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8-12-19 14:18
鄌郚总编

白浪河探源寻踪

  白浪河探源寻踪
  上篇
  白浪河发源于打鼓山南坡,在孟家峪庄东北。先人择水而居,把根扎在了白浪河畔。历数千年,子孙绵延,遂有了古营丘、古北海、古潍州、老潍县、今潍坊。一代代,造就了沿河独特的地域文化,留下了许多故事和遗迹。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的白浪河绚丽多姿,泉湾、溪流、水潭、瀑布等汇合成湍急奔腾的白浪河最初河段,沿岸的许多村庄因河闻名,成为美丽的风景区,三图村就曾被乾隆赞为北国江南。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河边的大崖头村一带曾是有名的芍药之乡,每到春暖花开,大崖头村周围一片花海,花香四溢。小崖头村西的白浪河古渡口,是通往安丘、密州的古老官道,此处的野生桃林每年桃花盛开时,吸引很多游人来此观赏。六十多年过去了,白浪河沿岸发生了很大变化,但那些美景回想起来仍让人魂牵梦绕,难以忘怀。
  主 编:马道远 副主编:陈红莉 李海滨 编辑:李海滨 台可
  校 对:曾艳(B1-B4) 代进(B5-B8) 美编:刘源
  本期撰稿:丁永恩
  -
  打鼓山为白浪河之源
  -
  白浪河发源地风光秀丽,河头众泉分布,清代名士闫循观的诗中曾记载,白浪河的突出特点是“白浪金沙”。白浪河有较强的自洁功能,潴河的水汇入白浪河后立即变清。
  -
  白浪河发源于打鼓山 车罗顶流传许多传说
  白浪河的发源地是打鼓山,它和车罗顶是古称“丹山”的一山两峰,也曾称丸山、凡山、白狼山、擂鼓山等,是一座风光秀丽、古文化深厚的历史名山。位于潍坊市昌乐县南部山区,距市中心约48公里许。
  车罗顶海拔381米,是昌乐第一高峰,山顶却平坦广阔如平地;打鼓山海拔379米,山顶则峻峭挺拔,奇峰秀峦。
  远看两峰皆在森林覆盖之中,郁郁葱葱生机盎然。登上去才发现,车罗顶的密林皆在山坡上,山顶辽阔的地面上,只有几簇古树枝虬曲苍劲,展现着亘古沧桑。大部分地面是灌木荆棘与杂草丛生的荒原。其中有零星农田。当站于山顶,观看山下或远望,会深感车罗顶的雄伟壮阔。
  车罗顶上有着许多传说,如丹朱、共工等人引发的几次战争;唐王李世民在此驻扎时那曲折美妙的故事等等,激发着人们的无限遐想。
  打鼓山上则万木葱茏、层峦叠嶂。
  据《山海经》记载:山中有个巨大的红色山洞,洞中出丹,称“丹穴”,又被称为“丹穴之山”。此即“丹山”之名的来历。据说这丹穴也是凤凰栖居之处,故亦称“凤凰之山”。《昌乐县志》记载:“日落后时有风吹谷鸣,声似擂鼓”。此为“擂鼓山”、“打鼓山”名的原由。
  《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封禅书”又载:“黄帝封东泰山,禅凡山”。《括地志》云“丸山即丹山”。
  相传轩辕黄帝在平定中原后,率众东巡,来到丹山。他登上山顶了望,发现周围山峰正好九座,呈九顶连环之势,不但气势恢宏,且左有白浪河滔滔东去,如苍龙舒卷起伏;右有大纪山巨峰傲立,似猛虎昂首蹲踞,乃形胜之地。黄帝欣然决定,以车罗顶为祭坛,举行了封禅大典。从此人们就将此山尊为“圣山”了。
  -
  源头众泉密布 景色绮丽壮观
  据《昌乐县续志》载:“白浪河发源于打鼓山前孟家峪庄东。涧深十余丈,众泉涓涓合流而出焉,曲折东流。”
  白浪河源头,实际在孟家峪庄东以北200到300米处的打鼓山南坡,那里危壁险崖,陡峭嶙峋,众泉分布其中,以泉湾、溪流、水潭、瀑布等各种瑰丽形态,汇合而成湍急奔腾的白浪河最初河段。
  初次看到河头众泉时,充满了惊奇与激动。这里人移、景移、水声也变。到处浪花飞雪百流竞秀。各种美妙水景,让人目不暇接。云雾飘渺,彩虹变幻,其绮丽壮观令人称绝。
  孟家峪庄东的深涧,是白浪河碧波奔突的河道。在河西崖一块巨石平台上,有一个四边各为3米的石墙残迹。村里的老人说,那是白狼庙的遗址,他小时候就这样了。这里曾经有块石碑。
  清代名士闫循观在诗中描写白浪河:“白浪远下擂鼓山,百里无泥沙底鲜;牛山之下波更碧,岸柳沙洲相与妍”,道出了白浪河的突出特点“白浪金沙”。从河头源泉到入海口127公里,全河皆是闪着金光的黄沙铺底,流水清澈,浪花洁白。河中特产的浮稍鱼、麦穗鱼、鲫鱼、长臂虾、毛蟹等,在幼小时亦通体透明洁净可爱。
  白浪河自洁功能极强,特别是山洪暴发,河中泥水滚滚,当洪水过后,会随即恢复清纯洁净的原生态。
  历史上,“唐书”中就称“白浪河”;元代的潍北报恩寺碑文中亦称白浪河。清初学者于际隆写道“河水清涟,浪涛如雪,又名白浪河。”清初学者于大猷在“重修文昌阁记”中亦称为白浪河。“白狼河”的名字出现在民国及以前的一些书中。建国后编辑的《潍城区志》和《潍坊市志》开始正式使用“白浪河”名称。
  -
  相关链接
  白狼河名字的传说
  传说很久以前,孟家峪庄有位孟富贵,为人勤朴憨厚,娶王氏为妻,生活和谐富足。只是婚后十余年未生子女。王氏为此多次去庙中求子。忽然夜里做梦,梦中送子娘娘抱着一只身穿丽装的小狼对她说:“吾奉命将此孽子投入孟氏门下,给他一个悔改机会”。说毕将小狼投入王氏怀中。王氏惊醒,从此怀孕。十个月后生了个胖小子,取名玉郎。
  次年王氏又生一子,取名继祖。富贵夫妇视二子如宝,百般娇惯。但二子性情各异。玉郎听摔碗之声则喜;继祖闻纺车之声则乐。七年后,富贵请了位先生来家教子读书。玉郎虽在书房,却并不读书。先生劝说几句,却遭玉郎谩骂,只得告辞。玉郎更交上了一帮无赖,行为不端。富贵管教无效,便与王氏商量早为玉郎成亲,指望枕边之音促其改正。但儿媳过门后性情竟与玉郎一样。
  一年后继祖娶妻李氏,李氏勤劳贤惠。相处长了,李氏对兄嫂渐生不满,难免发生口角。富贵夫妇商量将现有家产家具分为三份。请来中人作证,今后各自谋生。
  数年后,富贵染病不起,自感时日不多,便把二人叫到床前,令继祖记下遗言:“我死后,务必葬在南山我的寿坟中……”
  继祖挥泪道:“孩儿一定照办。”玉郎则喊:“你死后你那份家产怎么办?”还没说完,富贵就去世了。
  富贵发丧时,玉郎嫌南山太远,要就近葬在阴沟里。继祖要遵遗嘱。玉郎说:“遗嘱又不是银子,没用。”于是就喝令众人落棺挖坑。刚挖到半尺,就遇到石板,无法挖深,玉郎拿过镢头狠狠地挖向石板。只听一声巨响,从石下喷出一道擎天水柱,把玉郎夫妇冲到浪尖上,变成一对白眼狼。空中传来声音:“此孽子前世作恶多端,今生又不悔改,今压于海底永不复生。”众人看到那对白眼狼被水冲着滚入大海,泉水从此川流不息,就成了一条河。
  继祖夫妇扶棺到了南山,挖开寿坟,发现坟内放着三坛白银,并有一张父亲写下的字条:“善恶终有报,只待来早与来迟。”
  为告诫后人,这条河改叫“白狼河”。
  -
  三图村美景乾隆大赞
  -
  墨水河是白浪河的第一条支流,源头在墨水泉。传说这泉水因乾隆洗过毛笔而变成黑色。墨水河在仓上村东北汇入白浪河,仓上村三面环水,因而历史上曾名“河周村”。仓上村易守难攻,抗日战争时期,昌乐县政府机关、武装力量和学校,从县城迁到了这里。
  -
  墨水河黑不见底 花园寺信众云集
  白浪河的第一条支流是墨水河(即南潴河),墨水河的源头,在打鼓山北坡树林中的墨水泉。此泉与打鼓山南坡的白浪河源头南北对应,“一山南北,出水黑白分明”,自古称奇。传说这泉水本来也是清的,因乾隆皇帝在泉中洗过毛笔而变成黑色。
  墨水泉是一组旺泉,泉湾周围怪石夹岸。水从东北口流出,顺山势而下,在沟中向东流,称为墨水河。
  泉与河看上去都黑不见底,但用手捧起来却是清水,闻之亦无异味。水中的鱼、虾、蟹等则全是黑色的,据一位村民说,做熟了会变成深红色,吃起来很鲜美。
  在墨水河以西约4公里的车罗顶北坡下,有一条花园寺沟,沟西头的泉水沿沟东流,名花园寺河,在槐林村附近汇入墨水河,清代始称为南潴河。
  花园寺沟之名源自花园寺。据《青州府志》记载,花园寺初建于北魏永平年间。传说该寺规模宏大,寺内僧众数十人。在寺西有个大花园,种有各种奇花异草。寺内外古柏参天。每年三月三、六月六、九月九为庙会,信众云集。
  明永乐十八年(1420)春,青州唐赛儿率农民起义军,在车罗顶与大纪山一带,与官兵作战。这期间花园寺僧众援助农民军一万多斤粮食,并救助了几百名伤员。数天后,农民军西撤,又带走了几名懂医术的僧人。
  朝廷得知此事后,派青州官兵来剿灭花园寺,并放火烧毁。
  事过500多年后的今天,这里一片荒凉。在枯木野草中,仔细寻找可看到有些加工过的大小石块。虽历经风雨剥蚀,但仍可看出是古建筑遗迹。
  -
  仓上三面环水 地势易守难攻
  墨水河在仓上村东北汇入白浪河,使仓上村东、南邻白浪河,北邻南潴河,三面环水,因而历史上曾名“河周村”。明代在村上建官仓后,才改称为仓上村。
  此处白浪河的河床宽达200米左右,南潴河的河床宽亦达150米左右。
  仓上村的地势易守难攻。抗日战争时期,昌乐县政府机关、武装力量和学校,从县城迁到了这里,并在此办起了《昌乐日报》。仓上村成了战时昌乐全县行政、军事、教育中心。
  昌乐县政府在村周围建起了高大的土围墙。在墙体内还建了500间供士兵住的隐蔽房。这在农村土围墙建筑史上是创举。围墙外挖有大壕沟,围墙周围设有5个状若城门的大门,门外壕上建了吊桥。但平日只开西大门供老百姓出入。因此就有了一句歇后语:“仓上的围子——独门”。
  抗战期间村内建了兵工厂、被服厂等军需厂。从潍县运来一台60马力柴油发电机,白天供工厂用电,晚上照明,仓上成为昌乐南部第一个用上电灯照明的村庄。
  -
  三河汇聚之处 被称北国江南
  白浪河的第二条支流是龙丹河,龙丹河与洪福河汇入白浪河的地方,当地人称“三河归一”。据传说,这里以前曾水网纵横,湾泊相连,到处是芦苇,遍地长蒲草,是水鸟的天堂,捕鱼捉蟹的好地方,是一处天然的湿地。
  这湿地中心地带有个“三图村”,是个历史悠久的村庄。传说清代乾隆皇帝来山东微服私访,在走过大片干旱的田野后,看到这里水丰草盛,似是到了江南的芦花荡中。他在这里下马休息,到一个小饭铺吃饭。他问老板:你到过江南吗?老板说没去过。乾隆说,这里就是北方的江南。从此三图村就有了“北国江南”之称。据说,乾隆拴过马的那棵槐树,到抗日战争时还有。
  这一片区域后来成了旱地,可三图村树木茂盛,整个村庄都在绿色包围覆盖之中。不知什么原因,那时县里的地图上都没有三图村,因此日本侵略军的地图上也找不到三图村,这里就成了一个极其隐蔽的地方。
