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8-12-19 15:27
鄌郚总编

潍坊革命遗址概览

  潍坊晚报人文潍坊第68期——潍坊革命遗址
  潍坊革命遗址概览
  2012年11月12日
  潍坊市是山东建党较早的地区之一,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潍坊人民不畏强暴,英勇奋斗,涌现出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革命遗址。据统计,全市共有新民主主义革命遗址208处。这些革命遗址铭刻着潍坊党组织和潍坊人民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英勇奋斗的光辉历程,是一笔无比宝贵的革命历史文化遗产。
  ............................................................................
  平凡老屋历尽沧桑烈士已去英名长存
  2010年,中共潍坊市委党史研究室组织开展了全市革命遗址普查工作,基本摸清了我市革命遗址的保护利用情况。据统计,全市共有新民主主义革命遗址208处。其中,革命人物故居38处。就故居而言,潍坊保护较好的有王尽美故居(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庄龙甲故居(1980年4月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数十处,其中有一部分故居还是当年革命活动的场所。故居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不仅是对烈士的缅怀,更重要的是对后人的激励和鼓舞。
  张玉山故居
  张玉山故居位于寿光市台头镇张家庄。该村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张玉山故居又是潍坊市第一个党支部——寿广支部以及第一届寿光县委成立旧址。今年,寿光市投资60万元,整修了张玉山故居,并进行了布展,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革命先驱张玉山为寿光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而不懈奋斗的壮丽人生。2012年6月,张玉山故居被确定为“潍坊市党史教育基地”。
  ◎革命人物
  利用乡村教育开展活动
  张玉山(1898-1927),原名张振儒,字玉山,出生于一个比较富裕的农民家庭。1916年,考入山东省立济南第一师范学校。与本班同学延伯真等9人组建了一个进步团体——青年互助社,以研究新文化、发展乡村教育为宗旨,走教育救国的道路。1922年,他因肺病辍学回家休养,仍带病从事乡村教育工作并宣传新思想,学习新文化。
  1924年4月,张玉山经邓恩铭、延伯真介绍,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8月转党。1925年受党的指示,他到崔家庄双凤学校任教,宣传党的主张。
  建立潍坊第一个党支部
  1924年8月,中共寿广小组在张家庄成立,张玉山任组长,王云生和广饶县的延安吉任委员。1924年9月,在中共寿广小组的基础上,建立中共寿广支部干事会(即寿广支部),张玉山任书记。中共寿广支部是潍坊大地的第一个党支部,也是山东省最早的农村党支部。1925年3月,中共寿光支部在张家庄小学建立,张玉山任书记,王云生、李铁梅任委员。1926年8月,中共寿光支部在省地执委的领导和直接帮助下,在张家庄正式建立了中共寿光县地方执行委员会(后改称中共寿光县委),张玉山任县地执委书记。
  带病领导寿光革命活动
  1927年,张玉山病情越来越严重,但是仍顽强工作,带病先后去济南、益都等地参加会议,并领导全县人民胜利地进行了一次空前规模的抗粮抗捐斗争。大革命失败后,他根据寿光的斗争形势,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工作,使寿光国共合作的局面,在全国彻底破裂后又维持了一年半之久,为寿光革命形势的发展赢得了时间。繁重的革命工作,艰苦的斗争环境,使张玉山病情不断恶化。1927年12月18日,张玉山病逝,时年29岁。张玉山逝世后,寿光党组织为他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解放后,中共寿光县委在烈士陵园为张玉山建立了纪念碑。
  ◎相关链接
  张玉山烈士墓
  张玉山烈士墓位于张家庄村南,有一砖围花墙,内有二墓,碑后为张玉山墓,东南侧为其兄张连儒墓。张玉山墓碑高1.7米,宽0.7米,基座三层,层高约0.3米,1989年12月由寿光县委、县政府在张玉山逝世62周年时立。2011年4月,被公布为寿光市文物保护单位。
  马保三故居
  马保三的故乡寿光市台头镇牛头镇村是寿光市最大的自然村,以“牛头镇抗日武装起义”而远近闻名,是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队第八支队发祥地。马保三故居位于村的西北部,是牛头镇起义时的领导机关所在地。故居建于1852年,院落南北长21.3米,东西宽21米。院内有北屋7间,每间东西宽大约4.8米,砖土混合墙身,草脊,木方格窄棂窗,东端三间为马保三住处,后因年久失修,1985年倒塌损毁,南屋三间,70年代倒塌损毁。1997年,村里进行了修缮。故居内有石磨、书橱、长条凳、饭桌等物品。原先院中还挖有地道,墙中设有夹壁,现已损坏。今年,寿光市投巨资翻修了马保三故居的北屋,并原样恢复东、西、南屋,现正在布展当中。2011年4月,故居被公布为寿光市文物保护单位。
  ◎革命人物
