?
  中国现代着名金石考古学家王献唐先生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认为:“邾之转音为诸”,他在《炎黄氏族文化考》一书中写道:“诸冯即邾风,为二族合名。”王献唐论证:诸邑和娄邑是邾族的故址,书中写道:“诸、娄二邑,同在西南,地处相近,其为邾族旧壤已无疑义。”这样的话,我们可以认为,诸冯、诸邑、诸县之“诸”来源于先秦时期东夷部族中邾族之“邾”。
  风姓为夷族,称风夷,东方九夷之一。据当代考古学者王树明论证:“风姓始祖的发迹之地,应在山东东部的诸城、莒县一带。”这与邾风相吻合。
  诸冯原为邾风,意为东夷中之风夷,这里因族名名地,正符合当时的命名特点。
  另有一种说法,古汉字“诸”由陶文“者”孳乳发展而来。当代考古学者孙敬明考究认为,古文献中“者”与“诸”相通,金文中“者”字,大都用作“诸”,如“者侯”即“诸侯”,从古文字起源发展的内在规律推考,自是先有“者”,而后才有“诸”。
  邾风-诸冯-诸邑-诸县-诸城,地名的几经演变,见证了诸城四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轨迹。
  -
  寒国之都 王莽改亭
  寒最早是一个部落的名字,寒哀曾为黄帝驾御马车,黄帝将他封于寒,其属地称为寒国,其族人后来便以寒为姓。寒哀的后代寒浞代夏后,将寒国设为国都。西汉末年,王莽篡政后,实行全面改革,普遍改易地名,多以“亭”、“乡”、“聚”名之。在古寒国的故址上立亭之后,把古寒国的封地称为“寒亭”。
  -
  夏为古寒国 寒浞设国都
  考究寒亭之“寒”的来历,最早可追朔到夏代之前。
  寒亭之“寒”来自寒国和寒浞。
  在我国的历史传说中,寒最早是一个部落的名字,这个部落的活动中心就在今潍坊寒亭一带,祖先寒哀曾为黄帝驾御马车,就是《吕氏春秋》记载的“寒哀作御”。因寒哀有功于黄帝,黄帝将他封于寒,其属地称为寒国,其族人后来便以寒为姓。
  关于寒国之所在,历史学家从来没有异议。寒国的历史非常古老而久远,寒国在夏代之初或之前即已存在。《后汉书·志第二十二》载:“北海国,景帝置……平寿有斟城。有寒亭,古寒国,浞封此。”
  寒国之名载入史册,与寒浞这一重要历史人物紧密相关。
  根据《左传·襄公四年》的记载,寒浞是夏明氏的后代,因从小胡作非为,被驱逐出境。他投奔到有穷氏首领后羿手下,并很快取得后羿的信任,成为后羿朝中的主政大臣。后羿游猎饮酒,不理朝政,寒浞取媚于后羿,取得信任后,将后羿杀死并取而代之。
  寒浞代夏是中华文明早期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寒浞代夏后其国都设在今潍坊的寒亭。今天的寒亭仍然带着寒浞的影子:寒浞冢就在寒亭东南附近,浞河流经寒亭,河上古桥则名曰“寒浞桥”。这,均因寒国与寒浞的悠久历史而来。
  那么,国名为什么称为“寒”呢?根据当代历史学家李修松考证,寒国国名取名于北方寒冷之神司寒。司寒是古寒国祭祀的祖先大神。也有历史学家提出,寒亭的“寒”字,古代与“干”是相通的,意思是盾牌(可能与其掌握青铜冶炼技术有关);还有学者认为,寒就是栏杆的意思。
  -
  王莽推行新政 寒亭正式定名
  考证寒亭之“亭”的由来,可以远溯到周朝。
  亭,起源于周代。从周代起,开始在边防要塞建亭,用做防卫和了望之用,并配备亭吏管理。
  秦代开始把亭作为一级行政建制。秦朝时期地方行政系统分为郡、县、乡、亭、里。亭是低于乡、高于里的行政单位,并设置亭长。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就曾是泗上亭长。
  汉承秦制,继续把亭作为一种基层行政单位。《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
  到魏晋南北朝时,代替亭制而起的是驿。之后,亭和驿逐渐废弃。
  那么,从何时起“寒”与“亭”连缀成“寒亭”一词作为地名的呢?
