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8-12-19 15:49
鄌郚总编

林氏两义士

  林氏两义士
  时间:2012年3月11日 作者:韩镇张少华
  这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这是寿光林氏兄弟英勇救国的抗日传奇。前方,弟弟林经三作为拳术状元投身抗战,用国术和土枪打鬼子;后方,哥哥林信斋以贩卖烟叶为掩护,绕过封锁线,秘密为部队运送粮食。他们是普通人,他们也是战争中的英雄。
  ............................................................................
  弃商从武,国术馆里教拳脚
  林信斋、林经三兄弟出生在寿光市上口镇林家下口一村。他们的父亲林兆祥是当地的名商。林经三是所有孩子中年龄最小的一个。从益都一中毕业后,林兆祥将林经三送到他家在济南的裕祥昌商号当账房先生。然而,林经三从柜上取了三块大洋后离家出走。几个月后,家人才知道他考入北平高等警官学校。期间,他对中华武术有了进一步认识,立志学成报国。1929年,山东省国术馆成立,林经三将国术馆当成了家。他拜窦来庚为师,精习查、滑、炮、洪、武当、少林各门派拳械。林经三技艺超群,他的“狸猫上树”无人可比,一秒钟可以连续攻击敌人不同部位五次。他的散手虚虚实实,在瞬间就能将对手击倒在地。
  不愿从商,考入北平高等警官学校
  1903年,林经三出生在寿光市上口镇林家下口一村。其父林兆祥(字瑞庭)是当地的名商,经营药铺、油粮等多种生意,家境十分富足,其商铺“裕祥昌”在济南商界名声很大。林兆祥有四个儿子、两个女儿,而林经三是所有孩子中年龄最小的一个。林经三自小就受到其父和兄姐的溺爱。
  清朝末年,军阀连年混战、民不聊生,致使寿光一带土匪猖獗,村里绝大多数男丁养家糊口的同时,学武自卫、保家护院成为他们必然的选择。虽然当时林兆祥家境优越,家仆众多,足以自保,但开明的他非常希望自己的儿女文武兼备,经常请当地的“武林人士”到家中做客,教授武艺。特别是林经三的大哥在一次外出运送货物的途中,遭到盗匪的杀害,林兆祥更坚定了这一观点:只有武术高强才能自保,自保了才能做生意。林经三自小就体魄矫健,少时常与玩伴“窜墙上屋”,虽然顽皮,但深得其父的喜爱。
  “爷爷深知文化的重要,儿女只要愿意上学,再多的钱他都舍得掏。叔叔被爷爷送到了益都一中读书后,有一次爷爷去学校看他,学校正在举行体育项目,看到叔叔非常灵活、矫健,还获得了长、短跑等多项运动的冠军后,觉得孩子很有出息。”林经三的侄女林素朴告诉记者,林经三毕业后,林兆祥便将其送到济南裕祥昌商号站柜台,当起账房先生,希望他能继承家族部分产业。可让一家人没有想到的是,林经三仅站了不到一小时,便从柜上取了三块大洋,写了一封信离家出走了。几个月后,家人才知道他与几名高中同学顺利考入了北平高等警官学校。
  立志报国,弃警察局长之职研习武术
  进入警校后,林经三认真学习,成绩非常优秀。期间,他对中华武术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对习武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刻苦学习警技,与同学共勉,立志学成报国。警校毕业后,林经三被委任为当时的寿光、陵县警察局局长之职。他性格刚毅、厌恶当时的政局,崇尚自由,不愿被职务所束缚,特别是因职责缠身根本没有时间练习武术,不久便辞去了官职,与警校同学开始闯荡江湖,寻找名师,实现报国之志。
  后来,父亲林兆祥让林经三在淄博博山一带开煤厂。没多久,煤厂便破产了。林兆祥得知,林经三从不过问厂里的经营,经常到济南窦来庚的讲习所请教武术的事情后,便打消了让他经商的念头。
  把省国术馆当家 担任拳脚科主任
  上世纪初,中国北方兴起新武术运动,发源地就在山东济南,1927年演变为国术运动,其后南京成立中央国术馆,1929年山东国术馆也随之成立,聚集了国内众多门派武术大家。林经三则将国术馆当成了自己的家。后来,他拜窦来庚为师,精习查、滑、炮、洪、武当、少林各门派拳械,更精于技击散打,技艺超群,深得恩师钟爱。
  在国术馆中,有许多我党地下工作者。田镇峰(后到延安,解放后,在国家体委工作)、马礼堂等在馆任职,培养了刘维中等多名抗战勇士。
  出身于山东国术馆的国术抗日者、中华“武林百杰”之一的吴江平是山东国术馆为数不多的健在者之一。林家后代林素朴、林树基等和吴江平至今仍保持着密切联系。
