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admin [楼主] 发表于:2013-04-24 16:40
昌乐 刘文安

水晶中质朴的火焰(王星莹)

  水晶中质朴的火焰
  ——评马进散文集《流年碎影》
  王星莹
  马进老师的散文集《流年碎影》就捧在我的手里,读着读着就怎么也读不下去了,我的心脏跳动过速,血液就要从嗓子中涌出!感情的潮水已将我淹没,激动地泪水已将我的双眼模糊。
  是啊,真是很少读到这么朴素,这么激动人心而又博大丰富的文字了。
  男儿不流泪,只是未到动情处。
  欲罢不能,欲读还休。马老师,你为何要写出这么折磨人的作品!
  这是我读《流年碎影》的第一感受。那时的《流年碎影》还是未成书的打印稿。由于激动,产生了阅读困难,我写下了以上几行文字。
  那么,究竟是什么东西这么强烈而深久地打动了我?待心情慢慢平静下来,这个问题的答案也渐渐在我的脑海里清晰起来,马老师散文作品产生这一强烈效果的主要质素,就是他的真实、真诚和深情。
  照我看来,散文大约有两种精神走向:一种是在现实人生背景下展开的、对世俗人生的感受、体验和关照,在反复领悟生命的始源性与精神本真性的同时,将现实人生提升到诗意的境界,并使之成为一束生命的圣光。另一种是将世俗人生置于阔大深远的人类精神背景下,在向着人类处境、命运的反复深入与脱逃、冲突与和解中,将世俗人生超越为一种人类精神的超常象征。显而易见,马进老师的这些散文作品属于前者。作者正是在现实人生的链条上,朴实无华而又温馨、敦厚和鲜活地展开他的人生场景和生活的情态与底蕴的。
  而这恰恰符合了他真实、真诚和深情的基本品质和质素。所以马老师的写作从故乡和童年入手也就成了命定的必然。
  因为只有故乡才是真诚、无私、深情和善良的,只有童年才是真实、纯洁和透明的。
  因此,马老师一伸手就摸到了故乡的泥土、童年的石头、亲人的体温和脉搏。他首先以极其深情的笔触抒写了对故乡的情感,如《回望故乡》、《白果树》、《家前那片海》、《屋后那座山》等等。“在远离故土的漫长岁月里,那份乡恋亲情时常让我牵肠挂肚。随着似水年华的流逝,对生我育我的那片故乡故土,愈发魂绕梦牵。真是金窝银窝,忘不了当年生养我的草窝”,无论“是一颗枯萎的老树,一截老院墙,岭上那块贞节碑,村头那口老水井,门前那盘老石碾”,还是《家前那片海》、《屋后那座山》,“我都觉得和我是那么情深意浓”(《回望故乡》)。
  只有内心充满了善的人,才会对故土充满挚情。因为家乡是我们的根,故土是我们灵魂永远无法逃离的家园。忘记了家乡,就是忘本,失去了根的人,也就失去了善良的本性。
  而马老师如此细腻温婉的抒情风格,则更增强了他作品的感染力,他把对故乡的一腔炽情都压缩在字里行间,以盈盈的情调娓娓道来,似千万条带钩的情丝,一下一下扯动我们的心肺,让我们善良的内核被其震动的同时,也得到了滋润和照耀。唯其如此,也才使马老师的作品有了一种阳光一样朴素的辉煌,使一粒粒汉字在回家的阳光中,长成一串串饱满的果实,让我们嗅到灵魂溢出的芳香。
  如果说人生的温暖从灵魂开始,那么情感就是传递热量的途径。马老师的作品让我们更深切地体验到了这一点。
  对于童年的回忆,从某种意义上说,则更增强了马老师散文作品的晶莹度。年幼和天真的眼光,让亲情、友情和爱情射出更加温煦、体贴和绚丽的光芒。
  从表面上看,童年使作品显得幼稚,沾染上许多童话的倾向。但作品的内核却被这种最远的追溯淘洗得更加纯净,更重要的是它能够从人生的起点引射出生命最深层的火焰,甚至使伤痛、仇恨和艰辛都被生命最纯净的火焰燃烧得熠熠生辉。如《鲤鱼湾》、《父亲留给我的记忆》、《姐恩未报心难安》、《家兄酷似老父亲》、《恩师泪》、《同桌的她》等等作品,无一不是以童年的亲情、友情和爱,让我们从种种悲剧里看到新生,从绝望中捕获到希望的火种。
  因而,在我们的创作中,必须抵御时光对童真天性的侵蚀,创作的高度常常取决于你对那些幼稚的原状态的和天赋保持的程度。它决定我们的想象力、情感的纯度及思想的深度。我们不仅要直接以笔墨来描绘那最值得怀念的童年,而且要将它赋予我们的东西渗入更加深广的认识和生命的感受中,将写作的热情投放到记忆中那些点片状的细节,努力拯救那些从形体到内部都已消褪的真实和真情,让生命燃烧到透明,再回到有血有肉的真诚。而这,恰好是写作的关键。
  马老师也正是在自觉不自觉中抓住了这一关键,才使他的作品像一块包裹了火焰的水晶。“她知道我馋糖,就从家里偷出她舅送来的一包白糖。我俩坐在石头上,她舔一小舌头,我舔一大舌头,最后我连纸也舔着吃了,她就笑话我,说我是个糖虫子”(《鲤鱼湾》)。向往生活的甜蜜,这是人与生俱来的渴望。而有谁能说,这样童年的细节描写本身不是一块晶莹的糖呢?“她赤裸着身子,弯腰盘腿坐在湾边,面对水面,梳洗着她的秀发。皎洁的月光,映照着她那刚出浴的倩影,一袭黑发飘逸着她整个的青春,在我的童心里,她是那样的娴静和健美”(《鲤鱼湾》)。如此“轻柔柔香淡淡”的气息,又何尝不把我们的“浑身吹得凉丝丝的”!“在我印象中,从小勤苦的老哥,对土地却有着特殊着的感情,泥土捧在他手里,就像女人手中的面团一样。刨地,那是老哥的绝活。老哥往地头上一站,褂子一脱,裤腿一挽,有时光穿条裤衩,往手心里吐两口唾沫,就抡起了那张大镢,按他的操作程序,头一镢在哪个位置下地,紧跟着第二镢落在哪个方位,好像都用尺子量着一般,那张镢在老哥的前后左右,不时地挥动着,阳光下,闪烁着熠熠耀眼的银光”(《家兄酷似老父亲》)。在马老师的笔下,连刨地“也被他艺术地不留任何痕迹地”刨成了“大地的艺术品”。
  在马老师的作品里,这样在“阳光下,闪烁着熠熠耀眼的银光”的细节俯拾即是。也正是他通过对生活细节无微不至的描写,才使生命有了一种超越世俗的美丽和尊严,才使每一个汉字在他的作品里燃烧起来,使善良和爱,亲情、友情和爱情燃烧起来。也因此才有了这些朴素、鲜活而激动人心的作品。
  这些闪烁着感性和理性光芒的晶体,是马老师经受了人生的折磨和世间的苦难之后,泪水凝成的琥珀,真情炼成的珍珠,它蕴含着生命的体验,生活的感悟,对社会的透视和历史的反思,这是作者内心对脚下这片土地和人生最真实最真挚的情感的凝聚、冷却、提炼和升华。
  其实,美的本身就是最简单的善良和诚实。除此之外,没有美。
  真诚和善良的灵魂,使文学和生命生机盎然,辉煌灿烂!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马进文集
文史千古秀 功名上景钟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