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1-01 10:04
鄌郚总编

长跪 

 长跪  长跪即直身而跪。古时人们不知桌椅为何物,无论是帝王还是平民都席地而坐。《释名·释姿容》:“坐,挫也。骨节挫诎也。”王先谦注:“古人坐,以两膝向后,如今跪形,故骨节挫诎。”即所谓“两膝著地以尻著腫而安者为坐。”至于古代的跪,与坐仅有直身和不直身的区别。《释名·释姿容》称: “跪,危也。两膝隐地,体危院也。”毕沅注云:“古人危坐乃跪也,故管宁坐榻当膝处皆穿。”即所谓“伸腰及股而势危者为跪,因跪而益至其恭,以头著地为拜。”故而《说文解字》卷二下说: “跪,拜也。”可见,由坐的姿势改变为跪拜的姿势是十分方便的。因为跪起来以后身长比坐时明显增高,故而又称长跪。但是,同样是直身而跪的姿势,在不同的情况下,古代却又有不同的名称。《说文解字》卷二下:“跽,长跽也。”段玉裁注:“长跽,各本作长跪,今正。案;系於拜日跪,不系於拜日跽。《范雎传》四言秦王跽,而后乃云秦王再拜是也。长跽乃古语,长俗作足长(原文为 )。人安坐则形弛,敬则小跪耸体若加长焉,故曰长跽。《方言》:东齐海岱北燕之郊,跪谓之足长(原文为 )敄足(原文为 )。郭曰:今东郡人亦呼长跽足长(原文为 )敄足(原文为 )。《释名》:跽,忌也,见所敬忌不敢自安也。……《广雅》:足长(原文为 )敄足(原文为 ),跪拜也。此统言之。许跪、跽析言之。”总之,那种长跪的姿势,在准备拜时称为跪,如果不拜则称之为跽。
  “长跪”一词在古代文献中颇多见。《战国策·魏策四》:唐且“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史记·留侯世家》:张在圮上桥见到黄石公,“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后来,黄石公授给张良一部《太公兵法》,使他成为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臣。又褚少孙补《史记·梁孝王世家》:“梁王西入朝,谒窦太后,燕见,与景帝俱侍坐於太后前,语言私说。太后谓帝曰:‘吾闻殷道亲亲,周道尊尊,其义一也。安车大驾,用梁孝王为寄。’景帝跪席举身曰:‘诺。’”景帝正是以长跪的姿势向窦太后表达了敬意。《西游记》第九十八回写唐僧师徒“四众到大雄宝殿殿前,对如来倒身下拜。拜罢,又向左右再拜。各各三匝已遍,复向佛祖长跪,将通关文牒奉上。”同样,这也是为了表示对佛祖的无比崇敬。(来源:中国风俗辞典)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民俗大观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