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8-12-19 15:15
鄌郚总编

潍坊的古牌坊

  潍坊晚报人文潍坊第84期--潍坊的古牌坊
  潍坊的古牌坊
  2013年3月11日  本期撰稿:丁永恩
  牌坊是我国古代建筑的一种重要形式,以其精湛独到的工艺技术和世代相传的儒家文化内涵,给世人留下了我国传统建筑领域中的一支绚丽多姿的奇葩。潍县是鲁东重镇,潍莱首邑,自古以来就以交通便利,工商发达,名人荟萃,文风昌盛而闻名于世。尤其是明清以来,宽街窄巷散布着大小庙宇和形形色色的碑碣牌坊,是山东省文化遗存最多的县份之一。现在,绝大多数牌坊在历史变迁中湮灭了,只有青州的明代衡王府石坊,安丘的清代庵上石坊和寒亭的南仲寨石坊依然屹立,是极其珍贵的明清石坊遗存,展现着潍坊古牌坊文化的深邃、厚重与高超的石雕建造技艺,向人们诉说着它们经历过的春风秋雨、时代沧桑。
  ..................................................................................................
  历史多变,三座老牌坊历经时代沧桑屹立至今
  当年,在今潍坊市境内,曾有元、明、清三代建造的近八百座各式牌坊。他们以各自独特的建筑艺术风格点缀着潍坊这片大地上的古代人文景观。然而绝大多数牌坊在历史变迁中湮灭了。现在,只有青州的明代衡王府石坊,安丘的清代庵上石坊和寒亭的仲寨石坊依然屹立,代表着三种不同牌坊结构类型,是我国极其珍贵的明清石坊遗存,展现着潍坊古牌坊文化的深邃、厚重与高超的石雕建造技艺,从而领略它们经历过的春风秋雨、时代沧桑。而那些毁掉的,有的尚可在幸存的古志书中寻觅到些许踪迹。
  现存唯一的明代石坊 青州衡王府石坊
  我市现存年代最早的宫廷装饰性牌坊
  在今青州市玲珑山南路南段路西“石坊公园”中的两座石牌坊,是600多年前明代衡王府的遗迹。这是我市现存建筑年代最早的宫廷装饰性牌坊。
  两座石坊,风格相同,大小一致,相距43.5米,皆为四柱三门式。石坊东西宽11.5米,南北进深2.72米,高7米,由28块巨石构成。底座高1.2米,分三层,底层高出地面10厘米,雕云头花边;中层内收10厘米,雕荷花、牡丹等花卉图案;上层与底层齐,雕狮子、麒麟图案。石柱方形,分立底座上,中间二柱各高5.82米,两侧二柱各高3.95米。每柱南北两面各镶高1.95米的透雕麒麟一只,昂首蹲立于底座上,苍劲雄壮,每坊8只。4柱上部之间各嵌巨石匾额,匾上浮雕二龙戏珠图案,在匾顶部边上雕木斗拱图案。南坊匾额刻“乐善遗风”“象贤永誉”;北坊刻“孝友宽仁”“大雅不群”,皆剔地阳文。相传匾上大字为严嵩手书。石坊总体凝重端庄,古朴典雅。
  关于这两座石坊在衡王府建筑群中的具体位置,有两种说法:一说在衡王府南大门至王府大殿之间的甬道上;一说在王府南大门外的甬道上。
  关于建造年代,一说与衡王府主要殿堂在同一规划中,同期建成;一说是在衡王府建成若干年后,在南大门外的甬道上增建的。现青州博物馆保存的从衡王府废墟中挖出的一只透雕蹲式麒麟,与石坊柱前后倚柱蹲坐的麒麟完全相同,其后部阴刻“明嘉靖四十三年润二月十一日刻制完”字样。加上坊上额匾题词,很像是第一、二代衡王行为写照,为后来增建的可能性较大。
  关于结构,从现存的坊体构成看,只有坊柱、坊额、坊基,缺少坊顶。清理坊旁废墟中没有找到坊顶破损石件,而是清理出过蓝色琉璃瓦碎片,可以初步推定,该坊是木石结构。石质坊柱、坊座、坊额,而坊顶为木质彩绘斗拱承托歇山九脊三楼单檐顶,上覆蓝色琉璃瓦与脊兽,是与大殿及府门形制色彩相匹配的豪华牌坊。清顺治三年(1646),清朝廷以“谋反”罪剿灭衡王府时,将大部分木结构建筑物拆毁,此坊的木质部分可能由于年久失修木质腐烂而倒塌失落,只留下石质部分,被称为“石坊”。
  衡王府见证明代朱氏王朝胜败兴衰史
  衡王朱祐楎(1479—1538)是明显宗皇帝朱见琛的第七子,母亲是张德妃。成化二十三年(1487)他8岁时被封为衡王。弘治十三年(1500)20岁时就藩青州,住进了青州南阳城中规模宏大的衡王府。衡王府的“东华门”在今偶园街(偶园就是在衡王府东花园遗址上重建的);“西华门”在今冠街;北为“后宰门”,在今朝阳街;南门为正门,在今石坊以南或北。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封藩制度,原意是拱卫朝廷,保障朱氏王朝正统千秋万代不被篡夺。然自明成祖“靖难”当上皇帝后,为防止各地藩王步自己的后尘,便取消了藩王的兵权,只让他们享受爵禄,风范地方。
  第一代衡王朱祐楎,是一位文人雅士。他除按礼仪祭宗庙朝天子外,平日暇居斋宫,手不释卷,醉心琴棋书画。他喜欢书法,“四体皆工”,他还乐善好施,社会名声很好,他的哥哥弘治皇帝称之为“诸王之范”。
  今驼山昊天宫内,有座石碑额题“昊天宫”三字行书,后署“乐善子”三字款,此即朱祐楎所书。“乐善子”是他的号。
  明嘉靖十七年(1538)八月七日,就藩青州三十九年的朱祐楎病逝。
  继任的第二代衡王朱厚乔,也喜欢笔墨。于嘉靖三十九年重阳节时,为庆祝自己的生日,命府中内掌司周全写了一个高7.3米,宽3.7米的大“寿”字,镌刻在云门山北面“云门洞”以西面对衡王府的悬崖上。取“云门献寿”“寿比南山”之意。为今日留下了一大绝美景观。仅“寿”字下面的“寸”就2.3米高,可容一人站在竖划里面,所以在当地有“人无寸高”的戏言。
  衡王在青州世代相传共六世七王,先后是朱祐楎、朱厚乔、朱载圭、朱载封、朱翊镬、朱常氵庶和朱由棷。
  第七位衡王朱由棷在位时,正值崇祯年间内忧外患。崇祯十五年(1642)清兵进犯山东,数次围攻青州,在几次青州保卫战中衡王朱由棷都能挺身而出,奖励奋勇,鼓舞士气,并亲临城头与官兵一道抵抗清兵。但在明朝灭亡的最后时刻,他却表现了懦弱无为。崇祯十七年(1644)清兵攻陷北京,清顺治开元。
  翌年,明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建立“南明”政权为“弘光元年”,成为“抗清复国”的指挥中枢。当时青州周围抗清义师云集,本应成为南京的有力屏障,衡王府又是北方唯一没有损伤元气的亲藩,财力尚称雄厚,若因势乘时,自可作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青州守将李士元曾劝告朱由棷起兵抗清,但朱由棷选择了投降。不久就向清廷使臣王鳌永递交了投降表。
  此后抗清名将赵应元、杨玉休又带兵占领青州,杀了王鳌永,抗击清兵,后赵、杨二人兵败被杀,清兵重占青州。
  清顺治二年(1645)正月,衡王朱由棷奏请入觐,清廷命“侯旨来朝”。十一月清廷命登莱巡抚杨声远“督发衡王朱由棷及至亲眷属起程送往北京”,朱由棷等11人到京后被囚禁。次年五月,以谋反罪将他们全部处死,同时命令将衡王府中其他朱氏人等全部拿送北京处死,随后就对衡王府进行了查抄和拆毁。
  当今已成“发思古之幽情”的好去处
  时间过去了320年,当1960年笔者初探此坊时,坊周围瓦砾堆遍布,荆棘野草丛生,有的竟一人多高。那时坊座上青苔片片,坊体上蚀痕累累,给人一种悲凉之感。但看那巨大石坊,虽历经几百年狂风骤雨,地震雷暴,却仍接缝严密,岿然不动,与那昂扬欲飞神态活现的麒麟,让人顿觉震撼,惊叹其建筑的精妙。
