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8-12-19 15:25
鄌郚总编

青州松林书院

  潍坊晚报人文潍坊第71期--青州松林书院
  青州松林书院
  2012年12月3日
  青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文物古迹众多。在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中,已有千年的松林书院独具特色。现在,古老的书院已淡出历史舞台,打量它的身影,遥远的天际似乎还会传来琅琅的读书声。为追寻那份记忆与情结,以窥文化青州建设之一斑,今天,在这古色古香的院落里,在古柏簇拥的浓阴下,我们将陪您一起走进这所历经千年沧桑的松林书院。也许,在尘世的喧嚣中,回望一下书院古老的面容,聆听一下古圣先贤的教诲,心灵会多一分清凉与静谧。
  封面照片:下图为青州松林书院。上图为松林书院创建者李昂。
  ..................................................................................................
  史韵悠悠:昔人曾筑读书台有这样一所书院,它位于东夷文化的发祥地、古九州之一的青州大地;它粉墙黛瓦,古色古香,庭院幽雅,古柏苍苍;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北宋王朝;有人称它为全国四小书院之首,它倡导敬道崇德、知行合一,它在一千多年前的一位状元宰相的引领之下,精英荟萃,俊彦辈出……它就是松林书院。
  千年以前矮松园,王曾少时就读于此松林书院位于青州一中院内,其格局为我国古代标准的以南北为中轴、左右作对称式的配列建筑。大门座北面南,石砌台阶,为拱门洞,配左右耳房,二门为垂花门。大门至二门间长方形院内,有十字交叉甬道,东、西院墙各开小拱门,西门外建有书斋数排。二门以里,为南北二进大院,前院正房是前讲堂,后院正房是后讲堂。前后讲堂前均筑条石砌边的青砖铺面台墀,均配建带有前廊的东西厢房。
  松林书院是古青州的教育圣地,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宋朝,当时称为矮松园。王曾《矮松园赋并序》开头说:“齐城西南隅矮松园,自昔之闲馆,此邦之胜概。二松对植,卑枝四出,高不倍寻,周且目,盖莫知其年祀,亦靡记夫本源,真造化奇诡之绝品也。”园因奇诡二松而得名,且圣地中早有一处书塾,王曾青少年时就读于此,后连中三元,官至宰相,政绩卓著,封沂国公,时人遂于园中筑王沂公读书台以志纪念。
  著名书法家、诗人黄庭坚的父亲、与王曾同时的黄庶游览矮松园时感慨道:
  “矮松名载四海耳,百怪老笔不可传”,可见北宋的矮松园在当时已是颇负盛名了。
  明成化二年,李昂(字文举,浙江仁和人)知青州。时政弊民疲,加之灾荒连年,百姓纷纷逃难。李昂上任,“问民疾苦,首劾赃吏,量贫富,均徭役”。他招募流民开垦荒地,缓征赋税;见饥民衣食无着,毅然开仓济民,数量不足,就拿出上缴的粮食补充,并动员富户设粥棚,全活灾民甚众。上司究责,他说:“民既生全,罪复何憾?”便自动上书请罪。朝廷认为李昂动用税粮救灾等同于上缴官府,特加奖励。
  李昂担心大灾后百姓不能耕种,亲自巡行田间,供给耕牛和种粮;对孤苦无依者,为其盖房居住。父老乡亲赞叹说:“没想到今天又见到富公了。”富公,即宋代富弼,曾任青州知州,“十三贤”之一,在任期间,以救灾得力而闻名。青州百姓将李昂与之作比,表达人们对知府李昂积极救灾、关注民生的感念之情。
  李昂将佛像撤走,在矮松园处建松林书院元明之际,佛教兴起,矮松园一度成为寺院。李昂暇日偶至城西南隅,见矮松园面山为屏,清致可爱,于是奏请将府治仪门之西的“名宦祠”移建于此。“名宦祠”祀有宋朝十三位有惠政的青州知府,故又称“十三贤祠”。于是撤掉佛像,赶走和尚,改变旧貌,全回新观。乃迁主其中,塑诸公之像,衣冠皆如宋制,匾其楣曰“名贤祠”,又建遗爱堂,绘诸公政绩于四壁。前为“思齐”、“仰止”二斋,以为致斋之所,缭以周垣而门其中。垣之外复为二轩,左曰“藏修”,右曰“游息”
  。延四方有学行者居之以为师,檄属邑子弟知乡方而愤孤陋者教育于兹,馆谷于兹。复垣其外而统题其门曰“松林书院”,时在成化五年(1469年),松林书院正式创立。
  松林书院建成不久,院内“喜雨亭”改建为“乡贤祠”。“名贤祠”、“乡贤祠”巍立院中,作为具体而形象的教育资源,供代代诸生敬仰,“历指而究之”
  。
  嘉靖《青州府志》记载“青州有八景,而书院松涛居其一”。松林学子陈经在《松涛诗》中写道:“长风夜撼千虬动,巨浪时喷万壑来。”书院原有古柏数百株,古木参天,郁郁森森,长风吹过,有万马奔腾、巨浪喷壑之势,煞是壮观。
  书院经多次重建 历经千余年历史书院创建后,几经修缮。据记载,弘治十八年(1505)知府彭桓始修二祠,因其旧而增华,拓其宇而加丽。嘉靖四十三年(1564)知府杜思再修二祠,并重修松林书院,四十四年(1565)春落成,副使陈梦鹤为之记。因阳明心学代替了程朱理学成为书院的主流思想,阁臣张居正“特恶之”。万历八年(1580)张居正废天下书院,松林书院未能幸免。直至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关中陈斌如奉命观察青州之际,与知府金标主持,在废墟上重建,辛未(1691)二月动工,康熙三十一年壬申(1692)四月落成,陈斌如作《重建松林书院碑记》。康熙四十三年(1704)知府张连登主持增修,一度改为社学。乾隆十四年(1749)知府王如玖、知县李时乘,嘉庆二十五年(1820)知府汪彦博,道光二十六年(1846)知府李廷扬相继修葺。清代书院也是官学化,经费由官府拨给,生员录取及平日考核之权操在地方官手中,院舍维修由知府、知县主持。
