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8-12-26 06:59
鄌郚总编

两汉青州刺史部

  两汉青州刺史部
  秦始皇统一天下,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全国分为36个郡,后扩大为46个郡。原齐国故地划分为5个郡:临淄郡,治临淄;济北郡,治博阳(今泰安);胶东郡,治即墨;琅琊郡,治琅琊(今胶南),东海郡,治郯城。秦朝实行郡县两级制,郡下设县,县下虽设乡、亭、里,但不作为主要行政区划。今青州市境大部属临淄郡管辖。
  秦朝残暴统治,民不聊生,终于爆发陈胜、吴广农民大起义;项羽、刘邦及六国贵族趁机起兵,推翻暴秦,项羽做西楚霸王。在齐国故地,项羽封田齐的后裔田市为胶东王、田都为齐王、田安为济北王,所以,古青州又被称为“三齐”。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大将韩信带兵平定三齐,古青州地入汉。今青州市弥河镇大关营村有韩信桥、点将台等古迹,民间相传为韩信设关扎营之处。
  汉承秦制,仍沿用郡县两级政区制;同时,又对同姓贵族和异姓功臣分封,建立了许多王国和侯国,实行郡国并行制。今青州市境,中心地带属齐郡广县,东境属菑川国剧县,东北境属北海郡益县,西南境属泰山郡莱芜县,南境属齐郡临朐县。
  广县,管辖今青州市的中心区域,为商奄、周丰的故地,也是西汉刘邦的功臣召欧的封地。召欧,汉初名将,跟随刘邦在沛县起兵,进入关中,曾驻兵霸上,阻挡项羽;后来,又带兵平定燕、赵等地,战功卓著,在刘邦封侯的140余名功臣中,名列第28位,封广县严侯,食邑2200户,传五世,后无嗣,国除。汉元帝时,又封淄川孝王之子刘便为广侯,食邑广县,传三世。广县县城在今青州市区西南1公里,西濒南阳河,东临瀑水涧。郦道元的《水经注》称广县为“旧青州刺史治,亦曰青州城”,大约是两汉时期青州刺史的常驻之地,应该是历史上的第一座青州城。
  剧县,治所在今昌乐县尧沟镇附近,管辖到今青州市东部和北部平原地区。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刘贤的封地,号为菑川国。汉初,刘邦封自己的兄弟和子孙为诸侯王,长子刘肥封在临淄,为齐悼惠王,任用名臣曹参为齐国的国相,曹参在齐国九年,政绩显著,接替萧何担任汉朝丞相。后来,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朝廷采取“削藩策”,“众建诸侯以少其力”;施行“推恩令”,齐王的封地一分为七,刘贤被封为菑川王,治剧县。“七国之乱”时,齐地诸王跟随造反,大多被灭国,唯留菑川、城阳二国。《史记》载:“天子怜齐,为悼惠王冢园在郡,割临淄东环悼惠王冢园邑尽以予菑川”。看来,西汉时的菑川国(剧县)占有今青州市内最为富饶肥沃的土地。
  益县,县治在今寿光市城南益城村,管辖到青州市东北部地区。汉武帝时,封齐懿王之子刘胡于益县地,称益都侯,侯城在今寿光市城北。三国曹魏时,改益县为利益县,又改为益都县,治益县地,曾为青州刺史的治所。
  汉朝“文景之治”,与民休养生息,全国呈现出繁荣发达的景象;到汉武帝时,文功武略,拓展疆域,郡县增多,中央无法直接控制100多个郡国,所以到了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把全国分为13个监察区,称为刺史部,名称多搬用《禹贡》里的九州名,其中,就有青州刺史部。汉武帝刘彻曾数次巡查青州刺史部,征和四年(前89年),年近70岁高龄的刘彻再次巡行青州,东至莱州大海,并在巨洋淀(今广饶大王以北)躬身事耕。
  青州刺史部管辖范围很大,包括东莱、北海、临淄、千乘、济南、平原七个郡和菑川、高密、胶东三个诸侯国,辖93个县,区域相当于今山东省的鲁北和胶东地区(彩页 西汉青州刺史部)。
  刺史部是监察区划,它的长官叫刺史,官位并不高,俸禄六百石,相当于一个县令,也没有固定的治所。其职权是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巡查所属的各个郡国,明察暗访郡守县令的政绩和操守,每年年终到京师向皇帝汇报,对有问题的官吏进行弹劾。到汉成帝时,为了强化刺史的地位,把俸禄提高到二千石,与郡太守相同。自汉元帝后,刺史配备属官,权力越来越大。
