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8-12-19 15:21
鄌郚总编

文武兼济刘应节

  潍坊晚报人文潍坊第77期--刘应节
  文武兼济刘应节
  2013.1.14日 撰稿:高培忠
  在潍坊市城区西南三十里的浮烟山下,有一个叫刘家庄子的村落。这个依山傍水的村子,明朝中期曾经出了一个声名显赫的人物,他外官至督抚,内官至刑部尚书,与人们熟知的张居正、戚继光同朝为官,晚年更以回乡创办麓台书院而名闻遐迩,是明朝中期一个文武兼备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教育家,他就是潍县人刘应节。
  ............................................................................
  久历宦海,急流勇退归故里
  刘应节(1523—1590),字子和,号白川。他自幼聪颖过人,日记诵数千言,“垂髫补博士弟子”,小小年纪便在当地赢得显赫文名。明朝嘉靖二十二年(公元1543年)乡试获得诗魁,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年仅24岁的刘应节考中进士,两年后被任命为户部广东司主事。一次特殊的使命,使刘应节在仕途上崭露头角。此后,他凭着过人的胆识和骄人的业绩,从中央到地方,一步步晋升为二品大员;之后,又从封疆大吏到中枢要员,历任工、兵、刑三部尚书,刘应节的为官之路可谓一帆风顺。
  一次特殊使命,使刘应节在仕途上崭露头角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刘应节在仕途上崭露头角,正因为一次特殊的使命。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蒙古鞑靼部首领俺答统领大军南犯明朝重镇大同,因贿赂严嵩之子严世藩而任宣府、大同总兵的咸宁侯仇鸾惶惧无策,以重金贿赂俺答。俺答遂引兵东去,自古北口入犯,长驱至通州,直抵北京城下。时勤王兵四集,仇鸾也领兵前来。嘉靖皇帝即拜仇鸾为大将军,节制诸路兵马。兵部尚书丁汝夔秉承首辅严嵩“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之意,命令诸将不要轻举妄动,不发一矢。于是俺答兵在城外自由焚掠近十日之后退去。此即明代历史上有名的“庚戌之变”。
  其间,嘉靖皇帝下诏,要求户部挑选一精干使者,到城外军中慰问。户部大小官员知道城外虏骑充斥,此行极其凶险,皆怕被选派,个个噤若寒蝉。时任户部广东司主事的刘应节挺身而出,毅然请行:“主忧臣辱,独奈何爱死?此臣子授命之秋也。”同僚们都为刘应节此次犒军行动捏了一把汗。刘应节也做了最坏打算,临行告诉亲友:“此去七天不回,请把老母和妻小送还家乡,并转告老母不要悲伤。我手足和头发皆以苘麻为识别标志,勿以血污为异。”颇有一番“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意味。
  半夜,刘应节披挂整齐,单骑护车出了京城。在阴森的旷野上,车马行走于乱尸之中,跌跌撞撞,艰难前进。长时间的急行军,人马异常疲渴,找到的水井又填满尸体,只好用水捧取路边水塘中的污水喝。后闻到一股腥味,天亮后发现双手尽赤,才知喝下去的是血水。
  行至京城东北的顺义县地界,刘应节遇到了纪功御史邢某。邢御史大惊:“您如何知道大军所在?”刘应节答道:“昼观烟,夜观火,以此指引方向。”邢御史说:“这种办法并不可靠,因为敌人零散骑兵劫掠焚烧时也往往有烟火起。所以要视烟火众多处方可前往。”
  依照邢御史的指点,刘应节率领犒军车队到达密云一带,找到了大明军队。这时的仇鸾倚仗皇上的信任,气焰十分嚣张,并未把刘应节这个年纪轻轻的六品小官放在眼里。刘应节却认为,自己是奉旨犒军,身份如同钦差,故当行对等之礼,不肯以下属之礼拜见,因此得罪了仇鸾,但刘应节毫不在意。仇鸾虽耿耿于怀,意欲寻衅报复,但对于一身正气的刘应节最终也是无可奈何。
  出色地完成犒师任务后,刘应节回到京城。这时,离他出行之日已有十三天,甚至坊间传言刘应节已经遇难。家中佣人将各种传言告知刘应节夫人王氏,王氏立即严厉制止道:“道路之言,谁知信否?你们只管照顾好老夫人,不要乱说话。”其实王氏自己比谁都担心自己的丈夫,她抱着儿子元功在家中井台上哭泣道:“可怜的孩子,难道真如外间所言,你的父亲为国尽忠,我们娘俩儿也要追随他而去吗?”当看到刘应节归来,家人既惊又喜,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刘应节却徐徐说道:“此事何足惊异?只是城内外数万勤王之兵,饱无所用,不放一箭,任由敌人肆虐,真是令人痛心之至!”强烈的忧国忧政之情,溢于言表。
  从中央到地方,一步步晋升为二品大员
  刘应节过人的胆略在这一事件中充分展露,他因此受到朝廷的关注。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刘应节出任河南怀庆知府。不久,因父亲去世,刘应节回潍县老家丁忧。服丧期满,他返回京城,等待朝廷重新任命。这时,正逢严嵩之子严世藩专权,刘应节不肯阿谀逢迎,等待一年多还未能补官。幸有御史耿定向仗义执言,上疏说明刘应节情状,才得以被任命为直隶京师的顺德知府。
  刘应节在担任地方郡守期间,以令人瞩目的突出政绩和清廉声誉,再次受到朝廷的重任。先是升任山西按察司副使,又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升任陕西左参政,不久便又提升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
  隆庆元年(1567年),刘应节被任命为河南巡抚,当年又调任直隶京师的顺天巡抚。在巡抚河南、顺天期间,刘应节以果敢的举措和斐然的政声,赢得朝廷一片赞誉,并在短短几年内训练出了一支能打硬仗的精兵,在抗击鞑靼的战争中屡立奇功。
  隆庆四年(1570年)七月,刘应节因任正四品官员期满,且业绩卓著,晋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虽仍旧巡抚顺天,但已成为官阶正三品的高级官员。十月,升任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取代已升任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兵部左侍郎的名将谭纶,总督蓟、辽、保定等处军务,虽官位品级仍为正三品,却已成为总督一方数镇军政要务的封疆大吏。是时,刘应节年仅47岁。
  因治理有方,战功卓著,刘应节于万历元年(1573年)七月升任右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虽仍任蓟辽总督,但官阶升至正二品。
  从封疆大吏到中枢要员,历任工、兵、刑三部尚书
  自嘉靖三十四年出任河南怀庆府知府,刘应节已任地方郡守、督抚等职近20年。朝廷虑及刘应节在地方任职时间已长,业绩卓著,但颠沛辛劳且年纪渐长,便决定将之调回中央机构工作。万历二年(1574年)秋,朝廷任命刘应节为南京工部尚书。为充分发挥他的军事指挥才能,次年又改任为京营兵部尚书,负责京师防御卫戍事宜。
  万历五年(1577年),刘应节又一次获得朝廷重用,出任刑部尚书,成为当时张居正内阁的重要成员。但是他与张居正的关系并不融洽,后来又得罪了万历皇帝身边的大太监冯保,被人以“与云南参政罗汝芳出郭谈禅”之名弹劾,遂上书求归,于当年秋辞官回到家乡。其时,刘应节年仅54岁。
