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8-12-19 15:03
鄌郚总编

潍坊古村落速写

  潍坊晚报人文潍坊第110期:潍坊古村落速写
  潍坊古村落速写
  2013年9月23日
  现在社会发展得太快了,城市化的速度让人感到惊讶,一下子像变戏法似的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楼房在空间里耸立,登高望远有时是一种惬意。也许人们的审美在提高,现在楼房的装修也越来越繁琐,可是到了最后人们还是希望能返璞归真,吮吸一下自然风格的建筑。
  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希望自己能走在乡间的石板路上,与朴实的乡野人聊天交朋友。乡野有很多地方值得留恋,一排排石砌的房屋,一棵棵虬枝盘旋的古树……烦恼多了,不妨到小桥流水的乡间走走,这里也许没有柏油路和水泥路的平坦,但是这里有土壤的芬芳和沁人心脾的气息。
  本期《人文潍坊》,我们以“潍坊古村落速写”为题,跟着记者去安丘市石埠子镇庵上村看看那里的节孝石坊,听一听一位“奉亲守志,节孝两全”的好媳妇的故事;去青州市王府街道井塘古村,这里有一条明衡王为女儿修建的回娘家的青石板“官道”;去昌乐县乔官镇响水崖村,这里有唐代的古井,元代的石碾,清代的石桥;在青州市王坟镇赵家峪村,元代怀远大将军王英古墓就坐落于此。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的秋分,秋高气爽的天气,您是驴友吗,您是文史爱好者吗,您是一位久居城市的疲倦者吗,在这里将获得一些安静和旷野绿地。
  ............................................................................
  响水崖:石濑水响音清越古井老屋树森森
  唐代的古井,元代的石碾,清代的石桥,声传数里的火山泉,会结“虫果”的奇树,火山石垒砌的房屋……这一桩桩一幕幕无不让响水崖充满了历史的痕迹和古老的韵味。千百年来,在这个美丽的小山村,留下了无数动人的民间传说和传奇故事。近日,记者一行前往昌乐县乔官镇响水崖村,领略了这个小山村的美丽风光,倾听了这里的动人传说。
  ◎ 传 说
  泉水叮咚传数里,响水崖村因而得名
  说起响水崖村名的来历,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昌乐县乔官镇响水崖村党支部书记巢贵春介绍说,在响水崖村南部有两座山,分别叫东虎头山和西虎头山,两山中间的峡谷便是小丹河发源地。相传很早以前,在小丹河发源地有眼山泉,泉眼粗若碗口,泉水汹涌深不见底。有人曾将扁担插入,扁担马上被冲出来,可见泉水涌势之大。
  在泉水下游几十米处,有一数丈高的石崖,泉水流到此便形成瀑布,流水跌落声远传数里,每到雨季,声音则传得更远。泉水流下石崖后,形成一个方圆十几丈阔、深丈余的水潭。此石崖故得名响湾崖,崖北的山村便称为响湾崖村,后演变为响水崖村。响水崖村北一公里有南音村,南音村的音就是指响湾崖的瀑布声。
  巢贵春说,相传唐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唐太宗李世民率兵东征高丽时,大军走到这里,看到此地山峦起伏,古木参天、民风淳朴、水源丰富,曾在此休整了二十多天,将士们渴了喝山泉里涌出的甘冽的泉水,洗澡饮马则用瀑布下水潭里的水。响湾崖的地名也被将士们标在了行军地图上。
  拾山石烧石灰,巢锋先带头修起双龙桥
  相传,响水崖村自古就是古官道,当时村里并没有桥,来往于青州、安丘、诸城等地的商贾学子,每每走到该村时都得涉水而过,遇到暴雨天,山洪爆发,往往要在村东住下,等洪水小了再过河。当时人们都盼着修座桥。
  清乾隆年间,响水崖村民巢锋先,为人忠厚老实,急公好义,且又长得膀阔腰圆身强力壮。在巢锋先52岁的时候,他突然得了疾病,不几日,便水米不沾奄奄一息了。昏迷中判官小鬼将他的魂魄拘到了阎罗宝殿,阎王爷见他长得身强力壮且带着一身正气,便动了怜悯之心。问道:“你还有什么挂心事未了?”巢锋先说:“我想要在村东修座桥,方便行人。”阎王爷听罢,便又给了他十年阳寿,放他的魂魄还阳。
  几天后,巢锋先的病竟渐渐好了。他病好后,第一件事就是修桥。他联合周围村的石匠工匠和青壮年劳力,从山里抬来石头,自己动手烧制石灰,周围村的富户为他的急公好义所感动,纷纷捐款捐物。就连临朐、青州、安丘、诸城等地的商贾学子也都捐了银两。经过近三个月的施工,到清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秋,一座呈东西方向的两孔石桥建成了。巢锋先修起了“双龙桥”后,到了第十年上的某一天,巢锋先穿戴整齐,与众乡邻告别后,果然无疾而终。
  ◎ 探 访
  响湾崖崖石千姿百态
  美丽的传说不禁使人心驰神往,9月12日下午,记者一行在巢贵春的带领下,开始了响水崖村的探索之旅。
  我们的第一站便是响湾崖。出响水崖村一路向南,徒步行进约二十分钟后,一个数丈高的石崖映入眼帘。该石崖顶部生长着茵茵绿草,数米高的崖身上却寸草不生,嶙峋的石块裸露在外,经过长时间的风化侵蚀,呈现出千姿百态的模样。崖底没有传说中的水潭,大大小小的石块堆满了底部。
  响湾崖与四周山崖呈圆弧形状,仅余北部一个小缺口可通。巢春贵介绍,多年以前,这里是一个小型的火山口,崖底的大大小小石块和崖身石壁,都是地地道道的火山石。“火山石硬度很高,是建造房屋的好石材,当年很多村民会来这里取石材盖房子。”巢贵春说。