  如今,这两座石坊已是山东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个石坊洁净质朴,雕饰仍清晰可见。那雄壮矫健的麒麟,遥望天际,好像在思念和向往着什么。公园内广植树木花草,石坊周围地面铺砌平整,还设有条椅、坐凳,已成为人们欣赏、研究、休息、游览、“发思古之幽情”的好去处。
  清代石坊的巅峰之作 安丘庵上石坊
  旌表“奉亲守志,节孝两全”
  庵上石坊坐落在安丘市西南33公里的石埠子镇庵上村,建于清道光九年(1829),距今已近200年,是庵上村马若拙为其嫂所建的“贞节坊”。据马氏家谱记载:乡绅马宣基有两个儿子,长子马若愚(1784—1804)字智斋,“列赠登仕郎,候选州吏目”。次子马若拙(1788—1849)字子朴,号慧斋,太学生,列授修职郎,候补县丞。若愚多病,马宣基为减轻若愚病情,命其娶妻“冲喜”,所娶是诸城大北杏村王翰林之女王氏。不料婚典之日骤降大雨,马家以为是不祥之兆,婚后不许若愚夫妻同房。不久若愚不治身亡。王氏秉承家教“奉亲守志,节孝两全”,二十九岁时郁郁而死。生父王翰林将女儿事迹上奏朝廷,道光皇帝颁旨旌表,由马若拙操办为其嫂立坊。
  相传,马家要建坊的消息传出,各路建坊高手纷纷前来揽工。其中有一对兄弟,老大提着画眉笼子,老二拿着算盘,他们把鸟笼和算盘往桌子上一放,问这手艺建坊行不行?大家先是诧异,仔细一看才恍然大悟,原来画眉笼子和算盘都是石头雕成的。这兄弟俩是扬州人,兄李克勤,弟李克俭,这石坊就是李氏兄弟带领8个徒弟历经十四年建成的。
  每块石头都是吉祥文化的载体
  石坊的整体设计,在沿用传统的四柱三间不出头式基础上,又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通过厚重的底座,挺拔的立柱和宽大的仿木三楼单檐庑殿式坊顶,突出了整体的高大雄伟、规整对称的特点,营造了庄严肃穆的气氛。特别是在坊脊正中位置雕刻了一只身背宝瓶的麒麟,方向与坊顶平行,神态平静而安详,更增加了牌坊的稳定感。
  石坊东西向,通高11米,宽9.35米,采用附近山上的青石垒叠而成。其结构分座、身、顶三部分。坊座为四块条状基石及四组圆雕石狮,坊身为四根立柱组成正门和两个侧门,坊顶为仿木单檐庑殿式。檐下立匾两面皆刻“圣旨”二字。两面正楼匾分别镌刻“节动天褒”“贞顺流芳”楷书大字,题跋为“旌表儒童马若愚妻王氏节孝坊”。次楼匾上刻字分别是:“大清道光”“乙丑岁建”。坊上题字为高密翰林单兰亭所书。
  石坊上雕刻的内容丰富多彩,既有神话中的仙人异兽,又有现实生活中的风土人情,采用浅浮雕、高浮雕、透雕、圆雕、隐雕、嵌雕等多种技法,在各个部位分别刻画了人物车马、飞禽走兽、花鸟鱼虫、风云水月等数十种景物。
  所雕走兽种类颇多,有龙、狮、麒麟、牛、马、鹿、象、猴等。其中龙最多,狮最大。整个坊顶有12条垂脊,每脊的上、中、下都有1只昂首翘望的龙头,共36只。在三条正脊两端,都有一条尾巴上翘的龙,口衔正脊相对欲飞。这些夸张变形的龙,古拙中含灵巧,增加了石坊的动感。尤其在“圣旨”竖匾和正楼匾的四周,用高浮雕和镂空透雕技法,雕刻了数条腾飞于云间的龙,轻飘的祥云疏密有致,将腾飞的龙衬托的更加矫健。画面充实饱满紧凑完整,恰到好处的衬托了匾额。
  在次楼匾的下方,雕有四幅谐音寓意画,分别是“六(鹿)合(鹤)同春”“太师(狮)少保”“挂印(音)封(蜂)侯(猴)”“父子拜相(象)”。其中“挂印封(蜂)侯(猴)”最为精彩,运用高难度的镂空手法,雕刻出一只玲珑剔透的画眉鸟笼,悬挂于枝头之上,能随风摆动,笼中的石画眉鸟,能随风鸣叫,此为“音”;又雕刻出猴子捅马蜂窝时,马蜂乱飞和狮子的调皮活泼之状。此为“蜂和猴”。雕刻技艺可谓出神入化,登峰造极。
  由于艺人所施展的高超才华,使观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位研究吉祥文化的学者,反复观看研究各个部位细节,感叹“吉祥文化在这里被刻画得淋漓尽致,每块石头都成了吉祥文化的载体”。他著文称“这是一座集中华吉祥文化之大成的石坊”。一位跟随党中央毛主席进北京的老干部说,他走遍北京和大半个中国,还没见过雕刻这么好的牌坊。一位老艺术家抚摸着狮子久久舍不得离去,连声说“太可爱了、太可爱了”。
  也曾流传一段故事说:建造时间十四年,耗费巨大,天长日久,马家不堪重负,对工匠的照应也不如前。对此,工匠们低落的情绪反应到雕刻上,就留下了几处“不吉之兆”:一、荷叶挑大梁,二、蝙蝠头冲地,三、门神悬空,四、螭吻祖坟等等。后来马家败落了。以后李氏兄弟到了兖州,又雕造了一座精美石坊。但坊主怕这兄弟俩再为别人造出更好的牌坊,便将这李氏兄弟毒死了。于是便有“天下无二坊,除了兖州是庵上”在民间流传。
  几度险遭厄运,却都化险为夷
  这座具有精湛建造技艺与深邃文化内涵的石坊,所反映出清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艺术发展状况,具有极其宝贵的史料价值。
  庵上石坊经漫长风雨,虽几度险遭厄运,几至不保,却都能化险为夷,屹立至今,真是不幸中的万幸,这也就难怪当地人们给石坊抹上了一层浓浓的神秘色彩。
  现在石坊上“贞顺流芳”匾额的“流芳”二字以上的匾框有一缺口,是1942年日本侵略军的炮弹打坏的。当时日本侵略军驻扎在附近的马鞍子山上,三个日本兵出来巡逻,被国民党抗日军队战士马腾仁等几个人捉住了其中的两个,另一个跑回去报信。日本兵下山追赶,马腾仁等情急之中将俩日本兵杀死。日本兵对庵上村进行报复,放火把庵上村烧了。随后向石坊打了两炮,石坊岿然不动,也没有碎块掉下来,两个日本兵跑到石坊下看究竟,此时两块石头落下来,正砸在日本兵头顶,顿时脑浆迸裂,从此日本兵不敢再来,当地人对石坊也更加敬畏。
  1960年笔者初次看到这座石坊时,周围堆着一些柴火垛。除日本兵打坏的部位外,其他仍然完整。
  原来庵上村有四座石坊,在雕刻技艺方面唯有这座突出。在文化大革命破四旧运动中,将另三座拆掉利用石料建了桥,这一座暂时留下。这时,石坊虽未拆,但“迷信”已破除,不断有人爬上爬下,能砸的砸下来,能掰的掰下来。赵家营的一位青年,爬到南头一个角上时,那个角断下来了,他摔成重伤。
  1988年,当地政府为保护石坊,拆迁了附近的六户居民,调整了村内街道,建成“庵上石坊公园”,设置专人管理,进行绿化美化。1992年6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代石坊最具代表性 寒亭南仲寨石坊
  在寒亭区固堤街道南仲寨村,现在尚存一座清代道光三年(1823)建造的石牌坊,距今已近200年了。
  它是该村清乾隆十八年(1753)举人刘鹏的次子刘师琦为其嫂建的“节孝坊”。刘鹏中举后,曾任日照教谕。他的长子刘师瑗自小好学,聪慧敏捷。刘鹏以为他将来也能通过科举步入仕途,但刘师瑗却在科举考试前因病亡故,时年二十岁左右。当时刘师瑗的妻子王氏也不过二十岁,此后王氏谨守妇道,从未改嫁,专心伺俸公婆,妯娌间也和睦相处,对侄辈百般爱护,直到去世。刘师琦感激嫂子为这个家所做的一切,筹备建坊。道光三年,旌表的“圣旨”到,刘家卖掉七十八亩良田,建了这座“节孝坊”。
  该坊高5.4米,宽4.08米,为两柱出头一间式,用青石垒架而成,接缝严密,浑然一体,宏伟壮观。
  两柱顶为圆雕蹲狮,上额枋中间立盘龙“圣旨”竖匾。上、下额枋中间的额匾上,正面右刻“勅旌儒童刘师瑗妻王氏节孝之坊”中间竖刻“福寿”二字,左侧刻“大清道光三年季夏完榖旦”。额匾背面刻“慈竹霜清”四个大字,中间刻“康宁”二字,并在立柱上刻有对联,左侧为“钦命锡来旌扬黄皓高节”;右侧为“方仁爱显祖□丹□鉴心”。相传坊上所有题字皆为刘师琦书。两立柱底部插入基石,基础上在立柱前后镶有抱鼓石,整个石坊看起来大气稳重。
