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1-24 21:44
鄌郚总编

老潍县婉转悠扬的叫卖声

  我老家在潍县城里大十字口附近。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在我童年时期,这些叫卖的小商贩带给我的是美味、好奇和乐趣;四十年代,我从少年步入成年,除了满足口福之外,耳濡目染,无意中逐渐对各种叫卖声产生了兴趣,至今记忆犹新。
  ―――郭子宣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潍县城的老百姓都很穷,房屋简陋,多为草房,即便是瓦屋,也是小瓦,两三层的楼房为数极少。就吃饭而言,一般住户,都在自家做饭,下馆子吃喝的人也不多,挑着担子沿街巷叫卖的小商贩比比皆是。
  走街串巷去叫卖
  走街串巷叫卖的小商小贩,以出售食品为多。至于其他日用品,多到商店、摊点或集市去购买。这些小商小贩,或挑着担子,或挎着箢蔸,或推着车子,沿街叫卖。为了一家人吃上饭,他们起早贪黑,顶风冒雪,日晒雨淋,就挣个辛苦钱。
  细细观察,这些小商贩自有出门的规律和时间。卖吃食的以三个时间段为重点,即凌晨、中午、晚上。白天且不说,凌晨以不误早餐、不误上班为原则。晚上包括两个时段,一是晚饭前后,二是午夜。
  晚饭前后叫卖,早晚无定时。有人忙于事务,误了晚饭,由夜饭补上;有人晚饭过早,夜间早早饿了,也买些夜食补之。午夜叫卖,一是为业余时间干活的人准备的。二是有些富家老板或大户子弟,晚上聚会或打麻将,也要吃夜宵的。卖夜食者,往往在夜十一点后才上街,很快便会销售一空。
  这些小商小贩大多是三十到五十岁的男人,妇女出来叫卖的极少。他们穿的衣服都很破旧,他们的工具,也是根据货物特点而用最方便的,如箢蔸、筐子、篮子、木推车,或手挎,或肩挑,或肩背,或车推,皆徒步行走。
  小商贩叫卖的声音各色各样,有的像说话,有的像唱歌,给顾客留下好感,销售就快些。有的像打仗,有的像叫骂,顾客闻之,该买就不买了。有的货物不好,质次价又高,他就大声吆喝,企图招徕顾客,其实效果相反,声音越高,喊声越勤,证明他的货物越不好。
  叫卖声声似唱歌
  叫卖的声音多种多样,为了更好地表现叫卖者各自的声音特点,在下面的表述中,吆喝声的长短用横线表明。声音有曲折的,用曲线表示。声音高低,加点表明,字的上面加黑点,表示声音高;字下面加黑点,表示声音低。
  肉火烧是老潍县的特色食品之一。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40来岁的男子,挎着箢蔸,从东而来,转悠着叫卖:“花―――椒―――肉火―――烧―――了―――”
  这男子有点沙哑嗓,但不难听,就像现在有的歌星,反而显得有特点。他的火烧中间,有一红颜色的图案,是用当佐料八角沾色印的。
  老潍县的包子式样颇多,我常见的几个卖不同式样包子的,叫卖方式也各有特点。
  一个50来岁的老头,叫卖时将“来了包儿啊”5个字拆成8个音节,仅“包”字就有4个音节,“包”变成了“布谷衣噢”:“啊―――呀―――布―――谷―――衣―――噢儿―――啊―――”
  还有一位这样叫卖:“热―――包儿―――啊―――”
  “哎―――锄―――刃嗯―――”,这是一卖小豆腐包子的,“锄刃”是老潍县人对小豆腐包子的别称,因包子皮薄如农家所用锄头的刃而得名。
  “豌豆―――黄啊―――”,这是一个50多岁的老头,长脸,他卖的是“豌豆黄”,一种用豌豆沙加糖和玫瑰酱做馅包的包子,类似现在的豆包。
  解放前,粽子只有在五月端午前后才有卖的。卖粽子的多用独轮车推着,用筐子盛,上面盖小棉被。有一卖粽子的中年男子这样吆喝:“卖―――粽―――咋―――”
  他将“子啊”两个字合成了一个音“咋”,前两个字拉长音,最后一个“咋”字戛然止住。
