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admin [楼主] 发表于:2013-04-24 22:02
昌乐 刘文安

庵上牌坊——天下第一坊


  “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吉祥,包含着丰富多采的内容,经过两千多年的积淀,形成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吉祥文化,成为福禄喜庆、长寿安康的代名词,成为人们千古永恒的追求主题。被人们誉之为“天下无二坊”的庵上石牌坊则是集中华吉祥文化之大成者。
  庵上,安丘市西南部的一个镇,石牌坊就坐落在镇政府的西边。在村镇建设规划之前,这座坊是在庵上村主大街的西头,座东向西。为马若愚之妻王氏的节孝坊。石坊通高12米,宽9.35米,浑然一体,但可分为座、身、顶三部分。坊座为四个须弥座,坊身是由四根立柱及抱鼓石组成的正门和两个边门,坊顶为单檐庑殿式。它的建造初衷虽说是颂扬封建社会遵妇道、从一而终的封建礼教,却给世人留下了一笔民族文化艺术的宝贵遗产。
  乡们讲:马若愚家的日子过得不错。还在他求学的时候,父亲就给他娶了媳妇王氏。媳妇过了门,但未合房——为的是考取功名。可惜没多久,马若愚染病去世。王氏看到马若愚上无兄,下无弟,丈夫又夭亡,“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便动员公公再娶,以续香火。公公终于听了儿媳的话,娶了二房生下次子马若拙。马若拙长大以后,感到没有嫂嫂就没有他一家,所以立志建坊报答。听说修建牌坊,前来要求露一手的匠人络绎不绝。一天,人们又聚在一起议论修坊的事,来了一对兄弟。老大提着画眉,老二拿着算盘。他们把鸟笼和算盘往桌上一放,南腔北调地问这手艺修石坊行不行。大家先是诧异,仔细一看才恍然大悟:画眉和笼子是用一块石头雕成,算盘也是用一块石头刻的。这兄弟俩是扬州人,兄李可勤,弟李可俭。这石牌坊就由这对兄弟领着八个伙计,经历了十四个春秋,马若愚家的积蓄用尽,又卖了八顷土地(老计量单位。合1933300多平方米)才建成的。
  庵上石牌坊是用上百块石灰岩垒叠而成的。运用浅浮雕、高浮雕、线雕、圆雕、透雕等技法,刀法精妙,使图像秀丽,栩栩如生。雕刻内容极为丰富,山川、人物、动植物、器皿无所不有,但都围绕吉祥作文章,每块石头都赋予了吉祥文化的内涵。
  站在坊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面主楼匾分别镌刻的“贞顺留芳”和“节动天褒”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两面题跋均为“旌表儒童马若愚妻王氏节孝坊”,次楼匾两面都落款“大清道光己丑岁建”(公元1829年,距今已177年)。在主楼匾上方还分别有一小立匾,刻“圣旨”二字。
  西面为贞顺留芳。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占有异常重要的地位。此牌坊雕刻数量最多的动物是龙。主楼匾(又称闹龙扁)四周镶嵌着透雕的龙和祥云,“圣旨”的四周也是透雕的龙和祥云。那数条青龙鬃须鳞爪交代得一丝不苟,腾飞于云间,形态生动逼真;那祥云,轻若游丝,有前有后,疏密有致,若隐若现,虚幻缥缈。两边柱四块抱鼓石的石鼓上面,分别浮雕着形态各异的变形龙。顶部的正吻是龙,戗脊的截兽是龙,九十六个猫头雕刻的也是龙。承椽枋的顶端雕刻的是变形的龙,飞檐的套兽雕刻的是没有角的龙——螭。
  牌坊次楼匾上方东西两面分别刻着牡丹图和荷花图、菊花图和梅花图。“百花之王”的牡丹象征着富贵和荣誉。那牡丹图,在假山旁,一丛牡丹欣欣向荣,有的已经绽开,正在随着春风摇曳;有的含苞待放,那片片叶子,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如果不是石灰岩质地,人们会觉得不知是置身于哪个花园。荷花素有“花中君子”的美誉,含有高洁、自爱等吉祥意义,连它的各个部位都具有吉祥意义,分别谐音寓意连、连理;和、合;偶(成双成对)、情意绵绵(藕断丝连);多子;合夜;……那荷花图,荷叶高高地凸出画面,正反两面的叶脉清晰可见。莲蓬里莲子可动而取不出,几只在花间的小鸟或动或静,各具神态,羽毛鳞爪都刻划得细致入微,真可谓鬼斧神工。菊,“四君子”之一。它冰清玉洁凌霜耐寒,象征着质洁的高尚品格。因与“居”、“据”同音,引发了更多的吉祥意义。