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8-12-19 15:31
鄌郚总编

新文学大家王统照

  潍坊晚报人文潍坊第64期--王统照
  新文学大家王统照
  2012年10月15日  撰稿:马新义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王统照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他在新文学的开创时期起到了奠基作用。由于中国封建专制桎梏的束缚,近现代文学艺术的发展一直比较缓慢,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一些先进的思想家和有识之士首先喊出了“文学革命”的口号,向封建文化的禁锢政策发起了猛烈的进攻,把推倒僵死的旧文学、建立新文学作为文学革命的首要目标。在这场斗争中,王统照是一位走在时代前头的战士。
  ..................................................................................................
  母亲坚强性格影响王统照
  出生于诸城相州镇相州一村的王统照自幼丧父,他和姐妹四人在母亲的拉扯下长大成人。母亲性格坚强,对王统照尽心培养,请来当地德高望重的王香楠为儿子的启蒙老师。蕙子秀丽可爱、聪明伶俐,被王统照的母亲选中,到“养德堂”做女仆。王统照对待蕙子,如同对待姐姐一样。就在王统照在诸城县城读书期间,蕙子却因为父亲逼婚而自杀。蕙子的死亦使王统照体验到了人生的残酷。
  父亲早逝,坚强母亲独自拉扯四个子女
  王统照1897年2月9日出生于诸城相州镇相州一村,字剑三,曾化名王恂如,笔名韦佩、容庐等,现代作家、诗人。王统照的父亲叫王秉慈,生有四个子女,大女儿叫王慧宜,王统照排行第二。他还有两个妹妹,一个叫卓宜,一个叫佩宜。父亲王秉慈自幼读书,知书达礼,能诗善文,写得一手好字,但是体质单薄,精神脆弱,不懂社会,办事无能,受人欺负。后来,一场突发的神经错乱,加以受到风寒诱发的气喘痰涌,离开了人世。那年王统照只有七岁,他的姐姐王慧宜才九岁。
  王统照的母亲李清是一个出生于诸城官宦之家的大家闺秀。她自幼聪颖好学,喜欢读唐诗宋词,性格既坚强、刚毅,又温柔、贤惠。她的父亲李肇玺做过翰林院的编修,早年曾任过贵州监察道等官职。在任期间,这位监察道一直把爱女带在身边。这使王统照的母亲在少年时代,有机会跟随父亲游历云贵,看到了许多异域风光,听到过许多在家乡闻所未闻的神话故事,这在交通不便的那个年代是极少数人才有的经历,这些都成为她给孩子们特有的礼物。
  母亲常给四个孩子讲她在云南、贵州看到的、听到的奇闻轶事,以及诸城当地的民间传说,毕竟是大家闺秀,见多识广,她讲的故事使孩子们听得入迷,这也是一种文学启蒙,对孩子们的成长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相州,王氏家族各支都有各自的堂号:比如“以约堂”、“庆阳府”、“居易堂”、“保和堂”、“山海关”等。这些堂号有的是因祖上曾经在某地当官而起名,有的则是根据自己的家风或审美情趣而起。王希坚、王愿坚家是“山海关”,王统照家是“养德堂”。王统照是“养德堂”的单传独子,又因社会重男轻女的世俗,王统照自然备受家庭的宠爱。父亲去世后,母亲带着四个不懂事的孩子,尽力培养、教育他们,特别是寄希望于儿子王统照,期望他长大后能够成材。母亲的坚强性格也给予王统照很大的影响。稍大一些,母亲就为王统照聘请了当地德高望重的王香楠先生为启蒙老师,专教他一人,在当地称为“独师傅”。可是王统照觉得一个人听课太孤独,就要求姐姐一起听,经母亲同意后,姐姐王慧宜就成了陪读。白天,王统照和姐姐一起读书,晚上更是离不开姐姐,要姐姐陪着他通过后花园的一片树林,到私塾先生那里去挑灯夜读。
  蕙子到“养德堂”做女仆,也成为陪读
  王统照自幼聪慧,加之王先生教学有方,学业进步很快。就在王统照跟“独师傅”上学时期,有一个叫蕙子的姑娘走进了王家。蕙子是相州一个姓伍的穷秀才的女儿,人生得秀丽可爱,聪明伶俐,加以双手灵巧,善于穿针引线、绣花描叶,被王统照的母亲选中,到“养德堂”做女仆。但善良的母亲并没有把她看成“下人”,而是安排她和王统照的姐妹同寝同食。蕙子比王统照的姐姐王慧宜大两三岁,一家人对她都很尊重,王统照和姐姐妹妹常和她一块儿说笑、玩耍。王统照喜欢蕙子姐姐的人品,缠着母亲要蕙子与他一块读书,善良的母亲同意了,于是蕙子又成了兼职的陪读,但她更多的时间是陪伴母亲做针线。
  蕙子虽然读书写字较晚,但是由于努力好学,进步倒也不慢,不久之后,就能读懂浅显的小说,通俗的歌词,而且对《李太白集》也很有兴趣,经常向王统照请教。王统照也乐意把自己的见解讲给她听。他对待蕙子,也如同对待姐姐一样,而蕙子也把王统照视为知音,更是关怀爱护,无微不至。她聪颖热情,但性情刚烈,有点像红楼梦中的晴雯。
  跟私塾先生念书念了一段时间后,王统照又进入了相州王氏私立小学读书,这所清末建立的学校是王氏家族的王凤翥(字景檀)主持建立的。
  王凤翥曾任清庭议院代理议长,在慈禧推行新政“废科举,兴学校”的形势下,他辞职回乡办教育,与家族中众人议定,将族中的一部分土地作投资,建起学校,他自任校长。在办学之初就一改八股旧风,用白话文教学,还请外国传教士讲授数理化、英语等课程,这种开化的教育方式,要比山东其它地区早60年!因学校办得卓有成效,曾受到清政府的表彰,获学部金质奖章。王统照在这里受到了比私塾更开化、知识面更广的教育,但这时的王氏私立学堂的高小和中学已经停办了。
  蕙子遭父亲逼婚自尽 王统照回家坟前拜祭