  在东北及朝鲜仁川组织领导中国劳工抗日
  马保三(1887-1964),原名马鉴堂,曾化名张炳炎,山东省政协原副主席、统战部原部长,山东早期的共产党员之一。
  1924年8月,马保三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任寿光县农民协会主席,同年8月任中共寿光县委委员。
  大革命失败后,他为躲避敌人追捕出走东北,曾在东北、朝鲜仁川组织成立中华劳动组合会,领导中国劳工开展抗日活动。1933年8月返乡被捕,后经多方营救出狱。
  创建八支队东征西战打击日寇屡建奇功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9月马保三组织了抗日武装。12月率子、孙三代一起参加抗日武装起义,被推举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八支队指挥,是八支队的主要创建人之一。他多次与国民党县政府及土顽谈判,机智果断地指挥了王胡城截枪、夜袭保枪团等战斗,指挥三里庄伏击战,夺取日寇汽车、巧歼伪韩营。他在任鲁东抗日游击队总指挥后,率部东征掖黄,回师邹长,转战鲁东南,谋划指挥了数次著名战斗,屡建奇功。
  牟洪礼故居
  牟洪礼故居位于寒亭区高里街道一孔桥社区牟家院村中心街以北,西起第五条胡同内。牟洪礼故居修建于上世纪20年代,独立院落,有正房四间,北屋的东山为夹心墙,筑有暗室,最东间的土炕下有暗道想通。牟洪礼和许多同志因此躲过了敌人的多次追捕。有东屋西屋各两间,门口西开。现屋内有纺车一架,椅子、板凳、双屉桌、木汤勺、陶罐各一件,其它老式物件若干。从1923年开始,这里就是牟洪礼居住、生活和开展革命工作的场所。牟洪礼多次在此召开党的会议,研究、部署革命工作。1926年,潍北第一个党支部——牟家院小庄子党支部就诞生在这间房子里。
  ◎革命人物
  是潍县党组织的创始人之一
  牟洪礼,字修五、曾用名李若水、孟名三,1905年出生于潍县牟家院村一个农民家庭。1923年冬考入济南工业染织学校(原省立模范染织讲习所),1925年春经教师宋伯行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学业期满后,回乡在本村开办小纺织厂,掩护开展革命活动。1926年6月,中共潍县地方执行委员会成立,他任农民委员,是潍县党组织的创始人之一,并分工潍北一带建党工作。不久,他建立了牟家院小庄子支部,任支部书记。随后,又在小庄子、荆科、柳疃等村建立了党支部。1929年初,潍县党的支部发展到13个,党员81人。1927年冬,县执委改为县委,牟洪礼仍任农民委员,并兼任城北区区委书记。
  冠头诗传达庄龙甲遇害消息
  1928年8月后,他先后任中共潍县临时县委、特支、县委委员,并协助书记主持县委工作。12月12日,县委书记庄龙甲在南流镇被国民党杀害。牟洪礼扮成小贩,亲赴南流镇调查,弄清了真相。他星夜赶到庄家村召开县委紧急会议,散会时在一空烟盒上写下“老子英雄儿好汉,庄稼不收年年盼;死而复生精神存,在与不在何必言;南北东西人知晓,流芳百世千古传”的冠头诗,将庄龙甲牺牲的消息委婉地转告给同志们和庄龙甲的亲属。年底,国民党下令通辑牟洪礼。
  1929年2月,牟洪礼调任中共青岛市委委员。4月,调淄(川)博(山)张(店)地区工作,不久调回青岛市委。期间,他协助张英铲除了叛徒丁维尊、王复元。12月,任中共山东临时省委候补委员和青岛市委书记。1930年3月,任省临委委员。5月底,奉调中央。7月,任河南省郑州市委书记。1931年1月18日,调任开封市委书记,3月26日被捕,5月9日被秘密杀害,年仅26岁。
  卢志英故居
  卢志英烈士故居位于峡山生态经济发展区太保庄街道望仙埠村251号,前面是山东省最大的水库——峡山水库。故居现有房屋系由原平房翻建,共五间房。房间堂屋正面挂有卢志英烈士遗像,侧面挂有卢志英烈士简介和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谷城题写的“卢志英烈士纪念馆”匾额,四周陈列着卢志英生前用过的皮箱、木箱、床等遗物,另有卢志英儿子卢大容寄回的书信等。故居是当地中小学校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
  ◎革命人物
  获“铁桶计划”情报挽救工农红军
  卢志英(1906-1948),望仙埠村人。谱名宗江,又名子江,号育生,曾用名卢涛、王殿臣、周志坤等。1925年,卢志英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央军委派卢志英去西安争取杨虎成将军,发展党的统一战线。1932年,卢志英调任中共南京市委书记。1934年夏,党组织派卢志英、张育民夫妇前往江西做地下军事情报工作。卢志英打入国民党江西赣北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莫雄的司令部。在争取莫雄的同时,为我党建立了一个强大的情报网,获得许多重要情报。10月初,通过莫雄与项与年等人将蒋介石布置的围剿红军的“铁桶计划”会议的一套绝密文件全部搞到手,并连夜密抄到4本《学生字典》内,由南昌地下交通站报送瑞金党中央。关键时刻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毛泽东曾说:“搞这份情报的同志是有功劳的”。
  陈毅称赞“是个不可多得的军事家”
  “七七”事变后,卢志英接受了组建上海地下抗日军事情报网的重任。1938年后,卢志英(化名周志坤)奉命于宁沪一带,发动地下武装,组织抗日游击队,有力地配合了陈毅、粟裕领导的著名的黄桥战役。战役后组织起苏北联合抗日部队,卢志英亲任副司令兼参谋长,由陈毅直接领导,陈毅司令曾称赞“周志坤是个不可多得的军事家。”1942年后,卢志英在上海领导宁、沪、杭一带秘密情报工作,1947年遭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就义于南京。