  1942年在激烈的战争年代,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平山县境内,为冲破日寇占据的同蒲铁路封锁线,吴江平凭借扎实的武功、超人的胆量,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怀抱当时任晋察冀边区政府公安总局长的索李波将军仅出生3天的婴儿索岳娜,穿过重重封锁线安全渡过黄河到了绥德分区,他被王震司令员誉为“八路军中的赵子龙”。和吴江平同时过封锁线的中国名作家杨朔和名诗人鲁藜称赞吴江平是“共产党的活武松”。抵达延安后,吴江平火线救婴的这一英雄壮举在延安《解放日报》上刊登,彭真称他是党的好干部。
  据吴江平回忆,他入山东省国术馆拜副馆长窦来庚为师时,国民党山东省主席韩复榘任馆长。此时,林经三已在山东省国术馆担任拳脚科主任。林经三在教授拳脚的同时,还传授学员警技。
  由于窦来庚工作非常繁忙,教授全馆学员课程的职责就由林经三承担。林经三刚开始教授吴江平等学员十二路谭腿,以后练习通背功力拳、披挂拳,埋伏拳,最后是醉拳、猴拳等。林经三技术高超,是他们同期习武的大师兄,窦来庚五虎将之首。林经三与吴江平可谓亦师亦友。
  据原国术馆成员刘维中回忆,韩复榘每月都会到国术馆校阅。国术馆中的会务、行政事务多半是由林经三主持,林经三还教授时任国民党山东省民政厅厅长的李树春太极拳,齐鲁大学、济南高中、省政府等都是林经三替窦来庚去授课。
  攻击人不同地方 一秒钟能达五处
  “我经三叔吃饭的时候常站着吃,一边吃饭一边想武术动作。”林素朴告诉记者,记得小时候家人一块吃饭时,林经三都会将左脚立在地上,而右脚则踩在凳子上,拿筷子和馒头的双手一边吃饭、夹菜,还不时演练武术动作。
  刘维中回忆,林经三武功全面、技艺超群,又兼警技绝招,身步轻捷,反应速度极快,出拳紧密,攻击力极强,备受高凤岭、窦来庚两位名师的喜爱,得其真传,在国术馆成员中,极受尊崇。林经三的“狸猫上树”无人可比,一秒钟可以连续攻击敌人不同部位五次。他的散手虚虚实实,在瞬间就能将对手击倒在地。
  林素朴说:“家里的姐姐结婚,经三叔也在迎亲队伍里忙活,亲友们都知道他武艺厉害,但不知道厉害到什么程度。同族的一位长辈就喊着‘经三给大家比划比划’。谁知话音未落,等这位长辈回头找经三叔时,经三叔已经在附近房屋顶上了。”
  决战名家,30岁成拳术状元
  1933年,第二届国术国考在南京公共体育场举行,来自全国的选手共计427名武术名家参加了比赛。最终,林经三以术科全胜、学科最优的佳绩,获得全国男子拳术甲等第一名,成为国考男子拳术文武状元。此次比赛也因林经三打败各路名家而引起轰动,从而名声大震,为山东国术馆赢得了荣誉。此时,林经三只有30岁。大会仪式后,参加大会的国民党政要蒋介石、汪精卫等与大会工作人员及全体选手一起合影。
  警察找茬,空手独战13人
  据林素朴回忆,林经三在国术馆授课期间,一天骑自行车回家途中碰到一位朋友,就在路边闲聊起来。这时,一辆警用卡车从此经过,莫名停车后,坐在卡车副驾驶位置的一名警察走过来,声称两人站的地方挡了警车的路,有妨碍公务的嫌疑。林经三与对方理论时,这名警察拿起手中的警棍就朝林经三头部抡过,林经三轻抬手臂将其放倒后,遭到卡车上其余12个警察的围攻。不一会儿,13人全部被放倒。
  时任国民党山东省民政厅厅长的李树春曾经跟林经三学习太极拳。得知此事后,他未等众人将事情的始末道出,即道:“此事惟有林经三能敌,除此无他人。”众警察因惧怕林经三,便向警察局局长告状。韩复榘听说了,找到林经三,详细询问情况后说:“你的功夫谁能抵挡?今后望注意,不要再滋事了。”此事在济南民间广为流传,林经三空手独战13名警察成为民众茶余饭后的一段佳话。
  省国术考试中韩复榘赠剑
  始于1929年的山东省国术考试是以选拔国术人才,以备参加中央国术考试及各级运动比赛选手,借以比较观摩提高国术程度,并以“革除国术界向来妄自尊大之陋习”为宗旨。省考每年选出成绩优秀者12人,授武士称号,并注重选拔国考人选。在1930年的山东国术比赛中,林经三以优异成绩夺魁,荣获韩复榘颁发的刻有“山东省第一名,山东省主席韩复榘赠”字样的剑一把(“文革”中丢失),和“国术精华,民族之光”八个烫金字的红色漆棍(“文革”中丢失)等奖品,并遴选为参加当年在南京举行的第二届国考的山东省选手,此时他只有27岁。
  30岁成文武状元名声大振
  第二届国术国考原定于1931年10月举行,因九一八事变而延期。第一届国术国考比赛属于“擂台形式”,有伤害及致命的危险,因此第二届国术国考与第一届截然不同,采取点到即止的方式。1933年10月20日至30日,第二届国术国考在南京公共体育场举行,来自全国的选手共计427名(男418名,女9名)武术名家参加了比赛,其中山东参加比赛的有28人。当时参加大会的国民党政府要人有:蒋介石、汪精卫、林森、冯玉祥、李烈钧、蔡元培、戴传贤、于右任、孔祥熙、何应钦、孙科等,比第一届更为庄严隆重。
  那届国考比术科,并考学科(党义、国术源流、国文);术科比赛分预试和正试两项,预试为单人表演拳、械,能试两项以上者为合格,预试不及格者不能参加正试。正试为两人比武,负者准许再重新编组参加复试,复试中胜者加入正试之胜组进行决赛,负者此时即被淘汰,决试为胜者与胜者比武。
