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8-12-19 14:21
鄌郚总编

张连元和他的后人们

  张连元和他的后人们
  潍北大常疃村是一个民主思想觉醒较早的地方,百年来从这里走出了不少革命志士、杰出名人。张连元一家就是大常疃村数一数二的家族。张连元早期创办教育事业,长子张同普1910年加入同盟会参加革命,因讨伐袁世凯被捕牺牲,是辛亥革命烈士;长媳何纫秋是潍县首批西医助产士,以行医救人为志告慰死难亲人;次子张同信以行医、实业救国,是有名的实业家;三子张同和受家中两位革命者影响,立志从医救国,曾赴美留学,是我国神经外科奠基人之一;四子是早期共产党员张同俊。他们虽走了不同的道路,但都为实现改造中国、建设中国的百年梦想,谱写了值得称道的篇章。
  图为1908年张连元和家人的合影。前排为张连元四子张同俊;中排从左往右分别为张连元之女、张连元夫人、张连元及三子张同和;后排从左往右分别为张连元长媳何纫秋、张连元之女、次子张同信、长子张同普。
  张连元出身名门长子张同普一心救国
  张同普在青年时代为寻求救国之道,于1910年参加了孙中山创建的同盟会,在广文大学成立同盟会小组,宣传革命。1911年武昌起义后,他被推选为代表,到上海参加17省代表会议,而后到南京参加山东北伐革命军,转战胶东。袁世凯窃权后,他变卖家产,组织“桃园军”,不幸被捕血染济南。
  -
  出身名门 为进士张尔洪的后代
  张连元一家出身名门望族,先祖张尔洪,明朝进士,其弟张尔忠乃明代抗清大将军。张尔忠,崇祯四年(1631)进士,授河南临漳知县。他到任后为了发展地方工农业生产,从潍县老家聘请了一批能工巧匠和种田能手,在临漳县衙驻地建起了木匠铺,支起红炉,夜以继日地为当地农民制做小农具。他带领种田能手教导农民精耕细作,组织发动百姓疏通河道,开发水利,建桥修路,终于使临漳县改变了贫困落后的面貌,农业丰收,百姓安居乐业。任职3年期间,他向朝廷交纳了9年的皇粮,还补交了前6年欠交的皇粮,被封为都堂御史。
  张尔忠由于在宁武关抗清有功,被明崇祯帝越级提拔为佥都御史。明崇祯十五年(1642),他见明亡已成定局,加之六旬高龄,遂辞官回乡。他刚回到家乡,清军就攻到了山东。当年12月15日,清军兵临潍县城下,他与潍县县令周亮工等人号召军民誓死守城,并自告奋勇扼守北城(墙),击退了清兵一次又一次的进攻。中午,北城被攻破了一道口子,他率部击退清军。抢修城墙时,其子掉到城下,有人要开城门搭救,他厉声呵住:“为了保卫城池,落城下者不止一人,只因我儿就该开门救援吗?”守城军民听此话斗志愈发高昂,终于击退清兵,保卫了潍县城。
  清顺治十年(1653),张尔忠因病去世,享年72岁。卒后,崇祀乡贤祠。
  -
  家庭开明 张连元热心教育事业
  张连元(1854—1923),字星奎。他们全家皆入基督教长老会,张连元年轻时也受洗加入,因而较早便有“民主共和”的思想,是一名开明士绅。他以基督教义教育四子两女,要以善待人,他的四个儿子及长媳日后均在不同领域有一番作为。
  他早年移居城东乐道院北村,在乐道院中的广文书院管理图书数十年。妻子孙志贞在附近菜园里种葡萄,从烟台学得酿酒技术,建了一个小型葡萄酒作坊,销售日趋旺盛,也渐渐富裕起来。张连元不满清政府的政治腐败、封建落后,反对地主豪绅残酷地压榨农民。他创办学校,为潍县早期的教育事业做出过重大贡献。
  -
  年少有为 进步思潮埋救国火种
  张连元长子张同普字寰震,1890年生。他自幼喜爱拳术,个性勇敢豪爽。有一次,张同普在虞河边玩耍,见一个小孩不慎落水,张同普连衣服也没脱便跳入冰冷的河水里,将男孩救出。所幸男孩只是喝了几口水,无大碍。
  张同普15岁那年的一个冬天,在村口遇见一个讨饭的孩子,瑟缩于墙角的枯草残雪中,他便脱下棉衣相送。家中人见状追问,他引用《圣经》中“施比受更为有福”作为解释,张连元为他的行为感到高兴。
  张同普小学是在城东父亲办的小学读的,毕业又到乐道院办的广文书院求学。1906年毕业后,张同普考入广文大学。张同普主持正义,以诚待人,在同学中颇有威望。
  张同普读书时代,正值清朝腐败,列强侵略,国势江河日下之时。日益觉醒的有识之士,认为只有彻底推翻满清王朝,才能挽救中华民族。
  光绪三十一年(1905)孙中山由美赴日,8月在日本东京成立同盟会。当时在日本留学的潍县籍学生张柏庄、王善谟、张传一、李廷擢、酆洗元、张授臣、李绳其、李奉之、张正坊、于均生、曹星五、于宗汉、尹效文等人经徐镜心、谢鸿焘介绍加入同盟会。
