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8-12-19 15:16
鄌郚总编

新文化运动与潍县修志

  潍坊晚报人文潍坊第83期--新文化运动与潍县修志
  新文化运动与潍县修志
  2013年3月4日  本期撰稿:王瑞甫
  潍坊本埠有记载的古旧地方史志共五部,分别是明万历元年(1573年)、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完成修撰的《潍县志》,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完成修撰的《潍县乡土志》和1941年整理出版的《潍县志稿》。《潍县志稿》是潍坊本埠存世的最后一部古旧地方史志。与其它四部一样,《潍县志稿》也以文言文行文、无标点符号、竖排文字、线装为主要特征,传统文化风格鲜明。不同的是,受新文化运动影响,这部志书趋向平民化,科学、平等的理念贯穿其中,十分难能可贵。
  ............................................................................
  《潍县志》变身《潍县志稿》面世
  民国时期的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至四十年代中期,全国各地纷纷编纂出版各自的地方史志。其中县志数量众多,共有一千多种,约占这个时期地方史志总数的70%。许多县志,例如1931年《邹平县志》、1933年《齐河县志》等这个时期出版面世的地方史志,书名都直接称“县志”,而1941年出版的《潍县志稿》,书名中却多出了一个“稿”字。
  民国《潍县志》历时七年未能完成
  1929年北伐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制定颁行《修志事例概要》,督察各地成立编纂机构修撰地方史志。全国各地纷纷响应。潍县县志局成立于1931年,是由时任潍县县长王华安主持设立的。从成立时间上看是在《修志事例概要》出台两年以后的事。
  按照本地文史研究者刘秉信、陈树林、陈瑞曾的相关论述,当时潍县县志局聘请当地陈蜚声、刘金第、杜佐宸、丁叔言等地方知名学者、志学方家、社会活动家及士绅名流为县志编纂委员会委员,县志编纂委员会常委由县长王华安、教育局长高镜秋、知名学者陈蜚声组成。其中,陈蜚声任总纂,刘金第任副总纂,丁锡田为采访部主任、主笔,陈达善、孙仙坡为编辑,郭鲁泉为缮写,丁次萱任总务。
  因为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潍县志》问世到1931年,期间仅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出版过一部《潍县乡土志》,而《潍县乡土志》是属于学校课本性质的本地历史知识普及读物,故潍县民国时期的地方史志修撰虽名义上是对以前《潍县志》的续修和重修,但由于潍县已有的志书,无论是明万历版,还是清康熙版、乾隆版,内容上都显得简陋浅略,因而该志的撰修实际上等于创修。因此,以丁锡田为代表的修撰人员,深知修撰地方史志是一件上对祖宗、下对子孙的千秋大业,他们殚精竭力,对自己承担的内容,无不广征博采,搜集资料,严格审核,尽可能地确保翔实、无误。
  正是由于编纂人员的精心和投入,所以修撰该志进展缓慢。自1931年至1938年1月潍县沦陷,用了七年的时间也没能完成。好在其中绝大部分内容已经成稿,而且部分内容已经定稿并印刷成册。潍县沦陷后,《潍县志》修撰活动被迫中止,书稿的未定稿部分由丁锡田收藏于丁氏群化小学。
  两年后续修 《潍县志稿》印行传世
  根据文史研究者的相关论述,1940年,时任日伪莱潍道尹(日伪道尹,即俗称的汉奸专员)常之英了解到《潍县志》未能完成出版,便特委命日伪莱潍道尹公署督学刘祖干(字逊聪)找寻遗存的书稿并进行整理。常之英、刘逊聪等人组织完成书稿整理后定名为《潍县志稿》,常之英题写书名和序,刘逊聪题写跋,1941年夏由潍县和记印刷局印成并面世。
  《潍县志稿》装订为没有编号的二十五册,分别装盛在《元》、《亨》、《利》、《贞》四函内,内容上又分为四十二卷。《潍县志稿》的卷相当于当今书籍著作中的章节,有编号。共计100多万字,200多幅插图。根据四十二卷的编号顺序,可为二十五册中的二十四册进行前后顺序编号。这样,就能够排列出《潍县志稿》全部内容的具体构架——
  第一函名为《元》,内装七册:第一册分为三卷,即卷一叙录,明万历、清康熙、清乾隆潍县志序暨修志姓氏。卷二、三通纪,自帝尧时代至清代的大事记;第二册分为两卷,即卷四、五,疆域的经纬、气候、地质、地势、面积、山海、河渠、泉源部分;第三册分为两卷,即卷六、七,疆域的沿革、境界、会集、遗迹部分;第四册分为两卷,即卷八、九,营缮的城坞、墩铺、坛庙寺观部分;第五册分为两卷,即卷十、十一,营缮的桥梁、堤堰、坊表、园亭部分;第六册只有一卷,即卷十二,民社志的氏族部分,罗列着全县所有有记载的、聚族而居家族的姓氏及其原籍、迁入潍县的年代和聚居地名称;另装有一册历史地图集。
  第二函名为《亨》,内装六册:第七册分为两卷,即卷十三、十四,民社志的户口、自治、风俗、歌谣、宗教、度量衡、物价表部分;第八册分为两卷,即卷十五、十六,民社志的方言部分;第九册分为三卷,即卷十七武备志,军防、警务、团练等内容。卷十八、十九,秩官志的历代封建表、职官表部分;第十册分为两卷,即卷二十,秩官志的职官列传部分。卷二十一赋税志,田赋、杂税、烟酒税、印花税、营业税、盐税、地方附捐、仓储等内容;第十一册分为两卷,即卷二十二、二十三教育志,学宫、学额、学校、学田、教育行政、教育经费、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教育团体、征举科贡表等内容;第十二册分为三卷,即卷二十四、二十五实业志,商业、工业、农业、矿业、盐业、渔业、物产表等内容。卷二十六交通志,铁路、汽车路、县道、镇道、航路、邮务、电务等内容。