  王统照13岁从相州王氏私立小学毕业后考入县城高等小学,这期间他读了不少古典文学作品。到15岁时,不仅读了许多经、史、子集,以及一些古文、诗词,而且对中国古典小说名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课余陆续读完了《封神演义》、《聊斋志异》、《石头记》、《水浒》等文学书籍。这些古典名著给这位少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常常是读过之后,再把一些他认为精彩的情节讲给姐姐妹妹和蕙子听。从儿童时期,王统照就从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汲取营养,为以后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奠定了基础。
  就在王统照在诸城县城读书期间,姐姐王慧宜出嫁到潍县丁家,蕙子却因为她父亲逼婚而自杀。蕙子的父亲为了获得丰厚的聘礼,把她嫁给一个远山的富户,硬逼蕙子回家成婚,蕙子心中很不愿意,但又无力反抗,只是整日哭泣。王统照的母亲也十分难过,她星夜派人到潍县把大女儿慧宜接回来,共同商量办法,试图解救蕙子。但因为蕙子是人家的女儿,母女二人商量来商量去,急得团团转也无计可施,几个人大哭一场,蕙子的父亲来要人,母女只好放蕙子回家。蕙子回家后终日哭泣,不食不语,更不见人,最后绝食身亡。
  王统照接到蕙子夭亡的噩耗,悲痛万分,立即请假回家,到蕙子的坟前拜祭。当地的风俗,死者入土后到35天上完五七坟后,下一次上坟应是在一年后,可王统照怀念蕙子,顾不上民俗的约束,在寒假中,他又同姐妹们先后去给蕙子上过四次坟。
  在“养德堂”没有主仆之分,昔日的小主人们都把蕙子视为亲人。在蕙子的坟前,伴着那飘忽的纸灰,姐妹们哭得死去活来,但王统照只是呆呆地立在坟前,任泪水自流,而默不作声。他在思考,为什么蕙子至死不嫁,为什么蕙子的父亲非要对她逼婚。父亲的早逝、母亲的泪水、蕙子的死都使这位少年学子体验到了人生的残酷,在他的心灵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伤痕,促使他思考人生,思考社会,开始认识到封建社会的腐朽。同时,也使他的性格变得内向、忧郁,对受污辱受损害的下层人民怀有深切的怜悯和同情。以至影响到后来他以文学为武器,为受苦受难的下层劳动人民,特别是妇女鸣冤呐喊。
  与丁叔言成为文友和知音
  潍县首富丁叔言能诗善画,还捐款建设学校。姐姐嫁给丁叔言后,王统照往来于诸城和济南一定在潍县小住,他与丁叔言不仅是姐夫郎舅的至亲,还成为知己的文友。王统照常向丁叔言介绍新文学、新思想,还将鲁迅的小说介绍给丁叔言。
  姐姐嫁给丁叔言,王统照新思想影响姐夫
  王统照的姐姐王慧宜嫁给了丁锡纶,丁锡纶字叔言,是潍县首富,在潍县、诸城、胶县等共有土地5000余亩(老亩,一老亩相当于现在4亩。编者著),十笏园是他家的老宅。丁叔言自幼学画,后来潍县成立同志画社公推其为社长。他曾去济南会见蔡元培,并加入了“中华民国教育改进社”,与梁启超、黄炎培等进步人士接触。1927年他被推举为潍县中区教育会会长,为改进教学方法做了不少工作,他还捐款建设学校等,做些公益事业。除了画画他也写诗,写文章。他与王统照的姐姐结婚后,成为王统照的文友和知音。1913年王统照考入了济南山左学堂读书,次年山左学堂改名为省立第一中学。由于王统照酷爱文学,爱写诗,写小说,而丁叔言从事教育,也喜欢写诗和研究文学,所以两人不仅是姐夫郎舅的至亲,也是知己的文友。丁叔言家住潍县的十笏园,王统照往来于诸城和济南,必先经过潍县,常顺便在潍县住上几天,看望姐姐,同时与丁叔言谈论诗文,常有诗词唱和与诗词互赠。单是王统照的《剑啸庐诗草》和丁叔言的《养静轩诗草》中他们相互唱和的诗词就有多首。这种共同的爱好,加深了他们之间的友谊。
  王统照常向丁叔言介绍新文学、新思想。他在济南读书时,第一次读了鲁迅发表在《小说月报》上的文言小说《怀归》,被书中的情节深深吸引,暑假时他带了这本《小说月报》,反复阅读,并且向丁叔言介绍说:“这是一篇极好的著作,他引人入胜,百看不厌,实在难得”,这是丁叔言第一次听说鲁迅。
  首篇白话小说,后来发表在《妇女杂志》上
  王统照在暑假中写出了一部共有二十四回的旧体长篇小说《剑花痕》。他在文章中说“十五岁,正是二次革命的那一年,那一个暑假我从济南回到家里,用章回体写了一本长篇小说,还给它起了一个可笑的名字,叫《剑花痕》,约有二十回,大略是写男女革命、志士一类的玩意儿……”他曾把稿子交给丁叔言阅读,并一起讨论,两人都觉得还不够成熟,所以没有发表。后来王统照又写了他的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纪念》。《纪念》塑造了一个名叫慧瑛的贤惠妇女形象,由于她的勤劳操作,减轻丈夫的负担,丈夫的大作才得以问世。她借钱给姨妈治病,出钱给穷学生交学费,她还尽一切可能救济灾民。这篇小说写好后他将稿子给姐夫丁叔言阅读,征求姐夫的意见。王统照还在这篇小说后边,用剑三的名字写了一个短“识”:“余赏谓社会之恶,多造因家庭,而家庭之责,又须归之妇女。若家庭有一个理想中之慧瑛其人,则百事可治,否则日日言此言彼,终是治标不治本之论。”王统照叫丁叔言写一“附志”,丁写道:“家庭之幸福,实为社会改良之基,而夫妇性情相合,又为家庭造福之源。必性情一而后观察事物也同,观察事物同而后能相濡而相沫,即家有慧瑛,亦需能有人消受也”。丁叔言后来对儿子丁永志说:“这个附志实际上是我和你舅讨论的结果。”王统照所写的这篇小说《纪念》及“识”与“附志”于1918年8月发表在《妇女杂志》上,晚于鲁迅的《狂人日记》发表三个月,属于中国新文学最早的一批白话短篇小说之一。此后,王统照和丁叔言之间的书信来往更频繁,友谊与感情俱增。
  ◎相关链接
  成长道路上受同乡影响较大
