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8-12-19 15:11
鄌郚总编

潍县城门旧事

  潍坊晚报人文潍坊第94期--潍县城门旧事
  潍县城门旧事
  2013年5月27日 本期撰稿 王瑞甫
  在我国的传统城市中,高耸的城墙、巍峨的城楼、厚重的城门、幽深的门洞既是冷兵器作战时代城防设施的组成部分,也是“城”的主要标志和象征。在传统意义上,进城和出城都必须要走城门。潍坊一带自隋唐之交便出现了最初的城池。在近1400年漫长的城市发展演变进程中,不同时期的芸芸众生进出城门所发生并记载下来的大事小情,便成为城市潍坊丰厚地方文化的组成部分。
  ...........................................................................
  东谓朝阳西称迎恩,符合天人感应之说
  民国时期人们见到的、现在能够进行回忆的潍县城,就是城市潍坊一带在隋唐之交出现的那座最初的城池。潍县城设有四处城门,俗称东门、西门、南门、北门。除了俗称,四座城门都有正式的名称,而且很有讲究。按照方位顺序先来看看东门和西门:东门是潍县城面对太阳升起的地方,故取名朝阳门;西门外是通往省城济南的古官道。民国以前,朝廷的诏书、敕令及上级官署的公文多通过西门送达,故西门的正式名称为迎恩门。如果说,“朝阳”是官方和民间对仰承上天温暖和泽惠的企盼。那么,地方主政者还须励精图治、造福一方才有可能“迎恩”。由此可见,东门和西门分别取正式名称为朝阳和迎恩,是符合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感应之说的。
  知县上任和离任,进出东门是惯例
  明清时期,朝廷派遣到潍县任职的地方最高长官——知县,一般都要遵循当地一些不成文的惯例:上任时,第一次进潍县城要走东门。进了东门后还要下轿或下马,登上城头,到东门城楼附近的一座关帝庙中参拜正殿内的诸位神灵。因这里除供奉关羽,还塑有包拯和海瑞两位清官的神像。进东门、登城头、拜清官象征着新任知县敬畏上天、效法先贤、期望全县像朝阳那样蒸蒸日上;知县奉旨卸任,离开潍县城时也要出东门而去。出东门离任可能是为了图个吉利,因迎着朝阳象征着步步高升。另外,卸任知县如口碑不错,当地民众会夹道挽留,并请求他脱下官靴,保存在东门城楼上,作为留念。由此可见,东门实属当地封建时代具有警示意义的反腐倡廉的重要载体。
  除可以推断出东门城头关帝庙正殿内的海瑞神像应是明代嘉靖(1522—1567年)以后所立,这座关帝庙建于什么时候、这些不成文的惯例起源于什么时候已经无从考证,历任知县中有多少遵循惯例者也无确切记载。
  或许是潍县这些不成文惯例的警示作用,自胡璟于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成为首任潍县知县,到清朝结束时,潍县有记载的知县共199任。其中,有作为并惠及民众者数不胜数,邢国玺、周亮工、郑燮、招子庸等人都是典型代表。到了民国时期,特别是经历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后,民主科学思想深入人心,对这类封建时代旧有的惯例,人们逐渐不再遵循。
  清代知县郑板桥,辞官离潍出南门
  事情总有例外。清代乾隆年间的知县郑燮,号板桥,以为人刚正、为官清廉、才华横溢、书画和文学作品等身而著称。他于乾隆十一年(1746年)任潍县知县。他在潍县的事迹很多。而让潍县人刻骨铭心的一件事是在他任内,潍县恰逢荒年,发生了人吃人的惨剧。他果断地打开官仓发放粮食来赈济灾民,有人劝他按照程序逐级上报后再作决定。他说:“这都什么时候了,要是向上申报,辗转往复,要饿死多少人啊?上级如果降罪,由我来承担好了。”此举救活了上万人。
  就是这样一位有口皆碑的知县,在乾隆十七年(1752年)卸任时却没循规蹈矩。根据相关记载,他的卸任可归纳为“罢官”和“辞官”两种说法。当地传说,他、他的书童和书籍各骑一匹毛驴离开潍县城时,在民众遮道挽留的不舍中,他画竹并提辞“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鱼竿”赠别县绅士民后,出南门而不是出东门,潇洒地回到家乡江苏兴化去了。他的这首题辞传递的信息是“辞官”而不是“罢官”。
  北极庙内塑老猫,传说“摸摸老猫不害眼”
  在卸任后出东门离开潍县的知县中,有一个人让当地民众长久怀念并被神化。有“摸摸老猫不害眼”的传说和民俗为证。
  早先,潍县城城池东北角的城墙顶上建有一处庙宇,名叫北极庙。北极庙原址在今潍城区东大街和平路口西南不远处,何时建庙未见记载,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潍坊市辟建和平路时连同该段城墙一起拆除。北极庙里供奉的神灵是真武大帝。真武大帝神像座下塑有一只木质老猫,本地便有了正月十六摸老猫的习俗和“摸摸老猫不害眼”的说法。当地民众出于对神灵的崇拜,也出于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的好奇心,前往北极庙抚摸老猫的人络绎不绝。
  真武大帝神像座下为什么塑有老猫?传说明代潍县有一位姓毛的知县,为官清廉、体恤民众,官声很好。后来调到别处任职,于离任那年的农历正月十六,出东门,向西北方向而去。民众十分怀念他,每年的正月十六都登上东门城楼眺望西北。后来清朝取代了明朝,人们就不好再登城眺望了。传说便有好事者取“毛”的谐音,制了一只木猫,放到东门城楼以北的北极庙真武大帝神像的座下供人抚摸,以表思念之情。    元宵节的晚上,城市潍坊一带有“照老猫”的习俗。小孩子们口中念念有词地喊着“照照老猫不害眼”,并提着纸质的小灯笼(俗称老猫灯)相互串门嬉戏。据说,“照照老猫不害眼”就源自“摸摸老猫不害眼”的传说。是否是因为后来没有木猫可摸才改为“照老猫”了呢?
