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8-12-27 19:25
鄌郚总编

钞书闲话

  钞书闲话
  齐蜀
  天下文章一大钞。
  不信吗,翻翻浩如烟海的故纸堆去。在那里,到处都是什么什么文钞的篇目,象《昭明文选》《唐宋八大家文钞》之类,保证让你看得头晕目眩。可见,古代的钞书是一项修学问的基本功,就象描红习字一样,描来描去,便将字形临摹得维妙维肖,于是俨然成为书法大家了。
  古代的好钞书,一个重要原因我猜是受条件的限制。试想,古时候印刷术不甚发达,又没有影印机可以影印,更没有四通、联想之类可以随时copy下来,刻印一部书实在是费时,费力,费钱,反倒不如钞书来得省事。于是乎,举国上下,竞相钞书,终成风气。黄生向随园主人借书来钞,这在古时候本是稀松平常的事,可是袁枚却大加称道,认定他以后准能成名成家,真是有些稀奇怪哉。可不是么,有谁见过这位黄生出了名的?至少我是没有听说过。
  钞书是需要有学问的,并不是什么人都会钞。看电影《刘三姐》,里面有几个傻秀才,载了满满的一船书去赛歌,临对歌时才手忙脚乱地翻书找词儿,结果出尽洋相,灰溜溜地败下阵来。唐朝那个叫李贺的诗人就聪明得紧,他骑着毛驴驮了行囊去游山玩水,好不容易来了灵感,得了妙句,便赶紧钞在纸上,投进囊中,以备后用,这实在要比那几个傻秀才技高一筹。但这还不算是最会钞的,晋朝有个王羲之,整天躺在太阳底下晒肚皮,别人觉得他的行为太古怪,就问他所以然者何,他说:“你们懂得什么,我这是在晒书。”原来,学问全给他钞进肚里去了。
  钞来钞去,就难免千篇一律,于是有人厌倦了这行当,挖空心思地想换个新花样。是呀,总不能见面时老是那句“久闻大名,如雷贯耳,今日得见,三生有幸”的套话吧?于是,退之主张“唯陈言之务去”,龙湖不想失去“赤子之心”,中郎只愿抒写“性灵”,鲁迅立誓要“言前人之所未言,发前人之所未发。”然而,事情往往说来容易做来难,要想跳出窠臼,另辟蹊径,谈何容易也。所以,比较现实的路子还得变着法儿钞。朱熹终于发现了钞书秘方:“大抵观书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这老学究实在滑头得紧,居然敢拿别人的成果来,轻施妙术,略加装璜,便窃为已有了,这不是公然侵犯他人的着作权吗?难怪这位钞书大家的着作里,除了跟着孔子孟子的屁股瞎跑外,一点自己的东西也没有。
  由这位宋代大儒发韧,后世便出了一批专靠点评别人作品混饭吃的所谓批评家:金圣叹批《水浒》,张竹坡评《金瓶》,毛宗岗点《三国》,脂胭斋品《红楼》,一时评家云集,不可胜数。他们背靠大树好乘凉,专找名着作文章,比李白赚得“诗仙”名头容易多多,比杜甫挣得“诗圣”头衔也容易多多。君不见,一部《红楼梦》,养活了多少钞书圣手?他们靠歪批《红楼》赚足了稿费,评上了职称,获得了大名,俨然成了什么学术泰斗了。这类钞书圣手,正是李敖大骂特骂的“文化骗子”。可是说来也怪,这批人就是骂而不倒,批而不臭,真个是:“任凭骂声起,照钞名人书。只要有赚头,不怕吹胡须。”这是为什么呢?这就象当今某些人傍大款,傍大腕,投资少而见效快,很合乎市场经济规律,既然如此,他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只是,“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虽然省事,也太不够光明磊落了吧?
  1992,7,13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学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