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admin [楼主] 发表于:2013-04-30 08:11
昌乐 刘文安

丰碑矗立汶河岸(代序)

— 本帖被 admin 从 艺文综述 移动到本区(2014-01-13) —

  丰碑矗立汶河岸(代序)
  ——写在《丰碑》出版之际
  刘天鹏
  刘胜民的长篇小说《丰碑》在网络上引起了一些学者以及读者的重视与关注。在沉淀了几年后,终于有了作品出版的机会,也终于有了让更多的人认识刘胜民的机会。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在工作之余,孜孜不倦地写了很多受读者欢迎的文字,创作出了二十余万字的长篇小说,这真是一个可喜可贺的事情。出版之前,刘胜民要我作个序言,作为老乡,作为同族兄弟,作为同道之人,我不好推辞,当然也没有理由拒绝。这些还是其次,最主要的是我很喜欢刘胜民的文字风格。我想,文学之梦于刘胜民来说,已经做了二十多年。他的心血不会白花,他的文学梦不会白做。一个文学爱好者,尤其是创作长篇的文学爱好者,最大的愿望就是把自己的作品出版。虽然这不能说是一个文学爱好者的最高境界,然而这毕竟是一种追求。既然萌生了创作的欲望,又痴心不悔地耕耘在文学的土地上,那么,开花结果就应该成为必然。刘胜民要我作序的原因,大概也认为我是他的同道之友,或许是因为我对长篇小说一直有着说不清的情结,也深知创作长篇的甘苦。既然这样,我就不必说一些无关紧要的话,用我拙朴的语言,做一件成人之美的事儿。
  在说长篇小说《丰碑》之前,我还是想说一些刘胜民文学创作的有关话题。十多年之前,我在地方的一些报刊上时常看到刘胜民的作品,也匆匆谋过几次面,知道他在家乡的一所中学执教,业余时间写一些散文、随笔什么的,写得还蛮有味道。他的许多散文,都是写儿时的片段回忆,写汶河岸边那条老街上发生过的奇闻趣事,他的许多小说也离不开汶河岸边的影子。浓浓的乡情亲情萦绕在这位教师的脑海,激情饱满的文字从他的笔端流出。其实,多少年来我只是默默地关注着他,欣赏着他的文字,期间我们并没有多少交往。直到2010年的夏天,我主编一本文学刊物,选取了他的几篇散文,才与他有了进一步的交流与交往。这时候,我仍然不知道他在创作长篇。后来,我从他的新浪博客上看到了长篇小说《丰碑》,粗略地读了一下,便有了心灵的感应。我从内心里感到刘胜民的文学修养并非一日,也更加感到刘胜民不仅是热爱自己的家乡,而且是热爱自己的岗位。他生活在教师队伍这样一个群体里,有着切身的体会,或许那里边有着他真实的生活体味,有着他人生的影子。在繁重的教学忙碌空隙,刘胜民呕心沥血写出了这么一部长篇,不能不说是一个了不起的事儿。他把这座《丰碑》,巍峨地矗立在汶河岸边,矗立在每一个读者的心里。
  如今民办教师已成为历史名词,而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在我国广大农村乡镇的中小学里,他们是一支人生处境悲喜两难的特殊群体。没有列入国家教师编制,享受不到公家人的待遇,只是个教书的农民而已。民办教师作为我国的一个特有的群体,他们的命运值得关注,而有些时候他们恰恰被人漠视着。刘胜民的《丰碑》正是一部描写乡村民办教师艰辛历史与现实的长篇小说,是对民办教师心灵与命运有着独到发现和阐释的作品。作品以典型的人物和真实的生活情节,反映了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20年间广大的民办教师在生活艰苦、地位低下、收入低廉的条件下,用自己单薄、瘦弱的身躯支撑起那个特殊年代摇摇欲坠的乡村教育事业,赞扬了民办教师纯洁、高尚的人生观和为祖国教育事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作品对现实生活中各色各样的人物,对蝇营狗苟者也作了一些揭露。这部2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于2010年3月在山东文艺网上连载,日点击量达到43000,半壁江原创文学网主编冷得像风在读了这部作品后,写下了如下的评论:“在刘胜民的笔下,还原了一个真实的乡村生活状态。”“《丰碑》读来,非常具备历史的厚重感和现实的典型意义。”“这部作品的优势在于:抓住了一个群体(民办教师)的生活现状进行了详细描写,塑造了几个典型人物;通过这个群体活动的带动,对特定年代的特定事件进行了有效反映。”青年作家施晗非常喜欢这部作品,多方奔波,联系出版社,希望尽早出版。