  抗日战争期间,“山东省电台”从济南迁到三图村,电台使用的房屋院落,对外称木匠铺。村里还开办了“山东电讯学校”,对外称是一个中学迁过来了。
  到1954年,电台所使用过的房屋院落还在,而村周围,则是桃红柳绿、果木遍布的林果之乡了。
  -
  相关链接
  龙泉与隋姑山
  龙丹河的源头之一,是隋姑山下的龙泉。
  关于龙泉,有个古老的传说:隋朝开国皇帝杨坚的女儿,小名阿姑,杨坚称帝后,被称为龙姑。但阿姑不喜欢龙,人们便称她为隋姑。有一年隋姑的母亲染重病,有位道人叫她到蓬莱求仙治病。隋姑就陪母亲到了蓬莱,天天沿着海边转,几个月也没见到仙人,但母亲的病却好了。母女二人在回家途中,路过昌乐乔官南面的一座无名山下,因天气又干又热,隋姑渴得实在受不了了,便到处找水,看见有个小水湾,但里面水太少,捧不出来。于是隋姑就蹲下用手挖,不一会就挖出了一汪泉水,她喝足后,看到附近菜地里都干得裂纹了,就找了根树枝,向菜地划了道水沟,把泉水引到菜地里。种菜的老人正在地头发愁,忽然看到水流进了菜地,就喊起来:“神水啊,神水……”当老人得知这泉水是隋姑挖出来的后,就称这个泉为“龙泉”。这泉水就是龙丹河的东源。
  在隋姑挖泉时,她母亲爬上了无名山,被山上秀丽的风光吸引住了。隋姑爬向山顶找母亲,刚爬到半山腰,忽见大队兵马上山而来,为首的是胞兄杨广。杨广一看见隋姑便不顾一切扑过来。隋姑知道,杨广一心要让她回皇宫,因此就拼命往山上跑,在快被抓到时,一头撞在岩石上死了。
  人们深为隋姑的善心和气节所感动,就把她葬在了山顶上,第二年又在墓前建了“隋姑庙”。从此山也称为隋姑山。
  隋姑山,又名蟠龙山,海拔254公尺。周围无山相连,拔地而起,突兀挺立。山上峰回路转,峡谷拥翠,古柏层叠,蟠螭屈曲,一派诱人美景,令人流连忘返。
  -
  姜太公建立营丘古城
  -
  金钗河汇入白浪河之处的营丘,是齐国的都城,齐都在营丘共188年,营丘是一个古文化遗存非常丰厚的宝地。在古城村中心偏北,原古营丘皇城太公旧居处,建有太公庙,这是一座极其珍贵的唐代遗存。
  -
  齐国营丘古城 残垣断壁犹在
  金钗河汇入白浪河之处的营丘,此处上古时是东莱部族活动的中心地带之一。西周武王十三年,姜太公因助周灭商有功,被封为齐侯,始将营丘建设成为齐国的都城。姜太公在这里因地制宜,推行“举贤尚功,因俗简礼,通工商之业,便渔盐之利”的治国方略,使齐国在原本贫瘠的土地上,发展成为文化发达、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的东方强国。
  齐国在此传六世,至胡公时迁都薄姑,后又迁至临淄。齐都在营丘共188年。
  营丘,在春秋时称缘陵。汉高帝十一年(前196)封其从兄刘泽为营陵候时,称营陵。据《后汉书·地理志》所载,景帝中元二年(前148)置北海郡,营陵为北海治所。
  营丘作为侯(郡)国都城,前后长达近1200年,是一个古文化遗存非常丰厚的宝地。
  据相关资料记载,古营丘曾建有外廓、内城、皇城三层土城廓,广约二十里。自古留下的村名、地名,如城角头、城前村、古城村、古城店、营丘、营丘河南、营丘北庄,以及老城墙、圣水泉、瓦碴子地、城前西马趟子、皇陵岗等等,都标志着古营丘城区的庞大。
  营丘古城的外廓已湮灭无迹,但据考证,其东门在潍县范家庄北里许,西门在申明亭村西南的女娲庙处,南门在古城村南6公里,北门在潍县张家官庄附近。内城位于河头村东,呈方形,边长1400米,高6米,围长5.6公里。在经历了三千多年的风雨侵蚀后,现在还存有长达3.4公里的城垣残基,其断面夯土层明显,上面长满了杂草。
  站在城垣残基上,举目远眺,仍可依稀看出当年那恢弘气势,前有金钗河,后有官庄河,旁有白浪河,显现着营丘的钟灵毓秀,大气磅礴。
  -
  太公旧居处建有太公庙,为珍贵唐代遗存
  在古城村中心偏北,原古营丘皇城太公旧居处,建有太公庙,经历代不断修缮、扩建,至清末已成占地6亩的大型庙宇。
  据传,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侵略军一个小队驻进太公庙。日军伍长见大殿坚固高耸,便欲在大殿顶上建岗楼。木料已运上去了。当晚抗日游击队来袭,日军伍长率士兵出村迎击,他的头被游击队员用大刀砍了下来。日本兵闻之,立即退回太公庙。
  第二天,日军又派来一个伍长,他听说这件事后,以为是太公显灵,便立即撤出了太公庙。
  1954年时,太公庙已成村里的仓库。台基四周护栏大部分断裂,大殿的房檐屋脊有多处破损,殿顶上的琉璃筒瓦成片脱落,殿内塑像全部清除,院内古柏只剩数株,所有碑碣都堆放在东墙下……
  这是一座极其珍贵的唐代遗存。当年建筑学家梁思成为寻找唐代建筑实物,到处寻觅而不得,却不知这里就有。
  -
  龙驹宝马踏出清泉成河,解决百姓用水难
  在营丘古城西南2.5公里的城角头村前,有一眼旺泉,名“圣水泉”。
  相传,当年姜太公在城内办理政务之余,便骑马到城外转转,以体查民情。他看到城南百姓用水困难,只能靠肩挑人抬,往返几里路到河中取水,以应生活之需,如遇旱天,地面无水可浇,就会颗粒无收。太公便想就近解决百姓的用水问题。
  姜太公看出此处有条龙脉,如找到龙眼,挖开之后,便是取之不尽的旺泉。但他又想,这龙脉是要出真龙天子的风水宝地,若挖开成泉,就破了风水,自己要承担逆天行事的罪责。姜太公处在了两难的境地。
  这时,跟随太公征战多年、善解人意的龙驹宝马挺身而出,愿代主受过。它绕着西南埠转了几圈,找到了龙眼,用马蹄踢开了土层,一股清泉涌出,顺地势北流,成了一条新河,最后注入金钗河,彻底解决了附近百姓用水的困难。此泉人称“马踏泉”,人们在泉旁附近建了一座小庙,称“龙驹庙”,以纪念这匹龙驹宝马。后来小庙消失了。
  千百年来,不管天有多旱,此泉从未干涸,人们说这是姜太公赐给的圣水,便改称为“圣水泉”。清代,泉边立了“圣水泉”碑。历经多年的风吹雨打,这碑上除圣水泉三个大字外,那些小字都看不清了。
  -
  挖水渠灌溉农田 窦公渠造福百姓
  古城村北有“窦公渠”碑,该碑高1.36米,宽0.67米,碑阳正中刻有楷书“窦公渠”三个大字。右刻有“按邑乘,唐嗣圣元年,窦公讳倓来令北海,于营陵故城东北穿渠,引白狼河水曲折三十里以灌农田,获利甚溥,迄今千余年未有碑记,兹因建舆梁通渠水,居民追思旧德,佥议刻石志之,永矢弗谖云。”右刻“大清宣统二年四月中”。
  史载,“唐嗣圣年间(684),营丘一带大旱,农田荒芜,民无过宿之米,盗匪成群。县令窦倓一边开仓济贫,一边以工代赈,召集居民从营丘东北开挖水渠,引白浪河水灌溉农田,使农作物大幅增产,渡过了灾荒。
  渠道原深一丈,宽五尺,蜿蜒曲折三十余里,历时三年完成。这是潍坊水利史上具有开创性的大工程。
  这条人工水渠,距今已过了1200多年,如没有不断疏浚,自然湮灭是很正常的。
  民国版《潍县志稿·卷五·泉源》中,称“窦公渠事载唐书地理志北海条下,唐北海县,即今潍治,窦公之穿渠兴水利诚可谓有功潍矣,潍祀窦公于名宦之祠,为之记入列传。而于所开之渠为某地,则遍阅诸志,皆莫能详。按唐书所载窦渠事地望里数极为明晰,复证以舆图,乃知今之北董河即古之窦公渠也……”
  据《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五册,唐代时,北海县治所在今潍坊城区。
  关于窦公渠的位置,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
  孝夫河孝文化留千古
  -
  营丘古城以东的白浪河东岸,是远近闻名的“红石崖”,红石崖奇特的景观和神话传说,多年来引众多文人墨客观赏。白浪河上游最长的支流是孝夫河,孝夫河因经过并靠近王裒院而得名。
  -
  河岸红石崖 稀有植物多
  在营丘古城以东的白浪河东岸,南北长约三公里范围内,因为是肉红色花岗斑岩和花岗片麻岩构成的岩崖,呈现着一片红色,是古已闻名的“红石崖”。
  当年河岸上森林密布,岩崖上红石嶙峋,巨石间翠绿簇拥,在阳光照耀下,五彩缤纷,斑驳陆离。岩崖下宽阔的白浪河水面上,碧波中白帆荡漾,轻盈流畅,一派诗情画意。
  因岩崖峥嵘险峻,人们极难攀登。1953年秋,山东鲁东南地质队曾专门来此观察岩崖上石缝中生长着的植物种类。发现有青檀、常春藤,构藤、虎刺、迎春、酸枣、野玫瑰、仙人柳、垂丝柳、萱草等等,是一处稀有植物宝库。
  红石崖奇特的景观和神话传说,多年来引众多文人墨客、寻秘探幽之人来此考察与观赏。
  河崖南段有一条沟壑地带,名“桃花沟”。沟里长满桃树,春季桃花盛开时,沟里总是云雾缭绕。人在桃花丛中,亦真亦幻,飘飘然如入仙境中,此景被称为“仙人会桃园”。
  桃花沟里有“神仙洞”,据说洞中野兽杂居。有时能变成少女、老妇与人戏耍。因此当地有句歇后语“桃花沟里的神仙——说人话不办人事”。
  河崖上中东部,有一片古松林,称“万棵松”。很远就看见这里苍翠蔚然。林间出产天然灵芝,以及许多名贵中药材。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松林遭到严重破坏。几株幸存的古松挣扎孤立,让人感叹。
  西北方有一紫红色磐石,平滑光净,边缘整齐,名为“神仙炕”,传说是当年八仙之一荷仙姑曾住过的卧榻。炕右角有四个凹现的驴蹄印,左有小脚女人的脚印,据说是张果老倒骑毛驴来邀荷仙姑一同赴会时留下的。
  每当夜幕初降,大地微黑时,这神仙炕上会映射出几缕烛光红晕,多时不散,名为“仙姑掌灯”。
  -
  上游最长支流 满载孝道文化
  白浪河上游最长的支流,《昌乐县志》称孝义河,《潍县志》称孝夫河,坊子附近的人们称为孝妇河,最后一段称石沟河。
  该河发源于昌乐县上河头村的“龙湾”。经王裒院东,逶迤向北,在石沟河村北汇入白浪河,全长16公里。
  因经过并很靠近王裒院,所以被称为“孝义河”或“孝夫河”。
  王裒院,是三国时魏孝子王裒的墓院。原墓并不大,与附近百姓的墓差不多,只是有一块魏晋时刻的墓碑,表明其古老。自从王裒“闻雷泣墓”的故事被编入“二十四孝”图书中后,王裒的孝亲事迹传遍全国,影响渐大。
  明成化二年(1466)昌乐县奉青州府谕,将王裒墓的封土培大,将小碑换成大碑,刻“魏孝子王裒之墓”。清康熙二十三年(1685)马宋的刘用点为庆祝儿子考中武进士,捐巨资在王裒墓周围建起砖砌院墙,设有大门,成为可封闭的墓院。并在院中种植柏树66棵。昌乐县令徐人元为此赋诗并刻碑。