  在王统照的成长道路上,他的一帮同乡对他影响很大,还在相州上学的时候,王统照的同族兄长王翔千就对他产生过重要影响。王翔千比王统照大九岁,他学识渊博,性格耿直,曾任相州国民学校的校长,王统照非常敬佩这位兄长的人品和学识,经常到他家去请教。王翔千也很器重王统照的才华,向他推荐“维新派”如严复、梁启超等人的论著和译文,使王统照较早地接触到了新思想。这时,比王统照小一岁的王尽美也经常出入曾经在这里上过学的相州,与王翔千商讨政治,借阅书籍,同是王翔千家的常客。后来王翔千迁居济南,王统照也来到济南上学。
  1920年王尽美与邓恩铭和王翔千在济南建立起山东第一个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当时,王统照正在北京上大学,每个假期,回诸城路过济南时都要到王翔千家借宿,一起谈论时势,研讨诗文。有一年秋天,他们还一起去游览黄河大桥,一起吟诗作赋,还编成了一部《九秋吟草》。与早期共产党人的接触对王统照革命思想的萌生必然产生影响。另一位接触较多的同乡是音乐家王心葵。王心葵自幼学习古琴与琵琶,也游学过日本,精研中西乐器。章太炎曾在东京听过他的琵琶演奏,称为“环球无双”。他回国后住济南,民国元年教育部曾电聘他去北京增订国歌,他坚辞不去。王统照在济南读书,常到他的住处去听他演奏,并对他刚直不阿的性格非常敬佩。后来王心葵应蔡元培之聘到北京大学任音乐教师,王统照也到北京读书,课余时间常带着好友一起到北大听王心葵的演奏。1920年王心葵逝世,王统照赋诗抒发心中的悲痛,他在怀念文章中描绘王心葵的演奏时说,他弹的琴曲有时舒缓凄咽,有时铿锵激烈,“有时低缓得如少女密谈,有时抗昂得如将军骑马,有时使我心头颤动,有时使我泪沿颊下。”他在诗中说:“他却有个精制的琵琶,挂在我寓舍的墙下,每在月明透过窗纱时,我似乎从那尘满了的弦上,听到细声的呜咽!”王心葵的刚直不阿给王统照无疑也产生过影响。
  另外,与李大钊一起英勇就义的国民党北京党部执行委员路友于也曾与王统照一起在省立一中上学,因为文章写的好,他们两人和另一个同乡杨金城被誉为“诸城三杰”。臧克家、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陶钝、《人民文学》杂志副总编、戏剧《李慧娘》的作者孟超等早在相州、青岛时就与王统照有过密切的交往,他们互相影响,形成一个罕见的人才链。
  “五四”推动下力主文学革命
  五四的时代潮流,造就了王统照。没有五四,就没有包括他在内的一代学者文人。五四运动造就了一代文人学者最鲜明的精神特征、气质风度,这种特殊的社会背景,也是王统照在文学方面发展的动力和起点。王统照的文学生涯,与鲁迅紧密相关,受鲁迅的影响很深。
  考入中国大学,广泛接触国外文学名著
  王统照之所以能成为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诗人,除了其他方面的原因以外,首先是与五四运动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1918年王统照考入中国大学英国文学系读书。学校课时不多,他主要选修了英、法等国的文学史与戏剧史等少量课程,每周不过到学校三四次,其它时间都在与同学合租的公寓中攻读英文原版文学作品,并从事翻译和写作。在那里,他广泛地接触了英国和其它国家的一些文学名著,从西方文学里吸收了大量的营养,渐渐滋长了改革中国旧文学的思想萌芽,被推选为学报编辑。当年就写了文言长篇小说《苦学共产记》,次年连载于《中国大学学报》第一、二期。在北京读书的第二年,即在二年级的时候,他参加了1919年学生的反帝爱国运动,参加了天安门前的盛大集会和5月4日“火烧赵家楼”的示威运动。这时,他结识了瞿秋白、郑振铎、耿济之等人。
  被鲁迅文章吸引,后拜访鲁迅友谊日增
  王统照的文学生涯,与鲁迅先生紧密相关。王统照一生爱读鲁迅的文章,受鲁迅的影响很深,从1913年王统照在济南读书时,就开始受到了鲁迅的影响。《怀旧》是鲁迅在1911年写成的,发表于1913年4月《小说月报》上,署名周逴。当时王统照只有16岁,他对书中的描写刻画倍感新鲜,他认为以前在杂志上看到的小说,“很少有这种引人入胜的文笔”,因此十分喜爱这篇小说。这是他在步入文坛之前,最早接触的鲁迅的作品。
  1918年夏,王统照在中国大学英国文学系读书。当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狂人日记》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是一座里程碑,开创了中国新文学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这对王统照影响很大,王统照认为,《狂人日记》这部署名作者为鲁迅的白话文小说,和他之前看到的《怀旧》文言文小说之间,存在一种相同的“魔力”,但仍未确定《怀旧》的作者周逴就是鲁迅,更不知道鲁迅是谁。他在回忆时曾经写道:“鲁迅?哪里来的这么一位怪人,了不起的作者,哪省人?干甚么的?教书先生么?于是逐渐‘查问’,不久就知道是周启明的大哥,日本留学生,在教育部当差等等的事。”这里说的周启明,是指周作人,周作人的大哥是周树人。周树人就是鲁迅。
  1920年12月,鲁迅又发表了《阿Q正传》。是在《晨报》副刊上陆续刊登的,署名巴人,一刊登就引起了王统照的注意。他敏锐地感觉到这篇小说与《狂人日记》之间有着一些共同的特征。认为“从笔调与风格上看,大概是他。”不久后,他证实了作者果然是鲁迅,并从周作人处打听到了鲁迅的住址,开始与鲁迅通信。1920年春,王统照到八道湾拜访鲁迅,两人一见如故。从此两人交往更多,友谊日增且深厚。王统照曾和外甥丁永志说:“鲁迅的小说、杂文很吸引人,人物栩栩如生,刻画心理适可而止,真是百读不厌。1920年春天,我还是中国大学的学生,我到北京西直门内八道湾他的寓所去拜访他,那时他已40岁左右,而我才23岁,但他热情地接待了我,而且谈笑风生,谈文学,谈思想,有观点,有见解,爱憎分明、勇于创新,给我的印象是‘人胜其文’。”
  在“五四”潮流推动下进入创作高潮