  另一个卖粽子的,“粽”字带上了儿化音,更为亲切动听:“糯―――米―――粽儿―――啊―――”
  还有一位叫卖的内容最为丰富:“又―――来了那个卖―――好―――粽子―――的―――了―――啊―――”“不―――甜―――不要钱―――啊―――”“乐陵―――小枣―――的―――啊―――”
  最动听的是一个卖香油豆油的,这人40多岁,推个大平车,喊“卖香油”时声音委婉,中间打了几个折儿,宛如唱歌:“卖―――香―――油―――了―――啊~~啊~~啊~~啊~~啊~~啊~~”
  喊“卖豆油”时,声音低了许多,也不再打折儿:“卖―――豆油―――了―――啊―――”
  香油贵且稀罕,所以吆喝时用了力;豆油便宜普通,吆喝时便省了劲,权当歇歇嗓。一曲高一曲低,一曲婉转一曲平缓,别有韵味。
  还有一些叫卖声,例举如下:
  卖刀切糕的:“刀―――切―――糕―――啊―――”
  卖茶叶蛋的:“茶鸡―――子儿―――大鸡―――蛋―――”
  卖辣椒辣菜的:“辣―――椒―――辣―――菜―――萝卜―――干儿―――”
  卖粘粥的:“香―――稻米―――粘粥了―――噢―――”
  卖猪头肉的:“猪头―――肉―――欧―――”
  卖蔬菜的:“菠菜―――茼蒿―――茄子―――黄瓜―――了―――”“大―――白―――菜―――来―――”
  卖五香花生米的:“五―――香―――长果仁儿―――“”长―――果仁儿―――五香―――五香―――”
  用碎布、头发换针换线的:“铺衬头发啊―――换―――针―――换―――线―――啊―――”
  有些走街串巷卖手艺的,吆喝声也各有特点,譬如:
  磨剪子的:“磨―――剪子来―――戗―――菜―――刀―――”
  锔盆锔碗的:“锔―――盆―――锔―――碗啊―――锔―――大―――缸―――”
  修理风箱的:“扎―――裹―――风―――匣―――”
  蛮子话与瞎汉语
  老潍县街头叫卖者多数是当地人,外乡人极少。有七八个从南方来卖篦子的,他们每人肩上背着一串篦子,边走边吆喝:“哎―――挎子、挎子―――挎子、挎子―――哎―――挎子、挎子―――”
  篦子是过去妇女用来梳头的密齿梳子,用篦子梳头一般叫刮(读kua)头,“南蛮子”的叫卖声很难让人听懂。虽然听不懂,但他一吆喝,老百姓就知道那个南方人又来了。
  那时节,一年四季,街头巷尾断不了来来往往的“算命先生”。这些算命的不少都是瞎子,因为身有残疾,做不了其他营生,只好靠算命骗人糊口。
  算命的瞎子一般身背布袋,内装长弦子,一手拿手磬子,一手拿长竿子做指路明杖。走几步响一下磬,以磬声代替吆喝。
  瞎子算命,最受妇女们的欢迎。妇女问卜,多为婚姻、改嫁等私事,怕被第三者听到。问卜者把瞎子领到家,妇女问卜,算命的边弹弦子,边以唱做答,说的都是似是而非的话,问卜者也就深信不疑了。
  每到夏季,天气炎热,有些妇女以为瞎子看不见,就大胆地脱掉上衣,边问边乘凉。其实,不少职业算命瞎子是能看见的,也有的是半瞎。这时,瞎子不好说破,就装看不见。这些秘密,是两三个算命瞎子偶尔在街上相遇,使用路人听不懂的“瞎汉语”,边说边笑进行交谈时让懂“瞎汉语”的听到的。
  “瞎汉语”又叫“切字语”,也称“切语”,是将一句话中的每个音分解成两个音拼起来读,最后一个字只读上半个音。如:“吃饭睡觉”读成“chaizhifanganshuizhejiao”。如多句话,再快说,外人自然就听不懂了。不过当时潍县师范的学生懂“瞎汉语”的就不少,是他们把瞎子们谈话的秘密揭穿了。
  还有一个卖哑巴辣椒的。这个人40来岁,也是个残疾人,既聋又哑。车子由十五六岁的儿子推着,他摇着串铃,口里不停地“啊,啊”叫着,头四处环顾。他听不着,看到人就打招呼。他炒的辣椒质量高,很受顾客欢迎。他还备有面饼,买辣椒的再买张饼,他卷上辣椒往辣椒汤里一蘸递给你,咬一口,又辣又香。
  春节来临听叫卖
  旧时的过年,一般从腊月中旬开始,一直延续到年后的正月十六,整整一个月的时间。腊月里置办年货,多数是到南沙滩。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南沙滩的摊点铺面便摆满了各种年货供挑选。走街串巷、进家如户的,大约只有送灶马的了。