  鉴于当时满清政府对革命活动的戒备防范日益加强,同盟会会员以兴办新学为掩护,秘密开展革命活动。1906年5月,杜佐宸与会员刘树声、李咸升、于赢、武焕奎、王善谟等创办了东关第一公学,东关第一公学在辛亥革命前后曾经是潍县同盟会会员进行革命活动的重要基地。1907年,杜佐宸与李咸升等又将东关大街上一座关帝庙拆除神像,创办坤明女子学校,首倡用庙宇办女学。此时,同盟会员高彭年(字景茂,潍县荆科村人)、于联英(潍县阚庄人)、张洛书(潍县寒亭人)分别在县内创立了柳疃、庞家、寒亭三所小学堂。
  -
  入同盟会 宣传革命遭开除
  张柏庄、王善谟等人看到日本“明治维新”后的强盛,审视中华民族的命运,认识到只有推翻清廷,才能振兴中华。他们相继回国,联络有志之士,筹设同盟会潍县分会。此后,各界人士尤其是知识分子以不谈革命为耻,入会者踊跃,数月之间,同盟会潍县分会会员发展到300余人,趋新之势,一日千里。
  1907年,张同普族叔张悟源自日本留学回乡,多次对他讲解孙中山在日本谈的一些主张,他倍感新奇,一心向往。他目睹清政府卖国求荣的种种行径,认为中国之所以衰败至此,根本原因在于清政府的腐败帝制。只有推翻满清王朝,实行民主革命,才能拯救中国。
  1910年,谢鸿焘在潍县广文大学任教时,在学生中发展张同普等为同盟会会员,并成立同盟会潍县分会广文大学分部。张同普与安丘的秦文斌、曹志新,临朐的张延禄等成立了同盟会小组,从事反清革命活动。同盟会潍县分会在潍秘密开展了“反清救国,抨击时政,捣君权,驱列强,复兴中华”的宣传工作。
  同盟会潍县分会的一系列活动令张同普备受鼓舞,他坚信有了引领前进的组织,大家团结在一起去奋斗,理想就能够实现。
  同盟会会员之间联系非常密切,他们在秘密地从事反清的民主革命活动,共商反帝反清事宜,一起研究各国政治嬗变情况,尤其是谈到中国甲午之战的惨败,割地赔款,屈膝降敌,国将不国,痛心疾首之余,借赋诗酬答,抒发爱国情愫。张同普将同盟会办的《民报》《晨钟》《复报》《警世钟》等报刊图书送到学生中传阅,随时与学生促膝谈心,讲解革命形势,灌输进步思想,启发学生的爱国热忱。张同普所在的广文大学,实际上已成为昌潍一带革命活动的中心,数百名青年不同程度的受到同盟会民主革命的影响。为反对校方迫害学生,张同普不顾威胁,两次闯入美籍校长办公室说理,校长被激怒,开除了他的学籍。
  -
  转战胶东 赴沪研讨山东独立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在武昌爆发,湖北、湖南、陕西、甘肃、山西、贵州、江苏等省纷纷响应,脱离满清皇朝,宣告独立。
  在山东省内,烟台、诸城等城市也先后宣布独立。当时在济南的同盟会山东负责人徐镜心与潍县杜佐宸等,正积极组织策划驻军、绅商、学界拥护武昌起义。他们争取了省咨议局副议长、潍县人于普源商定召开会议,准备成立山东联合保安会,讨论应对武昌起义。10月20日,在山东联合保安会成立大会上,选出夏继泉为会长,于普源为副会长。10月22日,绅、商、学各界代表在省联合保安会主持下继续开会,推举孙宝琦为都督,贾宾卿为副都督,10月23日宣布山东独立。但不久孙宝琦反水,投靠袁世凯,取消山东独立后,许多同盟会会员被捕,一时革命趋于低潮。
  这时,山东东部的革命军也已开始了反清的武装斗争,但势力不强,急需外地支援。张同普闻知后迅速动身绕道上海到达烟台,参与组建了山东东部的“光复军”,并担任挺进队的向导,参加了徐子鉴部与清军的胶东之战。在登州、莱州、平度、昌邑等地,他经常冒着生命危险深入敌后侦察,使“光复军”准确地掌握敌情,打了不少胜仗。在进军胶东几个月的时间,他曾6次被捕,均以机智脱险。
  这时,潍县同盟会又派张同普为代表,到济南参与省同盟会对山东形势的研讨对策。张同普频繁的革命活动,被清政府的爪牙侦知,为尽力避开清政府的抓捕,他与陈明侯等离开潍县南下,到达南京、上海等地。他与在省城的丁惟汾、陈干、张传一、张正坊、李次元等,去上海会见陈其美、张继、胡瑛和黄兴。当时,身为国民革命陆军总长的黄兴一方面指派丁惟汾、张传一去烟台,以实现先据烟台,再取登州,以图济南,光复山东的计划。另一方面安排张同普、陈干、吕子仁等,在浦口组织山东北伐革命军,并联合其他革命力量先后占领了固镇、南宿州,在一度攻克了徐州后,继续整军北上。
  同盟会会员张同普、郭恩敷、程瞿梅、郭柏民、张永和等以潍县地处胶东枢纽,若能一旦发难,将对革命前途发生巨大影响为由,敦促驻潍陆军第五师标统马良宣告独立,马良以势孤为由拒绝。在此形势下,潍县的同盟会会员先后到诸城、高密、烟台及省城济南参加革命活动。
  1911年12月下旬,张同普被推选为潍县代表,赴上海参加了17省代表会议讨论山东省独立问题研究会。会中,他讲了革命军北上、山东如何策应等问题。他的发言很受孙中山重视,会后,孙中山专门会见他,并对山东革命军的活动给予了肯定。
  -
  组织讨袁 不幸被捕英勇就义
