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8-12-19 14:13
鄌郚总编

了不起的齐西人

  了不起的齐西人
  明永乐十八年,四川成都府金堂县的部分齐氏居民迁居昌邑市龙池镇,繁衍生息。后因人口增多,分居齐西、龙东、龙街等村。清同治六年,齐西村挖壕筑圩,村庄形成四面环水的格局。齐西村这个不起眼的小村子,走出了许多知名人士。齐西人外出经商,在东北经营号称有“七十二家商铺”的广顺号;齐西人崇文重教,“一门四进士”的美誉至今仍被传颂;齐西人的后代齐宗华更是翻译界的传奇,她曾为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担任法语翻译……齐西村历经200年风雨的古民居,见证了齐氏家族的发展和鼎盛时期,至今依然安静、倔强地挺立,一如齐西人永不退缩、勇于创新的性格。
  -
  狭窄老巷走出传奇人物
  -
  齐西村位于昌邑市龙池镇,村子现有人口480人,耕地1100亩。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子,却自清代以来先后走出了多名传奇人物。5月9日,记者来到齐西村,这里的古民居群散发着厚重的历史气息,历经200年,见证了清朝以来的风雨沧桑。
  -
  五十二处青砖老宅 静静诉说岁月沧桑
  走进齐西村,站在村口往远处看,普通的红瓦平房整整齐齐一字排开,和普通村庄并无两样。沿着村中水泥路深入村子东北处,一座座青砖老宅显得格外突出。这些老宅坐北朝南,大门东西向,风格古朴,色调以灰色为主,砖木结构,使用青砖、灰瓦、青石、松木、杨木建设,东西山墙各开一窗,房屋四角有精美砖雕,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北方建筑的特色。在每排房屋两侧山墙上,都嵌着刻有“泰山石敢当”字样的青砖以镇宅保平安。
  沿村路继续北行,更多的青砖老宅依次出现。据齐西村党支部书记齐相升介绍,明清时期,村里有在外面做生意的人发了财,回村子盖起精美阔气的大宅院,就是村里这些老房子。房子建得牢固精美,饱经风雨而不毁,很大一部分至今仍然住着人。
  现在在这里住的多是村中的老人,他们一辈子生活在这里。“他们不懂得什么是文化遗产,只是本能的依恋和维护,草屋顶漏了换成瓦,墙裂了缝用水泥和上。”齐相升说。
  穿行在齐西村的传统建筑群中,已难见年轻人的身影。窄窄的巷子里,非常寂静。据齐相升介绍,齐西古民居群现存有52处民居。
  五条老胡同只剩下一条 老人留恋老宅
  齐西村曾经拥有5条大胡同,在那个年代,家产莫过于土地和大宅子。富贾们从京城带回大把的银两,置地建房。很多房子都做工精良,别具一格。这些在当时堪称豪宅的房子都聚集一处,组成了5条胡同,每个胡同都有独立的大门把守,到了夜晚大门一关,外人根本无法入内。传说当年日本鬼子到了村里,见到大门把守着深不可测的胡同,硬是没敢破门而入。
  现如今,曾经辉煌一时的5条胡同只剩下一条,两端的大门也早已经消失不见。9日下午,记者走进这条胡同,两边的宅院错落不齐,地上原本铺设的青砖路后来改成了石头路。
  这条仅存的胡同,两边的老宅只有十几户,保留下来的宅子受到了严重破坏。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为了“破四旧”,很多老宅独有的装饰性设计都被砸毁,只保留了墙体。虽然老宅破坏比较严重,仅存的胡同现在还是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这两年很多外地人到村子看老宅。
  如今,住在齐西村老宅子里的多是古稀老人了,他们对老宅子情有独钟。“这屋住着冬暖夏凉,舍不得搬出去。”齐相升说。
  -
  加大古村落的保护开发 展现乡村魅力
  齐相升说,村里的老宅子自从十多年前就不让拆了。2011年,齐西村所在的龙池镇被省旅游局评为山东省旅游强乡镇,利用老宅发展乡村旅游成为一条思路。近些年,前来齐西村考察老建筑的专家也越来越多,村委也派人专门去外地学习考察。