  第三函名为《利》,内装六册:第十三册只有一卷,即卷二十七人物志,三国至明代的事功类人物;第十四册分为两卷,即卷二十八人物志,清代的事功类人物。卷二十九人物志,儒林、高士、义行、耆寿类人物;第十五册只有一卷,即卷三十人物志,文学、武胄类人物;第十六册分为两卷,即卷三十一、三十二人物志,孝友、忠烈、艺术、外徙、侨寓类人物;第十七册只有一卷,即卷三十三人物志,列女类人物;第十八册分为两卷,即卷三十四、三十五人物志,都是列女类人物。
  第四函名为《贞》,内装六册:第十九册分为两卷,即卷三十六人物志,汉代到清代当地释教(佛教)、道教的代表人物。卷三十七艺文志,周代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当地有记载的文学、史学、经济等相关方面的学者及其著作的名称;第二十册只有一卷,即卷三十八金石志,商代到后晋的金类、陶类、石类文物;第二十一册只有一卷,即卷三十九金石志,宋代到金代的石类文物;第二十二、二十三册也都只有一卷,分别是卷四十、四十一金石志,元代的石类文物;第二十四册仍然只有一卷,即卷四十二杂稽,古地名考证、当地记载和传说的历代奇闻轶事等。
  孤本回归《潍县志全卷》印行
  为什么将潍县沦陷以前重修的《潍县志》定名为《潍县志稿》?《潍县志稿序》一文中交代的十分清楚。
  《潍县志稿》的内容都是根据重修《潍县志》时所确定的志目大类,收集《潍县志》原有书稿进行整理,对缺失的部分予以补充成稿,历时一年才得以完成的。因为不能补充成稿的部分仍然暂时空缺,为了便于将来发现散佚的原有书稿并校验现有书稿的谬误、进行增删修正,志书名称便暂定为《潍县志稿》。
  “潍县志”与“潍县志稿”字样同现卷中
  根据《潍县志稿跋》一文中的叙述,潍县沦陷时,重修《潍县志》完成修撰并已定稿的部分有:通纪、赋税、金石三大类,疆域的沿革表部分,民社志的氏族、方言部分,秩官志的历代封建表、职官表部分,教育志的征举科供表部分和人物志列女类人物的节妇部分。
  因为包括总纂陈蜚声、副总纂刘金第、采访部主任兼主笔丁锡田在内的重修《潍县志》原编纂人员,潍县沦陷时为了不任伪职、不做伪事,都躲到了外地。故由原班人员一起整理完成《潍县志》的未定稿部分已无可能性。日伪莱潍道尹公署在整理出版《潍县志稿》时便采取了一个折中的办法:《潍县志稿》的《元》、《亨》、《利》、《贞》四函以及二十五册的封面都采用《潍县志稿》的名称。区别在于内文每卷的卷首正文行文抬头处、卷尾行文结束处和每页的页面折口处。在这三类位置处,由原班人员完成并定稿的部分标印“潍县志”名称,其余部分则标印“潍县志稿”名称。故《潍县志稿》内文中的这三类位置处,“潍县志”与“潍县志稿”的字样是不规则交替出现的。
  经有关方面负责人和文史研究者李培华、刘秉信、陈树林、陈瑞曾专门考证,《潍县志稿》的卷二、三、十二、十五、十六、十八、十九、二十一、二十二、三十三、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四十一的这三类位置处以及卷六正文行文抬头处和第一至十五页的页面折口处标印着“潍县志”字样,是潍县沦陷前重修《潍县志》时完成并定稿的部分。第六卷第十六页及以后部分的页面折口处和卷尾行文结束处、其他各卷的这三类位置处则都标印着“潍县志稿”的字样,与《潍县志稿跋》一文中的叙述是完全符合的。
  政治原因 《潍县志党治》卷被刻意删除
  根据刘秉信、陈树林、陈瑞曾的相关论述,2010年4月,88岁的本地文史研究者陈慕虹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日伪时期整理出版《潍县志稿》时,曾刻意删除了潍县沦陷以前重修《潍县志》时已经完成修撰并定稿的党治卷。陈慕虹介绍的情况是,1960年初中共潍坊市委(县级)安排他牵头成立市志办公室编写《潍坊市志》时,刘逊聪在一次座谈会上,曾谈到了当年整理出版《潍县志稿》删除党治卷的经过。因为刘逊聪是当年整理出版《潍县志稿》的主要参与者,故他的叙述应该真实可信。
  按照陈慕虹提供的线索,刘秉信等研究人员在潍城区档案局馆藏文献中发现了潍县沦陷前已印刷成书的重修《潍县志》的五册单行本,其中的一册就是《潍县志党治》。其卷首正文行文抬头处、卷尾行文结束处和每页的页面折口处,都清晰地标印着“潍县志卷一党治”字样。通过研究《潍县志党治》的内容,他们找到了当年整理出版《潍县志稿》时刻意删除该卷的原因。
  《潍县志党治》记载了自上世纪初到1935年间,中国同盟会成员、国民党人、中国国民党人、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后的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地方组织在潍县的活动和沿革情况。因其中涉及到一战后日寇霸占山东胶济铁路并对沿线民众实施暴行的记载,在日伪莱潍道尹公署看来,这是在“指着和尚骂秃驴”,是他们的日本主子所不允许印行、传播的内容。所以《潍县志稿》编辑出版时,他们便刻意剔除了该卷。《潍县志稿序》一文中关于为了便于将来发现散佚的原有书稿并校验现有书稿的谬误、进行增删修正的说法,实际上隐晦地折射出了日伪莱潍道尹公署刻意删除该卷的举动。
  《党治》回归 《民国潍县志全卷》问世
  2012年6月,潍坊市潍城区档案局为抢救馆藏档案资源,保护珍贵历史资料,将已经成为孤本的《潍县志党治》与《潍县志稿》整合到一起,对这些文献进行了电子高清扫描原版影印。