  刚刚建立的中华民国政权,仅存在了3个月,1912年3月10日,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在北京宣布就任临时大总统,恢复帝制,自称洪宪皇帝,4月1日孙中山解除大总统职务,辛亥革命流于失败。袁世凯的倒行逆施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公愤,孙中山组织讨袁斗争,张同普与孙中山的革命军一直保持着联系,并积极参加反袁斗争。
  正在济南的张同普为讨袁进入济南军官学校学习军事,并在校内联络了十几名骨干,与当局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不过当时的济南军官学校已属袁世凯的势力范围,学校察觉到张同普的反袁活动,开除了他的学籍,并将其押送回潍县。
  张同普回到潍县,讨袁意志却更为坚定。他联合寿光人赵惠斋、刘德明,安丘人秦明堂等,又在青州宏道书院秘密组建了“桃园军”(谐音“讨袁军”),发展队员数百名,并设立了指挥部与南方各省的讨袁军相策应。武器不足,张同普变卖了部分家产,从青岛购买了不少枪支。
  正当革命力量迅速发展之际,支队司令部的曾广生叛变,形势急剧恶化。为掩护战友脱险,张同普坚持留在指挥部布置转移,不幸被捕。军阀靳云鹏闻知张同普被抓,即命押往济南,利诱他改变立场,但张同普不为所动,除痛斥袁世凯罪行,还劝说靳云鹏“不要为虎作伥”。靳恼羞成怒,将张同普押入监狱,在狱中敌人动用了各种手段,但张同普不为所动,坚贞不屈。
  1912年9月22日,当局以“共结团体,谋备叛乱,响应叛军”的罪名判处张同普死刑。在押赴济南东关东门里小校场途中,他面无惧色,向群众高声揭露袁世凯的窃国罪行,宣传革命,沿途群众无不动容。
  他高声怒骂袁世凯,身中四弹仍骂声不止,刽子手们惊慌失措,第五枪竟打飞,第六枪响后他才含恨倒地,为民国革命史写下了壮烈的一页,时年22岁。为纪念张同普等辛亥革命烈士,国民政府将其遗骨迁葬济南千佛山,建辛亥革命烈士陵园。陵园1979年为济南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张同信建惠东医院 发展实业造福乡梓
  -
  张连元次子张同信又名张执符,是一名医术精湛的西医大夫,同时也是位有名望的实业家。1920年,他着手在潍县创办经营西药的惠东大药房、惠东制药厂、惠东医院等,成为民国潍县“七东”“八丰”等联号企业的主要创办者之一,名噪一时。1925年张同信任潍县乐道院医院(潍坊市人民医院前身)院长。后迁居青岛。
  -
  慧眼独具 创办潍县首个西医药房
  张同信,生于1894年。家中虽已贫困,但父亲张连元总是想方设法让子女上学,以求日后能有好前程。张同信不负期望,勤奋刻苦,成绩优异,早年就读于潍县乐道院文华书院。1919年,他从齐鲁大学医科毕业,同年考取博士学位(同时被授予多伦多大学博士学位)。进入潍县乐道院医院,成为一名外科医师。乐道院医院的外科能够为胃穿孔、肠梗阻、盲肠炎、白内障、食道癌等病做手术,张同信通过实践,医术提高很快,后升任主治医师。
  自1904年胶济铁路建成通车,潍县被辟为商埠以来,西方文化与大批洋货不断进入,潍县的民族手工业遭到严重冲击。有识之士力图实业救国。较早接受西式教育的张同信对此也有深刻且清醒的认识。西医西药很晚才进入潍县,只有极少数人用西药,到乐道院医院请洋人看病。张同信却明白,国人接受西医只是时间问题。1920年,他与毕业于齐鲁大学护理系的外甥魏子宜、毕业于北京西医产科学校的大嫂何纫秋每人出资200块银元,在东关大街沙岭子办起潍县第一家西药房——惠东大药房。
  张同信任惠东大药房经理,每周两次坐诊;魏子宜任副经理,主持日常工作;何纫秋从事西医接生;另有2个徒工。大药房最初供应的药品比较单一,如阿司匹林、打蛔虫的山道年、俗称“二百二”的红药水、碘酒,还有简单的医疗器械、敷料等。
  潍县人通过惠东大药房,对西医、西药逐渐熟悉起来。大家逐渐知道感冒了买上几片阿司匹林(国人叫“醋硫酸”)服用后出出汗,破了皮买瓶红药水擦几次就好。大药房开业当年营业额达5000块银元,盈利1000块银元。
  1925年,张同信不失时机地谋划扩大经营。他们通过教会发动教友入股,买下城里中山路路南5间临街房、12间后房,经装修建成全新的惠东大药房。落地橱窗展示着琳琅满目的药品、器械,大门外装有彩色霓虹灯,成为潍县商市的一大风景。大药房经营药品达到1200余种,既有一般普通药品,也有进口名药。由于药品种类齐全、价格公道,大药房很快占领了潍县的药品市场。
  惠东大药房得到良性发展的同时,张同信在乐道院医院也得以晋升。1925年到1926年间,国民政府当局曾有行政指令,要求所有在华开办的教会学校和医院的校长、院长一职应由中国人担任。张同信因表现出色,被指派担任乐道院医院院长,成为美国教会医院的第一位中国院长。
  -
  创建药厂 销路广泛国内地位领先