  刘应节致仕还乡十几年,有关部门推荐他重新出山任职的奏章多达十二道,万历皇帝也拟再任他为南京工部尚书,刘应节皆坚辞不就。万历十八年(1590年),刘应节在家乡去世。消息上报到朝廷,皇上下旨追赠他为太子少保,并于次年派遣使者前往祭奠。御史陈登云是万历五年进士,家乡即为刘应节曾任知府的直隶顺德府,对刘应节为政之清正廉洁了解颇深,故听说刘应节去世后立即上疏,呼吁应为刘应节赐予谥号,但没能如愿。
  刘应节去世后,曾任万历朝礼部尚书的山东临朐人冯琦为刘应节撰写了《明故资德大夫正治上卿刑部尚书白川刘公暨配王夫人行状》,洋洋四千余言,收于传世的冯琦所著《宗伯集》中,为我们全面了解和研究刘应节生平事迹,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资料。
  为官清正,百姓为他立生祠
  据明代万历版《顺德府志》记载:明代嘉靖年间,当时的顺德知府刘应节调任井陉兵备副使一职,顺德百姓在送别他时,“无论男女老少,皆泣下声震天壤。”并称赞他“我朝开郡以来,守顺德者当为第一”。其实不只是在顺德,考诸刘应节为宦生涯,无论是在户部郎署,还是出任地方郡守、督抚,都以其勤于政事、清正廉洁、刚正不阿的鲜明风格,赢得了一片赞誉之声。也正因为此,晚年的刘应节得罪了当朝权贵冯宝、张居正,从此仕途不再平坦。看透了官场黑暗的刘应节只得上疏朝廷,要求辞官回乡。
  两任知府,成为“京师所传第一太守”
  在户部主事任上,刘应节恪尽职守,业绩超卓,在朝廷组织的三年政绩考核中,赢得“课最”佳绩,先后迁升为户部员外郎、郎中等职。当时正值对西北用兵,转运粮饷事务繁忙,刘应节协助户部尚书处理有关事宜,纤细备至,有条不紊。嘉靖三十年(1551年),他受命赴清江浦榷税,“厘夙蠹,清奇羡”,获得盈余资金全部充为公费。督漕御史骆某闻知,十分赞赏,他看到刘应节的衙署十分简陋,感叹道:“刘公竟然如此廉洁!”立即“发漕羡百金佐工费”,用于衙署的修缮翻新。刘应节接受这笔修缮费用后便存入府库,却并未使用,直至他离任之日尚封存完好。第二年,宣府、大同一带闹饥荒,刘应节奉命前去赈灾,“军民更生者数万”。
  出任怀庆知府伊始,刘应节便推行“缓征敛,均徭役”的治理方针,大力减轻百姓负担。当年秋天,沁水决口,洪水浸城,刘应节冒雨率众补葺,使城池得以保全。这一年,刘应节父亲去世,他返回潍县老家丁忧,当地百姓感于刘应节的恩德而为之立祠祭祀。
  出任顺德知府三年间,是刘应节仕宦生涯中的一个辉煌时期。顺德府(今河北邢台)地处当时的南北交通要冲,“轮蹄交错,供亿浩穰”,各种工役琐碎繁多,百姓苦不堪言。刘应节到任后,立即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省浮费,革侵冒,均里甲”,使得百姓负担得以迅速减轻,风气为之一新。当年正逢顺德一带大旱,百姓陷于饥荒苦难之中,刘应节施行宋代富弼任职青州时创造之煮粥法,使成千上万的灾民得到救济。第二年再次出现旱情的时候,刘应节按当时通行做法,虔诚隆重地举办了斋戒祈雨活动。不知是巧合还是刘应节的行动感动了上苍,结果普降喜雨,彻底缓解了旱情。为此,当地百姓建立了一座祷雨神应碑。这件事情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刘应节的理政业绩颇得民心。在顺德期间,刘应节还曾开浚达沽诸泉,以其水灌溉农田数千顷,实为功在当时、造福后代之举。
  担任顺德知府期间,属下一位官员是当朝吏部尚书的亲戚,但贪赃枉法,劣迹斑斑,刘应节不徇私情,查明罪状后将之逮捕下狱。这种不留情面的做法,使得吏部尚书大为不快,而严世藩正好也因前几年刘应节拒不入贿而怀恨在心,于是便想联手寻隙报复。但吏部尚书看到有关部门上报的公文,发现刘应节治绩突出,官声颇佳,便改变了对他的看法。在随后朝廷进行的官员政绩考核中,刘应节名列同级官吏第一名。这一年,嘉靖皇帝之子景王去藩国就任,自通县之潞河登船,护行人员从陆路前往,所过之地颇受骚扰,唯独畏惧顺德知府刘应节的清廉之名,纷纷告诫手下:“此京师所传第一太守也,亟去勿扰!”刘应节在当时官场清正名声之盛,可见一斑。
  巡抚河南、顺天,军事、政务业绩突出
  几年来,父母先后去世,刘应节两次回到山东老家守孝,得以近距离体察民情。他发现山东赋役烦苦,民多亡徙,心中始终记挂此事。河南赴任伊始,刘应节便通知藩司、臬司商讨赋役之法,众人皆称雇役法方便可行,遂下令河南八郡全部施行。不仅如此,他虽然身在河南,仍然没有忘记山东老家赋役烦苦之事,便致书山东巡抚姜廷颐,陈说雇役法之便,姜公欣然采纳刘应节的建议,下令山东六郡施行雇役法。此举造福两省百姓多年。
  当时的河南首府开封,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大都市,明朝初年还曾被确定为北京。河南北邻京师,为当时之战略要地,但五方杂处,皇室亲王藩国甚多,民间又多无赖强悍之徒,管理难度极大。刘应节迎难而上,大胆进行军事管理改革,对开封三卫的军队重点训练,使所部战斗力迅速提高。
  担任顺天巡抚期间,刘应节除大力整顿军备外,还针对当地频繁遭遇水旱蝗灾,及时向朝廷申请免除租税、救济饥贫政策,避免了一大批人饿死。
  因功晋升为蓟辽总督后四年间,刘应节除大力加强边防战备,还上疏申请浚通潮、白二河,便利物资运输;申请为河西镇建城,而且“役取诸军,费取诸贾”,丝毫未增加百姓负担;将巡抚河南时施行之雇役法,在蓟辽推行,广受称赞;他恩威并施,招降渤海诸岛中的海匪四千余人,一时传为佳话。
  得罪当朝权贵,导致晚年自陈致仕
  万历五年(1577年),因正二品期满,刘应节受到皇上赏赐,祖父、父亲获赠尚书封号,祖母、母亲获赠夫人封号,妻子王氏获封为夫人。王氏获封时,正值万历皇帝的母亲慈圣太后生日,王夫人获准赴慈宁宫谒见,受赐彩币榼酒。当年,刘应节出任邢部尚书。
  刘应节清正刚直的性格曾为他赢得良好声誉,带来亨通官运,但在晚年却为他招来一场大祸。当时,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极得万历帝的宠信,权倾朝野。冯保是直隶深州人,他的家乡正是刘应节任职的顺天、蓟辽治下。可刘应节秉性刚直,任督抚十余年从未借机与冯保有过任何交往,冯保对刘应节颇有看法。
  一日,冯保的侄子冯邦宁出行遇上刘应节的车驾,没有依例避让,刘应节怒道:“一中官侄子,不过是一位带俸锦衣,竟敢与大臣争道,真是岂有此理?”于是对冯邦宁怒叱一番,扬长而去。刘应节自认为理直气壮,不想冯保本来就对刘应节有成见,此番侄子冯邦宁更是心生怨恨,于是暗中寻找机会报复。
  刘应节任职刑部尚书时,张居正担任内阁首辅。张居正当时深得万历皇帝和实际掌权的李太后的信任,六部尚书遇事不管大小必请他裁决方敢执行。刘应节却不刻意逢迎,使一贯大权独揽的张居正大为不满。
  得罪了冯保和张居正这两位当朝最有权势的人物,不久,便有御史上疏弹劾刘应节,说他“章奏有误,失对上体,且大臣不宜出郭讲学”,罗列罪状数条。
  刘应节知道自己今后的仕途不会平坦,而且他对官场的腐败和黑暗早已看透,便上疏检讨自己的过失,要求辞职回归故里。
  俗话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万历五年九月二十五日,刘应节接到皇上同意他致仕的圣旨。也是这一天,他的妻子王夫人辞世。即便这样,冯保仍不依不饶,借故刘应节违反朝仪,授意鸿胪寺追究责任。鸿胪寺答复是因为负责上朝礼仪的官员失误所致,冯保怒而将两名官员撤职查办。最终,刘应节平安归乡,躲过了冯保的打击报复。
  刘应节返回家乡,看到朝廷邸报,便北向叩头,痛苦流涕道:“老臣自为漕郎时,出入虏骑中,戮力塞上十余年,数对大虏。未料最后得罪权贵,若非皇上仁圣,恐不能全身而退!”
