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1-24 21:50
鄌郚总编

徽州的平民工匠

  徽州的平民工匠
  后惟泰

  弛名中外的徽州古建、徽州三雕,彰显出徽州工艺的辉煌,造就了许多徽州民间工艺大师。这方面的内容早已有许多专家学者专题论述,我就不再班门弄斧了,我只想说说对徽州平民工匠的一些感受。
  所谓“平民徽匠”是指出身平民,以一技之长从业谋生,他们所操之业又是直接为平民百姓服务的。
  由于封建意识的影响,工匠这个群体历来是不被重视的,远在唐代,着名作家韩愈就有“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的说法,“百工”竟与“巫医”同列。百工,即各种手工业工人,专门从事徽州古建、徽州三雕的工匠也在百工之列,那可是专门为名门贵族显示豪华的,可谓阳春白雪,锦上添花,尚且不被尊重,相比之下,平民徽匠只能是“下里巴人”了,其社会地位的低下不言而渝。
  如今,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氛围中,那些从事高档古建和三雕的工匠精英被誉为“民间工艺大师”,连初出茅庐的年轻木工也可加冕“匠士”,真是可喜!可贺!我想,那些名不见经传、默默奉献的平民徽匠,也是徽州传统文化的一支小花,也该受到应有的尊重。
  我们分析平民徽匠的一些特点,可以受到一些启发。
  (一)服从需要。在那封闭落后的小农经济环境下,一家一户,各自经营,各种各样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都得一一准备,犁耙水车,箩筐晒垫,桌凳桶盆等等,缺一不可。由于需要是多方面的,所以平民徽匠的门类也是多方面的,木竹铜铁,桶扳棕漆,应有尽有,涉及到百姓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就地取材。木、竹、棕、漆是徽州山区的特产,除铁匠、铜匠之外,大部分平民徽匠是到户家上工,其大部分材料由户家提供,这就大大地降低了制作成本,同时工匠的工钱也比较合理,这使得一般平民能够承受。
  (三)植根乡土。平民徽匠以本土人居多,亦工亦农,农忙时务农,生活的风险小。同时经营灵活,开设作坊,走村串户,在家生产,上门服务,因地制宜,因人而异,一切从实际出发。加上他们干事认真,行风端正,因而普遍受到用户的尊重。
  (四)注重技术。在那艰难的年代,能有份得以生存的手艺实属不易。因此这些工匠之家往往世代相传,为了声誉,为了竞争,师傅们总把技术看得很重,正如唐代大作家韩愈说的“百工之人,不齿相师”,他们在技术、质量方面不敢有丝毫马虎。
  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拜师学艺,继承发展,平民徽匠的工艺水平都相当高,每当有机会见到当年的一些手工艺品,人们都会赞不绝口。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平民徽匠已不多见了,但他们的从业精神和精湛技艺还是值得借鉴的。
  徽州的平民工匠种类很多,有木匠、石匠、铁匠、篾匠等,下面列举一二,说明其精湛的制作工艺。
  桶匠
  桶匠是木匠的一种,主要从事木盆、木桶之类家具的手工制作。盆与桶的做法类似,下面以桶为例说说它的制作工艺。
  桶匠的手艺主要在拼缝上,因为桶的主要用途是盛水,因此板缝必须做得严密,来不得半点马虎,桶不漏水是桶匠师傅手艺最起码的标准。
  劈料是制桶的准备阶段。木桶主要以杉木为原料,因为杉木纹理好易操作又耐腐蚀。师傅根据桶的高度断好木料,用斧头将圆木劈成桶板的粗坯,上大下小,略呈弧形。根据桶的直径大小决定桶板排列的长度,有“一尺直径三尺板”之说,由于是毛坯自然要多放点。
