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1-06 22:15
鄌郚总编

益都县文工团始末

    益都县文工团始末

    青州当代史上,有个被称为“益都县文工团”的专业文艺团体。
    该团自1970年7月成立,至1980年6月撤销,历时整整十年,先后冠有四名,即益都县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益都县文工团、益都县吕剧团、益都县剧团。人们习惯统称其为益都县文工团。
    文工团诞生于文革中期,历经文革后期与改革开放之初,是特殊时代的特殊产物,又属当年青州社会发展缩影之一,更是青州文化发展史上不可缺失的一页,因为它绘有浓墨重彩的图画,刻有难以磨灭的篇章。
    益都县文工团始末
    ▲益都县业余文艺宣传队合影(赵华吉提供)
    一、益都县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1970年7月—1973年5月)
    1969年,益都县京剧团撤销。
    1970年初,县里组建业余文艺宣传队(新年春节拥军慰问团),到当地驻军慰问演岀,并排演歌舞剧《农奴戟》。
    1970年7月,在已有业余宣传队的基础上,成立专业文艺团体性质的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
    建队初期的人员来自全县各行业。其中有工业、商贸服务业等企业文化活动中的精英,有各公社文艺宣传队的骨干,有复员、退伍军人中的文艺人才,有青岛、潍坊到益都插队落户的知识青年,还有年龄在13岁至18岁之间的在校学生,原益都县京剧团的部分人员也有数人调入,共计50余人。
    最初的节目形式有对口词、群口词、独唱、小合唱、表演唱、诗朗诵、活报剧、舞蹈等。这是当年群众文化活动中最常见的艺术形式。节目内容主要是配合正在开展的文化大革命,配合县里重大政治活动和中心任务,目的是为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
    专业文艺宣传队成立后复排了《农奴戟》。演员阵容整齐,乐队配制也较齐全,有了专业文工团的气派,在大众剧场的演出获得巨大成功,成为宣传队的奠基性剧目。由此,这支队伍在益都县文艺舞台上站稳了脚跟。
    来自各个行业的演职人员,虽是精挑细选的文艺骨干,但绝大多数没有经过艺术方面的专业训练,靠着年轻人的好学和对艺术的热情,靠着集体的团队精神,才使整体水平持续攀升,以至佳作纷呈,精品不断,为益都县文艺舞台撑起一片蓝天。
    之后,排演样板戏《红灯记》和《沙家浜》,开启了一支队伍演多个剧种的先河。
    益都县文工团始末
    ▲《红灯记》剧照(刘新珠提供)
    益都县文工团始末
    ▲《红灯记》剧照(王淑美提供)
    1971年,排演李凤琪主笔、益都县文艺创作组创作的歌剧《红梅迎春》,并在昌潍地区专业剧团创作剧目会演中独占鳌头。昌潍地区领导决定举全区之力,调集区内各类顶尖编剧、导演、舞美、演员和乐队人员帮助加工提高,以备参加全省创作剧目调演。后因故未能成行。该剧先后到潍坊、昌邑等地巡演。平度等外地剧团也有移植。1972年底,《红梅迎春》成为山东省革命委员会1973年新年春节拥军慰问团昌潍地区分团的主打剧目。
    益都县文工团始末
    ▲《红梅迎春》演出剧照(王洪敏提供)
    二、益都县文工团(1973年5月—1978年6月)
    1973年5月,益都县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更名为益都县文工团。
    这年春天,文工团开始了艰苦的上山下乡演出,相继推岀了《半边天》、《都愿意》、《追报表》、《娶女婿》、《三回船》、《半篮花生》等系列小吕剧,受到农民的欢迎。由大型歌剧转演小吕剧,是文工团的第三次剧种转换。
    1974年春,向青岛吕剧团学习排演现代吕剧《海岛女民兵》。
    1975年初,排《红云岗》,先京剧,再吕剧,为参加昌潍地区专业剧团样板戏和创作剧目会演,决定再改演京剧版的《红云岗》。
    由同一组演员在短时间之内交替排演两个不同剧种的同一岀大戏,在国内外剧团史上堪称首例。
    1975年5月,招进一批学员,称小班。
    1976年前后,排演歌剧《洪湖赤卫队》和《江姐》,展示了文工团的综合实力和最高水平。
    益都县文工团始末
    ▲《洪湖赤卫队》韩英定妆照(林燕提供)
    益都县文工团始末
    ▲《江姐》华为定妆照(吴玉胜提供)
    1978年前后,文艺舞台逐步开放,禁锢多年的现代戏和传统戏开始公演。文工团排演最具代表性的现代吕剧《李二嫂改嫁》,获得巨大成功,在城乡演岀极受欢迎,掀起了一股“吕剧热”。文工团从此走上了吕剧之路。
    三、益都县吕剧团(1978年7月—1980年4月)
    1978年7月,益都县文工团改名为益都县吕剧团。
    文工团人员最多时80人左右。改吕剧团后,一次调走多人。
    益都县文工团始末
    ▲拍电影《南征北战》留念(张丽华提供)
    继现代吕剧《李二嫂改嫁》后,剧团转排传统戏。第一台传统吕剧是《姊妹易嫁》和《喝面叶》。没有经过传统戏训练且演惯了现代戏的演员们克服了穿古装、耍水袖、蹬高底等困难,迈出了排演传统戏的第一步。
    益都县文工团始末
    ▲送团友进大学(刘新珠提供)
    改名后的一两年内,剧团相继推出《借年》、《逼婚记》、《墙头记》、《小姑贤》、《王定保借当》、《胡林抢亲》、《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屠夫状元》、《柜中缘》、《井台会》、《于无声处》等。排演剧目和演岀场次之多,令业内人士时常惊叹。
    益都县文工团始末