  不光齐西村自己行动了起来,近年来,龙池镇同样加大了对齐西村古民居群的保护和开发力度,在保护范围内进行建设,较好地保持了民居群的历史格局和原始风貌。齐西古民居群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齐西村被评为第四批国家级传统村落、山东省历史文化名村、首批乡村记忆工程、第一批省级传统村落。
  最近几年,在原有纺织和盐业的基础上,龙池镇在齐西村重点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启动建设了总面积达500多平方米的村史馆、民俗馆、剪纸馆、美术馆、制盐馆和齐氏私塾。当天,记者在古村落建筑群里走访看到,目前基础设施的配备已经比较齐全,村里的主干道路上设置着专门的指示牌。目前,这些展馆都已经对外开放,展馆里面陈列了大量关于齐西村的老物件,仿佛诉说着一段又一段的历史。在齐西村的深宅老巷里,游客可以细细感受着历史的变迁;在与各种文物的对话中,静静地体验民俗的传承及乡村文化旅游的魅力。
  -
  村落历史悠久 折射社会变革
  据66岁的齐西村村民、退休教师齐金华介绍,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四川成都府金堂县吉格大巴村部分齐氏居民迁至昌邑龙池居住,至今已经有600年。明嘉靖年间,齐姓由龙东迁至齐西定居,以种菜为生,称齐家菜园子;后因居民集聚龙池河西崖,亦称齐家西崖;清咸丰年间,又因修了土围子,故名齐家围子,又称南崖。清同治六年,齐西村挖壕筑圩,村庄形成今日四面环水的格局。
  清乾隆年间,齐氏第十世齐以山借钱创业,贩卖布匹、经营百货,足迹遍及柳疃、淄博周村、东北等地,一时闻名遐迩。在他的带动下,齐西人或到东北淘金,或出钱增资入股,或外出打工,逐渐积累起财富。到1800年,齐西村已有好几家大商户。
  1850年以后,齐西村发展进入了最为辉煌的阶段。齐振忠、齐恩海等人涉足茧绸业。
  清光绪年间,齐氏家族的齐忠甲、齐绅甲兄弟,齐耀珊、齐耀琳兄弟,先后考取进士,进入仕途。齐恩铭则考取武进士,齐氏家族由商入仕,进入全盛时期。
  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始,由于内忧外患,齐西村的古建筑得不到及时维修,破坏严重。1905年的日俄战争、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使中国东北沦为殖民地,多家在东北的齐氏商号在日寇铁蹄下挣扎,不少商号严重亏损、甚至破产,已无力维护齐西已有建筑的修缮,更无法进一步发展和扩张。
  -
  齐氏家庙按照原貌修复
  -
  齐氏家庙位于齐西村临村龙东村南部,这里过去曾是齐氏供奉祖先的地方。齐氏家庙建于清朝中期,建国初期曾用做学堂和乡政府办公驻地。如今,齐氏家庙已残破不堪。近日,龙池镇遵循“尊重历史、尊重原貌、修旧如旧”的文物保护原则,对齐氏家庙进行原址复建,再现家庙原有的风貌。
  -
  家庙残破不堪 计划原址复建
  在昌邑龙池镇龙东村齐氏家庙所在地,记者看到已经残破不堪的齐氏家庙,家庙屋顶和西墙已不见踪影,只有数根屋梁歪斜在那里。残存的墙面上出现大量裂缝,摇摇欲坠,房内是零乱的杂草和废弃的砖块。
  据齐西村党支部书记齐相升介绍,齐氏家庙建于清朝中期,建国初期曾用做学堂和乡政府办公驻地。1889年,齐氏后人齐唯堂(原名振参)主持修缮齐家祠堂。齐氏家庙是祭拜祖先的场所,是一个家族祖居地的标志性建筑,更是家族文化延续和家族成员凝聚团结的象征,在家族文化中占有核心地位。
  “这座家庙里供奉的是齐西村、龙东村、龙街村、二甲村齐氏家族的始祖齐敬益。”齐相升说,每逢春节,齐氏的后人们都拿供品前来供奉,小商小贩也来凑热闹,场景好不壮观,就像赶大集一样。每逢大年初一早晨,齐西、龙东、二甲、龙街各村支族的男丁集结,来家庙敬拜祖先并相互拜年,各支以人丁兴旺为荣。
  “上世纪七十年代,庙里的塑像、桌椅连遭红卫兵毁坏,也就是从那时开始,就很少有人来这里了。后来由于年久失修,逐渐成了现在的样子。”齐相升说。
  齐相升告诉记者,今年遵循“尊重历史、尊重原貌、修旧如旧”的文物保护原则,村里依照原有的样式、结构和规模,对齐氏家庙进行原址复建,再现家庙原有的风貌。近日,记者了解到,家庙的复建工程正在进行。
  -
  家庙气势雄伟 为标志性建筑