  坊体上雕刻着各种图案,正面有矫健昂首的麒麟、吞云吐雾的青龙、刚劲雄壮的狮子,反面有富贵美丽的凤凰,争奇斗丽的四季花卉,翩翩飞舞的蝴蝶。额枋上的“二龙戏珠”形象尤其生动,雕工精到,尽显古代石雕艺人的精湛技艺。现在这座石坊是潍坊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古代石坊中,类似这种形状规模造价较低的牌坊最多,约占牌坊总数的一半以上,因此具有相当的代表性。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英国女画家艾米里·乔治亚娜·坎普来潍县旅游时,所创作的一幅街道风景画中的牌坊,就是这般模样。可见这种牌坊给这位画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相关链接
  牌坊为明清两代特有建筑
  梁思成先生在《中国建筑史》一书中是这样记述的:“牌坊为明、清两代特有之装饰建筑,盖自汉代之阙,六朝之标,唐宋之乌头门棂星门演变形成者也”。就“坊”字而言,它起源于中国早期都市中的里坊制度。吴裕成在《中国门文化》里写道:“曹操规划建设邺城,开始实行城坊之制。邺城中一条横贯东西的大道,路北为宫城、禁苑及贵族居住区。大道以南,纵横交叉的道路状如棋盘,被道路分隔成方形的居民区,称为坊。坊有围墙,开坊门以通出入。”因许多坊门都挂着写有坊名的牌子,亦或有的坊门悬挂着旌表里弄贤能的匾额,“牌坊”的概念由此形成。那么,牌坊建筑何时出现的呢?梁思成认为:“宋元以前仅见乌头门于文献,而未见牌楼遗例。今所谓牌楼者,实为明清特有之建筑型类。”牌楼即牌坊,经历代的发展和演化,至明清时代逐渐完美。
  明代所建的牌坊,大多是科举功名坊、官员功德坊。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襄阳人任亨泰中了状元,洪武帝朱元璋:“命有司建状元坊以旌之”。这是大规模勅建科举坊、功绩坊的开始。从此凡经科举考试得中举人、进士、状元的以及在此后任职中有重大政绩、军功的官员皆可旌表建坊。
  清王朝定都在北京后,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于顺治元年(1644)诏礼部,此后一律不准建科举与功绩坊,而提倡建节孝坊、节烈坊、孝子坊、公义坊、人瑞坊等。所以清代的牌坊中没有科举功名与功绩官衔坊,只有节孝、节烈坊与乐善好施等公义坊,还在各地建“节孝总坊”。
  潍坊四座建于元代的牌坊
  诸城“崔立妻纪氏贞孝坊”,建于元武宗至大元年(1308)。
  潍县王氏祖茔的“先茔坊”建于元泰定元年(1324)。
  潍县城里胡家牌坊街路北关帝庙巷口的“庙门坊”,建于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九月。
  诸城王禹妻郑氏“贞节坊”,建于元顺帝至元三年(1337)。
  形态多样,每一座牌坊里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面对牌坊,有人感叹封建道德礼仪的坚强隐忍和它的沧桑辉煌;有人唏嘘这片建有牌坊的土地曾经过的沉浮起落。作为一种历史遗存,每一座牌坊都有动人的故事,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都是对当时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崇高弘扬。每座牌坊都经过精心设计、精工建造、精细雕刻,不仅是一种特殊的建筑艺术,而且是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反映出那个年代、那个地方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艺术发展状况的鲜明时代特征,无疑具有十分宝贵的史料价值。
  在博物馆里可看到的 诸城相州石坊
  在诸城博物馆一楼西区陈列大厅,进口后的南墙上镶着一幅巨大的牌坊照片,它就是闻名遐迩的相州石坊。这座曾坐落在著名古镇相州大街上的石坊,建造于清道光年间,是“王氏贞节坊”。
  坊高11.5米,宽9.5米,四柱三间三楼单檐庑殿式顶,初看上去类同庵上石坊,但它比庵上石坊略高,在中间多了一条粗大的额枋,增大了雕刻空间。照片图像虽然有些模糊,但尚可分辨出坊上雕刻的仙俗人物,飞龙舞凤、雄狮戏球、二龙戏珠、松鹤展翅、蝙蝠彩蝶以及四季花卉等等丰富多彩、形象生动的图案。此坊毁于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破四旧运动中。在革命群众为拉倒石坊做准备时,一位有心人偷偷拍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见右大图)。
  诸城博物馆还收集到这座牌坊被拉倒砸碎的一块残石,是额枋上“百鸟朝凤”的一部分。其精湛的高浮雕工艺可证明该石坊名不虚传。
  诸城的两座红牌坊 戒坊和大成坊
  在老诸城城里,曾有两座红色的牌坊。一座是县衙大堂前的“戒坊”,一座是孔庙前的“大成坊”。
  县衙前的“戒坊”,俗称“公、生、明”坊,木石结构,石雕方柱,木制坊顶,青瓦三出檐。除瓦顶外,全坊通体红色。南面刻欧体金字“公、生、明”。坊北面悬一匾,正对大堂,雕金字匾文:“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这是古代官衙中戒石上的训诫语,做成坊形,更加醒目了。
  戒坊上的文字,不是地方官员的随意之作,据说唐玄宗曾有“赠诸州刺史题左右”五言古诗二十句一百字,立意是告诫地方官吏,要关心百姓疾苦,当一个廉洁的好官。并令刻成戒石,置放于公堂,为“座右铭”。后来,后蜀主孟昶将它改作四字韵文二十四句。宋太宗赵光义又从这篇韵文中摘出了“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十六个字,以诏谕天下地方官员。宋徽宗还规定,这十六字箴言一律用黄庭坚的书写体。明清时代,将戒石移到大堂前的甬道上,这样官员坐在大堂上抬头就可以看见。有的县衙则在“戒石”上建一亭,曰“箴言亭”。
  另一座是孔庙前的“大成坊”,为明成化年间知县阎鼐所建。坊高8米,宽6.5米,木石结构。四柱三间三楼庑殿顶,上覆黄色琉璃瓦。全坊除坊顶为黄色,立柱基石为石原色外,全涂红色。夕阳西下时,晚霞映照,整个牌坊熠熠生辉,益显其宏伟壮观。
  民国二十年(1931),因建省立第十三中学大门而拆除。
  潍坊史料上仅此一座 昌乐县城“四面坊”
  在老昌乐县城十字口,曾有一座“四面坊”,建于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是为监察御史赵池和赠监察御史赵鹗蔫所建。
  该坊是一组奇特的正方形四面皆门的全石坊。正方形的四角各立一根石柱,四条横架的上额枋插入四立柱上部,成为“口”字形,四条下额枋在额匾下插入立柱。从四面看皆为两柱冲天一间式牌坊,下额枋与柱相交处有雀替。