    ▲小班女学员合影(王玉玲提供)
    1978年秋,排演葛树伟创作的话剧《淡水河的波涛》,在昌潍地区专业剧团创作剧目会演获演岀、创作一等奖,12月参加山东省现代戏剧创作剧目调演,获演岀奖。这是文工团获得的最高奖项。
    益都县文工团始末
    ▲小班演员全体合影(丁枢忠提供)
    1979年,剧团排演由越剧移植而来的吕剧《胭脂》。
    剧团依靠自身力量在国内首次完成越剧《胭脂》的移植,是他们自信和能力的充分体现。
    四、益都县剧团(1980年4月—1980年6月)
    1979年下半年,在益都县吕剧团建制内组建京剧队,形成了吕剧团辖吕、京二队的特殊局面。
    1980年4月,益都县吕剧团改名为益都县剧团,仍辖吕剧队和京剧队。
    6月,吕剧队以益都县吕剧团的名义在益都肉联厂礼堂演岀。几岀传统戏演过后,现代吕剧《救救她》大轴上演。此为十年文工团在外演出的盖棺之作。
    同月,吕剧队被撤销。益都县剧团更名为益都县京剧团(现为青州市艺术剧院)。
    撤销吕剧队后的人员分流主要渠道有三:调往工厂等企业,安排至其他文化单位,暂留京剧团。
    1984年,县委分管领导牵头,由人事、劳动、工业、文化等部门领导组成京剧团人员大整顿工作组,对暂留京剧团和其他文化单位的人员,再次进行调整,数人调往其他文化单位,多人留于京剧团,一人调财税局,数十人被安排去工厂企业。
    撤销文工团后的人员安置,用时五年多,足见其复杂与棘手。
    五、其它
    文工团先后驻过三址:城里老当铺南半部分(现无线厂电宿舍),原天主教堂大院(1973年春迁入。现天主教堂北邻的卷烟厂职工宿舍),原县政府第二招待所旧址(1978年秋迁入。现艺术剧院所在地)。
    益都县文工团始末
    ▲芭蕾舞《白毛女》选段在农村演出(王惠玲提供)
    文工团的历任领导有:刘祥瑞(负责筹建文工团)、王瑞丰、赵洪涛、毛柏龄、王德耀、张龙潭、张宗杰、穆世生、孙福堂、刘复军等。
    文工团的基本任务:一是政治性的演岀,二是慰问益都驻军演出,三是到工厂等企事业单位演岀,四是到农村为农民演岀。在上山下乡过程中,演职员们靠几辆地排车、小推车等几乎走遍了全县所有村庄,付岀了艰辛的劳动,赢得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爱戴。
    益都县文工团始末
    ▲山区演出路上(王淑美提供)
    十年内,文工团排演了以现代戏为主的大型剧目22台,中小型剧目23出,文艺专场十余台,成功演出歌剧、京剧、吕剧、话剧、评剧、音乐、舞蹈、曲艺等。这一生产能力,充分显示文工团综合实力的同时,创造了专业文艺团体难以打破的记录。
    益都县文工团始末
    ▲为农村军烈属演出(王淑美提供)
    文工团在十年中形成了深入基层、创新求变、纪律严明、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至今为人们乐道。
    文工团培养和造就了一批优秀的艺术人才和社会文化工作者。在文工团撤销后的数十年中,对青州、潍坊乃至省内外的文化事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益都县文工团始末
    ▲山东省春节拥军慰问团演出与驻军指战员合影(唐玉明提供)
    一批专家学者型的文艺人才脱颖而出,如闫军芳、冯蜂鸣、周建群、邵立勤、赵铁、王全忠、曲新军、刘新珠、邵丽霞、李建青、丁夫力、王民利等。他们大都具有高级职称,在电视、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美术、艺术教育、学术研究等领域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有的至今仍是省内外某些专业的领军人物。
    益都县文工团始末
    ▲山东省春节拥军慰问团演出与驻军宣传队员合影(张丽华提供)
    一批懂艺术的文化管理型人才,如穆世生、孙福堂、王小平、刘复军、李达人、刘金聚、崔祥坤、丁枢忠、贾化林、赵海文、刘庆书、贾文琳、吴玉胜等。他们在青州市文化局、文化馆、京剧团、云门剧院、艺术剧院、电视台等宣传文化单位担任过不同的领导职务,为青州文化事业做岀了重要贡献。林燕等人也曾担任过所在省、市文化单位负责人,并取得了优异成绩。
    许多文工团员一直活跃在文化艺术领域,风采依然。如夏柏龄、王惠玲、王珊珊、张丽华、陈迎霞、王洪敏、贾兴绪、刘文鸾、孟庆臣、郑子彦、赵华吉、王焕增、赵厚敏、王惠田、朱善民、陈安方、李同科、王新华、任怀玉、陈洪林、冯琳、白秋艳、王玉玲、王新霞、张利华、刘广生、王淑美、姜波、高继怡、亓小玲等。
    益都县文工团始末
    ▲1998年老团友聚会合影(吴玉胜提供)
    杲世玉、丁枢忠、蔺玉玲、朱德真等则成为青州戏曲艺术的佼佼者。
    在青州人眼里,当年的文工团似乎依然存在。各种文化活动中,从策划到组织,从辅导到主演,从幕后到前台,从编剧到导演,仍能见到文工团人的身影。他们的艺术生涯及其影响仍然在延续。
    益都县文工团始末
    ▲2016年老团友聚会合影(吴玉胜提供)
    文工团深深地烙上了那个时代的印记。那个特别的时代造就了那个特别的文工团。
    文工团留给我们的遗产和思考,远大于文工团自身。
    (在本文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原文工团团友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深表感谢。)(文/周建群 吴玉胜 )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青州文史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