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8-12-19 14:14
鄌郚总编

老潍县的近代教育

  
  学者名流书院育英才
  -
  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它是名师讲学、刊印书籍及供祀先贤的场所,从宋初到清末,存在了近一千年之久。时至今日,我国的一些高等院校和图书馆等,还继承和借用书院这种形式来培养人才和进行学术交流。
  潍县三大书院 培养众多人才
  -
  潍县的书院主要有麓台书院、潍阳书院和思乐书院。
  最早的是麓台书院。麓台书院的正式建立是在明朝,但在此多年之前就有了初级形式。据史载,早在西汉初年公孙弘(后被汉武帝拜相)就在潍县西郊浮烟山的麓台读过书,在此寻访宿儒高隐,拜师潜学。500年后燕国太子慕容超也在麓台读过书。明朝中期,刑部尚书刘应节幼年曾读书于麓台,54岁他罢官归里,卖掉潍县城里的房子,将原在浮烟山下的麓台小书院迁到山腰,正式建立麓台书院。他亲任主讲十余年。好友高桂(麓台村人)丁忧后未得补官,亦教授于麓台书院。此后,前来麓台的人日益增多。同时,因学舍不敷应用,清昌乐进士闫循规商于诸生,倡议扩建书院。1758年(乾隆二十三年)建成南屋10间,东屋三间,书院规模扩大,可容百余人就读。乾隆年间,进士韩梦周(潍县东关人)自安徽来安县罢官归里,与闫循规、闫循中、闫学尹、刘以贵等讲学于麓台书院。此后麓台书院名声日隆。明、清两代数百年间,该书院培养出了许多人才。
  继麓台书院之后,又有潍阳书院建立。1759年(清乾隆二十四年)知县韩光德倡建潍阳书院,捐银300两。邑人郭伟业等捐款1100两,盐商、铺户等认捐1640两,共捐银3040两,用作建院和掌教修金、生徒膏火及纸张补偿等项费用。院址选在城里大十字口西,有厅房、楼房等29间。书院建成后,韩梦周等曾在此讲学。
  1831年(清道光十年),知县王明府奉调来潍,在他的倡议下,绅商各界纷纷响应,积极捐款,重修潍阳书院,延请青州名宿刘庄年主讲。书院生徒自此以往,修业勤奋。
  思乐书院建于1741年(清乾隆六年),鉴生陈笃彝督修,但地址今无考。
  这些书院培养了无数儒林名士,为潍县及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衍昌盛发挥了重要作用。
  -
  主要学儒家经典 学规重品德修养
  潍县书院的组织和全国各地书院一样,书院主持人既负责书院的组织管理工作,又担负主要教学工作。因为多数书院都建在僻静优雅的山麓苑林处,所以主持人一般都叫“山长”或“洞主”,由地方官绅延请品学兼优的饱学巨儒担任。“山长”负责书院的组织管理,主持讲学。
  除山长外,书院另设“看士”一人,负责办理生活事物,设“学长”(如同现在的班长)一人,为生员办理有关学习事宜。规模较大的书院还设有副山长、副讲、助教等职,协理山长工作。
  潍县书院的课程,也以历代书院的“四书”“五经”为主要教材。宋明理学大师的着作、讲义、语录、注疏等,是书院的重要读物。如周敦颐的《太极图说》,程颢讲学言论《明道学案语录》,朱熹的《小学集注》《近思录》等,也列为书院的重要读物。
  总起来论,书院课程的特点有:以理学家推崇的儒家经典为基本内容,特别重视理学家解释阐发儒家经典着作,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并重,学问道艺与适应科举要求兼顾。在学习程序和方法上重视循序渐进、精读与博览相结合。
  潍县书院的学规,基本上参照各地书院而设。而这些学规总的原则和内容上都来自南宋理学大师朱熹制定的“白鹿洞学规”。具体是:“凡学于此者”,必严朔望之仪,谨晨昏之礼。居处必恭,步立必正。视听必端,言语必谨。容貌必庄,衣冠必整。饮食必节,出入必省。读书必专一,写字必楷敬。几案必整齐,堂室必清洁。相呼必以齿,接见必有定。修业有余功,游艺有适性。使人庄以恕,而必专所听”。这可能是最早的完整的学生守则。
  清康熙年间,又有七条“学规”:一、专心立品;二、潜心读书;三、澄心烛理;四、虚心求益;五、实心任事;六、平心论人;七、公心共学。
  清朝统治者深怕书院“广聚生徒”,讽议朝政,裁量人物,加强书院对学生的控制,采取严格的管理措施,甚至体罚。
  从学规可以看出,书院非常重视学生的品德修养,明确规定了待人接物和言行举止的具体要求。其中也有许多封建道德观念和对学生进行体罚压制,则是不可取的。
  -
  书院设立讲会制度 注重培养自学能力
  书院制度经过长期发展,在教学和管理上形成了许多显着特点,体现了与其他教育组织有所不同的优越性和特殊性,这是书院制度几经周折仍能延续千年之久的重要原因。
  书院是个教育、教学机构,又是个学术研究场所。书院允许不同学派进行讲学,建立“讲会”制度。所谓讲会就是学术研讨论,就某个或某几个学术问题进行讨论研究。各书院“讲会”都有严密的组织、明确的宗旨、详细的规约、隆重的仪式。通过“讲会”将书院的教学活动同社会上的学术活动结合起来,使书院扩大了教学范围,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水平。名教授闫循规、闫循中、韩梦周等在麓台书院主持“讲会”,慕名而来者甚众。