  潍坊市革命人物故居一览表 潍坊市革命人物故居一览表潍坊市革命人物故居一览表
  奎文区 庄龙甲故居 梨园街道庄家社区
  王全斌故居 廿里堡街道茂子庄
  寒亭区 牟洪礼故居 高里街道牟家院村
  刘英故居 高里街道马家村
  诸城市 王尽美烈士故居 枳沟镇原北杏村
  路友于烈士故居 昌城镇原路家道口村
  臧亦蘧烈士故居遗址 龙都街道原臧家庄村
  刁步云烈士故居遗址 相州镇原相州七村
  张镛烈士故居遗址 相州镇原王富庄村
  郭虹隽烈士故居遗址 舜王街道原郭新庄村
  曹云卿烈士故居遗址 相州镇原南戈庄村
  曹涌涛烈士故居遗址 相州镇原南戈庄村
  钟子传烈士故居遗址 百尺河镇原小仁和前村
  杨香斋烈士故居及绕子阿地下交通站旧址林家村镇原竹园村
  陶钝故居遗址 昌城镇原徐家河岔村
  王翔千故居遗址 相州镇原相州七村
  王愿坚故居遗址 相州镇原相州七村
  王志坚故居遗址 相州镇原相州七村
  王辩故居遗址 相州镇原相州七村
  王希坚故居遗址 相州镇原相州七村
  李宇超故居遗址 舜王街道原东臧家庄村
  王东年故居遗址 枳沟镇原北杏村
  王盈故居遗址 枳沟镇原北杏村
  王国栋故居遗址 相州镇原北王庄村
  崔嵬故居遗址 昌城镇原王家巴山村
  韩铁英故居遗址 昌城镇原乔家巴山村
  赵欣故居遗址 相州镇原西霞岗村
  李瑞兰故居 石桥子镇原刘家庄村
  寿光市 马保三故居 台头镇牛头镇村
  张玉山故居 台头镇张家庄村
  王道全故居 孙家集街道丰顺王村
  王文轩故居 孙家集街道丰顺王村
  临朐县 刘冰故居遗址 城关街道凤凰村
  向明故居遗址 辛寨镇博崖村
  段亦民故居遗址 龙岗镇黄山店村
  刘瑞卿烈士故居遗址 五井镇桥头村
  昌乐县 赵西林故居 乔官镇赵家淳于村
  峡山生态区 卢志英烈士故居 太保庄街道望仙埠村
  穿过历史烟云 述说风雨沧桑
  革命战争年代,潍坊大地上发生了许多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寿光牛头镇起义、巨淀湖反扫荡、潍县战役等等重大革命故事,已牢牢刻在后人心中。据统计,我市共有重要党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109处,这些当年战斗的地方,留下了革命前辈的光辉足迹。这些遗址历经风雨沧桑,向后人诉说着他们不屈的历史。
  张氏松遗址
  张氏松位于潍坊市寒亭区开元街道北张氏村西南角,由于干旱等自然因素,两棵松树已于十几年前相继死亡。据悉,村民们将在千年古松处再种植一片占地16亩的松林,修建文化活动室、农家展览室、古松观赏室等活动场馆。从北海路修一条8米宽的柏油路直通古松处,街两侧栽种各种品种的松柏,并把此路命名为“古松街”。把每年的10月10日定为“古松节”,围绕古松文化举办系列庆祝活动。
  王氏茔地百年松林 潍县战役支援前线
  关于这两棵古松,《潍县志稿》是这样记载的:“宋松在北张氏庄外,王氏祖茔内,有二株,大者周七公尺二十一公分,次者五公尺七十二公分。墓立于宋政和时。二树当即其时所植,为全邑古木之冠。”宋朝景佑二年(公元1035年),南、北张氏村王姓家族建立王氏祖茔,同时,植松树两株。树以村得名,曰张氏松。到上世纪30年代,王氏茔地已形成方圆60亩、遍植苍松翠柏、郁郁葱葱、在潍北一带远近闻名的张氏墓田。墓地内种植的松柏,树龄都在百年以上。数百年来,这个墓田历来被王氏家族1000多户人家视为圣地,严加保护。
  1938年,日本军队占领潍县后,曾强行砍伐了茔地里的一些树木,修筑碉堡,激起了附近百姓的同仇敌忾。
  解放战争时期,特别是潍县战役前期,华疃区(今寒亭区开元街道)周围几十个村、方圆几百里的树木,大都被国民党军队砍去修了碉堡,做了鹿砦。但畏于王姓族大势众,没敢动墓田里的一棵树木。
  1948年4月,潍县战役即将打响,华东野战军38师、27师进驻潍县华疃区的几十个村庄。为解决部队几万将士的烧柴和修工事用的木柴,在华疃区长王华彬、南张氏村长王曰光动员下,王氏家族长辈召集南、北张氏村的王姓村民们召开家族大会,2000多人一致同意“献出松林”“支援前线”。散会后,村民们立即拿来锨、镐、斧、锯,主动砍伐了自己家族茔地内的松柏。经过一天一夜的奋战,上千方木材整理成木桩、木板和木柴,装上大车送往部队,解了部队的燃眉之急,有力地支援了前线。
  南北两树历经沧桑
  虽已死亡仍可观赏
  为了纪念这一事件,特意留下了“大松”、“二松”。两树一南一北,犹如同胞兄弟携手相依,大者居北曰大松,高10余米,围长6米;次者居南曰二松,与大松同高,围长5米有余。两树之冠,长有板松、刺松、黑松三种松叶,姿色俊秀,气质高雅,有“三学士”之雅号。树枝一簇簇向外伸长着,每一枝都尖锐有力,好像有一种精神支撑着它们。每当阴雨连绵时节,枝上就开出椭圆形金黄色的花瓣。雨过天晴,花瓣就含羞似地合拢起来。人到此,赏其树,思其古,无不称颂道奇。据北张氏村一位王姓老人介绍,两棵古松在清朝末年曾经自燃过,却并不妨碍其生命力,生长得仍然茂盛。古松的品种也相当奇特,曾经有村民跑了大半个中国,都没有找到类似的树种,后在北京一古园林中觅得其同类。现张氏松虽已死亡,但仍具观赏价值。
  华东保育院旧址
  华东保育院位于青州市弥河镇大关营村。1994年在保育院(华东保育院)旧址建纪念室一处,陈列历史图片等。2000年10月立纪念碑一座,成为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外开放。