  顺着崖壁,记者小心翼翼地摸索着走到崖底。抬头仰望,崖身上不断有清澈的泉水渗出,落在地面上,发出“滴答滴答”的悦耳声音。地面上的石块长年有水浸润,手感十分润滑。由于整个崖底都是各种形状的火山碎石,走在上面,脚底被硌得有疼痛感。
  巢贵春介绍,这两年泉水不够丰沛,所以崖底没有水潭。当年水量充沛的时候,崖底的水潭积水很深,崖顶部的泉水滴落在水潭中,声音非常大。“那个时候我们村里的村民,夜晚都能听到滴水的声响。”巢贵春介绍。
  打造原生态小山村
  据乔官镇党政办公室主任唐宗武介绍,目前,乔官镇对比较有特色的村庄申报山东省特色旅游村,相关申报工作正在积极准备中。“我们打算将乔官镇最有特点的村庄进行统一包装、统一申报,目前正在对旅游、农家乐、特色小吃等比较有特色的村庄进行摸底,并搜集了大量资料,包括政府对特色旅游村庄的扶持政策等。”唐宗武说。
  响水崖村党支部书记巢贵春告诉记者,他计划依托响水崖村古井、石屋、名泉、奇树四大优势,打造绿色生态旅游小山村。
  “响水崖村坐落于昌乐古火山群附近,地理位置优越,附近的土地矿物质丰富,很适合种植五谷杂粮。”巢贵春说,他打算依靠古火山群,利用村里的剩余劳动力,在响水崖村打造五谷杂粮农产品深加工。
  巢贵春还说,目前,潍坊新瑞成有限公司在响水崖村的南侧投资1.2亿元,建成了黑山生态园,解决了村里的部分劳动力。而在黑山生态园北部,响水崖村的南部是一片槐树林,森林覆盖率达到90%以上,生态环境优美,也很适合搞旅游开发。“我们打算将响水崖村和黑山生态园连在一起,利用黑山生态园的优势,把响水崖村打造成有名的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绿色原生态小山村。”巢贵春说。
  石桥散发沉稳古朴韵味
  第二站,记者便来到有数百年历史的古石桥。巢贵春告诉记者,该桥之所以命名为“双龙桥”,是因为每逢雨季,从东虎头山和西虎头山上下来的两股洪水,像两条从天而降的巨龙咆哮着在这里汇集,从桥洞内穿过,取双龙交汇之意,故此桥名为“双龙桥”。
  远远看去,这座古石桥呈青白色,它安静地卧在小丹河上,历经几百年风雨,古桥散发出沉稳、朴实的韵味。巢贵春介绍,此桥东西长约10米,南北宽约3米。桥面两侧用玄武岩石条砌成,中间是用乱石加土填平。
  在桥的两端,有数块修建于乾隆年间的石碑,碑文记载了当时建桥者和捐助者的名字。经过岁月的侵蚀,现在的碑文早已模糊不清无法辨认。巢贵春介绍,很早以前,大多文人墨客都愿到此一游,至今碑文里还留有很多外地知名人士的捐赠。
  在桥一侧,有一片密密的小树林。树林里立着几块大型的文化碑,之所以被称为文化碑,是因为石碑上都题有“明礼”“厚德”等红色的大字。“这些碑石是从外地运来的,安置在双龙桥边,现在已经成为了村里的一道风景。”巢贵春说。
  古井沿上布满33道拉痕
  记者在探访响水崖村时发现,在响水崖村的各个角落里都藏着大小不一的古井。在响水崖村的东南角是一个用青石砌成的古井,这口古井深约5米,在井口的东侧摆放着一块大水泥板,盖住了一半的井口。“这口古井的井口比较大,生怕村里的孩子调皮掉到古井里,所以盖上了这块大水泥板,遮挡一下井口。”巢贵春说。
  虽然井口被盖住了一半,但是透过剩余的井口低头望去,一眼就能看到明晃晃的井水。“这口古井一直有水,即使到了大旱年间,井里的水也很充足。”巢贵春介绍说,据传,这口古井在唐朝年间就有,原来位于村子的中间位置,村民一直喝这口井的水。2006年,村子里通上了自来水,村民们才不到古井打水了。
  记者看到,这口古井的井沿用四块大青石连接而成,青石上都被磨出了一道道很深的拉痕。“以前打水都是往井里放下一个桶,灌满水后,再用绳子往上拉,日久天长就形成了一道道的拉痕。”巢贵春说,古井上共有长短、深浅不一的33道拉痕,似乎见证了当年村民们围在一起打水吃的情景。
  在古井的东北角是一棵几百年前的荆树,虽然经过几百年的洗礼,但荆树枝子仍比较挺拔,树上的叶子也比较茂盛。在古井的东侧是两座圆形、较光滑的石碾。“这两座石碾是元朝年间的,古人们用来碾粮食的。”巢贵春说,唐朝古井、百年荆树、元朝石碾都见证了响水崖村的历史。
  村中两棵奇树引人探究
  巢贵春告诉我们,在响水崖村里,还有两棵奇树。一棵是在村东南角的水塘边的“山黄瓜树”,另一棵是在村东头生长的俗称“顺筋枝”的树。
  在响水崖村东南角的水塘边,记者看到了一棵外形像一把大遮阳伞的大树,整棵大树高约二三十米,倾斜着靠在水塘边,树枝非常茂盛。郁郁葱葱的树叶间还长着密密麻麻的果实,这些果实个头比山楂小,外壳颜色与树干的颜色很像,都是深棕色的。新奇的是,有些树叶竟生长在这些果实上。
  打开一个果实后,记者看到,里面的果肉是白色的,在果肉内还有个小小的硬壳,里面爬着一只形状类似“蛆”的白色小虫,打开硬壳后,小虫在果实内爬来爬去。巢贵春介绍,关于这棵树,村里一直有“这棵树结个果,果里有个虫,虫还不吃果”的谚语。“一直以来,这棵树上结的果实,里面都有小虫,虫子和树相安无事,等到来年,虫子羽化成蛹爬出果实飞走。因为果实的味道有点像黄瓜,当地人称这棵树为山黄瓜树。”巢贵春说,对于山黄瓜树的生长原理,当地却无人知晓。
  而在村东头的“顺筋枝”树,外形上则没有“山黄瓜树”长得茂盛。“顺筋枝”树的树干光秃秃的,只在树顶上还残留着几枝绿色的树枝。正在树边纳凉的村民赵大娘告诉记者,但凡有人伤着筋脉,都可以折几根树枝回去,把树枝放在水里煮开,然后烫一烫患处,一般都能很快见效。“除非你伤着骨头了,否则都很管用,不用去拿药,用这个枝子泡水烫烫就能好了。”赵大娘说。
  这棵“顺筋枝”树非常受村民欢迎,“你看都被折成什么样了,矮点的枝子都被折了,就还剩下顶上的几根了。很多外村的人都一路打听着,到这里来折树枝用,效果非常好。”赵大娘告诉记者。
  古老石屋已无人居住