  为体现尊重历史、恢复历史原貌的指导思想,完成扫描影印后,2012年7月专门召开了潍城区民国《潍县志》(全卷)印行座谈会。有关方面负责人和文史研究者王龙堂、刘波、杨国良、王瑞甫、谭宝胜、葛松田、曲福刚、陈树林、陈瑞曾、刘督宽、袁和平、辛丽红、崔卫红、陈祖光、崔瑞福等人对整合编印《潍县志稿》和《潍县志党治》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按照《潍县志稿序》一文中的叙述,《潍县志稿》的第一级目录分为十五大类,即序录、通纪、疆域、营缮、民社、武备、秩官、赋税、教育、实业、交通、人物、艺文、金石、杂稽。根据刘秉信、陈树林、陈瑞曾、刘督宽的考证,潍县沦陷前重修《潍县志》时所确定的第一级目录也分为十五大类,排在第一的是党治,其它大类除了没有叙录,与《潍县志稿》的分类完全相同。据此,陈树林、刘督宽认为,《潍县志稿》和《潍县志党治》整合到一起印行面世,采用《民国潍县志全卷》的名称是符合历史事实的。座谈会采纳了这个意见。这样,整合到一起的《潍县志稿》和《潍县志党治》便有了新书名——《民国潍县志全卷》。
  《民国潍县志全卷》体现了尊重历史事实的理念,按照原来的款式、规格和装订风格高清影印。除《潍县志稿》的《元》、《亨》、《利》、《贞》四函外,另增加了一函,内装没有编号的三册,分别是《潍县志党治》一册,还有原来装盛于《潍县志稿》《元》函内的《历史地图集》一册,再就是《潍县志全卷印记》一册,内容是印行《民国潍县志全卷》的说明和相关资料。这部志书的全部内容便分为五函、二十七册,封装在一个包装匣内,“民国潍县志全卷”的书名醒目地印在外包装匣上。为了与原版馆藏资料有所区别,这部志书在《潍县志稿》部分《元》、《亨》、《利》、《贞》四函内装的二十四册下截面处,都骑页标印着“民国版潍县志”字样,并标印着根据这二十四册所载四十二卷正文的先后编号顺序,对这二十四册进行的编号。
  《民国潍县志全卷》这部志书,虽然承袭了封建时代修撰地方史志的基本形式,仍属旧志范畴,但毕竟潍县沦陷前重修《潍县志》时,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已经被推翻。随着国体、政体的改变,潍县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等各方面展现出的新情况、新变化,在这部志书中都有所反映。受民国早期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这部志书在宣扬民主精神、渗透平等理念、关注民生实业、展示科学元素、提倡浅显文风等方面的努力,是其有别于封建时代修撰的其它几部《潍县志》的突出亮点。
  “德先生”影响潍县地方自治
  新文化运动发端于1915年,是我国近、现代交替之际发生的一场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1915至1917年为新文化运动的早期,打出的第一面旗帜就是民主,时称“德先生”,即对民主的英文单词Democracy的通俗意译。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的内容之一,就是反对封建专制,宣扬政治民主。《潍县志稿卷十三民社自治》中介绍了法国民主思想及其对自清末民初至上世纪三十年代初之间潍县推行地方自治的影响。
  清末民初 我国启动地方自治
  该卷自治部分一开始便开宗明义,认为自治的本意是民治,而民治就是实行民权。广义上的民权是人民有权组织中央政府处理全国政治,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民主政体。狭义上的民权则指人民有权组织地方团体处理部分事务,即通常所说的地方自治。而专制政体则是一国的政权都操控在帝王的手里。《诗经》上说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便是专制政体的实质所在。在专制政体中,人民不是自由之身,民治更是无从谈起。
  接着,该卷自治部分叙述了自治制度、民权思想的来源及其对世界各国的影响。自治制度源自西方国家。法国人卢梭、孟德斯鸠是最早的民权倡导者。十八世纪以来,各国政府都开始逐渐重视民意,并致力于改革地方制度以调和政府与人民之间的关系,联络与民众的感情,这时各国的自治制度已渐入正轨。清末民初,我国以县为自治单位开始推行地方自治。虽然这种民主变革因为时局变乱而屡遭摧残,但地方自治是国家行政的基础,其发展演化是不可忽视的。
  潍县地方自治分为两个阶段
  按照该卷自治部分的描述,潍县地方自治分为萌芽时期、成立时期两个阶段。
  潍县推行地方自治开始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这年,潍县奉山东省令设立自治研究所,并于农历五月初一开始在自治研究所设立投票站选举潍县城区议事会成员。选举揭晓后成立潍县城区议会。潍县城区议会由董事会、议事会组成。董事会由总董陈陔和李书田等三位董事组成。议事会由议长陈介成、副议长郭恩赓和王善述等二十名议员组成。这是城市潍坊历史上见诸记载的最早的民众选举活动。
  同年农历六月初十开始,潍县境内城区、高里、固堤、寒亭、牛埠、大门头、富郭庄、小赵、望留、廿里堡、道口、南流、流饭桥、水坡、蔡家集等十五个区陆续选举产生潍县议事会议员。在此基础上成立潍县议会。潍县议会由参事会、议事会组成。参事会由徐云起等七位参事组成。议事会由议长柴兆麟、副议长谭锡纶和赵尔寿等三十五名议员组成。这便是潍县地方自治萌芽时期的活动和成果。
  按照国家内政部1920年公布的《自治法》的要求,潍县在1922年设立自治讲习所,目的是培养地方自治方面的专门人才。潍县县长兼任所长,于乐津担任教务主任。八十多人在自治讲习所毕业。1929年,潍县奉山东省令在全县限期成立各区公所及各乡镇公所,并在潍县南宫设立自治人员训练所。全县划定为十个区。到1932年9月,全县共成立236个乡镇公所,委任492名正、副乡镇长。
  该卷自治部分还列出了《潍县自治调查表》。《调查表》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潍县全县第一至第十区的区公所所在地、成立年月、经费来源以及区长姓名。第二部分是组成各区的各乡镇公所所在地、成立年月和乡镇长姓名。
  参照《调查表》的相关内容可以了解潍县全县第一至第十区的组成。