  据《青州市志》、《青州市教育志》记载,松林书院自创建以来,“时有兴废,并数次易名”。“明隆庆年间,易名为凝道书院”;康熙末年,改称“张公书院”;道光前后,建于青州卫街之“云门书院”改为“青州试院”后,云门书院并入松林书院内。
  1901年,清廷下《兴学诏》,废科举,兴学堂。1902年,松林书院改设为青州府官立中学堂,校舍校院由松林书院向北、向西、向东扩建,书院成为“校中之校”。直至“文化大革命”,半个多世纪内,作为各个时期校长办公室、主任及处室办公室、会议室的讲堂厢房不断有所修葺。1914年又在原址改办山东省第十中学,校舍扩修到书院以外的区域。1948年青州解放,原十中再改为省立青州中学。十年浩劫,虽未遭受严重破坏,但也缺少维护;1977年后教育复苏,教职工增多,松林书院一度成为教职工办公和居住之所。此后数易其名,1986年改为青州一中。著名古典园林建筑学家、同济大学教授陈从周于1986年到此考察,他感慨地说:“全国幸存下来的书院为数不多,松林书院是其中保存完好的一处,要好好保护。谁毁掉它,谁就是千古罪人!”后来在省、市各级政府的关注之下,对松林书院进行了修缮,同时采取措施,使苍松古柏焕发生机。原山东省委书记苏毅然题写的“松林书院”匾额,悬挂于书院大门之上;原山东省委书记梁步庭题写的“校史展览馆”匾额,悬挂在后讲堂门楣之上。书院占地3000多平方米,后讲堂与东厢房之间有连山游廊,藏历代碑碣。只是四书斋、文昌阁、四照亭、十三贤祠、乡贤祠等位于宫墙以外,在早年校舍扩建中已将其拆除,留下永远的遗憾。
  从宋真宗咸平五年即1002年王曾中状元算起,松林书院历经沧桑,其历史至少有一千零一十年。
  赵习功 王岩 郭伟红书院教育:庙堂今重栋梁材松林书院自创建始已官学化,为政府所管辖;同时,自开办之日起便以名贤为榜样,对诸生进行理想人格的塑造和培养,传播儒家文化,因此十分兴旺。书院能够自主聘任山长和教职人员,所聘山长都是经明行修者,正因如此,书院办学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较大的自主权。学院与时俱进,制定一整套体现出合乎书院精神的教学方法与制度,实现人性化的管理。
  书院办学有较大的自主权,所聘山长经明行修主持书院教学兼领院务的负责人,称作山长,相当于今天的校长。明、清时或地方官延请,或士绅公举聘任。清朝乾隆三十一年(1766),诏改山长为院长,诏曰:
  “各直省书院延师训课,向有山长之称,名义殊为未协,既曰书院,则主讲席者自应称为院长”,其人选“不拘本省邻省亦不论已仕未仕,但择品行方正、学问博通、素为士林所推重者,以礼相聘”。后期有地方行政官或学官兼任者。虽有诏改,人们习惯上仍多称“山长”。书院作为一种官学系统之外的教育组织,能够自主聘任山长和教职人员。而所聘山长都是经明行修,堪为多士模范者,能够与时俱进,制定一整套体现出合乎书院精神的教学方法与制度,实现人性化的管理;又能聘任有名望的儒者为师,活跃学术,培养人才,实现“讲学明道”的办学理念。正因如此,书院办学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较大的自主权。
  松林书院较为知名的山长,如乾隆三十九年举人杨峒,被称为一代“通儒”。
  再如安丘进士严锡绥,据《益都县图志·官师志》记载,山西曲沃人裴宗福由济南府同知擢知青州,尤好接引文士,延请严锡绥主讲松林书院,“凡遇课期必亲临扃(jiōng)试,一时肄业诸生常数十百人,数年之间登贤书(乡试考中)贡成均(考进国子监)者十余人”,严先生学问渊博,德高望重,深受学生爱戴。
  法小山任《益都县志》总编,历时十余年著述法小山,字伟堂,胶州人。光绪十三年(1887)主讲旌贤书院,光绪十九年(1893年)任松林书院山长。他是松林书院最后一任山长,主讲旌贤书院时,知县张承燮始谋增修《益都县志》,被委为总编;光绪十九年(1893年)志局初开,先生主笔。
  此后,张承燮迁去,后来者多不久其任,无暇顾及修志一事,而小山先生任事锐甚,旁搜远绍,于课士之余,不废著述,历十余年如一日,至光绪三十年,所辑图志裒(póu)然成帙,书已成者十之九。光绪三十年后,知县李祖年约请益都名士金石考据学者孙文楷任总纂,校补而刊行之。历十余年编写而成的《益都县图志》,纲举目张,翔实详尽,具有很高的资料价值,受到现代方志学家的高度评价。同时,从中体现出先生治学严谨,运以精心。
  山长之下,有“教习”掌管教学,有“首事”分管行政、财务诸项。职事人员称“书办”或“书吏”,经办文书,造其经费清册、生徒名册,散发课卷、膏火,兼管图书;或催收学田租谷,修缮房舍。有专管伙食的“火夫”;设门卫,称“门子”、“门役”,司启闭,洒扫,每夜提铃巡守。日间不许妇女、闲人入院游观,以肃院规。生徒中有首领,称为“斋长”,一般由山长从生徒中择优充任,其职责是协助山长、教习等工作,劝善规过,倡率诸生学习。
  书院管理,建立各项章程。《学程》规定为学、进德、修品之程序;《条规》规定择师、招生、奖励之原则,以及财产管理、经费开支、图书借阅之规则;《训规》、《训约》规定敦品养性、治学作文、为学秩序、日常生活之准则。与上述《德业簿》、《日课簿》、《日记册》等规章制度,相互配套,形成制度网络。     徐清华 王岩 郭伟红◎相关链接课卷统一印制 学生主要自学书院教学,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注重生徒的道德培养。书院学规的第一要求即指出为学方向,学习目的是为了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要求学习者立志,立定方向勤奋学习。书院的最大特点,就是体现出知识追求与价值观统一的精神,既然道的信仰必须建立在知的基础之上,那么求道与求学是统一的,勤奋学习则能实现修身、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书院的教学内容,包括《易》、《诗》、《书》、《春秋》以及《论语》、《孟子》、《四书集注》、《孝经》等儒家经典,某些时代还涉及到律历、算术、天文、地理,甚至道德性命之说。其教学内容与科举考试的内容相互关联。光绪二十四年颁发新政诏书,各级考试“一律废除八股文,改为策论文”,教学内容相应调整。
