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1-24 22:10
鄌郚总编

天津副业生产

— 本帖被 刘文安 从 宗教信仰 移动到本区(2019-01-25) —
  副业生产
  天津副业生产主要包括以天津农林作物为主要原料的加工业、家庭编织业、家禽家畜的养殖业。
  一、作物加工
  (一)小磨香油
  早在明朝永乐年间,天津建城之前,天津就已有油坊。生产香油的原料是芝麻。生产工具有小石磨、铜锅、油礅子等。油礅子也叫『油葫芦』,直径为一尺,上面有个手扶杆,形状为中空的圆球铜制品,铜圆球上有一孔,油可渗入其中。人们将生芝麻炒至七成熟,用小石磨将其磨碎,直接放入铜锅内用油礅子礅油;或将芝麻磨碎後,用开水浸泡取油。小磨香油既是调味佳品,又可用於制药等。
  (二)独流醋
  独流醋,是中国三大名醋之一。选用优质大米、红高粱、碗豆、小麦等为原料,采用传统的特殊发酵工艺和配方,运用严格的科学检验方法,固体发酵,两次成熟,并经天然翻晒3年而成,故称『三伏老醋』。
  相传,旧时每年皇上派人到天津近郊静海的独流镇一带征收进贡的御酒,当地百姓争先恐後酿制。有一年征收时,一户农民错把自酿的醋当酒进贡皇上,皇上尝後赞叹不已,并用它作为御膳中的调味品。『独流醋』从此名扬天下。
  (三)冬菜
  冬菜作为天津地方特产,在海内外久负盛名,它源於沧州、兴於静海;始於清代,盛於民初。相传在清乾隆年间,沧州有一家酱园,用白菜加大盐并拌以糖蒜,作为『什锦小菜』销售,当时称为『素冬菜』,在当地非常畅销。後来,冬菜的制作方法传入天津,各菜厂、酱园纷纷仿制,并加以改良,相继制成了『五香冬菜』、『荤冬菜』。静海盛产的『青麻叶』大白菜以运河浇灌,具有筋细、肉厚、口甜等特点,是制作冬菜的优质原料。由於选料考究,作工精细,所以制成的冬菜别具一格,其金黄的色泽和浓郁的香味,深得人们的喜爱。因此,冬菜一直是天津人佐餐的调味品。
  二、家庭编织
  编织,最初只是郊县农民的一项副业。郊县农民以家庭或个人为单位,编织出具有天津地方特色的编织品。早在金代,滨海地区盐业的初步兴盛时期,当地农村中就出现了为盐业服务的以编织苇席为主的家庭编织业,後来受南方编织技术的影响,由单一的苇席,发展到能用多种材料编织各种产品。
  20世纪60年代,一些草编工艺又作为城市居民家庭的副业,以家庭作坊的形式进行生产。其中,以编制草篮为多。首先要在加工厂领取用麦杆编织成的草辫子,自家用铁锅染煮着色(後来,染色皆由加工厂完成)。然後在各种形状和不同规格的木模上,编织成各种各样的草篮子。有的用玉米皮染煮着色後,在编草篮的同时,将玉米皮直接编入成花。也有人专门加工缝制篮子花儿的。如今,编篮子的原料已改用塑料编织带,它比起草编篮更结实耐用,成为居民家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日用品。
  从五六十年代至今,女孩子还盛行用梳辫子的塑料绳编织成各种各样的小工艺品,如桃心、灯笼、小孔雀、青蛙、大对虾等。有人用於钥匙坠儿,有人用於室内陈设。还有许多女孩子喜爱钩织工艺。像家中的玻璃窗帘儿(俗称『玻帘儿』),盖茶具的帘儿、盖收音机的帘儿等装饰,都由女孩子们用棉线钩织成各种花样。这种工艺在六七十年代极为盛行。如今,这种手工钩织工艺已被机器钩织品所取代。然而,用毛线钩织毛衣、帽子、围巾,及用扦子的毛线编织仍是妇女手工编织的时尚。
  如今,编织品不仅用於农业和人们日常生活,而有相当一部分作为工艺品在国际市场销售。
  农家编织分草编、条编和竹编三类。草编制品的原材料是麦秸莛、玉米皮、蒲草、稻草秆、高梁秆、芦苇等,制品有草帽、提篮、座垫、地毯、苇席、扫帚、草绳、草席等;条编制品的原材料是柳条、荆条等,制品包括各种篓子、抬筐、提篮、农田簸箕、筐箩、以及荆笆、柳笆等;竹编制品的原材料是竹子。天津产竹较少,主要来源南方,制品有凉席、竹帘、各种用途的篓、筐、提篮和蒸笼等。