  张同信在经营进口西药的同时,着手在原大药房制剂室的基础上创建惠东制药厂。制药厂最初在药房院内的两间房屋内进行小制剂生产,1933年租用临近房屋12间扩大生产,厂址在大马路(今和平路南段),厂房面积1000平方米,设有水塔、锅炉房、电机房和针剂、酊水油膏、敷料、片丸剂、分包装5个车间,工人100余人。
  1934年,魏子宜到日本考察带回大量先进制药设备,20余台制药机械中有三冲压片机、搅拌机、电机,并从上海五洲药厂聘请名药师冯宪章任厂长,还有经验丰富的药师赵继统、魏振灼为配药技师。
  惠东制药厂在国内地位领先,生产15种药品及80余种敷料,还研制出了防治小儿瘫痪的药片。所产药品有的完全替代了进口药品,如自制的胃强灵、胃肠灵、目特灵,硼酸眼药水取代了日本名药胃活、若素、老笃眼药、大学眼药等,振兴了民族工业。惠东大药房的进口药与自制药销售面广,除潍县周边地区外,鲁南、胶东乃至华北地区均设有经销机构,在济南、青岛、西安、兰州、成都、郑州设有惠东的分号。
  -
  名医云集 惠东医院造福潍地人民
  为满足群众医疗需求,张同信逐步将惠东大药房的门诊部扩建成惠东医院,除门诊外另设病房19间、病床30张,分内、外、妇产三科,设手术室、化验室。医院院长由张同信兼任,后聘日本千叶大学毕业的名医张斟滋任院长。惠东医院填补了潍县西医医院的空白。
  张同信对黑热病、疟疾和外科疾患发挥了西医西药的专长。惠东医院开业不久,一位来自诸城的老人因腹部患疾久治无效来到惠东,由张同信手术治疗很快出院,病人家属送来一块“着手成春”的金字匾额,在潍县引起轰动。
  惠东大药房、惠东制药厂、惠东医院云集着一批医药界精英,韩会民、张中航、韩炳南、李温仁、陈跃亭、张冠增、冯宪章、张斟滋、崔鸿勋、林升堂等人先后在此供职。有人解放后成为军政卫生部门领导人,张斟滋解放后任山东省卫生厅首任厅长,李温仁任福州医学院院长,张中航任青岛纺织医院院长。
  至此,“惠东”成为潍县早期最有影响力的医疗机构。
  -
  实业救国 参与众多潍县企业发展
  张同信除在医药界进行经营活动外,对其它行业也有涉猎,是一位为民族工商业做出开拓性贡献的先行者,他在潍县工商界的声誉甚至大于医界。
  在潍县具有很大影响的“七东”(惠东大药房、惠东制药厂、惠东医院、惠东制革厂、泰东商行、大东、福东百货店),“八丰”(华丰机器厂、信丰染厂、惠丰火柴厂、义丰木材厂、洪丰机器厂、天丰机器厂、蚨丰机器厂、阜丰机器厂)联号企业,他都曾参与其中。
  张同信不仅在华丰有投资,抗战初期还担任过代理董事长,而华丰的创办人滕虎忱也是惠东的股东。他们把企业经营、命运兴衰早就联系在一起了。
  这些企业对当时的潍县经济乃至现在的潍坊市经济格局都有一定的影响。当今全国知名大型企业潍坊柴油机厂,就是在华丰机器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
  支持革命 抵押土地为兄筹措军费
  年轻的张同信认定大哥张同普反清救国的民主革命道路是正确的,因此热情地支持其革命活动。为帮兄长筹措军费,他与父亲商议将家中部分土地押给银号。
  张同普牺牲后,银号将那些土地没收。没想到随后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山洪将张家剩余土地和房屋全部冲毁。至此,家中上无片瓦,下无寸土,生活处于困境。张同信毫无怨言地担起了养家的重担。好在父亲在教会供职,全家得以移居教会,艰难度日。
  早在土地革命时期,乐道院就是潍县党组织活动的重要基地,张连元的四子张同俊是省党组织派往潍县的联络员,乐道院中有些党的秘密活动,他常对院内第一个共产党员牟广义说:“你们遇到什么困难就和我说。”由于医院隶属教会管辖,当局政府和军队均无权过问,这为刚刚萌芽的中国共产党潍县地下组织创造了绝好的机会。
  共产党员庄龙甲先在医院工人中发展了几名党员,又在医院进步青年医护人员中建立党、团支部,院中的教堂、办公室、护士楼等公开场所成了潍县党支部地下活动的好地方。
  1928年,党员职工牟光仪领导医院工人发动以反压迫、争自由的劳资纠纷为由的罢工活动而遭医院解雇。次年,党员、医院护士金素兰领导了以反对医院交接班为起因的“风潮事件”,迫使医院当局宣告停诊关闭。
  -
  拖延南迁 为青岛人留下医疗资源
  上世纪30年代初,张同信正处风华正茂之年,一心想成就一番大业,离开潍县去了青岛。凭他精湛的医疗技术,得以就职于青岛信义会医院。青岛信义会医院是美国鲁东信义会在青岛创办的一所教会医院,院址为城阳路5号(原青岛市中医院处)。
  据早年的信义会医院同仁李钦堂回忆,张同信1930年在青岛基督教信义会诊所任医师,不久返回原籍。抗日战争胜利后重返青岛,参加接收日伪财产。1946年,青岛信义会医院为了对外联系方便,特聘张同信为医院董事会董事兼名誉院长,实权仍由美国人掌握。