  术科比赛中,取中者以生数多寡分为甲乙丙三等,拳术、长兵、短兵、摔跤四项,其中一项胜六次着取中甲等,胜五次者取中乙等,胜四次者取中丙等。搏击一项,惟重量级人数最少,故胜两次者,即取中甲等,胜一次者取中乙等。其余各级别,则胜四次者取中甲等,胜三次者取中乙等,胜两次者取中丙等。各等名次均按学科分数之多寡评定,分多者名次列前。经过紧张激烈的比赛,最终林经三以术科全胜、学科最优(党义95分、国术源流100分、国文98分)的佳绩,在400余名选手中,获得全国男子拳术甲等第一名,成为第二届国考男子拳术文武状元。此次比赛也因林经三打败各路名家而引起轰动,从此名声大振,为山东国术馆赢得了荣誉。此时,林经三只有30岁。
  ◎相关链接
  国术国考首日 队员高呼抗日
  据在第二届国术国考比赛中代表河南参赛的郭力(原名郭增莲,已故)回忆,到了国术国考第一天,各省都打着各省的旗号,人人都穿上了“好衣服”。那一天阳光普照,她穿着一身老牛皮衣服与参考人员操正步围场地绕了一周,经过主席台时,队员们都已汗流浃背,可是也得向主席台上的蒋介石等人行注目礼,后按照各自的位置就坐。
  在此期间,有一个欢迎队伍特别惹人注意,他们是东北流亡学生组成的队伍,当时东北遭日本侵略已沦陷,东北三省流亡到平津的学生自己组织了一个代表队,旗子上写着“东北流亡学生队”,每位队员穿着与参赛人员大不相同,一身黑绸子制式的衣服,其中两人还拿着两面非常小的小白旗。当这支队伍入座后,其中一名学生将大旗往学生队前面一放,这支队伍的白旗一举就演变成了“九一八”字样,随着字的出现,这支代表队高唱《九一八》这首抗日爱国歌曲,在场的年轻人都跟着唱起来。在场的所有参赛队员又一起唱了很多爱国歌曲。这时,有几个学生率先站了起来,带头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在场所有人员立即跟着高喊,此时国术国考比赛俨然成了一个抗日动员大会。
  郭力回忆,当时主持国术国考比赛的是冯玉祥手下的将军张之江。他是冯玉祥部队的高级军官,也有爱国思想,所以他也不制止大家。这时,台上坐的到底有没有蒋介石、汪精卫这些人,郭力也记不得了。只说当时场面十分悲痛壮观,直到大家尽兴了,才开始正式比赛。
  投身抗日,用国术土枪打鬼子
  抗日战争爆发后,山东国术馆全体武术英豪奔赴抗日前线临朐沂蒙山区,用国术狠狠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林经三以山东国术馆拳脚科主任的身份加入抗日队伍,凭借高超的武功侦查敌情、上阵杀敌。林经三所在的队伍被改编为省属保安十七旅,但是基本得不到武器弹药和粮食的供应。虽然有林信斋提供后勤保障,但和日本军队的军事装备比起来,仍是天壤之别。缺弹少粮的抗日部队就只能和鬼子围着山打游击。
  与国术馆众豪杰奔赴抗日前线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日寇入侵山东省,林经三同省国术馆馆员纷纷要求抗战,副馆长窦来庚更是满怀强烈的抗日救国激情,多次向当时的新任山东省主席沈鸿烈请战。
  1938年2月,窦来庚率已改名为“武士队”的省国术馆百余名队员在山东成立“国民军义勇队”(后改为省属保安十七旅,窦来庚任旅长),并率部在临朐抗战,这支抗日队伍曾一度收复临朐县城,将日军驱逐出临朐县境。
  林经三以省国术馆拳脚科主任的身份先后任十七旅、十五旅武术队队长,他亲自训练战士习武,以太乙门高超武功加其当年在警校所学警技、长短兵课程传授战士,提高战士作战能力。
  遇追捕,棺材底下施挂画轻功
  提到先辈们的抗日经历,林经三的侄女林素朴很激动:“父亲林信斋在后方以贩卖烟叶为掩护,绕过封锁线,秘密为部队运送粮食,而经三叔则跟随部队翻山越岭与敌人展开游击战。”
  在武器落后的情况下,一身的好武艺让林经三多次化险为夷。林素朴回忆道:“有一次,经三叔到寿光传递情报,遭到了日本兵的追捕,他先是逃到家里,后来怕连累家人又逃至教堂避难。没想到日本人又跟着搜至教堂里,经三叔只好躲到一口棺材底部,用双手撑扶全身贴在棺底,日本兵的机枪照棺材一通扫射,将棺材打得浑身是洞,躲在棺底的经三叔侥幸逃过一劫。”
  林经三的侄儿济南太乙门掌门人林树基说:“经三叔的挂画轻功确实了得,他曾告诉我,也是为了躲避日本人追捕,无处可躲的他只好跳入一口水井中,身贴井壁,然后用水桶顶在头顶掩护身体。日军从这里经过时,丝毫没觉察到。经三叔曾说,若不是练过功夫,他还不知道会被日本人打死多少回呢。”
  扮马夫潜入日军驻地侦查敌情
  因身怀绝技,又是民国时期第二届国术国考文武第一名,除了教授十七旅、十五旅抗日战术武功,林经三还经常被派去完成传递情报、刺探敌情等任务。