  1948年春,解放战争期间,中共中央华东局、华东军区领导机关进驻益都县(现青州市)闵家庄。为安置保护随军干部子女和烈士遗孤,华东局于当年4月,在大官营村(现青州市弥河镇大关营村)一处被没收的地主的老宅子里,创办华东保育院,由李静一任院长,邓六金为政治协理员。之所以把院址选在这里有两点考虑:一是山东此时除济南、青岛还剩孤立之敌外广大农村和中小城市都已解放,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环境比较安全稳定,能让孩子们较安定地生活;二是大官营村距华东局机关所在地闵家庄仅2里地,离青州县城也不过20里左右。这对保育院就近随时接受华东局领导和即将去青州火车站坐火车南下,都有非常便利的条件。
  华东保育院4月份开始筹备,6月份接收孩子。当时的条件十分艰苦,孩子们的寝室、课堂等,用的是没收的地主大院和公房。生活必需器具如小床、桌椅、黑板以及活动用的秋千、滑梯、跷跷板包括布娃娃、积木等娱乐玩具均是手工制作。没有教学课本,保育院教育课的工作人员便根据本院教育方针和儿童的年龄、智力,分工执笔,自编教材。
  1949年3月,华东局暨华东军区挥师南下,大官营村附近的驻军少了。为安全和南下方便起见,保育院搬到了益都城里的天主教堂。5月27日,上海解放。6月,保育院接到南迁命令。李静一、邓六金率保育院孩子85人(部分孩子随家长留在山东),踏上南下的火车。据史料统计,从开办到南迁,华东保育院共接收1至10岁的小孩137人,这些孩子日后大都成为军事将领和高级干部。
  临朐战役遗址
  临朐战役遗址位于临朐县城,临朐战役指挥部遗址位于临朐县冶源镇大辛庄村。临朐战役昔日战场,因生产生活需要已建为城市社区、公园、广场、学校、企业等,为纪念这场著名的战役,临朐县革命烈士陵园建有“临朐战役纪念碑”及碑亭。
  在临朐这块土地上,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队第十支队、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一支队、沂山支队、鲁中军区警备四团、五团曾在此战斗。鲁中军区司令部、中共沂山地委和淄博特委等领导机关在此驻扎。大众日报社、华东军区广播电台(现山东人民广播电台前身)曾迁驻境内。陈毅元帅于1947年曾在此指挥临朐战役。
  1947年7月,继南麻战役之后,驻潍县的国民党第八军一○三旅、一六六旅、独立旅一团及山东省保安第一师的两个团,共9个团的兵力,趁人民解放军围困南麻之际,袭占了临朐县城,国民党第八军军长李弥率5个团驻在城里。鉴于临朐被国民党军队占领,对鲁中和渤海两大解放区的交通极为不利,决定趁其立足未稳,夺回临朐城。刚撤出南麻战役的华东野战军二、六、七、九纵队和特种兵部队,以及渤海军区部队在陈毅司令员指挥下,冒雨行军,开赴临朐。陈、粟指挥部设在县城西南大辛庄大埠山,粟裕于23日发出攻击临朐的作战命令。从24日黄昏冒雨开始,整个战役进行了7昼夜。到30日夜,由于人民解放军连续数日冒雨作战,部队十分疲劳,伤亡较大,决定撤出战斗。
  临朐战役激战七昼夜,异常惨烈,共毙伤国民党军队13800人,俘714人,缴获迫击炮12门,轻重机枪105挺,长短枪731支,子弹23.8万发,其他物资一宗。人民解放军亦伤亡万人以上。
  临朐战役牵制了敌军主力,完成了围城打援、掩护华野总部和苏浙皖党政机关干部群众转移的任务。毛泽东后来评价此次战役:“把敌人的重点进攻由集中而逼迫其分散,有力地配合刘邓大军取得鲁西大捷,造成战略计划上的胜利。”
  植庭学校旧址
  植庭学校位于潍坊寿光市田柳镇崔家庄,占地10440平方米,是寿光早期党组织的活动中心,也是寿光革命的摇篮。
  李植庭(1871-1964),又名李三槐,寿光市田柳镇崔家庄人。他出身于农民家庭,幼年入私塾,21岁下学后曾任塾师3年。1903年,他离家去东北,在那里试办了初等学堂,投入了新学运动,立志改革教育制度。1912年回到家乡,1913年考入寿光师范传习所王高单级分所。结业后,即在本村创办了崔家庄初等小学堂,义务教学。后来他带领群众拆掉庙里的神像,建成教室15间,各方筹谋延聘教员,创办了高等小学——双凤学校,李被推任校长。
  1925年6月,李植庭聘请了共产党员张玉山、赵一萍、李灼亭等到校任教,双凤小学随之成为当时寿光革命活动的中心。1926年10月,寿光县国共两党骨干分子训练班在这里举办。1927年4月,共青团寿光地执委在这里建立。1928年春,寿光县在这里召开首次党员代表大会。1946年6月23日,为表彰在教育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革命老人李植庭,寿光县政府决定,将崔家庄双凤小学命名为植庭学校,县长张竹天为该校题写了校名。
  1925年,李植庭与寿光早期共产党员张玉山、王云生结识,从此开始接触马列主义,认识到共产党是挽救民族危亡的唯一可靠力量。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后,李植庭带头组织了“寿光县抗敌后援会”,积极从事抗日救国运动。牛头镇起义时,他主动将家中马匹献出支援起义。1940年6月,他参加了寿光县第一届参议会,当选为副参议长。12月,他又当选为清河区第二届参议长。1944年,清河区与冀鲁边区合并为渤海区,李植庭被选为渤海区参议会参议长。1946年10月10日,经中共中央华东局批准,75岁高龄的李植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李植庭先后当选为山东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委员、政协山东省第一、二届委员会委员等职。1964年2月20日,李植庭逝世。
  今年,寿光市以校内尚存的1946年建的5间大礼堂为基础,高标准修建李植庭纪念馆,集中展示革命老人李植庭致力教育、投身革命、拥军优属的璀璨人生。目前,李植庭纪念馆已建成,被列为“潍坊市党史教育基地”。
  B4-B5版 商倩
  重大事件、重要机构革命遗址一览表
  奎文区 中共潍县第一次党代会会址廿里堡街道茂子庄
  潍县乐道院暨西方侨民集中营遗址广文街道广文街社区
  潍城区 中共潍坊特别市委旧址 商业学校老校区内
  潍县战役北宫战斗遗址 第一职业学院东院院内