  齐氏家庙以前是龙池村这一带的标志性建筑。齐氏家庙坐北朝南,原有院落平面布局为祠堂、东西厢房和大门。家庙门楼高挑,飞檐斗拱,气势雄伟,过道北端有蓝色屏风门,结构独特巧妙。大门对联有本支十二代传人清末禀生齐唯堂手书“家声由旧留潍北,庙貌维新壮汝南”,精雕于黑漆大门上,字体雄浑遒劲,对仗工整,黑门红字十分壮观。秦汉之际,齐姓在北方的分布之地更多,并在高阳郡、中山郡、汝南郡等地形成大的聚落,后经繁衍,逐渐形成了齐姓高阳郡望、中山郡望、汝南郡望。所谓“壮汝南”,一是点明昌邑齐氏郡望是“汝南”,也就是说是汝南齐氏的分支,二是说昌邑齐氏人才辈出,光宗耀祖,壮大了汝南齐氏的声威。家庙院内柏翠参天,环境优雅肃穆。沿甬路向北便是正堂,前檐出厦,殿内雕梁画栋,甚是庄严。
  在齐氏家庙大门外立有旗杆,旗杆石又叫功名石。只有家族内出了举人或进士,族人才会在家庙大门前立一对桅杆,桅杆上装“魁星斗”,起到向外人彰显,对族人鼓励教育的目的和作用。
  据齐氏始祖坟前石碑志所记:有旗杆两垛是十一世孙培元丁丑科会试以后祭墓树者。周围有松树十株是十一世孙增修栽者。有旗杆两垛乃壬辰科进士山东即用知县十四世孙绅甲所竖。又旗杆两垛乃戊戌科钦点花翎侍卫十三世孙恩铭所竖。
  -
  南北两座牌坊 气派高大壮观
  牌坊是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在齐西村,原来也有南北两座牌坊。
  南牌坊是为齐振鹏的妻子所立。据齐氏族谱记载:振鹏增善子字云程议序六品衔诰授奉政大夫娶魏氏旌节孝诰奉安人奉旨建坊。齐氏族人修建围墙,并在围墙上安装了大炮,试炮的过程中,齐振鹏不幸遇难。其妻守节至终。为表彰其精神,奉旨建坊于光绪十四年。
  南牌坊坐落在齐氏家庙南凤凰桥畔,呈东西走向,高约6米,宽约2.5米,长7米多。地基用东京埠(昌邑县城东南面)的红土拌上石灰夯实而成,坚固无比,厚度近一米。它分底座、立柱、坊顶三部,气势宏伟,建筑大而精细。底座为平铺的巨石,八块巨石,两块一镙,南北走向东西排开。每块巨石宽80厘米,长250厘米,厚60厘米。
  当年的南牌坊一侧石板上方有三块立放的石板,两边各刻四位神像。北面刻八仙过海图,上边一格镌刻着“恩崇帝锡”(北面)四个大字,背面刻着双龙戏珠图,坊顶的最上面一层由四块石板排成一行,石坊顶刻着瓦脊、瓦垄,脊上刻着吉祥兽以及叫不出名字的动物头像。
  当初建造这座南牌坊用的石料是从外地运来的,估计工匠来自京城,图纸也可能出自皇家之手。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大的工程当地人前所未闻。传说打好基后,每安放一层石料,要先用土将它培平,然后再上上一层,直至全部装好。此时整个牌坊就像个小山。最后将土挖去,用笤帚扫净,光笤帚就用了三四百把(包括凿石),整个工程耗时一年多。
  南牌坊修好以后,齐氏名声大振,它与围子一起成为齐西村的标志性建筑。正所谓“奉旨建坊矗村南,巧琢天工令人赞,历经三朝留美名,傲气凛然壮汝南”。现在这座标志着齐西村辉煌历史的牌坊早已经被拆掉了。
  齐西村委南门外也有一座牌坊(北牌坊),是齐恩铭为其母所建。齐恩铭年幼丧父,由母亲独自抚养成人。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齐恩铭中举人,光绪二十四年(1898)赴京都应试中进士。此牌坊为奉旨修建,据齐氏族谱记载:其父安邦增训子字殿卿附贡生,封三品通议大夫,妻封淑人,范淑人奉旨建坊以旌节孝。
  -
  闯关东打拼出商业帝国
  -
  清朝乾隆年间,齐西村农民齐以山不满足种地为生、靠天吃饭、饥一顿饱一顿的现状,鼓足勇气,借钱踏上了经商之路。在他的带动下,一批人加入到了经商的行列当中,从小买卖做起,逐渐把生意做到了东北,甚至全国,创建了当时中国商家的巨无霸“广顺号”,开启了齐氏家族辉煌的篇章。
  -
  借钱创业走上经商路 历尽艰辛成为大商贾
  清朝中叶,是齐氏历史上兴旺发达的时期。据《齐氏族谱》记载,齐氏十一世至十七世有千人之多。
  在清乾隆年间,齐氏先人就开始经商,他们农闲时用自己生产的菜蔬、土布以及针头线脑等日用品换点小钱,贴补家用。后来,一部分人尝试走出去。
  齐氏家族中一名叫做齐以山的农民,为了改变靠天吃饭,整天吃不饱穿不暖的现状,1750年左右,36岁的他从一个亲戚处借来三吊八铜钱,和自己的几个亲戚共同做起了买卖。