  清嘉庆二年(1797),昌乐县令魏永焯见墓院墙破损,捐俸对院墙重修加固。
  清嘉庆二十年(1815),昌乐县令窦公琛又捐俸重修,并在墓前新建全石享亭三间,八根八楞石柱巍然挺立,尽显古朴圣洁。同年江南江防、南京知府闫学谆回乡祝贺,撰刻了“重修王孝子墓院碑记”加以颂扬。
  每年农历九月十七,是王裒生日。三月三是拜孝子会,届时各地崇尚孝道的人士来此祭拜。
  王裒院内墓莹高耸,享亭古朴,松柏苍劲,碑碣林立,曾为弘扬传统孝道文化发挥过无可替代的作用,成为一大历史人文景观。
  1947年国民党四十五师砍掉了院中大部分古柏。
  1954年时,墓莹依旧,碑碣尚存,古柏只剩五棵,院墙残破,荒芜已久了。
  -
  相关链接
  宋翼明的故事
  在石沟河西,有个杨家坡村。村里在明崇祯年间考出了一位进士,名宋翼明,字以之,号长公,别号嚣嚣子。宋翼明初任湖广郧阳道按察司佥事,后升任两江总督,钦差大臣,明末致仕归里,曾资助邢国玺改建石城,并在周亮工抗清守城战斗中,分守城西南炮台,打退清兵多次进攻。清朝廷主政后,请他出仕,被他拒绝。他辞世于清顺治十年。
  传说,宋翼明从小聪明,但上学不努力。有一次逃学被父亲追打,他情急中跳入龙潭。龙潭深处有个石洞,洞中老人收留了他。老人对他讲了天地间许多道理。在住了七天七夜后,他要回家,老人送给他十根柴棒,他觉得这些柴棒没什么用处,就只拿了四根。回家后发现那是四根金条。从此他发奋读书,考中进士做了明朝命官。
  据说他奉命平息李自成叛乱时,曾挖过李自成的祖坟,李自成派人割下了他的头。皇帝为褒奖他,赐给他一个金头,随遗体下葬。他的女儿哭着说“金头银头都不如爹的真头”。但因了这个虚构的传说,他的墓被盗挖过多次。
  宋翼明为官清廉,他仅有的余俸,在潍县改建石城时都捐上了。他死后丧事很简朴,没有任何值钱的随葬品。他的墓距他家很近,就在杨家坡村西坝崖上。
  1955年笔者来此观看时,不大的坟茔上满是酸枣枝和艾蒿。墓碑尚在,但被柴禾堆围挡着,什么字也看不见。杂草中可看出坟堆周围极其不平,确是被盗挖过的样子。唯墓旁数株古柏依然挺拔,在悍卫着这位清正廉明挚爱家乡者的墓莹。
  -
  顺阳河惠泽潍州百姓
  -
  在石沟河村附近,有个“龙潭”,它的北面连接着一个约2000平方米的“龙湾”,是“秃尾巴老李”戏水之处。白浪河各支流中唯一一条由东向西流的河,名顺阳河。据传,唐高祖总章元年,潍州大旱,顺阳河水使白浪河保持了一定水位,救活了两岸大量人畜。
  -
  龙潭水深无底 沿岸奇崖怪石
  孝妇河下游河道,谷幽水清,婉转回环。沿岸奇崖怪石,恰似一幅壮美的水墨山水画卷,故名石沟河。
  在石沟河村附近,有个“龙潭”。据乾隆《潍县志·山川》中记载:“城南三十里旧龙潭,周围百余丈,水深无底,人莫敢近,天降雨水必沸焉。康熙年间,距潭数百步,忽别开河口,潭之形势毕露,有石径双行,自潭口而出,宛然大车之迹,观者称奇。近潭里许,遍地有龙骨,大者首尾皆全,经风则碎……”
  据说,这龙潭是“秃尾巴老李”曾生活和养伤的地方。它的北面连接着一个约2000平方米的“龙湾”,是“秃尾巴老李”戏水之处。
  1955年时,石沟河水量充沛,站在岸上,可看到清深静谧的水中,有石炕、石桌、石缸、石台等等生活用具。其倾斜而上直至露出水面的车道上,车辙和马蹄印的痕迹清晰可辨。
  在龙湾东岸的松柏林中,有座“黑龙庙”,三间坐北朝南的庙堂,其屋顶中间高两旁间低,差约1尺。中间门上横刻“黑龙庙”三字,两旁对联是:“在北方威镇龙江”,“回潭来福佑家乡”。庙前有残碑数座,有的倒断,有的文字看不清了。
  -
  刘伯温云游至此 行善举留刘仙桥
  在石沟河汇入白浪河处以北,地质延续石沟河结构,河底仍是石质的,拦河立起一道宽约5米的石梁,形成一道近两米的瀑布。虽不算高,但雪白的瀑布浪花飞溅千姿百态,绚丽的彩虹飘浮于瀑布前。水流冲击的轰隆声,传出一里之外。是白浪河主河道上唯一的瀑布景观。
  传说,当年刘伯温常住峡山时,曾云游至此,见此瀑布景色极佳,便坐在河东崖一块光滑的石头上观景。原来石梁上水位很浅,一些人脱下鞋,淌水而过。这时水声渐渐变大,瀑布水流也在变急。他忽然看见一个女人抱着小孩,急匆匆赶到河边,看样子要急着过河。刘伯温想,这女人不知河水正在上涨,如贸然走上石梁,必然会被水流冲下去。于是他站起来,用手指向石梁,口中念念有词,只见石梁上迅速突起了一些石礅,正好一步一个,于是那女人就踏着这些石礅过了河。这些石礅就永远留在石梁上了。后人为纪念刘伯温的这一善举,便称这石梁为“刘仙桥”了。
  1958年兴建张友家水库时,“刘仙桥”就淹没在水库里了。
  -
  顺阳河两条河道 龙神庙香烟缭绕
  白浪河各支流中唯一一条由东向西流的河,名顺阳河,发源于石拉子村南的龙湾。
  这龙湾由东、西两湾组成。东龙湾水面约180平方公尺,西龙湾大,约250平方公尺,两湾之间有宽约3公尺的水沟相通。西龙湾中偏南有一鱼脊状岩石露出水面,人称“龙脊”。
  顺阳河从龙湾流出后分两条河道,一条为南河道,正向西,在吕家涧头院村附近汇入白浪河;一条为北河道,经石拉子村西头,向北经南家村西在樊家庄南汇入白浪河。
  据传说,唐高祖总章元年(668),潍州大旱,白浪河上游断流,唯龙湾涌水如常。顺阳河水使白浪河保持了一定水位,流进州城,救活了两岸大量人畜。潍州太守主持在龙湾北岸兴建了“龙神庙”。龙湾名声越传越远。每年夏历六月十三日是龙神庙会。善男信女聚集湾畔,香烟缭绕。到了近代庙会成了集市,1927年台潍汽车路建成后,集市的摊点甚至摆到了汽车路上。
  又据传说,宋神宗九年(1076),苏东坡全家由密州去潍州途中,到庙中休息。应住持道人请求,为庙堂题写了“泽济苍生”的匾额,为西龙湾东岸上的凉亭,题写了“瞻龙亭”三字。
  龙湾周围全为芦苇包围,很难进入其中看到龙湾真面目。龙神庙则在松柏掩映中,古刹气象昂然。
  1932年,一伙土匪将道士赶走,占据了龙神庙,绑架,劫持,无恶不作,后被县长厉文礼率公安局警察一举歼灭。庙也从此荒废。
  1939年,设在坊子的“胶澳电气公司鲁东支店”通过勘察发现龙湾水脉非常丰富,便在其南岸兴建了一座燃煤发电厂。它是山东最早的四座火力发电厂之一。解放后,厂名为华东工矿部直属第七厂,1949年改为潍坊电厂,成为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的直管电厂之一。
  -
  南河道上古迹多 鉴塘桥多次重修
  顺阳河的南河道上古迹众多。在孙家涧头院东,一块状若老虎头的巨大岩石陡然峭立,其下是一眼汨汨清泉,名“虎头泉”,泉水注入顺阳河。泉边的“虎头泉”石碑立于明末崇祯十年(1637),相传是当时潍县县令邢国玺所书。
  在顺阳河上有座古桥,名“鉴塘桥”,兴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乾隆、光绪各代都曾重修。从石桥桥面石道上的辙沟,可以看出它的年代久远。
  距“鉴塘桥”不远的孙家涧头院村,有座古佛寺,名“兴福院”。据院中碑文,该寺初建于宋祥符五年(1012)。历代皆有修缮,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进行了大规模重修。县城内石佛寺的修静法师来此督工,并立有重修记碑。
  兴福寺是一座大寺院,占地十余亩。内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钟楼、鼓楼、禅房僧房等建筑。寺后有墓塔院,寺东有放生池与顺阳河相通,池内广植莲藕。其寺院中央的大雄宝殿富丽堂皇,广五间深三间,五脊庑殿顶,上覆绿色琉璃瓦,前厦六根黑色明柱,立于莲花柱基上。整个大殿在三尺高的石砌台阶上。
  据村里人说,1941年东边发电所的日本人还曾来兴福寺朝拜过。1943年,寺院遭到秦三匪帮的洗劫,僧人逃散。到1954年时,大部分建筑物已经坍塌,只天王殿经修理后,尚可供村里使用。碑碣大多数尚存。院内杂草丛生,一派荒凉景象。但院内古柏仍葱葱郁郁,守望着这座古寺历经的沧桑岁月。
  -
  大崖头曾是芍药之乡
  -
  顺阳河北河道在樊家庄南汇入白浪河,顺阳河流经的石拉子村曾大规模种植美国品种烤烟。北董河汇入白浪河处附近的大崖头一带曾是有名的芍药之乡,每到春暖花开,大崖头村周围便花海一片,花香四溢。
  -
  顺阳河边石拉子 广植美品种烤烟
  顺阳河北河道最先流过的是石拉子村,这里从1915年就开始种植美国品种的烤烟。是我国最早的烤烟产区之一。
  1951年前后,在山东全省的烤烟种植区发生了大面积严重的病害。黄烟植株基杆中间先有黑色斑点,迅速扩大,致基杆腐烂,全株死亡,如不加防治,将面临大面积绝产。
  据当时的烟草专家说,这是一种黄烟的传染病,名“低头黑”,需要进口药物防治,但还没有相应的渠道进口,本国一时还不能制造。于是成了摆在烟农面前的巨大难题。
  石拉子村党支部书记王锡奎面对严酷的现实,他与几位老烟农在烟田反复研究试验,夜以继日,有时忘了吃饭,睡不着觉。锡奎曾几次晕倒在地。但他和同伴们终于克服种种困难,研究出了土办法,治好了一些病烟。防治办法迅速在全省烟田推广,使那次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了最小。
  -
  日军修建飞机场 顺阳河改道向西
  顺阳河北河道在樊家庄南汇入白浪河,两河汇合处,杨柳树密集高大,所有大小道路都在柳林中穿行,夏季到此犹觉惬意。
  樊家庄在南黄土埠西部,元代初由樊松创立。全庄东高西低,房屋高低错落有致。再配以房屋间的花红叶绿,真是一副仙乡美景。
  庄北的一段埠崖,是一个“甘子泥矿”。人们从这里挖下“甘子泥”,再肩挑车推到城里,或到各集市叫卖,这是附近农民农闲时的一项副业,已经若干年了。
  “甘子泥”是潍县城区及附近各乡村居民的天然洗涤必备品。用它在湾塘河湖中洗衣物,退灰快,不伤手,还不污染水体。
  1941年,日本侵略者在樊家庄以东,廿里堡村以西,茂子庄以南修建飞机场,名为廿里堡机场。该机场南头将顺阳河改道向西汇入白浪河,在机场外南北两端各设若干防空机库。北机库建在了樊家庄西白浪河东岸上柳林中,利用柳树掩护机库。
  1945年8月17日,一架美军B-24轰炸机在向潍县乐道院集中营空投生活物资后降落在廿里堡飞机场,这是该机场第一次起降大型飞机。
  1951年,国家决定将廿里堡机场改建为海军航空兵学校,展开了大规模改扩建工程,樊家庄全村344户,分别搬迁到刘家沙窝村、李家沙窝村、南家村、徐家大路等村。
  -