  1921年1月,王统照与周作人、沈雁冰、郑振铎、瞿世英、蒋百里、叶绍钧、朱希祖、耿济之、郭绍虞、孙伏园、许地山等12人,发起成立了新文化运动史上第一个文学团体——文学研究会,倡导“为人生而艺术”,会员先后有170多人,其宗旨是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宣传新思想,介绍新文化,力主“文学革命”,提倡口语化、大众化的新文学。研究会发表了宣言和简章,并在《民国日报》、《新青年》上相继刊登。这标志着文学革命在中国的开始。1922年7月,王统照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
  1923年,王统照被推选为文学研究会的书记干事,负责北京分会的会务工作,并主编《文学旬刊》。在北京期间,他把诸城的产业委托给姐夫丁叔言经营,他的学费和各项开支也是由丁叔言来筹措,创办《文学旬刊》所需经费不足,也由丁叔言赞助,同时丁叔言也积极投稿以表支持,他写的诗在《文学旬刊》上发表的就有16首。1924年8月,王统照就任中国大学教授、出版部主任,兼任中法大学讲师。
  在五四潮流的推动下,王统照反帝反封建的政治热情高涨,他把这种热情倾注在写作中,倾注在他编写的刊物中(如《中国大学学报》、《曙光》、《晨光》、《自由周刊》、《文学旬刊》等)。他写作的体裁广泛,有诗歌,有散文,有杂文,有评论,更多的自然是小说,也有他翻译介绍的西方哲学、艺术作品。据不完全统计,从1919年到1921年,他先后发表了论文14篇,翻译(包括诗歌、小说、戏剧)24篇,诗120余首,创作短篇小说23篇,其它杂文、书信、散文等20余篇。1922年发表五四以来最早的白话长篇小说《一叶》,次年又写出《黄昏》。这两部以反封建为主旨的作品,揭露了绅商地主的罪恶,反映了被欺辱的弱女子的痛苦,曾引起批评界的注意。他钦佩、敬仰鲁迅的思想和创作,他为瞿秋白赴苏联采访送行,1924~1925年间,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来中国,王统照陪同到各地演讲,并为他作翻译。早在泰戈尔访华一年前他就发表过两篇长文介绍和评论泰戈尔的思想和艺术,赞颂他所主张的人类为一整体,应当和睦相处,互相友爱,反对歧视的思想。他关注着素昧平生的文学青年李健吾等人的成长……几乎没有哪一个文化领域中看不到他忙碌的身影,没有哪一个新文化人的重要聚会中看不到他热情的面容。
  他在五四的氛围中迅速地成长,他在时代的激发下喷吐的光和热,使时代的火炬燃烧得更加炽热。
  与陈毅30年友谊成佳话
  青年时代的陈毅与作家王统照因共同的志趣结成的纯真友谊历经三十余年的风风雨雨,而益显其真挚感人,至今传为文坛佳话。陈毅加入文学研究会是经王统照介绍。他始终把王统照作为自己文学上的良师益友。1954年夏天,两位老友在泉城重逢,分外激动。王统照含泪紧握着陈毅的双手,一时说不出话来。陈毅说:“剑三,今天咱们重逢泉城,我请你一同观赏这个古城的风光吧?”两人同乘一车游览。泉城重逢后,王统照意犹未尽,写下《赠陈毅同志》诗四首。
  陈毅结识王统照,两人成知心朋友
  1922年7月,王统照大学毕业,留校任教。1924年就任中国大学教授、出版部主任,兼任中法大学讲师。这期间他参加了《曙光》、《晨光》等杂志的编辑工作,主编《晨报》与《文学旬刊》。1923年10月,22岁的陈毅从故乡四川来到古都北京,进入中法大学陆谟克学院读书,院址在香山的一处简陋的房舍里。他在这里有了充裕的时间和舒适的环境重温旧梦:一心“向往着做一个文学家”。
  一个偶然的机会,陈毅认识了京城著名作家王统照,在文学道路上有了一位不可多得的挚友和引路人。1924年初秋的一天早晨,同学、文友金满城匆匆地找到陈毅,不容分说地拖着他就走,陈毅急着问:“干啥子去?”金满城只报以诡谲的微笑,闭口不答。两人进城后,来到晨报报社门前,金满城掏出一封信,对报馆门房说:“贵报王统照先生托鄙人引见这位陈先生。”陈毅愣了,王统照是当代知名作家、“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陈毅读过他不少作品。这样一位文坛名将,会约见自己一个无名之辈?陈毅满怀疑问:金满城搞的啥子名堂?
  原来,王统照当时任《晨报》、《文学旬刊》编辑,金满城翻译的法国小说《阿佰衣女》(法郎士著)投寄该刊后,得到王统照的赏识。一星期前,他曾约见金满城。见面时,金满城向他推荐了陈毅,说陈毅1920年就开始新文学创作,发表过白话诗、小说,为人怎么怎么好。金满城没有想到,这次与王统照见面归来后,很快又接到了他的来信,信中要他得便邀请陈毅进城一见。金满城熟知陈毅有不肯攀附名人的脾气,怕陈毅不肯来,所以才事先不露一丝口风。其实,当时王统照只是一个比陈毅长4岁的青年,质朴、和善,没有一点名作家的架子,一见面,他就对陈毅说:“听金君介绍,陈毅君有志于新文学,咱们彼此同怀此心,交个朋友吧。”交谈之间,王统照诚恳地希望他俩写稿,支持《晨报》、《文学旬刊》。中午,王统照特意请陈毅、金满城到一家饭馆小酌。临分手,他一再向陈毅约稿:“我的铺子一切都要的。”此后,陈毅有时带稿子登门请教,王统照偶尔也到香山来相聚,你来我往,两人成了知心朋友。京城十月,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他们常常会于藤荫水榭或茶馆酒肆之间,讨论文学,畅谈国事,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有一次,陈毅当面评说王统照有的作品有雕琢的缺点,王统照不仅不见怪,反而更加喜欢他快人快语的豪放性格。
  王统照介绍陈毅加入文学研究会