那菊花图,一丛丛品种各异的菊花,有的昂首挺胸,有的含情脉脉,有的羞得低下了头,有的站在山石的前边,有的躲到山石的后边。图中的寿石好象是哪个名家的山水盆景摆到这里来了。梅,居“四君子”之首,又是“岁寒三友”之一,具有“禀天质之至美,凌岁寒而独开”的特征,成为中国文人的人格最高理想的象征,它还预示着吉祥喜庆等。单就它的五个花瓣,还象征着五个吉祥神。它还被称为“天下尤物”、“冰肌玉骨”,比作天真纯洁的姑娘。那梅花图,一株梅花跃然石上,从贫瘠的山地里长出,历尽艰辛,看上去已有上百年的样子,树干已斑驳淋漓,几可与古松一样,但枝条傲然挺立,花儿朵朵怒放。但它并不孤独,竹子相依在它的身旁。
  牌坊次楼匾下方雕刻的是祝福的谐音寓意画:《六(鹿)合(鹤)同春》、《挂印(音)封(蜂)侯(猴)》和《太师(狮)少保》、《授爵拜相(象)》。这四副画,用透雕和高浮雕技法,将各种花木鸟兽雕刻得玲珑剔透,精巧绝伦。像《挂印封侯》,用镂空的高浮雕,刻划出一只顽皮的猴子,攀援山岩,可能是想蜜吃,就举起长长的竹竿捅向蜂窝,而受惊的蜂子则绕巢乱飞。另有几只小猴藏于山石林木之间,天真活泼,情趣盎然。还有一只悬挂于枝头的鸟笼,在同块料石上镂空,可以随风转动,人们可以听到婉转的笼中石画眉迎风鸣叫的声音。确实令人叹为观止。
  八仙具有广泛的代表性,男女老幼、富贵贫贱、文庄粗野……社会各色人等,均可找到自己亲近的“知音”。因而,八仙在民间可以说得上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深受人们的喜爱。靠近主楼匾,八位神仙分为四组,张果老和曹国舅,蓝采和和何仙姑,铁拐李和吕洞宾,汉钟离和韩湘子被刻在两中柱上部的东西两面。八仙的形象生动逼真,各自的性格特点都被刻划得淋漓尽致,大有呼之欲出之感。吕洞宾的豁达,铁拐李的豪爽,曹国舅的深沉,何仙姑妩媚中含端庄……个个栩栩如生。
  在次楼匾的外侧两边柱的东西两面,由牡丹(富贵的象征)、玉兰(美好品德的象征,寓意“春风得意”)、荔枝(谐音“立子”,祝福人生子)、芭蕉和美丽的珍禽组成的花鸟图呈现在眼前,真是巧夺天工。
  狮子是百兽之王,是守护神。两根中柱的抱柱石上的四组石狮却是惟妙惟肖,神态各异。成年狮威武地犬坐着,有的正在爱抚着幼狮,有的在拨弄绣球逗幼狮,口中的狮球可用手拨动而取不出来。活泼可爱的小狮子,有的跳到成年狮的背上准备再跳到新高度,还有的在成年狮的背上嬉戏。这些狮子,既是权势的象征,也是和合幸福及祝人官运亨通的象征,还是人类生殖仪式的象征,表示喜庆。
  在神话传说里,鹿常常与神仙为伍,能预兆瑞祥,并向人间降福、降寿,永保安康。从正门通过,中柱的底座东西两侧刻着四组动作各异的梅花鹿,有卧,有站,有跑,有跳,有的正在啃草,有的正在舔自己美丽的身躯,更有趣的是一只小鹿正在吸吮母乳。《儒童朝读》、《耕农午憩》、《樵夫暮归》、《渔人夜饮》四幅社会生活风俗画排列在两中柱内侧的底座部位。最逗人寻味的莫过于《樵》和《渔》。大约是夏秋季农历初七八的晚上,万里无云,新月当空,一股泉水从山崖上跌落下来,形成一小瀑布,小船泊于河边,草鞋搁在一旁,两位劳累一天的渔人席地而坐,对饮了几杯水酒,守着酒壶和酒杯,一位用手指着天上的月亮,好象在说:“天不早了,该歇歇了。”这就是《渔人夜饮》。而《樵夫暮归》则描绘夏天的傍晚,孤单的樵夫满载而归,从山上下来,遇到那条小溪,放下柴担,稍歇片刻,顺便坐地,脱去鞋子,搬起自己的右脚,不知是扎进草刺还是磨起了泡,正在细心地或是拔去小刺,或是挑破水泡。
  门神是民间广泛信仰的把守门户之神;宝剑能除去人间不平之事,也能斩妖伏怪。正门的两中柱内侧浮雕画面反映的是:天色已晚,蝙蝠正在盘旋觅食,左右二位门神,每每腰间佩着宝剑,手执一个镶在高高的木棒上的金瓜,正在英武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马一直是民族生命力的象征,是威严与武力的象征,是神力的寓意,而且是历史文化中最奔放活跃的角色。可能也是主人是姓马的缘故,雕刻的马比较多。从两边门通过,靠中柱的底座上,一个牧马人正倚靠在大树上,八匹骏马——可能是周穆王的绝地、翻羽、奔宵、超影、逾辉、超光、腾雾、挟翼分布在四幅画面上。更有甚者,在“圣旨”两边的中间童柱上雕刻着“天马行空”图。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安丘文史
文史千古秀 功名上景钟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