  世称名将,曾任戚继光上司
  河北兴隆境内有一座雾灵山,海拔2118米,是燕山山脉的主峰,距北京仅140公里,与密云县交界。明洪武年间,刘基到此巡视时命名为“雾灵山清凉界”并刻于一巨大花岗岩上。在清凉界碑的对面有五座山峰,名为五将峰。据当地志书称,五将峰的名字缘于明代的五位戍边大将,分别是当时的蓟辽总督刘应节、顺天巡抚杨兆、蓟镇总兵戚继光、兵部副使王一鄂、蓟镇副总兵张臣,五人先后都曾任过蓟辽总督或蓟镇总兵。五位大将居中为首的正是当时职务最高的刘应节。刘应节从嘉靖四十一年备兵井陉,先后担任顺天巡抚、蓟辽总督,取得了辉煌战绩。
  与军事结缘,嘉靖四十一年备兵井陉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因政绩考评优异,又具备卓越的军事才能,刘应节被擢升为山西按察司副使,备兵今河北井陉,兼辖京城咽喉重镇三关。三关属井陉道自此始,刘应节本人也自此与军事结缘,开始了他文人统兵并取得辉煌战绩的历程。
  刘应节赴任后,发现井陉所部骄悍难治,曾经胁辱主帅,恐吓使者,十分蛮横。他果断抓捕为首的十余人,施以严厉的军法杖刑,并发配塞外,使部队风气立时肃然。次年敌人进犯长城要塞古北口,刘应节率领所部紧急驰援,敌人闻风而逃。此事上奏朝廷后,刘应节受到皇上丰厚的赏赐。
  在河南巡抚任上,刘应节深入调查研究,发现本省主要倚重的开封三卫,军队士马凋耗日益严重。刘应节为此忧心忡忡,一日他率领下属官员登上开封城之夷门,指着黄河说:“河之西侧即为河朔古战场,怎能如此放松战备防御?”基于这种战略眼光,刘应节迅速采取了果敢的举措,调汝南、睢陈诸道之兵六千人,轮流训练,并指定一名都指挥率领,以备突发敌情。另以彰义之兵,别遣一都指挥统领,随时听候兵部调派。不久发生的敌情,便验证了刘应节上述战备措施之高瞻远瞩。时有战报传来,北虏攻破山西石州,刘应节立即尽遣重兵驻扎于边界之上,严阵以待。隆庆元年十月,鞑靼之敌再次进犯京师昌黎等县,烽火达于山西甘泉,顺天巡抚耿随卿指挥作战不利,而且杀害平民虚报战功,被举报后治罪下狱。治军有方的刘应节受命于危难之际,以原官品级巡抚顺天,整饬蓟州边备。
  担任顺天巡抚、蓟辽总督,战绩辉煌
  有明一代,退居漠北的金元残余势力伺机南下,成为明代的严重边患。明朝统治者不得不在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关,绵亘万里的北部边防线上相继设立了辽东、蓟州、宣府、大同、太原、延绥、宁夏、固原、甘肃九个边防重镇,史称“九边重镇”,是明朝同蒙古残余势力防御作战的重要战线。因蓟州镇位于京师北邻,天子脚下,陵寝之侧,是维系京城安危的重要屏障,故在明朝诸镇中最为重要。而蓟州周边属夷,侦测我军虚实,暗为北虏服务,情势十分复杂。自“庚戌之变”后,边镇任职的督抚诸臣一旦犯错,重者诛戮,轻者罢官,所以闹得人人慌恐,如履薄冰。
  在这样的复杂情势下上任,刘应节并未畏手畏脚,而是立即采取了一系列雷厉风行的改革措施。首先,他周历所辖防区,召集所部将佐,分析战守利害,商讨加强防御战备的策略。其次,他在深入调研、认真思考的基础上,上疏朝廷,提出六项改革举措:一曰益兵以资战,二曰用车以资守,三曰树木以资险,四曰柜水以资运,五曰定兵食之远图,六曰除边方之宿蠹。以上诸项均得到朝廷的批准。同时,选拔将领,充实兵士,分屯列戍,皆据险隘相联络,以犄角之势互相声援,烽举燧燔,顷刻可达。当时舆论对刘应节蓟州整军之举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庚戌以来无复边防,至是粗备,功比再造焉”。
  隆庆二年(1568年),边塞情报称北敌拥骑兵80万之众,图谋入侵夺取棒槌崖。兵部下令蓟辽总督率中西两路军队保卫京师,顺天巡抚刘应节率军出东路防御。东路即为敌人欲侵犯之处。刘应节接到军令后,即日发兵,行至永平府一带遇到了督饷的兵部侍郎辛公。辛公惊问:“公以数千人当虏八十万众,这与以肉投虎口何异?”刘应节徐徐答道:“军令如山倒。与其死于军法,不如死于疆场。”于是,刘应节率军急行,到达指定地点,严密部署城防事宜,昼夜监视敌军动向,激励慰问全体将士。官兵感奋,同仇敌忾,无不表现出以一当百之高昂斗志。敌军侦查到刘应节部防备严密,终未敢进军,徘徊两月后退兵而去。
  隆庆五年至万历元年(1573年)二三年间,北虏先后侵犯长胜堡、辽阳、义院、铁岭、桃林、长海、中辽河等地,均遭到刘应节所部的沉重打击。刘应节自为督抚以来,先后指挥参与大小战役无数,取得重大胜利几十次,斩获虏首以千计。为此几乎每年都要受到朝廷和皇上的多次赏赐。但刘应节为人低调,每每将战功归于“宗社之灵,将士之力”,从不居功自矜,对于因此而至的晋升、增俸、赏赐,时常上疏辞让,谦谦君子之风传为美谈。
  镇守边关,与一代名将戚继光共事
  基于北方边防的严峻形势,几乎与刘应节调任顺天巡抚、整饬蓟州边备同时,戚继光从南方抗倭战场调任蓟镇总兵,兵部同时还调谭纶总督蓟、辽、保定军务,与戚继光共同负责防边。隆庆四年(1570年)秋,谭纶调任兵部左侍郎后,刘应节继任总督,成为时任蓟州镇总兵的戚继光的上司,并有了长达五年的合作。刘应节比戚继光大5岁,他同这位山东老乡相互信任、感情融洽。因二人同心协力,训军有方,屡挫来犯之敌,使俺答不敢轻易犯境。隆庆五年(1571年),俺答归顺明朝,北部几十年的战乱得以平息。