  四面上额枋中部皆立雕游龙边框的竖匾刻“圣旨”二字,东西两面的额匾上皆刻“恩荣”二字,两大字下刻“为监察御史赵池建”。南北两面额匾皆刻“勅命重封为赠监察御史赵鹗蔫建”。所有字为董其昌书。四立柱顶部雕为宝顶状。下部插入基石,基石上柱的前后左右皆为抱鼓石。上额坊刻龙游凤翔图案等,下额枋皆刻百花仙草。石坊总高6.5米,宽5米,所有画面雕刻精细,构图严谨,是我国极为罕见的牌坊结构,潍坊史料上仅此一座。文化大革命中被拆除。
  颂扬友谊的木牌坊 潍县“步天衢坊”
  在老潍县城里东门大街上(今潍城区东风西街潍州剧场西侧),曾有一座木制“步天衢”坊,是为明举人于周而建,在于周家门口东侧。结构为四柱三间三楼单檐九脊歇山顶,上为黑色筒瓦平脊,两端有吻,两侧间各七脊,平脊外端有吻。檐下通透斗拱额枋皆饰彩绘,四立柱为黑色,插在青石柱基上,每柱前后皆立抱鼓石,中间高约9米,宽5米;侧间高约6.5米,各宽1米,坊体总宽7米。中间檐下四组斗拱中部立有“圣旨”竖匾。额匾绘有云龙图案边框,匾底绿色中书“步天衢”三个金色大字,侧间额枋上皆透雕百花图案,形象巍峨剔透,素雅大方。
  关于这座木坊,有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广为流传。说的是明弘治年间,潍县城里两位学友于周和李洪举二人结伴同去济南府参加乡试,途至长山(今淄博周村一带),李洪举突然患病无法继续赶路,只能暂宿旅店。期间于周边悉心照料洪举,边为其求医问药,但病情总不见好转。眼看考期将至,李洪举便劝于周先去应试,于周执意不从,且以诚相告:咱俩情同兄弟,理应有难同当,不要说没有把握一定考取,就是有把握,我也不能为了功名丢下你不管了,继续照料洪举。当洪举病愈时,考期已过,于是二人返潍,相约下次仍然同去应试。弘治十一年,两人又同去应试,双双中举。李洪举为报答于周的大恩大德,便在于周家门旁立起这座“步天衢”坊。“天衢”即天街,指从此飞黄腾达,意为要牢记这段步往天街的感人过程,要感恩。
  于周,字退翁,明弘治十一年戊午(1498)举人,性善孝友,好学忠恕。中举后曾先后任邯郸、威县和阜平知县。他为官清廉,受到当地人民爱戴。正德九年(1514)时,宁王朱振濠与刘瑾勾结祸国殃民,朝政混乱。于周感到自己无力回天,保护不了他的下属和黎民百姓,便辞职回家。临行时,当地百姓送了一程又一程,舍不得他离开,后来在当地为他建祠奉祀。于周终年七十四岁,著有《西园集》。
  这座木牌坊,400多年不断得到维修,一直保持完好。直到民国十八年(1929)为解决交通拥挤问题,县长张凤乔下令拆除大街上所有牌坊时,还是保留了此坊,并改建为“中山坊”,以纪念孙中山先生的千秋伟业。改建后的“中山坊”,基本结构造型未变,在原“圣旨”二字处,东面镶上孙中山像,西面镶上蒋中正像。原中间额匾换成蓝底金字“中山坊”。两侧间百花图案处换为平板,东面两侧刻“自由”“民主”;西面两侧刻“博爱”“平等”,皆蓝底白字。其他部位按原样涂饰一新。
  民国二十四年(1935),县长厉文礼拍摄的潍县第一部纪录片“潍县大观”中,可看到城里中山大街上这座牌坊的雄姿。民国二十七年(1938),日本侵略军占据潍县后将其拆除。
  为江北第一位状元而建 临朐县城马愉“状元坊”
  在老临朐县城里一条名“羊肠街”的南北大街上(今民主路,兴隆路口与新华路口之间,工商银行大门南侧),曾有一座建于明代宣德年间的“状元坊”,是为江北第一位状元马愉建的。
  这是一座全石仿木牌坊,高7米,宽6米,四柱三间三楼硬山单檐结构,正楼平脊两端有吻。中间檐下四组斗拱,中为“圣旨”竖匾。额枋中匾刻“状元坊”三个大字。两侧间檐下各两组斗拱。下额枋浅雕花纹,两端有雀替。四石柱圆形皆立于条石坊基之上,前后皆雕有抱鼓石。古朴精巧,浑厚大方。
  在羊肠街上,“状元坊”以南还有一座为吕三才建的“恩光三世”坊。
  马愉(1395—1447),字性和,号澹轩,临朐朱位村人,明宣德二年中状元,是明代江北的第一位状元。明清两代543年间,潍坊共出了四位状元,马愉是第一位,中状元后初授翰林院修撰,明正统元年(1436)入内阁,后又升礼部右侍郎。正统十二年(1447)病故,赠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
  马愉自幼事亲至孝。8岁时生母去世,执丧如成人,因哀恸过度而得病,数月始愈。父继娶魏氏,马愉事之如生母。为官后,因己为独子,欲接父与继母到京奉养,父母因年高不去,于是马愉将自己的俸禄大半转到县里,以养亲。一次父亲生病,马愉得知后即向皇帝请假,正统皇帝特诏“给驿(即由驿站负责接送)及给予道里费”。至家,父喜病愈,即命马愉急回京供职。马愉性谦和,与人相处,若不及人者,襟度娴雅;有忤之者,亦不较。
  《明史》称他“重缄默,论事务实宽厚”。他发现不少郡县的粮仓失修和狱中久押不审的犯人多有病死者,便上奏皇上。皇上准奏,督令建仓存粮,审理冤狱,使前述情况大为好转。一次邻国犯边,皇上正拟遣将率兵征讨,恰逢该国使者到,许多大臣主张将其执之问罪,唯马愉等二人持反对意见,指出:“赏善罚恶,为治之本。彼及于善,非法,乘人来执之,不武”,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以厚礼相待使者,边境息战。他官居要职,但门无私谒。不媚权贵,廉洁自守。宦官王振擅权时,连五将四相都争着巴结,唯他不登其门。
  马愉一生不图厚积,乐善好施。英宗正统十二年(1447)九月六日,因急病在北京寓所逝世,终年五十三岁,皇帝赐御葬,并派礼部尚书胡濙代表皇帝祭之,又旌表立此“状元坊”。马愉著有《澹轩文集》七卷,近年整理他的遗作,出版了《马学士文集》。
  对姜太公初封地的“钦定” 乾隆御笔的“尚父初封”坊
  在老昌乐县城县治前街,曾有一座乾隆御笔的牌坊,昌乐县志中称之为“保障坊”。
  石坊南北向,为两柱一间冲天式结构,高5.5米,宽4米,两柱顶部为圆柱形,雕云龙图案。上额枋刻“二龙戏珠”,下额枋刻“游龙戏凤”。中间额匾北面上刻“乾隆御笔”四小字,下刻“尚父初封”四大字;南面上刻“乾隆御笔”四小字,下刻“北海高躅”四大字。两方形立柱,四面皆刻云龙纹。立柱下插入条石坊基。立柱南北两侧的夹柱石皆为圆雕蹲狮。
  民国三十六年(1947),国民党第八军李弥部队的坦克车经过坊下时,将两边立柱碰伤。1958年发现西边立柱上部向外倾斜,枋与立柱的接缝明显变宽,雀替掉落,为了安全将其拆除,拆下后部分部件断裂,都堆放在东侧路边。因无人看管,这些石块不断被运走,前年这里还有三块残石,但最上面一块有雕刻图案的条石也不翼而飞,到2012年8月就只剩最下面一块了。
  这座牌坊建于清乾隆年间,建坊原因是对于姜太公初封地究竟在哪里的“钦定”。
  姜太公,即姜子牙,也称“吕尚”“吕望”,公元前十一世纪人,是周灭商的重要筹谋者。周文王采纳其谋略,卑事商纣,暗中积蓄力量,积极争取与国,乘隙翦商羽翼,造成“三分天下有其二”(《论语·泰伯》)的局面,奠定了灭商基础。周武王即位后,尊其为师尚父。武王伐纣前,吕尚亲入商都探察情况,并协助制定乘虚进军、奔袭商都的作战方略。商、周牧野之战,吕尚率一部精锐士卒,迅猛冲击商军前阵,商军前徒倒戈,周军主力乘势进攻,一举灭商。他是西周的开国元勋,周朝建国后,封他为“齐王”,他是齐国的缔造者,亦是中国历史上最享盛名影响久远的杰出韬略家、军事家、政治家。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道、兵、法、纵横诸家追认他为本家先贤,被尊为“百家宗师”。