  西汉末年,王莽篡政后,为了巩固统治,推行了一系列所谓“新政”,从土地制度到用人制度,从货币到地名,实行全面改革。他一上台,就闹起了一股改名风,掀起了空前绝后的改名运动,首先把中央各级官名改了,然后大改地名。王莽把全国近一半地名改掉,有的郡名甚至改了五次,今天改了,明天又改回来。官吏和百姓根本记不住新名,所以每次颁发诏书和公文,都要在新名后标注旧名,因此形成了中国历史上地名极大混乱时期。
  王莽不仅普遍改易地名,而且多以“亭”、“乡”、“聚”名之。其中郡县改称“亭”字者为最多,如东郡改为治亭,牂牁郡改为同亭,赵国改为桓亭,栎阳改为师亭等。《汉书·王莽传》:“郡县以亭为名者三百六十。”今可考者,约有百余。
  王莽曾诏令天下:“古国皆立亭”,并且崇其共识。在古寒国的故址上立亭之后,把古寒国的封地称为“寒亭”,“寒亭”正式定名大约就是这个时候。
  -
  寒亭作为地名 早于唐初之前
  但还有另一种说法是:“寒亭”地名的出现似不应早于唐初,唐武德六年在潍州撤17县时,将相邻的寒水县与訾亭县合在一起,因此称“寒亭”。(见《寒亭文史大观》)
  这一说法值得商榷,因为在唐初以前,“寒亭”作为地名已出现在典籍之中。
  如,《后汉书·志第二十二》中有“寒亭”的记载。
  再如,杜预在《左传·襄公四年》的注释中写道:“寒国,北海平寿县东有寒亭,伯明其君也。”杜预是西晋时期的军事家和史学家,他的生卒时间是222—285年。
  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卷二十六》中也提到寒亭:“溉水又北迳寒亭西而入别画湖。”郦道元卒于527年,早于唐朝建立90多年。
  可见,“寒亭”一名的出现远远早于唐初。由寒国、寒浞到寒亭,其历史连绵不断延续了4000多年。寒亭是一个漫长丰富的历史信息载体,也是今日研究地方历史文化的无尽宝库。
  -
  潍淄其道 名之所始
  -
  汉字“潍”“坊”连缀成“潍坊”一词作为地名,只有60多年的历史。
  1948年初,潍县解放前夕,中共中央华东局鉴于潍县重要战略位置,决定成立特别市,取潍县、坊子首字命名为潍坊特别市。1948年4月27日,潍县解放。4月29日,潍坊特别市政府奉山东省政府命令正式成立。从此,这座城市正式以“潍坊”为名纳入国家版图。
  “潍坊”地名的历史虽短,但追溯其由来,却有很长的历史渊源。
  -
  潍坊的前身是潍州 因流经河水而得名
  潍坊的前身是潍县。明洪武十年(1377年),降潍州为潍县,“潍县”之名由此而始。潍县几经沿革变化,于1983年撤消。潍县在历史上存在了600多年的时间。
  潍县的前身是潍州。潍州的设立,最早在隋朝。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置潍州。10年后,废州为郡。至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复置潍州。以后几经废立,至明洪武十年降潍州为潍县。自此之后,“潍州”作为行政区划名称消失。
  在隋设潍州前10年,还设立了潍水县。《隋书·卷二十五》载:“下密,后魏曰胶东,后齐废。开皇六年复,改为潍水。”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将“潍”用于政区名。潍水县的治所在今寒亭区朱里镇前吉家村一带。潍水县仅存在了10年时间。
  潍河,古称潍水。是潍坊的母亲河,是潍坊境内的第一大河。有关潍水的记载,最早见于《尚书·禹贡》。《禹贡》曰:“潍淄其道”。它只简单记载了潍水和淄水两条河的名字,发源和流经均没有记载。
  从战国至北魏期间,记载潍水的典籍主要见于《左传》《史记》《汉书》《淮南子》《说文解字》《字林》等,这些典籍对潍水的记载都十分简要。北魏郦道元的地理巨着《水经注》中用1600多字,详尽介绍了潍水的发源、流经及流域内的政区地名、历史遗迹、人文掌故等。《水经注》是载述潍水的里程碑,是研究古潍水领域地理、历史和人文的经典之着。
  北魏之后,记载潍水的典籍主要见于:《太平寰宇记》、《齐乘》、清乾隆《山东通志》、《潍县志》等。