  为摸清日伪驻地军事部署,林经三被派潜入日伪驻地侦查敌情。林经三不知从哪搞来一身马夫的衣服,还整了一顶破毡帽戴头上,打算扮作养马的混入城内。林树基说:“经三叔虽是习武之人,但细心至极,他轻工甚好,别说行里人,就算是普通百姓一看他那身架就知道是练武的。为了不引起日伪怀疑,经三叔走路时特意微弯身躯,双手插袖,以唯唯诺诺的形象走在路上。”
  轻而易举的,林经三就混过了日伪军的盘查,并获得信任为他们喂马。林经三借喂马时偷偷查看地形,并熟记日伪军火力部署,不料被两名正在巡逻的日本兵发现。林经三迅速恢复矫健身形,寻机一跃而起跳上了城墙,只见他双手护住后脑勺,把头夹在两膝中间,团着身体从高墙翻下。等日本兵反应过来,通知城墙上的人时,林经三早已潜入水中,成功逃离“虎穴”。凭着一身武功,林经三多次成功脱险。
  与敌周旋,三天穿破一双鞋
  林经三所在的国术馆改编的队伍,虽然后来被沈鸿烈改编为省属保安十七旅,但是基本得不到武器弹药和粮食的供应,虽然有林信斋提供后勤保障,但和日本军队的军事装备比起来,仍是天壤之别。十七旅更多的还是与敌周旋,依靠山区有利地形打游击战。“那时十七旅的后勤保障几乎全倚仗着我父亲的支援,但是济南距临朐毕竟路途遥远,沿途又有多道日伪军封锁线盘查,供给不是很及时,缺弹少粮的抗日部队就只能和鬼子围着山转圈圈。”林树基说,“一次,家里给经三叔做了一双新鞋,仅仅过了三天,就没了新鞋的样子,脚指头都落在了外面。家里人问经三叔怎么回事,他倒是轻描淡写,幽默的说‘路跑多了,和窦旅长领着鬼子围着大山转了三天三夜,把鬼子累傻了,哈哈’。”
  可惜一身武艺没有传下来
  虽然旗下战士多有武艺,但窦来庚部队缺乏正规作战经验,1942年8月被日军包围,窦来庚开枪自杀,余部坚持抵抗以至全军覆没,仅极少数人脱险,其中一些人后来到了延安。
  那段时间,位于寿光的保安十五旅旅长张景月闻听林经三高超武艺,以其家人安危作为威胁,迫使林经三到他的队伍中教授战士习武。虽然同为抗日,但林经三总感觉不如和国术馆的兄弟们在一起打鬼子更淋漓尽致,所以他有空就回到十七旅。十七旅被围时,林经三恰不在队伍中,这让林经三非常的悲愤,总感觉对不起兄弟们。其后,林经三杀敌更加勇猛。
  解放后,林经三以经商、务农为主,还曾任寿光商会会长。窦来庚抗日牺牲但是后来定为“反革命”,直到1988年平反追为革命烈士。此前,其部下均受影响,林经三也不例外。他自首后被关押在潍坊监狱,在狱中表现好,多次减刑。林素朴说,“有一次父亲林信斋到狱中探望经三叔,那时我刚考上大学,经三叔不知从哪拿出一条黄色的军毯,让父亲转交给我,说是作为奖励我考上大学的礼物。后来我才知道,那条毯子是经三叔抗日战争时缴获的日军战利品。”1964年,林经三突发痢疾。临终前让其女儿秀英扶着挣扎起身,用尽全力练了一套平生钟爱的太乙醉猴拳。行拳毕,随即倒在床上,双目望天瞠目长叹:“可惜我一身武艺没有传下来”,热泪顺颊滚落而亡。
  接济乡邻朋友从不计回报
  林信斋16岁学徒经商,在寿光上口管理父亲的裕祥昌账目,两年后,即任寿光县城及上口店铺经理。连年的军阀征战,使得不少村民闹饥荒,不少商户更是看重这一商机,纷纷将米价抬高,而林信斋却不顾个人损失,亲自去南方购米开仓济民,村民们前来赊米,从来不记账。
  林信斋19岁来到济南继承了父辈裕祥昌商号的粮栈、酒、油业作坊等,后并兼任济南宝丰面粉厂监事、董事等职。林信斋诚信经营、靠胆识和勤勉生意逐渐火爆,裕祥昌商号在济南商界被他做的名声鹊起。林信斋还经常帮助生活贫困的朋友,凡去商量找他帮忙的,他给予求助者的帮助总是超过对方期待。
  在寿光购置40亩地,乡邻谁种谁吃
  林信斋(1900-1989),字秉诚,山东寿光人。他16岁学徒经商,在寿光上口管理父亲的裕祥昌账目两年中,商业兴旺非常,靠其诚信经营勤俭,生意逐渐发展,家境殷实。两年后,即任寿光县城及上口店铺一切营业经理,并与烟台、青岛等地有商业往来。
  “父亲一生滴酒不沾,而且从来不喝茶、抽烟,虽然家境优越,但从未穿过皮鞋。爷爷林兆祥就是看重了父亲从小养成的朴素品质,在父亲16岁那年,开始陆续将家业交由他打理。”林素朴告诉记者,在当时的家乡寿光,父亲林信斋设有药铺、木业铺、客栈、粮油栈等商号,并购置40余亩田地,还对乡邻说:“我家的地,你们谁种谁吃。”林信斋一生南北闯荡、简朴持家,家业殷实日丰,没有烟酒之嗜好。
  他一生勤俭节约,连年的军阀征战,使得不少村民闹饥荒,不少商户更是看重这一商机,纷纷将米价抬高,而林信斋的做法则截然相反,不仅不顾个人损失,而且亲自去南方购米开仓济民,村民们前来赊米,从来不记账,无私资助乡邻。  “我记得那年我刚满8岁,离家10余年的父亲思念家乡的老宅、想念小时候的一点一滴,春节前特意带着我从济南赶回寿光老家,到达家门口时,还双手举着我从墙头上看家乡的老宅,结果被一名民兵发现,以为我们是小偷,把我们带到了村里的大队部。当时看到有几个民兵带着枪,我非常害怕,开始接受一连番的审查。这时,一名领导发现我父亲后,当场就给了审查民兵两巴掌,并对他说了一句‘当年种人家的地不要钱,没有他我们早就饿死了’。”林信斋的儿子林树基每当回忆起往事,与父亲一同返乡的情景仍历历在目。
