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8-12-19 15:07
鄌郚总编

潍坊红色村庄

  潍坊晚报人文潍坊第100期--潍坊红色村庄
  100周,两年,一份报纸,一个品牌,寄托了许多人的期许,费尽了许多同事的心血,他们为潍坊奉献了这份厚重的文化读本,以下为马道远先生所作的《致读者》:
  致读者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不知不觉间,《人文潍坊》已经出版了100期,生命的河流又向前奔腾了两年。我虽然早已不再是青春少年,但在编辑《人文潍坊》的过程中,依然无法抑制青春的激情。800多个版面的《人文潍坊》犹如800多张日历,每一张都记录着或隐或显的故事,每次翻阅都会引发或长或短的叹息。
  不管是以“值班主任”、“选题策划”还是“主编”的身份跟《人文潍坊》发生联系,我的真正身份是《人文潍坊》的操盘手。如果读者诸君讨厌《人文潍坊》,请记住我的名字;如果读者诸君喜爱《人文潍坊》,请记住我尊贵的同事的名字,他们是李海滨、马慧丽、魏辉、秦子虚、王玉芳、马莎莎、刘伟杰、王来臣和王宾、刘晖、于茂霞、李艳红、张慧、刘源、王蓓。没有他们创造性地辛勤劳作,就不可能有《人文潍坊》的顺利出版。跟他们在一起的时光,我时常想表达由衷的敬意,但羞于出口,还是请读者诸君代为转达吧。
  《人文潍坊》执着地传承潍坊文化,是因为潍坊文化的核心是齐鲁文化,而齐鲁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齐文化的“因其俗简其礼”,鲁文化的“变其俗革其礼”,已经深深植根潍坊这片丰饶的土地,融入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血液。如果后世潍坊人也像我和我尊贵的同事一样珍视潍坊文化,期待着他们能翻翻残存世间的《人文潍坊》。他们即使不能获得有益的借鉴,起码也能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还有一群人曾经为潍坊文化的传承奉献过,他们虽然很卑微,但是不渺小。
  从第101期开始,报社将对《人文潍坊》全面改版。改版后的《人文潍坊》将更加关注现实,更加贴近市场。期待已经出版的《人文潍坊》能够长久地留在读者诸君的记忆中,期待改版后的《人文潍坊》能吸引读者诸君更多的青睐。
  马道远
  ............................................................................ 潍坊红色村庄
  2013年7月15日
  茂子庄 潍县革命的摇篮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早期的共产党人活跃在昌潍大地的村村落落,坚韧不拔地开展组织、宣传和发动工作。在他们的带领下,昌潍大地的人民群众纷纷拿起刀枪,同敌人进行了顽强的斗争,涌现出了大北杏、庄家、牛头镇、茂子庄、东圣水等一大批红色村庄,为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限于篇幅,我们无法对众多红色村庄的事迹作出全面描述,我们今天选择的这5个村庄,只是数以百计的红色村庄中的典型代表。
  茂子庄位于奎文区廿里堡街道,是潍坊地区著名的红色村庄。1926年这里召开了中共潍县第一次代表会议,成立了潍县第一个县委,涌现了王全斌、王兆恭、王永庆等革命志士,在党的领导下,茂子庄村民踊跃参加革命活动,成为潍县早期革命活动中一支重要的生力军。茂子庄因此被称为潍坊早期革命活动的红色摇篮。
  中共潍县第一次代表会议在这里召开
  潍坊是山东建党较早的地区之一,自1924年建立了中共寿(光)广(饶)支部,张玉山任支部书记,到1925年,潍坊地区一共建立了4个支部。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党的队伍不断壮大,省委指示在全省各地建立县级地方党组织。
  1926年6月,中共潍县第一次代表会议在茂子庄王全斌家的场院屋举行,到会代表20余人。潍县党的创始人庄龙甲主持会议,并传达中共山东地执委关于建立潍县地执委的指示,汇报了潍县党组织的发展情况。会议选举产生了全省第一个县级党组织——中共潍县地方执行委员会(1927年冬改称潍县县委),庄龙甲任书记,牟洪礼任农民委员,张同俊任宣传委员,扈梅村任组织委员,王全斌为候补执委。
  会议决定对农村实行分片领导,牟洪礼负责潍县北部,王全斌负责潍县南部。第一次党代会的召开,在潍坊党史上是一个新里程碑,从此以后,潍坊大地的红色事业掀开了新的篇章。
  钢铁战士王全斌与他的红色革命家庭