  1924年冬天,王统照先后介绍金满城、陈毅加入了文学研究会。入会以后,使陈毅有机会结识了文学界更多的新朋友,但他始终把王统照作为自己文学上的良师益友。也许是因为政治见解相同的原因,他们两人都喜欢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诗,特别是那首充满着对专制暴政的抗议和对自由与理想社会的追求的《西风颂》更是喜爱,他们常一起朗诵着那些具有象征意义和哲理的诗句。这种“化自然景象为思想,化思想为自然景象”的创作手法令他们折服,激发着他们对新诗的创作热情,那时,陈毅的创作颇丰,其中不少作品如短篇小说《报仇》、《十年的升沉》以及白话诗《春光》、《游云》等等,都是经王统照的手,发表在《晨报》副刊上的。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上半叶是中国新文学运动深入发展的时期,陈毅的文学创作也进入了高峰。与此同时,人民群众火热的革命情感激荡着他的心。1925年初秋,他以主要精力投入到革命斗争中去。
  1926年8月,陈毅奉命回到四川,不久就开始他戎马倥偬的军旅生涯。王统照则于1927年3月回诸城看望病危的母亲,随之,举家又迁居青岛,之后又去东北、上海,一直艰难地战斗在文学这个阵地上。陈毅、王统照两位文坛挚友长期天各一方。
  重逢后王统照写下 《赠陈毅同志》诗四首
  1954年夏天,两位老友在泉城重逢。时年53岁的陈毅已是赫赫有名坐镇华东的统帅,而文坛宿将王统照也已就任山东省文化局长、省文联主席。30年的离情别绪,使两人分外激动。王统照含泪紧握着陈毅的双手,一时说不出话来。陈毅说:“剑三,今天咱们重逢泉城,我请你一同观赏这个古城的风光吧?”两人同乘一车。陈毅兴致盎然地吟诵:“东藩驻皂盖,北渚凌清河。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王统照同样也用古人描绘济南的名句和道:“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两人时而高谈阔论诗词,时而又沉浸在对当年友谊的深深回忆之中。这一天,他们走马观花地观赏了泉城的湖光山色之后,又乘车驶向济南市区东南方十五公里的龙洞。元代文人张养浩曾称它为“历下多名山水,龙洞为尤胜”。两人穿过芳草如茵、茂树环合的山路,走进“势如垂天云、清芬无限意”的龙洞时,兴致勃发,陈毅深情地对王统照说,山东古典文物很丰富,齐鲁大地还是历史上有名的古战场。这里出过许多名人,是一个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的好地方。他鼓励王统照,在祖国的大好春光里,再拿出新的著述回报人民。他说:“当年你曾用自己的作品唱出了旧时代的悲歌,如今,冬天已过,春风吹暖了人心,春风沐浴着春花,你应该有新的著述回报人间啊!”
  这次泉城重逢令王统照感慨万千,回来以后,他意犹未尽,拿起毛笔,饱蘸浓墨,写下了《赠陈毅同志》诗四首:
  海岱功成战绩陈,妇孺一例识将军。
  谁知胜算指挥者,曾是当年文会人。
  卅年重见鬓苍然,锻炼羡君似铁坚。
  踏遍齐鲁淮海土,为民驱荡靖尘烟。
  藤荫水榭袅茶烟,忧国深谈俱少年。
  愧我别来虚岁月,有何著述报人间。
  明湖柳影望毵毵,半日山游兴味酣。
  好摅胸怀同努力,饮君佳语胜醇甘。
  可惜的是,这四首诗一直放在作者的案头,生前没有寄送陈毅。直到晚年,王统照在繁忙的政务之余,仍然在想着如何实现陈毅的嘱托,去实现自己的宏愿。他说:“我虽已白发苍苍,身患重病,但为了不辜负陈毅同志的殷切希望,我一定在有生之年加倍努力往前赶,我打算写一部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生活的长篇小说,篇幅要比《山雨》长,那个时代的生活,像我这样年纪的人应该去写……”可是这时,一心去实现朋友的嘱托、以著作酬知音的王统照已经力不从心了,他连拿起书案上的书稿都感到吃力,他无奈而感慨地叹道“现在真是手无缚鸡之力,拿起本线装书都觉得沉甸甸的……”
  1957年王统照先生逝世之后,他的家人将先生遗物三件赠给诗人臧克家作为永久纪念,其中之一就是用彩笺楷体字写的《赠陈毅同志》诗四首。那时,臧克家在《诗刊》工作,为了追怀这段文坛佳话,在1958年2月号的《诗刊》上发表了这四首诗,并把王的彩笺题诗手稿送给了陈毅。
  出版《山雨》获罪欧洲避难
  王统照是以探讨人生问题开始小说创作的。1933年9月,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发行其代表作《山雨》。《山雨》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王统照通过作品鞭挞着黑暗的社会,呼唤着山雨——社会变革的到来。由于这本书的革命意义,国民党反动派下令禁止发售,强令修改,并把王统照作为一个“危险人物”列入了黑名单。为躲避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王统照暂去欧洲。
  以探讨人生问题开始小说创作
  1926年,因母亲久病不愈,王统照遂辞去中国大学教授职务,返回诸城相州守候护理。爱子久不在身边,母亲朝思暮想,终于盼得儿子归来,但自己已是病体难支了。母子二人千言万语无从谈起,只有泪水横流。作为独子,王统照这些年很少在家陪伴历尽辛酸的母亲,心中自有说不尽的愧疚,但是,眼下母亲的病情已经危在旦夕,医生也无能为力。