  书院的教学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培养自学能力,提高学习兴趣。一般是以学生个人读书钻研为主,重视对学生读书的指导。书院多根据朱熹提出的“居敬持志,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六项原则,指导学生读书。书院还强调学生写读书笔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品德修养。
  书院管理严格,要求学生既要有丰富知识,又要有高尚品德。而入书院学习的生徒,多为有一定学习基础的人,不是一字不识而求启蒙的孩童。书院在管理上有一定程度的封闭性和独立性。
  -
  私塾启蒙延续时间久
  -
  私塾从春秋战国到清末民初,前后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一种较小规模的启蒙教育。潍县自清末民初学校兴起之后,私塾开始衰落,北伐以后,潍县当局明令取缔私塾,但未彻底执行,所以还有一些私塾存在着。抗日战争时期,私塾曾一度增多。解放后才不复存在。
  -
  私塾规模较小 义塾不收学费
  私塾有一些具体办学形式,主要分为家塾、村塾、学馆三种。
  家塾多是富家大户为了教育子女在家里设立的书房,单独聘请塾师授课。有的让塾师住在书房里,每日三餐供饭,这叫“供撰下榻”;有的只供饭不留宿。这就是家塾。聘请塾师的主人叫“学东”,塾师称学东为“东翁”,学东称塾师为“西席”。比较贫寒的家庭,通过亲友关系把孩子送到附近家塾去就学的叫“附学”。
  由一族或几户小康之家出资聘请塾师,用祠堂或借闲屋作书房,由学生家长轮流供餐,族长或倡办人为“学东”,这叫村塾。鲁迅先生在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写的三味书屋,大概就是一处村塾。
  由塾师个人设馆招生,学生出钱上学的叫“学馆”或“团馆”。
  私塾之外,还有一种义塾,又称“义学”“社学”,是一种由乡里举办、地方补助的免费书塾,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靠学田地租收入,入学的多为贫家子弟。据《潍县志》记载,1707年(清康熙四十六年),知县郭尚徵曾设义学。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知县李务滋捐款3千吊,在流饭桥、小于河、寒亭、南流、马司等五个村设义学。
  学生入学,先学一二百字,再学《孝经》《弟子规》《小儿经》等。义学以教“做人之道为主”,每处约20余人,学习时间为两个月左右,除教识字外,主要是灌输封建伦理思想。如有在家不孝顺父母、祖父母,与兄弟姊妹争斗、打人、骂人,不惜字纸、谷物等情况,塾师则令学生互相揭发,不得隐瞒并令其速改。否则,即进行斥责或罚跪。义学每月三、八日举行“会讲”,允许本地父老、子弟一同听讲,听讲者须依次向孔子排位叩头,向塾师作揖,然后静坐听讲,不得喧哗,以维师道尊严。
  不管是私塾还是义塾,都称之为书塾。但从传统来看,书塾又称之为私塾,自然义塾也包括在内。
  -
  教学以四书五经为主 无学制年限单个面授
  私塾的教学内容以“四书”“五经”为主,也学一些别的书籍,在学习上大体划分为三个阶段:启蒙阶段主要学习《三字经》《百家姓》《庄农日用杂字》;第二阶段,学习《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谓“四书”。第三阶段,也是私塾的高级阶段,以学习诗经、书经、易经、礼记、春秋为主。另外也学《弟子规》《龙文鞭影》《幼学琼林》《古文观止》《千家诗》《古唐诗合解》等书。
  “四书”“五经”是儒家经典,这些教材是我国整个封建社会教育的基础和范本,它对我国社会的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私塾无学制、年限,采取单个面授的教学方法,因人而异。其传统教学可分为读、写、讲、作四个方面。
  读:主要是读“四书”“五经”。一般从《三字经》读起,然后旁及其他。凡是读的一律要求背诵。每天早上,塾师向学生教三段课文(所谓教),光教会念,并不讲解。每教一段,学生即回到座上朗读,读熟了向老师背诵,三段都经过背诵之后,再站起来背诵一遍。每本书读完再从头到尾背诵一遍,这叫“背通本”。在背诵中如果忘记或背错,多数会被“打戒尺”(用一尺多长一寸宽的长方形木板打手心)。
  写:写是练习写大小毛笔字楷字(写仿),小字是写毛笔小楷,一般是抄书。写大仿先从写字“格子”(仿影)开始,然后照写碑帖。最常写的碑帖有《多宝塔》《玄秘塔》《皇甫碑》《九成宫》等。每盘大方写完,要让老师批阅,老师用朱笔在写得好的字旁“划圈”,在写得不好的字旁“打扛”,然后发给学生,这叫“盘仿”。
  讲:教师每天教学生新课文,主要是教句读(dòu)和生字读音,并不讲解。根据学生的年龄,经过读好背熟的基础阶段,塾师就会“开讲”。塾师讲后,学生再根据自己的理解领会,向老师“回讲”。