  潍县战役荷花湾战斗遗址 城关街道曹家巷社区
  潍县古城墙遗址 城关街道北马道街北侧
  宋伯行在潍县生活过的太平街 城关街道芙蓉街社区
  坊子区 中共潍南县太公堂区委旧址九龙街道太公堂村
  中共潍南县委、县政府办公旧址九龙街道涌泉村中央
  原安丘县逄王乡(乡、公社)办公旧址黄旗堡街道逄王三村
  寒亭区 潍县战役指挥部旧址 固堤街道东常寨村
  潍北县委驻地旧址 开元街道孙家杨孟村
  齐家埠战役遗址 杨家埠旅游开发区齐家埠村
  王固庄自卫反击战遗址 高里街道王固庄村
  张氏松遗址 开元街道北张氏村
  诸城市 华东局机关临时驻地遗址皇华镇原后寿塔村
  中共诸城楼子支部遗址 石桥子镇原西楼子村
  中共诸城第一届县委驻石河头村遗址林家村镇原石河头村
  中共诸城特支遗址 石桥子镇原西楼子村
  山东省第四贫民会遗址 石桥子镇原东楼子村
  中共诸城县委遗址 市场街艺术团家属院
  中共诸城邮局支部遗址 人民东路时代广场西侧
  中共府前小学支部遗址 府东小区西邻
  1945年诸城县城解放遗址 城区
  徐海东将军临时驻地遗址 皇华镇原西莎沟村
  山东军区滨海部队拔除伪军据点遗址昌城镇原东埠头村
  刘家庄抗日自卫反击战遗址 石桥子镇原刘家庄村
  小岳戈庄抗日自卫反击战遗址石桥子镇原小岳戈庄村
  马武沟抗日自卫反击战遗址 石桥子镇原马武沟村
  西树山抗日伏击战遗址 林家村镇原西树山村南山
  岳沟惨案遗址 百尺河镇原岳沟村
  寿光市 中共山东省委王府会议旧址 纪台镇王府村
  寿光独立团成立旧址 台头镇邢家茅坨村
  三里庄伏击战遗址 潍博路以北王氏家族墓地
  巨淀湖反扫荡遗址 台头镇巨淀湖
  王高七村革命老宅 田柳镇王高七村
  王高战役遗址 田柳镇
  拔除郭园盐场遗址 侯镇东岔河村与丰台岭村之间
  东北河战斗遗址 营里镇东北河村东
  田马战斗遗址 稻田镇田二村田马街
  活捉王耀武遗址 商务小区东北方张建桥
  田柳战役遗址 田柳镇田柳村
  联合国救灾物资试拨点遗址 羊口镇区太平东路
  植庭学校 田柳镇崔家庄
  刘家尧河炮兵测绘点遗址 洛城街道刘家尧河村
  安丘市 安丘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地柘山镇西古庙村
  韩寺庄大捷 石埠子镇后韩寺村
  华东局机关曾驻地旧址 石埠子镇王庄村
  黄石板坡自卫反击战遗址 辉渠镇黄石板坡村
  吕家埠自卫反击战遗址 凌河镇吕家埠村
  讨厉战役遗址 辉渠镇夏坡村
  消灭秦启荣战斗遗址 辉渠镇辛家庄子村
  中共安丘核心支部旧址 凌河镇川里院村
  中共安丘县委成立地旧址 凌河镇沈家庄村
  大安山战斗遗址 郚山镇大安山
  庵上惨案遗址 石埠子镇庵上村
  峡山生态区 中共岞山支部旧址 岞山街办驻地
  青州市 华东局、华东军区旧址 弥河镇闵家营村
  华东保育院旧址 弥河镇大关营村
  益都县委县政府旧址 王坟镇胡林谷村
  益寿县政府旧址 高柳镇崔家庄村
  中共东圣水党支部旧址 云门山街道东圣水社区
  昌邑市 瓦城抗日武装起义遗址 龙池镇瓦城北村
  饮马农民武装暴动遗址 饮马镇东南村
  中共昌邑县委成立遗址 卜庄镇集东村
  高密市 中共高密第一个支部成立遗址醴泉街道曹家楼前街
  中共蔡家站支部成立遗址 醴泉街道蔡家站村
  胶济铁路总工会高密分会遗址 火车站
  攻打夏庄伪军张竹溪部战斗遗址 夏庄镇夏庄村
  临朐县 华东(军区)新华广播电台遗址城关街道月庄村
  八路军驻暖水河村遗址 五井镇暖水河村
  临朐县独立团成立遗址 五井镇暖水河村
  临朐县委(朱家坡村)党训班遗址 五井镇朱家坡村
  “一四五”区联合办事处遗址 五井镇朱家坡村
  鲁中二地委创办《抗战日报》遗址 五井镇桥头村
  赵家楼、孙家小崔村党支部遗址冶源镇赵家楼、孙家小崔村
  湾头河大捷遗址 冶源镇湾头河村
  中共临朐县委成立遗址 寺头镇瑞庄村
  中共临朐县工委 临朐县人民政府旧址九山镇响水崖村
  大官庄“抗日义勇军”成立遗址 沂山镇大官庄村
  县委(薛家庄)扩大会议遗址 沂山镇薛家庄村
  吴家辛兴团支部成立遗址 龙岗镇吴家辛兴村
  西坦村地下交通联络站遗址 城关街道西坦村
  曾家洼突围战遗址 东城街道曾家洼村
  盘龙山“十一壮士”战斗遗址 东城街道安家林村
  黄埠店伏击战遗址 东城街道黄埠店村
  五井歼灭战遗址 五井镇五井东村
  克复青崖头战斗遗址 东城街道青崖头村
  “一四五”区自卫团大检阅遗址 五井镇五井东村
  临朐县抗日民主政府遗址 五井镇茹家庄村
  大埠山战斗遗址 五井镇下五井东、西村
  冶源争夺战遗址 冶源镇冶源(海浮山)
  攻克冶源战斗遗址 冶源镇冶源中学校内
  衣家庄八路军地下联络站 城关街道衣家庄村
  赵家楼土地改革试点遗址 冶源镇赵家楼村
  谭家小崔突围战遗址 冶源镇谭家小崔村
  蒋峪阻击战遗址 沂山镇东蒋峪村
  歪头崮战斗遗址 沂山风景区
  龙岗惨案遗址 龙岗镇龙岗村
  临朐战役遗址 县城
  文庙惨案遗址 城关粮所院内
  吉寺埠战斗遗址 辛寨镇夏家台子村
  国民党山东省政府省会区遗址 寺头镇吕匣店子村
  临朐战役指挥部遗址 冶源镇大辛庄村
  夏家台子起义遗址 辛寨镇夏家台子村
  吴家庙反包围战遗址 东城街道吴家庙村
  昌乐县 中共昌乐第一个党支部旧址宝城街道小楼村
  中共昌乐县一届县委遗址 红河镇秦家庄子
  世范山遗址 鄌郚镇世范山
  革命故地矗丰碑 英烈精神世代传
  据统计,我市有革命纪念设施20处。回顾历史,再现历史真相,一座座碑塔,一处处场馆,一块块浮雕,一幅幅图片,都真实记录了革命前辈的战斗历程。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王尽美烈士纪念馆、牛头镇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馆)等一系列的纪念馆、纪念塔、纪念碑等纪念设施,激励人民牢记历史,坚定信念,让英烈精神代代相传。