  明自正统以后,重文轻武,武臣地位日低,嘉靖以后更甚。戚继光对此深有感触,他明白,武将如不能得有力文臣大僚扶持帮助,就根本站不住脚,更不用说建功立业了。而在当时文官上司与武将下属不和的现象普遍存在。《明史·戚继光传》记载:“当国大臣徐阶、高拱、张居正先后倚任之。居正尤事与商榷,欲为继光难者,辄徙之去。诸督抚大臣如谭纶、刘应节、梁梦龙辈咸与善,动无掣肘,故继光益发舒。”这里对二人的关系作了明确的描述,可以说若没有刘应节的支持,戚继光的军费开支、士兵招募、军事演练等均无法顺利付诸实施。当然,戚继光有朝中宰辅张居正的支持也是重要原因,但远水不解近渴,刘应节若不放手让戚继光施展才能,抗敌局面不可想象。正是由于有了包括刘应节在内的督抚大臣的积极支持,戚继光才“动无掣肘”,能放手行事,其杰出的军事才能得以充分发挥。他镇守蓟门十六年,提出和采取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切实措施,使得边备修饬,一境平安。
  有一件具体事例,可以说明二人合作之融洽。万历元年二月,鞑靼贵族朵颜部董狐狸率兵侵犯喜峰口,被戚继光击败;这年夏天,董狐狸又犯桃林口,战败被捉。戚继光为了感化他,将其放回。可董狐狸贼心不死,不久又纠集数万人马来犯,被戚继光设奇兵大败,董狐狸宗亲长秃被生擒,他只得率亲族300余人,跪在长城口求降,请求释放长秃,并表示永不再犯。戚继光感觉事关重大,便向总督刘应节请示,二人经计议达成共识:汉蒙民族,本是兄弟,只宜释仇,不可集隙,感化朵颜,乃为上计。遂接受董狐狸等投降,释放俘虏,允许像过去一样通贡。后来的事态发展证明,二人的决定是英明的,此举感化之效极大,董狐狸部再也没来进犯。
  威震边关,名载长城修筑史
  明朝的北部边疆当时受着蒙古各部的侵扰。蒙古骑兵时常入关,向北京城外侵袭,甚至常常直入昌平、通县等地抢夺财物,骚扰百姓,直接威胁着北京城的安全。所以,当时这一段的长城至关重要。巡抚顺天和总督蓟辽期间,刘应节在推行一系列强军措施的同时,在修筑长城上也下过很大工夫。除对原有边墙修缮外,还将长城向东延伸至辽东大部,自广宁至开原葺墙800余里,建城堡23个、墩台630余座。在长城修筑史上,永远刻下了刘应节的名字。直到今天,山海关长城上仍陈列着刘应节的戎装全身塑像和生平简介,供游人瞻仰。
  重视长城修缮和联防事宜
  担任顺天巡抚时,刘应节就高度重视长城修建事宜,他巡行所属部域,发现京辅近邑多未筑城,有的地方虽有城池却低矮、倾塌严重。他立即向朝廷申请经费,修复城池达27座之多。又考虑边城防线绵延二千里,便设置要塞于关口东西,修缮大城5座、砦堡25处、墩台1200余个。
  隆庆三年(1569年)十月升任蓟辽总督后,刘应节严明军令,部署屯戍,加强侦察,重视联防,一系列强军措施有条不紊,尤其是对长城进行了大力整修。除对原有边墙修缮外,还将长城向东延伸至辽东大部,自广宁至开原葺墙800余里,建城堡23个、墩台630余座,旌旗相望,刁斗相闻,宛如一条新的长城巍然而起。当年十二月虏犯辽东清河堡,刘应节指挥所部迎头痛击,斩敌585人,获马匹、骆驼各600余只,受到朝廷升俸一级的嘉奖。
  镇守蓟门期间,刘应节对于长城沿线兵力的状况进行了认真分析,曾在上疏中指出:“臣当前管辖的地方,西起镇边,东到山海,非30万兵员不能保障京师安全,而今只有13万。兵员不足,加上平时无战备,战时只能仓促上阵,将士必然疲于奔命,国家如何安宁,百姓何谈乐业?以臣见,补兵20万,收复大宁(现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控制边境,使宣、保、蓟、辽首尾相顾,做到庭无近寇,国有重关,此万年之大计;不然,把兵力集中边境,分屯列戍,首尾相应,也是百年之计;再不然,选精兵17万,加强训练,以备应急,这仅是苟安之计。否则,必将产生边长兵寡,捉襟见肘这样的危险局面……”可惜,他的建议没有被朝廷采纳。
  支持戚继光创建空心敌台
  明朝长城边塞在军事上分为九个镇辖区,蓟镇区东起山海关,西至居庸关的灰岭口,全长1200多里,这段长城便是刘应节与戚继光等人指挥设计和修建的。这段长城具有高宽厚的特点,并且在重要地段修筑仔墙、敌楼,烽火台密集,多种形状、用途,几乎集中了所有长城的特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刘应节支持下,戚继光在长城上创建了空心敌台,增强了防御能力。
  刘应节和戚继光在边墙建设中提出:加高、加厚原有的边墙,墙的两面均设垛口,在长城线上筑空心敌台,作为边军驻守的坚强堡垒。紧要地区数十步或一百步筑一台;较次要地区一百四五十步或二百步筑一台、两台相应,相互配合。敌台一般高三四丈,周围十二丈到十七八丈。以巨石或砖筑台基,要同边墙一样高,而向边墙外突出一丈四五尺有余,向长城内突出五尺有余,台分三层,中间虚空,四面设箭窗,上层有垛口。每台可驻兵三五十人,并能贮备必要的器械和食粮。台设百总一人,专管调度攻打;并设台头、台副二人,专管台内军器与辎重等。敌台之下另有驻屯军队,和台上守军配合作战,不令敌军拆墙内犯。这些士兵平时均要在敌台附近屯田种地,以解决军食之需。
  从隆庆三年(1569年)夏天开始动工,到万历三年(1575年)二月,在蓟州、昌平一带逶迤二千多里的长城线上,共建成威武雄壮的空心敌台一千三百三十七座。为此,刘应节曾专门上疏指出,空心敌台有十大优点,使防御力量大增。简言之,士兵见举烽火,立即登台应战,施放铳箭,使敌骑无法近台;即使万一敌人突墙而入,台中士卒仍可据台坚守待援,也可乘机邀击,牵制敌人,使敌不敢深入。对这一工程,刘应节看来也是颇为自得的。
  现在在这些边墙和敌台上有许多当时的石碑,记载着刘应节、戚继光等人对长城的建设。如金山岭段长城,曾在一库房楼边的长城支线上,发掘出一块刻于“隆庆四年夏孟之吉”的石碑,上面刻着谭纶、刘应节等人的名字,据此推测此地应是“前线指挥部”之类设施。类似的题名碑在北京、天津、河北等地文管部门均有收藏。
  长城脚下大阅兵 刘应节即兴赋诗
  隆庆六年(1572年)冬,戚继光组织车步骑军约10万人于长城边进行实兵对抗演习,又校阅多日,开创了古代练兵史上的壮举。