  清代知县毛韶芳,为官清廉是“老猫”原型
  作为官职名称,潍县知县的存在时期是明初到清末。查阅有关记载,在历任潍县知县中,只有一位姓毛。他就是清代第27任潍县知县毛韶芳,任职时间是雍正十年至乾隆元年(1732—1736年)。
  古旧地方史志对毛韶芳的人物评价不足两行字,大意是说他在任时崇尚实事求是、以诚待人,大家对他很信服。因而离职后,当地人长久地思念他。
  在古旧地方史志的相关记载中,毛韶芳在职期间还做了两件扶弱济贫的慈善实事。第一件实事是:潍县养济院原来只有六间草房。雍正十二年(1734年),他倡导并捐资扩建潍县养济院,新添十八间草房和一间草厅;第二件实事是:仍然在这一年,他还倡导并捐资创建了潍县普济堂,共建起三十二间草房和瓦房。
  唐至德二年(757年),长安、洛阳各建一处普救病坊。南宋时,各地的普救病坊改称养济院,专门登记和收养老疾孤寡,并由官府定期不定期地拨给资金和粮食,也接受绅商及社会各界的款物捐赠,称为“养济”。潍县的养济院坐落于潍县城内郭宅街中段(今潍城区郭宅街中段略偏北)偏东路北,始建年代不详。普济堂的作用类似于养济院。国内见诸记载的较早的普济堂,系顺天府(今北京)的一位善士王廷献,凑钱创办于清代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地址在广安门外约千米处的大路边。毛韶芳倡导创建的潍县普济堂位于潍县县衙以南不远、县治前街(今潍坊市潍城区向阳路的东风西街至胡家牌坊街-城隍庙街段)路西。到了民国时期,潍县养济院和普济堂规模依旧。
  综合古旧地方志书的记载和评价,作为明、清时期潍县唯一的毛姓知县,毛韶芳应该是当地民间传说中“老猫”的原型。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政声人去后”的含义。而民俗传说中“明代毛姓知县”的说法可能是以讹传讹了。
  “钱叉子”知县发威,叫卖豌豆黄改口
  当然,潍县东门不成文惯例的警示作用也不是万能的,历任潍县知县中也有贪官恶吏。杨耀林算得上是其中的一个。
  杨耀林,清光绪十四至十六年(1888—1890年)、十八至十九年(1892—1893年)两度出任潍县知县。据说,他因为大肆收敛钱财,不断榨取民脂民膏,获得“杨大钱叉子”的绰号。
  当时,潍县有一种豆沙包,名叫豌豆黄,是士绅、商贾等有钱人家喜爱的一种夜宵。每当夜幕降临,“豆沙瓤的豌豆黄!”叫卖声不绝于耳。叫卖声虽然持续多年,但因为“瓤”与“杨”在潍县方言中读音相同,“杨大钱叉子”做贼心虚,将“豆沙瓤”听成了“都杀杨”。他既怕又恨,扬言要把卖豌豆黄的人全抓起来。在他的淫威下,叫卖声只好改成了“一包糖的豌豆黄!”杨耀林卸任离开潍县是否出东门没见记载,恐怕即使走东门也是灰溜溜地离开,既没有几个挽留的,更没有请求他留下官靴的。
  万历皇帝某支裔,东门卖药数百年
  从清初到1933年,潍县东门瓮城内有一家字号为王万春堂的药铺一直开张营业。王万春堂主要制售杏核丹、珍珠拨云散两种中成药,都是用于治疗眼疾的。对常见眼疾有不错的疗效。数不胜数的眼疾患者药到病除。“好眼药——好眼药”的吆喝声在东门瓮城内回荡了二百多年。
  这两种眼药的来历可不一般,据说是依明代宫廷医方配制的。开办王万春堂的王氏家族,来历更不一般。这支王氏家族,始祖王庆宇。据古旧地方史志记载和王氏家族的世代口传,王庆宇实际上是明代万历皇帝(即朱翊钧,1573—1620年在位)的某位侄子,清初化名王庆宇避祸,并流落到潍县、投奔世居当地的前明重臣郭尚友。随侍人员中有位太医,他们便利用宫廷医方制药,在东门瓮城内摆摊叫卖。另一说,王庆宇系万历皇帝的小儿子,宝丰王朱常坒。
  一位由明降清的知府与王庆宇相识。他来潍时在东门瓮城内认出了摆摊卖药的王庆宇。他对这位昔日的皇族十分同情,便假称王庆宇是自己的同乡亲友,委托潍县知县妥为照顾——看来,当时上级官员来潍公干进出潍县城,似乎也遵循走东门的惯例。不久后,潍县知县安排人在东门瓮城内建起三间瓦房。王庆宇一家便开张了王万春堂药铺。以后由于兄弟分家,分为王万春堂“东记”和“西记”两家。1933年,为配合修建朝阳桥,潍县拆除东门瓮城。王万春堂便迁至城门附近的坝崖大街南段继续营业。后来“西记”又分出一家“顺记”。
  1956年,国家完成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后,王万春堂不复存在。此后,新眼药问世,杏核丹、珍珠拨云散都停止了生产。王万春堂是城市潍坊一带有记载的最早、存续时间最长的老字号商业店铺。