  书院的授课形式,主要是“升堂讲说”,即集体授课,导师召集生徒,进行集体讲解,师生可当堂质疑答辩。另有“分班回讲”,每月规定时日讲书,生童环听。
  书院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自学。自学既与共同讲习相结合,又与院师的指导相结合。诸生自学,书院建立《日记册》,记录、考查诸生每天课业的情况;《日课簿》或称《考问册》,沿用至学堂时期;《德业簿》,记录、考查诸生的学业成绩和品行修养情况。以自学为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孜孜以求,则是学而优的先决条件,院师指导莫不强调立志,莫不强调业精于勤。
  书院课卷统一印制,考课制度化。年初的开学考试,谓之“开课”;生童经甄别录取后,岁试官课八次,曰“大课”,官府主持的考试;每“大课”后随之“小课”,为山长主持的考试。月课以外每年又有四次“季课”。
  生员类考课成绩分为“超等”、“特等”、“壹等”三个等第,童生类考课成绩分为“上取”、“中取”、“次取”三个等第;每等内再划分名次,按等第给予膏奖。书院教学,师生关系融洽,硕儒院师往往以其人格力量影响、感化诸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品学承传,成为我国传统教育的特色。人格力量是大师的饱学、诚壹正直的人品、为培养人才而诲人不倦的激情与方式方法等综合而成的个性。院师就是在传道授业的过程中以这种人格力量影响生徒。诸生在聆听教诲、接受学识的过程中,自觉地、有意识地去效法、吸纳,从而提高自身素养。
  明清时期:庠序之巅星满天松林书院自创办以来,俊彦辈出,成就卓然。明朝嘉靖年间,松林书院达到鼎盛,肄业诸生科举入仕之多,显赫一时。据光绪《县志》记载:有明一代,青州进士及第61人。到清朝康乾盛世,松林书院仍然盛况不减,培养人才之众,在整个山东省绝对是名列前茅的。
  嘉靖年间,松林书院达到鼎盛时期据状元赵秉忠《云门书院记》载:青州旧有凝道书院,在郡治西南,堂室严翼,桧柏环拱,每青苹自龙鳞起,若万壑喷巨浪,题曰“书院松涛”,其创垂题咏载《郡志》。隆庆丁卯,督学者邹公善,讲明良知,羽翼圣道,设皋比函丈于此。一时贤哲师济景从,造士作人之盛,学士先生迄今数能言。
  文中所谈凝道书院即松林书院,从中可见,明朝隆庆丁卯年间,德才兼备的士子师从名师,齐聚书院,一时间,松林书院培育人才之盛,人们有口皆碑。时人以能在书院读书为荣,名儒、诗人陈梦鹤曾回忆说:予自童子时辄闻吾青有名宦、乡贤二祠,心窃慕之。稍长,为诸生,习举子业于松林书院,二祠巍立院中,因见所谓名宦者有若人焉,为乡贤者有若人焉,乃历指而究之……明代嘉靖年间,松林书院达到鼎盛,肄业诸生科举入仕之多,显赫一时。据光绪《县志》记载:有明一代,青州进士及第61人(不包括3个武进士),而嘉靖年间就有15人;举人175人,仅嘉靖朝就达53人。嘉靖十七年,仅益都县就考中冯惟重、冯惟讷等四进士;嘉靖二十三年,益都县考中冀炼、石鲸、石茂华三进士;隆庆二年,益都县考中房如式、冯子履等五进士;隆庆五年,益都县考中高荐、邢玠、朱鸿谟三进士。当然,这些成就不能尽归书院,但当时书院的盛名已远在府、县学之上却是公认的。可以说,明代正德、嘉靖、隆庆年间,是松林书院办学以来的第一次高峰。
  康乾盛世,松林书院仍名列前茅松林书院有一重要碑刻——《松林书院记》碑,现收藏于青州市博物馆。碑文记载的是乾隆甲午(1774),山东学政黄登贤视学青州,莅临其父黄叔琳六十余年前任山东学政时捐俸重修的松林书院,对父亲恩泽青州士子,为国育才的政教伟绩感慨不已,决心继承、光大父业。其中写道:“所成就者,如徐君士林、李君元直、丁君士称、陈君有蓄、马君长淑、辛君有光、李君志远、刘君轶政、秦君宏、林君仲懿、王君瀛、孙君果、董君思恭,皆知名士也。”
  以上学子的籍贯包括文登、高密、日照、栖霞等县,可以看出,松林书院招生范围不仅仅是青州府所辖的11个县(益都、博山、临淄、博兴、高苑、乐安、寿光、昌乐、临朐、安丘、诸城),松林书院在山东省的名气是很大的,从而吸引了全省各地的优秀生源。而且,对照《山东通志》中所录清代举人和进士的数据,康熙五十年(1711),山东省共考取举人46名,而松林书院培养的就有六名;康熙五十一年(1712),山东省考中进士12名,松林书院培养的就有两名;康熙五十二年(1713),山东省考中进士7名,松林书院培养了两名。由此可见,松林书院在康熙乾隆年间办学盛况之大、培养人才之众,在整个山东省绝对是名列前茅的,青州府的其他学校如府学、县学等无法与之比肩。可以说,清朝“康乾盛世”是松林书院办学史上的又一次高峰。
  王岩 郭伟红 徐清华◎相关链接松林书院成就的人才徐士林,字式儒,号雨峰,文登人,进士,曾为皇子皇孙授课,清乾隆皇帝也在其学生之中。官至江苏巡抚。30多年宦海生涯,亲奉康熙、雍正、乾隆三帝,敢于直言,立身端方,为官清廉,堪为师表。去世后,乾隆帝下令将其画像请进“贤良祠”
  ,与开国元勋和辅佐重臣同等待遇,这是清朝任巡抚职务之人死后进“贤良祠”的第一人。
  李元直,本名李元真,字象山,号愚村,高密人,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后为四川道监察御史。雍正八年(1730),奉命巡视台湾,次年告老还乡,家居二十余年而卒。与御史李慎修并称“山东二李”。清世宗评价他“不爱财”“人才太难得”。