  演习时,戚继光邀请已升任兵部尚书的谭纶、阅视蓟辽保定等处边务的兵部右侍郎(称阅视侍郎)汪道昆、新任蓟辽总督兼兵部右侍郎(称总督侍郎)刘应节、整饬蓟州等处边备兼巡抚顺天的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称巡抚都御史)杨兆等官员进行视察和观摩。刘应节在参加演习阅视后即兴写下了《蓟门会阅》诗:“大将临戎亲合围,貔貅十万铁为衣。月明虎帐传刁斗,风卷龙沙到羽旗。转战河源边地动,屯军塞口阵云飞。壮猷此日推元老,谈笑樽前赋采薇。”
  观摩之后,谭纶、刘应节、戚继光等人还检查了这一带的长城防务,并游览了附近的雾灵山,此时刘应节写下了《登雾灵山后作诗一首》:“山盘大漠郁苍苍,为问虚踪到上方。天地三千开世界,华夷万里见封疆。芙蓉半插青云色,薝卜时飞花雨香。身在招提犹是幻,皈依何处法中王?”
  创制“奇门兵器” 长城防务显神威
  戚继光统兵生涯中,创造发明了不少攻守战器,如狼筅、刚柔牌、赛贡铳等,其中有一种叫自犯钢轮火的爆炸装置,是在原来石炮的基础上改进创造出来的,这石炮便是刘应节任顺天巡抚时创制的。
  明代,“炮”成为长城防务上重要的武器。今天秦皇岛地区的长城沿线上,质地不同、形态各异的古炮遗存,数不胜数。其中最令人称奇的是陈列于山海关长城博物馆内,世上罕见的由顽石制成的“石炮”。这种在长城防务中作用甚大的“奇门兵器”,便是刘应节在顺天巡抚任内,于隆庆初年创制的。这石炮又称为“长城石炮”,仅见于明代蓟镇长城的东部地区,是一种边塞独用的守城火器。其法是将石头凿孔,内入炸药,放在城墙下,用导火线连接,线的一头放在城墙垛口上,敌来则燃线引爆,杀伤敌人。
  长城石炮一般每门重200至300余公斤,炮身长80至160余厘米,炮膛深度视石炮大小不等,通常约占炮身总长度的十分之五六。炮口内径由12厘米到20厘米,炮口小、炮膛大,是以增加炮膛压力,起到延长石炮射程的科学作用。石炮的内径,一般还经过些简略的研磨加工,石炮后部有长方形凹槽,是为点火槽。点火槽大小不等,一般槽长15至25厘米,宽深各约10厘米上下。点火槽连接炮身处,有通向炮膛内部的圆形引火孔。引火孔又称引线孔,这是穿插被称作“引线”的导火索之处。点火槽的尾部,还凿有牛鼻子孔,这是拴系皮条和绳索用的。
  长城石炮的使用发射过程是这样的:首先,将引线自炮身后面的引火孔穿入炮膛底部;再将火药从炮口注入炮膛,用木杵充实,随后放入碎铁片、小石子和弹丸,用手拉起石炮尾部的皮条,移动调整好炮口的方向,对准来敌,最后点燃引线,发射攻敌。
  同为秦皇岛境内的长城,西部的抚宁、卢龙一带见有这种石炮,东部的山海关附近则见不到这种守城武器。这可能是由于山海关附近的石材易碎裂,不适合制造石炮之故。
  议开新河,多方受阻业未竟
  刘应节为官三十年,始终对漕运事业给予了密切关注。在没有现代化交通工具的年代,运河是转运物资的重要途径,漕运的畅通关系着国计民生。因此,刘应节在从事政务、军务活动以外,对于开展水路交通、加强漕运事业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尤其是在认真勘察、周密考虑的基础上,力主开通胶莱运河,成为他宦海生涯中的一件大事。只可惜,由于种种原因,这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程没有成功,成为刘应节从政生涯中一件十分遗憾的事情。
  关心漕运,通漕密云之议获准
  刘应节任顺天巡抚时,就注意加强当地水运建设,他发现永平西门入海口距离天津只有五百里,具有开通水路漕运的地理优势,只要开通水路,就可将物资从天津运到永平,直接出海。于是他将这一建议上奏朝廷,但是部议认为过于冒险,予以驳回。
  几年后,刘应节到北京城外密云地区的昌平镇视察军务,发现这里的护陵诸军粮食运输困难,补给匮乏。当时密云地区的军粮全靠京师运来,由于河路淤塞,走到一半就要改道陆路,运输非常困难,一年光运输军需就要耗费饷银达到三万多。一边是军队粮食短缺,而另一边由于运输不便,通仓的粟米长期积压在仓中,已经几近朽坏。以前昌平镇的运输额有十八万石,后来减至十四万,密云只得十万,不足的粮食只好通过商运填补缺额,但当地地瘠民贫,依靠商运也不是长久之计。若水路畅通就可一扫困窘,上下便利。
  刘应节观察了周边的河流,他以敏锐的漕运眼光,发现了通漕的可能。密云地区有潮、白二河,由于白河改道流经北京城西,当时距离潮河仅有二百米,若疏通渠道,加固堤坝,合二为一,那么水深河阔,就是一条便利的漕运通道。
  于是他立即上疏请求浚河通漕,这次朝廷支持了他的想法,疏浚了潮、白二河的淤塞地段。密云通漕后,京中的物资可以直接运抵密云,补充了军队的粮食补给,流通了粮仓里的积粮,避免了私商参与军粮转运,一举三得,为朝廷和民间省下的费用不计其数。
  陈说利弊,上疏开通胶莱运河
  开凿胶莱运河的想法,自元朝就有,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市),所需的粮食多仰赖南方供应,漕粮运输是维系京都的命脉。元世祖曾计划增加漕运,在山东旧有隋大运河之外新开运河,凿三百余里,起胶西县东陈村海口,西北达胶河,出海仓口,谓之胶莱新河,但后来因为劳费难成而罢。
  到了明朝,南粮北运始终是关系着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不断有人提出开通胶莱运河的建议。但是开凿新运河困难重重,朝廷中各种意见始终没有统一,开凿胶莱运河的议题,就在不断的争吵辩论中陷入僵局。
  刘应节担任南京工部尚书后,曾专程赴胶莱河进行了详细的实地勘察,他始终在思考着关于新开漕运的可能性。万历三年(1575年),黄河屡次决口,运河水道填淤,漕运周转不济。这时刘应节会同侍郎徐栻,重新提出了开通胶莱运河的提议。在他上奏朝廷的《议开新河疏》和《新河议》中,阐述了对新开胶莱运河的全盘考虑。