  北董河处大崖头 芍药花开香四溢
  北董河汇入白浪河处附近的大崖头村,村子位于白浪河西岸高大的崖头上,因而称为“大崖头”。其面对白浪河古渡口的围子东大门,居高临下,尤显雄伟高大。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大村庄,集市贸易繁荣,村中东西大街两旁,客栈,商铺,饭店,应有尽有,如同一条城中的街道。
  大崖头一带曾是有名的芍药之乡,是中药赤芍、白芍的产地。上世纪四五十年代,这里还大量种植芍药。每到春暖花开,大崖头村周围便花海一片,花香四溢。
  开花时节,花农剪下花枝,一担担,一车车,运往城里和农村集市,沿街叫卖“芍药花来了”,很受欢迎。
  1948年11月,原在胶东栖霞的龙丰纸厂和原在海阳的东升纸厂,都迁到了大崖头村北的一所小学旧址,合并成立了“潍坊鲁明纸厂”,这是潍坊历史上第一座机器造纸厂。按潍坊特别市政府指示,潍坊电厂从发电所架设了一条3.3千伏的“纸厂专用线路”,比过去用柴油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也降低了噪音。同时,大崖头村也用上了电灯照明,古老的村庄一下子有了现代气息。
  据说,原来没有机器的轰隆声,每到秋季晚上,在河滩里放上一盏保险灯,就会有肥美的大螃蟹朝着灯光爬过来,人们顺手拿住放在袋子里,一晚上能抓一袋子,吃不了就到集市上卖。自从有了这机器声和电灯光,就再没有螃蟹了。
  -
  相关链接
  艄翁庙与海眼
  在大崖头村西南北董河北,有一个艄翁庙村。
  据说,明末时候,这一带连年灾荒,民不聊生,人们纷纷外出逃荒。一日村里忽然来了一位老人,背着口袋,手里拿着一根树枝,艰难地行走着。村里人问他要到哪里去,他说到处都闹灾荒,想在这里住下,村里人便留下了他。
  老人姓李,是黄河边上靠撑船渡客为生的艄翁。因黄河决口,把他一家冲散了。他听说山东是个好地方,便辗转来到这里。老人带来了荞麦种子,村里人还不认识荞麦,他教会人们种荞麦。这一年荞麦丰收,全村老少因而度过了荒年。
  艄翁还懂得中医中药,会把脉问诊,自己加工炮制草药,治好了许多人的病痛。外村人闻名也来请他诊治,他的医道毫不保留,还讲给病人听,并教人们认识中药和炮制方法。
  艄翁水性很好,救了好几个不慎落水的孩子和大人,他得空就教人游泳,说游泳能使人健康,还能救人。
  有的人家里闹纠纷,老李从不躲避,总是主动介入,讲道理,讲孝道,讲亲情,早晚讲得一家人和睦了,问题解决了他才罢手。
  艄翁看到这个村地势较高水源较远,便提出应打井修渠,以灌溉农田和方便家用。村民在他指导下,打出了一眼清泉,泉水清冽甘甜。人们发现这泉水随海水同时潮汐,故称“海眼”。
  几年后,艄翁听说黄河边上日子也好过了,便要回老家,村里人挽留不住,只得挥泪告别。
  若干年后,人们为了追念艄翁的恩德,在“海眼”附近建了一座“艄翁庙”,连村庄也叫成了艄翁庙村了。
  -
  圣泉上八塔九桥如画
  -
  北董河上游的大寨村,因唐代曾在这里设立过兵营而得名。大寨村竹林清翠,有八塔九桥等建筑,一派江南风光。小崖头村西的白浪河是一个古渡口,这里是官道,与小崖头村隔河相望的沙丘上,全是野生的桃树,每年初春桃花盛开时,吸引很多游人来此赏花游玩。
  -
  三泉分别流经村中 穿过街巷入北董河
  大寨村在北董河上游,因唐代曾在这里设立过兵营而得名。又因寨内外的泉、潭、桥、塔及修竹园林而在古时闻名遐迩。
  民国版《潍县志稿·卷五》中载:“圣泉在大寨村西圣泉废寺侧,一名珍珠泉。泉有三潭,故俗称第一、第二、第三潭,东流至寨内,在寨东汇为渊,其上有竹园,颇饶逸致,东南入于北董河。泉上八塔,寨内九桥,风物之美,过者称羡。”寥寥数语,记下了当年大寨的壮美。
  据村内一位老者介绍,他年轻时,还看见过志书中所说的八塔九桥等建筑。那时泉水旺盛,竹林清翠,确实有外地人专程来观看大寨的风景,因而村里才有两家旅店。
  圣泉,是泉群的总称,它分别为三个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泉潭。各潭水溪分别流过大寨村内街巷,在村东,又汇成一个大水潭后,流入北董河,村内街巷中共建了九座石桥。
  三泉潭中,最大的为第一泉,次大的为第二泉,最小的为第三泉。三潭之间的地面上,分别建有式样相同的八座砖砌实心塔,塔为七层,高约二丈。
  在村东,三条溪流汇成一个大水湾,湾周围为修竹园林,曲径通幽,内有两座古亭,一派江南风光。
  -
  小崖头村西古渡口 南北官道必经之处
  小崖头村西的白浪河是一个古渡口,它是潍州向南去往安丘、密州的古老南北通道。为保官道平安,村西河崖上建有一座关帝庙。
  小崖头村前的白浪河道特别宽,有300多米,这包括了河中沙丘和今河道与古河道。在与小崖头村隔河相望的沙丘上,全是野生的桃树,每年初春桃花盛开时,吸引很多游人来此赏花游玩。
  清光绪八年(1882),潍县王氏倡捐在古渡口处兴建了一座七孔石桥,名为“义成桥”,以畅通这南北官道,并为去桃林游玩者提供方便。
  光绪三十三年(1907)此桥被洪水冲毁。关帝庙的道士化缘,在石桥原址上,利用原桥石料在河中建起石桥墩,在上面搭上木板,便成为一座木石混构的季节桥。每年中秋节前加上桥板,端午节后撤下,存放在关帝庙内。
  河中沙丘长约100米,宽约60米,最高处还略高于两岸崖头。1948年时,沙丘上仍是桃林,但已有人管理了。沙丘中部最高处,有一座古代八角凉亭的石砌底座遗迹。周围还留有几棵已死去多年的桃树枯干,孑然挺立,表示着这里曾是古桃林。如今能保留下这古亭遗迹和枯树者,确实是有心人了。
  -
  茂子庄有百年柳树 革命火种在此燃起
  茂子庄位于白浪河由西向北拐的急转弯处东岸。岸上柳林清翠,岸下白浪湍急。这是一座古老而美丽的村庄。
  在庄西河岸上,曾有一棵据说已超过百年的老柳树,紧靠河岸边,它的树荫达半亩多地。很多村民农闲时来到树荫下闲啦。树荫也遮到河里,一些青少年在河中树荫下游泳,更觉舒心凉爽。
  清宣统三年(1911)7月初,连日大雨山洪暴发。洪水由西凶猛而来冲击东岸,土崖被冲的不断塌落,以致大柳树的根被冲出来,整棵树倒在崖下。庄里人都担心这么冲下去,就要危及村庄了。
  这时庄里一位姓马的富户发起,全村自愿认捐,在土崖下沿河边,筑起一道防洪沙坝。从此这段河崖再没被冲塌过。这是白浪河上第一段护岸沙坝。
  王全斌是茂子庄第一个共产党员。1926年6月,就是在他家的场院里,召开了中共潍县第一次党代表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共潍县地方执行委员会,这是山东省的第一个县级党组织。王全斌当选执行委员,分工党在城南的工作。
  -
  擂鼓山上巨石巍峨 中山林内祭奠烈士
  擂鼓山是白浪河沿岸最后一座山,海拔102米,玄武岩构成。山体东西长,南北短,像一面锦绣屏风,屹立于潍县城南。山顶恰似一个巨大的笔架,突出于林涛之上。古人谓之“潍邑文星”。
  擂鼓山东麓岭脉延伸到白浪河处,形成断崖绝壁,在长约50米的陡峭悬崖下,河水在巨石间翻腾,激起阵阵白浪,犹如崇山峻岭中的急流险滩,此景让观者惊叹不已。
  擂鼓山是城区唯一的自然石山。当年山上巨石巍峨,沟壑纵横。峰峦间仓松翠柏,山花烂漫。主峰北坡一处石壁上,刻有“张飞擂鼓处”五个雄浑大字,让人联想到城里那“点将台”,把思绪带到三国时的战乱年代。北坡下的明十一经墓,古朴幽静,石人、石马、石羊、石骆驼、望柱等,默然伫立在柏树林之中。
  主峰顶上,是一座天然观景台,沿着石阶辗转攀登而上,潍县城关之美尽收眼底。而整座山则是县城居民春日踏青郊游的最佳去处。
  1916年,中华革命军东北军占领潍县期间,在擂鼓山东南坡建立烈士陵墓,以安葬在潍作战中牺牲的烈士。其中多是从加拿大,美国和日本等国回国参加革命的爱国华侨青年。墓地前立有一座石碑刻有居正手书“中山林”三个大字。
  每年清明节期间,成群结队的人来为烈士扫墓,县苗圃无偿提供柏树苗,由扫墓者种植在“中山林”中,以慰烈士英灵。
  1938年,日本侵略军占据潍县后,在主峰顶上建了一个大炮楼,并将“中山林”平毁。
  1949年,为建设粮库,用炸药将山体中上部炸掉,从此擂鼓山体就消失了。幸运的是,先有政府定名的“擂鼓山粮库”,继有王振隆创建的“擂鼓山酒家”和该酒家生产的“擂鼓山馒头”,还承载着人们对擂鼓山的怀念。
  -
  潍坊市图书馆、潍城区档案馆、昌乐县文史委与肖广德、刘福新、陈军、张振海等提供重要资料
  --------------------------------------------------------------------------------------
  白浪河探源寻踪
  下篇
  20世纪初,白浪河上建起了第一座近代铁路大桥,便利的交通使这附近成了兵家必争之地。日军曾架过铁丝墙,国民党军建过防御工事。此处直到解放后,大兴城市建设,重振工商业,才恢复沙滩大集的热闹繁华。人民公园是解放后修建的第一处公共设施,它的建成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新修街道的落成,为工业发展规划了新的框架,各大型制造工厂陆续搬迁过来,开启了河东新区的建设和发展。白浪河西岸有完善的交通与商贸中心,南坝崖被誉为“潍县的小上海”,北坝崖一代街市纵横,商铺比肩而立。两岸百姓在享受着白浪河灌溉水运便利的同时,又遭受到洪水的无情摧残。所以,历代河道治理均为当局者的一件大事,治水与修桥并重。直到解放后,在省政府的组织下,白浪河才得到了彻底的治理。
  -
  铁路桥见证战争炮火
  -
  20世纪初,横跨白浪河的第一座近代铁路大桥建成,白浪河与铁路桥的夹角地带在战争年代是各方炮火集中之处,日军架过铁丝墙,国民党军建过防御工事。潍县解放后,政府开始城市建设,建设两街一路、商贸市场,重现了沙滩大集昔日繁华。
  -
  钢架铁桥横跨白浪河 火车站混合中德风格
  1901年,擂鼓山东麓的白浪河上架起了一座全钢架铁桥,这是横跨白浪河的第一座近代铁路大桥,紧连潍县火车站。
  火车站的客运站房是胶济铁路第三大站房,建筑形态为中德结合。墙体、门窗、内柱为德式,而房顶为中国宫殿式,禇红色琉璃筒瓦,包括老虎窗在内的共18条正脊与垂脊皆设蹲兽龙头鸱尾等,琉璃瓦饰件齐备,辉煌庄重。