  “请―――灶马了―――”
  “猪羊啊―――”
  年味儿大概最早也是由这悠扬的叫卖声带来的。腊月中旬,离小年还有一个多星期,街上的小贩便开始喊了。
  灶马是杨家埠印制的,上方印有简明月历和节气表,中下方印灶王爷和灶王奶奶各神。请灶马,是为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送灶王爷上天做准备的。猪羊,竹扎纸糊而成,猪为黑色,羊为黄或白色,两者并排连在一起。大约一米长,大半米宽。还有纸做的金银元宝等。
  腊月二十三俗称“辞灶”,是传说中的灶王爷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各家善事的日子。各家送灶马,是希望他上天只说好话,不说坏话。所以灶王像两边的对联是:“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
  过了辞灶之日,各街的花子头就到其所管辖地段的商家和住户收钱收物。花子头,顾名思义,就是叫花子的头头。花子头上门并不空手,而是每家先送上一张“九九消寒图”。“九九消寒图”是木版年画中历画的一种,上头印着《九九消寒歌》,同时印有双钩笔划的九个九笔画的汉字,冬至开始,每天用红笔填写一笔,九天填满一字。填满九个字须填八十一笔,代表着从一九到九九的八十一天。
  “九九消寒图”并不是白送,而是先送后收钱和物。一般情况下,商号给钱,价格要高出市场价两倍以上,住户给大馒头或大饼。平日里,花子头对所管地段的流动乞丐、地痞、流氓等有抑制作用,所以商号、住户都大方施舍,不得罪他。
  老潍县的叫卖声,方言土语加特别的曲调,很难用语言来表述。我曾经请李恕堂先生谱了曲,想借此而传流。但是,他人根据曲谱传唱,极有可能失去原来的韵味。如果有机会,我还是希望通过录音或录像,将老潍县的叫卖声更原汁原味儿地保存下来。
  郭子宣
  (本版图画选自魏林《鸢都古城图》,请作者告知通讯地址,以寄发稿酬)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潍县城的老百姓都很穷,房屋简陋,多为草房,即便是瓦屋,也是小瓦,两三层的楼房为数极少。就吃饭而言,一般住户,都在自家做饭,下馆子吃喝的人也不多,挑着担子沿街巷叫卖的小商贩比比皆是。
  走街串巷去叫卖
  走街串巷叫卖的小商小贩,以出售食品为多。至于其他日用品,多到商店、摊点或集市去购买。这些小商小贩,或挑着担子,或挎着箢蔸,或推着车子,沿街叫卖。为了一家人吃上饭,他们起早贪黑,顶风冒雪,日晒雨淋,就挣个辛苦钱。
  细细观察,这些小商贩自有出门的规律和时间。卖吃食的以三个时间段为重点,即凌晨、中午、晚上。白天且不说,凌晨以不误早餐、不误上班为原则。晚上包括两个时段,一是晚饭前后,二是午夜。
  晚饭前后叫卖,早晚无定时。有人忙于事务,误了晚饭,由夜饭补上;有人晚饭过早,夜间早早饿了,也买些夜食补之。午夜叫卖,一是为业余时间干活的人准备的。二是有些富家老板或大户子弟,晚上聚会或打麻将,也要吃夜宵的。卖夜食者,往往在夜十一点后才上街,很快便会销售一空。
  这些小商小贩大多是三十到五十岁的男人,妇女出来叫卖的极少。他们穿的衣服都很破旧,他们的工具,也是根据货物特点而用最方便的,如箢蔸、筐子、篮子、木推车,或手挎,或肩挑,或肩背,或车推,皆徒步行走。
  小商贩叫卖的声音各色各样,有的像说话,有的像唱歌,给顾客留下好感,销售就快些。有的像打仗,有的像叫骂,顾客闻之,该买就不买了。有的货物不好,质次价又高,他就大声吆喝,企图招徕顾客,其实效果相反,声音越高,喊声越勤,证明他的货物越不好。
  叫卖声声似唱歌