  蔡家栏子起义纪念碑
  蔡家栏子起义纪念碑位于寒亭区固堤街道蔡家栏子村东头。从启动、设计到建成,历时一年时间。2011年3月30日,举行了蔡家栏子起义纪念碑落成典礼。解放军官兵、市区有关领导出席典礼仪式并为纪念碑揭幕。工程总投资65万元,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碑体坐北面南,以大理石贴面筑成,碑身高12.7米,碑基高1.938米,象征“1938年1月27日”,碑身正面刻有“蔡家栏子起义纪念碑”几个烫金大字,碑基正面用阴文镌刻碑文,背面镌刻着目前能查证的86名起义人员的名字。
  鹿省三受命回潍县
  发动建立秘密组织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鲁东工委书记鹿省三按照省委和鲁东工委的指示回到潍县恢复党组织,发动抗日武装起义。他向当地的共产党员和抗日积极分子指出了今后的工作重点要转移到积极筹备枪支、联络抗日青年、建立秘密抗日游击组织上来,一旦日本侵略者到来,潍县、昌邑要同时举行武装起义,建立党领导下的人民抗日军队。
  在鹿省三的组织领导下,潍县、昌邑两县的共产党员和抗日积极分子迅速行动起来。经过一个月的组织发动,两县动员起了一大批抗日青年,建立了多个起义秘密组织。
  1937年12月底,日军南渡黄河后继续东犯,很快逼近了昌潍地区。1938年1月8日,国民党潍县县长厉文礼听闻日军已过弥河,便仓皇弃城连夜逃往安丘。次日,日军侵占了潍县城。面对这种严重局势,鲁东工委决定立即起义。
  抗日武装坚决抗战
  部队扩到700余人
  1938年1月27日拂晓,华疃、高里、清池、牟家温庄、耿家小官庄、固堤等村的抗日武装约300人齐集蔡家栏子村。天亮以后,全体人员编为三个中队,同时竖起“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七支队”的大旗。整编后召开军民大会,政治部主任王一之进行了演讲,着重阐述了这支队伍的性质、宗旨和任务,号召军民一致,坚决抗战。会后张贴了由大队长王培汉署名的布告。
  蔡家栏子起义后不久,部队与昌邑瓦城起义队伍会合,正式编成“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七支队”,冯国祥任支队长,鹿省三任政治员,孙汉三任参谋长,王一之任政治部主任,队伍有700余人。
  参与多次重大战役
  为全国解放立战功
  1938年3月底,七支队与八支队会师开赴胶东,帮助开辟胶东抗日根据地,随后挥师西进帮助打开清河地区抗日局面;七支队与八支队挺进鲁南后编入山东纵队第八支队,1939年编入山东纵队,为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不朽的功绩。解放战争时期,先后整编为山东军区第3师第7团和第4师第11团、华东野战军第8纵队、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26军,参加了莱芜、孟良崮、济南、辽沈、天津、淮海、渡江、解放海南岛等战役,为全国解放立下了赫赫战功。
  一门忠烈纪念馆
  一门忠烈纪念馆位于青州市庙子镇长秋村。2002年,为纪念抗战时期担任四县办事处主任冯毅之同志的一家人修建。1942年他的父亲、时任益都县参议长的冯旭臣先生,妹妹冯文秀,妻子孙玉兰及长女新年、次女芦桥、小女平洋等一家六口在马鞍山保卫战中为国捐躯。一门忠烈纪念馆建于冯毅之老宅,门口悬挂着山东省省委所赠的“一门忠烈”匾,馆内陈列了冯毅之生前所用之物,展出了有关抗日图片500多幅,再现了马鞍山战役中一门忠烈浴血抗战的壮烈事迹。
  老弱病残三十余人 顽强对抗两千日伪
  冯旭臣早年曾是长秋乡乡长,他捐资助学,扶困济贫,三子一女都加入共产党从事革命事业。抗战爆发后,冯旭臣举家投入抗日活动当中。1942年,日伪军开始了残酷的“铁壁合围”大扫荡,老人带着女儿、儿媳和三个孙女转移到了博山县口头镇东马鞍山上。马鞍山地势险要,是安置老弱伤残的小后方,当时在山上的共有八路军伤病员和抗战家属三十余人。
  由于一个汉奸假称马鞍山上有我军的指挥部和兵工厂等军事设施,日伪军调集了两千多人包围了马鞍山,甚至还调集了数架飞机轮番轰炸,十多门迫击炮和几十挺机枪进行正面进攻。山上三十余人依托险要地势和防御工事英勇还击。在转移时,冯旭臣的儿媳孙玉兰和孙女身亡。在第二天傍晚,敌人攻上两峰之间的山鞍部,英勇的军民固守两峰,誓死不投降。弹药用尽,便用石头阻击敌人。在激烈的战斗中,山上的将士几乎全部英勇牺牲了。冯旭臣率家人运石作弹,英勇杀敌,中弹牺牲,女儿文秀跳崖捐躯。这次战斗坚持了两天一夜,毙伤敌人100多人。敌师团参谋长山田大佐也在战斗中丧命。
  赠送“一门忠烈”匾额 褒扬一家六英烈
  1945年,鲁中参议会和行政公署为表彰冯旭臣及子女媳孙殉国,赠给冯家“一门忠烈”的门匾(1984年冯毅之同志将其献给淄博市博物馆收藏,现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1946年,由益都、临朐、淄川、博山四县民众自发组织,对马鞍山烈士重新安葬。冯旭臣一家烈士迁葬故乡长秋村,建碑纪念。2002年7月,根据冯毅之遗愿,一门忠烈纪念馆在青州市庙子镇长秋村冯毅之老宅落成。
  滨海诸莒县抗日烈士纪念塔
  锡山自东向西连接了沂蒙山脉,是当地最高的一座山峰。山上刺槐、松柏郁郁葱葱,春日里桃花、杏花竞相开放。登上山顶极目远望,群山环绕,风景如画。滨海诸莒县抗日烈士纪念塔就矗立在位于诸城市贾悦镇杨家灌津社区锡山的绿树花丛间。
  诸莒独立营29名战士牺牲