  姜太公的初封地“营丘”,即齐国第一个都城在哪里?自古以来为史家所争论,一说在昌乐营丘,一说在临淄城内,成了历史悬案。乾隆也研究这个问题,当他看了昌乐进士阎愉写的“营丘辩”一文后,认定“尚父初封地”就是昌乐营丘。于是就给昌乐县题了“尚父初封,北海高躅”八个字,并勅令“建坊以志”。昌乐县当局把乾隆皇帝的这一“钦定”,看作是对昌乐营丘是齐国第一个都城这一历史地位的“保障”,故在县治前街最重要的地方立起这座御笔牌坊,在县志中称为“保障坊”。
  到了近代,这个问题还有争论,郭沫若说应在临淄城内,范文澜则坚持认定就在昌乐营丘。
  明代永久性的举人、进士榜 潍县“科第坊”
  在老潍县城东门里大街孔庙的东门“儒学门”东旁,(“儒学门”西旁与孔庙大门之间是“德配天地”坊)(今潍城区东风西街和平路至棋盘街段中间),当年学生营业部、瑞发祥金店门前,曾有座建于明代初年的“科第坊”,用于新科进士、举人登科提名。它建在此处,象征儒家教化与登科入仕的密切关系,以展示潍县尊孔崇儒尚文修德、人才辈出达至科举成就的辉煌。
  据传说,当考中举人与进士的正式喜报到达后,即由县衙选择吉日,在科举坊下架起登坊木架。由知县主持隆重仪式,有关官员,考中者本人与亲友,地方知名人士,学宫在册生员与各书院学员等参加。先集体进入孔庙向孔子礼拜,再在学宫由考中者本人当众向恩师行跪拜大礼谢恩。然后出“儒学门”,参加仪式所有人员齐集“科第坊”下,观看知县指定的人员登上木架,将写有考中生员姓名与科贡年代、干支的红色纸条贴在坊上规定的位置后,此时鼓乐奏起鞭炮齐鸣,仪式结束。随后由雕刻工匠按纸条上文字镌刻完成提名程序。
  该坊为四柱三间五楼全石结构,中楼为坊顶最高处,平脊中部有宝顶,两端有“吻”,檐下四组斗拱,中为“圣旨”竖匾。中间两柱顶部侧楼平脊外端有“吻”。檐外四角悬有铜钟,两外立柱顶部侧楼外端有“吻”,两层侧楼檐下斗拱部通透。中间设三层字板四级额坊,各额坊上皆浮雕龙、狮、大象、麒麟等祥瑞动物流云等各种图案。构图秀美,雕工精细。中间与侧间最下一级额坊下皆镶有“雀替”。四立柱立于条石柱基上,柱前后在柱基上设置圆雕石狮蹲于抱鼓石上。整座石坊器宇轩昂,富丽堂皇,是一座在当时属于高规格的牌坊。设想当坊上镌有姓名者位极人臣时,也不会觉得此坊屈尊。
  坊上镌刻着明代276年间潍县籍进士、举人的姓名与其登科年号,干支。坊东面是28名进士,坊西面是83名举人,先中举人后又中进士的两面皆有其名。
  附:
  坊东面进士名单
  弘治八年   乙卯进士 王荩
  嘉靖二年   癸未进士 胡节
  嘉靖十三年  甲午进士 陈宗仁
  嘉靖二十六年 丁未进士 刘应节
  嘉靖二十九年 庚戍进士 宋继先
  嘉靖三十二年 癸丑进士 王渐
  嘉靖三十二年 癸丑进士 王文政
  隆庆五年   辛未进士 齐一经
  万历二年   甲戌进士 姚德季
  万历五年   丁丑进士 高桂
  万历十四年  丙戌进士 陈所问
  万历二十年  壬辰进士 潘国重
  万历二十三年 乙未进士 颜思忠
  万历二十六年 戊戌进士 许舜民
  万历二十九年 辛丑进士 郭尚友
  万历二十九年 辛丑进士 胡行知
  万历三十二年 甲辰进士 姚宗温
  万历三十八年 庚戌进士 刘进明
  万历四十一年 癸丑进士 吕逊
  天启二年   壬戌进士 王瑨
  天启五年   乙丑进士 亓玮
  崇祯四年   辛未进士 杨琦
  崇祯四年   辛未进士 王调鼎
  崇祯四年   辛未进士 张尔忠
  崇祯七年   甲戌进士 宋翼明
  崇祯十年   丁丑进士 胡振奇
  崇祯十六年  癸未进士 王运熙
  崇祯十六年  癸未进士 陈调元
  名单按《潍县志稿》卷二十三·教育·科第
  地域多元,数字记录潍坊各地牌坊的沉浮起落
  旧时潍坊的牌坊,数量之多,建造之精,在鲁东当属一流。满街的牌坊巍然屹立,如高大的神灵,像有生命的翁仲,在向人们述说着沧桑的历史,把一座县城装点得古色古香。老人们说的,潍县城里“百步一庙坛,十步一牌坊”,并不虚夸。在全市当年九个县城中,牌坊最多的就是潍县,仅县城里就有45座,包括六关的95座,全县境内共201座。
  老潍县的牌坊,不仅显示着明清时代的建筑艺术,也是历史名城文明的一部分。有的牌坊成为了街道的名字,有的成为了城市的标志。
  潍县的九座标志性牌坊
  老潍县城中曾有九座标志性牌坊,它们是:
  关帝庙巷口的“庙前牌坊”(今潍城区十笏园博物馆西邻)。建于元天历二年(1329)九月。牌坊为二柱一间冲天式,上额枋中部以上有宝顶。上额枋刻“勅封忠义仁勇威灵显佑伏魔大帝”,中额板刻“勅封伏魔大帝神威远震”,下额枋刻“封赠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这座潍县城里建筑年代最久的石坊,在存世648年后,于文化大革命中拆除。
  在东门里大街文庙大门外(今潍城区东风西街棋盘街路口处),东侧为“德配天地”坊,西侧为“道冠古今”坊。二坊皆为木牌坊,四柱三间三楼,初建于元代,后屡经大修,民国十八年(1929)拆除。
  城隍庙前牌坊(今潍城区城隍庙街)。庙前东侧为“保障金汤”坊,西侧为“福绥黎庶”坊,皆为木石牌坊,两柱一间一楼,两柱与柱基座及柱前后的抱鼓石皆为青石雕造;坊顶为木质单檐斗拱九脊瓦顶,平脊两端有“吻”,斜脊四角有“套兽”。中间额枋额匾与雀替亦木质,全坊除两柱外皆饰彩绘。初建于明洪武年间,成化二年重修,乾隆十七年又重修,文化大革命中拆除。
  县衙前的“东莱首邑”坊(在今潍城区向阳路胡家牌坊街西口以北)。四柱三门全石牌坊,造型宏伟,明万历八年(1580)当任知县(洛阳进士)史善言建。拆除年月不详。
  青龙桥坊。在朝阳门外青龙桥西头(今亚星桥西头),全石结构,两柱冲天一间式,由明崇祯十六年(1643)进士陈调元等人,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石坊与青龙桥同时建成。毁于嘉庆三年(1798)地震。
  永丰坊,在东关固堤街路西永乐戏院巷口(今奎文区四平路福寿东街与东风东街之间北段路西),建于民国十八年,是永乐大戏院的配套工程。因为戏院深藏在巷子里头,应当在巷口建一个标志,于是就建造了这座木牌坊“永丰坊”。该坊为两柱冲天一间式,上额枋上额匾“永丰坊”三个颜体大字为谭资九书,下额匾为一平板,供张贴戏码海报用。下额枋与柱间有雀替,柱下前后有抱鼓石。民国二十二年,在额匾周围装上了彩色电灯串,晚上开灯后,这段街上五光十色益显热闹。此坊在1954年前后拆除。
  “快活林”坊。在原南坝崖街南段路东(今潍城区和平路东风西街与胜利西街之间偏南路东),该坊为四柱三间冲天式,两中柱高约7米,侧柱高约6米,坊宽8米,中间宽5米,侧间各宽1.5米。中间额匾两面皆书“快活林”三个行书大字(据说陈蜚声所书)。侧间额匾两面皆绘各种民间杂耍图案,三间额枋下皆有雀替,各装球形电灯一只,四立柱柱基皆为条石,前后立有抱鼓石。坊东路北有两间二层楼房,是游乐场管理处,同时负责维护“快乐林”坊以及坊上电灯。1948年解放潍县战役中,国民党守军将坊拆除,用其木料修建了碉堡。
  诸城牌坊九十九
  “诸城牌坊九十九,还有一座没人走”以形容诸城牌坊之多,其实老诸城县曾有牌坊102座,只县前街上就有11座,由北向南依次是:张世则坊,翟銮坊,侯廷桂坊,丁惟荐、丁自劝坊,陈桦坊,陈良相坊,王隆、王良坊,臧惟一坊,王侍“解元坊”,王逵“承武坊”,王良相坊。