  第一区,由城东北、城西北、城西南、城东南、河西(东北关)、北关、西关、中和(西南关)、南关、东关西南、东关东南、东关东北、东关西北13个镇组成。
  第二区,由望留镇和坟庄,永平安,董官庄,中、下董官庄,成章,程符,平寿,董里,东、西姚官庄11个乡组成。
  第三区,由流饭桥、永安两个镇和辛旺,南、北将军,固塚,杨家庄,灵塚,夏仲,贾庄8个乡组成。
  第四区,由高里、台底两个镇和傅家、戈翟、河南、华疃、庞家、柳疃、辛正、张庄8个乡组成。
  第五区,由固柳,平安,杨孟,常疃,温固,高庄,东、西格孙,泊子,官庄10个乡组成。
  第六区,由寒亭、马宿两个镇和仓上,朱谭,张氏,南、北辛埠,牛埠,北杨,崇兴,汙河,齐家埠10个乡组成。
  第七区,由治浑街、蔡家、辛冬3个镇和上董野,寨子,傅家,南、北省庄,油房、葛家7个乡组成。
  第八区,由眉村、邓村、穆村、朱里4个镇和周家庄、巡栈、西镇、涌泉、张家屯5个乡组成。
  第九区,由南流、虾蟆屯、许英、马思4个镇和谭赵、马村、葫芦埠、曹村、新民、刘家窑、石埠、吕望8个乡组成。
  第十区,由新民、坊子两个镇和盛盆,辛马,营子,东、西路,南、北逯,沙窝,南堡,南屯,胡住,梨园12个乡组成。
  ◇相关链接
  卢梭
  卢梭,全名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年),法国思想家,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
  描述人和社会关系的《社会契约论》是卢梭最重要的著作。这本书于1762年出版,当时无人问津,但后来成为了反映西方传统政治思想的最有影响力的著作之一。
  社会契约论的主要表述是探究是否存在合法的政治权威。卢梭认为政治权威在自然状态中并不存在,所以需要一个社会契约。在社会契约中,每个人都放弃天然自由,而获取契约自由;在参与政治的过程中,只有每个人同等地放弃全部天然自由,转让给整个集体,人类才能得到平等的契约自由。
  拥有平等的契约自由,政府必须分成三个部分:主权者代表公共意志,这个意志必须有益于全社会;由主权者授权的行政官员来实现这一意志;必须有形成这一意志的公民群体。
  人民应该在政府中承担活跃的角色。人民根据个人意志投票产生公共意志。如果主权者走向公共意志的反面,那么社会契约就遭到破坏;人民有权决定和变更政府形式和执政者的权力,包括用起义的手段推翻违反契约的统治者。直到现在,社会契约论仍然是西方各国奉行的基本价值观之一。
  孟德斯鸠
  孟德斯鸠,全名查理·路易·孟德斯鸠(Charles de Secondat, Baron de Montesquieu ,1689—1755年),法国启蒙思想家、法学家。孟德斯鸠不仅是18世纪法国启蒙时代的著名思想家,也是近代欧洲国家比较早的系统研究古代东方社会与法律文化的学者之一。
  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说对西方国家确立民主政体产生的作用和影响最大。他认为决定法的精神和法的内容在每个国家都是至关重要的。而保障法治的手段就是“三权分立”,即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分属于三个不同的国家机关,三者相互制约、权力均衡。“三权分立”说对于1787年《美国宪法》、1791-1795年《法国宪法》和1792年《普鲁士法典》的制定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潍县修志多处体现平等理念
  新文化运动的早期,尊崇“德先生”打出的另一个旗号是平等。上世纪三十年代潍县修志,平等的理念在编撰宗旨中得到重视并在多处得到了体现。该编纂宗旨就是后来的《潍县志稿凡例》。通读《潍县志稿凡例》,字里行间平等的理念一目了然。
  身份平等 平民百姓首次列入史志
  按照《潍县志稿凡例》的叙述,以前各地修撰地方史志,大多只是录入当地名门望族的姓氏、籍贯、代表人物等相关情况。而名门望族在地方史志中称为士族,一般是指封建时代科举制度下有功名、做过大官的人物,并在当地名声显赫的家族,平民百姓家族则一般就被忽略不计了。
  为体现平等的宗旨,上世纪三十年代潍县修志时,便改士族为氏族。氏族身份一律平等。潍县全境内所有记载氏族的姓氏、始祖名字、原籍、迁入潍县的年代和迁入后的聚居地名称都一一列入史志。
  通读《潍县志卷十二民社志氏族》,上述说法便完全得到了证实。
  据该卷记载,明代以前在潍县居住的氏族称为旧族,因为历朝历代的战乱和迁徙,他们的本源已经很难考证,赫姓是对旧族唯一的记载。南北朝“五胡乱华”时期,匈奴人中的赫连姓氏定居中原,后来改姓赫,民国时期,赫姓仍然是在潍县居住和生活的家族。
  民国时期在潍县全境居住和生活的氏族大多称自己是明代初年的移民。根据当时全县能够搜集到的氏族族谱,该卷以姓氏笔画由简到繁的顺序,分列出了分布在全县的153种姓氏的578个家族及其先祖名字、原籍、迁入潍县的年代和迁入后的聚居地。卜姓列在第一位,栾姓列在最后一位,完全不再以家族的显赫度为标准。平等理念便得到了直接体现。
  平等理念的体现还表现在该卷对所有氏族的记载都是言简意赅上。例如,先祖名字失考者一般这样记载:“卜氏一族,明洪武中由南京迁潍县卜家庄”。而多数氏族这样记载:“丁氏一族,始祖兴,湖广武昌人。一世山,明洪武二十四年由南直隶海州迁潍县。其自诸城、寿光迁来者均属同裔。”(注:本段落引号内的文字属原文引用,标点系笔者所加)
  通过了解该卷对这些家族的具体记载,可以发现来自山西洪洞者占有一定比例,但不是很大。另外,该卷还在最后列出了当时居住和生活在潍县全境内,但来源不详的氏族及其居住地名称。共记载了94个家族。对这类家族的记载就更简单了:“第一区:翁氏,城内东北镇。宗氏,城内西北镇;东关东北镇。……”(注:本段落引号内的文字仍属原文引用,标点仍系笔者所加)