  诚信经营,裕祥昌商号在济南名气大
  1919年,19岁的林信斋承祖业来到济南继承了父辈裕祥昌商号的粮栈、酒、油业作坊等,后并兼任济南宝丰面粉厂监事、董事等职。
  林信斋诚信经营、靠胆识和勤勉生意逐渐火爆。在济南泺口,林信斋以制造酱菜、食醋为营生逐步扩大生意,先后在济南商埠火车站、南大槐树街道附近等地段增开粮栈、油坊、酒坊等,先后在济南泺口、南大槐树建起房屋400多间,裕祥昌商号在济南商界被他做的名声鹊起。当时的裕祥昌粮栈就是现在的济南火车站货场,粮栈前面是店面,中间是院落居住,后院就是仓库及铁路线,地理位置相当优越。他还经常到南京、镇江、常州、上海做外庄,并帮助二哥林秉中在寿光老家盖起二层楼房。
  在济南林信斋的作坊里经常吃饭的达百十人之多,济南解放前后,各商栈里均有电灯,林信斋还制定了人走灯灭节约用电等店规。裕祥昌商号订阅各种报纸,有账房会计数名,备有电话、电扇、楼房,大院子里有压水井、工人也有洗澡堂等较为齐全的设备。
  林信斋因接济乡邻,口碑不错,“文革”时,一名贫下中农请林信斋到家中吃饭,其儿子回家后非常不愿意,因为林信斋当时是地主阶级。而这名贫下中农则异常愤怒地对儿子说:“我们家还欠着他几斗麦子、几袋粮食呢,这是我们家的救命恩人啊!”而林信斋则说:“我们之间已经没有账了。”
  “我记得父亲80多岁时,我从北京返回济南家中,刚进家门就发现客厅里坐着一名流浪汉,父亲则自己在厨房忙活着蒸馒头、炒菜,让这名流浪汉先吃,吃剩下的我们一家人再接着吃,父亲胸襟非常宽广,从来不排斥弱势群体。”林素朴感慨地说。
  林素朴说父亲的一位友人因生活贫困,特意赶到商号求助,希望能借钱购买人力车谋生。林信斋当场拿出一张“支票”给了对方,而他的朋友因为从来没有见过“支票”,很是不悦:“来找你借钱,你给我一张废纸有什么用呢?”随后悻悻离去。而当其拿着“支票”到车行找老板买人力车时,老板却问其:“你要买几辆人力车啊?”这名友人方知道“支票”的价值,对林信斋的慷慨解囊异常感动。
  运粮到临朐支援抗日将士
  日寇侵占济南,当时窦来庚率山东国术馆全体馆员奔赴沂蒙山区进行抗日活动。部队无军饷供给,粮、钱、药品极缺,武器装备简陋,部队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林信斋则以商人的身份,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多次用麻袋把粮食用火车托运给抗日将士。期间还得到了一位日本商人的帮助,在过日军封锁线时得以顺利通过。抗日战争时期,他接济了无数的乡亲,不少青年经他的资助投身革命。林信斋还花巨资将被抓的地下党员救出,接到家里养伤并设法送到延安。在1948年淮海战役期间,林信斋所在的济南宝丰面粉厂全体人员,支援前方突击两个月生产1300万斤面粉。
  从济南偷运粮食,辗转运到临朐给抗日将士
  1937年,日寇侵占济南,窦来庚率山东国术馆全体馆员奔赴沂蒙山区进行抗日活动,林经三也在其中随队抗日。当时部队上无军饷供给,粮、钱、药品极缺,武器装备简陋,部队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林经三多次到济南兄长林信斋家中求援,并带药品钱物等返回部队。林信斋则以商人的合法身份,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从(济南一大马路纬五路)火车站自己开设的粮栈里,多次用麻袋把粮食用火车托运到益都(青州)。当时首先把粮食运到益都的粮栈,然后用马车通过敌人的封锁线,通过层层关卡几经辗转,秘密将粮食运送到临朐十七旅驻地,赠送给抗日将士以支援抗战。
  著名作家冯益汉先生写的小说“武林窦来庚”中有记载,为及时支援部队抗日,林信斋经常亲自到临朐收购烟叶、蚕丝等土产品,运往青岛出港到上海变卖后再到苏、杭购买粮食,再运到济南。当时,林信斋全家老少数十口人的生活十分节俭,但支援前线的行动却一直坚持多年。为了支持胞弟林经三专心习武抗日,林信斋更是承担起经商、孝养父母、赡养其弟全家的重担。
  原西北军二十九军军事训练团炮兵科学员兼任武术教官、现中国武当武术联合会名誉会长吴江平和林信斋是好友。今年已经百岁的吴老曾这样告诉林树基:“你叔叔(林经三)所在的十七旅几乎没有军饷,甚至连吃饭的粮食都不敢保证,就靠你的父亲(林信斋)。你父亲挣钱,你叔叔花钱,还支持窦来庚的部队。”
  日本兵搜查,林信斋在日本商人掩护下脱险
  林信斋的儿子林树基说,“父亲不顾生命危险支援抗日队伍的事情甚至还得到了日本商人早松(音)的帮助。有一次,父亲运送粮食过日本人的封锁线时遭到了日本兵的严厉搜查,正当日本兵欲拿刺刀挑看马车上的盖布时,父亲虽表面上未见慌乱,心里却是十分的担心,他并不是担心自己运粮被抓丧命,而是担心粮食被扣,前线抗日将士饿着肚子无力杀敌。就在这时,和父亲常有生意往来的日本商人早松及时出面,对检查的日本兵说‘这车货物是我的,中国人只是帮我运送一下’,在早松的掩护下,这批粮食才得以及时被送往前线。”