  作:主要作文章,先从“四书”里摘出一句作为命题,题材是议论文,有议有论。有的塾师要求严,每天布置一篇作文,也有的三五天一篇,由教师批改。开始学作八股文,从破题学起,然后是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末股。学生学会破题之后,过段时间加上承题。再过一段时间加上起讲和入手,这叫半篇。以后根据学生水平的提高,再加起股、中股、后股、末股四部分,这叫满篇。其次是“作诗”。诗以五、七言律诗为主,但初学时则从不讲声韵的五言绝句学起,为作律诗打下基础。作律诗之前,先“对对子”,再配合学习有关声韵的知识,使学生懂得平仄。但作诗实践练习较少,不像作文章那样频繁。
  -
  聘请塾师需经人介绍 期满续聘得另下关书
  私塾在科举时代为鼎盛时期,废科举后逐步衰微,民国以后日趋没落。日本侵华期间曾一度有所增加。据有关材料记载,当时潍县城的私塾约有30余处,学生300多人。塾师大都年老体衰,教学方法陈旧,讲课的不多,有的讲不深透,但私塾的历史作用应当加以肯定。
  打算设立私塾的家庭,经亲友介绍确定某人做老师,然后要在阴历年底前把聘书送达所要聘请的人,叫“下关书”。应聘者把关书留下,只等来年“就馆”。
  塾师就馆时间一般在正月十六。这天,学生在书房里设立孔子牌位,上写“至圣先师孔子之神位”。以学东为首的各个学生及其家长聚在一起,塾师在孔子牌位前焚香行跪拜之礼,学生按年令依次对孔子牌位、老师行跪拜礼。最后学生家长也要给塾师行礼,但塾师必须拦住。这就是拜师仪式,也就是开学典礼。
  塾师聘任期为一年。每年腊月二十教学结束时,学东照例设宴招待塾师。席散之后,塾师回家,叫解馆。如来年继续聘请,年前要另下关书。
  塾师的工资称为“束修”,其数额没有统一规定,都是事先通过介绍人讲的,一般是端午节交一部分,中秋节交一部分,解馆时全数交齐。除此之外,每个学生还习惯地给塾师“送节礼”。
  -
  废科举兴学堂启民智
  -
  清朝末年,为挽回颓局,巩固政权,清政府不得不接受国内人士提出的学西洋办洋务的主张,对教育制度进行改革。1903年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当时兴起的新式学校,一面沿袭封建教育的“尊孔”“读经”,一面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学制、课程、教材和教学方法,明显的反映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特点。
  -
  吸取西方教育思想 设立教育行政机构
  晚清的教育宗旨为“忠君、尊孔、尚公、尚实”,既保留了封建的忠君尊孔的思想教育,又从西方吸取公民教育、科技教育等新教育思想。培养目标为既有封建买办意识,又有一定科技知识的人才。
  清末科举制度废除前,潍县并无专管教育的机构,唯有孔庙内设“儒学署”,署内设教谕、训导等人。1905年科举制废除后,清政府在京设学府,各省设提学司,各州县设劝学所。至此,始有专管教育之行政机关。潍县劝学所于1906年成立,地址仍在孔庙内北面,郭嘉环为第一任县视学兼所长,劝导绅士捐资兴学,规劝童生读书,深入学堂查学,并规劝私塾改良。
  关于学制问题,1903年清政府颁布的《钦定学堂章程》规定,自蒙养院至通儒院共分三段七级,各省书院于省城改为高等大学堂,州改为中学堂,县改为小学堂。蒙养院为儿童受教育的第一步,专为保育教导3岁至7岁儿童,每日授课不得超过4小时,卒业以4年为限。初等小学堂为儿童受教育的第二步。7岁以上者皆可入学,初等小学堂每周授课不得超过30小时,5年毕业。高等小学堂为儿童受教育的第三步,初等小学毕业后升入,无须考试一概准其入学,每周授课不得超过16小时。学习年数以4年为限。高等小学“以培养国民之善性,扩充国民之知识,强壮国民之身体为宗旨”。
  -
  改革兴办新式学堂 女子中学相继成立
  晚清时期潍县较早办的小学为1903年创设的高等小学堂。聘陈传弼为坐办,购置西关房屋30间为校舍,录取内班生和外班生各30名,不收学费,学生书籍用品均由学堂发给。并在北关衔、富各庄、固堤站、固堤街、岭子店等处设立养学堂五处。1905年2月又设半日学堂于县署东厅,聘陈传书为坐办,次年改为官办初等小学堂。
  1906年,乡绅丁毓庚出资创设继志高等小学堂。清代有例,凡学生府院合格者称秀才,皆须到本县学官教谕处拜见老师,这种拜见要拿一定的礼金,但当时凡考中庠生者均为贫困学生,为此逼得穷秀才求亲告友,东取西借。邑绅丁毓庚看到这种情况,便捐出纹银千两存放殷实商号生息,所得利息,专供庠生拜见学官之用,从而解决了不少学生的困难。及至清朝末年废除科举,此项银两已无用处,此款被用做筹办继志学校,校址设城里东门里,后迁太平街,在校学生百余人。