  1900年,王全斌出生于茂子庄一个富有家庭,1925年他经庄龙甲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当年3月毓华小学闹学潮驱逐了反动校长刘剑华,王全斌担任了毓华小学校长,使这所由美国英美烟草公司开办的学校成了潍县党组织的立足点。1926年中共潍县第一次代表会议召开,产生了第一届中共潍县县委,王全斌被选为候补委员。
  1928年10月,由于工作需要,省委任命王全斌为高密县委书记。12月2日,王全斌不幸被捕,敌人把王全斌偷偷运到潍县城里,押在城隍庙内。在酷刑审讯中,敌人割下了他的双耳,他大骂国民党反动派,高呼革命口号。敌人又割掉他的舌头,逼他写出共产党员名单,他便写“共产党好,能救国救民”。愤怒的敌人剁掉了他的双手,他就用脚在地上写“打倒国民党反动派”,敌人气急败坏又将他的双脚砍下。在遭受这世间罕见的酷刑之后,王全斌仍坚贞不屈,圆瞪双目,怒视敌人,凶残的敌人竟残酷地挖出了他的双眼。
  1929年1月9日夜,王全斌被敌人杀害,沉入荷花湾。王全斌烈士一生只度过了28个春秋,但他为潍坊地区的革命事业奉献了一生,他那威武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形象,将永远铭记在人们心中。
  在王全斌的影响下,他的兄妹子侄全都投身革命,他家成为潍县一带有名的革命家庭。弟弟王全武、妹妹王全珍、侄女王美德都参加了共产主义青年团,是学生运动的积极分子。
  王全斌的大姐姜王氏,虽是缠脚妇女,但在白色恐怖之下,经常冒着生命危险,把革命标语贴到县政府的围墙上、城门上。二姐王全荣主动提出用家中的钱在辛庄盖了三间房子,白天供孩子们上学,夜间作为党组织开展活动的场所。1928年冬,潍县党组织遭到破坏,王全斌同志被害,她带领全家人辗转到了奉天(今沈阳市),继续投入革命活动。三妹王全盈,在解放前夕经常护送同志们闯过敌人封锁线,传递情报,潍县解放时,她千方百计摸清了敌人设置的碉堡的位置、人数,画成图交给组织,还发动群众给攻城部队筹备梯子,生豆芽菜,为潍坊的解放做出了贡献。
  组建潍坊地区第一支党领导的革命武装
  1927年,国民党反动派制造了反革命事变,白色恐怖笼罩全国,这股腥风血雨也刮到潍县,为狠狠打击反动派的嚣张气焰,中共潍县县委根据中央“八七会议”精神和山东省委关于“要急速进行武装”的指示,决定迅速建立革命武装。当时王全斌从家中拿钱交给组织,买了两支手枪。组织上将这两支枪交给了武装小组的王兆恭、王永庆使用。
  王兆恭和王永庆都是茂子庄人,1926年经王全斌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了扩充枪支,增强武装小组的力量,他们用这两支枪在望留缴获了伪警备人员的两支短枪。
  事隔不久,在大柳树一带活动的成希荣、蒋延信又缴获了敌伪税务局长的一支枪,两排子弹。此后,武装小组又从江浙一带败退下来的溃兵手中夺取了30余支枪。到1928年春,武装小组已有长短枪40余支,扩大为赤卫队,由王永庆担任队长,王兆恭担任副队长。这是潍坊地区最早建立的一支革命武装。
  赤卫队建立后,他们带领群众积极分子砸了反动官府的税局子,麦季保护了广大农民的抢坡斗争,还处决了反动的国民党右派分子王全干。王全干是潍县国民党第二区党部委员,茂子庄的恶霸地主,他自命为“反共先锋”,收买茂子庄的赤卫队员携枪叛变,大肆污蔑共产党杀人放火。县委决定派赤卫队惩办王全干。通过周密调查发现,王全干每天都到他的鸦片地里监督雇工割大烟。一天下午赤卫队员埋伏在他回家的路上,布置好包围圈,将其击毙。周围的群众听到这一消息,都欢欣鼓舞,奔走相告。
  发动抗捐抗税斗争,怒砸大柳树收税点
  国民党反动当局统治时期,军阀割据,政治黑暗,政府在各地设置的税务机关每逢集市就以“收税”为名,对群众进行敲诈勒索,群众对其恨之入骨。1928年4月,潍县县委决定发动群众进行一次抗捐抗税斗争,对反动当局的敲诈勒索进行一次有力打击。这次行动组织了西南片各村的党团员和部分群众积极分子,茂子庄的党员和进步群众是其中一支重要力量。
  农历三月初一是大柳树村赶山会的日子,望留税局的五名税役像往常一样来到集上设点收税。王全斌会同庄龙甲指挥行动,由王永庆、王兆恭率赤卫队为主攻,共50余人,各带武器,一大清早就分头到达大柳树村指定地点,混在赶山会的人群中待命。中午时分,王兆恭见时机成熟,便发出行动信号。四周埋伏的同志立即一拥而上,掀翻收税桌,挥舞斧头、棍棒、扁担,劈头盖脸向几个税役砸去。
  与此同时,王全斌等迅速向群众散发了县委就砸税局一事所发表的《告农民兄弟书》,并掩护赶集的群众安全撤离。这次抗税斗争,狠狠地打击了敌人的反动气焰,极大地鼓舞了群众的革命斗志。
  此后,王永庆和王兆恭还奉命配合在青岛的张英同志参与了铲除叛徒王复元的斗争。