  1948年,随着青岛解放的迫近,信义会医院美籍院长将医院交张同信管理,自己携带贵重资产回国。院方策划医院南迁。当四弟张同俊告知张同信共产党缺医少药后,张同信便千方百计拖延医院南迁,致使医院南迁计划落空,医院完好无损地保留在青岛。
  1951年,人民政府接管青岛信义会医院,后将其易名为青岛医院。1958年医院迁到沧口,依属地定名青岛市沧口医院,1979年更名为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
  解放后,张同信又在易名后的青岛医院、青岛市沧口医院任院长职务,直至1966年退休。
  张同信医学基础扎实,加上其勤奋好学和一丝不苟的精神,医术愈发精湛,对当时的一些外科高难度手术,他处理起来得心应手。他为做好白内障手术,经常买猪、羊在家中练习,所以他做的白内障手术又快又好,不仅病人反映良好,同仁们也赞不绝口。此时张同信在青岛名声大噪,慕名求医者、点名手术者络绎不绝。解放后张同信曾任青岛市医疗事故鉴定组组长。
  张同信的学术观点是“医无止境”“医不压身”。他勇于创新,肯于钻研,善于接受新鲜事物。
  1951年全国推广苏联先进治疗方法——组织疗法时,他以高度的热情置身于推广活动之中,成为青岛推广组织疗法带头人,任青岛市组织疗法推广委员会副主任兼技术指导,并代表华东地区出席全国组织疗法推广会议。他在推广活动中自行设计制造的手枪式压力注射器,操作方便又能减轻病人痛苦,为组织疗法的推广起到一定作用。他在推广无痛注射法时,研制的手摇磨针头机被收入“山东省科研成就展览会”并参加全省巡回展出。
  -
  研制新药 缓解青岛药品紧张局面
  张同信不仅医术高超,对药物研制也很精通。1961年青岛市出现药品供不应求的局面,许多医院因药物短缺影响了业务开展,大液体的缺乏更直接影响手术的进行。
  针对这一难题,有创办实业经验的张同信又在青岛医院建立制药厂,他亲自组织筹建、指导生产。为了满足生产需要,他将自己家中的取暖锅炉拉到药厂使用。在他的积极组织领导下,新药很快试制成功,生产的药品有葡萄糖盐水、生理盐水、复方氯化钠、葡萄糖输液、胎盘片等。经药检部门检验合格后,注册商标为“朝阳牌”,随即进行了批量生产,不仅解决了本院用药困难,还支援了各兄弟单位,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时青岛药品紧张的局面。
  张同信非常注重对人才的培养。对勤学上进的青年人,他总会给予热情的关心和支持,甚至解囊相助。在青岛医院时期,他就曾支援过一名同事,在其求学深造期间,张同信每月资助他20元。
  张同信为人宽厚,不忌贤妒能,广纳社会贤才,在他的推荐和招募下,青岛信义会、青岛医院时期,先后聚集在医院的岛城医学界名流有张众航、唐希尧、孙干卿、林荣东、张学俭、张汉三、田珍等。
  张同信还在青岛投资办奶牛厂,为青岛早期乳制品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
  参政议政 献计献策带头参与公益
  张同信曾任青岛市政协委员、中华医学会青岛分会理事等职。他积极参政议政,为青岛的发展献计献策。社会上的一些公益活动,他总是带头参加,慷慨解囊。抗美援朝时,张同信捐款210万元(旧币),并任募捐组、动员组组长。
  “文革”期间,张同信受牵连遭到迫害,家中一切财物全部被抄走,他被遣送回潍县的老家——常疃村,被群众监视劳动改造。他的精神和身体受到很大的创伤,后罹患癌症,于1969年去世。
  “文革”结束,张同信才得以平反,恢复名誉。
  -
  何纫秋立志行医慰亡夫
  张同普遗孀何纫秋。(资料图片)
  何纫秋的《张同普烈士传略》(局部)。
  何纫秋,安丘人,基督教徒。在广文女中读书时,与张同普结识,二人由相识到相爱,很快结为连理,感情笃深。丈夫在外革命,她无怨无悔赡养公婆;丈夫牺牲后,为纪念亡夫,她改为张姓,以行医救人为志告慰死难亲人。她以“张纫秋”的名字,成为潍县第一批助产医师。
  -
  伉俪情深 经受丧亲之痛孀居一生
  张连元大儿媳何纫秋,原名何兰英,安丘县孟家村人,教会家庭出身。
  1905年,美国基督教长老会在乐道院内开办了文美女子学校。由于基督教徒子女在教会学校上学免费,何纫秋便到这里读书。何纫秋毕业时,结识了已经考入广文大学的张同普。当时封建礼教习俗还很严重,受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教会信徒之间的交往已经自由了许多。二人于1909年结为连理。当时,张同普19岁,何纫秋比他大两岁。
  1912年,22岁的张同普牺牲时结婚还不满3年。丈夫在外闹革命,夫妻二人聚少离多,但感情笃深。何纫秋强忍丧夫之痛抚养儿子。不幸的是,儿子在不满周岁时因病夭折,何纫秋再度经受了极度痛苦的折磨,孀居一生。