  在炭市街上有一座极其壮观的“大司马坊”,背面书“大中丞”,建于明万历十五年(1587),坊上前后六个大字皆董其昌书魏体大字,其结构为四柱三间仿木三楼庑殿式顶。全坊精雕细刻,房檐四角悬小铜钟,石椽三出。中间檐下镶“圣旨”竖匾。中楼坊脊上雕有狮虎兽一只,首尾两端刻有俩小石人,翘首斜身用力牵拉。传说是姜太公之子向父求官,太公不私,封其为“神上神”,可凌驾于“圣旨”之上,任凭风吹雨打,日晒霜侵,虽官居高位,却备受痛苦。太公意在改变儿子仗势攀高私念。兽身上雕有宝瓶一只,以蓄收天女所散之花。坊体上主要雕刻的是“夸官游街图”,工艺细致,形象逼真,展示坊主人一世荣耀。此坊无论规模,还是工艺,均为诸城县诸坊之冠。只有臧惟一的“世登皇甲坊”,其壮丽程度可与之比拟。
  那一座“没人走”的牌坊,在原天齐庙街路西,南北向砌在墙里面,故没有人走。
  安丘古城区有牌坊二十三座
  老安丘城的牌坊比较多,在不足1平方公里的古城区就有二十三座。“玉石牌坊”在城里东西大街十字路口以东,名为“文武铨衡坊”。该坊建于明嘉靖三十年(1551),为嘉靖癸未进士黄祯而建。黄祯在中进士后,曾先后任兵部武选司郎中和吏部文选司郎中,因其官职都是铨叙工作,故其坊题名为“文武铨衡”。因建坊时选用全白色石料,又加工精细,石面光滑,俗称“玉石牌坊”。
  安丘城内的其他牌坊:在东西大街上县衙门口以东有“节烈合坊”,旌表节烈妇女四百多人。“大中丞坊”为明江西巡抚马文炜建。县衙以西,有“两世宠臣坊”,为王嘉谟与其子王应揖建。王嘉谟是明嘉靖戊戌进士,曾任湖广道佥事,其子王应揖曾任河南道副使。在南北大街上,十字口以南,有“世科坊”,为明举人辛乐、进士辛童和进士辛应乾建;“劲节芳型坊”,为清代南门里张扶兴的继室丁氏建;“大中丞坊”为山西巡抚辛应乾建;“彤史清扬坊”为张德纲继室刘氏建;“关中督抚坊”,为陕西巡抚韩必显建;“天官坊”是为吏部主事刘希孟建。
  在县治前街南头,有“玉堂清琐坊”为王士瑶、王孟照父子建;在东门外,有“具庆重封坊”为曹汝勤建;“兄弟进士坊”为曹一麟、曹一凤兄弟二人建;在东关街南头,有“三沐纶音坊”,为马惠夫妇建;在西关街上有“兄弟联芳坊”,为亲兄弟又是同榜举人李迁乔、李迁梧建。“中台宪臣坊”为明万历进士王业宏建;“宪节重纶坊”,为明万历进士张文炫建。
  老昌邑县曾有牌坊七十三座
  清末昌邑知县周来邰在《昌邑县志》(卷之七)“坊表”前专写了一段文字:“鄑城坊表之建几埒州郡,余维其义,盖深以远也。夫造物灵秀之气钟诸人,为科第、为名臣、为孝子、为贞烈、慰为物望,讵非群伦所宜景行哉!顾当时则传,没则已焉,有求流风遗韵而不可得者,芳躅隐亦!俦则溯回从之。自坊表立,前溯有明,兹逮国朝,凡四百余年,而昔贤昔势犹令人瞻仰徘徊,想见其为人,慨然兴追踪媲美之思。大哉坊乎,将后视之今,不犹今之视昔欤!非深识表扬风励之义者,不足语此。”
  今昌邑县志的编纂者,亦深知其义。即使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国后第一次修志时,新《昌邑县志》中还是把清末民初县志中有关牌坊的记载附录于后。老昌邑县曾有牌坊73座,是牌坊数较多的县份。
  高密曾有五十九座牌坊
  在老高密县城,明代建的功名坊、功德坊有三十二座。它们是:仪智、仪铭的“父子师保坊”,仪泰、仪溥的“兄弟台谏坊”,李介的“尚书坊”,李介、李昆的“父子都宪坊”,李介的“绣衣坊”,仪溥的“绣衣坊”,安仁的“进士坊”,李介的“进士坊”,咎诚的“进士坊”,李昆的“进士坊”,周弁的“进士坊”,管家祯的“进士坊”,管家福的“进士坊”,李邦魁的“进士坊”,王乔年的“进士坊”,阎芹的“进士坊”,王乔年的“御史坊”,李懋桂的“奉政大夫坊”,李正儒、李懋桂、李衍赏、李裀的“四世恩荣坊”,张福臻的“四任总督坊”,张轩、张礼、张福臻的“三世尚书坊”,安仁的“解元坊”,王辅的“举人坊”,王乔年的“举人坊”,张知用的“举人坊”,兵冯的“举人坊”,时正的“举人坊”,李介的“亚魁坊”,佚名“亚魁坊”,佚名“世科坊”,李简的“经元坊”,李范的“乡进士坊”。
  还有清代建的一座“贞节总坊”,五座“贞烈坊”,九座“贞孝坊”,两座“双烈坊”,一座“烈女坊”,一座“双节坊”,一座“乐善好施坊”。
  另有七座“贞节坊”分布在杜家官庄、张家官庄、洋河崖、堤东、姚戈庄、营稼庄、石庙子。
  偶园街上七座明代牌坊
  在今青州市“十里古街”中的偶园街上,曾立有七座旌表明代名臣的牌坊,由南向北依次是:
  大宗伯坊。为明正德九年(1514)进士,官至户部、礼部、兵部尚书的陈经立。
  进士坊。为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曾任兵部选司的陈梦鹤立。
  大学士坊。为明正统十三年(1448)进士,曾任宰相的刘珝立。
  翰林坊。为明弘治五年举人,曾任翰林院五经博士的刘鈗立。
  太子太保坊。为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状元,曾任礼部侍郎赵秉忠立。
  状元坊。为明宣德二年(1427)状元马愉立。
  一门科举坊。为明万历五年(1577)进士,曾任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冯琦立。
  其中,赵秉忠的“太子太保坊”,是在他去世后,朝廷为他所建。赵秉忠(1573—1626),字季卿,号山其阳,青州郑母镇人,明万历二十六年状元。曾任会试考官,侍读学士。他曾奏请神宗恢复建文帝庙号,神宗说:“事已久,不便更易”。他说:“国事论其当不当,不论其久不久”。终于说服神宗为建文帝恢复帝号。后升礼部侍郎,掌管詹府事。熹宗时,魏忠贤专擅朝政,陷害异己。天启四年(1624),大臣杨涟上疏弹劾,列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状,起草者是赵秉忠门生繆昌期,次年繆昌期受魏忠贤陷害,下狱论死。魏忠贤责问赵秉忠,赵不予理睬。魏忠贤怀恨在心,屡次在熹宗面前说赵的坏话。熹宗说“你说的不就是那个穿短袍讲经的人吗?我看那人忠心耿耿,正准备重用他呢”。后来他看到朝政日非,魏忠贤又不断迫害,多次请求告退,得到熹宗准予,晋礼部尚书,致仕归里。他回乡不久,又受到刘钟英案牵连,被削官夺俸。天启六年(1626)愤懑而死。崇祯即位后为他平反,恢复原官衔并加封“太子太保”。他的“状元卷”,现保存在青州博物馆,他还著有《江西舆地图说》1卷,《山其山集》25卷。
  “大学士坊”旌表的刘珝(1426—1490),字叔温,号古直,今青州市高柳镇阳河村人。明正统十三年(1448)他二十二岁中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天顺八年(1464)任太常寺少卿。成化三年(1467)任太常卿。此时刘珝参与和主持了《绩资治通鉴纲目》、《文华大训》等重要文献的编纂工作。成化十一年(1475)任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入内阁参政。成化十四年任户部尚书,成化十八年晋加“太子太保”,称谨身殿大学士。刘珝自号古直,号如其人。辅政耿直忠介,居官清正敢于直言,他举荐贤才,保护忠良。成化二十一年(1485)九月,他告老还乡,回到阳河。他事亲至孝。弘治三年(1490)病逝,终年65岁。解放初期,刘珝的墓地还保存完好,占地数十亩,苍松翠柏,浓荫蔽日,石人、石马、石羊、石坊等,肃穆壮观。文化大革命中遭到破坏。现在刘珝的后代、阳河村委、刘序勤等人对墓地正在保护和修复。