  漫步在这座充满神秘色彩的村落里,古朴的石房子引起了记者注意。石房子的墙全是由形状不一的石头垒成,高有丈余。石缝之间没有用任何灰沙泥浆,浑然天成。巢贵春告诉记者,这些垒石房子的石头都是火山石,坚硬密度大,是盖房子的好石材。“以前条件不好,没有那么多钱请泥瓦匠盖房子。就只能从附近找火山石,垒成围墙。不过这种房子冬暖夏凉,非常适宜人居住。”巢贵春说。
  围墙是用火山石垒成的,大门便用树枝捆绑成一个栅栏。随着人的进出,栅栏门发出“吱呀吱呀”的声响,不论是栅栏上还是石墙上,都早已破旧不堪,充满了岁月的痕迹。巢贵春说,村里这样的石房子还有三十多座,很多房子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现在大多数的石房子破旧不堪,极少有村民还在里面居住。
  巢贵春介绍,最后一座有人居住的石房子,居住者已经在两个月前去世了。“那位居住者在石房子里整整生活了87年,加上他父母在里面生活的时间,大概有一百多年了。”不过岁月流转,人们都在村里盖了新房,这些历经沧桑的石房子,只能空守在这片土地上,继续用它沉默、朴实的姿态,看着沧桑变幻。
  本报记者 刘燕 李楠
  井塘:一眼清泉永不涸 衡王嫁女到宝地
  在青州西南秀丽的玲珑山下,坐落着一个明代的古村落遗址。这里青山叠翠,溪水潺潺,石屋林立,古木参天。这就是青州市王府街道井塘古村。9月13日,记者来到井塘古村看到,一座座古老的石屋扑面而来,这些石屋虽然已经不复完整,但那平整光滑的墙面、错落有致的石块、雕刻精美的挑翅,以及惟妙惟肖的石狮、石鼓等,无不体现着古代工匠原始而高超的石砌房民居建筑技艺。
  一口古井诉说多少故事
  当天上午9时许,记者在井塘古村景区讲解员巩象莹的带领下沿着一条青石铺成的小路向井塘古村走去。走了大约500米后,一口古井展现在记者的眼前。
  低头向古井看去,古井深约12米,一眼就能看到一汪清澈的井水,明晃晃的水面照着人的身影。因为经常取水,提水的井绳曾将井口磨坏多次,井口石也换过3个。“这个辘轳还是原来的。现在的井口石是第三个,井口上井绳磨出的痕迹,最深的可达七八厘米。”巩象莹介绍说,这里原来是一眼清泉,常年不涸,附近的20多个村庄都靠此清泉为生,村民凿为井塘,村里的老百姓流传:“先有井塘,后有井塘村”。
  明末,衡王的女儿嫁到此处后,井塘村的人口增多,人们将这一汪泉水围砌成井。20世纪70年代,每逢大旱,周围村庄张家峪、闫村等村子的村民都到这里取水,因此还发生过“争井”的故事。为了能喝上井塘的泉水,附近的村民都和井塘村联姻,小伙子们纷纷娶井塘村的闺女为妻,并当起了井塘村的上门女婿。如今,在井塘村仍保留着招上门女婿的传统。
  在古井和井塘村之间有一座石拱桥,名为“仪凤桥”,桥以“仪凤”命名,是“有凤来仪”的典故,这里的“凤”就是公主,公主下嫁井塘,就是凤凰降临宝地,由此也见证了衡王公主下嫁井塘的传说。在这座拱桥的北侧是用三块大条石搭建的一座小桥,名为“兴隆桥”。“仪凤桥和兴隆桥都是明代修建的石拱桥,样式相同,两座桥一上一下,南北对称,都记载着修桥捐款等事项,兴隆桥后来被冲毁。”巩象莹说,两座桥既是村民到井塘村取水的必经之道,也是井塘村通往青州城的必经之道。
  百座古屋院落目前开放
  进村的道路沿着山坡或山谷绵延起伏,一条石板古路时隐时现。沿着进村的古路,首先看到的是井塘村的围子墙,围子墙由许多大小不等的石块不规则砌成,有一人多高。
  “关于围子墙的修造年代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修建于明代,即衡王嫁女时修建的。另一种说法说井塘村的围子墙是清末修建的,据传清末山东战乱频繁,为了保家卫国,全村修建了环绕村庄的围子墙。”巩象莹说,对于像井塘村这样的小自然村来说,修建围子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明代才建村不久的井塘村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修建这样的围子墙,只有在动乱的年代,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村民才会倾其所有修建围子墙,所以围子墙建在清末的说法还是可信的。
  顺着平滑的青石路向村子走去,进入村内故居后,记者看到,整个村庄坐落在高约300米的山坡上。房屋挺拔突兀,光地基就有六七米高,仿佛从山坡上长出来的。井塘村院落都是采用山东传统四合院的布局样式“东南大门,西南圈”。村里民居一般为单独院落,院落布局一般是正房三间或五间,正房前面是院子,东西厢房多为两间,南屋三间。由于是山区,受地形的局限,为了有四合院的布局样式,村民不惜垒出十几米高的堰子。
  井塘村院落的院墙,一般由半人高的石墙围成。农家的院墙非常简陋,有的甚至连院墙都没有。院落的大门也分为两类,简陋的开墙口为门。村里的富户比较注重门楼,把门楼看成家族门面的象征,大门楼上刻着木雕、石雕、砖雕等,看起来非常气派、豪华。
  据井塘古村旅游项目建设指挥部副指挥张国新介绍,井塘古村目前开放的有150多个院落,这些院落以明、清时期为主。虽然已经不复完整,但那平整光滑的墙面、错落有致的石块、雕刻精美的挑翅,以及惟妙惟肖的石狮、石鼓等,无不体现着古代工匠原始而高超的石砌房民居建筑技艺。
  昔日浩大的宜宾府只剩管家房
  井塘村北侧地势相对比较平坦,多已建造了现代民房,这里也是明朝时期衡王女儿与其女婿居住的旧址。据传,衡王的女儿、女婿在井塘村有72间古屋。衡王女儿下嫁井塘村的吴宜宾后,随后在井塘村建起了“七十二口瓦屋,三十二口楼”,并起名为宜宾府。“关于宜宾府的传说也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衡王女儿嫁给了一个叫吴宜宾的人,另一种是说衡王的女婿都称为‘宜宾’,到底是为什么叫宜宾府,没有人说得上来了。”巩象莹说,在宜宾府的东侧还有72层台阶,十分高陡。据传,这是通往宜宾府的台阶。