  这一造型是德国人李希霍芬(1833年—1905年)主导设计的。据其着《中国游记》一书中记载,他于1869年(清同治八年)到潍县旅游考察,登上城墙转了一圈,看城内众多琉璃瓦大屋顶光彩夺目,八座关阁高耸壮丽,认为这古典造型是潍县建筑的特色,便把琉璃瓦中式大屋顶应用于站房设计中。
  1921年,潍县火车站客运楼发生火灾,中式大屋顶被烧毁,恢复重建时改为日式红色平瓦,并在楼前建起60米长的钢制防雨棚。1948年解放潍县战役中,国民党守军在败退中烧毁了火车站所有房子。解放后复建客运房时改为简易四面坡灰瓦屋顶。
  杜家庄里曾设司令部 解放潍县时立下功勋
  -
  杜家庄位于白浪河铁路桥以北西岸。
  1916年5月2日,中华革命军东北军总司令居正遵照孙中山“先占领潍县,后攻取济南”的战略部署,率部从青岛抵达潍县火车站一带,司令部设在杜家庄东西街路南的“南大门”内,居正及有关人员在这里指挥了攻占潍县的战斗。占领潍县城后,司令部迁到城里的十笏园内。
  解放战争期间,中共坊青工委直属潍县火车站党小组的秘密活动地点就设在庄西头小过道南头路东的小组长杜崇庆家的西屋中。党小组成员与杜崇庆的家人杜崇德,侄儿杜祖功、杜佐清等,都成了我军的侦察员,侦察以火车站、擂鼓山、南大营为核心的国民党南部独立作战区。
  城区作战时,我军城南攻击部队首先发起进攻。按照杜崇庆等人提供的敌人火力布置详图,我军数十门迫击炮连续轰击,几乎打哑了国民党守军的火力点。国民党军深夜慌忙向新建围子南门撤退,南门守军以为是解放军来袭,开枪扫射,国民党军损失惨重。
  -
  河西神秘地带自古就是军事经济要地
  在白浪河西岸,铁路桥以北,洋灰桥以南,小高家楼村与小新庄以东这片土地上,曾有许多故事流传。
  据说,宋代这里官道通南达北,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时,宋金在此激战,曾血迹斑斑。元代时,这里是驻潍蒙古兵的操练之地。到了明代,丁氏家族的祖茔地选在这里,此后多个家族设祖茔于此,据说有数千座坟墓。偏北一处较大的古柏林中有一组宋、元古墓群。
  这一带地面起伏不平,古沟壑纵横交错。“月明地”“陨石坑”“石崖沟”等分布其中,那些月亮、陨石、狐狸的传说故事使人觉得此地神秘莫测。
  1904年,清政府决定将潍县与济南、周村三地同时开放为“商埠”,这对潍县经济发展是绝好机会。县政当局规划把商埠区设在这里,遭到地方势力的强烈反对,商埠建设搁浅。
  1938年,日军侵占潍县后将宋元古墓以南,丁氏祖茔以北,“陨石坑”以东直到河西岸的约100多亩土地占据为“军事警戒区”,墓茔限期迁移,过期不迁随即平毁,所有树木全部被砍,周围架起铁丝网和岗亭。日军在东南角建了一个大“靶挡”,多次将中国人当作“活靶”,残杀了许多同胞。
  1947年,国民党潍县驻军将“靶挡”改建成一个大堡垒,并沿日本铁丝网南线挖沟建造土围子,形成横在城墙与火车站之间的一道防线。
  1948年4月27日潍县解放后,潍坊特别市政府开始了对这一带的规划建设。
  -
  两街一路开启建设 再现沙滩大集繁华
  1948年4月27日潍县解放后,新成立的潍坊特别市南关市区政府用“以工代赈”的办法召募市民,参加平毁国民党沿原日军铁丝网建的土围子和壕沟的工程。一个月修成了一条东起白浪河西岸,西至刘应节墓南的健康街河西段路基。这是解放后人民政府领导平毁敌人城防工事兴建的第一条街道路基。
  1948年秋,南关市区政府又组织修建了从大马路南关老过道东头,沿潍县转电所直通乐道院高压电线杆塔以南,向东通往白浪河西岸的土路基,定名为“民主街”。
  1949年春,中共潍坊市委青工部发动青年学生义务劳动,修筑了洋灰桥西原信丰染印公司后湾处向南到民主街的青年路北段土路基。
  同年7月24日,白浪河大洪水爆发,淹没冲毁东关外沙滩市场。市政府立即决定:以新建的青年路北段为中心规划建设“东市场”,大马路西的原南关操场规划建设“西市场”,将原天主教堂果园开辟为市场大街。
  青年路以东至河滩则规划为铁匠市,建铁匠市一街、铁匠市二街、铁匠市三街。青年路北头一处三角地带规划为早点市,市场大街规划为综合街,市场大街以北到胜利大街以南、天主教堂以东规划为杂货市,其中建两条东西街,两条南北巷称为杂货市一街、杂货市二街。建筑材料基本是木头、砖和柴草。市场于当年9月底建成营业,生意兴隆。
  民主街路基成了东市场南头的游乐场地。1949年底“新华幻术团”来此演出,接着“河北沧州杂技团”与“新乡动物展览团”等纷纷前来,很快再现了当年沙滩大集的热闹景象。
  本版图片由王春生提供
  -
  全市为人民公园捐绿
  -
  青年路上建起的人民公园是最先开工的公共设施,各单位及市民捐出了若干名贵花木。工人俱乐部、潍坊市贸易幼儿园、青年路小学、青年体育场等也相继开建。道路建设开启了河东新区的建设和发展,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
  河西建设公园 全市捐赠植物
  1952年8月至10月,潍坊市建设局建成了北起民主街南至铁路的青年路中段和南段,路宽40米,长1300米。青年路中段最先开工的公共设施建设是路东的人民公园,此处基本是原日军“军事警戒区”,东临白浪河,西临青年路,南临健康街,北到规划中的工人俱乐部,面积为106亩。
  市政府号召单位和个人向公园捐赠名贵花木,首先将其北院后花园中一株倒垂槐、两株大芭蕉、两盆高达两米的蒲葵、一株百年粉花石榴树,和南院两株红梅和两株腊梅捐出;电厂捐出了坊子办公楼前的两株雪松;广文中学捐了一株加拿大枫;人民医院捐了一株美国红枫;青年中学捐了两株青桐;新华中学捐了一棵一米多高的大牡丹。布政司街居民谭蕴刚捐了一株盆栽的百年金边黄杨和一株罗汉松盆景;西关一位花匠高师傅将他家的花卉全部捐出……公园筹建处前搭了一个大席墙,捐赠者名单随时张贴在上面。
  建设者尽量利用原有地势地貌,原东南角上的日本“靶挡”用来做假山的山基,叠石造景,形成一处很有气势的山岳景观。
  公园内有毛白杨林、青杨林、松林、竹林,沿河的柳林,还种植了若干柏树墙,间隔出道路。
  建筑方面,首先建成了两个长30米的玻璃顶半地下大花房,以利花卉过冬。接着硬化游览路。在公园中心部偏南建了一座九脊歇山灰瓦项,砖墙外建回廊立柱大厅,长18米,宽12米,大玻璃门窗,立于1米高的台基上。厅内明亮,曾举办过书画展,做过阅览室。从大厅去假山的路上,建了一座全水泥结构白色的六角六柱凉亭,内置白色桌凳,看上去清爽洁净。
  公园内的建设日新月异,成为人们喜爱的游息之所。
  公共设施纷纷开建 交谊舞高手汇聚工人俱乐部
  -
  青年路中段,多项公共设施工程项目相继开工。
  1952年底,位于人民公园北邻的“工人俱乐部大院”开工建设。首先建成院北面综合活动室12间,设有棋艺室、书画室、乒乓球室、台球室、办公室等,院中间是篮球场、排球场。接着建成了南面的图书室和阅览室。西侧“游艺厅”面积200平方米,大厅内灯光按正规舞厅设计,成了全市交谊舞活动中心,涌现出一批交谊舞高手。
  1954年,在工人俱乐部大院中心建成一座拥有800个座席的大剧场,有标准戏剧舞台和电影放映室。每当夜幕降临,工人俱乐部五彩缤纷的霓虹灯伴随着悠扬明快的舞曲流光溢彩,呈现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
  1953年,工人俱乐部北邻建成“潍坊市卫生防疫站”大院,站房按苏联标准设计,各功能区建筑高低错落有致,以回廊或内廊相连接。
  同年,在人民公园东门对面,青年路中段路西建成潍坊市贸易幼儿园,随后,青年路小学在幼儿园以南筹建;潍坊市市立医院综合楼在防疫站对面筹建。青年路旁建筑脚手架林立,新建工程方兴未艾。
  -
  河沙填沟建体育场 三街两路开启河东新区建设
  1948年底,中共潍坊市委青工部号召全市中小学校学生义务劳动,在洋灰桥东头以南的白浪河东岸建一个体育场,场内大沟则趁秋冬枯水季用河底泥沙填平。乐道院的医生、护士自发来到工地提供医疗帮助,约两个多月沟填平了。至1949年春,有400米田径跑道的“青年体育场”建成(现风筝广场处)。
  1951年,市政府在河东规划三条东西街,两条南北路。东西街一是从洋灰桥东头,向东到虞河西涯的胜利大街向东延长线;二是对应河西民主街向东直抵广文中学的民主街向东延长线。在民主街上东行,迎面就能看到一座大洋楼。三是对应河西健康街,向东直通杨家小庄以南,草庙子庄以北的健康街向东延长线。
  南北路,一是从东关鸣凤门外路口,沿青年体育场东边到民主街,暂定名为“体育场路”;二是从东关升曦门外升曦街与公铁联运公路路口处,向南直到草庙子庄西与潍徐公路衔接,暂定名为“工农路”。
  三街两路的测量、划线、打桩工作在1951年底前完成。
  1952年初,市建设局召募城内无业或贫困人员参加修路工程,从此拉开了河东新区建设的序幕。
  -
  修路带动新区发展 人民广场上演京剧
  1952年春,河东新区街路工程全面施工,但健康街未动,因此时已知潍石公路(那时称国防路)已获国家批准,但尚待测量划线,估计有可能与健康街走向重合。故健康街的路面工程要等到潍石公路定线后才能开工。
  两街两路的路面修建工程同时展开。所建路面皆按所划白线开挖,首先在路旁挖一米宽、半米深的排水沟,挖出的泥土垫于路面,形成弧形,初步压实后,铺上5厘米厚的电厂灰碴,再铺上毛沙反复压实,修成简易路面。
  工农路修建过程中,草庙子花园正处在路中位置,需按所划基线将处在路中的大部分园林拆除。这里面包括两座假山,三座凉亭,一条登山斜廊,一座石坊,两座厅堂,七间平房和一条沟溪,两个荷池及三座石桥。除原“石荀院”的八支石荀运至路东旁外,其他全部拆毁,木料捡出,砖石砸碎,正好作为路基填料。在路西偏南处还留下了原花园的西南角,是一段古老的院墙和湘妃竹林(但后来潍石公路与工农路的路口把这个“花园一角”压在路下了)。
  1952年首先开工建设的是在工农路以东,民主街以北路口东北角的工人新村大院工程。院中南面先建成了三栋平房,每栋10户,共有30户。同时在其东邻建成了工人新村小学。这是本市第一次以“工人”二字命名居住区和学校。广文中学的附属小学全部迁来。
  在修路的同时,驻潍部队的战士们在工农路以东、民主街以南建成了人民广场。广场的北端建有一个大舞台,广场南面建了一个巨大的三门式场门,中间门高6米宽5米,两旁门高5米宽4米。中间门横梁上书“人民广场”四个仿宋体红色大字。
  广场建成后,一个文工团在此演出了马少波新编历史京剧《三打祝家庄》以及《打渔杀家》等剧目,以后又有文工团来演出《血泪仇》《白毛女》等,观众主要是驻潍坊部队,也有附近居民入场观看。
