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admin [楼主] 发表于:2013-04-30 00:40
昌乐 刘文安

“淡远堂”的少掌柜(刘福良)

  “淡远堂”的少掌柜
  刘福良
  古时泊庄村“淡远堂”的掌柜,年方二十,英俊潇洒,人称“少掌柜”。“少掌柜”极其精明能干,方圆几十里人口皆碑。家养一匹大骡马,去西乡做买卖,卖油(或许经营别的,无从所知,从现存帐本上看,上写油几斤,油几两的流水帐,全是蝇头小楷,字迹非常漂亮,由此推断卖油)。据说一集(五天)挣回一支大元宝,日子过得很殷实。
  “少掌柜”衣着简朴,外出经常腰扎一根草绳,赶集上店,摸摸行情,遇事爱打抱不平,碰到市侩小人,给点厉害尝尝,经常替人解围。一生从未摸过钱,(据说老来拄着拐棍碰到一串清钱,只是用拐棍挑起,交给别人,自言自语地说:“反正一辈子没拿过钱,临秋末晚也不拿了。”)但遇到有困难的人,二话甭说,便会撂下一句话:“到淡远堂去拿吧!”
  “少掌柜”扶危济困,虽谈不上除暴,但也安良。大门口常年放着干粮,派专人打发讨饭的;哪家断粮断炊了,拿着瓢子来挖粮便是。自己却衣着简朴,省吃俭用。有一个笑话足以说明问题。据说有一年腊月买了两条咸白鳞鱼,个头很大,舍不得吃,挂在影壁墙后,第二年亲戚又来串门,发现还挂在那里,嫌他“小气”,就偷偷地把鱼眼挖掉了,“少掌柜”自然大为恼火:一则太不吉利,二则非吃不可,于是一家人犒劳了一顿。
  “少掌柜”文化水平很高,但就是不想当官,所以从没考过科举,更不用说中举人了。但他爱好广泛,无所不通。
  就说养花吧!他栽的一棵金枣树,树冠直径有三米之多,非常茂盛,秋熟季节,果实累累,金光闪闪,却一粒也舍不得摘,直到下窖时才全部摘去,能摘满满两大箩筐。当然其他名贵花木应有尽有。说来也怪,“少掌柜”活到七十三岁,当年先是这棵金枣树枯死了,其他的花木也相继死去。从此家也败落了。
  “少掌柜”爱好收藏,这也许与御赐“福”字有关,名画、古董占满了整整一屋子,据说最着名的当数康熙皇帝亲笔御赐“福”字,几经装裱,保存甚好,只可惜在民国战乱时遗失,其余大部分后来亦被人盗去,只有两只景泰蓝花瓶幸存下来,但又在文革时期被红卫兵当作“四旧”被砸烂了。
  家藏图书万卷,有《四书五经》、《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三言两拍》、《唐诗宋词》、《养花大全》、《地理风水》……只可惜“文革”时期,红卫兵抄家,光书就装了满满两大戏箱(盛戏装的箱子),全部焚烧掉。
  如今惟有“淡远堂”的名字还远源流长,他的后人继承了老祖宗的优良传统。“淡远堂”—“淡泊名利,宁静致远”一直为世人称道。
  注:泊庄村“淡远堂”远近闻名,相传是清初御赐。
  据说,清康熙帝南巡时路过泊庄村,泊庄刘氏一大户奉命接驾。其时,这家大户日子过得殷实,克勤克俭从不铺张。举家老小忠厚老实,待人和善,且书香门第,儒家之风。康熙帝龙颜大悦,命赐便宴一席,以褒忠厚,亲题“淡远堂”匾额,并颁赐“福”字一帧。“淡远堂”世代忠良,颇有口碑。
  (撰文:刘福良  摄影:刘福章)
文史千古秀 功名上景钟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