  绅商齐聚西门亲迎日寇
  民国以前,有多少朝廷的诏书、敕令及上级官署的公文通过潍县西门送达,并没有什么统计数字和记载,因为这都是一些例行公事。明、清时期的官道潍县急递总铺一直设在西门外附近的西关大街上,通过西门传送诏书、敕令及各类官方公文方便得很。这似乎也佐证了西门的确在漫长的数百年间,一直扮演着事务性的“迎恩”作用。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有记载的、重要的西门旧事之一,是在1938年初,潍县绅商界头面人物,无奈地齐聚西门外,欢迎日寇侵占潍县。
  当时,侵华日寇逼近潍县。潍县原来的驻军早已不见了踪影。县政府及其所属保安力量自知不具正面抗击的实力,也只好闻风撤离,去安丘县山区打游击。潍县便成为不设防城市,处于无政府状态。而潍县绅商们经营多年积聚的资产却无法撤离。
  潍县县政府撤离前夕,绅商们慌了手脚,几个绅商界头面人物惶惶不安地找到县长厉文礼,向他请示潍县沦陷以后怎么办。厉文礼密示:“我走后日军到来,你们应负起维持地方的责任。”得到厉文礼的密示后,绅商们认为只有迎接日寇进驻潍县城,才能“负起维持地方的责任”,更重要的是,才有可能保住他们自己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于是,陈启之、康子周、李宝斋、丁献之、张养田、毛采尘、郭雨若等人,当天晚上就经过秘密会商,决定组成“潍县地方治安维持会”,并推举商界头面人物毛寄尘为“会长”,绅界代表人物郭雨若、潍县商会会长毛采臣为“副会长”。
  1月10日,闻知日寇将至,经毛寄尘、毛采臣提议,“维持会”组织三四十人,打起日寇国旗,找上日语翻译,出西门迎接日寇。走到西门外,正好遇到由联络队长片野大佐率领的日寇军队。翻译上前询问日寇长官姓氏。日寇答复后,由毛寄尘带路,日寇由西门入城。
  日军曾落脚西门里张家
  日寇来到西门里路南的士绅张养田家暂且落脚。随后,毛寄尘率领众绅商拜见片野大佐,申明百姓欢迎“皇军”进驻之意。片野大佐简单地回答:我们要携手维持好地方治安,建设“王道乐土”。就这样,没费一枪一弹,潍县沦陷于日寇之手。
  张养田系当时潍县城内名门望族——西门里张氏的代表人物之一。该族张氏的始祖张标,明代洪武初年由直隶(今河北)沧州迁来潍县。到了清代,该族张氏以“一门四进士”的荣耀跻身潍县名门望族的行列:第一位是嘉庆十三年(1808年)的进士张翔,历任直隶献县知县、河间府知府、广平(今河北永年广府镇)府知府等职;第二位是道光二十五年(1847年)的进士张兆栋,张翔的侄子,历任陕西凤翔府知府、四川按察使、广东巡抚、署两广总督等职;第三位是同治十年(1871年)的进士张兆楷,张兆栋的兄弟,江苏兴化县知县;第四位是光绪十二年(1886年)的进士张僖,张兆栋的儿子,历任福建泉州知县、兴化府(今福建莆田)知府等职。祖孙三代出了四位进士,的确罕见。
  日寇在张养田家落脚时,正值严冬。日寇顺手就将张养田家的红木桌椅砸毁烤火,让人不禁想起了焚琴煮鹤的成语。但当时潍县城一带的绅商居民已差不多等同于亡国奴,便也只能忍气吞声逆来顺受。对接成功后,为避免日寇骚扰地方,“维持会”主动承担为日寇购买肉类、蔬菜、粮草、日用品等事务,并为汉奸部队征集马车、为日寇征缴民间所藏传统冷兵器、招募民工筹集枕木修复潍县境内的胶济铁路等。因“维持地方治安”有成效,1938年4月,日寇授意成立的伪潍县县公署便以“维持会”为主体组建而成。日寇还决定由“维持会长”毛寄尘任伪潍县县知事。毛寄尘随即成为第一任潍县汉奸县长。
  安定望海南北相对,夜雨晓钟相伴日月
  南门与潍县县衙位于同一条纵向轴线上,是名副其实的潍县城正门,它的正式名称便取平安稳定之意命名为安定门;北门则位于这条轴线偏西200多米处,从位置上看就是潍县城的后门,因为潍县城以北的陆地尽头是渤海莱州湾,北门的正式名称便取遥望大海之意命名为望海门。平安稳定属于一种社会状态,遥望大海则属于闲情逸致的范畴了。“安定”是生活富足的先决条件,“望海”则是生活富足后的享受。故此,南门和北门分别取正式名称为安定和望海,这两个名称之间十分明显地存在着先后对应关系,表达了对幸福安宁生活的期望。
  当铺老板田烳,被羡“钱财淌出南门去”
  城市潍坊一带的原住居民,每当以“羡慕嫉妒恨”的神情评价别人家境富足时,总喜欢说:“你看人家,钱多得花不了,都淌出南门去了。”“钱多得淌出了南门去”是当地人描述富有人家的一句约定俗成的比喻。