  目前,潍坊市奎文、潍城、寒亭、坊子四区的全部或大部行政辖区内(即民国时期潍县境内)的原住居民,只要清楚自己籍贯所在的城镇、村落并确定自己的祖上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就在潍县境内居住者,如果追根寻祖,大多能够从该卷中找到线索。因而,平等理念的成功体现便让该卷拥有了这个独有的、无可替代的作用。
  男女平等 把《烈女》与他类人物并列
  《潍县志稿凡例》中提到:多部旧志习惯上把人物与列女列为两类。这是因为旧时代男女不平等,妇女不能称为人物。这是十分荒谬的。该志将《列女》列为人物志的下一级志目,与其他类人物并列,男女平等的理念便得到了体现。
  在这部志书中,《人物志列女》占了两册、三卷,即第十七册卷三十三、第十八册卷三十四、三十五。该志还进一步把列女类人物又细化为节妇、烈女、烈妇、寿母、贤妇、孝女、贞女、才女八个分类。
  学术平等 历代著作一律不选载正文
  《潍县志稿凡例》中还提到:修撰《艺文志》,文学与艺术并重。各家著述仅列出书目名录,都不选载正文。有兴趣了解著述内容者只能求助于原著。该做法不给历代知名著述划分三六九等,体现的是学术平等的理念。
  《潍县志稿卷三十七艺文志》按照时代先后,列出了自周代唐瑾到民国初年张幼俊等当地有记载的270位学者的姓名及其文学、史学、地理、天文、经济、农学等相关方面著作的名称和规模,其中包括王凤绮等7位女性。在周代唐瑾等58位学者的条目正文的后面,还用小字号附录了他们的简要情况或者其相关著作的序言或跋。
  ◇相关链接
  氏族族谱 ——家谱
  氏族族谱,俗称家谱,又称家乘、祖谱等,是用表谱形式记载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历程及其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文献。家谱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是由记载古代帝王诸侯世系、事迹逐渐演变而来的。
  作为一种特殊的文献,家谱就其内容而言,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最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献。家谱记载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也记载各个姓氏家族子孙世系传承,具有区分家族成员血缘关系亲疏远近的功用,是中国封建宗法制度的产物。
  家谱有秘不示人的传统,一般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旧的家谱除留下极少几套保存在宗祠或族长手中外,其余都要全部销毁,而代之以新的家谱。这种特殊的风俗习惯,自然为古老家谱的保存制造了人为障碍。尽管如此,仍有不少这样的家谱保存了下来。
  家谱是一个家族的发展史,它不仅记录着本家族的来源、迁徙、发展的轨迹,还罗列了一个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家约等历史文化的全过程,与一个时代的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基础、文化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我国,家谱与方志、国史列为自下而上的三大史学支柱。
  展现潍县民生实业交通状况
  关注民生也是新文化运动早期提倡民主的内容之一。所谓民生,通俗而言,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基本发展机会等等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受新文化运动早期思想的影响,上世纪三十年代潍县修志,在展现当地民生状况,并在与之密切相关的实业、交通发展方面,也进行了具体的探讨,为后人了解这个时期的这方面的具体情况提供了数据和资料参考。
  详尽记载了全县二十多年的货币、主粮价格变化
  为什么要通过物价变化展示潍县的民生状况?据《潍县志稿凡例》的叙述,其原委是,物价高低对民众生活习俗的影响至关重大。以往修撰地方史志追求所谓“高尚”,这些内容在修撰地方史志时一般不屑于涉及。这部志书则首次将潍县全县二十多年的银元铜元比价以及几种主要粮食的价格变化情况进行了记录,为的是便于后人比较参照。
  《潍县志稿卷十四民社志》的物价表分为两部分:《民国以来历年银元价目表》列出了1912至1933年间潍县银元和铜元的比价变化;《民国以来历年粮价表》则列出了1912至1932间潍县小麦、高梁、豆子、谷物、小米、面粉等民众生活必需的农产品在每年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价格变化。作为民国初期的两种主要硬通货币,银元与铜元的比价在22年间由1比950文左右上升到1比4500文,铜元大幅贬值。而在粮价变化方面,1930年以前粮价以铜元计价,自这年起则改用银元。21年间,每斗小麦在春、夏、秋、冬四季分别由铜元3460文到银元2元2角、铜元3260文到银元2元整、铜元3260文到银元1元9角、铜元3360文到银元2元变化不一,其它农产品价格的变化情况也大致相当。如果用银元换算,粮价是大幅下降的,用铜元换算则正好相反。至于真正的粮价变化趋势,该卷给出的分析是:民国以来,交通日益便利,但粮价却日益趋高。自1923年后,每月、每年的变化都不同。该卷认为,民以食为天,这种变化成为一大民生问题。
  当时潍县实业发展状况一目了然
  在古代,身份尊贵的人是不屑与务工经商者并列的。与之相对应,封建时代修撰地方史志,对地方传统工商业状况一般也是忽略的。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修撰的《潍县志》对这些就没有任何记载。而民国潍县修志者认为,人类没有物质不能生存,不劳作则物质不能生产。因而民生的关键在于勤劳。潍县素称大县,人民维持生计除了从事农业,还从事工商活动。因此,修志者用了两卷的篇幅叙述全县实业状况,其中,全县工商实业发展状况几乎是《潍县志稿卷二十四实业志》的全部内容。