  潍县的八座公义善行坊
  在清代潍县城乡曾建有“急公好义”“乐善好施”“善行”等八座牌坊,以旌表那些仗义疏财,兴办公益事业,赈济救灾,扶危解困热心助人的具有代表性的善人与其家族。按建立年代先后依次是:
  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为牟应祥在寒亭仲寨建的“乐善好施”坊,1966年文化大革命拆除。
  清咸丰三年(1853),为刘文用在城里芙蓉街刘氏祠堂前建的“乐善好施”坊。此坊为四柱三间木石结构,坊基、方柱、额枋、额匾皆为青石雕成,坊顶三楼为木制单檐斗拱歇山九脊,平脊两端有吻,中楼檐下中部镶“圣旨”竖匾,上下额枋雕游龙图案,额匾刻“乐善好施”四个大字。民国二十一年(1932)十月,将牌坊移至祠堂院内,后来祠堂院墙改建时,牌坊正好成为院门。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将其拆除。
  清咸丰三年(1853),为陈在甲在室女碑村建的“善行坊”。
  清咸丰六年(1856),为刘文煜在南小圩河刘氏祖茔进口处建的“急公好义”坊。此坊是潍县规模较大的全石牌坊,四柱三间五楼,高12米,宽10米。中间四级额枋三层额匾,下额枋下设有方形铁梁,侧间两级额枋中镶花板,四立柱下前后共八只雄狮高居基座上。整体庄严肃穆,浑厚高大。因所见图片模糊,雕刻内容水平无从认定,但其基本造型构建,属于高规格牌坊。
  清同治三年(1864),为高其绪在西关大街上建的“急公好义”坊。
  清光绪四年(1878),为丁廷珍在三里庄建的“善行坊”。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为丁善保在大圩河建的“善行坊”。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为刘潓在西羊角埠建的“善行坊”。
  这八座善行坊中,有三座是为潍县城里太平街刘氏一家所建。刘氏族人善行义举的风范一脉相承,有许多感人事迹得到邑人交口赞扬。从刘文用平素总是济人之危,主动关心邻里孤寡,带头捐资修城建桥,又到刘文煜多次捐出千金设粥厂救灾,再到刘潓在去青州办事途中看到人们流离失所,饿殍载道的悲惨情景时,毅然捐出携带的全部两千银两赈济青州灾民。直到他家里已无钱可捐时,还向亲友借钱救济北部沿海遭受海潮和蝗灾的灾民,以至负债累累,忧虑成疾而亡。胶州寓潍史学家柯劭忞赞美他“为仁不富,惠川有之”(惠川是刘潓的字)。
  ◇相关链接
  牌坊最密集的街道 潍县城内中山大街
  在全市当年九个县城中,牌坊最多的是潍县,素有“百步一庙,十步一坊”之说,仅县城里就有45座,包括六关是95座,全县境内共201座。而在城内一条中山大街上(今潍城区东风西街和平路口至月河路口)就有18座。这么多造型各异,独具风采,又都雕刻精湛的牌坊骑列街上,巍峨壮观,气象万千。它们由东向西依次是:
  1、诰赠坊。建于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为赠监察御史刘润建。
  2、科第坊。建于明初,为新科举人、进士题名坊。
  3、德配天地坊。在孔庙大门东。
  4、道冠古今坊,在孔庙大门西。此二坊皆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重修。
  5、“龙章重锡”坊。建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为广西道监察御史颜思忠建,坊上大字为董其昌所书。
  6、步天衢坊。建于明武宗正德二年(1507)为举人于周建。
  7、鸣凤坊,建于明成化十五年(1479)为举人梁玠建。
  8、诰赠坊。建于明崇祯十五年(1642),为山西布政使吕逊建。
  9、都谏坊。建于明万历十三年(1585)为明万历进士姚德重建。
  10、兄弟同登坊。建于明嘉靖四十年(1561),为进士王文正、举人王文粹建。
  11、节孝坊。建于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为王芳妻李氏建。
  12、天垣掌谏坊。建于明万历七年(1579),为山西布政使司左参政齐一经建。
  13、百有三龄坊。建于清嘉庆七年(1802),为韩桐妻王氏建。
  14、黄门世宠坊。建于明万历六年(1578),为礼科右给事中齐闻乐建。
  15、青锁纶恩坊。建于明万历十二年(1584),为礼科右给事中姚英建。
  16、总督坊。建于明隆庆六年(1572)为总督监察御史刘应节建。
  17、乔梓清班坊。建于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为贵州按察使司副使高桂父子建。
  18、皇恩世锡坊。建于明崇祯三年(1630)为湖广布政使王瑨建。
  这十八座牌坊中有十二座是为明代十三位曾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过重要贡献的清官功臣建立的。
  潍县城中因牌坊 而得的街名地名
  1、胡家牌坊街。在今潍城区十笏园博物馆所在地。因街上曾立有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建的“恩锡四世”坊而得名。该坊为家住本街的胡琏及其子胡邦佐、孙胡绍弟、曾孙胡行知而建。胡邦佐为嘉靖七年(1528)举人,任过刑部郎中;胡行知为神宗万历二十九年(1601)进士,曾任永年知县。此坊于民国十八年(1929)拆除。
  2、杨家牌坊街。在今奎文区四平路东风东街至南大街之间南段路西。因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为本街居民杨子振继室李氏建的节孝坊而得名,文化大革命中拆除。
  3、四牌坊街。在今潍城区东风西街向阳路至月河路之间的中段,即原西门里大街至大十字口之间,罗家巷口以西到冶房巷口以东。因有四座牌坊距离较近而得名。这四座牌坊是:黄门世宠坊、天垣掌谏坊、节孝坊、青锁纶恩坊。“潍县志稿”称这段为“四牌坊街”。此四座牌坊于民国十八年(1929)拆除。
  4、柱史口。在今奎文区东风东街潍州路至四平路段的中间,是原东关大街东段向南的一个三岔路口,因路口东侧立有“柱史坊”而得名。该坊建于明嘉靖四十年(1561)为山西道监察御史,山西按察使王渐建。王渐,潍县东关人。明嘉靖三十二年进士,为官清廉,在任上奖廉抑贪,关怀百姓疾苦,晚年归里,曾为明万历二年的“潍县志”作序,乡人重之。
  艺术多面,点缀古代人文景观
  牌坊,有的是记录着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有的则是对一位影响过我国历史进程的重要人物的铭记。作为一种独特的建筑形态,它可以与其他建筑物组成一个建筑群体,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可单独存在,如同纪念碑一样自成一景,以其高超的技艺,把一座城市装点得古色古香。潍坊的古牌坊也为古代潍坊的人文景观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百姓捐建的安丘“大中丞坊”
