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8-12-27 13:58
鄌郚总编

谈古论今话西瓜

— 本帖被 刘文安 从 昌乐文史频道 移动到本区(2018-12-27) —
  谈古论今话西瓜
  作者:赵笋
  朋友,如果您来昌乐旅游,肯定想品尝一口昌乐西瓜。或许,还想了解一下昌乐西瓜的历史、人文、美誉、特色。让我做一次导游,带大家先来一次历史穿越,再走进这里的西瓜大棚,解读西瓜背后的传说与故事。
  在昌乐,关于西瓜的农史传说与记载很多,最典型、最有意义、值得推敲、有文字和文物佐证的有两个:一是昌乐的“尧沟丹朱治水,后稷农学说”,二是昌乐的“高阳太守贾思勰说”。
  从昌乐大地人类活动的源头说起。据文物普查统计,在昌乐,人类群体活动的初始聚落遗址,是在昌乐北部丹河西岸的小李家庄一带。距今已6000多年,属大汶口文化时期,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阶段。那时,他们主要上山猎取采集,下河捕鱼摸蚌。在河流岸边的平原地块,开始种植瓜果和谷类,并尝试着最为原始的简单耕种。
  这是昌乐及周围区域内社会发展史上,第一个人类组织实体。从此,昌乐悠久灿烂的古代文明拉开了序幕。就在这个人类文明起点以北5公里处的丹河西岸,有一处气势峻拔、规模宏大的古坟,它就是远古时代尧帝的儿子丹朱的坟墓。至今巨冢尚存,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竹书纪年》载:“唐尧五十八年(公元前2294年),尧使后稷放丹朱于丹水。”《史记·周本纪》载:“周祖后稷,名弃。儿时共游戏,好种树、麻、菽、麦。及成人,遂好农耕。相地之宜,宜谷种,稼穑焉;民皆法之。帝尧闻之举弃为农师。天下得其利,有大功。”这段文明发展史属龙山文化范畴,距今4000多年了。后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农业大师,尧帝封丹朱于丹河一带,又为何使后稷助丹朱,一起治理丹河一带呢?
  史载,丹朱被封丹河一带后,有两大任务,治水与农事。治水方面,丹朱随父尧帝多年,已治水有方;农事稼穑方面,丹朱是外行,便派后稷为师。尧帝心系苍生,谋思高远,令其儿子不仅治水,还要专心农事,拜稷为师,相地之宜,指导稼穑,历练成懂农事、知民情、躬身为民的治国之栋梁。
  由此可见,丹河流域一带,是被尧帝相中,古老农师后稷亲临指导的地方,是最适宜种植百谷、林果、瓜蔬之宝地。后稷亲自指导丹朱稼穑的史实,是齐鲁大地历史上所仅有的。昌乐民间,丹朱与后稷的不少传说,也广为流传。
  一说丹朱治水。为了先民的生活和农事,丹朱在疏通河道过程中,就在其冢的南北不远的河床地段,种植瓜果,并挖有五六个大坑,截流存水。即使丹河断流,坑中之水也四季不断。三皇五帝时期,先民沿河而居“疏不忘存”挖坑打坝的储水方式,实属智慧之举。4000多年过去了,水坑早已模糊不清,丹朱巨冢尚存。坟茔突兀,丹河为伴。宽窄不一、起伏不平的河床里,清风吹过,草木应声作响,似乎还在讲述着远古时代的美丽传说。
  二说“二月二农师节”。昌乐丹河两岸有“二月二纪念农师后稷”之说。当地二月二叫“龙抬头”,也叫“农师节”。惊蛰刚过,大地解冻,农事将始。二月初二这天,各家各户在院子里,用灶灰撒成一个大圆圈,将五谷杂粮放入中间,口里不停默念着“农师做主,地神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瓜果飘香,社稷平安”之类的话,民间称作“打囤”或“填仓”。这种崇祀农神后稷的说法,与古时帝王奉稷为谷神,社是地神,称国家为社稷,是一脉相承的。
  同时,昌乐一带,传统的早春苗期提温保暖,用的是地上的“草帘覆盖”与地下的“火炕取暖”相结合的方法。民间流传,它源自后稷农师在昌乐之发明。有人还大胆猜测,它就是昌乐现代温室大棚技术的雏形。
  如果说,远古时代丹朱与后稷的传说,印证着龙山文化时期,昌乐一带治水与农学文明发展的程度。那么,1400多年前,农耕文明的昌乐,还有一位中国古代的农学家贾思勰,在这里干过太守,也留下了许多故事,并编撰了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齐民要术》。
  史籍记载,贾思勰曾担任过北魏高阳郡太守,当时昌乐就属高阳郡管辖。《齐书·州郡志》载:“北齐天保七年(公元555年),改北海郡为高阳郡,治下密县。”《潍县乡土志》称,下密即今治潍县。时昌乐东南称营陵,余地称都昌,皆属高阳郡。