  1965年3月,刘胜民出生在汶河北岸一个名叫大庄子的村子里,也许是受了爷爷(解放前曾在济南一家报社当过编辑)的影响,刚上小学四年级,他就读了《烈火金刚》、《敌后武工队》、《大刀记》、《林海雪原》等文学名著。在漳河联中学习时,刘胜民的语文成绩就特别好,作文常常被老师当做范文在课堂上读。1981年,刚刚考上昌乐二中的他,踌躇满志,一心想着努力学习,将来报考大学中文系,早日实现自己的作家梦。可天有不测风云,人到中年的父亲得了胃癌,卧病在床三个月,不久就撒手人寰。屋漏偏遭连阴雨。两年后,就在他即将参加高考时,多病的母亲也离开了人世。高考落榜后,刘胜民来到了高崖中学,当了一名代课教师。并且,他选择了语文这个在一般人看来又苦又累的学科。在他的意识里,语文老师是播洒真情,收获真情,以情育情的人。而且,做了语文教师,就能读更多的书,写更多的文章,便于实现自己的“作家梦”。他又深知,要实现这个目标,光有对事业执著的爱还不够,还必须有渊博的知识,过硬的基本功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做根基,而其途径只有一条,那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于是,从走上工作岗位的那一天起,刘胜民就踏上了艰苦自学的漫漫征途。他为了进一步扩大视野,提高语文教学授课水平和写作能力,还自费订阅了《语文教学通讯》、《人民文学》、《山东文学》、《十月》等刊物,做了1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写下了50多篇教学札记,100多篇“下水文”。他所指导的学生有100多人次在省、全国作文大赛中获奖,他本人也多次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他还参加编写了《作文导评》、《中学生十万个怎么办(语文卷)》等书籍,其中,《最新精彩描写词典》一书还获得了山东省写作学会社会科研成果一等奖。
  紧张的教学之余,刘胜民见缝插针,开始了艰苦的业余创作。也许是长时间的自学给了他深厚的语文功底,也许是人到中年丰富的阅历给了他敏锐的洞察力,他一起笔便如江河奔流,不可遏止。于是,《柳笛声声》、《心香一瓣寄恩师》、《又到槐花飘香时》、《飘雪的日子》、《悠悠石磨情》、等50多篇散文或是小说纷纷见诸《潍坊日报》、《山东教育》、《山东文学》、《中国教育报》等报刊。在全国“汉江杯”、“东坡杯”、“杏坛杯”、“希望杯”等文学大赛中,他的作品也屡屡获奖。小说《诱惑》、散文《家》、《跺脚的童年》还被编入了《昌乐文学五十年》一书。
  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土壤,文学创作需要丰富的生活阅历和素材。读刘胜民的作品,我们能深深感悟到这一点。刘胜民在中学教书,当了8年的民办教师,对民办教师生活有切身的体验,对校园生活了如指掌,他的家在农村,这使他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农民,更深层地了解社会。近几年来,他以富有力度和文采的杂文和小说为载体激浊扬清,抨击形形色色的社会不正之风。《切勿以罚代教》、《让语言暴力远离校园》、《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等文章对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进行了揭露;《”招商引资”引出的话题》、《拧干“数字政绩”的水分》对那些华而不实的“面子工程”、“政绩工程”的尖锐批评;《电视的误导》对当前充斥荧屏的种种污染的嘲讽;《历史岂能“戏说”》对历史剧改编中存在的不尊重历史、肆意篡改历史的鞭挞;《明星做广告,悠着点儿》对明星做商业广告的辩证分析……一篇篇文章如“匕首”,似“投枪”,上至大政方针,下到油盐酱醋,引经据典,切中时弊。既有高度赞扬,也有愤愤不平;既有娓娓诉说,也有激昂陈词。这些短小精悍的短文,划出了历史的轨迹,道出了人民的心声,读后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如果说刘胜民早期的作品大多是习作,因而也就不乏稚气,可是他近期的文学作品却更接近对人的精神思想层面的深层开掘,更多的是展示一种独特的自我的生命体验与人生追问,揭示人生的价值、价值取向与意义。《难忘地瓜》、《煤油灯》、《拾柴岁月》、《雨伞》等一批描写童年、少年时代的作品,写出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生活的苦涩和自己思想的成熟。《千古绝唱“虞美人”》、《陆游:为伊消得人憔悴》、《苏东坡:痛并快乐着》等作品,通过揭示古代文人坎坷曲折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传达了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做人准则。2006年,山东省符合条件的民办教师全部转为公办教师。“民办教师”这一称呼虽然消失了,但民办教师对中国乡村教育的贡献却不能被人遗忘。怀着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曾经做过民办教师的刘胜民决心拿起手中的笔,把民办教师艰苦的生活和他们无私的奉献精神写出来。于是,2009年的春节刚过,刘胜民就开始了《丰碑》的构思和创作。历时一年多,2010年3月,终于完成了这部长篇小说的创作。他在小说的开篇写道:谨以此文献给为我国乡村教育做出突出贡献的民办教师。是的,在中国,民办教师就是这么一群人,正史无记录,野史无传说,喜剧无编排,小说无描述。他们如草芥般卑微,平凡,甚至平庸,但他们用青春和热血构筑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大厦。