  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齐以山在淄博周村创立了齐氏家族的第一家商号“广元增”,经营、批发绸缎布匹。由于齐以山坚持诚信经营,价格最低,质量最优,童叟无欺,很快占据了当地的丝绸和日用品市场,生意逐渐走上了正轨。
  当时的“广元增”有齐西股东四家(“以”字辈叔兄弟四人每人一股),瓦城赵家股东三家,姚徐邓徐家股东两家。
  期间他们经历过多次挫折,但最终都咬牙坚持了下来。经营中,他们对待商铺里的学徒和工人,都像自己的家人一样,大家有巨大的凝聚力,这也为他们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们进行物资的流通,给当地人民的生活带来便利,也赚到不少钱。有了钱后,他们并没急着改善生活条件,而是把资金全部投入到了扩大规模、完善经营模式上。
  1800年左右,经过几年的发展,“广元增”已经成为周村首屈一指的大商铺。
  -
  创建广顺号,在长春发展成商业巨头
  多年后,他们吸收本族近亲共十几户入股,在筹集了足够资本后,踏上了闯关东之路。
  1810年左右,齐以山和齐氏族人来到宽城子(1825年长春府搬迁到此地后改称长春)开起了钱庄“广顺号”。当时齐以山的叔兄弟齐以道弃儒从商,他头脑聪慧,有洞察社会需求的慧眼及随机应变的能力,他知人善用,深受齐氏族人的信赖和支持,所以当仁不让的担任了“广顺号”第一任掌柜。
  在齐以道的经营管理下,“广顺号”有了极大的发展。后来他们又以广顺号的名义增开了多家商铺,有丝绸布匹、酒店饭庄以及日用百货,备受当地居民的喜爱。
  1830年左右,到第二代掌柜齐增修时,广顺号号称有“七十二家商铺”,开启了齐氏家族辉煌的篇章。据说,每年过年的时候,都会有运送银子的镖车,从长春把银子运回到齐西村,股东们都喜气洋洋的分得白花花的银子,成为当地一道独特的风景。
  学而优则仕,积累了财富后,齐氏族人更重视子女的教育,后人更加勤奋读书。光绪年间,齐氏家族的齐忠甲、齐绅甲兄弟,齐耀珊、齐耀琳兄弟,先后考取进士,进入仕途。齐恩铭则考取武进士,同时还有多名举人。齐氏家族由商入仕,进入全盛时期。
  在“广顺号”名动全国,成为商业巨头的同时,齐氏的其他一些族人同样不甘寂寞。清朝道光二十八年(1848),齐西村的齐增修、瓦东村赵梦全、姚徐邓村徐培祺合股在柳疃开设“广盛店”茧庄,开始涉足丝绸业。
  当时,昌邑丝绸技术经过不断改进,到道光末年,发明了柞丝缫丝技术,大大提高了生产力。缫丝织就的“昌邑茧绸”因之诞生。随着昌邑茧绸业的兴起,齐西村齐振忠(荩臣)、齐恩海等涉足茧绸业并在多家商号占用大量股份。
  随着这些商号的不断扩张,昌邑茧绸占有国内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昌邑绸商通过资本与技术输出,将昌邑茧绸的原料基地及生产基地由最初的胶东地区、鲁中南地区,扩展到辽东半岛南部,开创了中国柞蚕史的黄金时代。
  昌邑市是“昌邑茧绸”的发源地,也是“近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而齐西古村民居群是研究和见证“昌邑茧绸”、“近代海上丝绸之路”辉煌历史的珍贵实物资料之一。齐氏族人开放思维,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建立了自己的商业帝国,同时也与“近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息息相关。
  -
  建房购地成热潮 形成古建筑群落
  “广顺号”及其他一些商号的发展,为齐西村带来了巨大改变。他们不断往家里寄钱,家里的人有了银两后,建房、购地形成热潮,建筑场所也逐渐向庄中心集中,逐步形成了建筑群。