  林树基说,“父亲曾经告诉我,早松虽然是日本人,但在做生意时,父亲一直诚信待人,得到了早松的好感。后来日本战败,早松也跟着受牵连,但早松曾经支持过抗日事业,所以父亲又冒着被杀头的危险,掩护早松回国。父亲说,做人要讲良心,要知恩图报。”
  出巨资营救地下党 为部队购买生活品
  “当时八路军伤员到家中疗伤,家中的女眷、仆人们俨然成了护士,帮助受伤战士洗伤口、换药、端水、送饭,照顾得无微不至。”林树基告诉记者,当时父亲林信斋在济南经商的地段内院很大,有厂房和住所,在济南的居所中,他接济了无数的乡亲,在这里求职、上学、习武的人更是难以计数。不少青年经他的资助投身革命。而抗日战争时期,家中常是各部队的驻地,期间曾有八路军伤员慕名到其家中疗伤养病,要知道当时收留伤员是何等的危险,而林信斋则是欣然接受,待伤员复原后,亲自掩护他们归队。
  “抗日战争时期,父亲给窦来庚的十七旅送粮,由于经常被日本兵盘查,运送粮食要冒很大的风险,这时林信斋想到了用黄金代替。在变卖了部分家产后,攒了一斤的黄金,托临朐一名朋友代转给窦来庚抗日,谁知竟被这人私吞。”林素朴告诉记者,随着多次支援抗日,连年征战货物运送出去,资金收不回来,林家家境开始衰落。
  林信斋的表弟张信孚(字光成)及多名中共地下党员曾被国民党抓去严刑拷打,林信斋几经周旋出巨资将他们救出,接到家里养伤数月后设法送到延安参加革命工作,解放后,张信孚曾任大连商业局局长。解放初期,林信斋就经常和八路军某部来住,非常关照部队的供给,多次出巨资购买生活用品送到部队,深得部队战士的信任。
  几年前,林素朴春节探访一位在北京工作的70多岁的本家堂兄,在聚会的家宴上,堂兄举起第一杯酒感言道:“这第一杯酒是纪念和感谢逝世的三伯父对我们的养育之恩,是他老人家当时供养我们家乡的好多年轻人上学、习武,走到不同的工作岗位。我也从这个家到了部队,当了干部来到北京。”
  突击生产赶制面粉 全力支援淮海战役
  1948年淮海战役期间,时任华东支前司令部粮食部部长的张劲夫在回忆山东人民对前线的支援时,特别称赞林信斋所在的济南宝丰面粉厂全体人员,支援前方突击两个月生产1300万斤面粉的感人事迹。
  济南解放后,林信斋坚决支持国家公私合营政策,毫无保留地捐献出自己的所有产业。公司合营后,人民政府立即帮助公司恢复生产。济南军管会的同志动员职工加快维修机器,迅速开工生产。全体员工听了报告后,群情振奋,全面展开工作,1948年10月初,在全市率先开机生产。11月20日,济南市支前委员会下达三个月生产30万袋面粉支援淮海战役的加工任务,号召大家“全力以赴 支援前线”。当时,公司生产线严重失修,只能开半条线生产,日产面粉仅2500袋。为确保按时完成任务,公司决定“一边生产,一边抢修设备”。而不甘心失败的国民党军经常派飞机飞临济南上空狂轰滥炸。公司设备简陋,又缺少备品备件,困难重重。但是公司员工满怀对新政权的热爱,集中群众智慧,坚持边生产、边维修。为避免敌机轰炸,他们把制粉楼的门窗全部用红黑布遮挡起来,在灯光下坚持生产和维修。1949年1月12日,制粉楼附近落下两颗炸弹(未爆炸),生产仍一刻未停。就这样,他们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提前完成了修机工作,实现全线生产。次年一月日产量达到5000袋,终于按时完成了1320万斤支前面粉的加工任务。
  为此,济南市支前委员会授予宝丰公司“突击生产,支前模范”的锦旗一面,现仍在“淮海战役纪念馆”展出。
  待恩师如父获太乙门真传
  1924年,林信斋与弟弟林经三正式拜高凤岭为师,习练少林、武当太乙诸门派拳械。抗日战争时期,当他闻高凤岭老师生活无援时,即到诸城为其购良田十二亩,在诸城待两月帮助师傅盖房数间维持生计。知道恩师高凤岭有病后,又多次接老师到济南南大槐树家中医病休养。他的所做所为,感动了高凤岭,高凤岭将全部技能和密不外传的深邃拳理,传授给他。上世纪五十年代,济南习武成风,武术界经常举办一些表演和比赛,林信斋和秘道存先生联袂表演的醉猴拳对打是每次武术表演中最为精彩,最受欢迎的节目。解维崇是林信斋的爱徒,10岁就跟随林信斋习武,林信斋毫无保留地将绝学醉猴拳传授给了他。
  所做所为感动恩师,终得太乙门真传
  林信斋与弟弟林经三自幼热衷武术,为寻求武术真谛四处寻访名师。父亲林兆祥深知儿子醉心武术,便通过济南的朋友介绍,于1910年结识当时济南太乙门武术名家马良、高凤岭。每次林信斋来济,都会专程向两名武术名家请教,当场演练武术技能,由于整日里忙于家族生意,未正式拜师学艺。
  1924年,高凤岭被评为中国十八武术名宿之一。当年,林信斋与弟弟林经三正式拜高凤岭为师,习练少林、武当太乙诸门派拳械。从此尊师教诲,晨练暮研,刻苦非常,从未稍辍,几十年如一日。1928年第一届全国武术国考十五名之一的窦来庚是其同门师兄,三人关系非常要好。