  马长淑,字汉荀,安丘人,雍正八年庚戌(1730)以第三甲中进士。初授保定知县,官至直隶磁州知州。70岁辞官回籍,家居诵读不辍,一时俊彦多出其门。曾编纂《渠风集略》七卷,收入《四库全书》。
  董思恭,字桂川,号雨亭,寿光人,康熙五十六年(1717)乡试第一名,为“解元”,六十年(1721)中进士。初授翰林院庶吉士,官至湖南粮储道。治理追求实效,所至皆有令名。工诗,著有《晦庵文稿》等。
  以上是碑刻所载书院成就的人才。现据考证,再介绍几位康熙、乾隆朝在书院讲学或读书终有成就、誉满天下的硕师大儒。
  杨峒,字书岩,乾隆三十九年举人。他博闻强识,精心研究古学,博览群书,一时被人们举荐为“通儒”。教人学习,必先解释古文,加以注解。县人从前没有读《说文》、《尔雅》的,有自杨峒始。青州知府汝阳人李照、武功人张玉树,先后降低身份与之结交,并延请杨峒做松林书院山长。著有《毛诗古音律服》、《考古录》等。
  严锡绥,书院山长。光绪《县志》有所记载,另据李文藻《南涧文集》载:乾隆十八年(1753)至二十三年(1758),松林书院山长为安丘进士、前知县严锡绥。
  严先生主讲期间,肄业附课于书院的“举贡生童”多达80余人。1758年,严先生病卒于松林书院,当时,在院生徒各服“吊服加麻”,十日后,受知于严先生的举贡生童、远近僚宾上百人会哭灵前,“靡有不恸”,一时被传为尊师佳话。弟子李文藻写文表达对严先生的崇敬和悼念之情,其中写道:“藻前一日,问师于床,执师之手,聆言琅琅,谁期信宿,溘然帝乡。于唏哀哉!”从记载看出,严锡绥是一位治学有道、育才有方、德高望重、深受学生爱戴的书院山长。
  李文藻,字素伯,号南涧,山东益都人,严锡绥门下高足。严先生去世第二年以第二名中举,主考官钱大昕说“此子天下才也!”乾隆二十五年(1760)中进士,其殿试对策“为读卷官交口叹赏”。官至桂林府同知。在岭南任职,长年累月奔走于崇山峻岭之间,染上瘴气,不幸离世,年仅49岁。李文藻居官以精明强干、体恤民情著称。他一直过着清贫生活,“去官之日,囊橐(tuó)肃然”。他博览古今,购书不惜重金,藏书充梁盈栋,且酷爱金石研究,写有大量金石学著作,另有《岭南诗集》8卷、《南涧文集》等数十种。
  赵执信,字伸符,号秋谷,晚号饴山老人,博山人,清初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诗论家、书法家。14岁中秀才,17岁中举人,18岁中进士,后任右春坊右赞善兼翰林院检讨,罢官后曾在松林书院讲学,有《饴山诗集》等刊行于世。其在书院所撰“黄昆圃政绩碑”,赞扬了山东督学黄昆圃先生重视教育、兴复书院、加强人才培养的重大贡献,对研究书院历史有重要价值。
  十三贤:炳炳功勋万古传李昂创建松林书院时,将名贤祠移居此地,祭祀宋朝十三位有惠政的青州知州。这十三位知州分别是:宋青州守寇忠愍(mǐn)公准、曹武穆公玮、王文正公曾、庞庄敏公籍、程文简公琳、范文正公仲淹、李文定公迪、富文忠公弼、欧阳文忠公修、吴文肃公奎、赵清献公抃(biàn)、张文定公方平、刘忠肃公挚。书院以此来教育士子以十三贤为榜样,敬道崇德,修身养性,刻苦攻读,建功立业。
  立十三贤为表率 使诸生仰止思齐“十三贤”的提法,最早始于明成化五年(1469)。松林书院一开办,即立十三贤为表率,启迪诸生“仰止”并“思齐”。
  万历八年张居正废天下书院,名贤祠也难逃厄运,直到清康熙年间松林书院重建,名贤祠才得以恢复原貌。名贤祠原址在松林书院东边,书院改办中学堂后,祠堂一度用作教室、杂物室、木工室。在后来的校舍扩建中,名贤祠又被拆除,留下永久的遗憾。
  名贤祠是一笔很好的教育资源,书院以此来教育士子以十三贤为榜样,敬道崇德,修身养性,刻苦攻读,建功立业。明朝诗人唐汉有诗赞道:“青齐宋代十三贤,道德文章孰可肩”、“堂堂庙宇千年祀,炳炳功勋万古传”。诗歌高度赞扬了十三贤的道德修养以及文学才华无人可与之比肩,千百年来,祭祀于堂堂庙宇之中,炳炳功勋必将万古流传。
  世事轮回,沧海桑田,人们对十三贤的尊崇一直未变。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秋,桂林人胡德琳奉檄任青州知府,作《青州十三贤赞》,由海盐人张燕昌书,刘万传刻,碑石现嵌于松林书院前讲堂厦廊西壁上。碑文赞颂了十三贤的功绩,共计小诗十三首,每首八句,每句四字,每首诗大致有不同的韵脚。此碑不仅具有一定的历史文物价值,还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链接赞颂松林书院和十三贤的部分诗作自创建之日起,松林书院便成为宦游于此的名士们观瞻、拜谒、游赏、题诗之所。据不完全统计,仅明嘉靖《府志》中记载的赞颂松林书院和十三贤的诗歌就达到了20多首。以下为部分赞颂松林书院和十三贤的诗作。
  汴宋人才无后先,东方作郡总名贤。
  朝廷择相多从此,州县劳人岂信然。
  隐隐故疆分海岱,堂堂遗像照山川。
  只今新庙烦虚位,莫道前修美独专。
  大学士姑苏吴宽诗松林庙貌宋名臣,瞻仰多时企慕深。
  学力运筹经事略,仁恩推广爱民心。
  巍巍勋业光前后,耿耿精忠贯古今。
  从此春秋荣祭享,令人感慨动长吟。
  为谒贤祠去复来,一瞻神像几徘徊。
  生前贯彻天人学,没后追思将相才。
  谥号于今照汗简,功劳何必写麟台。
  英灵时享清时祭,定有文光烛上台。
  参政钱塘江玭(pín)诗宋室名臣驾汉唐,数公勋业更殊常。
  巍巍庙貌云山耸,耿耿声名日月光。
  先后立朝弘大化,联翩作郡盛流芳。
  嗟予祠下瞻衡宇,含愧临风酧(chóu)一觞。
  都御使莆田翁世资诗万松承露郁森森,精舍门开傍绿荫。
  名宦勋华高北斗,乡贤声价重南金。
  两祠爼豆方崇德,一郡人文此盍簮(zān)。
  珍重山川清淑地,诸生他日望为霖。
  都御使庐陵陈凤梧诗青齐宋代十三贤,道德文章孰可肩。