  刨板是基础。必须做得准确。普通木工刨料讲究平、光,而刨桶板还要注意角度。桶的外沿与内沿是一大一小的两个同心圆。为使桶的板缝严密,每块板的横切面必须是“扇纸形”(折扇糊纸部分),师傅是用“擦刨”与“架尺”来操作的。擦刨比推刨大,是放在作业台上的,是手拿板料在擦刨上将木料刨光。“架尺”就是将初步刨光的桶板侧面横放在擦刨的平面上,再用一根有刻度的直尺,一头支在擦刨的平面上,另一头,桶半径长的部位架在桶板的侧面,当桶板的外沿、内沿与支点三点成一线时,桶板就算刨好了。一块板往往要通过几次架尺、刨平的操作才能完成。这样刨成的桶板合起来就会严密。
  接着是做筒。桶板合拢需用竹钉连接,上竹钉要先钻眼,眼的位置有讲究,师傅的经验是“偏内虚外”,眼若钻在离板的外沿近的位置,在刨外围时就有可能将竹钉刨出来。桶的围板全部合拢了就成一个圆筒。接着将内壁与外围刨光。
  桶匠的刨子与木匠的不同,刨桶内的有翘头船形刨,刨外面的有条形滚刨。
  安底至关重要。这是难度最大的一道工序。先将几块约两公分的木板,用竹钉拼成一块比桶直径略大的正方形平板备用。
  安底时,先将圆筒底部锯齐、刨平,然后用一种特制的桶底锯和斧、凿,在圆筒底部离边沿1至2公分的地方做一条安底板的槽,以槽的直径决定底板的直径。接着用圆规、窄条锯将准备的平板制成圆的桶底。将圆的桶底装进槽内,大小吻合,桶底就安好了。
  最后是打箍。作箍的材料一般是竹篾,也有用铁丝铁条的,个别有钱人家还用铜条打箍。打箍是为了加固,箍紧缝密,自然不会漏水。一只桶至少要有两道箍,底箍最难打,箍做小了套不上,做大了一紧就离底远了,起不到护底的作用。中箍也要打在适当的位置,这些全靠师傅的手艺。
  做好的木桶在使用之前还需涂上桐油,主要是起防腐作用。
  桶用久了个别地方也会坏的,坏了就会漏水,因此,以前有走村串户的桶匠,他们肩挑工具担,口里喊着:“打箍阿——”专门上门帮助修桶。
  过去一些农村姑娘的嫁妆中少不了要有提桶、马桶、脚盆、澡盆等木制家具。娘家总是尽量找手艺好的师傅做得好看些。精制的桶、盆围板不是直线的,而是有多种曲线,一般是口大、底小、中间鼓、口有边沿。做工考究的盆、桶简直就是一种精美的艺术品。
  如今手艺高明的桶匠师傅已不多见了,塑料、金属的盆、桶占领了市场,木盆、木桶已不再受人青睐,但我总觉得木制的盆、桶是我国传统的手工艺品,也是灿烂的徽州文化中的一朵小花,它的细密精湛的制作工艺不能失传。
  棕匠
  以棕片为原料制作农具和生活用品的人称为“棕匠”。棕匠分居农村,以务农为主,上门服务,为人们加工蓑衣、围裙、棕绳、棕刷、棕绷等生活用品,同时也将一些棕制品在市场销售。有条件的也在小集镇上开设棕铺,现在徽州山区的一些集镇上仍可见到棕铺。
  制棕绳,是棕匠最基本的工序,织蓑衣、串棕绷,棕匠的活几乎都离不开棕绳。棕从棕树上剥下来晒干,用铁耙子梳成棕丝,再用一种专用工具将棕丝抽成单股线,缠绕在转子上,作打棕绳用。拧棕线看似简单,其实技术性很强,而且很费力,必须用暗劲来操作,稍不注意,拧得棕线就会粗细疏密不匀。做棕绳要在一个较大的地方,三个人相互配合才行。先在店门口屋檐下摆二个架子,并用几个青石把它压着,木架上面有很多之字型的铁钩,把转子上的棕线挂在钩上,二人操作架子,用相反方向摆动所有铁钩,另一人用专用工具从一端移向另一端,如此把棕绳拧紧,反复多次。
  棕绳的作用很大,牢固耐用,不易扯断,除用来织蓑衣、串棕绷外,农户常以此挑担、搬石、捆扎或作为井桶绳、牵牛绳等。
  蓑衣是传统农业时期农村必不可少的雨具,因此也就有了织蓑衣这种古老的传统手艺,并且形成了富有徽州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
  棕匠师傅制作蓑衣有相当的技术。要选用最好的棕片用在背部。选棕丝较长的棕片去掉棕榈甲,揉软抽丝,打成棕线,然后一针一针用棕线把棕片连结编织,串成衣状,其背部再盖几片、里面塞一点差棕丝、脚料之类的。蓑衣的两面,还得密密地用细棕线缝,极麻烦的。看师傅缝,那是很有趣的事。毛胚蓑衣放于两张并接的八仙桌上,一根长铁针、穿着棕线,师傅弯着腰,右手拿针,左手揿着须缝处,姆指尖一捺一捺的,右手中的针便飞快地“钻”过去了。双手配合很默契,那“针脚”是很匀称的。这恐怕便是:“无他,唯手熟耳”。