  其实,“钱多得淌出了南门去”的说法,也是有传奇故事的。故事源自潍县富豪田烳。
  据说,清代乾隆初年,田烳的父亲由潍县南屯村(今潍坊市奎文区廿里堡街道南屯社区)迁至潍县城内南门大街定居,并辗转各地、走街串巷,做收购碎铜烂铁的小本买卖维持生计。
  到了田烳这一代,老田家莫名其妙地暴发为有钱人。他家为什么突然暴富的说法也很有传奇色彩。
  早年,田烳子承父业,继续辗转各地走街串巷收购碎铜烂铁。可能是老田家祖坟上冒了青烟。据说,他家暴富的“第一桶金”居然取自诸城的一位莫名其妙的糊涂老太婆。这位老太婆因为不知情,陆陆续续地将自己手中的一百多个银元宝,当做用铅灌制的假元宝全部卖给了他。而一个重达五十两的银元宝他只消花费500文铜子就买到手了。然后,他从这些仿佛是自天而降的“第一桶金”中拿出一部分,盘下了南门大街上的一家规模不小的当铺。虽说都是买卖旧货的“相近行业”,但开当铺与收破烂相比却是巨变、飞跃式的上档升级。而且,开当铺一直就是一种有当品作抵押、只有盈利没有亏损、带有高利贷色彩的古老行当。
  “钱多得淌出了南门去”的说法,是老田家无意中对丰富地方文化积累做出的贡献。有人分析,真相可能是他们家开设在外地的当铺,每到年终都要将盈利所得用马车运输,进南门送到潍县城内田宅。某年由于长途颠簸,马车行至南门外,碰巧装满铜钱的袋子破了,串连铜钱的绳子断了,押运人员也没有发现。一枚枚铜钱便纷纷掉落到路上,从南门外一路排列到田宅内。在不明真相的人看来,就是老田家的铜钱多得家里放不下了,从自家门口都淌出南门去了。于是大家纷纷相传,“钱多得淌出了南门去”便演变为带有地方特色的一句俗话。
  田烳频购房产,南门大街一段称田宅街
  田烳还多子多福,先后生了十三个儿子。由于经营有方,他的当铺买卖就像滚雪球越做越大。他便沿着当年收破烂的足迹,利用熟悉各地情况的优势,在省内沂水、诸城一带的州、县和繁华集镇,前后共开设十三处当铺,让十三个儿子每人都有一处。
  与此同时,田烳还在潍县南门大街一带,不断购置房产。在这一带,不管谁家卖房,他都要想方设法买到手。而且他还处心积虑地诱使这一带的原房主将房产转让给老田家。结果居然大家基本都买他的账。只有两处地方例外。一处名叫张家车门,另外一处属于郎氏。郎氏似乎具有仇富心理。不但坚决不卖给老田家,而且还在这里就地建成一处公共厕所,让老田家一出门就能闻到冲天的臭气。厕所在当地俗称圈(Juan),公共厕所俗称野圈。该处的一段街道便也俗称郎家野圈。郎家野圈原址位于潍坊市潍城区郭宅街西口以北的向阳路东侧一带。
  尽管如此,田烳不断购置房产的努力却是卓有成效的。不几年后,南门大街自小十字口(今潍坊市潍城区向阳路与郭宅街—布政司街口一带)向南,陆陆续续地都成了老田家的宅院。这样的宅院先后建成十三处,仍然是每个儿子拥有一处。宅院内厅房台屋、亭台楼榭、假山池水一应俱全,堪称花园式住宅。
  由于老田家的宅院在南门大街两侧一处处相连成片,很长一段南门大街便实际上成为连接老田家各处宅院的街道,以致于该段南门大街都因此而改称田宅街。田宅街的原址大致在现潍城区向阳路的潍坊市中级人民法院大院北沿至东风西街段。
  田烳之后,田氏一族中的著名人物有:田智枚(1862—1921年),光绪十八年(1892年)进士,历任云南省乡试主考、贵州学政、资政大夫、弼德院枢秘长等职。曾倡办小学,在济南、潍县两地开设德和堂中药店,对穷苦患者施舍成药。1914年潍县洪灾,他曾倡导设立粥厂救济灾民;田仲济(1907—2002年),著名学者,曾任山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
  东北军南门进城,袁世凯忧急病亡
  1916年5月25日中午,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组建的中华革命军东北军200多人,在总司令居正率领下,浩浩荡荡从南门入城,进驻潍县。随后,东北军总司令部设在了南门大街路西丁六宅西院内的一处闲院里。潍县成为护国运动和护国战争在山东的重要活动基地。
  所谓护国,就是护卫中华民国,反对复辟帝制。1915年,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野心膨胀,自编自导了复辟帝制的丑剧。同年12月,他接受参政院以“国民代表大会总代表”名义的上书“劝进”,推翻中华民国,由中华民国大总统摇身变为“中华帝国皇帝”,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激起全国公愤。同年同月,蔡锷等在云南省发起护国运动。云南首先宣布独立,贵州、广西等地也积极响应。他们组织护国军讨伐袁世凯,打响了护国战争。孙中山组建了中华革命军东南军、东北军、西南军、西北军四个总司令部,领导护国运动和护国战争。