翻开民办教师的历史,他们中的每一位几乎都是一部农村教育的创业史,他们大都工作在贫穷落后偏僻的农村学校,他们进行的大都是复式教学,不仅要上好所有课程,还要教好所有的年级。他们几乎个个都是多面手,是语文教师、数学教师,还是音乐教师、体育教师。学校缺少资金时,他们带领学生自己挣;教室漏雨时,他们自己修;缺少桌椅板凳时,他们自己做;教具不够时,他们试着自己制;感到知识不足时,他们便在灯下充实自己。可以这么说,是民办教师用自己的心血,在贫瘠的土地上播种知识,孕育希望,创造生命的奇迹,是民办教师用他们的勤劳、智慧和无私奉献迎来了农村基础教育的今天。然而,付出和回报并不总是成正比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民办教师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主要是同工不同酬。1980年以前,民办教师得到的是集体记工分,分配口粮,加国家补助费的“三合一”报酬,其收入一般都相当于或高于当地农村中等以上劳动力的收入。从80年代开始,民办教师报酬改为地方集体自筹加国家补助的分配制度,从此民办教师与公办教师的工资差别越拉越大,大的时候一个公办教师相当于四个民办教师。不少民办教师迫于生计,不得不另谋生路,有的民办教师,因供不起自己的孩子上大学,满怀无奈与痛苦,与为之奋斗了二十几年的教学生涯洒泪诀别。但绝大多数民办教师仍一如既往,矢志不渝,不卑不亢地努力工作。在课堂上,他们和公办教师没有什么区别,他们认真备课,用心讲课,一丝不苟地批改作业,他们要早起陪学生上早自习,晚上要给学生上晚自习,学年考试的时候,他们教的科目也会取得全乡数一数二的好成绩。他们的身份是双重的,有人用“农民教师”来形容他们,教书的农民,种田的教师。“在校校长要成绩,在家妻子要产量”,他们不但要教育好学生,还要管理好责任田。沉重的教学和繁重生产,超负荷的劳动量使他们的身心健康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然而由于收入低,又没有医疗保障,他们只能小病拖,大病顶,许多民办教师积劳成疾,英年早逝。曾经有一位民办老师,倒在了上班的路上,弥留之际,留给家属的最后一句话是“别忘了为我请假”。还有一位民办教师,在凌晨赶往学校上早自习的途中,不慎撞在了路边的车尾上,额头撕裂,血流如注,他毅然摘下围脖,扎住伤口,照常上课。这就是我们的民办教师,无论他们多么的不情愿,在贫穷、疾病和伤痛面前,他们只能把自己的健康放在最无关紧要的位置,他们最不敢怠慢的只有自己的学生和教学工作,而他们最大的梦想就是同工同酬。10多年前,作家刘醒龙以一部《凤凰琴》让多年在山乡村落默默奉献的民办教师站在了全国民众面前,无数读者曾为之动容,流下眼泪。而今,刘胜民又以一部《丰碑》继续讲述民办教师艰苦卓绝而充满希望的故事,为这些“二十世纪后半叶在中国大地上默默苦行的民间英雄”献上感天动地的悲壮之歌。小说呈现了众多底层民办教师的形象,书中的主要人物秦义原,辛玉信、钟英梅、李文生、秦校长、秦国良、张建国等,都是刘胜民在当民办教师时的同事或者领导,小说中所涉及到的主要事件也大多真有其事,就连自然风景的描写,也离不开刘胜民的家乡汶河两岸。作者没有简单化地对人物进行人为拔高,而是在平凡中折射伟大,在对这群乡村教师的日常生活和真实生存状态的描摹中揭示他们的爱与恨、善与恶、情与仇。所以说,这是一部很有看点,具有历史档案保存价值的小说。
  写完了《丰碑》,刘胜民并没有停下写作的脚步,他参考昌乐县志,以高崖村儿童团长秦柿子为原型,以汶河两岸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这一时段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功劳炮首战高崖、国民党飞机轰炸高崖集)为历史背景,写成了中篇小说《汶河悲歌》。
  印象中,刘胜民十几年来没有大变,矮矮胖胖的身材,脸上始终充满笑意,待人坦诚和善。他的文品和人品一样,富有激情而且率真,心境纯净,有骨气,不迎合时尚。作家有两种,一种是用思想和智慧写作,一种是用灵魂和血肉写作。他说,他希望自己成为后者。
  无疑,《丰碑》并不是刘胜民文学的开端,这是他文学之路上的一个里程碑,就像他为作品中的人物树立的丰碑一样,也为自己树立起了一座文学之碑。当然,这也绝对不是刘胜民文学之路的终点,而是有血有肉的作品刚刚开始走进人们的心田。我相信,一个热爱生活并追求文学的人,一定会从纷杂的生活中,梳理出有用的文学线条,用聪颖的智慧,巧妙的手法,编织成五彩缤纷的文字。这些文字不管是对社会对读者有无震撼力,但我相信肯定会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记。
  期待着刘胜民有更多的佳作问世。
  2011年7月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鄌郚文学
文史千古秀 功名上景钟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