  解放前,诸莒县的辖区包括现在诸城、沂水、莒县、安丘的一些村庄。抗战时期,这里活跃着一支英雄的队伍——诸莒独立营,他们在刘家庄自卫战、夏家营子反击战等多次战役中,狠狠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在大小多次战斗中,诸莒独立营先后牺牲了29名战士。1945年春,诸莒县委决定建一座纪念塔,纪念这些烈士们。县委把塔址选在锡山上,取名滨海诸莒县抗日烈士纪念塔,同时把本县在外地牺牲的21名战士也合葬在此处。
  “钢铁联防”纪念馆
  “钢铁联防”纪念馆位于高密市大牟家镇大迟家村委会院内。1968年,大迟家村建立了“钢铁联防”纪念馆,1986年高密县人民武装部和大牟家镇党委联合扩充了展览版面,2008年纪念馆迁入现址。经过多次扩充修整,目前馆内展览有15个版面共115张图片,一幅“钢铁联防”锦旗复制品,锦旗原件现在国家军事博物馆陈列。纪念馆以图片加文字的形式详细描绘了“钢铁联防”的历史由来。
  两村民兵联防组织群众迎敌
  解放战争进行到194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在山东发起了胶河战役。国民党地方武装和还乡团在高密大迟家村和大孙家村多次与武工队交手,屡受重创。恰逢国民党整编第9师在战斗中退守高密,地方武装和还乡团便以两村驻有共产党一个营的正规部队为名,引领整编第9师攻打两村。
  1947年10月25日夜间,国民党驻高密的第9师25团、26团和县大队共3000多人,分别将大迟家和大孙家包围,在两村之间的小杜家村架设了大炮,甚至调用了飞机预备进行空中打击。当时驻大孙家的武工队员仅有30多人,驻大迟家的也只有80多人。巡逻的民兵发现敌情后,民兵、自卫团、青妇队和部分群众迅速组织起来,加入战斗,依托村中高筑的防御围墙准备迎敌。
  土枪土炮打退敌人多次进攻
  天亮后,敌人开始对大孙家进行炮击,密集的炮火像一条条火龙从围墙和民兵头上飞过去。一阵炮击后敌人的步兵开始逐渐靠近,围墙上民兵的步枪、土枪、土炮一齐向敌人开火,手榴弹和土手雷也一齐在敌群中爆炸。战斗持续到中午,敌人调来了四架飞机轮番扫射,一时间全村硝烟弥漫。大孙家村的民兵和群众没有被吓倒,而是越战越勇。
  敌人对大迟家的炮击几乎与大孙家同时展开。民兵把大抬杆土炮、一门60炮放置在南门,配合土枪、手榴弹、手雷等,打退了敌人多次疯狂的进攻。敌人飞机轮番扫射,并且在东、南边围墙附近扔下了几颗燃烧弹,到中午敌人终于用大炮在围墙上炸开了口子,几百人冲进村子。民兵和武工队与敌人展开了激烈巷战。
  两村的民兵和群众在与敌人的拼杀中,有的腿被打断了仍与敌人扭打在一起,有的用最后一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有的在身负重伤后仍坚持战斗,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
  在这次战斗中,两村伤亡总数近200人,毙敌50多名,伤敌80多名。大孙家、大迟家两村民兵联防,与数倍于己的国民党两个正规团激战6个多小时,阻住了国民党军队的猛烈进攻。中共南海专署,南海军分区司令部、政治部、武装部联合授予两村一面“钢铁联防”锦旗,并给两村群众荣记集体一等功。
  革命纪念馆、纪念碑、纪念塔一览表 革命纪念馆、纪念碑、纪念塔一览表革命纪念馆、纪念碑、纪念塔一览表
  潍城区 潍县战役胜利纪念碑白浪河西岸、亚星桥北
  坊子区 潍县第一任县委书记庄龙甲烈士牺牲地纪念亭坊安街道建华村
  寒亭区 蔡家栏子起义纪念碑 固堤街道蔡家栏子村
  张雪岩纪念馆 民主街东首于家大院
  报国亭 固堤街道大湾口村
  一门忠烈纪念馆 庙子镇长秋村
  诸城市 王尽美烈士纪念馆 府前街116号
  诸城名人馆 和平街
  滨海诸莒县抗日烈士纪念塔贾悦镇杨家灌津社区锡山
  郝戈庄抗日英雄纪念碑皇华镇郝戈庄社区原前郝戈庄村
  寿光市 牛头镇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馆台头镇巨淀湖湖畔
  牛头镇村革命烈士纪念馆 台头镇牛头镇村
  北洋头革命烈士纪念馆 台头镇北洋头村
  怀敏亭 孙家集街道办事处范于村
  王文介将军纪念碑 台头镇南洋头村
  安丘市 景芝革命烈士纪念碑 景芝镇区
  高密市 高密县烈士塔 水街道拒城河社区
  高密市“钢铁联防”纪念馆 大牟家镇大迟家村
  昌乐县 张适烈士纪念碑 朱刘街道圈子村
  李华亭烈士纪念碑 朱刘街道都昌村
  青山埋忠骨 扛旗有后人
  为纪念革命先烈,弘扬革命精神,有关组织修建了烈士陵园、烈士祠、烈士纪念馆、烈士墓等各类纪念场所。根据普查统计结果,全市共有革命烈士祠、墓、陵园41处。其中,潍坊市烈士陵园为国家级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另外还有省级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3处。革命烈士祠、墓、陵园是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课堂,是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圣地,是陶冶情操的重要载体。
  安丘市英雄山烈士陵园
  英雄山烈士陵园位于安丘市辉渠镇雹泉村西英雄山上。1946年11月5日,在“一一五安丘战役”中牺牲的156名革命烈士安葬在雹泉村西神山子,因此神山子改名为英雄山。1947年春建成英雄山革命烈士陵园。该陵园依山而建,面积120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陵园内建有纪念碑1座,有烈士墓156丘。近几年当地民政局和辉渠镇政府投入巨资修缮,保存状况良好。英雄山烈士陵园系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46年11月4日,鲁中军区第4、9两个师、滨海军区警备2旅及第3军分区12团(原沂山支队)奉命驻扎在安丘城南、城西一带,安丘县、淮安县组织了1000多人的支前队伍,安丘独立团、柘山、召忽两个民兵连也准备参加外围战斗。在探明安丘城守敌(3000余人)情况后,战役指挥部决定以4师进至安丘城北丰台一带阻击可能由潍县、坊子来援之敌,其他部队以9师为主,组成攻城部队,确保攻城顺利。