  众所周知,《齐民要术》被誉为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贾思勰是中国杰出的农学家。传说,贾思勰为官期间,常在昌乐的丹河两岸,不仅亲身从事农业生产实践,并且注重民众的首创精神,特别善于向经验丰富的老农学习。《齐民要术》在《种瓜第十四》篇中,提到的种瓜“大豆起土法”,就始自昌乐丹河沿岸的老农。在碗口大种瓜的土坑里,同时放上三颗大豆、四颗瓜子。待大豆子叶破土而出,瓜子的幼芽就势借力跟着出土,免受了破土发芽之困。等到瓜苗长出几片真叶,再将豆苗掐断,使断口处流出的液汁,滋润并营养着瓜苗周围的土壤,就这样,苗期的瓜苗借助大豆的力量、水分、营养成长得格外茁壮。此法在20世纪70年代,被某外国农业杂志当作创新经验介绍。殊不知,中国的贾思勰在1400年前,就已经发现并总结入书了,昌乐一带的先民早就发现,并一直受用着。还有,丹河沿岸属沙质土壤,特别适宜西瓜种植。西瓜的河滩“沙窝培植法”,也是贾思勰在昌乐丹河一带发现并加以推广的。
  如果说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象征着中国封建社会农耕文明农业的最高水平。那么,在昌乐,农业科技水平的真正大发展,还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大棚高效农业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昌乐人着实创造了中国现代农业的新辉煌,令世人惊叹不已。
  在这方面,如今的宝都街道,一路领跑,做绝了“西瓜活”。
  首先,农业技术创新突破,实现了规模化、企业化生产。众所周知,传统的西瓜种植有一顽疾,那就是重茬。简单地说,同一地块不能年年种瓜,至少10年以上,才能再种一次。虽说,1985年以前,农业科技攻关人员早就找到了解决这一难题的方法——利用嫁接技术。但是,当时,农民难以掌握此技术,始终没能推向社会,无法转化成生产力。直至1986年,聪明的尧沟人在县农业专家的指导下,西瓜嫁接技术在温室大棚种植中获成功。从此,不到五年时间,以尧沟为中心全县30万亩土地全部应用了温室大棚和西瓜嫁接技术。一时间,尧沟的“温室大棚+西瓜嫁接”技术,以及冬春种西瓜、秋冬种辣椒的尧沟农业模式引爆大江南北,全国各地考察团纷至沓来。这对当时中央号召的“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发展优质高效农业”,起到了榜样和示范引领作用。
  从此,昌乐农民的角色,被赋予了全新的内涵。这儿的瓜农不再是传统意义上面朝黄土背朝天、受苦受累的代名词,而是变成了懂技术、会管理、能经营、有资本、靠雇工劳作,大面积企业化种植的农场主。有的农民还跨国经营,到越南和缅甸等东南亚国家,大规模租地种植西瓜。同时,昌乐还向全国各地输出了大批“农民西瓜技术员”,指导外地套用“昌乐尧沟模式”发展高效农业。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有的“农民西瓜技术员”因工作表现突出,个人贡献大,还被外地聘为科技副镇长。
  这就是新时代的昌乐农民,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顺应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高效农业的大势,借助自身的“西瓜嫁接+温室大棚”技术,创造了“昌乐尧沟农业模式”,并一路领跑全国。
  也许,有人会问,西瓜,是汉代从西方引来的洋玩意,咋拉扯得这么遥远?其实,您说的西瓜是狭义的。我说的“西瓜”是广义的,是从远古的野瓜说开的。在昌乐,西瓜代表的是一种农史文明,是农业技术、种植方式、思维模式、经营理念的象征。
  悠悠丹水,青青河草。一路曲折北去,两岸瓜果飘香。昌乐,在这片人杰地灵的古老土地上,究竟还有多少动人的故事与传说?谁也说不清。昌乐,真是一块历史悠久、人文厚重、文明进步的圣地。昌乐西瓜,承载的是农史演变进化的历程,始终行走在农史文明的巅峰;它是改革开放高效农业的一面旗帜,一路领跑,一路辉煌。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学 昌乐文史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