  在全国一片反对、讨伐浪潮中,袁世凯被迫于1916年3月宣布取消帝制,废除“洪宪”年号。但全国的护国讨袁浪潮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同年5月2日,居正率领中华革命军东北军200多人来潍县,对驻守潍县的袁世凯北洋军陆军第五师实施“铁臂合围”。5月4日夜,东北军猛攻南门,试图打进潍县城,没能成功。第二天,东北军尹锡武部进攻潍县东关坞,炮轰东关西南门(奎文门)仍未克。又由东北军华侨义勇团炸开东关南门(鸣凤门),攻入东关坞。北洋军第五师郑士琦部马上进行反攻。东北军未能攻克东关坞,便退守潍县火车站附近的擂鼓山,与北洋军对峙。一战后即霸占胶济铁路及潍县火车站的日本驻军,以调解双方“停战议和”为由进行了干涉。
  25日,北洋军第五师师长张树元奉令撤退到了潍县城城北庞家庄(今潍坊经济区双杨街道庞家村),潍县县知事张汝钧也随军撤退到那里去了。东北军便占领潍县。
  在全国持续高涨的反对、讨伐浪潮中,袁世凯众叛亲离,于1916年6月,忧急病亡。袁世凯死后,各地中华革命军于同年夏秋间陆续停止军事行动,并先后遣散。在这期间,孙中山曾派遣蒋介石来潍县担任东北军参谋长(一说参谋处长),协助总司令整训军队。蒋介石在自己的日记中曾记载,7月31日晚上,他由南门出潍县城向东,过白狼河去潍县东关巡察军务,夜里11时才赶回来。他急于将东北军改造成一支遵守纪律、有战斗力的军队,显得十分忠于职守。
  东北军在潍县设立司令部以后,潍县成为山东护国讨袁的主要根据地之一。各方护国讨袁力量纷纷加入东北军,官兵由200多人发展到6000多人。但东北军成分复杂,有的部队军纪很差。当地民众对他们的评价并不高,藐称其为“乱党”。驻守县城东门里的团长王贯忱(一说王贯仁),公然强抢当地一名民女作妾,民女父亲上告到他的上级师部。在师长朱霁青的干预下,他才将民女送回。离开潍县时,他又命部下点火烧毁了驻地的六间房屋。
  而负责东关城防事务的旅长尹锡武(一说尹锡五),绰号尹大麻子。他治军严明,他的部队基本不骚扰地方,名声较好。后来,潍县沙滩大集上的知名说书艺人陈柱,以东北军在潍活动情况为题材,自编自说《乱党传》,抖落的“包袱”就是“尹大麻子打潍县,毙了王贯忱”。
  中华革命军东北军于1917年2月全部撤离潍县。东北军在潍县的活动,是孙中山领导护国运动和护国战争在山东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国早期潍县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之一。
  富商李惠之打掩护,国民党高官李弥出南门潜逃
  1949年1月29日,是潍县解放后新生的潍坊特别市迎来的第一个春节。凌晨5时许,两个人影一前一后,悄无声息地从城内步行走出南门。走在后面的那个人竟然是国民党军(正式名称中国国民革命军)十三兵团中将司令官李弥。他就在南门附近潍坊特别市委、市政府眼皮子底下成功潜逃,于2月2日逃到了当时还在国民党统治下的青岛。
  城市潍坊一带的原住居民在解放战争时期对李弥这个名字十分熟悉。从1946年初开始,国民党第八军(先后又组建为整编第八师、整编第八军,俗称顽八军)便在潍县驻扎,李弥为该军(师)军长(师长)。国民党军李弥部驻潍县期间,为便于控制潍县这个战略要地,潍县县长由李弥军部指派自己的军官担任。1946年初,第八军主办的地方报纸《统一日报》创刊,李弥兼任统一日报社社长。1947年3月22日,《统一日报》在一版用整版的篇幅刊登了中共胶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写给李弥的劝降信和李弥表示顽抗到底的复信。这则报道在当时可谓重磅新闻。“顽八军”也因之而得名。
  第八军驻潍期间,潍县富商李惠之与“同宗”李弥经常往来,成为至交。李惠之在当时算得上是本地的商界名流。他是潍县著名独资大商号“同祥号”创始人李翰臣的侄子。李翰臣当年创办“同祥号”,推动了潍县绣货业形成“九千绣花女”的产业规模。李惠之经商与李翰臣相比,也不逊色。惠祥染织工厂、福聚祥茶庄和鸿祥磨房都是他名下的实体。而惠祥、福聚祥都是跻身潍县“八祥五东”大商号的工商业实体。