  治郡深恩苏困悴,立朝大节拯危颠。
  堂堂庙宇千年祀,炳炳功勋万古传。
  有志丈夫追徃(wǎng)躅,管教声闻与同然。
  参议闽中唐汉诗庙貌宗先哲,巍巍列缙绅。
  青齐联出守,黄阁总名臣。
  勋业昭前史,义刑肃后人。
  至今千载下,遗泽尚如新。
  提学佥事莆田杨琅诗群公事业垂天地,文武全才孰与俦。
  出守青州兼使相,入持邦宪共谋猷。
  祠前翠柏四时秀,海内清名万古留。
  传与当时奸佞者,九原骨朽也含羞。
  佥事仁和张珩诗宋朝三百年天下,皆赖诸公辅导贤。
  万里风尘双鬓短,九霄日月寸心悬。
  古今名重邦家器,中外才兼将相权。
  幸得当时遗像在,几人稽首拜祠前。
  佥事内江刘时敩诗松柏苍苍入望中,岿然庙祀宋诸公。
  乾坤无复经纶手,今古空存竹帛功。
  洋水潺湲(yuán)流不返,劈峰苔藓峙无穷。
  特来祠下瞻依久,独鹤孤云静晚风。
  知府庐龙朱鉴诗名宦重臣忧国忧民青州先后接纳过十九位宰相、副宰相在此任职。有诗云:“宋汴人才无先后,东方作郡总名贤。”“朝廷择相多从此”,“青州名宦宋时多”。他们或从朝廷退居、谪守、外放青州,或从青州入仕京城,升入高官乃至宰臣,都在青州留下了深深的历史痕迹。北宋时的名宦重臣十三贤,犹为在青州历史上千古流传,这其中犹以寇准、范仲淹、欧阳修、富弼、王曾等是青州守臣的杰出代表。
  寇准(961—1023),字平仲,华州下邽(guī)人,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十九岁中进士,淳化二年(991),拜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同知院事。刚直不阿,敢于犯言直谏,宋太宗赞扬说:“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征也。”淳化四年(993)知青州,河清海晏,百姓安居乐业。第二年拜参知政事。后为武胜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天禧三年(1019)加右仆射,后为太子太傅,封莱国公。寇准怀忧国忧民之心,且有济世之才,在相位,用人不以次,识王曾,奇其才而委以重任,后被奸臣丁谓等人排挤,于天禧四年(1020)被贬至雷州,天圣元年(1023)卒于贬所。
  富弼(1004—1083),字彦国,河南洛阳人。少笃学,有大度,范仲淹见而奇之,曰:“王佐才也。”庆历七年(1047)以资政殿学士加给事中知青州,兼任京东路安抚使。时黄河北大水灾,灾民逃至青州,富弼救灾有方,离青后,州民在石子涧侧构亭纪念,称“富公亭”。后两次出任宰相。元丰六年(1083)八月病逝。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大中祥符八年进士第一名,54岁任参知政事。皇佑三年(1051)知青州,常微服私访,体恤民情,积极救灾,为民治红眼病,州民筑“范公井亭”以表感激之情。范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清正廉洁,妻子衣食仅能自充。泛爱乐善,士多出其门下。为政忠厚,所至有恩。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千秋传诵,成为自古以来优秀知识分子的价值追求。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天圣八年(1030)进士,嘉佑六年(1061)拜参知政事,选拔苏轼等人才,刷新文风。熙宁元年(1068)迁兵部尚书,知青州,奉行“宽简而不扰”的施政方针,居官两年,青州“年时丰稔,盗讼稀少”,政绩可观。熙宁四年(1071)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1072)病故,赠太子太师,谥文忠。
  另外,勤于政事、赏罚立决、极有声望、一代名将武穆公曹玮,为百姓访疾苦、治盗减灾、力保民生、状元及第、两次为相的文定公李迪,断案公正、持重不扰的文简公程琳,长于吏事、持法深峭、士卒畏服、治民颇有惠爱的颖国公庞籍,清正廉洁的文肃公吴奎,正气凛然、被人称作“铁面御史”的清献公赵抃,慷慨有节的文定公张方平,执宪数月、正色弹劾、多所贬黜,百僚敬惮、时人以比包拯的忠肃公刘挚等亦位列十三贤,皆清廉爱民,居庙堂之高则为君分忧,处江湖之远则为民解愁,为大宋王朝立下赫赫功勋。
  夏永军青州乡贤:耿耿声名日月光松林书院内建有乡贤祠,以祭祀异地为官或治学、有所作为、颇有名望的青州知名人士。其中,官至宰相者有房玄龄、王曾、刘珝(xǔ)、冯溥四人,至六部尚书等二品职位者有陈经、冯琦、石茂华、钟羽正、邢玠(j iè)、王基、赵秉忠等数人。乡贤的功勋和声誉受到极高评价,明代诗人赞曰“名宦勋华高北斗,乡贤声价重南金”,“巍巍庙貌云山耸,耿耿声名日月光”。
  乡贤祠供奉名单有增益明万历八年(1580)宰相张居正毁天下书院,乡贤祠也未能幸免,直到清康熙三十年(1691)书院重建时才得以重建,乡贤祠后来随朝代更迭,供奉名单有所增益。
  嘉靖《府志》最初载乡贤祠祀34人,至康熙《府志》载祀43人,康熙《县志》无考,咸丰《府志》载56人,光绪《县志》载54人(县乡贤祠59人)。增加的乡贤中较为知名的有:明兵部尚书邢玠、石茂华,兵部侍郎、赠工部尚书、谥“端恪”冀鍊(liàn),光禄司卿冯惟讷,户部尚书王基,刑部侍郎朱鸿谟,工部尚书钟羽正,工部尚书董可威,礼部尚书赵秉忠及清代的内阁大学士冯溥等。
  官至宰相的乡贤共四人乡贤祠内祭祀的青州知名人士有大唐开国宰相房玄龄、辅政疏直刘阁老刘珝、“北海文学世家”之祖冯裕、抗倭援朝邢大将军邢玠、海内外孤本状元卷作者赵秉忠、辅弼重臣冯阁老。还有博学多技的北宋发明家、龙图阁学士、礼部侍郎燕肃,名臣之后状元苏德祥,山东现存最早的地方志、也是久负盛誉的全国名志《齐乘》的作者、元代历史地理学家、文学家于钦,明代孝子冀琮,冯裕之重孙、“明习典故,学有根柢”、山东乡试第一、20岁中进士、礼部尚书冯琦,清廉正直的户部尚书王基,在官40余年、极为勤政、忠于职守、为政清廉,“家资不称其官”