  今天的茂子庄,安宁平静,人人安居乐业。但人民不会忘记,八十多年前,在茂子庄曾召开了潍县第一次党代会,成立了潍县第一届县委,这里的革命志士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同仇敌忾,前仆后继,把自己的全部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了党的事业。这里的人民将牢牢铭记茂子庄过去的光辉岁月,进一步继承和弘扬革命传统,将红色精神代代相传下去。         撰稿:刘佳慧
  曹庄 潍县的小莫斯科
  “曹庄,是潍县的小莫斯科。”早在1928年,中共潍县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庄龙甲在县地执委扩大会这样说。1943年,中共潍南县委书记高峰又说:“曹庄,真不愧为小莫斯科!”曹庄是具有红色传统的革命村庄,分为东西两村,东曹庄村位于现在的高新区,西曹庄村位于坊子区。在革命战争年代,曹庄人民先后有95人加入中国共产党,有139人参军参战,有35人为国家、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建支部和农会,竖起潍县农民运动旗帜
  1926年春,东曹庄的进步青年何凤鸣、陈延田、单作亭、孙思宽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中共曹庄支部,何凤鸣任书记,陈延田任组织委员,孙思宽任宣传委员。此后,又陆续吸收孙京秀、孙京泰、孙学正、马宣元、马知元、马林兴、孙京孟、孙京全等入党,从此党组织在曹庄建立和发展起来。当年10月,在胡殿武的主持下,西曹庄也建立起党的支部,由孙思宽任支部书记。
  东、西曹庄建立了支部后,又各自成立了农民协会,吸收贫农、雇农和佃户参加。两村农会联合后,到1926年6月共发展会员140余人。农会组织会员群众贴标语、发传单,宣传打倒列强、打倒土豪,实行耕者有其田,带领穷苦农民抢收地主的粮食度饥荒;举办了农民政治夜校,进行革命教育、教唱革命歌曲,连村里的小孩子也学会了《国际歌》、《打倒列强》等歌曲。曹庄的农民运动轰轰烈烈地搞了起来,成为当时潍县农民运动的一面旗帜。
  1928年春,中共潍县地执委在潍南坊子一带建立了赤卫队。曹庄的马宣元、马振兴、马仁兴、马林兴、孙京亮、孙京泰、孙京秀、孙京木、孙学正等9人第一批参加了赤卫队,拿起枪杆子,同敌人斗争,成为潍县赤卫队的中坚和骨干。
  白色恐怖时期成为潍县党组织活动中心
  1928年10月,中共潍县县委书记庄龙甲同志被捕牺牲,潍县党组织遭受破坏。在这严峻时刻,中共潍县特支在东曹庄村马宣元家建立,由马宣元担任潍县特支书记。1929年2月,特支改为县委,马宣元当选为县委书记。马宣元为了便于开展工作,就把他家变成了县委办公的地方和联络站,县委的其他领导同志和很多党员经常在他家食宿。那时,党组织无经费来源,非常困难。马宣元为了照顾同志的生活,筹集活动经费,先后卖掉二亩半地,并忍痛将亲生女儿以240元的身价卖掉,将所有筹得的钱款全部用于开展党的活动。
  曹庄党组织的活动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极大注意,1929年6月14日,潍县公安局长李朝英率警备队分两路去庄家、东曹庄逮捕了马宣元等20余人,曹庄党组织被严重破坏,幸免的党员转入地下活动。1931年6月,潍县中心县委书记刘良才到曹庄恢复组织,与地下党员何凤鸣取得联系,发展西曹庄李明光入党,革命再次在曹庄燃起星星之火。1933年11月,曹庄的何凤鸣等六七名党团员又遭敌逮捕,其余的30余名党团员和积极分子只好离乡背井到外地工作,革命斗争在曹庄暂时处于低潮。1936年5月,中共山东省委重新建立,曹庄在外地从事革命活动和被捕入狱的党员何凤鸣、马宣元、李明光等陆续返回家乡,继续开展革命工作。
  全民动员抗击侵略者,共筑抗日堡垒村
  1938年3月2日在东曹庄建立了“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七支队第二大队”,由何凤池任大队长,何凤鸣负责组织工作,田化宽负责宣传工作。队伍建立后,首先奔袭了朱里镇,消灭汉奸武装100余人,缴获长短枪50余支;接着又夜袭驸马营,消灭反动地主武装60余人,缴获长短枪40余支。队伍迅速发展到1000余人,成为一支浩浩荡荡的抗日大军。
  4月20日夜,抗日队伍对坊子以东、虾蟆屯以西10余公里的日军铁路段实施了大破袭。这次战斗动员了铁路南北5公里各村数万名群众,曹庄参加者共达数千人次,小至十几岁的儿童,大到七八十岁的老人都参加了。铁轨被整段整段地掀掉运走,致使日军10余日不能通车。4月底,七支二大队发展到1300余人,奉命东下黄县,与鲁东游击队第七、八支队会师合编。此后曹庄人民不断地三五成群地去黄县寻找、投奔,到1938年底,曹庄人民投身到抗日洪流中去的人就有50多名。
