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1-27 14:14
鄌郚总编

腹有诗书气自华

  腹有诗书气自华
  齐英华
  窗外绿藤绕萦,奇石和雕塑映衬其中,窗内书脊林立,笔墨油彩之作缀满四壁,这可不是什么旅游景点,只是一户平常百姓家而已,这儿是邓华的家,一位安心笔耕,为挖掘潍坊本土文化尽力的儒雅之人。
  1946年,邓华出生在本市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爷爷早期是广文大学教授,姥姥刘清真女士曾任广文小学校长、广文女中校长,长辈们多在青岛、临沂、滕州等地任教。邓华尚在幼年时期,姥姥就找来各类书籍、画册给他读,及至后来,刘清真到了北京也不断地寄书给自己心爱的外孙。从小饱读诗书,邓华对文史哲产生了浓厚兴趣。1966年,邓华高中毕业恰遇十年浩动,失去高考升学的机会。后来,留城在工厂和市直机关从事通讯报道、文艺创作和史志编写以及文秘工作十六年。
  工作之余,他勤奋自学,1973年,邓华的小说《阿海》搁笔,但由于当时正值文革时期,出书是不可能的,一位朋友便建议他改编成连环画脚本,首次出版就印刷了50万册。时至今日,连环画已成为收藏家的柜中之物,3个月前,朋友在他儿子的藏品中发现了这本弥足珍贵的连环画,便索要来送给邓华,因为他知道这是邓华的文字第一次变成铅字。后来,邓华又写下不少歌词、诗歌、散文、剧本等。诗集《明日黄花》出版,《山东文艺》(后改名为《山东文学》)上邓华的名字也是常客。至于到底发表了多少文字,邓华说他也"说不清楚",能说清楚的就是样报、样刊占了书柜的一边天。
  下海之后,他把写作放下了,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用在邓华身上一点也不为过,七个书柜满满当当;汽车6年跑了10万多公里,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考察各地人文风情、民俗文化。有赖于收藏的业余爱好,邓华接触历史题材日渐增多,集腋成裘,首先写出一部关于历史文化和收藏方面的散文、随笔及论文专著《史海贝踪》。
  经历了商海拼搏的十七八个年头,邓华步入知天命之年,方才猛醒人生之踌躇、光阴之虚掷,大有急起直追的紧迫感。2003年,国家文化部下达了"潍坊三百年文化研究"的课题,他也日渐领悟到"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的道理。他意识到潍坊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地方志中却只有零星的记载,存在着诸多空白,于是以此为切入点,专攻地方文史研究,编出了潍坊四大姓氏(郭、张、陈、丁)家族研究丛书,并在市政协支持下,编著出版了《清代大收藏家陈介祺》;在奎文区政协支持下,编著出版了《百年沧桑乐道院》;在山东纺织职业学院支持下,编著出版了《浮烟山与麓台书院》;在市文化局支持下,编著了《潍县丁氏世家研究》;在同大集团支持下,编著出版了《鸢都潍坊与风筝史话》等十余部著作。
  邓华还将自己的视角延伸到潍坊民族工商企业的发展史中,完成了26万字的电视剧本《大商埠》。《大商埠》以济南柴油机厂的创办人和潍坊柴油机厂的协办人滕虎忱为主要角色,描绘潍坊机械、织布、印染、制药、医疗、商贸等民族工商企业的创业史。难怪他把《大染坊》的碟片放在最显眼的位置,想必二者是有异曲同工之妙了。
  邓华是厚积薄发型的作家,他把自己与潍坊紧紧地联在一起,处于一个不断地收集资料、构思、写作的状态之中、妻子也成了专职的帮工,邓华的手稿都是妻子帮他录入电脑。为了写《浮烟山与麓台书院》,他一遍遍地跑浮烟山和昌乐、坊子、安邱各地;为编著《潍坊工艺美术大观》,他跑遍了全市十二个县、市、区,"谋杀"的胶卷不计其数。
  本文原载2005年8月30日《潍坊晚报》,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潍坊人物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