  在老安丘县城县衙大门东旁,曾有一座当地百姓捐钱为马文炜建的“大中丞坊”,坊上文字为掖县有“神笔”之称的刘重庆书。马文炜(1533—1603),字仲韬,号定宇。安丘贾戈庄马家楼村人。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中进士。初任河南硧山知县,隆庆六年(1572)升任御史。后又任湖北德安知府。不久又升按察司副使兼荆南兵备道。他革除流弊,严肃军纪,训练兵勇。重修荆江大堤,消除水患。荆江百姓感其大恩,称该堤为“马公堤”。此后升至都察院都御史兼江西巡抚。
  他为官刚直不阿。荆南是当朝宰相张居正的故里,地方官员对张百般奉迎。唯他公事公办不畏权势,一次皇帝派员到张居正老家整修宅院,派员与张的家人借机巧取豪夺,肆意圈占宅基,民怨沸腾,他严令禁止,并逮捕了民愤极大者入狱,权贵再不敢胡作非为。张居正因此对他怀恨,多次造谣对他污蔑,要置他于死地。但他已看清事态,坚决请辞。明神宗诏令他改任浙江巡抚,他力辞不就,回归故里。归乡闲居七八年间,他劝地方官员勤政爱民,自己也乐善好施,解危济困,帮助一些穷人渡过难关,为当地百姓做了大量好事善事。他还积极著述,著有《雁门集》一卷,《奏议》两卷,《淮阳杂录》两卷。万历十七年(1589)在其子马应龙协助下,编纂安丘第一部县志《安丘县志》,该志体例严谨,内容丰详,为明代诸县志中的典范。相传他辞世后,当地老百姓深切怀念他,自发捐款为他建了这座“大中丞坊”。
  高密三街的“徽式”石坊
  在老高密县城当时称为“三街”的一条东西街上(今人民大街以南,永安路以西),曾有两座其结构不同于本地普通类型的石坊。
  位于街西头的是为傅蘅寊之妻单氏建的“烈妇坊”。坊体是两柱一间,坊顶却是三间三楼。两柱与第一级额枋特别粗大,额枋压在两柱之上,并伸出柱外,承托着全部坊顶。坊顶中楼九脊单檐四角飞翘,顶部平脊正中有宝瓶,两端有吻。侧楼平脊各一个吻和两个翘角。中楼檐下四组垂拱中为“圣旨”竖匾。侧楼檐下各三组垂拱前后通透。主额枋下为额匾,雕“名标彤史”四个大字。额匾下加一较细额枋,以承托额匾。柱下夹柱石为圆雕的蹲狮,立于基石上。坊高8米,宽6米,突显高矗威严,气势雄伟。
  街东头的一座是为傅曰玷之妻张氏立的“贞节坊”。坊体是四柱三间三楼。中两柱顶着额枋两头出柱,托着中间主楼,外侧两柱顶着侧额枋,侧额枋伸出侧柱外,以支撑两侧楼。四立柱皆较细。中间额匾下额枋较外侧额枋低,以突显主额匾。四立柱下前后八个蹲狮神态各异,坊高7米,宽6米,整座石坊精巧剔透,端庄秀丽。
  两座石坊皆具安徽石坊特征。
  建在居民院中的西关石坊
  老潍县西关大街曾有三座石坊(今潍城区东风西街月河路口以西),这是在西段路南建在居民院中一座精美的石坊。建于清光绪元年(1875),是为郭遴之妻高氏所建的“节孝坊”。
  郭遴之(1818-1838),字擢如,号榕坪,太学生。浙江嘉兴府秀水县知县。其妻高氏(1820-1888)系西关高氏十五世高萝龄(字福堂,太学生)之女,诰赠太夫人,享年69岁,旌表节孝建坊。
  该石坊选址在本家院中,北墙外就是西关大街,其他东、西、南全是民房,不能采取那时通用的“培土筑坡法”“木架坡道法”施工,而是创造性的采取了运用杠杆原理,在坊的四周架起十二根撑杆,用撑杆将石料举高,安装到牌坊立柱上。架设撑杆中,有一座民房屋角碍事,需先拆去后再补修。施工方明言要对此做出赔偿,但房主要价过高,终未达成协议。施工方经精心测量计算,最后选定撑杆与这一民房房角留有一拳之隔,石坊按时建成。这是建坊史上的一次重大施工技术创新。
  此坊四柱三间三楼仿木单檐庑殿顶。中楼四檐角飞翘,角下悬铃,微风稍吹,即叮铛作响。坊体雕刻精细,四坊柱立于须弥座上,前后置抱鼓石,典雅浑宏,曾是西关大街上的一大景观。文化大革命后期将其拆除。
  潍县“复园”中的“莺声处处闻”坊
  在老潍县城东南草庙子村西面(今奎文区健康东街与潍州路路口),曾有一座由著名学者韩梦周建的私人花园,名“西园”。道光年间转手蒯栋后,进行过增建改造。光绪二十三年(1897)富绅丁毓庚购得后,改名为“复园”,以表示对韩梦周的景仰。并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扩建,使之成为当时潍县16处私人园林中面积规模最大、自然景观最多、唯一逢节假日就对外开放的私家园林。实际上它是潍县历史上第一个“公园”。
  复园分为“正院”和“南院”,石坊建在正院。从北门进去,经过“石笋院”迎面就是一座高大的石牌坊,坊为四柱冲天三间三楼,楼为仿木直山单檐垂花拱,中间两柱高7米,间宽4米,两侧柱高6米,间宽1米。中间额匾两面皆刻“莺声处处闻”五个大字,相传为董其昌手迹。中间两石柱一面刻翟云升写的对联“花落家僮未扫”,“鸟啼山客犹眠”,另一面刻曾任省长的马良用鸡毛写的对联。下额枋与柱插接处有雀替,四立柱皆插入条石基座,柱前后有抱鼓石,坊下路面为彩色石子拼花图案。民国十四年(1925)七月,在丁叔言等人陪同下康有为来潍游览复园时,曾对此坊的点景之妙有过赞许,并留下:“北海待清来胜地,西园游宴正清秋……”的诗句。
  1952年,潍徐公路铁路桥以北段改道取直时,将复园大部包括此坊拆除。在残存的靠近草庙子村的公路东边复园旧址上,仍有六只珍奇高耸的石笋。1958年第一次扩宽潍徐公路时,原留下的石笋只剩两只较低者移至十笏园内。
  牌坊小常识
  ◎建造牌坊的材料,古代有木,石,砖,琉璃。近代有钢、铜、水泥。
  ◎古代有关于个人和家族的旌表类牌坊,如功名坊、功德坊、祖茔坊、节烈坊、孝子坊、善行坊等皆需经皇帝批准,故坊上皆立有“圣旨”竖匾。凡标志性的,如庙前、衙前、桥头,风景区入口处等则由地方县及以上机关批准即可。
  ◎平民百姓建坊,要先向县衙申报,再由县衙报州府,后报到礼部典礼院恩卹科,汇总报皇上御批,皇上颁旨时,有时带钱,还御批坊名,如诸城的“升平人瑞”坊,康熙五十四年(1715),“诏旌百岁老人李射斗,官给银三十两,建生平人瑞坊”。又如寿光桃沟庄的“期颐偕老”坊。《寿光县志》载嘉庆癸酉奉旨建坊文曰勅旌寿民李忭百有五岁暨妻李氏百有六岁之坊又曰“期颐偕老”。
  ◎牌坊在结构形式上有:二柱一间冲天式,二柱一间一楼式,二柱一间三楼式;四柱三间冲天式,四柱三间三楼式,四柱三间五楼式,四柱三间七楼式;六柱五间十一楼式。
  ◎有关词汇:“楼”指坊顶为木或仿木屋顶状,楼即坊顶;坊顶平脊两端饰物叫“吻”;坊顶斜脊末端饰物叫“套兽”;檐下仿木向上支撑的叫“斗拱”;檐下仿木向下头部雕花的称“垂花拱”。坊体刻有建坊主题文字的部位称“字板”或“额匾”;上下镶嵌“字板”的横梁称“额枋”;“额枋”与立柱相交处斜状雕饰称“雀替”。坊柱,木坊一般为圆柱,石坊一般为方柱。坊基,也称“柱基”。木坊的柱基一般是“夹柱石”,也有的做成“抱鼓石”(亦称戗鼓石)。石坊的柱基一般做成条石台状或“须弥座”,在座上柱前后放置“抱鼓石”或“蹲狮”、“麒麟”等。
  ◎关于建坊资金。据清代人赵翼在《陔余丛考》中所述“旌门之式,旧最繁重……皆官为建造也,今制应旌表者官给银三十两,听其家自建。”据此可知明代所有牌坊,皆官府出资修建。而清代以来,因停止了为官员建功绩坊、科举坊,只准建节孝、义善、长寿类坊,则更大程度上成了个人或家族的光宗耀祖的行为,这就提高了个人或家族出资建坊的积极性。因此在官方定额每坊给予银三十两外,其余皆由建坊者自筹。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人文潍坊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