  1942年12月中旬,中共潍南县委在东曹庄村成立,在敌伪的屡次抓捕中,曹庄人民机智勇敢地多次掩护了潍南县委的同志。一次,叛徒带领日伪和警察100余人,突然包围了东曹庄,强令全村百姓集合起来,威逼曹庄人民交出潍南县委和共产党人,全村群众无一供认。县委书记高峰和副书记牟汉华在村民的掩护下藏于地洞,免遭逮捕。
  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曹庄仍有15人参军,20多人入党入团,成为方圆百里的抗日堡垒村。1945年,抗日战争开始全面反攻。曹庄青年配合潍南武工队,在虾蟆屯至南流火车站之间的孟家圈附近,炸翻敌火车车厢9节,有力地打击了敌人。
  配合我军主力坚持战斗,迎来潍县解放
  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牵制国民党反动派对我解放区的进攻,1946年3月曹庄人民配合部队再次将虾蟆屯至坊子的铁路段破坏,阻止和延缓了敌人的行动计划,为我军赢得了战斗时间。7月,国民党军突然包围了曹庄,曹庄民兵和武工队掩护群众突围,击溃敌人。10月,国民党军分三路进攻胶东,我军和潍南县委暂时撤出曹庄,曹庄陷入敌手,地主、还乡团一时猖獗,疯狂杀害我干部群众。曹庄人民昼夜与敌周旋,等待我军的到来。
  1947年1月,我西海独立团和潍南独立营打回潍南,曹庄人民再获解放,立即投入到全国解放战争中去。3月,曹庄人民配合潍南独立营去铁路南的郎君庄,收缴了敌人步枪50余支、手枪2支。6月,潍南县委、政府根据上级指示,向敌区征收小麦,曹庄民兵配合武工队、区中队在全县内统一行动,一夜抓到国民党保甲长100余名,令其交小麦换人,全县收交小麦50多万公斤。8月中旬,潍南县成立指挥部,曹庄民兵被编为第三武工队,参加了潍县战役外围的一些战斗。1948年4月27日,潍县战役告捷,从此曹庄人民获得了彻底解放。
  在革命战争年代,曹庄村曾作为潍县党组织的活动中心,涌现出了一大批革命先烈,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留下了厚重而辉煌的一页,值得我们永远怀念。2011年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之际,西曹庄村建立了革命史展览室,还配备了专门的讲解员,这是潍坊市第一个村级革命史馆,被列为坊子区党史教育基地,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党史宣传的重要场所。曹庄“小莫斯科”的辉煌过去,激励着人们铭记革命历史,弘扬民族精神,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刘佳慧
  东朱鹿 云门山下的革命旗帜
  在青州市高柳镇的阳河东岸,有一个村庄叫东朱鹿。东朱鹿村是潍坊共产党员最早开展革命工作和进行革命斗争的地方之一。革命战争年代的东朱鹿村,地处益都七区北部,与日军朱良据点东西相望,仅三华里,东、西、南面均为敌占区。东朱鹿村的人民群众面对敌人的白色恐怖和三次屠杀,始终坚持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革命斗争,革命立场从未动摇,革命活动从未停止。
  建立党组织,积极开展对敌斗争
  解放前,东朱鹿村的农民群众在黑暗中寻求光明,在绝望中探索生存之路。1926年底,共产党员王宗东受党组织的委托,回到家乡东朱鹿村发展党组织。他以本村小学南校为基地,以教员身份为掩护,先后发展了20余名党员、共青团员。
  1927年清明节,东朱鹿村党、团支部同时秘密成立。这是东朱鹿村第一届党、团支部,从此揭开了该村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开展革命斗争的历史。
  1928年2月,青州及益都党团组织均遭严重破坏,党的活动中断。但在全县仅存的东朱鹿村党支部却坚持斗争,在不断发展新党员的同时把党团组织扩大到了邻村。
  不久,山东省委派员与东朱鹿支部取得联系,在原支部的基础上建立了“益北特别支部”(简称“益北特支”),直属省委领导。特支建立后,遵照省委指示,并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开展了各种形式的革命活动。首先,广大群众采取组织武术团的形式,专门聘请拳师,习拳弄棒,演练武艺,实则为搞武装斗争作好准备。  其次,由群众组织起村戏班子,利用演京剧的机会和形式进行宣传、联络工作。
  第三,将党团员和积极分子打入“红枪会”组织,驱逐了坐镇总会的国民党益都县党部特派员张心源,武装了群众,成为我党领导反对顽固派的重要同盟军。
  第四,发动群众反对国民党县党部在东朱鹿村办伪农会,发表《告民众书》,揭露蒋介石背叛孙中山、叛变革命的罪行。第五是组织短工罢市、抢坡、烧坡斗争。