  1931年,沈鸿烈主张由政府出面,社会各界捐助,在馆陶路6号广东路建设功能齐备的青岛国术馆,沈鸿烈担任馆长,高凤岭先后担任教务长、副馆长,林信斋到青岛拜见时任青岛国术副馆长的高凤岭老师,并在青岛居住18天,学习深造太乙拳。
  1932年山东国术馆由窦来庚担任副馆长(馆长由韩复榘担任),与窦来庚同时习武的林信斋更是对山东国术馆和“志成武术研究社”的活动积极予以资助,并任该社的编审。
  抗日战争时期,青岛国术馆解散,林信斋闻高凤岭生活无援,即到诸城为其购良田十二亩,在诸城待两月帮助师傅盖房数间维持生计。
  1940年林信斋在济南西部南大槐树(铁路大厂附近)购置土地建房70余间,开办酒油业,整个一条街都是他的商行,在此期间生意兴隆,随即全家迁此居住,并经营粮食生意。后闻恩师高凤岭有病,并多次接老师到济南南大槐树家中医病休养,自有包车出入。期间高凤岭老师对林信斋讲:“你对我这么好,我不能像我的老师那样留一手,我要把全部的技能传授给你。”当时林信斋跪拜老师。
  在南大槐树家中,林信斋把屋内四面装上镜子练武,高凤岭更是倾其全部技能和密不外传的深邃拳理,授于至爱弟子林信斋。来裕祥昌商号务工者皆是乡邻,白日务工,夜晚习武,大院里常常灯火通明,打拳的、舞刀枪棍剑的,热闹非常,父亲的师兄弟武术高手秘道存、高胜武来家长住,林信斋每日待他们如上宾。
  林信斋一生酷爱武术,原中央国术馆馆长杨松山,享有八路军“赵子龙”美誉的武林名宿吴江平,山西大学教授陈盛甫、韩冠州等武术名家皆为其挚友,经常到他家叙旧,畅谈。在济南的武术朋友名家李赞臣、刘新亭、于同林、朱宪章也经常到家做客、切磋,大观园市场里的武术界朋友、摔跤界的名家佟顺禄、谭树森等也有很好的交往。
  将绝学醉拳传授给爱徒解维崇
  林信斋的弟子宫尚清告诉记者,五十年代初,他拜林信斋为师。当时济南习武成风,武术界经常举办一些表演和比赛,而林信斋与另一名著名武术家太乙门拳师秘道存先生联袂表演的醉猴拳对打是每次武术表演中最为精彩,最受欢迎的节目。
  解维崇10岁跟随林信斋习武,林信斋将绝学醉拳、猴拳等武艺传授给了他。而解维崇经过努力也练就了一身好的武术,曾多次在武术比赛中获奖,还担任了济南武术馆的教练。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林信斋的推荐下,解维崇跟随著名武术家于承惠先生习武及从事电影电视剧的武打设计工作。上世纪九十年代时,解维崇已能独立承担影视剧的武打设计和动作导演重任。以后,他已在8部电影、400余集电视连续剧中,分别担任武打设计、武术指导、动作导演。比较有名的有30多集电视剧《成吉思汗》、36集电视连续剧《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电影故事片《东归英雄传》、故事片《险恶江湖逍遥剑》《闯关东》等,成为山东武术界升起的一颗明星。
  四处宣传太乙门功夫 81岁时比赛仍获奖
  林素朴说:“父亲林信斋尊师教诲,晨练暮研,刻苦非常,从未稍辍,几十年如一日,臻炉火纯青之境地。为宣传太乙门派功夫,年近80岁了还奔走到北京、上海、沈阳各地宣传太乙门武术,在武术比赛场地见到爱新觉罗·傅寰,还与其交流太乙武术。他到石家庄、太原等地的全国武术比赛场寻找机会表演。最后还是在武术挚友山西大学教授陈盛甫的擀旋下实现了他当众表演的愿望,那次表演太乙醉猴拳他已经是80岁高龄的老人了。”
  林信斋乐观豁达面对人生的奔波、艰辛、坎坷,酷爱武术的情愫百挫不泯。1981年,他81岁了,仍以不老的精神,精湛的太乙拳猴拳,参加济南市武术比赛并获得一等奖,终于圆了他的一个梦想。
  林素朴这样评价自己的父亲:他对国家是真情,他对武术是痴情,他对乡邻是深情。
  儿女倾心传授弟子众多
  林信斋晚年曾经这样告诫儿女:“武术应该摒弃门派之见,博采百家之长,把所有的技艺都传授给徒弟,把真传留下,这是国家的民族的,不能作为私人财产。”而林信斋的女儿林素朴和儿子林树基谨遵父亲教诲,传授、发扬太乙门功夫。林素朴弟子众多,其中有大家所熟知的释小龙,还有功夫“新星”李渊和李炳雷弟兄俩。林树基协助父亲林信斋义务授徒,辅导训练学员参加武术各大赛事及交流活动。从去年开始,林树基还到学校免费授课,教学生练习太乙门各种功夫。
  林信斋告诫儿女,要把武术真传留给后人
  林信斋笔耕不辍、晚年伏案整理撰文十余万字。林信斋65岁时才退休,87岁时还在教授学生,他晚年曾经这样告诫儿女:“武术应该摒弃门派之见,博采百家之长,把所有的技艺都传授给徒弟,把真传留下,这是国家的民族的,不能作为私人财产。”当他89岁离开人世时,他留给人世的是对革命的无私捐助,和那十几万字的习武心得。