  -
  北平求学 挂牌西医助产士应诊
  张同普殉难后,为了帮助嫂子早日走出失去亲人的阴影,其弟张同信于1915年资助嫂子何纫秋到北平医科大学附属产科学校上学。1920年惠东大药房创办之时,张同信又邀何纫秋参与协办,何纫秋还持有药房股份。1925年,惠东大药房增股扩建并设有医院和制药厂后,何纫秋挂牌西医助产士应诊。这位现代女性在医疗道路上开辟出新的人生。
  据《潍城区志》记载,潍县新法接生始于1911年。过去妇女生孩子没有进医院的,传统办法是请接生婆到家中。民间旧产婆缺乏卫生科学常识,接生用具不消毒,往往导致破伤风、产褥热、会阴破裂,不少母、婴因此丧生。何纫秋挂牌行医前,潍县城已有张羡贞等几位西医助产士开始新法接生。张纫秋与当时仅有的几位同行一样,沿袭老传统,仍然到产妇家中接生,但采用新办法。最初,请她接生的多为信教的朋友、亲戚、熟人和思想开明的人家。临近产期,张纫秋携带已经消毒的助产器械、急救药品等到产妇家住下,向他们宣传新法接生的好处,帮助产妇解除思想顾虑、安排卫生消毒等等,直到产妇分娩,大人、小孩平安,做完全程护理后离开。
  七七事变前,接生费为4元。老百姓看到西医助产接生科学卫生,婴儿成活率高,西医助产逐渐推广开来。到1948年潍县解放前,城里、东关已有张羡贞、何纫秋、杨绘先、李淑美,谭述恩、陈寿鹤等十几位西医助产士了。其中陈寿鹤是何纫秋的弟子。
  1948年潍县解放,何纫秋年届60岁,但她仍继续从业,曾在西医师韩炳南于东关大街开设的华阳大药房挂牌行医。20世纪50年代初,由于她人品好、威信高,曾被推选为潍坊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后任市政协委员。
  -
  改为张姓 以救人为志告慰亲人
  何纫秋虽是女性,但在她的性格里却有一种特别的坚强。当年,丈夫壮烈牺牲,噩耗传来,她将自己关在屋里几天几夜不吃不睡,以泪洗面,但在他人面前却以坚强的意志控制自己眼睛里的泪水。为了纪念亡夫,她终生独身,并在从医挂牌时改为张姓。
  据《潍城区志》记载,1925年何纫秋从医挂牌时称张纫秋。因此,老百姓习惯称呼她惠东医院“张师娘”。1961年,张同普烈士家属、亲人到济南为英雄祭扫陵墓,她以妻子的名义,请黄县赵竹蓉先生为张同普书写了《烈士张同普传略》碑文。466个字的碑文记叙了张同普参加辛亥革命英勇献身的经历;记载了与同普同时遇难的赵惠斋、秦明堂、牟士夏和何凤鳌等5位烈士的英名;表白她“忍痛学医,专以济世救人为职志”,以告慰死难的亲人。只是不知为什么,石碑未能刻成。
  -
  赡养公婆 悉心侍候二老到离世
  张同普牺牲后,何纫秋把赡养公婆看作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村里她是远近文明的孝顺媳妇,悉心侍候两位老人,直到二老离世,她才离开常疃村。
  为了实现自己学医济世救人的夙愿,何纫秋在父亲病故后,将母亲接到潍坊赡养尽孝,直到老母90多岁离世。她与妹妹惠林商定,将其外甥女王玛丽(后改名王洁)从小过继到自己身边抚养,也不改姓,她供玛丽到北京读书求学。后来玛丽在辅仁大学教书、结婚后,生下双胞胎子女。为支持玛丽工作,何纫秋又将玛丽的女儿姜慧从小带在身边抚养教导。玛丽在1963年早逝,姜慧先在黑龙江建设兵团工作,而后与一荷兰教授结婚,到澳大利亚定居。
  -
  张同和为神经外科先驱
  张同和。(资料图片)
  张同和在张同普墓前祭悼。
  张同和,字喜平,为张连元三子。他在二哥张同信的影响下,认识到从医也是救国之路,中学毕业后攻取博士学位,从医后任外科医生。抗战时期,他曾带领国际红十字医疗队赴抗日前线。1946年,张同和赴美留学,专攻胸脑外科,为我国神经外科的奠基人。
  -
  走从医救国之路 赴前线抢救伤员
  张同和,字喜平,生于1902年。大哥张同普辛亥革命牺牲时他才10岁。大哥的牺牲以及后来四弟张同俊参加革命对他触动很大,张同和决心走从医救国的道路。
  1928年,张同和毕业于北平协和医学院,并获博士学位,先留校任教,后任青岛胶济铁路医院外科主任,后相继在南京国民党中央卫生署、重庆空军医院、贵州盐务局缉私队军医处任外科医生,军医学校教务主任兼外科主任。在从医过程中,他以兄、弟为榜样,努力做一个正直、对人民有益的好医生。
  抗日战争时期张同和不甘居于沦陷区,于1940年秋不畏劳苦,跋涉万里到达西安,先后在西安军医学校、西安陆军医院任外科主任、教授(职务为国民党少将军医)。在军界期间曾受令带领国际红十字医疗队赴抗日前线,在医疗条件及设备极其简陋的情况下,克服种种困难为抗日受伤将士施行手术,抢救了一大批战斗中负伤的抗日将士。
  张同和因成绩卓着,曾获国际红十字会勋章奖励。在西安,经中共地下党员介绍,他为不少秘密转到西安的八路军伤员进行手术治疗;张同和还以自己并不丰裕的薪俸,周济流亡到大后方的贫寒学生。