  1906年5月31日成立的第一公小学堂,由杜佐宸首倡,并担任校长。先以东关大街关帝庙暂作为校会,招收初级班是为南堂,又借到未茂村杜某民房一所,招收高级班是为北堂。此外,张毓莹创设张氏小学堂。高彭年万程九等创设柳疃小学堂,智群学社创设智群小学堂。徐画三徐丽泉等创设辛庄小学堂。于联英、张次英等创设庞家庄小学堂。刘星垣、张云举、刘峰山等创设高里小学堂。张洛书等创设寒亭小学堂,房兰升等创设邓村小学堂。陈于氏创设志成女学堂,为潍县有女校之始。1911年又设官立初等女学堂,陈兰徽任堂长。
  另外,还有1884年,来潍县传教的北美基督教的狄乐播设立文华馆。文化馆1915年改名文华中学。狄乐播又于1895年创建文美书院,这是我省第一所女子中学。在狄乐播来潍县的同时,美人狄考文在登州办文会馆,英国人库守令在青州办广德书院,1904年文会馆和广德书院迁潍合并为广文大学,1917年迁往洛河与“共和医院”合并为齐鲁大学。
  1904年山东巡抚规定,各府州县设简易师范传习所,学生毕业后视情况改为初级师范学堂。据此规定,是年潍县以校士分馆改设为师范传习所。1907年停办。
  1906年以西关官立高等小学堂为校会,设立初级师范学堂,郭恩敷任监督,毕业学生一个班。同年,由徐画三、万程九创办固堤师范讲习所,以上两校于1911年以后相继停办。
  -
  私塾经费协商解决 公办学堂集资筹办
  私塾因是私人办学,在经费方面并无统一规定,而是办学的有关人员协商解决。其中同族办学是由族田中划出一部分作为学田,以学田收入支付塾师聘金和办学费用;一村联办的村塾,则由学生家长和塾师协商,由学生家长平均负担。义塾办学经费由个人捐款或社会募集。
  官办学堂的经费一般来自官府学田,这些学田过去原属官办儒学,改办学堂后,即成为官办学堂的校产,其地租收入,即成为官办学堂的经费。
  公办学堂和私塾学堂的经费来自两个地方,一是学田收入,二是学生缴的学费。
  -
  时局动荡教育未停歇
  -
  从1911年辛亥革命后到1948年潍县解放前,在长达37年的时间里,由于政局多变,战事频繁,潍县的教育时兴时废,发展很不平衡。教育宗旨、教育方针多次修订,学制、课程多次变更。
  -
  宗旨与方针几度变更 潍县响应新文化启蒙
  在教育宗旨方针方面,民国初期,1912年9月教育部废除清末“忠君”“尊孔”的教育宗旨,公布“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为宗旨。
  国民党政府成立后,1929年4月,政府修订教育宗旨与方针,具体是“中华民国之教育,根据三民主义,以充实人民生活,扶植社会生存,发展民国生计,延续民族生命为目的,务期民族独立,民权普遍,民生发展,以促进世界大同”。
  1931年,国民党提出的教育方针开始注重实际,如“各级学校应特别注重与国家建设有直接关系之科学知识与适用技术……”
  日伪时期,1940年,汪精卫伪国民政府颁布了以汪精卫卖国理论为中心的教育方针:“尤其中日两国,在地势、民族、历史、文化、宗教各方面,更有相互提携之必要,欲图复兴中国,须邻友好……努力兴亚灭共运动,而向建设东亚新秩序途径上迈进……”
  抗战胜利后,爱国民主运动进入高潮,蒋介石发动“清共”“防共”“溶共”的运动,令学校对学生进行一个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的教育。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提出了新文化启蒙运动。潍坊教育界积极响应,小学一律改用白话文,学习拼音字母,废止祀孔,破除迷信,这对当时北洋军阀政府的教育方针是很大冲击。在沦陷区,日伪政府在城镇设立的学校,中学、师范都有日籍教官,对学生加强反动统治,中、小学都设置日语课。
  -
  行政组织多次更易 课程逐步复杂多元
  在教育行政管理方面,民国时期县一级教育行政组织也多次更易。
  1912年,全县教育行政沿用劝学所制。全县划分东、西、南、北、中五个学区。1913年改劝学所为视学所,1916年又恢复劝学所。
  1921年第七届教育会联合会,以中国办学已十数年、劝学所名词已不适用,请改用教育局制。1923年3月,政府公布教育局制,潍县于是改劝学所为教育局,改五个学区为七个学区,1931年改设十个学区。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次年日军占领潍县城,不久日伪政权建立,同时继建伪教育科。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国民党接管潍县,并派教育科长张选三接管潍县教育科,内设秘书、科员、办事员、督学等。
  潍县执行的基本上是“壬戌学制”,即1928年修改的规定,初小四年,高小二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
  课程设置方面,民国时期按各时期具体要求多次更易,内容由单纯而复杂,由简陋而完备,但变来变去基本上有以下课程:初小设修身、国文、算术、手工、图画、唱歌、体操。高小设修身、国文、算术、本国历史、本国地理、理科、手工、图画、唱歌、体操、农业、英语。初中教学科目为:公民体育、国文、英语、算术、植物、动物、物理、化学、历史、地理、图画、音乐。高中必修课为:公民、体育、卫生、军训、国文、英语、算学、生物、物理、化学、本国史、外国史、本国地理、论理、图画、音乐。