  昔日浩大的宜宾府如今只剩下两座管家院了,东侧的一座是当初放养牲口的院落,西侧的一座是当初管家居住的地方。虽然这两座院子如今也只剩残垣断壁,但是与其它的院落明显不同。管家房的屋子立面是全砖到顶,离檐板下门窗都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山墙、后墙都有挑翅,全用砖块垒得整整齐齐。大门口上的挡风板、垂帘也雕刻得十分精美,这些都显示着当年宜宾府的豪奢。
  从宜宾府的管家房出来后,沿着一条用青石铺成的石板路,向下走去,道路两侧都是碎石,中间是一块平整的大青石,由于时代久远,这些大青石被磨得非常光滑。“这条石板路叫‘官道’,是当年衡王特意为女儿回娘家修的路,中间的大青石是专门用来走马车的道路。”巩象莹向记者介绍,据传,衡王的女儿下嫁到井塘村后回娘家,衡王问女儿家中还缺什么东西,女儿说家里什么都有,就是回娘家的路太难走。衡王听后,便派人修了一条长约二三十里的石板路,从青州南门起,经张家峪、闫村等,直到宜宾府大门口。现在的石板路至今还隐约断续可见,其中张家峪内,以及张家峪和闫村之间,还遗存很多完整的石板路段,石板路面车痕累累,光滑可鉴,这也印证了井塘古村的悠久历史。
  石砌房民居建筑技艺面临消亡
  以衡王女婿吴宜宾的72间古屋为中心,井塘村形成了以张家大院、吴家大院、孙家大院为布点的风格独特的古民居建筑群,也是我省保存比较完好的一处明代古村落。这三座大院都坐落在一整块大石板上,通往院落的台阶均有石块砌成,少者七八级,最多一处有七十二级,建筑气势宏伟。如今的吴家大院已经按照原貌完全修复好。
  据张国新介绍,井塘古村石砌房民居建筑技艺从井塘村有石房时开始,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是一种用石头作为主要建筑材料砌造房屋的传统手工技艺,石砌房民居建筑技艺巧妙地将当地民俗与风水文化相结合,将大量的绘画、雕刻、风水、民俗和实用性融为一体,有着较高的文化艺术价值。以当地青石为主要建筑材料,既减少房屋备料过程中的相关程序、环节,又降低房屋造价成本,解决了井塘人几百甚至上千年的居住问题。井塘石砌房民居建筑技艺利用原始的“看平”工具,科学地处理了房屋基础建筑的水干问题,其石块错落有致,互相交错,缝隙处贴补石片,既严丝合缝,又空气流通,起着冬暖夏凉、稳定坚固、环保无污染的居住效果,具有较强的科学价值。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井塘古村也没有通电,没有修路,挑水困难,大部分井塘人搬离古屋,住进了山下的井塘新村。更重要的是,石砌房建筑需要占用大量的时间,仅石屋前脸料石的打制就需要四五个工匠160个工作日。现在新瓦房建设已不再需要这种技艺,年轻人觉得学习这门技艺没有用途,井塘古村石砌房民居建筑技艺面临消亡的窘境。
  古村生活老民俗依旧存在
  “井塘古村保存比较完善,更重要的是非物质形态的生活民俗都没有隔断过,在鲁中地区比较典型。”张国新说,井塘村民的生活民俗、节日民俗、生产民俗等,至今保留着原生态的韵味。
  张国新说,井塘村村民分别来自吴、孙、张三个不同的家族,他们自明代由各地迁居至此。井塘村的三个家族均保留有各自的碑谱,都位于祖坟之地,只是吴家的祖坟早已被破坏,如今碑谱上刻的文字也有些模糊,多亏还有新续的布谱,所以不至于使资料荡然无存。孙家和张家的碑谱都保存完好,字迹辨认起来也比较容易。
  在村子里,盖房子是一件大事。但在井塘,一家盖房,亲戚、朋友、庄乡都来帮工,有着“帮忙”的习俗。张国新表示:“帮工不用户主特意去邀,都是村里的人情往来。帮别人的多,自然将来盖房帮自己的就多。来帮工的都不要工钱,但是户主要负责饭、烟酒、茶水之类的费用。女帮工则主要是负责做饭等活计。”
  在井塘村建房,至今保留着一系列的规定和仪式。房子起工时要上梁,上梁要挂上梁红。上梁红是方块状的红布,用双股红绳系住红布,吊到脊梁上。脊梁上还要贴上写有“公元某年某月某日上梁大吉”的红纸对联。除拴红布外,还要拴上栗子(立子之意)、花生(长生之意)、黄历(过好日子之意)、铜制钱(富裕之意)等。
  女人们要在新房前的空地上摆放一张小方桌,上面放上“五个盘”,叫上梁贡。通常,要摆上八碗菜,有点心、馒头、芹菜(成才之意)、鱼(象征年年有余)、豆腐(表示幸福之意)等。然后,要请两个老婆婆来磕头,唱上梁歌。
  上梁歌,在井塘村称为念佛。井塘村时兴的上梁歌有两个版本。一首为阎贵芝等所吟唱,她的老伴就是石匠孙全吉。另一首是王珍兰老大娘所唱。当村里有事,如上梁、结社时,王珍兰经常去唱佛:“这口屋盖得强,观音老母来上梁。门窗户大安正当,金砖银瓦一起上。大梁上的沉香木,二梁上的满屋香,三梁上的全家宝,门神虎爷站两旁,桌椅条凳屋里有。屋里有个高官座,屋里有个状元郎,状元头上两枝花,富贵荣华头一家,弥陀佛。”
  老村民对古屋仍情有独钟
  今年55岁的井塘村村民孙世荣如今仍住在3间古屋内。他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井塘村村民开始陆续搬迁,他也在老井塘村的西侧盖了5间大房子。儿子结婚后,他便搬回了老屋。“在老屋住习惯了,还是愿意在老屋住,我家的东侧就是古井,吃水很方便,井水比自来水也好喝。”孙世荣说,老屋都是用石头砌成的,冬暖夏凉,住着非常舒服。如今,整个老井塘村还有3户村民住在老房子里。