  益北特支的活动,引起了国民党反动当局的注意。在广大群众的掩护与支持下,东朱鹿的党组织虽经敌人多次破坏,但仍然被保留下来。而党组织的存在和发展,又使广大群众和革命斗争继续有了发展。
  全民抗战成为“抗战模范村”
  1938年1月,日军占领益都城后,中共益都县委从城东的大陈村迁到东朱鹿村。从此,东朱鹿村的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拉开了抗日斗争的序幕。
  1938年3月,中共益都县委在东朱鹿村召开了益(都)寿(光)临(淄)广(饶)四县边区的20余个村庄,有5000余人参加的益都县抗日救亡团成立大会。
  不久,县委又召开了抗日动员大会,号召人民群众组织起来,紧紧地团结在共产党周围,坚持全民抗战,坚决把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去。全村的儿童团、姊妹团、妇救会、自卫团、基干自卫团等群众团体利用各种方式努力扩大自己的力量,相互支持,紧密配合,为抗日战争做出了很多贡献。
  儿童团主要任务是站岗放哨、查日货、盘查坏人,进行宣传和军事训练,配合自卫团打击敌人。基干自卫团则在战斗中不断武装壮大自己,力量也越来越强大。青年们一批批地参加主力部队,又及时从儿童团中得到补充。
  东朱鹿村的妇救会也是活跃在对敌斗争战线上的一支力量。她们在本村老党员的带领下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同男青年一样走上了抗日救国的最前线。
  日伪军在朱良镇和郭家庄子安设据点以后,为了有效地监视敌人的行动,妇救会组织妇女们轮流在村西河沿上边纳鞋底边注意观察敌人的动静,一旦发现有敌情,就以撵鸡声为信号,一传十、十传百地通知村里。
  由于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加抗日活动,从而使东朱鹿村成了我党政军的可靠根据地,成为远近闻名的“抗日模范村”。
  三次惨案使人民群众更加坚强
  东朱鹿村西两公里是顽固派徐振中的老巢朱良镇。自日军在这里安设据点以后,徐振中便与日军联手对东朱鹿村施行残酷镇压;而东朱鹿村的人民群众面对敌人的凶狠毒辣却更坚强了。
  1941年1月4日上午,中共益寿县委在寿五区八户村开会,得到敌人要扫荡寿五区阳河一带根据地的情报。当时,清东地委组织部长李寿岭同志正在益寿县视察工作,便与刘旭东等八九个同志,秘密潜入了东朱鹿村。
  深夜,200余名日伪军包围了东朱鹿村。这天,县委及兵工厂的同志共有100多人隐藏在东朱鹿。革命群众冒着生命危险掩护我党的干部。村民们的家具被敌人砸烂,房子被敌人放火烧光,兵工厂的同志却被掩护了下来。
  次日上午,日伪军发现刘旭东等同志隐藏的地洞,用柴禾和辣椒点着火,架上风车往洞里煽烟。刘旭东冒着生命危险从地洞内上来应付敌人,被敌人绑了起来,敌人继续往洞内煽烟,藏在洞中没上来的同志们被活活呛死。敌人挖了刘旭东的双眼,又割下他的舌头,最后将他砍死。
  这一天,与刘旭东同志一起遇难的共有12名同志。由于这一天是腊月初八,因此,这一事件被称为“腊八惨案”。
  4月27日晚,敌人再次将东朱鹿村包围,将我党妇救会干部于素梅等3人逮捕,严刑审讯,最后将她杀害。中午,共产党员张淑贞刚从外村工作回家,被敌人逮捕,敌人砍下她的头颅,同6名被捕党员一起被抛在河水中。
  6月13日深夜,日伪军再次闯进东朱鹿村大肆杀害我党党员家属孩子。
  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连续三次惨案,使东朱鹿人民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为了积蓄力量,党组织将东朱鹿村已公开暴露的一批干部、党员及其家属、革命群众撤出,转移到小清河以北广北抗日根据地;未暴露身份的共产党员转入地下活动。他们或以灰色面目出现,或以行医、做小买卖为掩护,继续从事革命斗争,直至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
  如今的东朱鹿村,每走几步或每穿过一条巷子便会看到一座或几座古朴的老屋,这些老屋多是由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或是更早的年代保存下来的革命遗址,每一处都有着自己的革命历史故事,像国民党高级将领“战俘营”;“爆破大王”、“益北青年团第一人”、“一门三英”等众多革命烈士的故居;革命宣传重地“印刷厂”;战场重地“兵工厂”等等革命遗址,每一处都浸染着革命历史的浓重氛围,先烈们为了党和人民奉献出了自己的一切,他们的事迹值得我们每个人去东朱鹿村瞻仰、游历!