  -
  赴美留学 是中国神经外科创始人之一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张同和赴美留学,专攻胸脑外科。学成回国,他与万福恩教授一起,从1947年开始率先在国立西北大学医学院开展神经外科手术,成为中国神经外科的创始人之一,后转入西安陆军医院,任外科主任。长期在国民党军队行医执教,使他对国民党的独裁、专制和腐败越来越感到厌恶。1948年,他终于下决心辞去陆军医院的职务,在成都私立甫澄医院任外科主任。
  新中国成立后,张同和应西北医学院(即原国立西北大学医学院,1956年又改名西安医学院)之聘又回到西安,任西医外科学教授、外科学教研室主任及附属医院外科主任,主持外科教学和医疗工作。他把自己多年收集的医学精典和自己购买的当时国内还不多见的医疗器械(有些是留美回国时带回的)无偿捐给医院和科室,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带领外科的中青年医生,白手起家,创造条件开展诸如胆囊切除、阑尾切除、肠切除、骨髓炎奥尔斯手术、股骨干骨折前固定术等手术,特别是使用当时并不先进的器械成功地施行开颅术,受到国内医学界和卫生主管部门的赞扬。他为了治疗精神分裂症而进行的前额叶切除研究,取得重要成果,以自己购买和制作的器械实施的开颅术对治疗狂躁型精神病具有奇效。《大脑额叶切开治疗神经分裂症104例》论文(刊登在1957年12月《科学与技术》杂志上)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高度重视,被誉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外科学界的“元老”及神经外科的奠基人之一。同时也是西北地区神经和西安医科大学外科各专业主要成就开拓者之一。他用中、英、俄文在国内外科学杂志上发表了数十篇优秀论文。
  -
  学识渊博 为新中国培养大批外科专家
  张同和以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教书育人30余年,成效显着。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他为建设西北医学院外科教研室,培养外科骨干人才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他的学生遍及全国,如陈向志、王树梓、周宪文、戈治理、贾敬业等,后来成为外科各分支专业的着名专家都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成长起来的。他的许多学生现今有大学校长、院长、教授、名医、专家。他为祖国教育和医学事业做出了宝贵的贡献。
  他主译的《贺门氏外科学各论》《实用神经外科学基础》《外科学总论》《神经外科患者处理与护理》《战伤外科学》《脑瘤诊断及军阵外科》先后由上海广协书局、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1966年1月3日,张同和因病逝世。按照他生前的遗愿,对其遗体进行了解剖。其心脏标本一直保存在西安医学院病理解剖教研室,供教学使用。
  张同和一生淡泊名利,居室墙上挂着马克思的名言“在科学大道上没有平坦之路。只有那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科学的顶峰”,这是他孜孜以求,为医学终身奋斗的真实写照。
  -
  张同俊为抗战两次入狱
  张同俊。(资料图片)
  陈秉忱写给张同俊的信。
  张同俊,字越千,是我党早期党员,为潍县党组织的建立做出重大贡献。他被捕后,在敌人的重刑下承认了自己是共产党员,成为他终生的遗憾。但他一生革命意志不变,继续为党工作,为潍坊的城市建设付出了不少心血。
  -
  受党派遣 两地奔波联络工作
  1905年9月4日,张连元的四子张同俊出生了。张同俊自幼聪明勤奋好学,读完小学以后考入乐道院文华中学。中学时,张同俊就关心时政,经常和思想进步的同学办墙报,宣传爱国主义、民主平等,反对封建独裁。他经常阅读一些进步书刊,逐渐认识到只有共产主义才能唤起民众,才能救中国的道理。在学校他结识了城里来的“陈五少爷”陈秉忱,两个进步青年一见如故,成为至交。后来陈秉忱奔赴延安,张同俊继续求学。
  张同俊在齐鲁大学历史系读书时,1925年10月,经丁君羊和于培绪介绍加入了共青团,1926年转为党员。