  今年54岁的吴兆德已经搬到了新井塘村。他告诉记者,以前的井塘村水资源丰富,即使到了大旱年间,村里也不存在吃水难的问题,为此附近几个村里的村民都到井塘村挑水吃。为了能吃到井塘的水,附近村的小伙子纷纷当起了井塘村的上门女婿。“现在村里的人大部分都搬到了新村,村里的年轻人也都外出打工,但是村里仍保留着招上门女婿的习俗。”吴兆德说,如今的井塘村共有508户村民,其中43户是上门女婿。
  古村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
  “现在井塘古村每周能接待七八百人左右,周末能接待五百人,法定节假日接待的人相对多些,有时候一天能达到2000人。”巩象莹向记者介绍,井塘古村的名气越来越大,不仅吸引了青州本地的市民前来参观,淄博、东营、济南、青岛等不少外地游客也纷纷赶来一睹古村的风貌。
  记者在采访时碰到了专程来旅游的李晓芹,当天她正带着两个朋友前来井塘古村旅游。“我们今天是专门开车过来的,听朋友们说井塘古村很漂亮,今天过来看看,果然很有感觉,是个旅游度假的好地方。”李晓芹说,住惯了城市,到古村走走,不仅能呼吸新鲜空气,还能放松心情。
  据张国新介绍,2011年5月井塘古村旅游项目建设指挥部成立,2012年10月井塘古村正式对游客开放。井塘古村被命名为山东省历史文化名村。“以井塘为核心,规划、修复明朝、清朝、民国、新中国至改革开放初不同历史时期的民居建筑(院落),同时与南闫村、张家峪搞好衔接,打造省内甚至国内独具特色的古村落群,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张国新介绍说,以不同历史时期建筑(院落)为载体,挖掘并充分展现当地历史文化,添置业态,丰富旅游景点的内涵。另外,在古村落群周边,开辟现代旅游功能区,满足不同旅游层次的需求。
  ◎美丽传说
  衡王嫁女
  明朝嘉靖年间,衡王是嘉靖的兄长,封地青州,有三个女儿。井塘村人吴宜宾,跟母亲相依为命,靠打柴、卖柴为生。一天早上,吴宜宾睡过了头,但必须到城里去卖柴,如果去得晚了就没人买他的柴了,所以他起床后,拼命地跑到城里去卖柴,一气跑到了衡王府门前,由于跑得累了,便坐在衡王府门前的台阶上休息。门官告诉他,今天是衡王选女婿的好日子,让他卖完柴回来。听说衡王选婿,吴宜宾就来了精神,他想可以借机会吃饱肚子了。
  卖完柴回到衡王府的吴宜宾看到,来选女婿的人都坐满了。那时,坐的是八仙桌只留下了一个正座,他不懂规矩,就坐在了正座上开始吃了起来。吴宜宾不仅把他面前的菜都吃完了,而且又吃了一箸饼(就是把筷子竖起来那么高,筷子放平那么长的一打饼),其他王孙公子只象征性地吃了几口。吃完饭后,他就要离开,但王府的人不让他走了。原来,衡王的大女婿和二女婿都是得细食病(厌食症)死的,所以三女儿一定要找个身体好、能吃饭的人为婿。吃饭时,三小姐在绣楼上俯瞰众人,发现吴宜宾年龄不大,而且特别能吃,所以就选中了他。
  婚后,衡王派人在井塘村为他们修盖房屋,据说有72间多。而为了方便女儿回娘家,衡王专门在该村与衡王府(现青州城区)之间修建了一条用青石板铺成的小道,俗称“官道”,当时只有高级别的官员才能铺此“官道”。目前,此“官道”仍保留着部分遗迹。
  本报记者 刘燕
  赵家峪:依山傍水似桃源
  百年石屋话沧桑年石屋话沧桑
  青州市王坟镇赵家峪村处群山环抱之中,多山形成狭长谷地,因最早在此安居者为赵姓,故得名赵家峪。村民自古至今依山傍河而居,至今留存着许多以典型的鲁中建筑风格为特色的古民居,其中有不少还保存着明代中后期的建筑遗风。古民居大都坐落在穿村而过的石河东侧,大大小小约有30多处院落,多为四合院,建筑风格古朴厚重,石街古巷历经沧桑,村子西南方向,元代怀远大将军王英古墓坐落于此。近日,由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及文物局联合评选的全省第三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赵家峪村榜上有名。9月14日,记者一行前往赵家峪村,感受了古村落的古老风情。
  古村落充满浓厚生活气息
  记者一行从王坟镇政府出发,沿着博临路一路向东南方向行驶,沿途窄窄的小路十分颠簸,路两边树木茂盛,国槐、杨树等生长得郁郁葱葱。带着欣赏的心情,一路前行一路感受,心情充满期待。大约二十分钟后,记者到达了赵家峪村。
  赵家峪村四周群山环绕,仅村北有一条宽三四米的小路可通。该村落年代已久,在元朝之前就已经存在。赵家峪村党支部书记景中云告诉记者,因最早在此安居者姓赵,故得名赵家峪。由于处于深山之中,与外界沟通不便,所以该村落民风淳朴,保存了相对完好的古代生活遗迹。近日,赵家峪村由于其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获评山东省历史文化名村。
  刚走到村头,一阵轻快的欢笑声便传入耳中。记者看到,一座高高的石桥底下,二十多名村民正在桥洞里说笑。这些村民年龄跨度非常大,有的已经白发苍苍,有的还是稚嫩孩童。有年轻少妇正在河水里浣洗衣物,有老太太正摇着蒲扇与人聊天。远远看去,俨然一副充满淳朴气息的生活画卷。
  景中云介绍,桥底下的河流名为石河,该河流程较长,赵家峪村是其一个流经点。虽然赵家峪对石河来说,只是一段小小的流经点,但是石河对赵家峪的村民,却有着重要意义。多年来,村民在河边洗澡洗衣,浇地灌溉,石河俨然是该村的“母亲河”。记者发现,石河两岸有不少形状各异的石头裸露在外,形成了较宽阔的河床。“石河里面石头特别多,现在河流水量不大,所以把石头露出来了。当水量丰沛的时候,这些石头就被河水淹没了。”景中云解释道。
  石槽石碾是村民儿时美好回忆
  除了古老的石房子见证着这座村庄的历史,在村落里,随处可见一些充满历史气息的生活痕迹。从这些痕迹中,依稀可见古老村庄的生长脉络。