  清康熙《潍县志》和乾隆《潍县志》对潍水之“潍”与“潍州”“潍县”的渊源关系进行了诠释:
  潍县知县王珍在清康熙《潍县志》序言中说:“潍何昉乎?《禹贡》纪‘潍淄其道’。蔡九峰先生注谓:‘源出琅邪箕屋山,流经县东,迤北入海,是潍为县之襟带,而县由是名。’”
  清乾隆《潍县志》也写道:“《禹贡》曰‘潍淄其道’,潍之名所由昉也。”
  可见,“潍县”、“潍州”、“潍水县”均以流经境内的潍水而名。
  潍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古老东夷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流淌了千万年的潍水,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两岸人民,孕育了独特的地域文化,也成为潍坊这座新兴城市命名之源。
  -
  潍由隹演化而来,隹字形若鸟
  潍”字在汉语中只有两种释义。隋朝以前专指潍水(潍河)。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释“潍”曰:“水出琅邪箕屋山,东入海,徐州浸。<夏书>曰‘潍淄其道’。从水维声。”隋朝以后“潍”字又增加了另一种释义,即地名:潍州、潍县、潍坊。
  “隹”,《说文解字》的解释是:“鸟之短尾之总名也”。“隹”的本义是短尾巴的鸟。“隹”是个象形字,东夷文化的一个重大特征是以鸟为图腾,故,“隹”的字形若鸟。
  语言学家认为,“隹”与“潍”在字源上有渊源关系,“潍”是由“隹”逐渐孳乳演化而来。现代学者容庚的《金文编》指出:“隹、维、惟、唯古通用。”“维”的造字本义是用绳子系住鹰隼双足,驯养助猎。从“隹”到“维”,可以看出古代先民从涉猎到驯化鸟兽的文明进程。当“隹”“维”用于水名之时,当然应该从水,因此产生了“潍”字。
  -
  坊原为防御土墙,后成为地名
  《说文解字》释“坊”曰“邑里之名”。“坊”的古字是“埅”,通“防”。我们的祖先把带有防御性的土墙称作“坊”。古代把一个城邑划分为若干区,通称为坊。在城市把居住地划分为坊的建置始于北魏鲜卑族人。唐代汉人将坊的建置推到高峰。汉代城邑的里,到了唐代,被称为坊。据《唐元典》载,“两京及州县之郭内为坊,郊外为村。”唐长安城就分为差不多110个坊。
  随着岁月的变迁,坊的概念发生了变化,坊成为街市里巷的通称。自古至今,出现了很多以“坊”为名的地方。
  “潍坊”的“坊”源于坊子,“坊子”作为地名仅有100多年的时间。
  据《坊子区志》记载,唐代,在潍州南至安丘、诸城驿道三十里处,凿井一眼,名曰“三十里井子”(此处距潍州衙门大堂正好三十里)。井旁筑一方土堆,以示标志(现土堆已平,水井保存至20世纪80年代,现不复存在。经当地居民指认,其位置在行政街与恒安街交叉口南约30米处)。清末,前宁家沟刘起有父子在驿道边、土堆旁开一客店,以土方堆取名“坊子店”。由于“坊子店”地处南北驿站间,过往客商络绎不绝,多在此处歇脚食宿,又加刘氏买卖实在,因而生意兴隆。由此“坊子店”名声大扬。
  1897年11月,德人侵占山东,1901年在“坊子店”东约500米处开凿第一眼煤井,因紧依“坊子店”而取名“坊子竖坑”。次年,胶济铁路由青岛修达,建火车站时又定名“坊子火车站”。
  后来,随着胶济铁路的全线通车,加之地下煤炭的大量开发,这里设集市、摆货摊、开商店,人口日增。火车站前逐渐形成了茂林街(一马路),后发展到二马路、三马路、四马路……并辟为小商埠。光绪三十年(1904年)在此设立地方行政管理机构,始称坊子镇,俗称坊子街。“坊子”由此而名。
  时过境迁,经过60多年的砥砺前行,如今的潍坊,已是一座国际知名的具有现代化气息的繁华都市。
  -
  本期图片由马清平提供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人文潍坊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