  母亲病逝后,王统照带着儿子迁居青岛,住观海二路四十九号。在青岛期间,王统照曾于1929年9月编辑、出版了青岛文学史上第一个文学期物《青潮》。《青潮》的出版,开拓了青岛新文学的园地,为此王统照费尽了心血,在创刊号上,王统照写了《我们的意思——代创刊词》,其中说:“我们想借助文艺的力量来表达思想,在天风海浪的浩荡中,迸跃出这无力的一线青潮。”他不仅为文学青年修改文稿,校改翻译,而且自己深夜疾书,写出了《刀柄》、《火城》两部短篇小说。在青期间,他创作了诗集《这时代》和《夜行集》。散文方面,出版了《青纱帐》散文集。1931年他又赴东北短期教书并游历,将沿途见闻和东北危亡的深切感受写成报告文学集《北国之春》,反映了二三十年代北方农村的破产和农民的觉醒,风格深厚、沉郁,表明他在思想和创作上取得突破性进展。这期间他还出版有长篇小说《一叶》、《黄昏》,短篇小说集《春雨之夜》、《霜痕》,诗文集《童心》等。王统照是以探讨人生问题开始小说创作的,较早的小说表现了“美”和“爱”的思想,描写青年男女的苦闷,笔调清新,富于主观抒情色彩。有些作品则反映下层人民的不幸生活,具有现实主义倾向。
  鞭挞黑暗社会,被列为“危险人物”
  1932年,王统照集中主要精力写作长篇小说《山雨》。“除了吃饭和会客,几乎整日都在‘书房’里写作,到年底完成了初稿。”1933年9月《山雨》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发行。《山雨》深刻揭露了当时北方农村受军阀的横征暴敛,兵匪的劫掠蹂躏,地主豪绅的剥削压迫,民不聊生的痛苦现状,社会的动荡不安,有力反映了日本帝国主义疯狂侵略下的民族危机。《山雨》是王统照的代表作。
  《山雨》有两个版本,1933年由开明书店出版的版本原有二十八章。由于这本书的革命意义,触犯了国民党反动派,国民党中央宣传委员会以其“颇含阶级斗争意识……予以警告,勒令禁止发行”。国民党反动派把王统照作为一个“危险人物”列入了黑名单。
  王统照本来不同意修改,但因书店经济损失很大,只好将后两章砍掉,才得以再版,所以再版的版本只有二十六章。《山雨》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和评论家的好评。文艺界给予高度评价。茅盾立即化名东方未明撰写书评,他认为《山雨》这部长篇小说“在目前的文坛上是应当引人注意的著作”。作家吴伯萧则把《子夜》、《山雨》同时出版的1933年誉为“山雨子夜”年。他说,《山雨》和茅盾的代表作《子夜》,一写农村的破产,一写城市民族资产阶级的败落,犹如“双峰并峙”。
  《山雨》是王统照心血的结晶,也是他对日本侵略者的暴行的控诉,是为在痛苦中挣扎的劳苦大众鸣不平的呐喊之作。
  在谈到《山雨》的创作时他说:“当年祖国的山河惨遭蹂躏,那时‘九一八’‘一·二八’战争相继发生,日本侵略者强占了我国东北,青岛也成了日本侵略势力猖狂地区。那时候,我在这小楼上常常看到大海怒涛滚滚,浊浪排空,在北风呼啸的天气里,衣服褴褛的穷人流浪在街头,侵略者的水兵酗酒行凶,国民党的警车横冲直撞……就在这‘国破山河在,春城草木深’的时刻,我动手创作了‘山雨’……”
  躲避国民党迫害 筹措资金去欧洲
  为了暂避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王统照决定去欧洲。1934年初回到故乡相州,想变卖田地作为去欧洲的费用,但急切中卖不出去。所以又急促来到潍县找姐姐、姐夫求援,商借银洋。姐姐和姐夫都很支持王统照的决定,丁叔言出面在亲友中暂借了一部分现金,交给了王统照。关于资金的筹措,还有一种说法,那就是王统照的妻子孟昭兰帮了他大忙。孟昭兰,过门时,什么嫁妆也没带,只挎着个黄绸包袱,跟随一个贴身丫环。
  当时,王统照正筹措出国,自青岛回到故乡家中,沉闷不语,孟昭兰便问其情由。经过几番问询,王统照方告知详情。对《山雨》出版为丈夫招致的祸端,孟昭兰已有耳闻,并为他的安全惴惴不安。得知丈夫为出国之事忧心,便慨然表示支持,并叮嘱路途中要谨慎小心,一路平安。这时,王统照方说出路费不足,回乡卖地也无济于事。孟昭兰问需要多少,王统照说大约十万大洋。孟昭兰问何时用,统照说原打算如资费齐备近几天可启程。孟昭兰笑道:“我全包了,保你不误时程。”
  第二天,孟昭兰从包袱中取出一张专用笺纸,为王统照写了一个便条,让他到青岛瑞蚨祥分店找资方代理人取银。王统照一到那里,代理人见了孟昭兰手笔,见是东家来了,忙盛情接待,并好言相对,说带这么多银两,路途中显眼不安全,不如去上海瑞蚨祥分店,或以支票或兑以外券,既安全又稳妥。这时,王统照才恍然大悟,这几处“祥”字号的绸布分店原来是妻子的陪嫁之资呀。
  1934年3月7日,王统照怀着对妻子的敬爱和钦佩之情,依依惜别,乘船由青岛去沪,臧克家、吴伯萧亲自送到码头。3月12日,王统照到上海瑞蚨祥分店办理了外币支票后,在沪文化名人好友十几人,又为王统照旅欧设宴饯行,次日午后,踏上了去欧洲的邮船。王统照通英语和德语,在多数国家交流起来没有问题。一路走来,他并不是只是游览,而更注重的是考察研究,从他的游记中可看出不管走到哪里,他都对那里的教育、就业、文化等情况认真调查研究,研究当地的文学艺术。游历了德国、荷兰后,又到波兰和苏联参观访问,并作诗《九月风》歌颂波兰人民的自由独立运动。在苏联,他曾秘密访问列宁格勒。最后他来到伦敦,在那里的图书馆阅读、抄录资料,准备回国后翻译,介绍到中国来。他在伦敦居住了三个多月,研究英国古典诗歌,考察英国实业教育。后来王统照又到爱丁堡参加了万国笔会,一路上他坚持写作,这一次旅行归来后写下了《欧游散记》及部分诗歌并汇集出版。
  1935年3月,王统照结束了长达一年的欧洲之行,乘船回国,从上海登陆,又乘火车至济南看望了他的岳父孟老先生,然后来到潍县看望姐姐姐夫,小住数日,畅谈了他旅欧的各种见闻,给他们看他旅欧期间所写的诗歌、散文,一家人都非常高兴,他与姐夫爱好相同,知音人听话偏长,一直畅谈到深夜。旅欧归国后王统照又回到青岛,与老舍、洪深、吴伯萧、孟超、臧克家等一起创办了《避暑录话》周刊。
  秉笔直书呼吁民众抗日
  抗日战争爆发后不久,日寇占领青岛后,以“没收”住宅和全部家产相要挟,企图迫使王统照返回青岛。他誓不返青为日寇服务。在祖国危亡的关头,体弱多病的王统照是一个勇猛的斗士,他用笔做武器,唤起民众杀敌卫国。“一江春水红遍了两岸,为民族,为我们的苦难者,我们还将一江血水还报敌人!”这就是《上海战歌》中的句子,是王统照面对敌人发出的怒吼!