  三、家禽家畜
  天津没有草原和牧场。大多数农户以养殖家禽家畜为副业。饲养的种类有:马、驴、牛、骡、猪、羊、兔、鸡、鸭、鹅、火鸡、蜂、鹿、貂等十几种。家禽以鸡、鸭为主;家畜以牛、马、驴、骡、羊、猪为主。蜜蜂、水貂、长毛兔、鹿等为主要出口品种。
  (一)养鸡
  传说很久以前,有一种野生的鸡,酷似现在的家鸡,在苦於食饵缺乏的严冬季节,飞到天津塘沽附近来觅食,当地人每年都要对此种鸡进行几次大的捕获,当地人称之『石鸡』。民间在占卜庄稼是否丰收、人畜是否太平时,人们常用石鸡作供奉使用。
  在天津郊县养鸡是最为普遍的,作为农家的一项副业,也是不可缺少的。旧时,天津鸡的种类并不多,郊县农民饲养的是一种轻身的产卵种鸡。其中杂色单冠的鸡最多,很少有白色、灰白色或黑色的。通常每户只饲养四五只鸡,多则十几只,饲养二三十只以上的,在村中很少见。这是因为当时鸡以原粮为饲料,养鸡获利微薄。饲养方法也很简单,在居室外的房後或在院子里,设置一个简陋的小屋,俗称『鸡窝』,高有三四尺,宽3尺,长约8尺,在鸡窝的一面设有出入口,其内部分为上下两层,用树枝或薄板作成悬架隔开,鸡一般在上层栖息。鸡的粪便全集中在下层,这样便於清理鸡窝,搜集粪便作肥料,施於农田。
  农家养鸡一般都由家庭主妇负责,特别是会产蛋的母鸡,最为主妇所重视,因为到集市卖鸡蛋的收入是家庭日常生活开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今,除家庭饲养外,养鸡业以农场饲养为主。天津郊县的几大农场,可以满足市民食肉和食蛋的需要。从天津的气候和地理条件看,比较适合养鸡,鸡的品种也很多,旧时主要有伊沙克鸡、杂交、京白鸡等。这些都属於产蛋高的鸡种。20世纪50年代,天津饲养的鸡种主要为菜鸡,60年代有航鸡,80年代引入京红Ⅱ—Ⅲ系蛋鸡和星杂579、星杂288、罗斯等品种的蛋鸡。天津农民养鸡的目的基本上是为了产蛋,从中获取经济效益,所以选择鸡种也以产蛋高的为佳。
  鸡的育雏期要选择在春秋两季,每年的2?3月份是育雏的最佳季节,因为这个季节的气候和温湿度都很适宜雏鸡的成活。一般育雏期为60天,育雏的环境要选在比较温暖的房子内,同时要做好防疫工作。
  在喂养方面,对刚出壳的雏鸡要用一种柔软一点的蛋白含量高的混合料,这种饲料称为『雏料』。60天後要在雏料中加人钙粉,目的是使鸡健壮,加快发育的速度。到120天,开始用混合产蛋料,这种饲料主要包括玉米子、鱼骨粉、少量砂粒、钙粉等。到了150天就是正式产蛋期,饲养的方法得当,产蛋就高,基本上95%以上的产蛋鸡每天产蛋一个。在鸡的产蛋期,晚上要用灯光照明,白天用自然光照明,这样可提高鸡的产蛋量。鸡产蛋的时间一般在每天上午9点至下午3点之间。在喂养次数和饲料量上也有规定。天津郊县农场是采用传统方法,每天喂4次,早上饲料量大,晚上少些。鸡被淘汰的时间一般为15个月,因为15个月以後,鸡的产蛋量渐渐减少。
  郊县农场和农户还有一种养鸡方法,即『笼养』。笼养鸡的产蛋量比传统方法养鸡的产蛋量要高得多。
  鸡舍要求要朝阳,适合其生长。在冬季一般不用取暖,鸡本身就有抗寒的本能,鸡舍温度一般保持在7℃以上,当然15?16℃为最佳。
  (二)养鸭
  旧时,养鸭也是天津部分郊县农户中家庭主妇的一项任务。她们饲养的鸭子根据体重的大小分为两种,大的叫北京鸭子,是最良品种;小的叫普通鸭,在农村中,鸭的饲养不如鸡那样广泛,这是因为鸡在各村到处都能饲养,而鸭则必须靠近运河、溪流、沼泽等特定的地方。天津城乡的主要饲养地是海河沿岸及运河两岸。20世纪80年代以後,引入国外的康贝尔鸭,并在郊县推广。
  旧时,养鸭一般以青豆、大豆及高梁末掺混,加上麸子,混合成饲料,也有用豆饼、酒糟等做饲料的。每天喂食的次数为2?3次,其余则放它在沿河的泥土中去搜食虫介,很多饲养者以一种由大豆、高粱、谷糠等制成的混合饲料,供作经常的食料。