  山东地执委为更好地开展潍县党的工作,派张同俊和早期党员关向应到潍县。1926年1月,二人来到潍县,去乐道院找到电机房工人、共产党员牟光义,又一起到庄家村见了共产党员庄龙甲。庄龙甲高兴地汇报了潍县党团组织的活动情况。在乐道院的电机房里,他们组织召开了有十几名团员和进步青年学生参加的会议。他们还到廿里堡附近农村调查访问,查看了庄家、茂子庄、南屯等村党支部的工作。
  关向应离开潍县以后,张同俊负责山东地执委和潍县党组织的联系工作。为尽快建立潍县党的组织,张同俊时而作学生装扮,时而又是教员身份,奔波于济南、潍县之间。
  -
  秘密活动 因叛徒出卖被捕入狱
  早在1925年2月,潍县就有了共产党员并建立了中共潍县支部。由于庄龙甲、牟鸿礼、张同俊等人的努力,潍县党的组织发展很快,到1926年春已有党员近百名,建立了6个党支部,成立县级党组织的条件已经成熟。1926年6月,中共潍县地方执行委员会(以下简称潍县地执委)诞生了,这是全省建立最早的县级地方党组织。应该说,这与张同俊的积极工作是分不开的。
  潍县地执委建立后,根据党的指示,张同俊又回到齐鲁大学,毕业后到日本明治大学攻读政治经济,毕业回国被派去北平燕京大学任研究生院历史系研究员。遵照党的安排,张同俊在燕京大学图书馆工作,以此为掩护开展革命活动。曾任中共燕大支部书记、北平西郊区委书记、河北省委宣传干事,领导并参加了燕大的学生运动。
  1933年,张同俊因叛徒出卖被捕,关押在草篮子监狱。反动当局得知他是共产党的领导干部,又从北平押解到南京中央政府特别法庭受审。这时组织上和张同俊的家人都在设法营救。张连元变卖土地,用大量的金钱通过张同俊的同学张忠信打通了关系。从宽处理的条件是登记自首、悔过,承认是共产党员,且必须出国。张同俊被判死刑缓期执行。出狱后在国民党政府监督下由上海东去日本帝国大学攻读农林学。在狱中他受尽严刑拷打,承认了党员身份,但没有泄露党组织的任何秘密、没有出卖一个同志。
  -
  抗日救亡 投身统战及救援工作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张同俊又回国投入抗日救亡的斗争,回潍后参加了丁子新(潍县民先队负责人)领导的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
  1937年冬,山东民先总部在潍成立,张同俊被选为领导人之一。为打开抗日统战工作的局面,民先派张同俊、王一之、张鸿礼去做争取县长厉文礼的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厉文礼表示支持,并给了他们200元活动经费,成立“潍县各界抗敌后援会”。
  日军抵潍前夕,张同俊与丁子新、胥正华等少数队员移居乐道院,成立了“难民救援会”,还成立了民先与鲁东抗日游击队的联络站。后来张同俊去昌邑参加了抗日游击队七支队,任政治部训练科长。不久因汉奸告密,又被日本宪兵队逮捕,受尽狼狗咬的痛苦折磨。获释后,为了生计,他到潍县合作社做事。因他参加过共产党,家里经常受到敌伪特务的敲诈、威胁,为躲避逮捕,张同俊去了南京中山陵园任园艺师。
  -
  返回家乡 规划新潍坊城市建设
  1948年,张同俊在南京得知潍县解放的消息后,从敌占区南京辗转上海、青岛,于7月回到了潍坊。正巧其老友陈秉忱受华东局的派遣,回潍协助特别市委工作。陈秉忱向市委介绍了张同俊的情况,市领导臧君宇勉励张同俊放下包袱,继续为党的事业,为建设新潍坊发挥特长和智慧。于是,张同俊被任命为潍坊特别市建设局(后改称潍坊市建设科)代局长。
  当时潍坊百业待兴,张同俊制定了“新潍坊恢复建设规划”并亲自领导,做了大量工作。一是组织拆除旧城墙铺设新马路,和平路、胜利街就是在他的领导下修建的。二是抵抗山洪、抢险救灾。1948年8月,潍坊连降暴雨,山洪暴发,白浪河水位已近朝阳桥(今亚星桥),南沙滩市场的房屋、棚厦、大批货物都被冲走,群众叫苦连天。张同俊连续几天在受灾地维持秩序,组织抢险,安排灾民。大水过后,市里加快了南沙滩的搬迁,在张同俊领导下规划建成了东、西市场商业区,附近市民得到适当的安排。三是支持规划建设了人民公园及青年路的建设。
  1953年,潍坊市开始全面开展“肃反”运动,张同俊因为历史复杂受到审查,但未做出结论。1955年昌潍农校成立,组织上考虑到他在日本学习过果树园林专业,就调他到昌潍农校任果树教研组长。“文革”期间,张同俊遭到迫害,被扣上“叛徒”的帽子,遭受百般折磨。1974年8月24日,张同俊因心脏病突发去世。“文革”后,潍坊市革委推翻不实之词,对张同俊的一生做出公正的评价。
  本期部分资料由陈瑞曾提供,本期图片由张保生提供(署名除外)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人文潍坊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