  的忠于职守的兵部尚书石茂华等,都是书院乡贤祠中所祭祀的佼佼者;而状元宰相王曾,太子少保、兵部尚书陈经,江西布政使黄卿,治世能臣、理学名臣、兵部侍郎冀鍊,工部尚书钟羽正等乡贤曾在松林书院(或矮松园)读书或讲学,更成为松林学子之骄傲。
  以上所列乡贤,官至宰相者房玄龄、王曾、刘珝、冯溥四人,至六部尚书等二品职位者有陈经、冯琦、石茂华、钟羽正、邢玠、王基、赵秉忠等数人,皆科举出身,不但为官正直,膏泽斯民,颇有政绩,而且大多博学多识,工于诗文,有文集传世,可谓青州学子为官、治学、做人的表率。明代诗人赞曰“名宦勋华高北斗,乡贤声价重南金”,“巍巍庙貌云山耸,耿耿声名日月光”,诗歌对书院祭祀的名宦乡贤的功勋和声誉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相关链接部分乡贤房玄龄(579—648),别名房乔,字玄龄,临淄(隶属青州)人,是唐朝开国宰相。
  博览经史,工书善文,18岁举进士。协助李世民经营四方,夺取皇位,有“筹谋帷幄,定社稷之功”。贞观中,他辅佐太宗,总领百司,掌政务达20年;参与制定典章制度,主持律令修订,又曾与魏征同修唐礼;调整政府机构,善于用人,不求备取人,也不问贵贱;恪守职责,不自居功。后世以他和杜如晦为良相的典范,合称“房谋杜断”。贞观二十二年病逝,谥号文昭,配享太宗庙廷,陪葬昭陵。
  刘珝(1426—1490),字叔温,青州朱良阳河人。明正统十三年进士,吏部左侍郎,同时天天给皇帝讲课,被誉为“讲官第一”。擢吏部尚书,加太子少保、文渊阁大学士,后加太子太保,进谨身殿大学士,位居阁老,即宰相。刘珝自号“古直”,号如其人,性疏直。辅政耿直忠介,居官清正,不拘小节。晚年致仕还乡,事亲尽孝。弘治三年(1490)病逝。著《青宫讲意》、《古直文集》等。弘治皇帝对刘珝尊崇有加,得知刘珝逝世后,亲自撰祭联:忠裨于国,允称一代名臣;孝表于乡,堪为三朝元老。皇帝不忘其功绩,赠封“太保”,谥文和,赐祠额曰“昭贤”,定期派遣官员祭祀,乡里被命名为仁孝里。刘珝家教严格,诗书继世,忠厚传家,子孙后裔中人才辈出。刘珝后代在科举中,出了六个进士、七个举人,包括皇帝荫封者,有25人在朝廷和地方担任要职,知名者如刘鈗(yǔn)、刘渊甫、刘澄甫等。
  冯裕(1479—1545),字伯顺,号闾山,祖籍临朐。正德三年进士,官至贵州按察副使。后退职还乡,在青州购地建宅,闲居青州城区近20年。冯裕退隐后,家居讲学,尤好吟诗。与石存礼、陈经、黄卿、杨应奎等人,于青州北郭的禅林,结成“海岱诗社”,作诗唱和,被称为“海岱七子”。创作颇丰,《海岱会集》收其诗128首。冯裕以其为官清正和为文质朴而留名于世,同时,也因重视教育和家学相承而惠及子孙。自裕始,冯氏家族前后6代,出过9个进士、4个举人,被称为“北海文学世家”。跻身文坛最为知名者有冯惟敏、冯惟讷、冯琦、冯溥等人。
  邢玠(1540—1612),字搢(jìn)伯,别号昆田,隆庆五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
  万历二十五年,倭寇侵犯朝鲜,窥伺大明帝国,千钧一发之际,明神宗任命邢玠为兵部尚书,总督全军,率军入朝作战。第二年日海军几乎全被歼灭,抗倭援朝获得最终胜利。邢玠奉命班师回国,万历皇帝对全体参战将士倍加奖赏。朝鲜人民为了表彰邢玠的丰功伟绩,在釜山建造纪念铜柱,并立祠绘像常年祭祀。万历三十年,邢玠病逝,举国悲恸。皇帝钦赐御葬。邢玠墓位于青州城南扈家庙村东,后湮坏。
  邢玠著述《征东奏议》、《崇俭录》等书传世,当年用过的盔甲和朝鲜折扇以及诗文原件,现分别存放于山东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
  赵秉忠,字季卿,明朝青州郑母人。万历二十六年状元。官至礼部尚书,所取士人如姚希孟、周顺昌等,或忠节或介直,皆一代名臣。赵秉忠仕途不顺,见国事日非,多次上书请求致仕,因案受牵连被削籍夺俸,53岁愤懑而死。崇祯初年,朝廷为他平反,恢复原官并加封太子太保,按大臣规格重新安葬。赵秉忠殿试状元卷《问帝王之政与帝王之心》蜚声国内外。全文2460字,为1厘米见方的馆阁体小楷,字迹端正,无一误笔。前有“弥封关防”封闭简历,后有大学士及礼部、兵部、户部尚书等9位阅卷官的官职姓名,万历皇帝朱笔御批“第一甲第一名”。状元卷原为赵秉忠13代孙赵焕彬保存,1983年赵氏后裔捐赠给青州博物馆。殿试状元卷系海内外孤本,填补了我国明代宫庭档案文物的空白。
  王岩 刘方田 闫玉新旷世奇才:三元宰相王曾王曾,字孝先,青州益都县兴儒乡秀士里(位于今谭坊镇),青少年时代就读于青州矮松园。青州矮松园,因培养了这位连中三元、政绩卓著的状元宰相而名声大振,备受朝野重视。宋仁宗曾御赐矮松园四书五经一批,并诏示各州以青州为榜样,大办儒学。松林书院正堂的西侧是王曾读书台,有王曾的汉白玉半身雕像。此台是1991年复建松林书院时在旧址上新筑。台用青石砌成,既古朴又不乏典雅。
  拾级而上,上有石桌、石凳,后有翠竹簇拥。凭栏而立,可游目骋怀。
  三元状元官至宰相,乃凤毛麟角旷世奇才王曾幼年父母早丧,由叔父王宗元抚养长大。王曾善为文辞,远近闻名,曾写有《早梅》诗:
  雪压乔林冻欲摧,始知天意欲春回。
  雪中未问和羹事,且向百花头上开。
  “和羹”,本是一种汤菜,后用来比喻大臣辅佐君上,齐心合力,治理国家;“百花头上开”是独占鳌头的意思。诗中赞颂傲雪凌霜、芳冠百花的早梅,表现了自己不畏艰苦、进取争先的雄心壮志。当时素有文名的大臣薛奎看罢王曾《早梅》说:“足下看来不但要中状元,还要做宰相呢!”