  该卷内容分为商业、工业、农业、矿业、盐业、渔业六个门类。关于商业部分是这样叙述的:潍县一向为鲁东商业枢纽,商业性质上可分为外货内销和土产外运两种。潍县商业又可细分为主要商业、普通商业、金融、运输业四类。主要商业是布业和棉纱业;营业范围较大的普通商业有杂货、洋布、颜料、竹货、中药、炭业、点心、服装、西药、百货、文具、鞋业;金融有银行、钱庄、线庄、典当、货币等行业。
  工业部分叙述道,潍县工业分为机制工厂工业、作坊工业、店铺手工业、家庭手工业、特产手工业五类。机制工厂工业是以电、汽为原动力,有大规模工厂作为生产中心,称为现代工业,分为铁工、铸铁、面粉、颜料、火柴、染织、轧布、印刷、烟草等行业。后面附有这些行业1935年资本总额、职工人数、年总产值列表;作坊工业分为油坊、酒坊、机坊、色纸、毡帽等行业;店铺手工业分为酱菜、铜首饰、铁器、银楼、铜器、花线、木器、藤器等行业;家庭手工业分为织布、猪鬃、皮革、绣货、发网等行业;特产手工业分为仿古铜、铸铜图章、嵌金银丝器具等行业。该部分最后附有《潍县商会沿革表》、1934年9月《潍县城区工商业调查表》、同年同月《坊子工商业调查表》。
  农业部分叙述道,潍县农业分为五谷、烟草、瓜果、木材、牲畜五个方面。五谷后附有《谷类调查表》,列出了小麦、大豆、高粱、谷物等四类粮食作物的种植亩数、常年产量、1933年产量等资料;烟草有种植面积、产量、价格变动等方面的资料;另外还有瓜果、木材、牲畜等。
  矿业部分叙述了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后,德国、日本殖民者先后掠夺、开发潍县坊子煤炭资源的相关情况,包括坊子东、西、南、北、中五矿区的采矿分布、占地面积、产煤量、煤炭价格、工人数量和工资、租金标准、承租转租等。
  盐业部分简述了潍县北部原有横里路、林家央子、崔家央子三处盐滩的占地面积以及于1918年全部停业的前后过程。渔业部分则简述了潍县北部渔民户数和分布,梭鱼、鲫鱼、大虾等主要水产品的行销,渔民因水产加工必需的海盐价格日益昂贵而面临困难等情况。
  通读《潍县志稿卷二十四实业志》发现,该卷对工商实业发展的展示方法与目前修撰地方史志的内容安排思路已经比较接近了。
  发达的交通对潍县民生实业发展关系重大
  民国潍县修志者认为,清代光绪年间开通胶济铁路、创办邮电、废除传统的官道驿站制度,十分有利于工商实业和民生,因而用《潍县志稿卷二十六交通志》一卷的篇幅对相关情况进行了叙述。
  该卷在内容上分为交通、邮务、电务三个门类。交通部分细分为铁路、汽车路、县道、镇道、航路五个方面。
  铁路就是指胶济铁路。按照该卷胶济铁路部分的叙述,潍县不仅是胶济铁路必经之地,潍县、坊子火车站实际上是胶济铁路的中心,与鲁东一带的商业发展、交通便利关系极大。该卷还记载了胶济铁路在潍县境内的起止点、长度、各车站名称、修建年代、占用土地情况等等。最后附有1931年《潍县境内胶济铁路各车站调查表》,内容是潍县境内6处火车站的员工人数、车站收入、乘车人数、货物吞吐量及车站所在地附近工商业状况。
  汽车路指公路,记载了烟(台)潍、台(儿庄)潍、潍道(道指当时的博兴县道旭镇)、坊(子)蒋(峪)四条公路的行经路线、长度、潍县境内的起止点、修建年代、占用土地等情况。县道记载了潍安(丘)、潍寿(光)、潍乐(昌乐)三条道路,镇道记载了潍固(堤)、潍高(里)、潍大(柳树)、潍眉(村)四条道路的简明情况。航路记载了潍河航路的行经路线、运输货物品种及因为疏于管理、海匪出没而造成河运日益衰落的状况。
  邮务部分记载了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以来邮递发展和潍县境内邮递局、所的设置情况。电务部分则记载了电报、电话(包括商用、长途电话)的办事机构、规模、话费标准等相关情况。
  科学方法保存潍县各类资料
  提倡科学是新文化运动早期打出的又一面旗帜。科学,时称“赛先生”,是对科学的英文单词Science的通俗意译。新文化运动早期尊崇科学,主要的主张是用科学的法则来判断一切,反对迷信和盲从。
  民国潍县修志,在宣扬科学理念、介绍科学知识、运用科学方法、展示科学元素方面的努力也是可圈可点的。修撰者在这方面的努力让这部志书在充分展现本地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也保存了大量的各类资料。
  秉持科学理念,删除《星野》部分
  《潍县志稿凡例》中说,该志的编撰宗旨在于展示全县数千年社会活动的遗迹,因而对以清代史学家章学诚创立的地方史志修撰体例,择善而从但不拘泥。对潍县已有的志书,如明万历版、清康熙版和乾隆版《潍县志》中的记载,既不敢轻易否定,也不盲从。尽量对旧志中缺略的内容进行补辑,对其中可用的部分进行采用。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潍县修志者对先贤历史研究成果的认识、挖掘和继承,是一种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
  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修撰的《潍县志卷之一舆地志》中,把《星野》列在了最前面。我国古代天文学者为了便于认知和观测满天的繁星,便在天空中划分区域,把若干颗星宿划为一组,并分别予以命名。“星野说”认为天、地是完全对应的,每个地方在天上都存在相对应的星域或星宿。该卷就认为潍县属于虚、危星宿所在的星域。而虚二星负责北方、邑居、朝堂、祭祈、祝祷等事务,危三星则负责天府、天市、架屋等事务。
  显而易见,虽然宇宙中地球与其它天体有互相依存的关系,但“星野说”是没有科学根据的。秉持新文化运动提倡的科学理念,潍县修志者认为“星野说”牵强附会,所以在修志时便首先删除了《星野》部分。