  刘应节设想中的胶莱运河南起胶州的麻湾,利用沽河河道,上溯至高密县境,向西挖一段分水岭接通胶河,北至莱州的海仓口入海,全长约三百余里。他不但详细规划出了新开胶莱运河未来的行经路线,标明了每段河道的里程、宽窄、深浅、水势大小,甚至精确计算了所需人工数量、工时以及所用总费用。
  他认为开凿胶莱运河至少有两大好处,首先旧有运河时常因为黄河泛滥而转运不通,新开胶莱运河可备不时之需;其次,旧有海运要绕过山东半岛,路程遥远,危险重重,有了新运河就能大大缩短运输距离。
  以往反对开挖胶莱运河的人,多提到地形复杂、工程艰难。刘应节主张,此次开通胶莱运河,应分而治之,水浅处深挖,水深处疏浚,崖岸冲溃处修补,充分利用现有深沟水湾,另凿便道避开特别难挖的河段。比如有的河段因为二百多年的壅沙淤塞,早已绝流,便放弃疏浚另开新道;有的河段泛涨汹涌,难于控制,就改道避开水势。入海口潮汐往来,海沙壅塞,他大胆提出了利用潮汐规律,借潮水行船而减轻开挖工费的设想。
  刘应节的奏疏,论事有据,思谋周密,有理有利,具体可行,令人信服。在首辅张居正的大力支持下,万历皇帝也明确表态:“这胶莱运河议,既经行勘,俱为浮议所阻。刘应节等既有所见,不必重勘。就着徐栻改工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会同山东巡抚按官,将开浚事宜一一计处停当,具奏来行”。为了排除反对意见的干扰,万历皇帝特别强调:“再有造言阻挠者,拿来重处”。
  阻力重重,工程最终无果而终
  有了皇帝的允准,任命了主办官员,又有主政大臣大力支持,胶莱新河工程按理说应该水到渠成,然而事情显然没有预想中那样顺利,新河工程牵扯广杂,多方利益矛盾交织在一起,形成层层阻碍,终于拖垮了此事。
  首先是山东的老百姓并不买账,民间反对呼声持续高涨,一是运河河道改变后,原来沿河商户的谋生门路就被断开,失去养家糊口的经济来源;二是开凿新河就要从当地抽调大量劳动力,劳役辛苦且不说,还搅乱了当地百姓春种秋收的正常耕作,给百姓生活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面对民众的反对浪潮,主持此事的徐栻开始心生动摇和犹豫。张居正只好立即给徐栻去信,做好他的思想工作。张居正在信中说:当年大禹治水,开凿龙门时民众不理解,都捡拾瓦砾打他,若没有公正刚断之心,他也不能成就一番不朽伟业。苟安保身的人,会服从了众人的纷纷议论,为国为民的人,会果敢忠诚,坚持己见。你要是真的害怕忤逆了众人的意思不想干了,可以向皇上承认自己当初做错了,退出此事。一番话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令徐栻坚定了开河的信念。
  但是山东巡抚李世达面对来自民众的反对之声,终于坐不住了。在筹备开工半年之后,李世达经过深思熟虑上了一道折子,这次他的意见主要有三:一、现在开挖地段绵延二十多里全是坚石,顽硬如铁,开凿困难;二、新河还未打通,张鲁、白、胶三水已细微不堪,若遇大旱必定干涸,山东就断水了;三、即使开河成功也只能挡两岸的沙子,挡不住中流大潮冲击。结论是,元朝人开此河耗费巨大也没有成功,还在史书上留下了笑柄,现在各种困难摆在眼前,现在收手还来得及。
  此番言论一出,当初反对开新河的官员又纷纷跟风上书,张居正只好将胶莱运河工程事项再次交工部集议。此时刘应节已改任京营兵部尚书,新任工部尚书郭朝宾遂“复请停罢,以省劳费”。万历四年(1576年)六月,徐栻被召回京城,胶莱新河工程全部停工。
  刘应节的这项有利于海运和经济发展的规划虽然没能实现,但他的想法得到了后人的肯定。《潍县志稿》中说:“近代水利工程学家为缩短黄、渤两海航程,屡经测量,均认胶莱河有凿运河之必要,不特航海家可免绕道成山角之险,且足以促进文化实业之发展,其有关于国计民生者至巨”。这番话印证了当年刘应节的远见卓识。
  造福桑梓,浮烟山麓建书院
  刘应节回到家乡后,并没有沉溺于自身仕途坎坷的境遇中不能自拔,而是以饱满的热情做了不少造福桑梓的大事,其中最为有名的便是创办了潍县历史上最早的书院——麓台书院。
  刘应节的书法亦有相当造诣,可称一代名家。民国《潍县志稿》记载,《大修武安英济王庙记》由刘廷锡撰文、刘应节篆额。现存潍坊市博物馆的明故高硕人刘氏合葬墓志铭碑,由王渐撰文、刘应节书写。在长城沿线,其书法题刻亦时有发现。如天津盘山有天门奇险,山势如被神斧劈作两半,直削到地,自上而下立刊刘应节所书字大过人的“天门开”三字,落款为“北海刘应节”。
  卖房捐资,回乡修建麓台书院
  虽然以讲学的罪名被罢官,刘应节却对教育情有独钟,归里后以兴学、育人为己任,创办了潍县历史上的第一座书院——麓台书院。
  其实早在罢官之前,刘应节就十分重视人才培养工作,亲自创办学校、开展讲学活动。隆庆五年刘应节督镇蓟州时,因边将勇战无方,为储将才以备战事,分别在密云县等三地开设三所武学。刘应节的办学思想与明朝官方科举一体化的武学有所不同,比较注重军事斗争的实际需要,着眼于提高武学生员的军事才干,使军队的战斗力明显提升。
  麓台,位于浮烟山东麓,据说原是汉代宰相公孙弘之墓,经千百年演变形成一个宽阔台阜。历史上许多文人雅士在此读书论经,留下了不少遗址遗迹。刘应节幼时曾读书于麓台,归里后为了教育后人,他卖掉城里的房子,出资修建麓台书院。他将原在山下的修贞观迁至山腰,开凿出广阔平地,与同样辞官归里的好友、原礼部主事高桂(今潍城区麓台村人)共同策划,建成了麓台书院。刘应节还聘请不少名人学士前来任教,他也亲自授课讲学,十几年间培育英才无数。冯琦在《刘应节行状》中写道:“公既家居,好引掖后进,建麓台书院,群郡邑之秀,亲课督之,今潍州荐绅彬彬,后先相望,大都皆公门下士。”对刘应节晚年回乡创办麓台书院给予了高度评价。
  麓台书院的创建,大大提高了潍县的教育水平。潍县科第彬彬称盛,实始于此。刘应节创办麓台书院,体现了他作为文武兼济的一代名将巨卿素来重视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雄才大略和远见卓识,也反映了明代中后期全国书院蓬勃发展的时代潮流。