  -
  小学中学建成规模 县立中学设师范班
  民国时期在潍县创立的公办小学有:
  第一公学,日伪时期改校名为东关四镇联立油房沟小学。抗日战争胜利后改为东关东北镇中心国民学校。
  坤明女子学校。1927年改为潍县区立第三小学。1931年改为潍县县立东关小学。抗战胜利后,改为潍县东关东南镇中心国民学校。
  撞钟院小学。1931年潍县教育中区区立小学改为潍县县立初级小学,校址在城里撞钟院街。1934年学校扩建,校名改为潍县县立撞钟院小学。抗战胜利后,校名改为潍县城西北镇中心国民学校。
  潍县镇立文昌阁小学,抗战胜利后校名改为潍县城东南镇中心国民学校。
  河西镇小学,1932年初建,名为东北关小学,1933年校名改为河西镇保安街小学。1936年改为河西镇镇立保安街小学。抗战胜利后改为潍县北关镇第一中心国民学校。
  另有西关镇小学、北关小学、潍县西南镇增福堂街小学、坊子三马路小学、潍县县立模范小学、潍县文庙小学、潍县东关杨家牌坊小学等小学。
  另有一批私立小学:丁氏第一小学、丁氏第二小学、郭氏小学、彝民学校、广育学校、东美学校等。教会办学校有培基小学、三德小学、慈航小学、信德小学。
  民国时期所办中学有:潍县县立中学,1923年8月改为初级中学,校名改为潍县县立初级中学。1930年冬,学校设师范班。
  民国时期的潍县私立中学有:私立中正中学、私立青年中学、私立东明中学、私立育建中学。
  民国时期的潍县师范教育,1939年,日伪政府办起了潍县乡村师范学校,这是潍县较正规的师范学校。1945年12月,国民党省教育厅派韩连琪任潍县师范校长,省立潍县中学师范部并入。1947年9月校名改为山东省立潍县师范学校,直到解放。
  -
  三所小学治学得好评
  -
  民国时期的潍县尽管政局多变,战事频繁,但教育依然有较大的发展。当时小学比较普及,有60多处,城乡各地布局较为合理。尤其一些开明绅商热心教育事业,出资办了不少私立学校。学校管理比较严格,教学水平和质量也较高。其中一些小学办得很好,得到学生和社会的好评。
  -
  县中附小教育革新 学生自治安排全面
  潍县县中附属小学当时算是拔尖的,办学理念很是先进,视野开阔。它吸取了南京燕子矶小学和晓庄小学的办学经验,对小学教育和各项工作都有所改革和创新。
  学校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试行“自学辅导”的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式教学,留出时间让学生自学和思考。
  学校还根据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与社会相结合,锻炼学生的做事和动手能力,试行学生自治,在校组成自治市——三民市,下设社会局、卫生局、教育局等。社会局负责学生纪律检查。还设了一个“消费部”,由一名同学于课余时间采购、出售笔墨纸张等学习用品,同学们感到既方便又省钱,每学期结算一次,对负责这项工作的同学也给点报酬作为奖励。卫生局负责各区(班)清洁卫生的评比检查,组织大扫除,还备有小药箱。教育局辖阅览室、游艺室、俱乐部,还办了个《东风半月刊》。
  学校注重学生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发展,设有阅览室、游艺室。俱乐部在课外活动时组织学习乐器和唱歌。学校每年春季还组织学生郊游。
  学校教师讲课清楚、深透。为了扩大学生知识面,除课本知识外,老师还讲些补充教材。如国文老师王彝民讲解一些短篇文言文《为学》《黔之驴》《永某氏之鼠》《观巴黎油画记》《桃花源记》等,以及白话文冰心的《繁星》、鲁迅的《风筝》、朱自清的《背影》等,使同学们大开眼界,受益匪浅。学校的一些老师还让学生每天用毛笔写日记,既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又练习了毛笔字。
  -
  郭氏热心创办学校 注重知识能力培养
  民国时期潍县私立小学比较多。一些有名的绅商热心教育,大办学校,如郭氏家族、丁氏家族、张氏家族等。郭氏是文化教育世家,科举制度废除后,潍地第一个自由研究学术的团体“智群学社”、第一处县立中学“潍县县立中学”“第一女子学校”都是郭氏族人郭恩敷创办的。1910年郭氏创办了私立郭氏小学,郭恩元任校长,他购置各种教学设备,聘请高水平的教师任课。教育部派人来潍地视察,到各校调查摸底,认为郭氏小学最优,由教育部颁发二等嘉祥章以资鼓励。
  私立郭氏小学在1910年创办,初名“郭氏小学堂”,校址在潍县城西门里大街,1933年改名为潍县私立郭氏励新小学,校址迁至郭宅街。当时学校有两处校舍,都是郭氏家的祖宅和祠堂。
  郭氏励新小学老师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教地理课的老师,每讲完一个行省,必要学生每人动手绘制彩色地图,最后绘制全国地图。上自然课,课本上的简单实验,学生们也能操作。课堂讲解简明扼要重点突出,足以使学生巩固当堂学得的知识。
