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admin [楼主] 发表于:2014-03-01 23:31
昌乐 刘文安

关于十笏园周边古庙宇、古祠堂的调查报告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1楼] 发表于:2019-03-31 21:06
鄌郚总编
  关于十笏园周边古庙宇、古祠堂的调查报告
  2007年10月19日,我参加了潍坊市规划局召集的一次研讨会,议题是关于十笏园景区周边规划。在此之前的几年间,潍坊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曾多次召集有关专家、学者反复考察、论证十笏园景区周边的规划,为科学综合利用十笏园这一历史文化资源,进一步统筹开发十笏园周边景区,提出了从符合现代旅游规律的角度,科学综合利用,发挥名人、名胜、名品效应,统一开发,分步(三期工程)实施,提高整体开放功能等诸多好的建议。其建议的主要内容要点:1、建立郑板桥纪念馆。2、复建潍县古县衙。3、修复关侯庙、孔相祠、城隍庙。4、配套建设以风筝、年画、仿古铜、嵌银等潍坊工艺品为主的民间工艺品市场。
  笔者对此持赞成态度。但感到略微美中不足的是,其对十笏园周边的历史文化资源挖掘还不够完备,特别是对今已不存于十笏园周边的重要的古庙宇、古祠堂尚未考虑到位,不能不说这是一个缺憾,趁规划设计还在进一步完善中,及时补缺、充实,亦美事一桩。作为一个地方史志工作者,我对十笏园周边景区规划自始即格外关注,因而对十笏园周边的历史文化资源披阅载籍,实地观瞻考察,尤其对十笏园周边的古庙宇、古祠堂作了一番较细致的调查研究,认为十笏园周边景区规划还应进一步深入挖掘历史人文资源,并将其作为景点充分融合于周边景区规划当中,以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把十笏园周边打造、整和、完善为具有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十笏园周边景区。为达此目的,应把十笏园周边(已划定的总三期工程的范围:东到和平路,西至北门大街,南到东风西街,北至北马道街。一、二、三期地块总占地面积59.5公顷)历史上原有但现已不存在的或今尚存的有关主要古庙宇、古祠堂复建或重修,以增厚加深十笏园周边景区的历史文化底蕴。
  一、十笏园周边历史上主要的古庙宇、古祠堂
  通过调查研究,笔者以为在十笏园周边历史上有主要古庙宇4座,即文庙、东岳庙、关侯庙、城隍庙,其中前两者已无存;有主要古祠堂2个,即孔相祠和三贤祠,后者已无存。
  文庙:已无存。旧址位于今东风西街以北、曹家巷南端以东,原十笏园宾馆所在地,现十笏园商业文化广场(正在建设中)。该庙建于宋朝,元代延佑元年(1314年)重建,最后一次大规模修补约在清光绪年间。20世纪30年代失修,50年代初拆建它用。文庙南临旧时东门大街(今东风西街东段),砖砌花墙,中间红漆木栅大门,花墙东西有下马碑各一座,上书“文武官员军民人等至此下马”。进内影壁一座,东旁列“德配天地”木牌坊,西旁列“道冠古今”木牌坊。往北即棂星门,门上石匾刻有“文庙”二字。门左为省牲所,门右为庖厨所。棂星门北是泮池,池北为戟门。北端正中为大成殿,七楹三进,气势巍峨,殿中有孔子塑像,两侧塑“四圣”“十二哲”像。殿两旁为东庑、西庑,东庑奉72贤,西庑供76先儒,另有致斋所、碑廊。
  东岳庙:已无存。旧址位于今东风西街以北、曹家巷南端以西,原潍城区政府机关驻地大院。元至正十年(1350年)建。庙门高大,左右石鼓一对。两侧各有便门一个,二门为三楹,有木匾两块,上曰“发育万物”、“大造之门”。中间过堂屋,两侧塑哼哈二将,东西两间塑四大天王金身法像。甬道直通大殿,殿堂高大宽敞,雕梁画栋,龛内塑东岳齐天大帝像,金身端坐。大殿东西有两庑对峙。殿后为天后宫、痘神庙。西院有佛殿。大殿西南角有钟楼,东北角另辟一院,建北草厅三间,名之曰“安澜轩”,是县官在朔日和望日(朔日为农历的每月初一,望日为农历的每月十五日)诣庙降香致斋休息之所。院内建一石砌假山,点缀以竹林花坛。庙内有明万历十年(1582年)和清咸丰五年(1855年)的重修庙碑。
  关侯庙:位于胡家牌坊街中段路北侧的关帝庙巷北首。建于宋代,祀三国蜀将关羽。元天历二年(1329年)重修,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又重修。庙基拔地5米,庙堂建于青石砌成的高台之上,高台面积148平方米。堂前两侧方形柱上刻有“扶正统而彰信义功业同天地不朽”、“完大节以笃忠贞令名与日月常昭”之楹联。庙堂为砖木结构,琉璃瓦屋脊上有蛟龙浮雕,四周飞檐鸱角,雕花斗拱。大殿内原有高大的关羽、周仓、关平塑像,关羽为坐像,周仓手持大刀立于其右侧,关平手执大印立于左侧。民国时期塑像被毁。大殿前院左右两侧原有东西厢房各3间,院中有古槐一株,院南侧设影壁,另有山门3间,上有门楼。院东南角有一钟楼,内有一口大铁钟,钟楼北有古建1间,内设供进香用的大香炉一个。庙前巷口有元代敕建石坊一座,后毁。该石坊上端横刻三行大字:“敕封忠义仁勇威显灵佑伏魔大帝”、“敕封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封赠显灵义勇武安□□……(注:此处字不详)&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