  为抗日救亡奔走,誓不为日寇服务
  1936年7月,王统照去上海出任大型期刊《文学》杂志主编。不久,中国文艺家协会在上海召开成立大会,王统照是34个发起人之一,并被选为九人理事会成员。同年10月,王统照在上海积极参加了文艺界爱国救亡和争取言论自由的民主运动,10月1日,与鲁迅、茅盾、郭沫若、巴金、林语堂、谢冰心等21人签名发表《文艺界同仁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这个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中国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的初步建成。此后,王统照为抗日救亡而奔走呼号,发表了大量充满爱国热情的诗歌、散文。1936年10月19日鲁迅逝世,王统照非常悲痛,亲自前往送葬,并编辑了文学月刊纪念鲁迅专号。是年,出版散文集《青纱帐》、诗集《夜行集》及长篇小说《春花》等。1937年6月编辑出版《王统照短篇小说集》。
  抗日战争爆发后不久,日寇占领青岛后,以没收其住宅和全部家产相要挟,企图迫使王统照返回青岛。但他以民族大义为重,誓不返青为日寇服务。日寇恼羞成怒,侵占了其房屋,没收了其财产,并将他积累了半生的藏书损毁殆尽。这使他非常痛心,但他毫不畏惧,毅然回青岛把全家接往上海。
  这一段时间里,他与茅盾、巴金等人冒着生命危险继续从事文学活动。他们白天出去参加集会,调查战况,晚上在灯下秉笔直书,撰写抗战诗文。期间,他在《烽火》杂志上发表了《上海战歌》等诗。同时,还应邀到广播电台和一些大学发表演说,呼吁以文艺这个武器进行抗日斗争。
  1937年末,上海沦陷。王统照坚持留在上海参加抗日救亡活动,成为为数不多的留下来坚持斗争的作家之一。他携全家迁往法租界居住,并改名王恂如,此后,他边工作边从事抗战文学创作,时间长达7年。1938年,他在上海音乐专科学校任教,后被聘为国立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同时为《大英夜报》编副刊《七月》;为《文汇报》副刊《世纪风》写稿。1941年12月8日上午,日军冲进上海租界,王统照为学生上了最后一课,要求学生“要有志气,要有冲破黑暗的精神”。不久,他应聘到开明书店上海编辑部担任编辑。在上海的几年,一家人靠王统照微薄的收入生活十分困难。但王统照仍继续坚持战斗,他参加了“上海文艺界救亡协会”,并和郭沫若、郑振铎、巴金、田汉等11人被选为临时执行委员,积极从事抗日救亡活动,他不断地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诗文,鼓舞群众奋起抗日,打击敌人。1938年4月,他的抗战诗集《横吹集》出版,1940年4月又出版了抗战诗集《江南曲》。
  几无经济来源,被迫赋诗别友离沪
  到了1944年7月,作为作家的王统照主要收入的稿酬和版权已基本断绝。他虽然担任开明书店的编辑,但由于开明书店的经理张锡琛被日本特务逮捕,工资也难以发出,因此全家和一起来上海避难的姐姐和她的孩子们的经济来源几乎完全断绝,生活已十分困难,只能吃苞米面、豆腐渣勉强度日。郑振铎托人买到平价大米,送来一袋,王统照还叫妻子送一部分给姐姐一家。郑振铎在回忆文章中谈到了当年在上海王统照生活的艰难:“在上海编辑《文学》的时候,好像是他一生里最为怫郁的时代,他要应付一切琐碎的编辑事务,还要准备着敌人不意的袭击。编辑部有一个铁门,那门是常常拉上,而且是加了锁的。他的生活也很困苦,收入戋戋,常和我们一同吃着烤地瓜当一顿午饭,就在这样困难的时期,他对他所负责的编辑工作是坚持到底的,是一丝不苟地担任起全部责任。”这一段时间,他的心境不太好,常常想起老家的事,或许是对母亲和故乡人的怀念吧,“他老是说着他山东老家的故事,老是说着他先代的遗闻轶事。我们那时私下里说他道:‘剑三老了!’的确,他似乎是比我,或年纪相仿的朋友们老得多。他很瘦弱,常常咳嗽,却诊查不出什么病,他开始有些气喘,晚上失眠,有时要坐到天明,因为一躺下去就会喘得厉害。”当时大儿子济诚已进入武汉大学读书,在生活没法维持的情况下,王统照决定让妻子和姐姐带着孩子们先回山东,自己一个人留在上海和文艺界的朋友们坚持战斗。
  到了1945年,日伪对在上海的进步作家进行迫害,甚至暗杀,王统照在上海已无法生存,被迫赋诗别友,孤身一人装扮成南北贸易的行商,穿一身灰蓝色的旧长衫,提一只装几件旧衣服的小藤箱,悄悄地回到了山东。本来诸城老家是可以落脚的,但因为怕地方太小,他的名声又太大,易于引起日伪爪牙的注意以至招来迫害。所以,王统照先来到了潍县暂住,秘不外传,过了两个月左右,打听到青岛已无太大危险,才秘密转移到事先在青岛齐东路赁下的一间顶楼。日本投降后,王统照才回到了阔别已久的青岛观海二路四十九号他自己的住宅。1945年12月,青岛《民言报》创办副刊《潮音》,他被聘为主编。至1946年3月24日停刊,总共出刊29期。在王统照的精心耕耘下,《潮音》为青岛的文学发展带来了新的高潮,许多全国知名文人,如郑振铎、郭绍虞、丰子恺、徐中玉等,都有不少作品发表。
  ◎相关链接
  为母校写校歌
  王统照对母校相州王氏私立学堂怀有深情。1936年,在上海担任大型文艺刊物《文学》主编的王统照回乡探亲,还专门向母校的师生作了一个多小时题为“学生”的演讲。他还为母校写了校歌:
  “明白事理,学习技能,中华积病弱为穷。
  身体劳动,精神朴诚,做人救国在于功,大家力合心同。
  衔土的蚁,酿蜜的蜂,你我他,做一个新儿童,做一个新儿童。
  快乐融融,春日的风筝!春日的风筝!”