  淮海战役期间,李弥担任国民党军十三兵团中将司令官。当时,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撰写的广播稿《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一文中李弥的名字在列。结果广播稿中点了名的其他国民党高级将领在淮海战役有关作战中死的死、被俘的被俘,只有李弥在1949年1月淮海战役结束后化装混在俘虏群中蒙混逃脱。
  因为通往江南的水陆交通均被解放军切断,直接南逃是没有希望的,李弥便不得不在解放区内开始了逃亡。他偷偷从徐州乘火车北上经过济南,于1949年1月28日即农历年除夕这天逃到潍坊,投奔了李惠之,准备伺机逃往敌占区青岛。当时,潍县解放并设立潍坊特别市以后至此已过了九个月。李弥潜逃到位于邓发街的李惠之家中后,李惠之在短暂的惊恐不安后,便毫不犹豫地站到了新生政权的对立面。他托人私刻公章、伪造通行证,编造谎言安排他的妾侄、当时在潍坊永乐戏院唱戏的高密县西注沟人王桂合护送,并要求王桂合找自己的堂兄、高密县注沟乡乡长王合秋提供帮助。就这样,李弥第四天便成功潜逃到了青岛。
  李弥潜逃后,蒋介石允准他重建十三兵团及整编第八军。随着解放战争不断推进,李弥的部队南退到云南。1950年1月,他的部队在云南蒙自被歼灭。残部逃往缅甸并在中缅边界一带盘踞。而李弥本人则于1954年去了台湾,1973年12月在台北去世。
  1951年,在全国镇压“反革命”运动中,李惠之策划帮助李弥由南门潜逃的罪行被揭发,同年4月12日被枪决。
  北楼晓钟列入潍县十景
  南门城楼简称南楼,巍峨壮观。当地传说,每当夜深人静时,在南楼内安静凝神,便能听到外面“沙沙”的落雨声。但走出南楼外仰望,映入眼帘的却往往是满天星斗的晴空景象。这是因为早先南楼周围为枝繁叶茂的树木所环绕,夜深人静时,风吹树叶,“沙沙”作响。静坐南楼内谛听,便像是落雨声。南楼夜雨因而得名。
  南楼夜雨在当地传说中是潍县的主要景色之一。有人把南楼夜雨列入《潍县十二景》之一,并赋诗予以描述:“秋来南楼生孤灯,半为萧瑟半为明。中夜忽听风吹雨,起看长天点点星。”与南门、北门正式名称的对应关系好像是巧合,在潍县的主要景色中,与南楼夜雨相对应的景色,便是北楼晓钟了。而北楼晓钟的名声以及含有的历史文化信息,则要远远大于南楼夜雨。
  同样,当地人简称北门城楼为北楼。直到民国时期,人们仍能见到北楼雕梁画栋、雄伟壮观的形象。早先,北楼内悬挂着一口古钟。古钟具有报时作用,北楼晓钟的景色因此而得名。在潍县不同时期古旧地方史志记载中,北楼晓钟被列为《潍县十景》之一。有人曾赋诗一首:“银河耿耿夜未眠,青霜欲侵读书灯。满城寂寂行人早,已有高楼起钟声。”
  据说到了后来,北楼内悬挂的这口古钟除报晓外,每当遇到外敌入侵、洪水泛滥等大事时也敲钟示警。古钟名副其实。因为它铸造于金代大定年间(1161—1189年),具有700多年的悠久历史。古钟原来在城里观音大士庵内,为这座寺院晨钟暮鼓的报时工具之一。在当地,观音大士庵作为这座寺院的正式名称,不如它的俗称知名度高。因有这口古钟,观音大士庵俗称撞钟院。后来,寺院附近的几条街道都以撞钟院为名称,有撞钟院前街、撞钟院前湾崖、撞钟院后街(都已拆除,原址位于现潍城区颐园小区内)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撞钟院成为北门大街(胜利路)小学的一处分校。笔者一二年级的学校生活,就是在那里度过的。
  这口古钟在什么时候由撞钟院内移到北楼上则未见记载。古钟铸造精良,声音洪亮。清晨敲钟时,不但响彻全城,而且只要风向合适,附近的东、西、南、北、东北、西南六个关厢都能听到。可惜的是,据说在日伪统治时期,古钟被日寇回炉冶炼,制成了屠杀抗日军民的武器。
  重要战事北门是主战场
  北楼晓钟的载体——北门作为潍县城的后门,为了避开位于城池上首的官署衙门,设在了城池纵向中轴线以西约200米处。这样以来,从北门到城池东北角800多米的北城墙便全部都是封闭性墙体,与城池东城墙的总长度差不多,战时便成为城池防守的软肋。
  有了这样的先天性不足还不算,北门本身就是城池防守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这是因为,北门是潍县城惟一不设瓮城的城门。所谓瓮城,即在主城门外两侧另筑一圈城墙,然后再在与主城门方位不同处另开一道门与城外相通,是二重门。站在城楼上往下看,整个二道城门设施就像一口大缸,故称为“瓮城”。在古代冷兵器作战时期,瓮城在城池防守时,不仅可以增大防御纵深,加强城门的防御能力,还可以对从城门外左右攻城之敌予以打击。在现代战争中,也可以利用瓮城筑建交叉火力点,形成更有效的防卫。
