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admin [楼主] 发表于:2013-04-24 22:00
昌乐 刘文安

安丘历史上的“青天”与“海瑞”

  安丘历史上的“青天”与“海瑞”
  安丘自西汉初建制至清末,在两千余年间,科第从仕者众多,既有知县巡抚封疆大吏,又有少傅太傅博士学士,大都为官清廉,洁身自爱,政绩卓着,泽被后世,史书有传。在这众多的廉吏中,有两人的事迹尤为突出:一位是被百姓称为“青天”的清代抗英名将刘耀椿,另一位是冒死进谏,为民请愿,被黎民百姓称为“海瑞”的清代礼科给事中李。
  刘耀椿(1784~1858),字庄年,安丘市贾戈街道刘家王封村人,自幼聪颖,勤奋好学,秉性耿直,刚直不阿。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中进士,曾任翰林院庶吉士,安徽颍上、阜阳知县,六安、泗州知州,沪州、安庆、颍州知府和厦门兵备道等职。刘耀椿为官各地,两袖清风,造福八方,青史流芳;抗击英寇,威武不屈,大义凛然,史册留名。
  刘耀椿任颖上知县期间,境内连年水患,百姓深受其害,怨声载道,他带头捐俸银一千两,组织百姓修筑堤坝,治理了水患。任职阜阳时,正值县内盗匪横行,民不聊生,他设法捉住了这伙土匪,并作了严肃惩处,百姓感恩不尽,民间口声相传,称他为“刘青天”。刘耀椿升任六安知府后,迅速公正地处理积案,以至狱无怨民。其后,又捐棒银一千六百两,修葺了六安书院。任职安庆知府时,再捐俸银两千两,组织民众修堤筑坝,免除了每年汛期的水患,百姓称所建堤为“刘公堤”。他办案途中饮过的山泉,百姓建栏围护,名曰“刘公泉”,并筑亭刻石立碑以示纪念。
  清道光十八年(1838),刘耀椿因政绩突出,经闽浙总督邓廷桢力荐,蒙清宣宗道光皇帝特恩召见,诏议国事,被提升为福建兴全永道兼金厦海防兵备道。时值鸦片战争前夕,英商与清奸商相互勾结,鸦片走私十分猖獗,他采取措施严厉打击,所查出的鸦片一律沉海销毁。同时,协助邓廷桢总督修筑城防,招募训练水兵,引进新知识,提倡“师夷长技以制夷”,制造新式武器装备,面对英兵的不断挑衅,做好了应战准备。
  1840年,林则徐虎门销烟之后,鸦片战争爆发,英舰两次进攻厦门,在刘耀椿与水师提督陈介平率领厦门官兵的英勇抗击下均告失败。他数次上奏,请求增兵益饷添炮加药,因朝政腐败,未得答复。1841年8月26日,英舰向厦门发动进攻,当他们提出的无理要求得不到答复时,便向厦门各炮台开炮猛攻。刘耀椿积极组织力量抗敌,冒着密集的炮火,亲临前线指挥战斗,官兵士气大振,英勇抵抗,视死如归,击沉敌舰六艘,激战两昼夜,终因兵力、弹药不足,在装备精良的英军强攻下,厦门失守,英舰开进了厦门港。刘耀椿痛心疾首,顿觉无颜见厦门父老,欲与厦门共存亡,经总督力劝,退守同安。到同安后,协同总督,整训军队,筹集火力,征募团练,军民联防,日夜备战,主动袭击厦门英军,致使英军终日提心吊胆,龟缩在兵舰上。后因政绩显着,升任四川按察使,末到任自求降为候补遇,不久罢官归里。居家期间,因协助官府训练团练有功,清廷赏赐六品官衔。1843年主讲松林书院,1846年主讲青州云门书院并纂修《青州府志》,1848年主讲济南泺源书院(齐鲁大学前身)并任山长(即校长)。1858年病逝。
  刘耀椿一生为官清廉,多次捐俸助民,深受民众爱戴。在鸦片战争期间,他深明大义,始终站在抗英第一线,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积极组织厦门军民进行反侵略斗争,表现了极高的爱国热情。为政之余,他勤于着述,着有《颍上县志》、《诲南归棹词》、《吹剑一》、《神器图说》、《庄年治兵书》和《青州府志》等,至今流传。