  -
  大工厂迁址蓬勃发展
  -
  新修的街道通行后,大型工厂陆续搬迁到新街区,大华机器厂、潍坊造纸厂等都是省内数得上的大型工厂,生产区、生活区、沿街小商铺等一应俱全。潍坊新建街区拔地而起,开启了河东工业区的迅速发展时代。
  -
  大华机器厂建新厂区 开启一五计划新未来
  1952年,在新修街路刚通行时,坊子的大华机器厂率先来此选址建新厂区。新厂区选址在工农路以西,民主街以南,健康街桩线以北。厂区内有一条纵贯南北的大沟,宽约20米,深约4米,是原“台潍公路”的进城段。工农路建成后,在草庙子村西南与台潍公路衔接,这段原在大沟中的公路就废弃了。新厂区便从胜利大街以北工农路以西的东关坞墙拆下的沙坝块和土,将其填平。
  1953年初,新厂区建设基本完工,职工生活区也已可以启用,大华机器厂便从坊子搬迁过来。此时昌潍实业公司机械厂和山东工学院实习厂并入大华,规模随之扩大。
  大华厂原是胶东解放区1946年在威海创建的一座军工厂——裕成铁工厂,后改为“环海铁工厂”。1948年11月迁至潍坊市坊子区,称“华东工矿部直属第八厂”,归华东军政委员会工矿部直接管理,该厂在此期间承担了潍坊电厂3号机的全部配件制造,为保证该机按时投产发挥了关键作用。1951年归山东省工业厅管理后,改称“大华机器厂”。1953年划归中央机械工业部管理,改称“潍坊柴油机厂”。
  1953年,是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的第一年,是大规模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开局之年,潍柴首先在新区建成全市最大的工厂,对潍柴和全市都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
  1953年秋,潍坊市副市长孙鲁民到潍柴来看望经他批准安排到大华厂就业的李浩昌、高士琦等20多名青年职工。孙鲁民说:“去年我说你们参加工作是为迎接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作人才准备,今年就看到你们亲手把一座社会主义大工厂建设起来了。这是你们的光荣和幸福,盼你们扎实勤奋工作,创造更大的新成就……”一番语重心长的话,表达了对潍柴不断壮大发展的殷切期盼之情。
  -
  纸厂、棉纺厂相继建成 规模大生产力强
  1952年7月,在潍柴西邻,民主街以南,健康街桩线以北,开工兴建鲁明纸厂新厂区,同时在民主街以北建鲁明纸厂生活区,至1953年8月两区同步完工,鲁明纸厂由南郊大崖头村的厂址迁入。昌潍军分区的公益纸厂并入后,形成了山东规模第二大的机制纸厂,1955年改名为“潍坊造纸厂”。
  纸厂的高烟囱和联体机房是河东新区最高大的建筑物,与潍柴大片厂房一起,成为河东工业区迅速发展的标志性景观。
  1954年,在潍柴北大门对面,民主街以北,工农路以西,体育场路(公安路)以东,建起潍柴的第二生活区大院,陆续建了一批职工宿舍、销售服务部和一个职工俱乐部。潍坊市百货公司在民主街与工农路口西北角建起平房6间,名为“第六门市部”。
  其后,开始拆除胜利大街以北,原东关鸣凤门东侧坞墙,填平墙外湾塘,建成了一个东西长50米的沿街大院,内有三排平房,是部队的营房,后来改为“潍坊市工读学校”。第二年,该校建了一座三层教学楼(今鸢飞大酒店处)。昌潍地区供销社在其对面的胜利大街路南建了一个平房大院。
  1955年在供销社院南建成潍坊市运输公司外贸车队,其后,在胜利大街以北的工农路东建成邮电所平房8间。在民主街东头,建成乐道院邮电所转角平房5间和1个小院。在民主街路北又建成潍坊市第一个军队干部休养所。
  1955年潍石公路定线,在草庙子村以南与潍徐公路(原台潍公路)相交后,为其首端。故河东健康街随之改道,从此路口向西北斜至河西健康街的白浪河崖。此时,潍柴和纸厂的南院墙皆向南扩移至新健康街路北。
  同年,在工农路以东,健康街以南,建成潍坊棉纺厂,这是全市第一座现代棉纺厂,也是全省第一座5万纱锭级大型棉纺厂。
  -
  公铁联运公路建成 福记瓦厂注重绿化
  1934年秋,潍县奉令修建公路铁路联运公路线,从南关大马路北头起,沿月河口段南崖,修到拟建的公路桥西头。
  1935年公路桥建成通车后,政府一直没有命名,人们就将这座公路桥叫“洋灰桥”了。该桥西头以北约50米处,是一条从白浪河引水入月河的渠道,其首端称“月河口”。
  公铁联运公路河西段建成后,开始了路两侧的开发建设。首先建成的福记瓦厂,是潍县第一家机器制瓦厂。该厂重视绿化,办公室、生产厂房、仓库、伙房、料棚等全在树丛中。
  在公路与大马路交汇处以东,南关天主教堂东邻,潍县工业工程局建成新址大院,临街2层门面楼,院内设有木工厂、仓库、机修车间、职工临时宿舍、食堂与平房、楼房等数十间。
  1948年春,国民党军将公路路北的所有民房全部拆除,建成一道高约5米的土围子,并在桥头建起一个三层的大堡垒。1948年4月27日,潍县城解放后新建立“南关市区马路北街政府”,组织居民平毁了这段土围子和大堡垒,同时将月河口这段渠道填平。
  -
  南北沙滩恢复繁荣 光华剧场上演话剧
  在保安桥与大石桥之间的河滩上,是潍县南北沙滩市场。1948年4月的解放潍县战役中,国民党守军放火将沙滩市场焚毁。4月27日潍县城解放后,沙滩市场恢复活跃。在南沙滩的一街第二交通巷路口、二街第二交通巷路口和北沙滩一街第一交通巷口各建起了二层楼房。沙滩市场一派繁荣。
  1949年8月14日,一场洪水将沙滩市场淹没,水位距离若飞桥面板底只一米左右。沙滩上,只露着那三座二层楼的顶部。市政府为彻底杜绝水患,以及为市内商贸发展营造更好环境,决定在南关北部一带兴建东西市场与木市街,以便将原沙滩商户全部迁过去。
  在奎文门以北约100米处的坞墙倒塌处,新建了一座简易结构的光华剧场。首先到来的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了话剧《北京人》《雷雨》等。此后,淄博的五音剧团等也来演出过。
  -
  繁华北坝崖商铺林立
  -
  白浪河西岸有完善的交通与商贸中心。其中南坝崖把全国,尤其是沪、青、津地区的商贸亮点吸收过来,被誉为“潍县的小上海”。北坝崖一代街市纵横,自古繁华,商铺比肩而立,货物种类齐全,十分闻名。
  -
  南坝崖被誉为小上海 相传铁牛镇水有灵性
  朝阳桥(今亚星桥)以南的白浪河西岸,是1933年在一片荒凉的河崖上建成的商业区。这是时任县长厉文礼综合整治城中心区工程中的一项。它使新兴的南关大马路、南门市场与中山大街、东关大街、沙滩市场、北坝崖、东北关等各商贸街区连接起来,形成城区完善的交通与商贸中心。南坝崖街把全国,尤其是沪、青、津地区的商贸亮点吸收过来,当时被称为“潍县的小上海”。1948年4月的解放潍县战役中遭到国民党军严重破坏,全街房屋被烧毁。
  解放后在人民政府帮助下,这里很快恢复了活力。按市政府规划,将南坝崖街、东城墙一并拆除,于1954年建成宽阔的和平路,成为市中心第一条南北大通道,也是第一条滨水景观大道。新型的新华书店楼、医药公司、委托商店楼、人民照相馆楼、上海理发厅、五交化工、食品公司、百货大楼等相继建成,为现代社会主义新型城市商贸街区奠定了一个良好基础。
  铁牛是老潍县的一个镇水古物。据乾隆《潍县志》载:“铁牛在城东南文昌阁下,卧白浪河西岸”。民国《潍县志稿》载:“铁牛在城东南文昌阁下白浪河西岸,不知创于何时,康熙志失载乾隆志列为古迹,当非近代之物,光绪中旧物残破,邑人铸新者易之……”
  据传说铁牛有灵性,每当洪水涨到它的口部,他就发出强烈的叫声,一边提醒人们洪水来了,一边镇住洪水,使水位下降。后来有人破坏潍县的风水,把铁牛的头砸破,盗去其中的宝贝,铁牛就不再叫了。
  1948年时,笔者看到一个完整的铁牛,头向上扬,体态祥和地卧在“快活林”游乐场南一个大院里,后来被收入潍坊市博物馆。
  1955年,石砌河堤建成后,在河堤内河崖柳林中,潍坊人用铸铁制作了一头仿真大铁牛,头向南,立于方石砌筑的底座上,以慰对古铁牛的思念。
  -
  北坝崖一带自古繁华 店铺比肩而立货物种类繁多
  在朝阳桥(今亚星桥处)与大石桥之间的白浪河西岸,是潍县最早最大的商贸中心之一。
  古时候,这里地处华北地区与胶东半岛之间,陆上交通干道的白浪河渡口处,是潍县与外地经贸文化交流的最佳区域。包括北坝崖、保安街、铁匠市、窑货市、炭市、老驴市、木市街北大路、大石桥头等诸多街巷在内的这一带街区是与北沙滩集贸市场紧密结合的集市。
  老驴市是华北地区最大的牲畜市场,内蒙、关东、华北等各地都来此交易。每逢集日,各街市摊点密布,非常拥挤。颜料店、乐器店、药店、油漆店、布店、绸缎店、染料店、绣货店、食品店、各种肉食店、百货店、饭店、旅馆、浴池等等应有尽有,店铺比肩而立,形成繁华的街市。同祥绣货店是华北最大的绣货供应商,在各地设有分号。资金雄厚的义德栈设在保安街上,其经营范围遍及省内外。福聚祥茶庄、万和堂药铺、福兴饭店、博济堂药店、如意村饭店和复兴馆等都是有名的商铺。
  木市街上的鸿顺竹木器店,门面是三间二层京津式铺面楼,前墙左、右、上三面饰以镂空雕花板,涂有红、绿、黄三彩,十分夺目。店内竹器、藤器、木器、红木家具品种众多,还可按图样加工定制、批发零售,规模宏大;同街的大同油漆店为四间二层铺面楼,二楼上店名旗迎风飘扬,店内国产、进口油漆品种齐全,水胶与鱼鳔等粘合材料储备周到。
  保安街北头闹市中有座关帝庙,初建于何时未见资料。清顺治十二年(1655)陈调元在庙院中建送子观音庵,据《潍县志稿》记载,清康熙三十年(1691)关帝庙重修过。清雍正五年(1727)在其中增建刘猛将军庙。庙院有三进院落,后院门内塑有骏马两匹,各有马夫,神采奕奕,威武雄壮。主殿雄伟,内塑关公坐像,上挂“协天大帝”,右院大殿宏大,配有两侧阁楼,匾曰“笑逐颜开”。这里曾经香火鼎盛。
  清光绪三十年(1904),胶济铁路通车后,潍县经济交通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对外交往途径转向城南,东北关一带渐渐变为居民区了。
  -
  清明节妇女转秋千 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朝阳桥(今亚星桥处)以北、小石桥以南靠近东关坞墙处的白浪河滩是举办转秋千活动的传统区域。在清明节众多的传统习俗中,潍县人“打转秋千”最是刺激。