  公元998年秋,21岁的王曾参加了青州府的州试,以第一名的成绩中举,夺得了“解元”;公元1002年春,王曾又参加了礼部主持的省试,他以一篇《有教无类赋》技压群雄,一举夺冠,成为“会元”,他在赋中写道:
  神龙异禀,犹嗜欲之何求;仙草何知,尚薰获而相假。
  此赋一时盛行于世;这一年的三月,杏花盛开的季节,王曾又参加了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高中第一甲第一名,一举夺得“状元”。他的殿试答卷《有物混成赋》写得气势恢宏,志趣不凡,赢得了阅卷官的青睐,名臣杨亿抚掌叹曰:“真乃王佐之器也!”
  王曾果真成为状元宰相,成为北宋第27名状元,第二位三元状元。科举制度推行1300多年,连中三元者仅17人,而做到宰相更是寥寥无几,王曾占有一席之地,实乃凤毛麟角,旷世奇才!
  平生之志不在温饱,留下“曾辞温饱”美谈王曾中状元后,翰林学士刘子仪跟他开玩笑说:“状元试三场,一生吃著不尽。”他正色作答:“平生之志,不在温饱!”“曾辞温饱”便源于此。王曾在给叔父报喜信中说:“曾今日殿前唱名,遂忝第一,皆先世积德、大人教训所致。然此亦是世间有底事,大人不须过喜。”王曾不但视叔父为“父”,还将自己中状元的荣耀归功于叔父的教诲,不但体现了王曾的谦虚、对叔父的感激,更表现出他宠辱不惊的平和心态和他志存高远的宽广胸怀。
  四月,王曾荣归故里省亲。青州知州闻讯,命人黄土垫道,净水泼街,组织人马敲锣打鼓,郊外迎接新科状元。王曾听说后,换了便装,改了姓名,骑头小毛驴,从便道进入州衙,对知州说:“不才幸忝科第,岂敢烦郡守父老迎迓?”知州叹曰:“君真状元公矣!”
  状元王曾初任济州通判。任满后,回到都城开封,得宰相寇准赏识,被委以重任,做秘书省著作郎、知制诰兼国史馆修撰、翰林学士等职,担负起草皇帝诏令的工作。为了加强案狱的审判,朝廷任命王曾判大理寺,得到宋真宗的信任。39岁以政绩突出提升为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成了副宰相;40岁时因得罪皇后家族,罢副相,任礼部侍郎,不久出任应天府知府;43岁被召回京师,擢为中书侍郎、平章事,重为副相;48岁加封为门下侍郎兼户部尚书,昭文馆大学士,为正宰相。
  政绩卓著敢于直谏身为宰相的王曾,政绩卓著,被誉为一代名相。他敢于直谏,于国于民有利的事,大力提倡;不利的事,则力除其害,对皇帝敢当面劝阻。他知人善任,注重选拔人才,曾力荐范仲淹、包拯等人,委以重任。王曾疾恶如仇,不徇私情,对那些靠讲情、姻亲、裙带关系升迁的人,一旦发现,立即惩治。其待人又极为大度,推荐了不少贤才,但每次选用官员,都不让本人和外人知道。范仲淹曾不解地问他,他说:
  “作为执政大臣,如果把恩赏都揽在自己身上,那怨恨归谁呢?”