  一所石房子外墙边上,有一个长一米二、宽八十厘米的石槽,该石槽具体建造年代已无从考证,但是从青石上深深的裂缝可以看出,石槽至少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石槽重达百斤,两个壮年男人合力都无法挪动。景中云介绍,该石槽多年前一直被用来饮马。后来到了近代,石槽重新被村里一些喂养牛羊的村,民利用,村民常常把牛羊赶到水槽边上饮水。但是近几年,由于村里养牛羊的村民减少,石槽也逐渐被闲置。记者看到,石槽内已经散落着厚厚的一层落叶灰尘。
  在村子正东方向,还残存着一个古碾的碾盘。景中云说,这个古碾历史久远,自从有了赵家峪村落开始,这个古碾便一直存在,并一直是村民们碾磨粮食的地点。“在我七八岁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把粮食放到这里碾磨。逢年过节,这个碾盘便格外抢手,有的村民只得成宿的排队,才能轮到自己碾粮食。当时这个碾盘可谓是村子的人流密集点了。”今年50多岁的景中云回忆说。
  “文化大革命”期间,石碾遭到了破坏,已经无法碾粮食的石碾开始被闲置起来。于是,景中云联合村里十五六个壮小伙一起,将上千斤的青石碾盘移到了路一侧。虽然古碾的辉煌不在,但是它仍然见证了古老村庄的旧时生活痕迹。
  元朝将军王英墓位于村西南方
  在赵家峪村的西南方向,残存着元朝怀远大将军、同知海北海南道宣慰使司事、双刀将军王英的古墓。
  王英,字邦杰,王坟镇赵家峪村人。据《元史》本传记载:“此人性刚果,有大节,膂力绝人,善骑射。”元统元年(1333年),授怀远大将军,同知海北海南道宣慰使司事。晚年,因红巾军占领山东大部分土地,刘福通奉韩林儿建立宋政权,已96岁的王英坚决不食异姓之粟,几日后绝食而死。从这一点看,王英实乃一位高风亮节的良臣。
  下午2时,记者一行在景中云的带领下,前往村西南方向探访王英墓,经过一段崎岖的山路后,终于到达王英墓的所在地。只见王英古墓已被厚厚的草丛荆条掩盖,仅存半个坟头和残碑。从外面看,很难辨认出这是一座古墓,更难想象到,古墓里掩埋着一位曾经叱咤沙场的大将军。
  景中云告诉记者,当地政府很重视王英墓,每年都会给村里一部分资金,派专人负责看护。“我每天都会来墓旁看看,确保万无一失。”景中云说。
  古老石房子见证沧桑变幻
  漫步在这个古老的村落里,随处可见的是充满古老气息的石房子。景中云介绍,这些石房子大多坐落于石河东侧,有30多处院落,多为四合院。石房子建于什么年代已无从考证。
  走进石房子,只见垒砌的石头形状各异,颜色多为青白色。由于多年来雨水的侵蚀,石头有着圆润的触感。不少石头上长满了细密的青苔,更为神奇的是,有不少绿色蕨类植物从石头缝里生长开来,让人不得不叹服植物旺盛的生命力。景中云告诉记者,这些石房子的垒筑浑然天成,没有用任何灰沙泥料,这种建筑方法俗称“干插”。“这种建筑方法建造的房子非常结实,而且冬暖夏凉,非常适宜人居住。”景中云说。
  推开吱呀作响的木栅门,走进一所石头垒砌的四合院。只见院内杂草丛生,原本的小径已被草丛覆盖。院落内还残存着一方石磨和一个大水缸。石磨和水缸都以青石为原料,虽然历经沧桑,但仍保存完好。
  石房子多数是祖辈传下来的
  大多数石头垒砌的四合院,屋子的房顶都已经坍塌,有的甚至只剩下一面墙壁。景中云说,石房子是很有灵性的。如果长年有人居住,那么石房子不会坍塌。如果长年无人居住,那么不出十年房子肯定会坍塌。“现在村落内无人居住的石房子大部分都坍塌了,有人居住的石房子也都已经翻盖了。”景中云说。  现年83岁的赵家峪村民张礼英和88岁的赵安美是前后邻居,当天下午,记者赶到赵家峪时,张礼英和赵安美正坐在自家石房子前乘凉。记者看到,张礼英家的石房子地基全部是用青石堆砌而成,屋墙大部分是青石,靠近门口的部分贴着红砖头。屋顶采用的是红瓦,大门口也已经按照现在大门的样子进行了翻修。张礼英告诉记者,我们现在看到的她家的石房子是20年前翻修过的。“地基没动,还是原来老房子的石头,屋顶换成了红瓦,大门口是去年翻盖的。”张礼英说,她1949年嫁到赵家峪时,家里就有石头房子了,当时的院子已经比较破旧,有西屋和北屋。
  “我记得我婆婆曾经说过,她结婚那会就住在石房子里。”张礼英说,她嫁过来后,家里比较穷,婆婆和本家的叔叔们借了不少钱,叔叔们家的孩子娶媳妇,没房子住,婆婆就让他们住在她家,这样就相当于拿住房抵账。当时,她家的院内共住了4户人家,其中一户就是赵安美一家。
  “我结婚那会就住在她家,当时还住着两户本家,当时的院子比较小,又放着不少东西,那个时候摊煎饼,就在门口的胡同里摆鏊子,四家鏊子摆在一起,占满了整个胡同。”赵安美说,他们四家挤着住了好几年,直到后来各自建了新房才分开。她还说,目前她居住的这座石房子也是祖辈传下来的,期间多次修复,几乎保持了原来的样子。
  百年门楼彰显当年气派
  下午3时许,在赵家峪村党支部书记景中云的带领下记者来到村民景光勇家。刚走到景光勇家的大门口,记者就看到,在大门口的两侧摆放着长约五六米形状各异的石头。
  听到大门口有动静,48岁的景光勇从家里跑了出来。“这些石头都是我从村东南的山上捡的。”景光勇向记者介绍,这些石头都是观赏石,有青州红丝石、青州纹石,还有普通的青石。
  记者跟随景光勇向院里走去,景光勇家的大门楼两侧是用青砖堆砌而成的,虽然经过岁月的腐蚀,但是两侧的青砖仍然非常清晰,就连青砖的纹理也看得非常清楚。在大门楼的前方挂着两个红灯笼,大门楼的两侧还贴着两个大大的“喜”字,经过雨水的冲刷和阳光的照晒,红色的纸已经褪了色,仅剩两个黑色的大“喜”字。