  旧时,养鸭的目的是为了产蛋,一方面食用,一方面到市场交易,以此补贴家用。後来由於餐饮业的发展,许多名吃、名菜都离不开鸭子,所以部分农户大多都发展起一定规模的养鸭场,定时、定量为城市提供鸭子。
  (三)养马
  旧时,天津市内及郊县使用的马多为蒙古马,如库仑马和伊犁马等。20世纪60年代天津各郊县又先後引进了俄罗斯重挽马、苏高血马、新疆马、卡巴金马、顿河马、阿尔登马等种马。80年代,马的数量已达到一定规模,品种也逐渐增多,其中以蒙古马为基础,经多代改良的杂种马为最多。
  马的作用很广,在天津大都是作为役畜来使用和饲养的,或供骑乘,或供驮载、拉车使用,或用於农业耕耘、磨面等等,在所需强劳力或大速力的情况下,在没有产生动力机械以前,大都用马匹代替人力。旧时,天津市区广泛使用马匹拉客车,其中以三四匹马牵引的马车为数最多。而役使於车辆者称为『台马』。同时,人们还有使用盲马驾车的习俗,有的甚至故意地对马的眼睑进行刺络,使之变为盲马。
  马车夫通常手持一根马鞭,这是一种在一根竹竿或木竿上拴上6尺多长的皮条,鞭打时发出一种警音,以告诫马匹不可怠慢;或发出一种奇声,命令马匹往右或往左转弯,马匹根据这些号令,向前後左右进退。现今城市交通发达,用马拉客车的现象已不存在。马匹多用於农业生产上,主要用马车驮载农作物,或往城市运送蔬菜等物品。
  农户养马之所,常称『栏』或『棚』。栏中的架牲口槽,有木制或石雕的。将马拴在槽头饲养。马匹的喂养一般以高梁、黑豆同切碎的谷草相混合而成为饲料,装在一大布袋子里,称『草料袋子』,同时要备一个临时马槽和马架,槽多为木制,也有的用大铁桶竖剖为二,制成铁槽,这样更轻便一些,这些东西要天天携带,在休息时采食。回栏以後,要加些精饲料,用高粱粥与谷草拌合食用,夜间要把饲料放在栏中备好,终夜使其放食,因此,尽管劳动极其繁重,却能经常维持肥满的状态,有句民谚说的好『马不吃夜草不肥』,就是这个意思。喂马的饲草,一般都用铡刀细铡,铡出的短草,俗称『草节』,草节越短越好,也有农谚道:『寸草铡三刀,没料也上膘』。夜间喂马也有讲究,不是一骨脑将一夜所用的饲料全倒入槽内,而要分期分批用不同的饲料喂马,第一次要在临睡前只给马添上草料,第二、三、四次才逐渐多加料,为了不耽误马吃夜草,农户们常在马的颈上系上一对小铜铃,一旦听到铃声停止,便可起身添料添草。马的饮饲也有好几种,有水饮、盐饮、麸水饮、粥水饮等,有的农妇在冬季时常用涮锅水饮牲口,夏季则普遍用河水或井水饮之。马匹还要经常修整毛色,一般使用铁刷或毛刷进行梳理。如果尘土满身时,就要把马匹牵入河沟中进行洗浴,用木片或杂布扫除污秽,然後自然晒乾。马属於一种圆蹄畜,因此要按时钉铁掌,俗称『上蹄子』。蹄掌一般是每月改钉一次。马匹一旦发生疾病,不问病情,首先进行针刺,然後投药。针刺的部位多为胸前、腋下、环节上下及眼睑等处。
  旧时,天津市区内有一马匹市场,设在南门外。每月逢三、六、九日开市。商议买卖时,买卖双方不用语言交流,而相互以手在袖中相握,用来交换双方的意见。由於对马的价格各人所见不同,高低不一,因此使用这种方法能保守彼此的秘密,并且可以避免外界的乾扰。买卖者的成交要有中间人进行说合。一旦拍手成交之後,中间人要向双方征收『好处费』。如果在订约後发现了马匹的痼疾及恶癖时,为了不轻易地毁约,中间人要频繁地往来於买卖双方之间,进行调解。中间人的说合大多使双方互相让步,最後忍气吞声地把事情了结。
  (四)养牛
  旧时,输入到天津的牛,主要有蒙古产及山东产两种,少数来自朝鲜。毛色以赤黄色为最多,黑色及斑色等少之。根据其用途分为肉用、役用及乳用3种。其中主要是用於农业生产,如耕地或磨面等,也有用於驮载农作物的。