  王曾眉目如画,一表人才,为人端厚谨重,在朝中为官,进止有礼,闲时居家,寡言少语,且平生极为节俭。据说,京剧包公戏中,那位颇受观众喜爱、刚直不阿的王丞相,其原型就是一代名相王曾。
  王曾不仅官做得好,而且博学多才。他书画俱佳,尤工诗赋,所作《矮松园赋并序》、《有物混成赋》、《有教无类赋》都脍炙人口,传诵一时。他还著有《九域图》三卷,《契丹志》一卷,《笔录》一卷。
  王曾刚正不阿,常常得罪皇亲贵胄,曾被三次罢相贬官,到地方任职。第二次罢相时,就回到家乡出任青州知州,为家乡人民做了不少好事。他特别重视教育,一上任,就建起了州学,划拨了30顷土地给学校,盖了120间房舍,每年拨给30余万两白银作经费,还请了许多知名的学者来教授。
  王曾读书的地方——青州矮松园,因培养了这位连中三元、政绩卓著的状元宰相而名声大振,备受朝野重视。宋仁宗曾御赐矮松园四书五经一批,并诏示各州以青州为榜样,大办儒学。自此八方学士、历朝官员,附之若潮,来此观瞻、题诗,以示敬仰之情。王曾逝世后,为表彰他的政绩和操守,宋仁宗亲自为他撰写了“旌贤碑”的碑额,后又把他的乡里改名为“旌贤乡”,“旌贤乡”即原青州市郑母镇,后并入谭坊镇。       王岩 闫玉新 郭伟红书院文化:千载遗泽尚如新青州不仅以海岱故郡闻名于世,更是一个文明礼仪昌盛之城,尤以重教兴学而著称。松林书院是青州书院文化的活水源头,当年青州兴学重教的松林遗风世代传承,才成就了青州文化的兴盛和全面繁荣。书院文化这杯酿了千年的酒,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陈酿,它质朴醇香、散发着恒久的魅力,对于四方学子来说它是醇醪,更是磁石,滋养着他们,吸引着他们。
  书院教育强调“敬道崇德”
  明代诗人杨琅在描写松林书院时写道:“庙貌宗先哲,巍巍列缙绅”、“至今千载下,遗泽尚如新”。一千多年来,书院文化的精髓深沉积淀,书院所成就的一代又一代的先贤名宦、硕师大儒,留给后世学子的遗泽是巨大的。后人在这片沃土之上耕耘发掘,以期对今天的教育有更深的借鉴和启迪。
  书院教育强调“敬道崇德”,历来把对道德的追求作为首要使命。从松林书院十三贤祠对寇准、王曾、范仲淹、欧阳修等十三贤的祭祀,到对房玄龄、刘珝、赵秉忠、冯溥等乡贤的尊崇和对陈经、陈梦鹤、徐士林、李文藻、赵执信等书院名人的敬重,无一不体现了书院文化对“敬道崇德”的要求。
  一批革命家和英烈前辈在此奋斗1932年和1937年原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和山东省教育厅厅长何思源先生分别为省立十中题写“勤朴公勇”、“敬业乐群”,共同组成了今青州一中的校训。
  与书院文化相一致,校训精神突出的是学子的德行观:无勤朴无以治学,无公勇不能成事。师生工作、学习上要勤奋敬业、朴实乐群,精神上要大公无私、英勇无畏,激励学子为人类正义事业临危不惧、敢作敢为、勇往直前。书院文化和校训精神一脉相承,直接影响了代代松林学子投身革命,不畏艰险,前仆后继,用鲜血生命,为人类的正义事业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1934年5月底,抗日名将冯玉祥将军来到松林书院给全校师生作抗日演讲,那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讲高扬了抗日救国的爱国主义旗帜,让多少松林学子热血沸腾!
  革命烈士赵魏,曾就读于官立中学堂,早期的同盟会会员,革命救国活动中骨干分子,在革命中被推举为“鲁东革命军总司令”,牺牲后被南京政府追赠为“山东革命军总司令”,中将军衔;党的一大代表王尽美,曾在此读书,后多次来校宣传革命,指导成立青州第一个共青团支部、昌潍地区第一个中共党支部;李殿龙,青州第一名共青团员,早期的中共党员,曾任中共南京特委书记,领导革命,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王翔千,山东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同王尽美、邓恩铭等一起发起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又秘密组织济南共产主义小组,以省立十中教员身份发展党员扩大革命力量;美术教师石泊夫,秘密组织贾锋戈(建国后曾任中央电报局局长)等学生奔向延安,投奔革命;革命烈士臧亦蘧(qú),五四时期的进步诗人、革命战士;革命烈士赵文秀,青州早期共产党员之一,“青州平民学会”的发起者,曾任共青团南京地委委员,在同军阀的战斗中英勇牺牲;刘子久,曾任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劳动部副部长;刘顺元,曾任江苏省委第一书记、中纪委副书记……这一批批令人高山仰止的革命家、英烈前辈,在这块光荣的土地上,谱写了一曲曲反抗压迫、争取独立、追求解放的革命赞歌,为民族独立和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
  松林遗风 世代传承自书院肇始至今日之青州一中,这一方圣土为中华民族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十数万学子,可谓俊采星驰:有叱咤风云的共和国将军,著作等身的文学巨擘(bò),驰骋商海的企业巨子,熠熠生辉的演艺明星,学术精湛的专业精英。
  中国戏剧家、现代教育学家、两度出任山东大学校长的赵太侔(móu),曾任国务院秘书长、中共河北省委第一书记的金明,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第一代建筑师、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家、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唐璞博士,革命家、原山东艺术学院院长冯毅之,数学家刘书琴,著名教育心理学、文艺心理学家,美育心理学创始人刘兆吉,将军书法家彭飞,剧作家胡可,国际著名藏学家、语言学家于道泉……他们都是书院文化和校训精神熏染下成就的松林学子的杰出代表。
  刘澄甫、杨峒、严锡绥、赵执信等都是明清时期松林书院的名师;文脉绵延,到中学堂时期,省立十中时期,益都一中乃至今天的青州一中更是大师辈出。包天笑,中学堂第二任监督,著名报人、鸳鸯蝴蝶派作家、现代文学史上白话小说大家;国学大师顾随,著名中国韵文、散文作家,理论批评家、美学鉴赏家、讲授艺术家;罗竹风,省立十中国文教员,中国著名语言学家,宗教学家,出版家,辞书编纂家,杂文家。于明信,省立十中第五任校长,同盟会会员,民初山东四大教育家之一;朱骏声,省立十中第八任校长,总理校务近十年,发扬“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的办学精神,在任期间,山东省第一届学生毕业会考,学校成绩列全省之首,校誉远扬;阎石庵,原益都一中校长,鞠躬尽瘁办教育,呕心沥血育英才,为学校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都是德艺双馨、令人景仰的师长丰碑。
  古老的书院已渐渐远去,书院内的四棵参天古柏仍在,它们是康熙三十年间所植,距今已有三百余年,它们是书院沧桑巨变的历史见证。与古柏同在的是书院文化的精髓,它早已深深融进了每一位松林学子的血脉。
  打量书院身影,王沂公读书台上还会飘来琅琅的书声,这书声绵延不绝,勾勒出一幅现代教育的崭新画卷……郭伟红 王岩 徐清华参考文献:《清史稿》、《山东通志》、嘉靖《青州府志》、咸丰《青州府志》、康熙《益都县志》、光绪《益都县图志》、《青州上下五千年》、《状元宰相王曾》、《青州一中校史》
  鸣谢:刘序勤、冯振河、王延林、闫玉新、汲鹏等老师以及青州博物馆、图书馆等单位提供照片等资料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人文潍坊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