  《疆域》部分大量增加科学新内容
  对照清乾隆《潍县志》,可以发现民国时期潍县修志者在《潍县志稿卷四疆域》部分新增了经纬、晷刻气候、地质、地势等内容。
  经纬部分以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为零度经线坐标,列出了潍县县政府(民国以前的潍县县衙)以及潍县境内最东、最西、最南、最北四个点所在的具体经纬度和地理坐标。
  晷刻气候部分列出了潍县24节气对应的日出、日落时间,简述了潍县的气候特点,以潍县坊子镇为坐标列出了全年每个月的平均温度、最高和最低气温及其高差、绝对最高和最低气温及其高差、平均云量以及降雨的相关情况,其它气象资料还有以潍县城区一带为坐标、1929年8月到1932年底期间的每月晴阴天数和风向次数,供全县参考。
  地质部分引用国内外地质学家的研究成果,介绍了潍县一带的地质及地质变迁概况。
  地势部分则以全县综述和潍县所属十区分述相结合,分析叙述了潍县县域内地势的海拔高差概况。这些新增内容都以科学实证或科学假说为依据,展示了当时的科研成果,传播了科技知识。
  运用科技手段展示地方文化
  大量使用照片插图。《潍县志稿》正文共分为四十二卷,其中在二十一卷的正文开篇前使用了插图。这些插图都是拍成照片后制版印刷,计有禹王台等11幅名胜古迹,玉清宫等10幅寺、观、教堂,万年桥等10幅桥梁、牌坊、园林、学校,郑板桥等92幅著名历史人物及其手稿、草稿、未刊发稿、题诗、绘画、书法、题匾额等各类作品,周代斟鼎等73幅金石类拓片。
  与现代科技方法接轨。在地方史志中绘制地图和平面图,传统的方法是写意手法,只能参考个大概意思。民国潍县修志,则全部改为以现代测量为基础,做到了基本准确,有的地图和平面图则达到了精准的程度。
  《潍县志稿》中有一本专门的历史地图册,绘制了包括《古代及秦地图》、《明清潍县大势地图》在内的当地历代政区区划、疆域、河道等方面的地图15幅,都以当时出版的写实地图为载体,用红色标示当时的相关地理实体,用黑色标示历史上的相关地理实体,并标有比例尺。直到现在,这种方法在绘制出版古今对照的历史地图时仍然沿用。《潍县志稿》卷八、卷九、卷二十二正文开篇前刊载的《县政府图》、《潍县城坞图》等9幅图都是测量和绘制精准的平面地图。1937年,丁锡田带领学生们经过仔细勘察测量,获取了大量资料数据。在此基础上,由潍县县立初级中学学生谭中民、谭冀成、王建昌、于叙署名合绘的《潍县城坞图》,是城市潍坊历史上第一幅精准的写实城市地图。另外,在这里不得不提到的是,《潍县志稿》中历史地图册内刊载的《北齐高阳郡地图》在排版时出错,红色标示部分制成了反版,而黑色标示部分正确,因此,该图便成为一幅罕见的错版地图。
  综上所述,民国潍县修志者注重应用照片插图和写实地图,不但在相关方面进一步展示了当地数千年丰厚的地方文化积淀,而且为后人了解和研究地方文化保存了大量珍贵的相关资料。
  ◇相关链接
  丁锡田
  丁锡田(1893—1941年),字稼民,号倬千,潍县著名学者,丁氏第二高等小学校长。
  丁锡田博学多才,在历史、地理方面尤其精通。他与顾颉刚、柯绍忞、傅斯年、张政烺、王献唐、傅丙鉴、闻一多、王统照等全国知名教授、学者广泛联系,切磋学术。他秉持文化为民的理念,在潍县地方文化方面有很深的造诣。1921年的《潍县历史谭》、1922年的《理堂先生年谱》、1926年的《潍县乡贤传》4卷、1930年的《潍县拆除石坊调查表》、《潍乘初稿》、《潍县疆域沿革》等,都是他在学术方面独树一帜的研究成果。
  1931年,潍县县长王华安拟重修《潍县志》,丁锡田受聘为采访部主任,并担任主笔。他认为编修方志,求真存实、严谨不苟是必须持有的科学态度。他撰写并在后来收入《潍县志稿》的《疆域沿革表》、《人物志》、《氏族志》、《秩官志》、《杂稽》等相关内容,都具有资料翔实、数据精确、行文简约、雅俗共赏的特色。
  丁锡田一直热心于地方史志收藏。他收集到的地方史志,包括全国各地石印、铅印、铜版的府、州、县志,其中包括山东108个县的地方志书。因为唯独没有明万历元年(1573年)《潍县志》10卷,他听说北平图书馆有一套,便专门委托在北京大学的好友张政烺,利用星期天到图书馆完成抄录,并陆续寄到潍县。
  作为著名学者,丁锡田在北平、潍县拥有大量个人藏书。1948年4月潍县解放后,其女丁志萱、子丁伟志遵照他的遗愿将潍县藏书全部捐给后来的潍坊市图书馆,共计2804种、23067册;北平藏书则于1949年春,由其女儿丁志香捐献给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共34箱。这样,他的藏书便为社会所拥有,民众都可阅读利用。他的文化为民理念又再次得以履行。
  潍县修志行文风格深入浅出
  提倡新文学和白话文、反对旧文学和文言文也是新文化运动早期基本内容的组成部分。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于1918年5月发表的小说《狂人日记》,是我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对形成现代语言文字风格产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民国潍县修志虽然限于当时的要求,仍然体现文言文行文、无标点符号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但在行文风格上贯穿了追求深入浅出这一主线。在这些方面,新文化运动对潍县修志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堪称历史文化百科全书
  通读《潍县志稿凡例》可以发现,潍县修志者认为地方史志的作用是考证和反映本地域内族群的分合、文化的兴衰和民力的消长,原本就不应该是文人雅士借以炫耀词藻的工具。况且,偏重、崇尚文字和辞章的华而不实,也是清代史学家章学诚所列的修志八忌之一。在一切著述都日趋平民化的时代要求面前,地方史志贵在人人可读。因而这部志书在文字风格方面力求做到语句流畅、雅俗共赏,着力避免过于芜杂和艰深难懂。