  也就是在这一年,他还为母校师生们收集的民间故事写了序,汇集推荐给出版社出版。他在这本《山东民间故事》序言中说:“去年由外国归来,以偶然的机会到乡下去住了半个月。一天清早,我的侄子志坚(他是我故乡的小学的校长)抱了一包小学生的抄本给我看。他说:‘小学中练习国语的写作,就出题目上便不容易,不是敷衍应景,就是过于呆板无味,引不起孩子们的兴趣,我与各位先生从去年秋间想出了这个办法,教高级生搜集地方上的故事、俗语、歌谣、谜语,详记出来,既可以保存,又便于他们写国语的练习……这都是学校中五六年级的学生写的……’我在30年前读书时的书房纸窗下,将薄薄的小本子看了十多篇,向着窗外呆想。这些故事在30年前我就听过不少……现在三十几个年头去了,想不到把忘尽的故事在他们的笔下温回了旧梦。”
  没白没黑投身文艺创作
  建国初期,文化建设也同其它方面一样,一切要从头做起。作为新中国首任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省文化局局长的王统照肩上的担子很重。1957年王统照带病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时心脏病猝发,被送到医院。11月29日5时病逝,享年60岁。
  在山东大学任教,支持学生爱国游行
  1946年2月,山东大学在青岛复校,王统照被聘为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在山东大学任教期间,由于教学认真,一丝不苟,深受学生爱戴。1947年5月,学生发动了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青岛市以山东大学为骨干的学生们也组织了游行示威,山东大学的某些领导对此横加指责、百般阻挠。王统照挺身而出,在辩论大会上旗帜鲜明地公开宣布:“学生们的行动是爱国行动”,他振臂高呼:“国无宁日,谈何学习!”“同学们!我坚决做你们的有力后盾!”6月2日,游行队伍浩浩荡荡通过青岛市区,高呼口号。事后,学生们的爱国行动遭到了镇压,学生领袖被开除。王统照也因此触怒了国民党当局,被学校解聘。同年,王统照出版小说集《银龙集》。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了,王统照又被山东大学聘为中文系主任,他愉快地重返校园,为人民执教鞭。他喜爱学生,对教学认真负责,恨不得把全身的本领或他所知道的一切,全都要教给他们。当然最重要的还在于教导他们明辨是非,分清敌我,走上革命的道路。因此学生都很爱戴他。7月2日,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他应邀参加会议,并当选为全国文联委员和文协理事。
  1950年,王统照赴济南,就任山东省文教厅副厅长、山东省人民政府委员。1951年,王统照被选为山东省文联主席,同年被任命为山东省政府文化事业管理局局长。后来又任民盟中央委员及济南市主任委员。1953年9月参加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2次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国文联委员会委员。1954年当选为全国第一届人大代表。
  改编地方戏曲,精心指导《李二嫂改嫁》
  建国初期,文化建设也同其他方面一样,一切要从头做起。作为新中国首任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省文化局局长的王统照肩上的担子太重了:要从全省各地抽调精兵强将组建文化局机关;要筹备召开全省首届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要筹建剧团、电影放映队伍及一些必要的单位;要组织全省调演等,千头万绪,哪一项也少不了,哪一项也没有现成的经验,都得从头开始。不久,又开展了“三反”运动,在运动中,王统照从不感情用事,更不会利用手中的权力去整人,相反他对利用运动整人的人很反感,在运动中,机关干部给领导提意见,提的意见不少,可没有一个人给他们的局长提,往往是给别的领导提意见时还以对比的方式赞扬王统照。
  “三反”运动一结束,王统照便把主要精力放在抓好文艺创作上,地方戏曲他重点抓了吕剧,让省吕剧团改选旧剧目,先后改了《井台会》、《小姑贤》、《拾玉镯》、《姊妹易嫁》等,同时,他特别重视抓好反映现实生活的现代剧目,《李二嫂改嫁》就是在他全力领导和精心指导下的成果。这个戏原是工农作家王安友的小说处女作,改成吕剧后排演过,但很不成熟,可王统照却认准了这个戏而且抓住不放。他集中力量来搞这个戏,特调来创作骨干重写剧本,又从潍坊文工团调来尚之四担任这个戏的导演。当时很多人不理解,认为吕剧是戏曲,文工团是唱歌跳舞的,从潍坊文工团调尚之四来,他又不是搞戏曲的,调来干吕剧团副团长兼导演能行吗?不光这一件事,王统照还支持尚之四从潍坊选调郎咸芬来演主角,当时大多数人不理解并为之担心,可是不久,尚之四就组织几个从文工团选来的演员进行基本功训练,时间不长就掌握了一些基本要领。尚之四又善于虚心请教别人,这个戏在排练过程中王统照一直盯着。就在这一个时期他身体过劳,病情也加重了,同志们劝他只看主要场次,可他坚持看全场,看完后还要参加座谈会,听完大家的意见,他最后再谈意见。1954年,山东省组织了一个相当庞大的代表团去上海参加华东地区戏曲会演,王统照的身体已经劳累到瘦弱不堪的地步,但他还是亲自担任团长,带队去上海。恰恰在这时他又接到去北京开会的通知,他先到北京开完会又赶到了上海,会演结束时大会传来喜讯:山东省凡参赛的节目全部获奖,《李二嫂改嫁》获得全项奖!一下子轰动了上海,轰动了全国!各省市纷纷邀请去演出,几个电影厂也争着来要求拍电影,可是,当山东代表团的同志们载誉而归的时候,王统照却病倒了,住进了上海医院,一直住了半年才回济南。
  逝世后陈毅写诗悼念
  1957年王统照带病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时心脏病猝发,被送到医院。11月29日5时病逝,享年60岁,遗体安葬于济南。
  王统照逝世后,山东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人送的挽联上写着:“文艺老战士,党的好朋友”。他的生前好友老舍、叶圣陶、郑振铎、臧克家、刘白羽等都写了悼念文章。陈毅元帅更是饱蘸深情地写下了《剑三今何在》一诗表示悼念。他在1958年4月12日写了《剑三今何在》一诗,倾诉他们之间的情谊和交往,高度评价了挚友王统照的人品和文品。诗前还写了一个小序:“前闻王统照先生逝世,不胜悼惜。倾读《诗刊》二月号载有剑三赠我诗,生前并未寄我,读后更增悼念。为此赋《剑三今何在》以报之。
  剑三今何在?墓木将拱草深盖。四十年来风云急,书生本色能自爱。
  剑三今何在?忆昔北京共文会。君说文艺为人生,我说革命无例外。
  剑三今何在?爱国篇章寄深慨。一叶童心我喜读,评君雕琢君不怪。
  剑三今何在?济南重逢喜望外。龙洞共读元丰碑,越南大捷祝酒再。
  剑三今何在?文学史上占席位。只以点滴献人民,莫言全能永不坏。
  陈毅在诗后自注:“1954年夏,与剑三重逢于济南,别来已三十年。同游龙洞,共读宋元丰碑,突闻越南奠边府大捷,彼此大喜,举杯为祝。”
  记得臧克家还健在的时候,诸城曾有人提议为他建一个纪念馆,臧老听说后坚决不同意,说“要建也得先建王统照的”。近几年,诸城市委、市政府重修在相州镇的王统照故居,同时,王统照的生平事迹也在新建的“诸城名人馆”中陈列,以纪念这位中国新文化运动史上的泰斗,山东省文化事业的奠基人。
  本期图片 马新义提供(署名除外)
  部分资料来源于丁永志回忆文章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人文潍坊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