  届时,潍县商会出资,搭一个高大的转秋千架,粗大木柱高十几米,顶上插一面红旗。高约1米的主柱下段绑几根横杠,供推转者扶用。主柱周围有多根斜杆支撑的秋千架子,绑扎牢固,铺有厚木板,以保持主柱的稳固。架旁有宽阔的斜梯供人上下。再往上是“老鸹窝”转秋千的座位。转秋千的座位多少,以伸出木杠多少而定,8根就是8个座,16根就是16个座,但到最后的精彩表演时只留8个。
  活动期为3天,第一天俗称“一百五”。黎明即有青年妇女来占座。锣声一响,秋千徐徐转动,锣声加快转得也快。郑板桥有诗:“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百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
  第二天是“寒食”。来打转秋千的人多数带着“寒食”,即面饼和熟鸡蛋,送给打锣的人,这天更为热闹。
  第三天是清明,转秋千的高潮。上午妇女们轮流体验转秋千的乐趣。到中午时分,所有在秋千上的妇女必须下来。上面的座位只剩8个,其余的都拆除。此时由男性青壮年坐上,一些训练有素、身怀绝技者登上顶端表演“拔旗”。他们身轻如燕,敏捷攀爬,最先拔下红旗者为优胜。优胜者要表演一些高难动作,名“打故事”。如“童子拜观音”“鸭子浮水”“二郎担山”“凤凰展翅”“陈掸睡觉”等等,现场人山人海,直到傍晚人们才乘兴而归。
  那几天,天空中各种风筝争奇斗艳,高大的转秋千上各种惊险动作轮番上演,河滩上人潮拥挤,声浪鼎沸,十分壮观。有位研究各地转秋千的学者曾说:“在全国各地的转秋千中,唯山东潍县的登峰造极”。
  本版图片由于家干提供
  -
  治河道完成百年大计
  -
  白浪河一方面方便两岸饮水、灌溉,水运带来发达的商贸,带动渔业发展;一方面又以无情的汹涌洪水将两岸富饶之地淹没。自古以来,白浪河河畔福祸相依。历代河道治理均为当局者的一件大事。直到解放后,在省政府的组织下,白浪河才得到了彻底的治理。
  -
  灌溉水运养育两岸 洪水凶猛墙倒屋塌
  白浪河哺育了两岸人民,一为灌溉,天旱时汲水救活农作物;二为水运。历史上白浪河水深床宽,春、夏、秋三季,舟船往来,渤海水产从白浪河入海处溯运八十里至县城东关码头,东关成为鱼虾蟹批发销售市场,因而潍县城人自古就喜食海鲜。东北的高梁等亦从此水道来潍;三为人畜饮水。四为白浪河水产多,两岸渔者大受其利。
  白浪河其害,则是洪涝之灾。清刘以贵在《重修白浪河堤记》中说:“大雨行时,水势奔腾怒号,墙倒屋塌,人或为鱼鳖”。清乾隆《潍县志》中则记:“沿途河水高垫,河肆流”,“流沙淤平,水没良田”。清顺治四年(1647)秋大水,淹没县城与东关圩外的各关厢;康熙七年(1668)六月十七大水,又发生地震,二灾并行,毁房屋五千余间。白浪河近堤处,平地开裂,黑水四溢。类似记载还有5次之多。
  1914年发洪水,各关厢大部被淹。杜家杜东头的碾砣子竟被冲出半里路。
  明代官员重视河防 河堤建设逐步提升
  据《潍县志稿》载:“唐大足元年(701)北海令窦琰穿渠引白浪河水溉田”,这是有记载的对白浪河最早的开发利用。
  《宋史》载,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知潍州事扬采开白浪河”,一面疏浚河道,一面兴修水利以灌农田。《明史》载,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夏,修白浪河堤。
  明代潍县地方主政官员对城区河防益加重视。明正德七年(1512)莱州府推官刘信特别为防洪而加固东城墙;明万历十五年(1587)潍县知县张向达在东城外白浪河西岸建河堤,称“坝崖”;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知县郭增光首创建白浪河坝,位于城东白浪河由东来向北拐的水流要冲处。明崇祯十二年(1639)知县邢国玺将土城改建为石城。
  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知县李景隆发现建于百余年前的“郭公坝”已崩裂,拟定了发动捐款重建河坝的方案,历时两个月重建原坝,挖土时意外挖出清泉一股。清道光二年(1822)县令吴梯历时八天,重建大堤。据记载,清代对白浪河下游各支流也进行过治理。
  -
  洪水来袭市区受灾 解放以后加大治理
  1949年8月14日上午,白浪河洪水汹涌而来,洪峰仅比若飞桥面低1米左右。沙滩市场全被淹没冲毁,奎文门以北约100米处坞墙崩塌。洪水过后,沙滩市场淤泥厚达半米。潍坊市政府当时决定,在南关北部建设新的东西市场和木市街,安置原沙滩全部商户。
  1950年3月,市政府组织河道疏浚、造土坝,在汛期前完成。
  在河东岸,自洋灰桥至保安桥间,在坞墙外筑成宽约10米的土堤。在保安桥至若飞桥之间,造宽约30米的土堤。在若飞桥与大石桥间,挖北沙滩二街以西泥沙培到坞墙外,成为宽十米的土堤。同时将奎文门、庆成门、耀武门等路口砌筑为水闸,通济门外也砌石成为水闸。
  在河西岸,培起了从民主街到洋灰桥,再到保安桥,到快活林,以及从北坝崖北头到大石桥等四段顶宽5米的土堤,使城区段泄洪能力达到每秒950立方米。
  1951年8月7日,一场特大洪水来袭,白浪河、张面河、虞河连成一片。坝崖街上水深达3米,从洋灰桥西头沿胜利大街向西形成一条河道,水深3米左右。新建的东、西市场、市场大街以及南关北部、西南关、北关、东北关等全部被淹。
  东关靠河各门闸板虽已装上,但洪水从板缝中向里喷射,其它各门虽已用沙袋屯门,但升曦门因正在拆除作业未堵上,被冲坍塌,东关内部分街道受灾。
  洪水退后,东关各门闸板彻底加固。河西岸,在民主街东头、洋灰桥头、保安桥头、通济桥头、大石桥头的土堤坝口都建成石砌水闸。并将土堤向南延长到人民公园,向北延长到张家庄北。此后,随着河道治理的新规划,逐步将土堤加高加宽,全砌筑为石堤。
  -
  城区北段有序治理 二十万人参与施工
  白浪河城区段以北,自则尔庄始有土坝,年久失修。1949年的洪水,使中、下游堤坝漫溢决口53处,被淹没良田30多万亩,大量村庄民房被洪水冲毁,浸没倒塌,灾情十分严重。
  山东省将白浪河中下整治工程列为全省第二大重点河道治理工程,由省水利厅负责工程设计和工程监督,责成昌潍地委专署具体组织施工,与生产救灾总的任务密切配合,要求用一年多的时间,完成全部工程任务。
  由昌潍地委、专署、省胶潍水利工程处组成“白浪河中、下游整治工作委员会”,简称“总指挥部”。由专员赵笃生任总指挥,地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人三任政委,于1950年3月成立总部办公室,设于潍北县安固村,立即开工。同时,各县组织修河指挥部,由县长任指挥,县委副书记任政委。
  该工程从潍县、潍北、昌乐、寿光、昌北、昌南等几个县调集14万人。还有担任后勤供应的数万人支援队伍,共计约20万人齐上阵,是一项规模宏大的治河工程。
  白浪河中游整治工程,第一阶段由潍县出工2.1万人,潍北县出工2.33万人,筑堤2.42公里,挖河长度1.64公里,土方108.8万立方米。第二阶段于1951年4月24日开始,潍县出工600人,潍北县出工300人,先后完成培堤任务1.2公里,编篱护岸1公里,三合土护岸1500立方米。
  1950年5月,白浪河下游整治工程开工,指挥部设在大湾口村。该工程南起潍北县后岭村,北至牟家河埠村,在长达32公里的河道上,聚集了14万人施工,真是人山人海。挖河长度15.8公里,疏浚32公里,设计洪水流量每秒1420立方米。大圩河改道,新挖长度10.4公里,设计洪水流量每秒500立方米;小圩河改道,新挖长度3.2公里,设计洪水流量每秒120立方米。
  全段工程中新建排水洞6座。
  施工期间,中央水利部长傅作义在省府领导陪同下,到安固村前工地视察。他在肯定工程进度质量的同时,进一步强调质量是百年大计,并要求工程完成后,沿河要立即建立防汛队伍,备足防洪抢险物资,以确保安全度汛。
  本版图片由刘愉提供
  -
  许世友曾驻军东常寨
  -
  白浪河西岸流传着唐太宗渡河遇龙爪状槐树的传说,龙爪树村也由此得名。华疃村曾是潍北抗日基地之一,解放潍县时,许世友曾率队驻扎在东常寨村。白浪河上的安固桥建于乾隆年间,几经大水冲毁重建,解放后安固桥以北新建一座坚固的石板大桥,为两岸交通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
  唐太宗在河畔晒龙袍 龙爪树传说流传至今
  龙爪树村在白浪河西岸、张家庄以北6公里处,村中有棵着名的古树龙爪树,已有近1500年的历史了。民国《潍县志稿》卷载:“龙爪树……古之倒垂槐也。相传唐张亮东征高丽时,遇雨,曾晒甲于此。”此树的传说除了“张亮晒甲”,还有一个唐太宗晒龙袍的故事。
  传说唐太宗东征高丽取胜后班师回朝,过白浪河后决定在此驻扎三天休整兵马。岂料霎时大雨倾盆,把太宗及将士战袍上的泥污冲洗干净,接着天空又云开日出。太宗脱下战袍就地晾晒,战袍竟轻轻舞动,像有什么东西向上顶,众将士目瞪口呆。唐太宗将袍迅猛揭起,见一棵龙爪状的幼槐渐渐长高。太宗喜不自禁,连呼“龙爪也”。此后太宗继续西行,一路风调雨顺,到达长安后即颁旨令潍州府保护好这棵树。此树便被人尊称为“龙爪树”。
  上世纪50年代初,笔者专程来看此树,见其老态龙钟,干上粗纹深裂,巨大的枝桠由几根石柱支撑,伸展着昂扬的身躯,其雄姿令人肃然起敬。
  -
  华疃村里组建七支队 为潍北重要抗日基地
  华疃村是白浪河西岸一带最大的村庄,村内有五条东西街,村周围建有土围子。村中有500多户人家。每月逢三、八是华疃大集,商贸活动繁荣发达。
  1938年1月8日,日本侵略军进逼潍城。中共山东鲁东工委书记季方华来到华疃,召开组建抗日武装会议,宣布建立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七支队。1月10日,日军进驻潍县城,山东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兼潍县县长的厉文礼率军进入安邱山区,形势发生急剧变化。中共鲁东工委决定立即起义。