  李(1597~1656),字龙衮,安丘市景芝人。出身官宦世家,自幼勤奋好学。明崇祯九年(1636年)中举人,清顺治六年(1649)进士。初任中书舍人,后升礼科给事中,负监察进谏之责,后转为兵科右给事中。他为官清正,耿介忠直,不畏权贵,遇事敢犯颜直谏。朝中不少贪官污吏遭其弹劾而被罢官,行贿受贿的官员往往互相告诫“勿令山东李龙衮知”。人称“海瑞”再世。在朝为官期间,上奏折15个,合为《奏疏》一卷。其中10个是有关澄清官制、揭发贪污和选贤任能的,3个是为民请命、清查屯田和安置流民的,1个是劝皇帝暂缓谒陵的,最后一个是要求宽逃禁、缓和满汉矛盾的,即着名的《谏逃东疏》。
  清顺治元年(1644),清廷下令圈地,令曰:“明庄田无主者拨给东来官兵”(清兵自东北入关故称东来官兵),实际上有主无主的土地一律圈占,对土地进行疯狂掠夺。史载,“凡圈田所到,田主登时逐出,室中所有皆其有也。”为补充皇室、王公和八旗官员的劳动力,清廷还强迫当地汉人“投充”(作奴仆)。这些汉人失去土地,充当奴仆,受剥削压迫,重负之下,不堪其苦,大量逃亡。顺治十一年(1654),八旗王公大臣会议下令,“严惩逃亡者,所属官员从重治罪,窝逃者置之重刑”,颁布“逃人法”。汉族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逃人”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造成满汉矛盾日益加深。朝中大臣竟无人敢为黎民百姓进言,李则不然,他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甚至作好了满门抄斩的准备,安排好了家人和后事,决定冒死进谏,将实情奏明清帝,他写了1300余字的《谏逃东疏》奏折,历数“逃人法”七项令人“可痛心”的弊病,建议宽释逃亡者。有同乡官吏劝他说奏折中言词太尖锐,恐有不测之祸,他说我身为言官,理应为黎民百姓进言。义正词严,毫无悔惧之意。李出于对朝廷的忠心,对百姓的爱心,冒险奏本,为民请命。奏疏结尾写道:“盖天下第一大事,无过此者。臣敢冒死为皇上痛切言之,刀锯鼎镬,不敢辞也。”
  顺治十二年(1655),李的奏折呈上,清帝亲诏八旗王公大臣面议,满朝哗然,认为损害满清贵族利益,且奏折言词苛毒,应治重罪杖打流放,顺治帝迫于众议,将李革职流放到奉天(今沈阳)一带。一年后,顺治帝有次看戏,为戏中大臣冒死直谏所感,心有所动,对侍臣说:“此忠臣也,李似之。”又曰:“李不能当罪人论,当任用。”遂下诏召李回京,同时下令将“逃人”的禁令予以放宽。李接诏后,未及启程进京,他在朝中的政敌及贪官们,怕他再受重用,就派人下药将他毒死。一代忠臣廉吏死于非命,享年59岁。顺治帝得知李的死讯,深为痛惜,曾下令追查,但因官官相护,互相推诿,最后不了了之。
  顺治十五年(1658)五月,清帝重申了“逃人法”的弊端,基本上批准了李的《谏逃东疏》奏折,于是“逃人之祸”渐息。雍正元年(1723),清廷将李入祀忠义祠。□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安丘文史
文史千古秀 功名上景钟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