  成效显著,涌现大批儒林名士
  麓台书院的创建,不仅在当时产生了积极作用,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清乾隆初年,潍县韩梦周、昌乐阎循观等优秀青年学子先后到麓台攻读,以后来此读书的人越来越多,建成南屋十间,东屋三间,西屋两间,再加上附近佛道寺庙的空房,共计可容百余人,形成一处颇具规模的教育场所。清乾隆二十五年,韩梦周自来安县罢官回潍,又与阎循观、阎循中、阎学尹、刘以贵等学者讲学麓台,吸引了莱州、诸城、高密等地的学子慕名而来。身居幽静处所,摒绝社会应酬,专心致志读书而一举成名的人才很多,培养出了如高守训、刘鸿翱、陈官俊等一大批学者名士。那时,朝廷派出的学使以及山东学政也时常来麓台视学选贤,麓台书院成为著名的山左文化中心和潍县文风发祥地。
  刘应节创办的麓台书院及后继者的发扬光大之举,培养出无数的儒林名士,对明清时期潍县文化的繁荣昌盛起了重要作用。民国《潍县志稿》曾从纵向和横向对潍县科目盛况作过总结,从纵向看,明代潍县书院建立前,举人、进士分别为51名、10名,年均分别为0.2名、0.05名,而书院建立后举人、进士分别为32名、18名,年均分别为0.5名、0.3名;清代书院建立前举人、进士数为37名、12名,年均分别为0.4名、0.1名;建立后举人、进士数分别为261名、66名,年均分别为1.5名、0.4名。从横向看,明代潍县举人、进士数量在莱州府所属七州县中均居第三位,而清代潍县举人、进士数量稳居各州县首位。另据《潍县志稿·艺文志》载,截至元代,潍县可考的著作仅28部,明代前期只有3部,到了明代后期就增加到43部,清代则多达456部。潍县科举人才的兴盛和著书立说的繁荣均始于明末,这种时间上的同步应非巧合。
  如今的浮烟山麓台又成了文化教育的传承地,潍坊医学院、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和山东工业技师学院等大专院校先后落户浮烟山麓台周边。山东科技职业学院为充分挖掘和弘扬潍坊历史文化资源,正在规划恢复重建麓台书院。届时,浮烟山与重建的麓台书院必将形成“院以山名,山因院盛”的可喜局面。
  周贫济困,一贯热心宗族事务
  无论是为官在外,还是辞官归里,刘应节始终热心于家乡和宗族戚党事务,所得禄赐大半用以周贫济困,所以仕宦三四十年却家无饶资。
  刘应节之妻王夫人,亦躬亲节俭,操持家政,虽然家境渐趋富贵,仍旧粗衣淡饭以为常事,至于帮助刘应节施予,则不惜脱簪解佩。刘应节长兄早逝,遗孤自幼失明,刘应节视如己出,精心抚养,连后来分配家产也跟自己的儿子一样对待。同族兄弟有不善于经营而家贫者,刘应节慷慨赠与钱财、土地,尽心尽力地帮助他们。刘应节祖母李氏去世已经多年,其族属流离失所,有三位居于安丘者,刘应节与夫人得知后,千方百计帮他们解决生计困难。
  晚年回乡期间,刘应节经常乘布车出行,或徒步田间,不管是遇到乡间父老还是年轻学子,都不以高官或先生身份自居,平易近人,蔼然可亲。
  山东东部登、莱、青三郡因处盐碱地带,原来一直不承担朝廷分派的养马之役,当时有买马使者却对此有异议,认为可以分派半数养马指标,三郡之人甚为担忧。刘应节为家乡父老的利益挺身而出,亲自草拟奏疏,并指点乡人委托在京熟人代为呼吁,终于叫停这一本拟实行的不合理政策。
  才华横溢,妙文华章流传于世
  刘应节不仅为官清正,善于作战,提出并撰写了许多具有远见卓识、雄才大略的奏议章疏;还以其横溢文才,写下许多妙文华章。多年宦海生涯中,刘应节写下许多指陈时政的佳作,主要有《蓟门奏议》八卷、《沿边军筹》九卷、《边关通志》若干卷,另有《白川文集》二十四卷。冯琦在《刘应节行状》里称,以上著作均“存于家”,可惜大多没有流传下来。据了解,国家图书馆藏有刘应节所著明万历刻本《白川刘公奏议》,此书或即上文所称之《蓟门奏议》。另外,刘应节的著述在《明实录》等文献中亦有片断收录。
  刘应节对家乡潍县感情很深,无论是在外为官,还是致仕归乡,均应邀写下大量的序记表传之类文章,仅潍县地方志书可以检阅到的就有明万历《潍县志》序、《三教堂记》、《重修东岳天齐庙记》、《修筑通利桥记》、《明处士一泉宋公墓表》、《魏烈女传》、《赠韩鉴奏免东郡养马序》等。刘应节诗作除前文所引二首外,笔者尚于地方志书或网络发现《雨中登麓台》、《谒韩信祠》、《题西岩》、《登太子岩未及顶》、《再登太子岩》等五首,均文采斐然,质量上佳。
  诗书继世,名满潍州一望族
  刘应节出身虽非世宦之家,但刘氏家族在当地也算得名门望族,从小受到了良好的家庭熏陶和文化教育。考察刘应节的先祖与后人,对于深刻了解刘应节的品格与才能的养成以及他对家乡的影响大有裨益。据《刘氏家乘》记载,刘应节家族诗书继世,文风绵长,至清末计出进士、举人十几名,廪生、庠生不可胜数。近几十年来,从村里走出去的大学生有数十人,光是研究生就有十几人。去年3月份,在刘氏后人刘洪江带动下,共有350多人捐款6.2万余元为刘应节制立新碑。
  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熏陶
  据《刘氏家乘》载,刘应节的先祖为辽东咸平人,属宋金对峙时的金国属地,金末曾任昭信校尉,后人呼之“刘昭信”。刘昭信之孙刘佺“从母完颜夫人(金国女真族人)渡河依外家来潍州,曾任潍州常平仓使”,从此在潍定居。刘应节乃刘佺之八世孙。这位刘应节家族潍县始祖,是汉人与女真人的后代,刘应节的家族史可谓我国民族大融合历史的又一个典型例证。
  刘应节的父亲刘润,“虽隐于农商,而雅好史籍,尤精星数”,潍县地方官倚为智囊团成员,而且直方重义,好施予,“周恤戚族孤贫者必以厚”,在当地声望卓著。刘应节的母亲韩氏,是潍县处士韩璋之女,慈仁俭素,遇事刚断,有丈夫之风。刘应节进士及第后,其母谆谆告诫:“尔毋懈于官,务守尔贞,无以家为虑。彼营营而败者,可鉴也。”刘应节为官三十年,“野无腴亩,居无华榱”,跟谨受母训有着极大的关系。