  1月27日拂晓,300多人在蔡家栏子村竖起了“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七支队”的大旗。其后在潍北、昌北一带展开了游击战争。后来七支队编入八路军山东主力部队,为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
  东常寨为统帅部驻地 为解放潍县做出贡献
  东常寨村在潍县城以北18公里处的白浪河东岸,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村庄。全村被密林覆盖,潍县战役时我军还不能控制空域,对空中荫蔽是首选。
  村庄方圆九里,周围建有土围子,四面设寨门,战乱时更夫值夜。西寨门最壮观,门外是白浪河石桥形成的大坡道,寨门建在河堤之上,高耸巍峨,颇有雄关要塞之势。古树参天浓荫蔽野,其中一棵巨大的古杨,七八个人才能合抱,高大的树冠十几里外都能看见。
  1948年3月31日晚,解放军山东兵团领导机关的先头骑兵团从四个寨门同时进村。随后,满载武装的美制大卡车隆隆驶进,后边无数机动车排出几里外,拥挤的车队旁有慢慢穿插而行的小汽车、吉普车、摩托车等,浩浩荡荡开进村来。
  司令员许世友和参谋部住进了街西头路北一个普通农家的院子(此院是国民党军政部军医司少将主任孙同书的家)。政委谭震林和政治部住在街东,书记曾山住在街南。
  在这个庞大的队伍中,不但有山东兵团司令部的全班人马,还有从西海军区过来的华东局财委一批干部和准备接管潍县城的潍坊特别市委、市政府的一套班子和一些工作组、宣传队等。
  战役进行期间正值三春大忙,指挥部在攻城激战的情况下,还安排了驻地官兵助农事宜。各部人员轮流助农,帮农民打水,清扫院子和街巷,帮着出粪并运到地里,撒肥、耕地、锄地,样样都干,并干得很好,受到村民的爱戴。
  1948年4月25日,潍县西城解放后,许世友决定立即迁至潍县西城就近指挥东城作战,并开始接管工作。部队离开时,全村老幼皆来送行,恋恋不舍。
  东常寨村为解放潍县作出了重大贡献,总指挥部驻地被列为潍坊市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
  安固桥多次遭冲毁 解放后改建为大桥
  安固桥位于寒亭安固街西附近的白浪河上,在潍县城大石桥以北17.5公里处。这里是古东西官道过白浪河的重要渡口。据清乾隆《潍县志》记载,清乾隆四年(1739),潍县知县赖光表见此渡口繁忙,便首先捐俸,倡导募捐在此建桥。这一带乡绅纷纷响应,很快就建成了一座21孔、长65米的石板大桥,名“通济桥”,俗称“安固桥”。
  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八月发大水,将桥冲毁,孙家杨孟村“东岳庙”的道士洪广化缘重建。光绪十四年(1875)大水冲毁了桥东头两孔,后由“福圣院”僧人道济化缘重修。1930年再次大水,安固桥又遭冲毁,县政府出资重修。1949年7月安固桥中再次损毁,潍县政府出资重修。
  1950年,昌潍专署组织的白浪河中下游导治工程中,将大圩河下游改道在后岭村北,安固街以南汇入白浪河,使新建的白浪河两岸堤坝间河道宽达200米。安固桥处在河道中间,靠桥两头的土码头到河堤上。土码头不断被水冲刷,成了河中危桥。
  1953年秋,潍县人民委员会为迎接第一个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五年计划的开始,决定在原桥以北新建一座65孔、长205米的石板大桥。其主料石材来源,一是拆除原桥选出有用石材,二是从乐埠石场采制。工程于9月初开工,计划到春节前完工。
  施工中,桥基沙坝必须“干场作业”的条件多次无法达到,面对这一技术难题,县人委请来了生建厂的桥梁专家潘云亮。他依据在现场挖掘测量所得到的数据,提出挖掘导水沟的路径深度、宽度以及挡水坝的高度厚度等一系列技术措施,使工地达到了“干场作业”的条件,桥基打桩打沙坝的工序得以顺利完成。由于全体施工人员精心操作,艰苦实干,主动协作,终使大桥工程于12月初全部完工,经检查验收合格,为两岸交通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本版图片由于家干提供
  -
  渔业海盐养育一方人
  -
  别画湖风景优美,曾是白浪河入海的必经之地。白浪河入海处,在渤海莱州湾南岸,附近有多条河流入海,水质肥沃,饵料充盈,渔业资源发达。白浪河入海段的近海滩涂,则是世界上最早的海盐产地之一。
  -
  别画湖如展翅蝴蝶 白浪河曾由此入海
  据《水经注》记载:“白浪河经北海郡东入别画湖”。明万历《潍县志》载:“白狼河在县东门外。源出擂鼓山,北流八十里,由别画湖入海。”清康熙《潍县志》则记载:“白浪河在东门外,北流直入北海。”此时的别画湖,已不是白浪河入海的必经之处了。
  据相关资料,距今5000年前,渤海莱州湾南岸海面上升到现海平面以上两三米,出现全新世高海阶段。随后海面又经过数次幅度较小的升降变动。基本趋势是海面下降,湖与海湾隔离,退居内陆,并在入注河流持续淡化下逐渐演变成为淡水湖,形成了莱州湾南岸的古湖泊,如别画湖、黑冢洼、巨淀湖等。
  别画湖,又名“别河湖”“别化湖”“朕怀湖”“蝶湖”。据说当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东巡山东沿海,在湖边筑台祭海。始皇登台远眺,望见烟波浩淼的别画湖,不禁感慨万千,故赐名“朕怀湖”,谓此湖在我心中之意。据说从高处看全湖,很像一只展翅的大蝴蝶,故亦称“蝶湖”。
  白浪河出入别画湖的主水道水深流急,最深处达数丈,一直是河海航运的主航道。
  据《寒亭区志》载,“明中期白浪河向西改道,不再进入别画湖,而直接入海后,流经几个码头村的水量大增”,形成了以卢家码头、于家码头等为中心的货运码头集中区。这里舟船云集,整日忙着粮食、盐和水产的航运。
  别画湖逐渐分解为永安湖、高家洼、莲花坡、常寨洼、黄荞洼等,到民国时期,这些浅湖洼地也尽消失成为沃野良田。
  别画湖区曾风光优美,物产丰富。晚清潍县名士陈恒庆所作《谏书稀庵笔记》中《滩涂》一文,是他激情之下对别画湖末期自然风貌的真实写照,观之令人对别画湖产生无限的向往。
  如今,禹王台一带正恢复和开发万亩禹王湿地,潍北当年的原生态自然景观有望重现。
  -
  渔业资源得天独厚 历代居民以此谋生
  白浪河入海处,在渤海莱州湾南岸,附近有多条河流入海,水质肥沃,饵料充盈。又因此处为细沙淤泥海底,水浅浪小,光照充足。每年春,有大量鱼虾等海洋生物,从南方海域回游来此产卵。绵延上百里的海岸线和宽阔的滩涂,为渔业的发展提供了无比优越的自然条件。
  据相关资料,早在新石器时代,住在这里的先民们就已从事着渔猎活动。这一带是我国原始海洋渔业的发祥地之一。
  自3000多年前,姜太公在营丘创建齐国后,就在此推行其“兴渔盐之利”的经济国策,促使这里的渔业有了更大发展。
  据《潍县志稿》载,“汉成帝建始元年(前32)北海出大鱼,长六丈高一丈四”。说明此时渔民在海上作业频繁,此大鱼的搁浅能被及时发现。
  据寒亭区有关资料,明中期白浪河改道后,渔船在卢家码头、于家码头等五个码头靠港。经多次洪水泥沙沉积,河道变浅。渔船改在央子、固堤场等沿河村庄停靠。此后,河道不能进出较大渔船了,又改到了“卸货台”停靠。此“卸货台”不是人工建造,而是突入海中又离岸较近的一处高地,大量渔船在此装卸,就被叫成了“卸货台”了。
  据《潍县志稿》载,“潍县渔业在北乡滨海之处,蔡家央子庄有渔户五十家,渔船七条,烽台庄有渔户六十余家,渔船七条。鱼类有梭鱼、黄花、黄姑、大虾、梭子蟹等,行销于附近与潍县等各地。渔户制鱼需盐甚多,但无渔盐之规,故皆用食盐。由于食盐价格日昂,渔户甚感困难。”这一记载,即说明当时白浪河入海处渔业规模,又记载了当时渔业面临国家政策造成的困难。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地采取了一系列发展渔业生产的措施。潍北县人民政府曾对卸货台进行加固、维修和道路修建等,并放开渔业用盐,促进了渔业的发展。
  -
  白浪河入海滩涂自古产盐 是世界最早的海盐地之一
  白浪河入海段的近海滩涂,是世界上最早的海盐产地之一。
  据说在远古时期的炎帝时代,夙沙氏部落就在这一带进行煮制海盐。夏商之际,这里产的海盐成为当时青州的贡品。3000多年前,姜太公在昌乐营丘大力推行“兴渔盐之利”的国家政策。齐相管仲创始盐业专卖,使海盐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物资。秦统一中国后,齐地盐业依法开放,使海盐生产有了更大发展。
  汉中元二年(前148)北海郡(或国)首次在白浪河西岸的固堤场.设盐官缉私。元至正十二年(1352)在固堤场设巡检司,配有武装士兵,缉私护盐。明末清初发明了利用太阳光晒盐,后来全面发展盐田,海盐产量大幅上升。海盐是历代政府税收的重要来源,缉私反缉私的斗争层出不断。百姓不能用民盐,只能用官盐,而官盐售价是民盐的24倍。这一错误政策导致渔业衰退,民愤激烈,直至清光绪14年(1888)的“奉政府令裁撤盐滩”。
  1920年,潍县奉令复滩晒盐,设盐业公所。1930年又发生盐警打人事件;1934年潍县强行“耕滩填井”,盐田被迫停业。
  1941年潍县五区抗日民主政府领导发展盐业生产。1950年1月,省盐务局又令潍北盐业停产。直到1957年1月,根据国务院令,恢复了“央子合作社盐场”,从此盐业生产才走上了康庄大道。
  白浪河源头河道地貌大改 期望母亲河得到妥善保护
  2014年秋,笔者重访打鼓山和白浪河源,山形和山前孟家峪村及村东还是当年的地形,其余地貌多面貌皆非。
  现在山上有了不少农田,原水道中杨树已成行成林。人们在山岭上开挖沟渠,以便一旦有了山泉和地表水,就顺新沟渠向指定的地方流。现在不但白浪河主河道源头地表形状改变了,孝夫河、金钗河、顺阳河、北董河等支流源头与河道变化更大,或已湮灭无迹,或部分填平,或改直。
  人类的活动不可避免地改变着地形地貌。
  本版图片由刘愉提供
  潍坊市图书馆、潍城区档案馆、寒亭区文史委及张宏伟、侯家钰、郑振喜、刘臣礼、管祥庆、陈军、谭家正等提供资料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人文潍坊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