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1-01 09:15
鄌郚总编

汤饼·面条

  汤饼·面条  先秦两汉时代,一切面食都叫做 “饼”。东汉刘熙《释名·释饮食》:“饼,并也,溲面使合并也。” 就是说,“饼”这个字是取其合并之义——合并者,拌合也,做面食必须以水和之,才能施以蒸煮煎烧。因此,古人就以“饼”来统称面食;而在。饼”这个总名之下,就有了“蒸饼”、“汤饼”……之分。
  汤饼,就是“面片儿汤”,古人叫做“饦”或“馎饦”。宋高承《事物纪原》卷九:“魏、晋之代,世尚食汤饼,今索饼是也。语林有魏文帝与何晏热汤饼。即是其物出于汉、魏之间也。”又束皙《饼赋》曰:“朝事之笾,煮麦为面。则面之名,盖自此而出也。魏世食汤饼,晋以来有不托之号,意不托之作,缘汤饼而务简矣。”其做法是用一只手托着和好的面,另一只手往汤锅里撕片。 “饦”即手托之义。后来,技术有了改进,不用托举了,遂改名为 “不托”、“怀托”,讹为“馎饦”。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饼法》: “馎饦,挼如大指许,二寸一断,著水盆中浸,宜以手向盆旁挼使极薄,皆急火逐沸熟煮。”这说的就是撕面片儿不用手托的情形。但宋代欧阳修《归田录》又说:“汤饼,唐人谓之不托,今俗谓之馎饦矣。”看来,他当时大概不曾见到《齐民要术》的有关记载,所以把“馎饦”之名误为宋代才出现的俗称。——这一来,时间竟被拉后了五百年!
  在汤饼的基础上,后来就产生了面条。其做法是先擀出很薄的面片,再用刀切成细条。宋代司马光《涑水纪闻》:“京师间諠言:出军之日,当立点检为天子。……太祖(赵匡胤)惧,密以告家人,曰:‘外间汹汹若此,将如之何?’太祖姊面如铁色,方在厨,引面杖逐太祖击之,曰:‘丈夫临大事,可否当自决胸怀,乃来家间恐怖妇女何耶?’”面杖,就是擀面杖。时当五代末,而擀面杖已在厨房出现,既如此,则面条的产生亦当不晚于宋代。宋传奇小说对汤饼已有记述。如《李师师外传》写徽宗夜至李师师家,为师师所奏琴曲而倾倒,当鸡唱时,“帝亟披帷出。姥闻亦起,为进杏酥饮、枣糕、馎饦诸点品。……”又费哀《盗智》,写高邮民尉九,一日晨起,方坐肆间,有道人来食汤饼。食已,邀尉至闲处,呼为师父,且拜之。……”
  《水浒传》第四十五回写报恩寺和尚裴如海到潘巧云家送礼,道是“无甚罕物相送,些少挂面。几包京枣”。《红楼梦》第六十二回写宝玉生日,凤姐送的寿礼中,有“一百束上用银丝挂面”。所谓“挂面”,就是挂在适当地方晒干或晾干的面条。挂面的出现,无疑使面条的制作和食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儒林外史》、《水浒传》等作品,还多次提到街市上有不少的面店。罗贯中《三遂平妖传》第九回介绍食品业五大“熟行”,排在首位的便是“卖面的”。此业如此兴旺,则面条制作技术的进步和面条食用的普遍,也就可想而知了。
  明清时代,面条已简称为“面”。如《儒林外史》第四十五回:“主人请诸位用了醋,把这青菜炒肉夹了许多堆在面碗头上,众人举起箸来吃。余殷吃的差不多,拣了两根面条,在桌上弯弯曲曲做了一个来龙。”这里,先推出“面碗”,再从“面碗”里“拣”出“面条”,可见“面”和“面条”完全是同一关系。又,《红楼梦》第六十二回写宝玉生日“吃面”,芳官没有入席,说是“吃不惯那个面条子”。这也很清楚地告诉我们,“面”和“面条”是同一关系, “面”,就是“面条”的简称。
  面条既已大行于世,汤饼退位了没有呢?没有。《聊斋志异·伍秋月》写王鼐死二日后复苏,“便呼:‘饿死矣!可急备汤饼。’”同书《丐仙》写针灸医生高玉成惜贫:一日,“丐者索汤饼,仆怒诃之。高闻,即命仆赐以汤饼。”这里,汤饼竞担当起了疗饥救死的重任,可见,它的地位仍很牢固。
  此外,汤饼还有一些特殊的用途。如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写道,何晏姿容很美,面色白皙可爱,魏明帝怀疑他是搽了粉的。适当炎夏,魏明帝就故意给何晏吃滚热的汤饼。何晏吃得满脸是汗,忍不住用他那朱红的衣袖擦脸,擦过后,脸色却更加白皙。在这个故事中,汤饼竟被用于探察别人是否搽粉。又如,宋代欧阳修、宋祁所著《新唐书·玄宗王皇后传》有言:“陛下独不念阿忠脱紫半臂易斗面,为生日汤饼耶?”这个记载告诉我们,古时有生日吃汤饼的习惯。大约正是这个习惯,后来演变成了为三日,小儿作“汤饼会”(或称“汤饼宴”、“汤饼筵”)的风俗。《喻世明言》第十卷写道,倪太守耄老得子,子满三朝,太守满八十,人们来贺太守生日,太守就便开筵,“一来为寿诞,二来小孩儿三朝,就当个汤饼之会。”——在这个故事中,汤饼又成了喜庆的象征。(来源:中国风俗辞典)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民俗大观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