  励新小学的教学设备比较齐全,仪器标本室里有很多历史、地理、生物、生理挂图,老鹰、猫头鹰等实物样本;有装在密封玻璃罐里的蛇、青蛙、胚胎等浸泡标本;还有一般能满足小学自然课本涉足的实验器材(酒精灯、试管、试纸、支架等)。
  学校的管理严格负责。上世纪30年代校长是陈季高,教务主任是郭郑千。学校制定了不少管理制度,校长、教导主任每周都要集合学生讲话,每个班都配有班主任。他们很善于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对一些贫困学生家庭还做家访。
  当时每年各校间都有一次“观摩会考”,公、私立学校都参加,丁氏继志、丁氏群化、郭氏励新三所私立学校都是名列前茅。
  -
  荷花湾小学重绿化 每周升旗唱校训歌
  荷花湾小学成立于上世纪30年代,先是城里东北镇镇立初小,后改成完小。校舍是以梁家巷(今曹家巷)北首路西观音堂的部分殿宇僧舍改建而成。学校从南到北有三个院落,各院落都种有树,环境绿化的不错。
  当时校长是丁子竣,教务主任是丁励生,训育主任是陈叔通。校训是“锐志恒心”,还有一首校训歌,学生入学就要学会,每周校会升旗后合唱。学校实行春季始业,上午两节课,下午两节课,后加一节自习,高年级再加一节体育活动。放学后值日生留下扫地刷痰盂并填写教室日志,内容有天气、华氏温度、师生缺课、奖惩及大活动等。
  课程设置有国语、算术、修身、习字、劳作、图画。一二年级有唱游,三年级以上是音乐和体育,五六年级无修身,增加历史、地理、自然。三年级国语加学注音字母,算术加学珠算,四年级开始学水彩国画。一至四年级劳作是剪五色纸拼图,先平面后立体,也用皮光纸刻成细条编图案,俗称“编凉席”,也学织毛线,五六年级学刻瓦和竹板。音乐学歌曲,多是流行的电影歌曲。如《渔光曲》《十字街头》,还有各校都唱的《山东省教育主旨歌》,岳飞的《满江红》词,六年级还学昆曲《醉打山门》等。二年级开始写毛笔中仿,三年级写小仿,四年级写大仿,都是自己到书铺选买印好的仿套在上面摹写(描红)。从三年级开始,作文也要用毛笔写。
  每年暑假,五六年级要上四周国语、算术的补习课,周一至周六上下午各两节,多数是请外校的人来辅导。算术是《五百难题解》上的四则题,国语是学古文,如《爱莲说》《羽惯说》《陋室铭》等短文和古典诗词,有李白、杜甫的诗和苏轼、辛弃疾、李煜的词,都要抄写背诵。学生们自愿参加补习课,不收费。这些都不是教材上的内容,又是新老师讲,同学们学得都很有兴趣。
  从潍县县中附小、私立郭氏励新小学、荷花湾小学三所学校的情况,可看出当时潍县小学教育的概貌。
  -
  县立中学培养人才多
  -
  晚清和民国时期,潍县除了广泛发展小学教育,还创办了不少中学,其中最有名的也是最为人所重视的便是潍县县立中学和潍县广文中学。潍县县立中学一百多年间培养了众多学生,造就了不少人才。这主要应归功于历任校长的正确领导和教师的辛勤培育。
  -
  历任校长专心治学 战乱时期坚守阵地
  潍县县立中学成立于1913年,首位校长是郭恩敷。他延聘知名学者任教,并亲授代数、几何课。1915年他又兼任潍县中区教育会会长。1916年,居正率领中华革命军东北军进驻潍县城,地方上筹饷困难,绅商界多人提出将学款挪作军饷,郭恩敷坚决反对,据理力争,说:“宁杀我头,也不能从命!”1919年,五四运动浪潮波及到潍县,潍县县立中学学生群起响应,成立学生会,大力开展抵制日货运动,郭恩敷支持学生爱国运动。其后他受到奸商反对,辞去校长职务,1923年回任。他先后两任县立中学校长十多年,成绩卓着。
  1929年8月,寒亭人王经五就任县立中学校长,聘任大批优秀大学毕业生任教,增购图书仪器,办学条件改善。
  1938年1月日军侵占潍县城,潍县县立中学本部被迫解散。1938年3月潍县县政府在潍北游击区成立。代理县长郭莘野、教育科长张选三、教员张振河等积极筹划恢复县中。
  七七事变后,潍县东关人徐培基返潍,1939年秋潍县县立中学恢复,徐培基任校长,率师生以“公勇诚朴”为校训,专心治学,注重学术及艺术教育。抵制奴化教育,支持师生抗日活动。潍县县立中学成立女生部时,徐培基曾节省三个月的工资做经费。
  1940年9月县立中学终于在孙家杨孟等村复学,张选三兼任校长。在极艰难的状况下,他团结教员坚持办学,在游击区设立多处分校,校本部还增设了高中部,成绩显着。1945年抗战胜利后,潍县县立中学随国民党政府由乡村迁往县城,与日伪办县中合并,称为省立潍县中学。
  -
  教师为各领域精英 各有所长创新教学
  潍县县立中学名师众多。于濂芳,字兰州,号澹园,着名学者,潍县城里人。宣统年间贡生,后厌倦功名仕途,闭门读书。中年后认为非扩充教育无以救亡,于是入师范学堂读西学。1898年被聘为德华大学(德国和中国在青岛合办的一所大学)中国文学及伦理学教授。一战爆发,日寇进犯青岛,于濂芳回到家乡,被聘为潍县县立中学国文教师,所授古文深受学生喜爱。期间参与领导潍县的五四运动,任“维持国货会”委员。
  张眺(1901-1934),字鹤眺,笔名耶林,寒亭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任教于潍县县立中学,教授美术,并增设“新文学”课,大力提倡白话文,宣传革命思想,引导不少同学走上革命道路。