  叫卖的声音多种多样,为了更好地表现叫卖者各自的声音特点,在下面的表述中,吆喝声的长短用横线表明。声音有曲折的,用曲线表示。声音高低,加点表明,字的上面加黑点,表示声音高;字下面加黑点,表示声音低。
  肉火烧是老潍县的特色食品之一。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40来岁的男子,挎着箢蔸,从东而来,转悠着叫卖:“花―――椒―――肉火―――烧―――了―――”
  这男子有点沙哑嗓,但不难听,就像现在有的歌星,反而显得有特点。他的火烧中间,有一红颜色的图案,是用当佐料八角沾色印的。
  老潍县的包子式样颇多,我常见的几个卖不同式样包子的,叫卖方式也各有特点。
  一个50来岁的老头,叫卖时将“来了包儿啊”5个字拆成8个音节,仅“包”字就有4个音节,“包”变成了“布谷衣噢”:“啊―――呀―――布―――谷―――衣―――噢儿―――啊―――”
  还有一位这样叫卖:“热―――包儿―――啊―――”
  “哎―――锄―――刃嗯―――”,这是一卖小豆腐包子的,“锄刃”是老潍县人对小豆腐包子的别称,因包子皮薄如农家所用锄头的刃而得名。
  “豌豆―――黄啊―――”,这是一个50多岁的老头,长脸,他卖的是“豌豆黄”,一种用豌豆沙加糖和玫瑰酱做馅包的包子,类似现在的豆包。
  解放前,粽子只有在五月端午前后才有卖的。卖粽子的多用独轮车推着,用筐子盛,上面盖小棉被。有一卖粽子的中年男子这样吆喝:“卖―――粽―――咋―――”
  他将“子啊”两个字合成了一个音“咋”,前两个字拉长音,最后一个“咋”字戛然止住。
  另一个卖粽子的,“粽”字带上了儿化音,更为亲切动听:“糯―――米―――粽儿―――啊―――”
  还有一位叫卖的内容最为丰富:“又―――来了那个卖―――好―――粽子―――的―――了―――啊―――”“不―――甜―――不要钱―――啊―――”“乐陵―――小枣―――的―――啊―――”
  最动听的是一个卖香油豆油的,这人40多岁,推个大平车,喊“卖香油”时声音委婉,中间打了几个折儿,宛如唱歌:“卖―――香―――油―――了―――啊~~啊~~啊~~啊~~啊~~啊~~”
  喊“卖豆油”时,声音低了许多,也不再打折儿:“卖―――豆油―――了―――啊―――”
  香油贵且稀罕,所以吆喝时用了力;豆油便宜普通,吆喝时便省了劲,权当歇歇嗓。一曲高一曲低,一曲婉转一曲平缓,别有韵味。
  还有一些叫卖声,例举如下:
  卖刀切糕的:“刀―――切―――糕―――啊―――”
  卖茶叶蛋的:“茶鸡―――子儿―――大鸡―――蛋―――”
  卖辣椒辣菜的:“辣―――椒―――辣―――菜―――萝卜―――干儿―――”
  卖粘粥的:“香―――稻米―――粘粥了―――噢―――”
  卖猪头肉的:“猪头―――肉―――欧―――”
  卖蔬菜的:“菠菜―――茼蒿―――茄子―――黄瓜―――了―――”“大―――白―――菜―――来―――”
  卖五香花生米的:“五―――香―――长果仁儿―――“”长―――果仁儿―――五香―――五香―――”
  用碎布、头发换针换线的:“铺衬头发啊―――换―――针―――换―――线―――啊―――”
  有些走街串巷卖手艺的,吆喝声也各有特点,譬如:
  磨剪子的:“磨―――剪子来―――戗―――菜―――刀―――”
  锔盆锔碗的:“锔―――盆―――锔―――碗啊―――锔―――大―――缸―――”
  修理风箱的:“扎―――裹―――风―――匣―――”
  蛮子话与瞎汉语
  老潍县街头叫卖者多数是当地人,外乡人极少。有七八个从南方来卖篦子的,他们每人肩上背着一串篦子,边走边吆喝:“哎―――挎子、挎子―――挎子、挎子―――哎―――挎子、挎子―――”
  篦子是过去妇女用来梳头的密齿梳子,用篦子梳头一般叫刮(读kua)头,“南蛮子”的叫卖声很难让人听懂。虽然听不懂,但他一吆喝,老百姓就知道那个南方人又来了。
  那时节,一年四季,街头巷尾断不了来来往往的“算命先生”。这些算命的不少都是瞎子,因为身有残疾,做不了其他营生,只好靠算命骗人糊口。