  撰稿:商倩
  吕家埠 誓死保家的模范村
  吕家埠村,坐落在安丘县城西南的牟山脚下。地处汶河以南,东、南、西三面靠山,只有北面是平原。解放前的吕家埠村,村民生活苦不堪言,“衫裾当米瓮、手板当盐盅、蓑衣当被盖、糠菜半年粮”,国民党军队苛捐杂税,抓丁拉夫,民不聊生。1945年夏坡解放后,八路军工作组帮助吕家埠村成立了民兵队和自卫团,发动群众拿起枪杆子保卫家园,同国民党军队进行了顽强的斗争,留下了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敌人几次偷袭均遭到村民迎头痛击
  由于周边环境和地理位置的原因,吕家埠村附近的国民党军队经常来村里骚扰破坏,抢粮抢东西。吕家埠村民警惕性很高,他们白天积极生产,晚上站岗放哨,敌人几次小型偷袭,都遭到了迎头痛击。
  1946年7月15日夜,国民党凌河自卫队副队长孙元富,率领80多名敌人,越过坊(子)蒋(峪)公路,迂回包围了吕家埠村,妄图一举摧垮解放区的这个前哨堡垒。
  在村头巡逻的哨兵发现敌情报告村里后,吕家埠村的民兵、自卫团员紧急集合,迅速进入作战阵地,有的隐蔽在围墙以内,有的埋伏在灌木、草丛之中,有的暗藏在石堆、草垛之后,荷枪实弹,严阵以待,敌人手持武器,刚刚摸到村边,便被我民兵、自卫团一齐打响的步枪、土炮、手榴弹打得晕头转向,抱头乱窜,溃不成军。孙元富带着手下残兵狼狈逃窜。
  这次首战告捷,检阅了吕家埠村民兵、自卫团的力量,鼓舞了大家的斗志。然而,他们也清楚地意识到,孙元富等这些盘据在安丘城里的敌人,是不会就此罢休的。
  敌人撤走之后,他们立即行动起来,加固围墙,增设岗哨,日夜监视着敌人。民兵和自卫团员加紧训练,防备敌人来袭。全村的老人、妇女也纷纷加入准备工作,研灰药,砸铁砂,造石雷,积极做好迎战准备。
  村民奋不顾身,村头阻击来袭敌军
  盘据在安丘县城里的国民党军队和孙元富相互勾结,看到我安丘县独立营执行新的作战任务,离开已经两天了,乘隙偷袭吕家埠村,实行报复。9月8日凌晨,敌山东保安一师少校特务第五中队长孙玉田,带领一千多名敌军,由孙元富带路,偷偷地越过坊蒋公路,向吕家埠村包抄而来。当村北的哨兵发现敌情时,已有几十个敌人穿过公路,向前蠕动。
  民兵队长吕克彦等人接到报告紧急磋商后,立即命令民兵集合,各就各位。民兵和自卫团员们迅速奔赴四周围墙,荷枪实弹,严密监视着敌人的动静;他们分兵把守,以步枪13支、子弹300发,土枪6支,土炮28支,手枪6支,手榴弹48个的微弱兵力,用来对抗全部日械装备的敌人。全村的妇女、儿童也积极加入战斗准备中,他们有的运弹药,有的送铁砂,有的搬石雷,有的传情报,全村上下,男女老幼,都积极投入了战斗。
  敌人渐渐地进入我最佳射程。吕克彦一声令下,枪声报警,石雷轰鸣,村子四周同时吼声如雷,枪声大作。踏上石雷的敌军血肉横飞;没踏上石雷的也纷纷在呼啸的子弹下毙命。两声炮响过后,清醒过来的敌人疯狂地扑向吕家埠村。密集的枪弹,嗖嗖地擦过人们的头顶、耳边,围墙被机枪打得尘土乱飞。
  吕家埠村的民兵和自卫团员,采取敌打炮时我隐蔽,敌靠近时发挥我土枪土炮威力的灵活战术,临危不惧,待机杀敌。大家透过弥漫的硝烟,注视着渐渐靠近的敌人,扣动扳机,沉着点射,一个个敌人又应声倒地。
  在一个小时之内,敌人连续发动了3次进攻,都被吕家埠村的民兵、自卫团打退。
  英勇的村民与敌军展开激烈巷战
  敌中队长孙玉田击毙了一个“指挥不利”的排长,亲自指挥,靠着机枪掩护疯狂地开始了第四次大反扑。我民兵和自卫团为了保存实力,坚持战斗,在吕克彦的指挥下,诱敌深入,展开了激烈的巷战。
  敌人的手榴弹,一个个丢落过来,密集的子弹从人们的身边嗖嗖地擦过。吕克彦带领民兵、自卫团员,冒着生命危险,敏捷地把敌人投过来的手榴弹,一颗颗抓起来,再投向敌人,用敌人自己扔出的手榴弹炸得敌人纷纷败退。当吕克彦再次捡起一颗手榴弹还没扔出手时,手榴弹在他手中爆炸,一声巨响后,吕克彦右臂被炸飞,浑身上下多处重伤,壮烈牺牲。
  誓死保卫家园,与敌军血战到底
  吕克彦牺牲后,指导员王同芳担起了全部指挥任务。他指挥大家捡起敌人尸首上的枪支弹药,迅速转移到村西北角的一个大院内,民兵、自卫团员有的爬上屋脊居高临下,有的将桌子、板凳搬到院墙下,站在上面阻击敌人。
  敌人一批批地倒了下去,又一次次地冲上来,疯狂地向院内投掷手榴弹,拼命地用镐头挖、用木棍撞着院墙。院墙被推倒后,大批敌人涌了进来。我民兵、自卫团员立即奋勇向前,同敌人展开肉搏。刺刀、长矛狠狠地刺进了敌人的胸膛。
  王同芳以无比的沉着和勇敢,接连刺倒了两个敌人;刺刀弯了,又用枪托子砸死了一个敌人;枪托断了,他拿起棍子同敌人进行搏斗。王同芳的鼻部、手腕严重受伤、血流不止,腰部、腿部也多处受伤。