  自1950年开始,林素朴便跟随父亲林信斋、叔父林经三习武。1958年,遵父教导,拜济南著名武术教授王新泉习武,进入济南业余体校武术队。1960年在山东省武术表演赛中获一等奖,同年考入北京体育学院预科,继升本科。在甘肃工作期间任地区业余体校武术教练,先后培养运动员30余名,在省级武术比赛中获取18项次第一名。1985年调至河南省体委(现体育局)工作,后任武术馆(处)副馆长等职务,她教授、辅导的队员在全国“武士杯”、全国太极拳、剑、推手比赛中多次获第一、二名。
  林素朴弟子众多,有多位已成为功夫新星
  林素朴说,在众多弟子当中,印象最深刻的还要属释小龙、李渊、李炳雷。
  “我算是看着释小龙长大的。初次见到他时,他只有三岁。后来我介绍他到河南省电视台录制少儿节目,从而让更多的人认识。”林素朴告诉记者,1997年,受菲律宾体育总会邀请,林素朴作为河南省武术代表团的副团长,带领19名武术队成员前往菲律宾,参加圣诞节当天的表演,当时就有9岁的释小龙、释小虎等人。由于两人年龄小的原因,签证还曾遭拒差点未能成行。释小龙后来还拜林素朴的丈夫李德成为师父,学习武术。李德成1942年生,辽宁沈阳人,中国国家级武术教练,首届东亚会中国武术队教练。河南省体育局武术队主教练,中国武术高段九段位。对武术的热爱使他们夫妻俩一路相携,共同培育了不少弟子。
  功夫“新星”李渊是林素朴的爱徒,在《少林寺传奇》第一部中饰演“二师兄”慧石。李渊是全国武术冠军,曾为李连杰、甄子丹等大明星做过动作替身。林素朴告诉记者,李渊与李炳雷两兄弟自小跟随她学习武术。他兄弟俩家庭条件不是很好,“必须吃苦练功才能摆脱受冻挨饿的困境。”随哥哥学武后的李渊一直坚信这句话,经过刻苦努力与坚持,多次获得全国武术冠军,曾取得全国传统武术锦标赛醉剑、对练第一名,北京大学生武术锦标赛剑术第一名。
  “后来我将李炳雷介绍给了当时北京武术队的吴彬,也就是李连杰的师傅,自此他便进入北京武术队发展。”林素朴感慨地说,作为一名老师,只能在某一阶段给徒弟一个明确的指导,在看出徒弟有错误时给出一些引导和帮助,希望每个徒弟都能成才这是她最大的愿望。
  林树基文武兼修,义务授徒传承太乙门武术
  林树基(别名全意),1950年生于济南,武当太乙门派传人。林信斋之子、林经三之侄。林树基自幼在父辈严格教诲下习武;练习弹腿,埋伏拳,金刚拳,五虎枪,剑,棍,少林拳械、太极拳、太乙门拳械及散手对打等;并多次在市级比赛中获奖。他协助父亲林信斋义务授徒,辅导训练学员参加武术各大赛事及交流活动,获得了优秀成绩。
  长期受慈父武德教育的影响,几十年来,他与师兄弟们情同手足,相聚时互相切蹉技艺、授徒、寻访武术先辈,共研武术传承。
  2005年8月,经过多年的筹备,林树基协助任河南武术管理中心原副主任的姐姐林素朴、山东师大的李成银教授共同发起:“国术救国”——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大会及山东武术抗日救国大型图片展览。
  2010年济南市人民政府批准济南太乙门为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已被推荐山东省文化遗产。
  为传承太乙门武术,2011年2月19日上午,“济南太乙门武术研究会”召开成立大会。林树基举荐胡承骏担任会长,林树基担任秘书长。据了解,62岁的林树基目前仍在为社区义务传授武术。
  太乙门进驻小学 成为学生选修课
  2月28日下午,记者在济南市张庄小学看到,六年级的学生正在校园里练习太乙拳。据了解,2011年4月在槐荫区体育局的推荐下,济南太乙门进驻济南市张庄小学,林树基与师兄弟宫尚清、刘长海、蒋东明、相倩、曲元一等首先对学校400名学生教授太乙门武术操,及全校普及太乙门拳械,目前已进入学校选修课程。2011年,林树基带领学校学生参赛,学校共获得四项奖励(奖牌、锦旗、花瓶、证书)。学生共获得25张证书,一块银牌,7块铜牌,老师获得一块银牌的好成绩,并在市文化局的安排下参加了2012年1月31日第三届齐鲁民间艺术非遗表演。
  每天下午4时,张庄小学太乙门专业队20名队员都会在林树基的指导下,练习太乙门各种功夫。
  张庄小学校长张本青告诉记者:“武术进校园不只是为了学生强身健体,济南太乙门的各掌门人本身就有着感人的故事和文化传承。无论是林经三的舍身抗日还是林信斋的无私支援,还有林树基的免费授课,这都值得学生去领会去学习。我们把它引入学校作为一门课程,就是让学生文武双全,及学习传承传统文化,又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林树基与姐姐林素朴目前正整理父亲十余万字的拳理遗稿,姐弟俩和师兄弟刘长海、蒋东明、胡承骏拟稿出版太乙门拳械书籍。
  本期资料由林素朴、林树基、李涵霏提供 图片由本报记者 张少华 韩镇 翻拍(署名除外)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人文潍坊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