  算命的瞎子一般身背布袋,内装长弦子,一手拿手磬子,一手拿长竿子做指路明杖。走几步响一下磬,以磬声代替吆喝。
  瞎子算命,最受妇女们的欢迎。妇女问卜,多为婚姻、改嫁等私事,怕被第三者听到。问卜者把瞎子领到家,妇女问卜,算命的边弹弦子,边以唱做答,说的都是似是而非的话,问卜者也就深信不疑了。
  每到夏季,天气炎热,有些妇女以为瞎子看不见,就大胆地脱掉上衣,边问边乘凉。其实,不少职业算命瞎子是能看见的,也有的是半瞎。这时,瞎子不好说破,就装看不见。这些秘密,是两三个算命瞎子偶尔在街上相遇,使用路人听不懂的“瞎汉语”,边说边笑进行交谈时让懂“瞎汉语”的听到的。
  “瞎汉语”又叫“切字语”,也称“切语”,是将一句话中的每个音分解成两个音拼起来读,最后一个字只读上半个音。如:“吃饭睡觉”读成“chaizhifanganshuizhejiao”。如多句话,再快说,外人自然就听不懂了。不过当时潍县师范的学生懂“瞎汉语”的就不少,是他们把瞎子们谈话的秘密揭穿了。
  还有一个卖哑巴辣椒的。这个人40来岁,也是个残疾人,既聋又哑。车子由十五六岁的儿子推着,他摇着串铃,口里不停地“啊,啊”叫着,头四处环顾。他听不着,看到人就打招呼。他炒的辣椒质量高,很受顾客欢迎。他还备有面饼,买辣椒的再买张饼,他卷上辣椒往辣椒汤里一蘸递给你,咬一口,又辣又香。
  春节来临听叫卖
  旧时的过年,一般从腊月中旬开始,一直延续到年后的正月十六,整整一个月的时间。腊月里置办年货,多数是到南沙滩。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南沙滩的摊点铺面便摆满了各种年货供挑选。走街串巷、进家如户的,大约只有送灶马的了。
  “请―――灶马了―――”
  “猪羊啊―――”
  年味儿大概最早也是由这悠扬的叫卖声带来的。腊月中旬,离小年还有一个多星期,街上的小贩便开始喊了。
  灶马是杨家埠印制的,上方印有简明月历和节气表,中下方印灶王爷和灶王奶奶各神。请灶马,是为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送灶王爷上天做准备的。猪羊,竹扎纸糊而成,猪为黑色,羊为黄或白色,两者并排连在一起。大约一米长,大半米宽。还有纸做的金银元宝等。
  腊月二十三俗称“辞灶”,是传说中的灶王爷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各家善事的日子。各家送灶马,是希望他上天只说好话,不说坏话。所以灶王像两边的对联是:“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
  过了辞灶之日,各街的花子头就到其所管辖地段的商家和住户收钱收物。花子头,顾名思义,就是叫花子的头头。花子头上门并不空手,而是每家先送上一张“九九消寒图”。“九九消寒图”是木版年画中历画的一种,上头印着《九九消寒歌》,同时印有双钩笔划的九个九笔画的汉字,冬至开始,每天用红笔填写一笔,九天填满一字。填满九个字须填八十一笔,代表着从一九到九九的八十一天。
  “九九消寒图”并不是白送,而是先送后收钱和物。一般情况下,商号给钱,价格要高出市场价两倍以上,住户给大馒头或大饼。平日里,花子头对所管地段的流动乞丐、地痞、流氓等有抑制作用,所以商号、住户都大方施舍,不得罪他。
  老潍县的叫卖声,方言土语加特别的曲调,很难用语言来表述。我曾经请李恕堂先生谱了曲,想借此而传流。但是,他人根据曲谱传唱,极有可能失去原来的韵味。如果有机会,我还是希望通过录音或录像,将老潍县的叫卖声更原汁原味儿地保存下来。
  郭子宣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能工巧匠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