  大门楼两扇已经斑驳不堪的大门被重新粉刷了黑漆,两扇大门上贴着一副“红梅结好,绿竹生孙”的对联,俨然家中刚刚有过喜事。抬头望去,大门楼的门楣上雕刻着精美的镂空花纹,门楣的下方两侧也刻着精美的镂空花纹。门楣两侧的青砖上还留着“福寿康宁”四个黑色的大字。“这四个字本来是刻在石头上的,但是经过风吹日晒,这四个字已经不那么明显了,现在我们看到的黑色字,是我照着原来的样子,用黑色毛笔描的。”景光勇说。
  “这个大门楼是我们祖辈流传下来的,我爷爷小的时候就有了,到现在至少得有100年的历史了。”景光勇说,该门楼属于砖石结构,里面是青砖,外面是青白石。透过大门楼记者看到,一个画着大“福”字、“金元宝”、“柱子”、“牡丹”等图案的影壁墙与大门口互相对应,依稀可见当年的气派与辉煌。
  景光勇向记者介绍,在古代,门楼是一家一户的总甬,又是主人的“门面”,直接反映主人的社会地位、职业和经济水平。门楼的高低大小、砖瓦村质,彩绘文字、和左邻右台关系都有规定,与身份相符。“我爷爷是秀才,我的曾祖母是大户人家的小姐,我们家在清朝还是比较兴盛的,算得上是大户,所以大门口在当时也算比较豪华。”景光勇说。
  赵家峪村民靠石头发家致富
  景光勇说,爷爷去世后,把房子留给了他的父亲,他的父亲去世后又把房子留给了他。目前,他居住的这套房子就是爷爷留下来的。“大门口一直没动,还是原来的样子,院子有些变动,原来是四合院,室内装修了一下,室外还是石头的。”景光勇说,赵家峪村的房子都是石头房子,每处房子差不多都有100多年的历史了。
  受爷爷的影响,景光勇也很喜欢画画和写字,目前他比较擅长画写意。“我的字和画,比起我爷爷的来差远了,我一直在尝试着赶上我爷爷。”景光勇说,除了写字和画画外,他目前还从事着石头生意,如今他的石头已经卖到了潍坊等地区。
  景光勇说,他从小就对石头很感兴趣,见到好看的石头他总忍不住捡回家。16岁那年,景光勇一人骑着自行车从山上运回了很多石头,他挨个给石头分类,有红丝石、青石、纹石等,当时村里的很多人都不理解,觉得一个农村孩子从小生活在大山里,没事瞎捣鼓什么石头。不顾众人的异样眼光,景光勇继续每天到山上捡石头。
  五年前,景光勇将自己的石头推向了市场,没想到反响还不错,不少人把石头当成了观赏石,摆在家中或是单位。如今,不少人慕名而来,寻找赵家峪的石头。景光勇也靠卖石头发家致富,每年能收入十几万元。  本报记者 刘燕 李楠
  庵上:石坊巍峨声名远
  安丘市石埠子镇庵上村建村于明朝初年,村中以马姓居多,村内明代民居十几户,多由土石或砖木结构建成,至今保存较为完整。庵上村西依庵上山,山上原有一尼姑庵,故得村名庵上村。现尼姑庵已不存在,仅余一棵枯死的古松柏。清朝年间,一位马姓大财主的大儿子去世,大儿媳妇“奉亲守志,节孝两全”,儿媳妇死后,马家为其立节孝牌坊。如今,石坊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月15日,记者探访了安丘市石埠子镇庵上村。
  石坊14年雕刻而成
  当天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坐落于石埠子镇庵上村石坊公园内看到,庵上石坊坐西朝东,坊高12米,宽9.35米,整体由多块巨大的石灰岩垒叠而成,接缝严密,浑然一体,宏伟壮观,其结构为座、身、顶三部分。坊座为4块条状基石,坊身是由4根立柱组成的正门和两个侧门,坊顶为单檐庑殿式。整个建筑造型庄重,规整对称,石坊上部两面均刻“圣旨”二字,正楼匾上分别镌刻“节动天褒”、“贞顺留芳”楷书大字,题跋为“旌表愚童马若愚妻王氏节孝坊”,次楼匾上的刻字分别是“大清道光己丑岁建”。
  石坊上题字传为高密翰林单兰亭所书。石坊的雕刻内容丰富多彩,既有神话传说中的仙人异兽,又有现实中的风土人情。艺人采用浅浮雕、高浮雕、透雕、圆雕等多种技法,在不同部位刻画了车马人物、飞禽走兽、花鸟虫鱼、风云水月等数十种景物。
  石坊在不同部位刻了不同的内容,在两根中柱的东西两面,分四组雕刻了精美潇洒的八仙,维妙维肖,栩栩如生,有呼之欲出的效果;其内侧刻有两尊门神,手持金瓜,相对而立;中柱底座的内侧,刻有反映“耕、读、渔、樵”社会生活四幅风俗画,形象生动,富有生活情趣。
  整个坊顶有12条垂脊,每条垂脊角的上、中、下部都刻有1只昂首眺望的龙头,共36只。在3条正脊两端都有1只尾巴上翘的龙,口衔正脊,相对升腾。特别是在坊顶正中位置刻有1只背负宝瓶的麒麟,方向与坊顶平行,矫健昂首,凌空欲飞。
  在次楼匾的下边,还有4幅谐音吉祥祈福动植物图像,如:六(鹿)合(鹤)同春、太师(狮)少保、挂印封(蜂)侯(猴)、父子拜相(象)。雕刻动物活灵活现,情趣盎然,生动传神。背景中的山林、怪石亦用高浮雕处理,给人以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在两条中柱的东西两面,均刻有1只圆雕雄狮,勇猛刚劲,形态各异,高踞于底座的基石上。坊上雕刻的花鸟繁多,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在次楼匾上方,刻有四季花鸟图,均用高浮雕表现,随风翻卷的荷叶,高高凸出画面;栖落在花丛中的小鸟或动或静,神态各异。在两边柱的东西两侧,刻有牡丹、玉兰、芭蕉、绣球等花卉;边柱外侧分别是浅浮雕的风竹、雨竹。
  据庵上管区办公室主任陈延连介绍,石坊建于清道光九年(1829年),是为庵上村马若愚妻王氏所建的节孝坊。由江苏扬州艺人李克勤、李克俭兄弟及其8名弟子利用14年的时间设计雕刻而成。“天下无二坊,除了兖州是庵上”,这句民谚是对庵上石坊的赞誉。1992年由山东省政府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其父为女请旨立贞洁牌坊