  这部志书对文字风格追求深入浅出的重要体现,是对古代和近、现代有重大影响的历史元素,在记载时一律标明出处即“无征不信”的基础上,一一进行了系统、通俗的解读和介绍。这也是这部志书与其它古旧地方史志的区别之一。加上挖掘、继承历代先贤历史研究成果所秉持的严谨、科学的治学态度,让这部志书成为集历代潍县地方史志大成、了解和研究潍县历史文化的不可多得的百科全书。
  古代元素通读三教,近、现代元素通读党治,都可以直观地感受这部志书对重大历史元素的解读和介绍,并能够体会到它之所以被称为潍县历史文化百科全书名不虚传。
  阐释三教起源演变及传播
  三教是指儒教、道教、佛教三大宗教,对我国传统文化及社会变迁都有巨大影响。《潍县志稿卷十四民社志》的宗教部分,正文开始便用简洁的语言阐释了三教名称的由来——我国自古崇尚儒教。东汉明帝时佛法传入我国,才有了佛教。东汉末年张道陵创立五斗米教,借老子为号召,便有了道教,此后才有了三教的名称。接着,该卷分别叙述了儒教、佛教、道教的要义、起源、历代演变和传播。
  该卷认为,儒教的精义在于追求现世全体人类的幸福,起源应该在我国的史前时代(有文字记录之前的人类时代——笔者注)。自孟子开始,可以上溯到孔子、周公、直到尧舜,但尧舜之道受到什么人的传授则没有明确记载。因此,实际上儒教的起源无法考证。儒教主张仁道是道德、政治的最高原则,实现仁道的途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教虽然有至精至实的教理,但自秦汉直到清末,儒教教权一直操纵在朝廷手中,儒教一向只为少数优秀分子所崇尚和掌握,民间虽然可以自由学习,但往往为朝廷的政治导向所左右。而历代君王从来没有真正关注大多数民众是否能够做到修身、齐家,就连孔子的信徒也很少研究这个问题。
  该卷阐述,佛教要义是出世三学,出世即超出世间、往生净土,与儒教正好相反。佛教自释迦牟尼佛灭度后,他的大弟子们分宗传教。后来便有了律宗(南山宗)、俱舍宗(有宗)、成实宗、三论宗(性空宗)、天台宗(法华宗)、华严宗(贤首宗)、慈恩宗(法相宗)、禅宗(心宗)、密宗(真言宗)、净土宗(莲宗)的区别。我国佛教自宋代以后,禅宗最盛行。禅宗以菩提达摩为祖师,后又分为临济宗、曹洞宗。潍县境内的佛教徒属于临济宗、曹洞宗。
  该卷认为,道教的号召力以长生不死说最大。脱离现世,炼丹成仙是道教的基本主张和方法。汉桓帝时,沛国丰邑(今江苏丰县)人张道陵,晚年学习“长生术”,在鹄鸣山著有道书二十四篇,引诱民众学道,入门交纳五斗米。这便是五斗米道名称的由来。五斗米道为道教的开始。此后分化为许多派别,较有名的有真大道、太一教、全真教等。元至元十八年,元世祖下令除老子的《道德经》以外,其它外道藏书予以焚烧毁弃,并刻石记载此事。因而道教在元代最为盛行。道教全真教创始于金代,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创始人王重阳曾在福山(今烟台福山)设三教三光会、在登州(今蓬莱)建三教五华会、在莱州立三教平等会。全真教在修行方法上以修真养性为正道,以识心见性、除情去欲、忍耻含垢、苦己利人为宗旨。后来,王重阳的徒弟分为龙门、随山、南无、遇山、华山、昆俞、清净派七派。潍县境内的道教徒属于随山、华山两派。
  该卷对三教的解读和介绍,立场客观、逻辑清晰、条理分明、通俗易懂。
  反映近现代政党政治概貌及变化
  当年被日伪当局删除,现在又得以回归的《潍县志卷一党治》,是这部志书中自始至终直接反映潍县自清末到1935年政党政治概貌和变化的唯一的一册、一卷。
  该卷首先阐释了什么是革命。文中阐述,革命是人群演进的自然现象。人群按照常规进行持久的演进称为进化;而演进变化急剧则称为革命。故革命和进化是一表一里的关系。自清末以来数十年间,潍县革命志士不乏其人。对这些事实进行详细确切的记载,目的是展示他们的奋斗牺牲精神。
  该卷全文分为革命同盟会时期、国民党时期、中国国民党时期等七个时期,记载了自上世纪初到1935年间,革命同盟会成员、国民党人、中国国民党人、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人、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后的国民党反动派以及国民党地方组织在潍县的活动和沿革情况,并穿插附有国民党潍县全县历届代表大会出席代表、县党部执行委员、监察委员姓名等文表资料。卷内记载了清末张柏庄等潍县籍日本留学生,追随我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参加革命同盟会、回潍开办新学、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发展同盟会的情况,一战后日寇在山东进行殖民活动时对胶济铁路沿线民众实施的暴行,中华革命军东北军在潍县的活动情况,五四运动时期潍县开展反帝反封建活动的情况,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中共潍县早期领导人庄龙甲、王全斌以个人身份参加国民党地方组织的情况,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潍县国民党反动派污蔑共产党、杀害庄龙甲和王全斌的事实。
  与这部志书的其它卷、册相比,该卷文字风格上更接近现代白话文。而且该卷还是这部志书中唯一在正文分标题中使用序号的一册、一卷,与现在的行文方法相同。对了解这一时期潍县的政党政治及其变化,该卷有较大的参考作用。
  本期图片由文章作者提供。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人文潍坊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