  明代万历年间,潍县知县史善言整修潍县城防设施时,试图克服这个薄弱环节,也将北门改造成了瓮城,与潍县城的其它三座城门相一致。为了记载北门的这个改造行动,人们还把北门称为史公门,并挂上了“史公门”的牌匾。但后来却又拆除了北门瓮城。后人分析北门之所以不设瓮城,原因大致有三种说法:潍县城别称龟城,如果四门都设瓮城,城内人士便都成了瓮中之物;北门不设瓮城,有面向大海升腾远举之象;北门处在潍县城西北方位,而西北方为金水之方,设瓮城便妨碍了财源滚滚来等等。
  因为既有先天不足,又有人为造成的薄弱环节,潍县历史上重要的城池攻防战事,例如明末潍县城保卫战、1948年潍县战役等,北门以及北城墙一带都是惨烈的主战场。但在平时,因为是城池的后门,北门除了每天清晨报时外,似嫌落寞。除了战事,其它故事是否与北门有关,则未见记载。
  四门废弃,故事划上休止符
  1948年潍县战役中,潍县城的城墙和城门等城防设施不同程度地受损。同年4月底,潍县战役结束,潍县解放并改设潍坊特别市。潍县城的城墙和四座城门便都不再具有城防设施的功能和作用了。废弃后的四座城门因为都处在要冲位置,为了便利交通,它们很快便被拆除。根据相关记载,在潍县城的四座城门中,最先拆除的是南门。1949年初,潍县城南门和南城墙拆除及南月河改建工程就开工了。在拆除前后,这些城门最后见证了解放初期潍坊特别市和潍坊市发生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
  潍坊特别市领导机关组成人员从西门入城
  中国人民解放军作战部队于1948年4月24日攻入潍县城。潍坊特别市主要领导在这天的当夜,便冒着枪林弹雨率领特别市领导机关组成人员从西门进入潍县城。城市接管工作和潍坊特别市组建工作也从此拉开了帷幕。
  早在这一年的3月,中共中央华东局、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在决定发起潍县战役的同时,就对潍县的城市接管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准备和精心的部署。他们把解放以后的潍县城市部分划定为潍坊特别市,把以潍县城区为核心包括潍县坊子、望留镇在内的区域划定为新设潍坊特别市的行政区域。潍坊特别市直属华东局领导。此举目的是有意识地把新兴城市潍坊作为城市接管工作的试点,以便能够积累城市工作经验,更有利于今后大规模地进行城市接管和城市战后重建工作。
  为此,中共中央华东局调集干部、强化培训,从局机关、党校和山东各地调集1000多名干部,于潍县战役前集中到潍县附近进行培训,学习中央关于城市接管的指示精神、党的城市政策和入城纪律,研究接管工作措施,制订接管实施方案,前期准备工作进行得十分充分。为了健全组织、加强领导,华东局对潍坊特别市机构建设十分重视,干部力量配备相当强大,并多次进行调整。
  4月初,华东局即组建了特别市领导机关,决定由中共七大委员、华东局财委主任曾山任市委书记,原华中解放区政府秘书长张恺帆任市长。后因张恺帆另有任用,遂决定由拟任市委宣传部长的姚仲明改任市长。整个城市的机构设置完全按照大城市的规格实行三级制,即市、市区、街道三级。华东局还按照较大城市的规模,设立了新华社潍坊支社和《新潍坊报》报社两个新闻机构,以便总结和宣传城市接管工作的经验。对于金融、邮电、粮食、煤炭、铁路等重要部门,华东局也都提前配备了领导班子。从潍坊特别市组织机构干部力量配备可以看出,中共中央华东局对潍县城市接管工作是非常重视的。
  为了深入调查和把握市情,潍县城地下工作组的负责人根据潍坊特别市委领导的指示,写出了《潍县初步调查材料》和《潍县的经济》等材料,并油印成册,供相关人员参考。此外,接管干部还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对潍县的城市状况和特点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