  正在房顶阻击敌人的民兵吕乐三,发现王同芳身陷敌群,翻身飞下房顶,手起枪落,狠狠地刺倒了前面的那个敌人,又猛力地向冲刺王同芳的那个敌人刺去,结束了那个敌人的性命,而王同芳却倒在了血泊之中。几个回合以后,吕乐三身上也多处受伤,鲜血从他的面部、手臂洒落下来,留下了一道道血迹。
  在西墙阻击敌人的自卫团长吕恕,闪眼看见王同芳光荣牺牲,不顾自己早已精疲力尽,腾身一跃,冲到吕乐三身旁,拨开正要刺向吕乐三的刺刀,向那个敌人狠狠刺去。狡猾的敌人将头一缩,把吕恕闪了个趔趄,吕恕急转身,再次向那个敌人扑去,另一个敌人乘机又向吕恕的胸部刺来。勇猛的吕恕如同一头暴怒的雄狮,转闪腾跃,一次次拨开敌人的刺刀,怒吼着把那个敌人狠狠地捅了个透身。
  正当吕家埠村人民与敌人拼搏鏖战时,我安丘县独立营闻讯赶到,邻村的民兵也前来支援。孙玉田见势不妙,在手下人的掩护下,丢下大批尸首,仓惶逃窜。
  为了纪念这次自卫战,吕家埠村人在村头立有一块石碑,正面刻着“安丘县凌河镇吕家埠”,背面刻着吕家埠自卫反击战的事件介绍,时时刻刻激励着吕家埠人。吕家埠村有一株300年的侧柏,这棵老树见证了吕家埠村的风风雨雨,和村民一起经历了战争炮火的洗礼,至今依然屹立在吕家埠村。吕家埠村人为了祖国解放和子孙后代幸福而英勇无畏、顽强战斗的忘我精神,将像这棵古树一样,永远屹立在光荣的吕家埠村。
  撰稿:商倩
  马渠村 昌北的红色堡垒
  昌邑北部渤海滩头的龙池镇,有一个近千户、3000多人的村庄——马渠村。在艰苦卓绝的8年抗战和3年解放战争中,位于“渤海走廊”的马渠村是昌北县委驻地,马渠村人民为了保卫县委,保卫家乡,积极参军参政,拥军支前。马渠村因对敌斗争顽强,民兵威震四方,掩护干部伤员,积极参军参政而闻名昌邑,被誉为昌北根据地的红色堡垒村。
  顽强斗争,成为根据地的“根据地”
  1937年“七七事变”后,在潍县广文中学求学的魏惜珍、李杰等回到家乡马渠村开展抗日救国活动,经孙汉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马渠村建立了最早的党支部,“民先”队员也发展到百余人。次年2月,日军侵占昌邑城,中共鲁东工委和昌邑县委在瓦城村领导抗日武装起义,成立了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队第七支队,马渠村把几十名青壮年送到了部队,马渠村成了七支队活动的基地之一。1938年3月下旬,八支队由寿光来昌北与七支队胜利会师,更加鼓舞了马渠村人民的斗志。
  整个抗日战争时期,昌邑县委和独立营大部分时间吃住在马渠村,马渠村成了昌北根据地的核心。马渠村群众积极拥护抗日队伍,为抗日队伍提供基地和兵员,同敌人进行了顽强的斗争。
  1940年春,马渠村成立了“自卫团”。10月,柳疃日伪据点的敌人让马渠村村民到据点照相,办“良民证”。马渠村党支部发动群众坚决抵制,全村没有一人去照相。党支部估计敌人肯定会采取武力行动,便组织群众做好了应敌准备。一天,敌大队人马由柳疃据点向马渠村扑来,村自卫团青壮年迅速带着枪支弹药迎击敌人。顿时,毫无准备的敌人失去了进攻能力,撤回了据点。从此,柳疃据点的小股敌人不敢再骚扰马渠。
  1941年冬,为了改变不利于游击战的平原地形,上级号召挖“抗日沟”。马渠村男女老少齐上阵,奋战42天,在村西大洼里挖了宽1至2米,深2至2.5米,纵横交错,形同蛛网的长达80多华里的“抗日沟”。同时,对村内的地形进行了改造。堵大门开小门,截大街转小巷,群众家里挖地道、砌假墙。进犯的敌人像进入了迷魂阵,到处被动挨打。马渠成了敌人望而生畏的堡垒,再也不敢轻易进犯。
  马渠的人民群众因对敌斗争的坚决和无私奉献而闻名昌北,人们赞誉马渠村是昌北根据地里的根据地。
  英勇善战,马渠村民兵威震昌北
  “自卫团”与柳疃据点的敌人首战告捷后名声大震,县区奖给了部分武器,改善了装备。以后,民兵们不但在自己的家乡保卫县委,保护群众,还经常配合主力部队到处打击敌人。“调马渠的民兵”,这是战争年代我军在昌邑北部打大仗时,指挥员无数次说过的一句话。马渠的民兵英勇善战,威震昌北,成为昌邑群众武装力量的一支生力军。
  1943年4月的一天,马渠的民兵参与了昌邑武装斗争史上的首次打汽车战斗。马渠村参战的50余名民兵,配合县大队二连,截击护送伪山东经济开发署的刘洪祥去柳疃勘探地形的日伪军车队。仅用十几分钟,就生擒了大汉奸、水稻专家刘洪祥和3名日军、10余名伪军,缴获汽车1辆,长短枪10余支,其他物资一宗。