  这里的房屋安排紧凑,有正房、东屋、西屋,甚至还有南屋。天井全是青砖铺地,与门正对着的是照壁,正中一般是斗大的“福”字,其造型、装饰精美绝伦;北屋为堂屋,既有客厅,也有住所;偏房有的做伙房,有的存放杂物。堂屋相当讲究,照壁或大厅的明柱子上都贴有楹联;多数人家常年悬挂着名人字画、摆放着精美的玉器瓷器。房屋多为白灰割缝,细如麻线,粗细均等,像用尺子量过的一样。为了牢固,地基用的是白灰与粘土混合,然后夯实,这种材料越遇到潮湿越结实。盖屋的材料是“杉木梁、榆木檩、楸木柱子、松木门窗”;为防止盐碱浸蚀,一律采用上下两层板石;墙角及重要部位用钉石钉墙;为防潮湿,高抬屋地,每逢雨后,院子里不存半点水;为美观,正房都有木壁子,其镌刻图案既讲究又富含寓意;为收藏地契、钱财、珍品,屋内都设有木制的阁子,因此好多房屋采用的是方木双梁,既结实又方便。在阁子上可以自由行走。齐西村的古建筑群,除宏伟、别致外,还重点突出了安全:外围有围墙,内有打更巡逻,随时发现情况,防御外敌入侵;大门封锁街道和胡同,可以给进入庄内的敌人制造麻烦。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这些设施很有必要,但却不易做到,由此可见当时齐西村的发达。
  -
  慈禧钦点齐恩铭任侍卫
  -
  清朝光绪年间,齐西村共出了五位进士,齐氏家族也达到鼎盛时期。做为武状元的齐恩铭更是得到清廷的赏识,慈禧太后称其为“山东大胖孩子”,任其为侍卫。1900年,义和团运动兴起,齐恩铭目睹清廷软弱无能,自己报国无门,遂辞归故里,隐姓埋名。1913年,齐恩铭在长春市广顺号去逝,时年仅39岁。齐恩铭辞世后,其侍从马弁王锡荣扶棺护送其返回齐西村故里,安葬在齐氏祖茔。
  -
  自幼力大过人 13岁拜师习武
  齐恩铭,字勋臣,生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四月初八,自幼丧父,由寡母范氏抚育成人。齐恩铭出生于一个富庶家庭,家里在柳疃镇经营着“双合盛”商号,家中有兄弟二人,他排行老二。
  据传齐恩铭身材高大,生得漂亮,18岁时身高达2.3米。他从小接受私塾教育,聪颖过人。少年时就精通韵律,琴、书俱佳。善写大字,笔力遒劲。
  齐恩铭十三岁即拜师学艺专习武功。骑射能力高超,能手举260斤大刀。立稳骑马势,两腿能承受300多斤重的石头。双手力开一号大弓,使观者惊叹不已。
  “齐恩铭练武时,用两块大青石练臂力,左手70斤,右手80斤,久而久之,他的力气大得惊人。”齐金华说,齐恩铭很小的时候就能推动家门口的槐树,每每走到跟前都会推一把,槐树被他推得“东倒西歪”,后来槐树长到了碗口粗时,齐恩铭还是每天都推一把。
  关于齐恩铭力大过人的传说,至今仍在齐氏家族中流传着:齐恩铭进京应试那年,路过河北省沧州地界,见一大力士在此摆设擂台,擂主坐在一个石墩上,腰间捆着三百大洋,另在腰间设一个铁环,规则倒也简单:谁能将他拉下石墩,三百块大洋就归谁。月余以来,很多人前来挑战,均无人能胜。
  齐恩铭上前鞠躬施礼,表示愿意一试。他上前钩住铁环,随意一拉,擂主微动。齐恩铭心中已有几分把握,于是,他让随从从马上拿下行头,穿戴完毕,上前钩住铁环,一运力气,将擂主提起,再放到地上。
  那人当即跪倒在齐恩铭面前:“月余来,无人能胜得了我,没料到壮士只是略运力气,鄙人真是佩服。”齐恩铭见那人并无歹意,便寒暄鼓励了擂主一番,那三百大洋分文未取,挥手告辞而去。
  -
  考取武进士,慈禧称其山东大胖孩子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齐恩铭考中举人,光绪二十四年(1898)应试京都,被清廷钦点为十四名武进士之一。
  慈禧见其身材魁梧、相貌俊伟、武艺超群,十分高兴,称其为“山东大胖孩子”,遂留在自己身边,任其为侍卫,并授予“侍卫府”金匾悬于其家门,以示褒奖。据说那块“侍卫府”金匾有2米长、1米宽,上面写有“侍卫府”三个大字。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金匾被人摘下来,砸了个稀巴烂。当时“侍卫府”中共有两块金匾,但另一块不知去向。
  当年,齐恩铭中进士后,族人在他老宅的胡同竖上旗杆,于是这里被称为“旗杆胡同”。记者走访齐西村时发现,齐恩铭的老宅仍保存完好,现在由齐西村党支部书记齐相升居住。大门口和院墙已进行了重新修复,当年的“旗杆”仍竖立在齐恩铭老宅的胡同口,竖旗杆的石基已被重新修复,上面刻着精美的图案。两面大旗经过岁月的洗礼,颜色暗旧,随着微风在空中摇曳,似乎在向人们诉说那段过去的峥嵘岁月。
  -