  据《马氏家谱》记载:庵上村大财主马宣基长子马若愚体弱多病,不仅久治不愈,且日渐沉重,于是遵民间习俗娶妻冲喜。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决定娶山东诸城大北杏村王翰林之女王氏为妻。
  当时的王氏只有13岁,这在当时算是一桩门当户对的婚姻,只可惜这个眉清目秀的男人体弱多病,马家的意图本是娶妻“冲喜”,但天意弄人,成婚那天恰恰阴雨霏霏,马若愚更是卧病不起,难以成礼,马家只得安排王氏与一只大公鸡拜堂成亲。婚日恰逢下雨在当时看来十分不吉,令马家颜面无光,迁怒于王氏,认定是她带来了晦气。马母为此拒不让王氏与儿子同房,“冲喜”不但没给马若愚苍白的脸上添一点血色和亮色,连王氏也日渐憔悴了下去。
  三年后,直到马若愚郁郁病死,夫妇都未能圆房。丈夫死后,生父王翰林想把女儿接回家中居住,但王氏恪守孝道,“生是马家的人,死是马家的鬼”,拒绝了父亲的好意。知书达理、年轻美貌的王氏在马家“奉亲守志,节孝两全”,把马家的生意打理得井井有条,但孤灯清影,终究郁郁寡欢,年仅29岁便因病亡故,成为封建礼教的牺牲品。
  生父王翰林得知女儿去世的消息后,非常悲痛,他认定如果不是马家父母一意孤行,女儿至少可以有后。他觉得马家对女儿很不公平,便将女儿的事迹禀奏清朝道光皇帝,请皇上下圣旨,为女儿立贞洁牌坊。“当时的王翰林是有私心的,马家家财万贯,女儿死后,王翰林一直想找机会整治一下马家,名义上是为女儿立牌坊,实际上是想霍霍马家的财产。”陈延连介绍说,马家在接到皇帝的圣旨后,不得不立贞洁牌坊。而马家也有自己的“小算盘”,名义上是为马家儿媳妇立贞洁牌坊,但整座牌坊上的图案几乎与节孝无关,而是成了祝福马家家大业大的牌坊。
  据说,马家每天要付出的银钱为三筐(相当于一个能装30斤土的筐),当年马家未料及此坊耗资如此之大……年长日久,马家渐渐不堪其负。此坊建成后马家光景一年不如一年,逐渐败落下去。
  仅存老枯柏让人联想往事
  在庵上村的西边有一座山,当地人称为“鬼子山”。在“鬼子山”上有一棵已经枯死的松柏,这棵松柏高约6米,树桩的底部灌着水泥,树干仅剩五个干枯的树枝。如今的“鬼子山”上种满了庄稼,郁郁葱葱的庄稼衬托的松柏显得格外得凄凉。在这棵松柏的树干上还钉着一些钉子。
  据石埠子镇党委报道员陈文祥介绍,“鬼子山”的原名叫庵上山。该村建村于明朝初年,相传搬迁自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底。村中以马姓居多,是本县马家寨庄马氏的分支。当时,庵上村西依庵上山,山上有一座尼姑庵,庵里住着很多尼姑,这也就是庵上村的由来。后来,尼姑们在庵上山栽植了很多松柏,历经风雨,时代变迁,现尼姑庵已不存在,仅余一棵枯死的合抱古柏。
  陈文祥曾经在庵上村上过小学和初中,上学时,他常听村里的老人说,在这棵松柏的北侧大约100米处,曾经有个日本人建的炮楼。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占领庵上村,在庵上山设立据点,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当时村里有不少日本人的汉奸专门给日本人通风报信。”陈文祥说,许多抗日志士、群众都被鬼子抓来后用大钉子钉在这棵松树上,或者吊起来挂在树上被杀害,并把人头挂在树枝上。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树干上的钉子据说就是当时日本人挂人头留下的铁钉孔。
  由于日本人在庵上山居住过,并杀害了许多抗日志士和群众,所以人们将庵上山称为“鬼子山”,这个名字一直流传了下来,直到今天,庵上村的村民还称这座山为“鬼子山”。
  至今保留十几家明代古屋
  行走在庵上村,不难发现村里散落着青砖、土石、砖木结构建成的保存比较完成的老房子。这些老房子以土坯、麦草为建筑材料,即房屋墙体多为土坯砖墙,用麦草泥筋抹墙面,屋顶末成平顶,多是青瓦,中用麦草成坡顶,只在门枕石、挑檐石做点雕刻装饰。这些老房子建筑院落很大,一般为五间北屋、三间厢房,院落内另搭建牲口棚、大草棚、猪圈等生活设施,院前一般还建有一个小小的菜畦,种点瓜果蔬菜。
  今年80岁的庵上村村民马玉祥老人家至今仍保留着三间老房子。来到马玉祥老人的老房子前,首先引入眼帘的是大门口前的一块已经淹没在荒草中的大青石,踏着这块大青石来到大门楼前,大门楼的楼顶已经被修成了现代民房的样子,但是门桩仍用的是古代的青砖。进入老院子内,记者看到,该院子非常大,院子里种着蔬菜,原来的5间屋如今也只剩下了3间。房顶的青砖也换成了现在的红瓦,仅在东侧的屋檐处还留着一排原来的青砖。老房子的墙壁已经被损坏,漏出了原来的土坯墙,房顶还保留着原来的木头船板。“现在的房子都是用红砖做船板,以前没有那么多青砖,就用木头来代替青砖,虽不如砖石瓦房坚固耐久,但房屋顶易于维护修缮,木头的生土房屋远远要胜于今天的钢筋混凝土大厦。”马玉祥说。
  说起老房子的年代,马玉祥老人摇着头说:“具体什么年代的不知道,我光知道有些年头了,我祖爷爷、爷爷、父亲都在这住过,最多的时候住过二十几口子人。”马玉祥说,他听家里的老人说过这些老房子比石坊的年代还久,应该是明代的房屋。
  马玉祥还说,老房子的院子里原来还有院墙、南屋、东屋、门楼,其中门楼高大而精美,门楼的门枕石、犀头、跑马板上大都雕刻有精美的图案。“马家在原来是富户,村里光姓马的财主就有20多个,如今村子里也多数是姓马的,都是马家人的后代。”马玉祥说,像他家这样的老房子,整个庵上村还剩十几家,保存得都比较完整。
  本报记者 刘燕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人文潍坊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