  汉武帝任命的第一任青州刺史,名叫刘德,事迹无考。比较有名的是第四任刺史隽不疑,渤海(今无棣)人。后元二年(前87年),汉武帝死,昭帝年少继位,临淄齐孝王的孙子刘泽,交结郡国豪桀,联络燕王刘旦,企图先杀掉青州刺史,起兵谋反。其阴谋被隽不疑发觉,迅速收捕刘泽等人,平息了叛乱。隽不疑因功擢升为京兆尹,赐钱百万。
  隽不疑为政素有好名声。他认为:“凡为吏,太刚则折,太柔则废,威行施之以恩,然后树功扬名,永终天禄。”所以,他巡查郡县,都要认真平反冤狱,而且得到母亲的支持。每次回家,母亲就问:“有没有平反,救活了几个人?”如果隽不疑平反得多,母亲就喜笑颜开,给他做好吃的;如果听说没人被平反,就不高兴,甚至不给做饭。所以,史称隽不疑做官“严而不残”。
  此后,担任青州刺史的还有萧育、召休、胡常、房凤、马宫等人,《汉书》均有传。其中,马宫政绩尤为突出,受到朝廷和青州士民的赞扬,迁为汝南太守,最后官至丞相。
  西汉末年,政治腐败,经济衰退,导致王莽篡国,建立“新”王朝,乱改行政区划,地名大乱,也造成社会经济的极大混乱,从而引起了全国性的农民大起义。王莽新朝天凤五年(公元18年),琅琊人樊崇在莒县聚众起义,得到青、徐一带广大饥民的拥护,活跃于海、岱之间。由于起义军以朱砂描眉,故称“赤眉军”。赤眉军先在诸城大败官军,歼敌万余人,乘胜进入青州,然后转战中原,与王匡领导的绿林军相互配合,推翻了王莽“新”朝。
  赤眉军西征后,青州地区一时出现权力真空。琅琊人张步聚众数千起兵,接受割据山东的汉宗室后裔刘永的收编,称辅汉大将军、督青徐二州,进驻青州。张步在剧县举行了大阅兵,然后分兵略地,相继占领青州各郡国,“专集齐地,据郡十二”,成为一支雄厚的武装力量。
  汉宗室刘秀借农民起义之机,起兵恢复汉室。他挫败各地割据势力,登上帝位,建立东汉。建武二年(26年),光武帝刘秀对山东用兵,派使节伏隆到剧县,招降张步。张步不从,杀死伏隆。刘秀平定刘永等其他割据势力后,派大将耿弇向青州进军,一举攻克临淄。张步亲率大军,企图夺回临淄,结果被耿弇击溃,逃回剧县,刘秀大军尾随而至,张步兵败势穷,不得已放下武器,投降刘秀。刘秀亲自巡查青州的临淄、剧县,至此,青州置于东汉政权的管辖之下。
  东汉刘秀统一全国后,重新设置十二个州,州下为郡,郡下为县。每州设刺史一人,配备属僚,刺史的权力增大。青州刺史部管辖两郡四国,即平原郡、东莱郡、齐国(治临淄)、北海国(治剧县)、乐安国、济南国。今青州市东部、北部属北海国,西部、南部属齐国。青州刺史仍然没有固定治所,时常在广县、剧县、临淄县等地居住。
  东汉时期,担任青州刺史的有王望、鲁丕、王龚、法雄、李膺、焦和、孔融、臧洪、黄琬等人。王望任青州刺史时,旱灾严重。他未经请示,就私自开仓赈济饥民。汉光武帝要治他的罪,经大臣钟离意劝谏,“嘉其义,赦之”。鲁丕任青州刺史,“务在表贤能,慎刑罚”,境内大治。王龚担任青州刺史,弹劾惩治贪浊郡守数人,皇帝嘉奖,提拔为尚书。
  东汉永初二年(108年),青州北海剧县人张伯路领导农民起义,横行滨海九郡,杀郡守县令多人,声势浩大,震动朝野。这时,东汉朝廷派法雄为青州刺史,与冀州、幽州的兵马分进合击,围攻起义军。张伯路战斗失利,作长途战略转移,退守辽东海岛。休整后,又从辽东渡海出击青州,被法雄击败身亡。法雄镇压农民起义极为残酷,但为政廉明,每次断狱,都详细查问案情,观察囚犯脸色,辨别真伪,不徇私情。所以,他的属官中不守法者,纷纷挂印逃走。
  汉桓帝时,李膺担任青州刺史。李膺是东汉“党人”领袖,素有声望。他在青州刺史任上,平时少言寡语,不喜交往,但办事认真,对贪赃枉法之事决不宽宥。所以,青州所属各郡县的贪官污吏,对他畏如寒蝉,不少人也弃官而去。李膺后来到朝廷任司隶校尉,与太尉陈蕃、北海相杜密等党人“清议”朝政,反对宦官,在东汉末年的“党锢”事件中被杀。
  东汉末年,朝廷为了镇压农民起义,巩固自己的统治,规定州的刺史(州牧)开始掌握一州的军事、行政、民政大权,成为权顷一方的封疆大吏。青州刺史仍然管辖着今山东北部和东部地区,有齐、东莱、北海、乐安、济南、平原等六个郡国,辖65个县,治所相对固定在临淄。
  (《青州上下五千年·十一)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青州文史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