  辞官归故里,怀着忧国之心隐居长春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义和团运动兴起,八国联军进攻北京,当时腐败的清政府不但不组织奋起抵抗,慈禧太后还挟帝奔逃西安。齐恩铭目睹清廷之软弱无能,列强入侵、内忧外患,而自己却空怀一身绝技报国无门,悲愤交加,遂辞归故里,隐姓埋名。
  后来,齐恩铭投奔齐氏家在长春市的“广顺号”,并在此做起了买卖。民国二年(1913年)腊月二十九日齐恩铭怀着一颗忧国忧民之心,在“广顺号”中去逝,时年仅39岁。“齐恩铭有妻子,但是没有孩子,曾经过继族人的孩子为子。”齐金华说。
  齐恩铭辞世后,其侍从马弁王锡荣扶棺护送其返回齐西村故里,安葬在齐氏祖茔。“当时齐恩铭下葬的场面并不大,有人说他是因病去世,也有人说是被害的,具体怎么回事,没有人能说得上来。上世纪七十年代起坟时,挖出了齐恩铭的尸骨,骨头比一般人的粗壮,能看得出他的个头非常高大。”齐金华说。
  -
  民国时期立墓碑 圣旨字样依稀见
  齐恩铭的母亲离世后,齐恩铭还奉旨为其母建了一座贞节牌坊。1958年,村里修建龙街南桥,村民用炸药把这块牌坊炸碎了,石块全部用来修了桥。
  民国四年,齐恩铭同科举人宋逵升撰写墓碑立在齐恩铭墓前,后来被推倒。2006年被重新立在现在的齐恩铭墓前。
  记者在齐相升的带领下,来到位于齐西村南的齐恩铭墓碑所在地看到,这座墓碑大约两米高,碑顶刻有盘龙装饰,依稀可见“圣旨”二字。这块墓碑又被称为龙头碑,碑前上端刻有“清诰援昭武都尉,钦点头等侍卫”,下方刻有“乾清门行走勋臣齐公墓道碑”等字样。墓碑后面是齐恩铭生平简介,有些字迹已经模糊不清,但依稀可以辨认,如“君躯体壮伟臂力过人,自幼习骑射力能挽二石……”,可见当年慈禧见他为何欢喜地称之为“山东大胖孩子”了。
  齐恩铭辞世后,后人为他修建了牌坊,雕刻的图案精美绝伦,可惜上世纪七十年代被损毁。
  -
  齐宗华堪称翻译界传奇
  -
  在齐西村,有一位女性不得不提,她是齐耀珊的孙女,同时更是中国现代史上最负盛名的翻译家之一,她的名字叫齐宗华。齐宗华自童年开始就接受英、法、汉三种语言的熏陶。自1952年开始正式从事翻译工作,曾为毛泽东任法语翻译。特别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她担任了周恩来总理亚、非、欧14国历史性之行的法语主翻,其出色的翻译水平让她在翻译界声誉鹊起。
  -
  童年即精通三国语言 中学时为父母当翻译
  齐宗华的父亲叫齐祖辑,是进士齐耀珊的四儿子。1929年初夏,齐宗华出生在英格兰中部的伯明翰。
  齐宗华4岁,随父母迁居到了法国的浪漫都市巴黎,在市中心一幢六层楼的公寓里,她度过了童年中难忘的6年,并与法语结下了不解之缘。童年时代的齐宗华,就受到了英、法、汉三种语言的熏陶,她10岁时,已经熟练掌握法语、英语了。尤其在法语上,齐宗华打小就表现出了超出常人的天赋,很多词汇学一遍就会。她在巴黎一所非常有名气的十年制天主教学校——布风(Buffon)中学里学习。在学校里,她的法语天赋表露无疑,成绩非常突出。
  齐宗华的父母经常和法国的上层人物打交道,她上中学时就为父母当法语翻译,每次她都能将父母的意思用法语准确的表达出来。
  1939年,正值抗战中期,作为爱国志士的齐祖辑决定回国为抗战出一份力。年仅10岁的齐宗华随父母回到了天津,并在天津的圣约瑟夫女子中学学习,后来又随父母来到了地处昆明市郊的西南联大附中继续学业。直到抗战胜利后,齐宗华才随父母离开了生活3年的昆明,来到了北平。
  齐宗华在北平慕贞女中结束了自己的中等教育,考入中法大学继续深造。法语读完“大一”,齐宗华又考取了燕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专攻英语。
  和上海圣约翰大学遥遥呼应的北平燕京大学,是新中国外交家的“摇篮”,像黄华、杨刚、龚普生、龚澎、柯华、凌青、韩叙、杨公素等这些在新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外交家和翻译家,都诞生于这所学校。
  -
  担当外交重任,为多位领导人当翻译
  从民间、政党到官方外交,这三大“板块”组成了齐宗华色彩斑斓的20余年外交生涯。燕京大学毕业后,齐宗华被分配到了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担任法语和英语译员,当时的她师从董宁川等法语翻译老前辈,学习民间外交和外事翻译业务。