  11月4日,安丘城内,全体国民党军政人员正为蒋介石庆祝60寿辰。下午3时,攻城各部队同时展开对安丘城的进攻。25团2营和安丘独立团一部围攻北关阁子据点。北关阁子在安丘城北门外,距北城门500米,建有围墙和壕沟,驻有敌人一个营的兵力。离北关阁子不远的小学也有大量敌人。攻城部队组织了爆破队,至夜半时分,攻下北关阁子。随即,攻城部队利用夜色掩护,全歼北门守敌。东门和南门也相继夺取,敌人全部退缩到西北围子内。5日晨3时,攻城部队夺取北、东、南三门后,突入城内扫清城内碉堡工事,对西北围子形成合围。9师利用各种火器一齐射击、压制和封锁敌人火力,1营1连刘光荣率领爆破组对西北围子城墙强行爆破,攻击部队突入城内投入战斗。9师27团和两个连的民兵对从城西北角突围的敌军政人员进行了阻击。下午5时全歼守敌,攻克了县城。同时连日击退了多次增援之敌。7日晨,攻城与阻击部队奉命撤出战斗。
  此役共毙、伤、俘敌近4000人,缴获迫击炮、八二炮15门,炮弹3264枚,轻、重机枪101挺,长短枪3750余支,枪弹10余万发,战马27匹,电话机两部,粮食20万斤,另有法币及其他物资一宗。战斗中,安丘县委书记兼独立团政委徐仲林、第9师26团副团长黄奇士、25团1营战斗英雄刘光荣、张胜怀等英勇牺牲。16日在鲁中军区庆祝攻克安丘城的祝捷大会上,嘉奖安丘战役有功部队,授予1连为“安丘连”的光荣称号,命名7班为“刘光荣班”,追认刘光荣、张胜怀为战斗英雄。
  白塔烈士祠
  白塔烈士祠位于昌邑市龙池镇南北白塔两村之间,紧靠白塔小学,南临东西走向的新开河,沿河绿柳垂阴,荷香四溢,景色宜人。
  白塔烈士祠,占地10520平方米,坐北朝南,大门重楼高耸,油漆门上刻着对联“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庄严肃穆。院内中央是中共昌北县委(1945年8月昌潍县分为昌北、潍县两县)县政府、独立营和民主建国会敬献的纪念碑,碑高2.8米,宽1.2米。碑的正面是昌北县委书记马骏题词:“浩气参天”,背面是寿(光)、昌(邑)、潍(县)三县在昌邑北部牺牲的抗日烈士英名录,共319人。祠堂正厅5间,厅首罗顶上面雕刻着抗日战争中的革命史实画图22幅,祠堂内正面陈列着513位烈士灵牌。另有东西厢房各5间,总建筑面积285平方米,南屋在大门两侧各两间。东西两头各有一个便门。祠前是一片开阔地,作为人们前来悼念革命先烈的场地。
  龙池镇是昌邑建立党组织较早的地方之一,也是昌邑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组织的发源地。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鲁东工委与昌邑县委在此领导了抗日武装起义,建立了抗日根据地。无数革命先烈为了革命的胜利和人民的解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1945年春,中共昌潍县委和县政府决定修建白塔烈士祠。工程于2月奠基,7月竣工。
  新中国成立后,当地政府对烈士祠进行了保护性维修,修建了砖木结构、雕梁画栋高达6米的碑亭,祠堂正厅及厢房保存完好。白塔烈士祠成为一个重要的革命纪念地,2009年8月,被公布为昌邑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温桂鹏
  本期图片 中共潍坊市委党史研究室 提供
  潍坊市革命烈士纪念园、祠、墓一览表
  奎文区 潍坊市革命烈士陵园 东风东街75号
  坊子区 潍县县委书记宋熙来烈士墓坊安街道宋家村梨园内
  寒亭区 寒亭区烈士陵园 永安巷4号
  青州市 青州市烈士陵园 城南凤凰岭
  段村烈士祠 高柳镇段村
  庙子镇烈士祠 庙子镇朱崖村
  北城遇难者墓 益都街道北城社区
  陈店烈士墓 益都街道陈店村
  任福伍烈士墓 益都街道任七里社区公墓
  诸城市 诸城市革命烈士陵园 莲花山公园内
  辛兴革命烈士陵园 辛兴镇东辛兴社区
  龙宿无名烈士陵园 贾悦镇龙宿社区
  孙仲衢烈士陵园 石桥子镇西院社区
  前曹阵村无名烈士墓群 密州街道栗行社区
  白龙山无名烈士墓群 百尺河镇刘家庄社区
  棠棣戈庄村无名烈士墓群 贾悦镇营子社区
  徐洞村革命烈士墓群 相州镇徐洞社区
  权新年烈士墓 林家村镇冶家店子社区
  田裕旸烈士墓 昌城镇巴山社区
  刘明三烈士墓 石桥子镇楼子社区
  寿光市 寿光市烈士陵园 北环路512号
  孙士良烈士墓 化龙镇埠西二村
  左希贤烈士墓 文家街道业家村东
  高来吉烈士墓 文家街道高家村东
  李植庭烈士墓及雕像 第二高级中学
  朱志明烈士墓 侯镇前下舟村公墓
  胡寅烈士墓 古城街道古城一村
  郎营革命烈士墓 田柳镇郎营村前
  孟昭吉烈士墓 纪台镇纪东村
  安丘市 安丘市革命烈士陵园 市区以东两公里
  安丘市英雄山烈士陵园 辉渠镇雹泉村西
  戴家四烈士墓 景芝镇大夫村
  谭家秋峪村烈士墓群 柘山镇谭家秋峪村
  昌邑市 昌邑市革命烈士陵园 市区文山路东首
  饮马烈士陵园 饮马镇西南村
  白塔烈士祠 龙池镇南北白塔两村之间
  高密市 高密革命烈士陵园 镇府街(西)455号
  “胶河八勇士”牺牲地 城东胶河铁路大桥
  临朐县 临朐县革命烈士陵园 朐阳路电视台街7号
  窦来庚烈士殉国处 柳山镇洪山-福山一带
  昌乐县 昌乐县革命烈士陵园城南街道岳辛庄青山上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人文潍坊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