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8-12-27 13:23
鄌郚总编

大红柿子高高挂(陈启栋)

— 本帖被 刘文安 从 昌乐文学 移动到本区(2018-12-28) —
  大红柿子高高挂
  作者:陈启栋

  几阵秋风,几场秋雨。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在油光闪亮的密叶怀里,柿子熟了。先是青黄、纯黄,继而是橙红、大红。天气越来越凉,叶子越来越稀,果实也越来越红。柿树林里,就挂满了繁星般的红灯笼。
  “妈妈,我要。”在麻雀的叽喳声中,一个稚嫩的童音响起。原来是一个在母亲怀里的孩子,正指着一树红柿子,要着采摘。那位年轻的母亲,就伸出白嫩的右手,摘了一个。柿子在她手里,如同一朵红花;孩子的脸,也笑成了一朵花。已经是晚秋了,城市绿化带里的柿子树上,依然挂着数不清的红珠子。
  此后,在上下班的路上,我常常到那绿化带附近,逗留一会儿,对着那几行柿子树出神。天冷了,叶红了,果熟了。熟了的柿子果,却没人来摘。一天天过去,红灯笼越来越红,越来越亮,感觉好像节日就要到来似的。风,像给树枝上紧了发条,红灯笼也就摇来摆去。但那毕竟不是真正拴紧了的灯笼,有那么几次,我还真担心它们会掉下来呢。
  有时候,面对柿子树,我也曾想摘上一袋柿子,带回家去,学学怎样脱涩,品尝那逝去的童年滋味。记忆中,童年的我,有不少时光是在柿子树下度过的。冬去春来,天气逐渐转暖,我们一群同村和邻村的小朋友,就常常聚集在我们村后,在那口老井旁的柿树园里玩。按照现在的话来说,在我们心目中,那里简直就是世界上最好的乐园了。爬不上那些高大的柿子树,我们就毫无怨言地在树下观看。看柿树发芽,看枝头开花。待到有了小柿子,又会跟着园中的小鸟,一起欢呼雀跃。不知是因为太旱还是太涝,树底下落了不少小柿子,我们就一颗一颗地捡起来,用席篾儿穿成串儿,做得像佛珠一般,存到挖好的小窖子里,或者存到用软泥盖好的小屋里……
  那时大人们很忙也很累,根本没工夫照看我们这些小孩子。大点的孩子,除了上学外,还要帮着生产队干活。有几个大孩子,曾经在我们满口涎水的呆望中,爬到柿子树上,摘下过青的或者刚刚发黄的大柿子。没注意到他们把柿子填到嘴里时的表情,只是目送他们走远后,急忙捡起抛在地下的残羹冷炙,啃起来。不用说,一个个自然像吃了苦瓜一样,吐出了舌头。那没有脱涩的柿子,不知大家尝过没有,我现在老想再啃上一口,体验当年的感觉,居然没了胆量。
  深秋时节,天气偶有回暖的日子,我们又来到柿子园里。那些在睡梦中成熟了好几遍的柿子,早已不见;就连那好看的柿树叶,也所剩不多,在寒风中哆嗦着。孩子们也都哆嗦着回家了。父母亲从挂在墙上的篮子里,拿出醂好的柿子给我吃,我横竖不肯吃,哭着说:“苦!”在他们劝说的笑声中,才勉强尝了一口,喜不自禁地说:“真甜!”
  当然,也有不用醂的甜柿子。我女儿八岁的时候,我们一家人去逛公园。孩子也是指着树上鲜艳诱人的柿子,要我们给她摘。我说:“这个涩得很,不能吃。”没想到孩子竟哭起来了。公园里的一位工作人员说:“摘吧,能吃,我们这是巧克力柿子。”但老家的柿子,却不是这一种。
  我们迷恋的故乡柿子园岁月,正是各地闹饥荒的年代。虽说较之前几年,情况已经不严重了,但粮食还是不够吃。据大人们说,多亏了那些柿子,人们才算没有挨饿。也幸亏柿子的特点是,不到熟时不能吃,熟了不醂不能吃。不然,恐怕等不到秋后,就被糟蹋光了。
  抚今追昔,感慨万千,不觉欣然命笔,为柿子,也为童年,写下了这首诗:
  儿时此处闹饥荒,柿子充当半载粮。
  九月宝珠镶满树,一天温水出甜香。
  三秋瓜果盈微信,四季欢歌入梦乡。
  宁愿饫甘撑破肚,不思惹哭俺爹娘。
  诗中的九月是指阴历。我们这里有“七月核桃、八月梨,九月柿子来赶集”的农谚。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如今,又到了深秋时节,但我已经很难找到当年故乡柿子园里的感觉了。尤其令人惊讶的是,无论是城市绿化带里,还是城郊村里的柿子树上,那些红灯笼般的柿子果,愣是没人采摘。是喷了药吗?还是有统一的指令不让摘?
  “去年就是这样,有些柿子在树上,一直挂到冬天下雪了,还没落下来。那雪中烘柿,比雪中红梅,还要好看。”
  “现在柿子树太多了。山上、沟里、村子里、小区里,到处都是。再说,各种各样的水果也多,又便宜。”
  “观赏的价值远远大于吃的价值,挂在树上就是风景呀!”
  像品尝几枚柿饼那样,我细细咀嚼着这些话,品出了富足、和谐,品出了人们对美丽的追求。
  梦中,故乡的柿子园里,挂满了繁星般的大红柿子。在冰天雪地里,一直挂到新年,变成了一盏盏含义丰富的大红灯笼……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学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