  农户养牛之所称『栏』或『棚』、『圈』等,其内也设有牲口槽,与养马之所雷同。20世纪初期,养牛的饲料比较粗糙。饲料成份包括谷、青大豆、酒糟,与切碎的谷草相混合。喂牛时要将饲料倒入食槽内任其采食。饲料中掺入豆饼和麦麸是供乳牛食用的上等料。现在的饲料品种很多,以玉米秸子做成的饲料为上等。饲草夏季主要喂青草,冬季喂野乾草和青贮饲料。养牛一定要喂饱,正如农谚所说:『牛要满饱,马要夜草』。
  天津郊县气候和环境适於养牛。一般冬天的温度保持在18℃,夏天30℃。夏天炎热时还要有降温措施,如给牛洗澡,用凉水冲身等。牛的生产基本上是一年产一头,为了保证牛的质量,农户必须严格控制牛的交配时间,四月份配牛为佳,禁忌近亲交配,或直系长幼交配。幼牛一生下来,就要在耳朵上打个孔,挂上耳号,或在身上剪号,即用剪刀在牛身剪个符号。在耳号或剪号上写上该牛的出生日期,以及其母牛的耳号或剪号等,以防吸错了母乳。
  乳牛产奶的多少,要看其乳房的饱满程度,以丰满者为佳。一般每天3次喂食,按早、中、晚进行,每天还要进行3次挤奶。
  农户饲养牛格外精心,爱牛如子。对牛棚的修盖也很讲究,一般不盖正房(北房),多盖东西房,牛的头部要冲东或冲西吃食,有『牛吃东西』的含义。虽然这是一种风俗习惯,可是要从科学角度分析,是有一定道理的,东西房采光好,可以使牛长时间地得到太阳的照射,有利於牛的生长,也利於饲养人员的管理。
  (五)养猪
  旧时,天津仅少量饲养一种白色的猪。後来养猪业逐渐发展。在天津近郊及各县饲养日多,其特点大多为黑色、粗毛、重头、重颈、短脚等。近几年则一般饲养经过杂交的卢台花、苏联白、遥克下猪,它们多是嘴短、红毛、瘦肉多。
  猪一般都是在郊县农民家中饲养,农民们养猪的主要目的在於积肥。农谚讲得好『庄稼一枝花,全凭肥当家』。猪圈里的肥是农业生产必不可少的肥料,农民们普遍认为『庄稼人不喂猪,好比秀才不读书』。养猪先要建猪舍,天津人称之为『猪圈』。猪圈分圈坑、圈台、圈墙、栏门等几个部分。圈台在圈内右里角,约占圈的三分之一大小,是猪栖息、吃食的地方。圈台设台阶,通圈坑。圈坑是囤积猪粪积肥的地方,占猪圈的三分之二大。食槽设在栅栏门之外,喂食时打开通门,使之交替进食。母猪的猪圈要求里面高、外面低,便於流水和冲刷。圈用砖砌,而不用水泥,否则会使猪着凉,从而导致瘫痪。猪圈的方向应为正房(北房),这样可以长时间得到阳光。每到春天,猪易生病,要时常清理猪圈。天气冷时,要用草铺好,放上砂土。天气热时,要用泼凉水的办法给猪降温。公猪的圈要砌得高些,如果矮,看到母猪时,情绪会不稳定,容易跳出圈。
  喂猪可用高粱粥、酒糟、麸子等。猪每年分娩一次或两年分娩3次,猪分娩俗称『下崽儿』。每次能产几头或十几头。得到适当的营养时,9个月即可生育一次,但为了保证质量,一般还是等到一年,既安全又有利,因为猪的早育容易陷入早老,最後使经济受损。出生後的小猪不用喂吃的,对母猪可喂全料。小猪在20天以後,可以喂一些玉米、鱼骨粉等,小猪一般在2个月左右断奶,1个多月时吃食。10个月左右,小猪成熟。
  对成熟後的猪,要选交配时间,一般要选在八月份。交配前要给猪加饲料,如鱼骨粉、钙粉等,以增加养料。
  养猪还有许多传统风俗,盖了新猪圈要放鞭炮,以求顺利、吉祥。养猪有编号的习惯,以便记住时间,编号一般在猪耳上剪口,如上面剪一个口下面剪三个口,上面代表十位数,下面代表个位数,即十三号,如果计划留作种猪就剪下口,剪耳号要从幼猪时开始剪。此外,养猪还要防止狐狸的侵袭,所以夜间要特别照看好。郊县农户在养猪的同时,习惯再养几条狗,这样狗可帮助主人看管场院和猪圈。
  养猪农户,在出卖猪时,有两个习惯,一是要麽在出生後的四五十天卖出,这时候仔猪价格好卖。买仔猪俗称『绑蹄儿』;二是要麽在成熟以後再卖出,价值较高。这要根据自己的利弊而定。有的农家则宰杀卖肉,凡此种种,都称『起圈』。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能工巧匠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