  书香门第名满潍州继世长
  刘应节在潍县教育上的贡献,不仅在于创办了麓台书院,还在于奠定了刘氏家族重视教育的家族传统,造就了一个明清时期在潍县文化教育史上颇有影响的书香门第。《潍县志》和《潍县志稿》中入选的刘应节家族成员有十余人之多。
  清乾隆年间潍县学者韩梦周咏贤诗《司寇刘公应节(字子和,明刑部尚书,抚边有大略)》赞曰:“潍州产豪俊,未若刘公殊。抚民多异政,安边饶良图。古人经济才,斯人邈难俱。荐剡及邢戚,天狼陨弯弧。鹏运志万里,鷽鸠抢枋榆。钦此赫赫名,鄙哉小丈夫。”
  应节长子元功,少随从习边务,万历丙子举人,任完县知县;次子元勋,早年补博士弟子员,后为荫生,“精右军书法,笔端变动,见者惊犹鬼神,为文顷刻挥洒数千言。”其孙辛生,“博览群书,一目十行俱下,经史子集靡不淹贯”,“万历庚子闱中荐元,因本房同考官为乙榜广文,主司轻之,以故不得中,乙卯应正贡。”辛生子凤毛,以祖荫入监,国子监祭酒课试拔置第一,期满选广西桂林府通判。后因拒贪官索贿而被劾罢官。归里后,致力于学术研究和家乡的教育事业。
  风毛子长子炲,邑诸生,“赋性严正,有机智有卓识”。崇祯十五年清兵攻潍县城时,曾协助邑令周亮工守城。凤毛次子芳声,生而颖异,读书过目不忘。因感时世动荡,遂弃文从武。潍令、莱守、提学三试皆冠军,壬午乡试解元。壬午之变,守卫南城。后闻福王朱由崧南渡,从之抗清,捐躯沙场。
  炲子以贵,康熙二十一年进士,官广西苍梧县知县,调武缘署思恩府事。为革除地方陋习,“营茶山书院,以诗书为教”,“公余辄亲往指授,士咸感奋。由是文教振兴,获隽者甚众。”年四十告归,“杜门著述。于十三经注疏外,旁搜一百四十余家,而考其异同,辨其得失,易有析疑二十卷,古本周易十六卷,尚书以下皆有集解,各若干卷。”又著有初学正鹄等多部著作,为当时著名学者。韩梦周赋诗赞曰:“本朝经学昌,我爱方与李。大易辟洪濛,遗经究终始。沧岚刘先生,著述亦以侈。汉宋何纷纶,二一抉糠秕。制义虽小技,卅年执牛耳。至今求遗稿,犹贵洛阳纸。”以贵子体仁,县学生;复仁,甲辰举人,官至四川汉州直隶州同知。
  据《刘氏家乘》记载,刘应节家族诗书继世,文风绵长,至清末计出进士、举人十几名,廪生、庠生不可胜数。近几十年来,从村里走出去的大学生有数十人,光是研究生就有近十人。
  遗迹记载丰富 但多已不可寻
  翻检《潍县志》和《潍县志稿》等有关史料便不难发现,民国以前的潍县城,曾留下与刘应节相关的遗迹甚多。刘应节的宅居,在潍县城内西门大街道北九曲巷西(刘氏家族原居于潍县城,明末清初迁居今浮烟山阳刘家庄子村);他和刘以贵的墓,在潍县城区西南关外(刘应节墓后来迁至刘家庄子村);潍县城内与刘应节相关的牌坊共有五座之多,分别是为他建的总督坊、大司寇坊、敕建佳城坊和三世尚书坊,以及为他父亲建的诰赠坊;郑板桥曾与郭家兄弟唱和其间、共赏修竹的郭家园,最早也是刘应节的园子,原称南园,明嘉靖年间刘应节修建,天启年间归当朝吏部尚书、潍县人郭尚友;潍县许多庙宇坛社,也曾留下刘应节撰写的题记、碑额。
  今天的刘家庄子人,九成以上是刘应节的后裔,多达1200余口。据刘应节13世孙刘洪江介绍,关于刘应节的遗迹、遗物现已多不可寻,如万历皇帝为刘应节夫人寿诞御笔亲题的“一品诰命夫人”匾额、戚继光陪同巡视长城的“刘应节略边图”等均毁于文革期间,只有一块刘应节之母的墓志铭碑和一方写有“兵部右侍郎刘应节”的条石尚在村中存放,向后人们诉说着先人刘公的辉煌业绩。
  1966年秋,刘应节之墓自潍县城南迁到刘家庄子东侧明宗山下,当时没有重新立碑。从去年3月份,在刘洪江带动下,刘应节后人共有350多人捐款6.2万余元制立新碑,并于11月11日举行了竣工典礼。碑之正面刻着“明太子少保刑部尚书刘公讳应节暨配诰封夫人王氏(孙氏樊氏)之墓”字样;背面刻着万历皇帝追赠刘应节为太子少保的圣旨全文和他历任的职务。
  后人引以为豪 美名流传家乡
  在刘应节的家乡,有很多关于刘应节的传说。比如,刘应节去世前,白狼河枯竭三年,去世之日风雨昼晦,乡间人纷纷说这是世上贤人引发的上天感应。
  再如,浮烟山刘家庄子附近有奇怪的气候现象,就是似乎从未遭遇到雹灾,据说与刘应节有关。刘应节考取进士前,其不凡文才就受到一个范姓乡绅欣赏。有一天,刘应节到范乡绅家赴宴,席间看到一个仆人身穿粗衣,目含眼泪,最令人诧异的是嘴上带着像牲口一样的嚼子。乡绅解释道,因见他经常偷吃,无奈之下才给他戴上牲口嚼子。刘应节于是给这个仆人求情,说今天是老太爷的大寿之日,就赏这个仆人一口饭吃,把他的嚼子除掉吧。乡绅答应了刘应节的请求。仆人跪拜言谢,告辞而去。原来这个仆人竟是天上的雹神,他记着刘应节的恩情,每逢下冰雹时,就绕过浮烟山一带,尤其是刘家庄子村,这里便再没有受到冰雹之灾害。
  民国《潍县志稿》中还记载了一则与刘应节去世有关的佚闻。刘应节晚年,其妻王夫人曾为他购置两位侍妾孙氏、樊氏。刘应节去世后,两人便发誓要为夫君殉葬。等到皇上谕祭文书一到,两人欢喜相谓:“我公其不朽乎,惟从死亦且不朽。”于是二人皆自缢而死。书中还附有万历进士、山东禹城人刘士骥为此事撰写的一首七律《挽大司寇刘白川孙樊二烈姬》。冯琦在《刘应节行状》中也记录了此事,但他同时对事件的真实性提出了些许怀疑。时至今日,这件事对于我们来说更是一个谜。
  本文写作时参考了刘督宽先生著《刘应节与胶莱运河事》、田永德先生著《潍县书院考述》,谨致谢意。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由作者提供。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人文潍坊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