  5月,日军在马渠以北十几里的徐家庄安了据点,企图切断“渤海走廊”。县委和县大队又调马渠民兵参加“围困战”,使敌人断水断粮。30多名马渠民兵用出殡抬棺材用的“大架子”把一门几吨重的生铁炮抬到据点下,对敌炮楼进行炮击,吓得敌人一连十几天彻夜防范,最后不得不撤离了这个据点。
  8年的抗日战争,马渠的民兵队伍愈战愈壮大、愈坚强,在解放战争中发挥了更大作用。
  1947年冬,昌邑县已经解放,但相邻的寒亭一带的国民党军不时东侵我根据地边沿地区。县武装部调马渠民兵魏树甫带爆炸队用地雷封锁寒亭,阻止敌人东犯。上阵不到10天,炸死13名敌人,寒亭守敌不敢再向东进犯。事后,魏树甫被县委授予“爆炸大王”称号,西海军分区授予其一等功奖章。
  勇挑重担,马渠村妇女顶起半边天
  在残酷的战争年代,马渠的妇女们也不甘示弱。她们站岗放哨,拥军优属,英勇顽强,无私奉献,比男子汉毫不逊色。
  马渠村的第一任妇救会长陈志强,不顾个人和家庭安危,把自己的家贡献出来,成为党的秘密活动场所。1940年秋末的一天,县委民运部长马骏等4人驻在马渠村开展抗日工作,一股日伪军突然窜进村来,撤离已来不及。陈志强果断地让马骏等4位同志藏在自家的地洞里,自己留在上面应付敌人。任凭敌人威逼利诱,陈志强只有3个字“不知道!”敌人没有发现任何破绽,才悻悻地离开。
  抬担架,救伤员,本来是男人们的事,但马渠青壮年民兵经常配合部队打仗,妇女便主动挑起这副重担。1944年12月,县独立营打虫埠据点的战斗中,马渠村妇救会组织妇救会员组成担架队和救护组救护伤员,全然不顾个人安危。县独立营的领导赞扬她们“赛过男子汉”。
  1945年1月22日,与日伪联手反共的国民党“山东挺进军十五纵队”衣完斋部1500人,在马渠村建了据点,妄图伺机大举进犯昌北根据地腹地。昌潍独立营决定清除驻在马渠的敌人。马渠村妇救会长迟秋葵主动承担了侦察任务。她以送开水为由侦察敌据点的设防情况,扮奔丧的孝妇,巧妙地躲过敌人盘查,送出了情报。
  24日晚饭后,部队根据迟秋葵提供的敌据点情况,制定作战方案,将敌据点“三官庙”合围。战斗打响后,村里的群众纷纷主动支援,运送弹药,救护伤员。怀孕的大嫂摒弃迷信,为牺牲的同志整容、收殓;未婚的姑娘冲破了封建为受伤的战士换衣、擦洗。
  在马渠村民的支持下,这一仗,毙、伤、俘敌人1200余名,只有不到300人漏网逃窜。
  1945年5月,马渠村的30多名身强力壮的妇女由陈志强带领,赶着装满了鞋袜、毛巾、活鸡、鸡蛋等慰问品的马车奔赴100里外的侯镇慰问部队。她们发放慰问品,走访伤病员,扭起秧歌与军队联欢,为战士们烧水做饭,洗衣服,缝被褥,激励了战士为民杀敌的高涨热情。
  踊跃参军,成为军政干部的“大摇篮”
  马渠村在战争年代,参政、参军的多,出干部多,闻名昌邑。抗日战争时期,全县9个区先后25任书记中有10人来自马渠。到解放战争时期,马渠村在县、区担任领导干部的达26人。原赁铺胡同出过6位区以上干部,被人们称为“书记胡同”。1957年统计,该村在职的县团级以上干部达57人。人们赞誉马渠村是“革命干部的摇篮”。
  1938年10月马渠村党支部建立后,首先把党的建设列为工作重点,积极培养、教育先进分子发展党员。到1939年上半年,全村已发展党员20余名;到1943年,随参军、参政外出的党员总数达80余名;1945年抗战结束时党员达100余名;建国时,全村已发展成为3个党支部、150多名党员。
  在革命战争年代,党的教育和革命斗争实践,开阔了马渠群众的眼界,拓宽了马渠群众的胸怀。抗日战争时期,全村参军参政的达480余人,出现了许多一门二英、三英的光荣人家。解放战争时期,县区领导考虑到马渠村的实际情况,一般不在该村发动参军。但每次有参军任务,马渠的青年总是积极应征。1946年大参军,上级研究该村最多出一个排,但几百名民兵争相报名,经过反复动员压缩,最后还是去了50人。1947年冬,为支援全国解放战争,昌北县委动员青年踊跃参军,马渠村一次参军115人,再次轰动了全县。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全村有39人为国捐躯,22人负伤致残。到新中国成立时,马渠村烈、军、工属达370余户,占当时总户数的44%。
  现在,马渠村共有党员150余人,“书记胡同”成为了龙池镇党史宣传教育的重要场所。马渠人民无私奉献、英勇斗争的故事将永载史册,激励我们不断前进。
  撰稿:温桂鹏
  本文图片由潍坊市委党史研究室提供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人文潍坊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