  齐宗华第一次真正翻译是在1952年,当时的她为在北京召开的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的英、法、中同声传译,表现突出的她开始在中国翻译界崭露头角。也正是从那时开始,齐宗华多次作为中国代表团的译员,出席各种民间、政府、政党间的国际会议,如:五十年代初期两年一届的世界和平理事会会议,1957年11月的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1960年6月的布加勒斯特会议,1960年莫斯科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1962年关于老挝问题的日内瓦会议,亚非经济会议,塔什干亚非作家会议,以及第28届、29届“联大”会议等。
  齐宗华第一次在国外公开亮相是在布达佩斯,当时她为出席世界和平理事会会议的中国代表郭沫若担任译员。颇具长者之风的诗人郭沫若给了20出头、因心情紧张而怯场的齐宗华很大的关照和帮助。郭老甚至把自己将要发表的讲话事先大致告诉齐宗华。
  后来,齐宗华先后到布拉格、维也纳担任常驻世界和平理事会三任中国书记李一氓(前驻缅甸大使、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副主任)、郑森禹、朱子奇的译员。
  -
  出席重要会议 受到总理表扬
  在上世纪60-70年代,齐宗华不仅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彭真、陈毅等当翻译,也为宋庆龄、廖承志、郭沫若、刘宁一、程潜、罗隆基、蔡廷锴、侯德榜等人作过法语翻译,并由此与外国各界和平事业战士如约里奥·居里(居里夫人的女婿)、法国着名作家罗曼·罗兰以及卜居马赛的西班牙艺术大师毕加索等人结识交往,她还被毛主席称为“齐桓公”的后代。
  齐宗华曾经随周恩来总理于1963年12月13日至1964年3月1日出访亚非14国。回国后,周总理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作长达151页的《关于访问14国的报告》。令与会的各位常委和各部委负责人感到意外的是,周总理把随同出访的齐宗华、冀朝铸等3位主要翻译请到了会场,并安排在最显着的地方入座。
  周总理在作报告时称赞齐宗华等人:“这次访问如果没有齐宗华和冀朝铸二人当翻译,就很困难。”
  这一句高度赞扬的话,让齐宗华、冀朝铸两人广为西方传媒所瞩目,他俩被誉为是六十年代中国最负盛名的法语、英语首席译员。
  -
  翻译多部经典 培养后备人才
  1973年,齐宗华被调入外交部,历任西欧司副处长、处长、主管法国事务的副司长。她先后为毛主席和周总理会见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法国总统蓬皮杜、扎伊尔总统蒙博托等一大批外国政要担任法语翻译。
  1980年,齐宗华离开外交部,进入北京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法语,为新中国培养更多翻译人才。
  在教书之余,齐宗华还积极参与了法文版《毛泽东选集》(1-4卷)的定稿工作。同时,还翻译了诸如《彼得大帝》(亨利·特鲁瓦)、《背德者》(纪德)、《隆格瓦古堡》(吕多维克·阿莱维)、《华盛顿的夫人》(蒙西·克拉克·维尔逊)等一些蜚声世界的经典名着。
  时至今日,齐宗华在中国的翻译界依旧是一个传奇人物。
  -
  后辈一心为国流血洒汗
  -
  在齐西村的历史上,齐氏先人们缔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而在近代中国历史上,齐西村同样做出了自己突出的贡献。在早期党组织的影响下,齐西村涌现出一大批革命先贤和仁人志士,他们浴血奋战,出生入死,有的甚至为国家献出了生命。
  -
  父子投身革命 双双为国捐躯
