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1-01 08:58
鄌郚总编

赏菊

  赏菊  旧俗,重阳节这一天有很多活动:登高、佩茱萸、饮菊花酒。这不仅仅是一般的娱乐活动,而是积淀着一定观念及文化的民族习俗。人们认为这些活动既有益于身心健康,更可以消灾避祸取吉。除以上活动而外,赏菊饮酒也算重阳节一个传统习俗。
  九月重阳,正是秋高气爽、五谷飘香的季节。时百花凋谢,唯菊花盛开,窗前篱下,片片金黄,千姿百态、阵阵清香。聚知己若干,逢佳节赏菊,自有一番情趣。古人多有重阳赏菊佳制。唐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云: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白霜。
  还似今朝歌舞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甚至可以说,只要是诵吟重阳的,几乎都离不开菊花。唐王勃:“九月重阳节,开门见菊花。”南宋严粲《闰九》:“前月登高去,犹嫌菊未黄,秋风不相负,特地再重阳。”明鲁渊《重九》: “蓬鬓转添今日白,菊花犹似去年黄。”面在游子的眼里,重阳节里的菊花简直就是故乡的象征。南朝陈江总《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微山亭赋韵》:“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明王棚《客中九日》:“细雨成阴近夕阳,湖边飞阁照寒塘,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
  这是文人雅士的赏菊,把酒赏菊,一时兴来,便成佳句;一般人也赏,观菊之形色,嗅菊之冷香,怡悦情性。《东京梦华录》有宋时重阳赏菊一些情况的记载:“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其黄白色芯若莲房曰万龄菊,粉红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黄色而圆者曰金龄菊。纯白而大者曰喜容菊,无处无之。酒家皆以菊花缚成洞户。”品种繁多,人们对赏菊的重视以至于使商人把它作为招徕顾客、扩大营业的手段。另据《岁时杂记》:都城人家妇女,剪彩缯为茱萸菊、木芙蓉花,以相送。无疑这也是赏菊的一种形式。
  重阳赏菊习俗起于何时,因何而起,不详。但这一习俗渊远流长却是肯定的,古代小说多次记载这一习俗。
  《水浒全传》第七十一回写武士英雄们的重阳赏菊,虽属雅举,却往往弄出些小冲突来:“重阳节近。宋江便叫宋清安排筵席,会众兄弟同赏菊花,唤做菊花之会。但有下山的兄弟们,不论远近,都要招回来赴筵。至日,肉山酒海……忠义堂上遍插菊花,各依次座,分头把盏。堂前两边筛锣击鼓、大吹火擂,笑语喧哗,觥筹交错,众头领开怀痛饮。马麟品箫,乐和唱曲,燕青弹筝,各取其乐。”只因乐和唱宋江所写《满江红》词中有“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句,也因李逵、武松众弟兄喝得有些过分。李逵一听,圆睁怪眼,大叫道:“招安、招安、招甚鸟安!” 一脚把桌子踢起,掷得粉碎。宋江早已喝得大醉,一看李逵如此,大喝道:“这黑厮怎敢如此无礼?左右与我推去,斩讫报来!” 若不是众兄弟跪下苦求,早没了黑旋风那颗黑头,好端端赏菊会弄出这场不快来。
  文人的赏菊却总是离不开联句吟诗。《红楼梦》第七十七、七十八回曾间接写及此事。贾政应邀赏菊,却要偏偏带上几个后辈。这日清晨,天刚亮时,王夫人房里丫头即来怡红园传王夫人话:“即时叫起宝玉,快洗脸,换了衣裳快来,因今儿有人请老爷赏秋菊,老爷因喜欢他前儿做的诗好,故此要带他们去。”贾政此举无非是要告诉别人,贾家后继有人,自己教子有方。如此,未免让这赏菊的雅事蒙上些俗气。而对于宝玉、贾环、贾兰三人来说那赏菊的雅兴也早已跑到爪哇国去了,有的只是紧张。具体过程如何不详,只知宝玉等大胜而还,“不但不丢丑,拐了许多东西来”,无非因为诗好长辈高兴,赏些东西,不过笔墨、扇子之类。可以想见贾政当时之得意及赏菊过程。
  对于酒色之徒来说,重阳赏菊也可能成为酗酒猎色的好机会。《金瓶梅》第十三回写重阳节时西门庆一班酒肉朋友赏菊事。西门庆与李瓶儿丈夫花子虚是十兄弟,因这关系认识了李瓶儿。二人早有些意思,只是无接近机会。却巧“光阴迅速,又早九月重阳节令,这花子虚假着节下,叫了两个妓者,具东请西门庆过来赏菊。又邀请应伯爵、谢希寺,祝日念、孙寡嘴四人相陪,传花击鼓,欢乐饮酒。有诗为证:
  乌兔循环似箭快,人间佳节又重阳。
  千枝红树妆秋色,三径黄花吐异香。
  不见登高乌帽客,还思捧酒绮罗娘。
  绣帘琐闼私相觑,从此恩情两不忘。
  当日众人饮酒,直到掌灯之后,西门庆忽下席来更衣解手。” 不合与在遮槅子外边偷看的李瓶儿碰个正着。两人即约定晚间幽会。是夜李瓶儿支走花子虚,从墙上接过西门庆,勾搭成奸,一肚子气憋死花子虚,二人成了大妻。
  重阳赏菊习俗,当代亦有余绪。(来源:中国风俗辞典)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民俗大观
回复 引用 顶端
位置: » 竹影大观园 » 习俗大观 » 赏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