  1948年4月2日,我军发起潍县战役。4月24日,我军攻入潍县城,潍坊特别市领导机关组成人员奉命于当夜便从西门入城展开了城市接管工作。4月27日潍县的城市部分全部解放。在华东局的直接领导下,潍坊特别市委、特别市政府根据党的城市政策和城市工作的客观实际,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教训,逐步制订和实施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城市政策,使潍坊很快走上了社会秩序稳定、人民生活安定和工商业恢复发展的道路。
  西门和北门的具体拆除时间未见相关记载,但应该都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西门原址位于潍坊市潍城区东风西街月河路口;北门原址位于潍坊市潍城区北马道北门大街口北。
  南门广场庆祝潍县战役胜利一周年
  根据相关记载,在潍县城的四座城门中,最先拆除的是南门。
  1948年4月27日潍县战役结束后,潍坊特别市迅速对城市战后重建和市区发展进行了规划。按照规划,先行拆除潍县城南门和南城墙,南月河(南护城河)改建为排水暗渠、表面填平,然后以原潍县南月河崖街为基础,拓展一条贯通市区东西的城市道路,为潍坊特别市成立后规划的第一条城市道路。
  这项城市建设系列工程的规划和建设都进展得十分迅速。1949年初,潍县城南门和南城墙拆除及南月河改建工程就开工了。到4月27日潍县战役胜利一周年纪念日这天,南门瓮城已拆除,并在原址形成一个小型广场,俗称南门广场。这天,特别市政府在南门广场举行群众集会,庆祝潍县战役胜利和潍县解放一周年。这次集会回顾了一年前在南门一带发生过的惨烈战斗:解放军战士们用炸药包将坚固的城墙炸开一个大豁口,部队由此突入城中直捣国民党潍县城防司令部,加速了潍县战役的胜利步伐。在集会上还宣布,因这一带对潍县战役的全面胜利有重大意义,所以将在这一带即将形成的、潍县解放后规划建设的第一条城市道路命名为胜利大街。后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变迁,南门广场成为一处城市道路交叉口,即现在的潍坊市潍城区胜利西街向阳路口。
  东门见证解放初期镇压反革命运动
  潍坊市(县级)镇压反革命运动集中逮捕行动于1951年4月2日凌晨零时开始,4时结束。集中逮捕行动指挥部就设在东门城楼上。
  镇压反革命运动简称镇反,是解放初期新中国为稳定形势、巩固政权、清理敌对势力而发动的一场政治运动。潍坊市的镇反起自1950年10月,结束于第二年10月,历时一年整,经过了四个阶段:1950年10月至1951年3月,全面深入发动群众;1951年四五月间,大张旗鼓地逮捕和处决一批罪犯;1951年5月,取缔反动会道门组织;1951年6月至10月,清理积案和内清工作。清理积案主要是没收罪犯财产。内清主要是清理地方机关内部的反革命分子。
  在潍坊市镇反中,最具震慑作用的行动当属集中逮捕、处决罪犯和没收其财产。1951年4月2日集中逮捕行动结束后,许多落网罪犯由东、南、北三个方向汇聚东门外,然后进东门被押解到市公安局驻地原潍县县衙;这年的4月中旬起,潍坊市在市内、坊子区、郊区接连举行公审、公判大会,判处了若干名罪犯死刑。市内刑场就设在白浪河洋灰桥(今城区彩虹桥)南的河滩上。包括潍县解放后积极帮助国民党高级将领李弥潜逃的李惠之等不少罪犯,都是由潍坊市公安局沿博古街、邓发街出东门,南拐至坝崖南街(即今潍城区向阳路-东风西街-和平路一线)游街示众后,押赴刑场的;在没收罪犯财产方面,主要没收了李惠之等12名罪犯的房产、土地及其在相关企业的股份。而对与罪犯共同生活但没有参与犯罪活动的家庭成员则不予没收财产,并视家庭、人口、劳力、财产情况,酌情留下一定的生产、生活资料,让这类家庭成员通过参加社会生产,能够维持一般市民的生活水平。
  1952年10月,潍坊市拆除潍县城东门和东城墙,然后以原潍县城东门、东城墙以及坝崖南街、保安街、东马道原址为基础,拓展并形成一条新的城市道路。1954年工程完成后,潍坊市将大马路与这条新的城市道路并称和平路。东门原址即现在的潍城区东风西街和平路交叉口一带。
  本期图片来源于作者个人收藏的老旧图片资料,以及由作者翻拍于《潍坊百年掠影》、《潍坊古今建筑艺术》等。
  本期资料来源:《潍县志稿》、《潍坊市志》、《潍城区志》、《潍城文史资料》、《潍坊日报》、《潍坊晚报》等。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人文潍坊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