  在齐西村,提到齐宗周、齐功田,村民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这爷俩。齐宗周1910年出生在齐西村一个贫苦家庭,童年时期就给地主家放牛,经常挨打受骂。1938年,齐宗周参加了鲁东游击第八支队。随部队转战于掖县、平度、莱西、即墨、胶县等地,由于战斗时英勇顽强,被任命为连长。他每次战斗必定亲临前线,侦查敌情、勘察地形,因此判断准确,指挥果敢、灵活多变。他带领的队伍作战勇敢。在一次战斗过后,齐宗周失踪了,战友们到处搜寻,但仍不见他踪影。1952年8月,政府追授齐宗周为革命烈士,其牌位供奉于白塔烈士祠。
  齐宗周的儿子齐功田,1928年出生。受父亲影响,齐功田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革命传统教育。
  1946年6月,齐功田参加了革命的队伍,解放战争时期,他南征北战,立下了不少战功。朝鲜战争爆发后,齐功田入朝作战。做为排长的他每战身先士卒,敢打敢冲。1953年4月,在板门店战役中,面对数倍于我方的敌人,他无所畏惧,英勇顽强地打退了敌人的数次冲锋,始终坚守住阵地。战后,战友们却怎么也找不到他的身影了,只是在他指挥战斗的地方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弹坑。齐功田牺牲后,其牌位供奉于白塔烈士祠。
  在战争年代,齐西村还诞生了一大批投身于革命事业的有志青年。1916年出生的齐作周,1940年加入昌北县独立营,1941年8月,独立营根据上级指示进攻日伪军在青乡的据点,他在战斗中牺牲。
  1927年出生的齐再田,同样是齐西村人。1939年农历正月初五,其父去其大姐家走亲戚,正逢日伪军扫荡龙池,疯狂的日寇烧杀抢掠,制造了龙池惨案,其父在逃跑途中不幸遇害。1947年4月,刚满20岁的齐再田投身到了革命的热潮之中,加入了昌北县独立营三连的队伍。
  村民齐金田,在和日伪军的战斗中牺牲。
  这些烈士的英灵牌位都被供奉于白塔烈士祠,鼓舞着后人继续前行。
  -
  齐文甫设馆讲学 为革命变卖家产
  在齐西村,还有一位名人——牛群。牛群的祖父齐振忠,当时是昌邑着名乡绅。齐振忠曾捐资修李家抚宁堤,捐钱捐芦苇修姜家堤子大堤,倡修堤河桥,并亲自撰稿书写了《重修桥碑记》。晚年还曾设馆讲学。辛亥革命时期,昌邑的不少老同盟会员,如陈干、齐乐亭、张恒谨、齐东野、齐文甫等皆出其门下。
  牛群的父亲齐文甫九一八事变后立志抗日救国,卖掉自己的全部家产,以车行老板的身份做掩护,暗中从事革命活动。他身上经常穿着补丁衣裳,脚上穿着牛鼻子鞋,打扮成庄户人家,被国民党员齐东也讥笑为“庄户孙”。他就以“庄户孙”自称,借以反讥国民党的所谓“文明”。1937年,他创办《抗日简报》,启迪先进青年,使他们走上革命道路。在开发南泥湾时,因齐文甫独自一人拉一张犁,干劲超群,被誉为“大牛”,遂改名“牛达”。
  1949年12月,牛群出生,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的他,是中国第七代相声演员,国家一级演员。1984年牛群借潍坊风筝会之际来家探亲,他与宋丹丹、冯巩一道来到齐西村,在村委办公室与冯巩一起为大家表演……
  2007年9月2日,牛群第三次探家,他在祖上所盖大厅的遗址处磕了几个头,用纸包了一包土装进匣子带走,以表思乡之情。在村委会办公室,他挥毫泼墨写下了“这有我的祖,这是我的根,时间越长情越深”的题词。
  2016年7月2日,昌邑市首届乡村旅游节暨第一届龙乡文化节开幕。牛群特意赶回家乡,出席了开幕式,与父老乡亲们共庆佳节。面对家乡父老的热情,他激动得热泪盈眶。他说,老家发展旅游业,有资源也有前景,他会给老家站台,帮老家宣传。牛群还为老家题词“魂牵梦绕龙池镇,以为骄傲齐西村”“谁不说俺家乡好”。
  时代变迁,齐氏子孙人才辈出,从这里走出了科研工作者、教育工作者数百人,村里文脉昌盛,他们在社会各个工作岗位上,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读书明理、兴学报国的家族厚望。
  本期图片均由刘燕、赵春晖提供(署名除外)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人文潍坊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