  穿着蓑衣可以划船、摇船,可以干各种农活,若突遇天冷,则还可御寒。当然,遇雨雪,还必须得戴顶笠帽。 蓑衣,有几个好处,其一,耐用。一件蓑衣可穿上六七年,倘用得爱惜,还可用得更长久些的。其二,蓑衣穿着透气。其三,穿着时,不会有碍手碍脚之感,两臂活动如自。其缺点,新的蓑衣有点笨重,且夏天因衣衫单薄而穿着时背上有点刺痒感。
  蓑衣,从古到今,一直是祖祖辈辈使用过来的,也不知道已经传了多少代了。可如今,已极少能看到它了。恐怕只有在电影中、博物馆里,有时还能见着它的身影。也许它,早已深藏在老辈人的记忆里了。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已不知道蓑衣是为何物。  如今,雨天劳动,人们大都穿轻便的、布面橡胶夹里或塑料薄膜之类的雨衣。这类雨衣轻巧方便,缺点是不透气。倘穿久了,汗水会湿了衣服的。如今编织蓑衣已没有多大的实用价值了,但棕绷还有一定的市场。尽管现在有些年轻人时尚高档席梦思,而中老年人还是会选择采用天然棕所制作的棕绷,觉得柔软舒适、透气性好。
  棕绷制作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首先要由木工用坚实的木料制成框架,棕匠在框架内沿钻四十个左右等距离眼孔,把框架平放在用两条约半人高的高脚长条板凳搭成的工作台上,这样便于操作。串棕绷时师傅将事先备好的棕绳按对角线一一穿过棕绷架上的眼孔,并用力拉紧。经纬交叉,如同织布。同时还加横直交叉的方格线,这样每个眼孔至少要穿过三根棕绳,分别拉紧后,再用一根削好的木塞敲紧固定。
  这项传统的手工工艺制作技术并未失传,而且有创新,有人在棕绷上加做席梦思,这样冬夏两便,很受顾客欢迎。
  秤匠
  杆秤是中国民间的一个日用衡器,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子秤已越来越普遍,杆秤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在广大农村和小城镇还是可以见到的。
  做杆秤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精确,因此工艺特别讲究。杆秤看起来简单,加工起来可比较复杂,从加工木质秤杆开始,包铜皮、装挂耳、校斤两(花星定位)、定刻度、打星眼、装花星、水磨、上漆、打蜡磨光、再配上秤钩、秤铊、秤纽等等,总共有20多道工序,光星眼就要打几百个,要准确又要耐用,每道工序都不能含糊。
  做秤首先得选择质地硬又具韧度的上等木材做秤杆以紫檀、红木为佳,用刨子刨圆,还有大小头都必须刨匀称光滑。过去全靠手工操作,现在进步了,秤杆由大城市专门的工厂用机器加工的,非常标准。
  在秤杆上划分刻度很重要。刻度俗称秤花,间距不允许有一丝走动。秤的大小规格有几十种,由计量部门统一管理。画好刻度即在秤杆上钻孔,这也得一丝不苟。然后用铜丝进行抠眼,就是把铜丝塞进每个钻好的孔,用刀割下,再用刀背敲平整。过去有些有钱人家的秤花是用银丝做的,造价很高,现在用铜丝的不多,普遍改用铝丝的了,秤杆两头的包皮也由铜片改用铝片了。
  做好的秤杆再配上相应的秤钩、秤铊、秤纽,通过砝码校对好,一把杆秤就做好了。
  目前杆秤还有一些市场。市场上有摊位的多用电子秤,一些零星小贩还是用杆秤,农户进城带些鸡鸭蔬菜土特产,带电子秤就不方便。农民家庭、农贸市场缺少了杆秤还真不行。前些年曾有时髦的小“弹簧秤”问世,由于质量不过关,结果昙花一现。
  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的进步,这古老的杆秤将会越来越少,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或许有一天,只能到博物馆才能见到它。然而,制作杆秤的一丝不苟的精神和秤平斗满的诚信理念会永远流传。
  (上文是发表在黄山日报等报刊上的几篇短文的组合)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能工巧匠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