  丁友鲲(1916-2001),中学毕业后考入齐鲁大学物理系,1937年至1948年在县中任教,以教员身份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是潍县地下工作组领导人。
  郭荆玉(1891-1983),名嘉璞,潍坊市人。从1939年执教县中至1964年离休。在长期的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其语言生动幽默,如讲到黑龙江的煤矿时说,“这里的煤炭资源非常丰富,主要的煤矿一个是‘鸡’(鸡西),一个是‘鸭’(双鸭山),一个是‘鹤’(鹤岗)。”学生们在黑板上写诗歌赞颂道:“别看他年老体又弱,讲起课来真不错,词语动人随动作,一边画来一边说,画得准来说得好,句句押韵成歌词,大家都说便于记,复习容易有成绩。”
  -
  培养众多优秀人才 各行各业成绩斐然
  裴昌会1913-1917年就读于潍县县立中学。在校期间萌生了反帝反封建的思想,并加入中国同盟会。1917年,裴昌会怀着实业救国的梦想,考入北平民国大学商贸预科,不久因张勋复辟归返故里,翌年投笔从戎。1947年起任国民党第九军副军长、军长、第四集团军副司令、第一战区副长官等职。抗日战争中与八路军共同抗战。抗战胜利后,1946年12月在四川德阳率部起义。新中国成立后任重庆市副市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等职。
  郭味蕖1923年考入潍县县立中学学习,1937年入故宫博物院国画研究室临摹古代原作,并随黄宾虹学画论及鉴赏。七七事变后返潍,任教于县中。1959年任中央美院国画系花鸟科主任。
  丁翔起(1931-1989),潍县人。1943年入潍县县立中学读书。1948年考入华东大学,后参加革命,随军南下。1954年入上海外语学院深造,毕业后调新华社工作,曾任新华社副社长。
  丁伟志,1931年5月生于潍县,1944年秋考入潍县县立中学学习,1947年秋考入北京志成中学读高中,1947年底回到潍县青年中学读书,同时参加革命工作,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他转入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从事《中国通史》编撰工作,曾担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总编辑、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等职务。
  -
  □相关链接
  校歌变迁
  潍县县立中学的校歌前后有三首。建校初期是于濂洲作词,刘国佐谱曲。内容是:“中天华光,民国重熙,日月高耀五色旗,宏开教育,邦家之基,多士一堂庆济济,四月十四,四月十四是我开学纪念期,四月十四,四月十四是我开学纪念期。”
  1945年唱的校歌,也是于濂洲作词,刘国佐谱曲,配第二部是陈季高。内容是:“浮烟南峙,渤海北流,泱泱大风古潍州,进我文明,巩固全瓯,中华学术冠美欧,中华民国三十四载,中学成立三十二周,中华民国三十四载,中学成立三十二周。”第二段是“中天华光,共和重熙,彩云开处是国旗,宏开教育,邦家之基,多士一堂庆济济,四月十四,四月十四是我开学纪念期,四月十四,四月十四是我开学纪念期。”
  1947年学校音乐教师李德辰又编写了一首校歌,部分歌词是:“我们的学校,是抗战的产儿,是胜利的旗号。在这年青的坊子镇,还不脱大自然的怀抱,渤海之阴,潍水之阳,莘莘学子巍巍自强……”
  -
  广文中学治校有良策
  -
  晚清和民国时期知名的校长不仅有来自国外的狄乐播和卫礼士,还有本地人崔德润。崔德润制定了一套完整系统规章制度,选聘齐鲁大学及其他名牌大学毕业生和知名教师来校任教,他明确提出教育是国家的根本大计,要开拓师生的思想,锻炼他们的意志。
  -
  聘请名师任教 办学成绩卓着
  晚清和民国时期广文中学比较知名的校长有狄乐播、崔德润、卫礼士等。狄乐播是北美基督教长老会牧师。1883年春来到潍县建乐道院,在乐道院内,除了建立教堂医院之外,还创办了学校——文华馆。为对中国妇女传播教义,又于1895年在院内开设了文美书院。狄乐播在中国传教不遗余力,来到潍县几年即在潍县等邻近县内办起了十余处教会,又创办了妇女学道院、滕县郭民中学、东都圣经学校以及城市布道会等。
  广文中学的前身是文华书院。文华学校校长卫礼士是美国人。他在1904年至1925年在校任职,是广文中学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校长。他除主持校务工作外,还教英语课,担任体育指导,教学生打球、做体操。他对学生既和蔼可亲又严格要求。学生犯了错误都是好言相劝,并说明是非利害,使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下决心改正。他从不大声斥责学生,深受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他没有孩子,但他说“学生都是我的孩子。”
  崔德润,名鸿泽,以字行。1931年出任广文中学校长,潍县人。在他的奔波下,学校于1932年9月得到省教育厅的批准立案。这样,学生的学历得到了认可。崔德润制定了一套完整系统的规章制度,选聘齐鲁大学及其他名牌大学毕业生和知名教师来校任教,还延聘前清举人张中立任图画教师,又聘请潍县着名国画家丁东斋任图画教师。他明确提出教育是国家的根本大计,要开拓师生的思想,锻炼他们的意志;师生常年共同生活,使学生养成勤苦耐劳、做事认真的习惯;注重公共道德修养,发扬集体精神。
  1933年清明节,全校师生在前段修建学校通往东关东门的国庆路的基础上,又修建了学校通往东关南门的大路,作为建校50周年的献礼。崔德润曾邀请爱国将领冯玉祥、全国着名教育家梁漱溟,着名学者、《田家半月刊》主编张雪岩等多人到校演讲。
  另外,学校历史上曾有不少受学生尊敬和爱戴的名师,如:张宗泰,算学教员,齐鲁大学毕业;管濂涣,物理教员,齐鲁大学毕业;周心耀,英语教员,中国大学毕业;葛懋谦,历史地理教员,齐鲁大学毕业。
  提升教学质量 差生假期补课
  1932年,政府教育部公布“中小学生毕业会考暂行规程”,规定各省、县、市中小学生均需参加毕业会考,全国以此为手段,防止学生参加政治活动。1933年春,广文中学采取了充实功课内容、举办学习成绩展览、邀请家长到校参观、假期留下差生在校补习功课等措施,教学质量逐步提升。这一年,学校第一次参加全省中学会考,高中班有十名学生赴考,在全省70多处参加考试的学校中名列前茅。
  “同乡会”是在校学生的自由组织团体,一般以县为单位参加组成,一旦有事,同乡校友互相联系,彼此支援。1933年秋天,昌邑学生齐恩隆踢动电杆,学校要开除严惩时,齐生本人不服,与校方发生冲突。该县在校学生以同乡会的名义,要求学校说明原因,致使课业暂停,出现了紧张气氛,后经县警察局派人到校维持秩序,才使处理意见得到实施,了结此事。
  -
  若干知名人士 皆为名校培养
  张雪岩,1910年生,寒亭人。1914年考入潍县乐道院文华书院。后因家境贫困辍学。1937年至1940年,他先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后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就读,并获康奈尔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1934年为向农村传播文化科学知识,提高农民素质,在济南创办《田家半月刊》。1945年与许德珩等人创办九三学社,任常务理事。1949年夏出席全国第一届政协会议,并成为共同纲领草案整理委员会委员。
  田仲济,1907年生,潍坊市人,1922年至1926年在文华中学读书。1930年毕业于上海中国社会科学院。1949年任上海音乐学院文学教授。先后在齐鲁大学、山东师范学院等学校任职,历任齐鲁大学中文系主任,山东师范学院副校长等职。兼任山东省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山东分会副主席等职。1929年至1945年曾主编《青岛时报》《也光》等文艺周刊。着有《新型文艺教程》《情灵集》等。主编有《中国现代文学集》《王统照文集》。
  陈少敏,1902年生,寿光县人,1926年考入文美女中学习。时逢庄龙甲等在文华、文美开展革命活动,建立和发展党组织,她积极参加革命活动,1927年加入青年团,不久便转为中共党员。1927年9月,她参加了文美学生为争取读书自由、信仰自由、出入自由举行的罢课斗争。1928年后,陈少敏任青年团寿光县委妇女部长、青岛市委职工委员会委员、天津市委妇女部长,河南省委组织部长,中共中央中原局组织部长等职。1949年担任全国纺织工会主席,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1957年冬任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党组副书记。1969年12月,在党的八届12中全会上,公开反对开除刘少奇出党的错误决定。1977年12月14日在北京逝世。
  于希宁,着名国画家,教授,潍县人,1913年生,1931年至1933年在潍县广文中学读书,毕业后考入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1950年任山东师范学院副教授,1978年任山东艺术学院副教授、教授、中国美协理事、中国文联副主席、山东省美协主席。主要作品有《玉兰》《雪梅》《五月榴花照眼红》等,参加全国美展,收藏于中国美术馆,曾多次为人民大会堂等着名建筑作画。出版有《于希宁画集》《于希宁写意鱼花》等。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人文潍坊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