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1-27 14:22
鄌郚总编

考古学家杜在忠

  考古学家杜在忠
  杜在忠是国内外知名的考古学家,也是我的恩师。
  杜在忠于1938年1月出生于潍坊市(潍县)东关的一个小工商业者家庭。他自幼聪慧,好学上进,1956年考入昌乐一中,1959年昌乐一中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文物考古专业,师从著名考古学大师苏秉琦教授,历经五年苦读,毕业后分配到中同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考古所工作期间,于1966年遵照领导安排,与林寿晋(后任香港大学高级讲师)、韩榕(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一起,共同整理完成黄河水库工程后川遗址的发掘资料;于1968年参加由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发掘后来震惊国内外的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陵的考古发掘。1972年,考古所恢复正常工作秩序后,被分配到考古所第一研究室山东工作队,先后参加了聊城、菏泽、潍坊、济宁等地市的考古发掘工作。1976年,为解决家属两地分居问题,调潍坊市艺术馆分管文物工作。先后担任昌潍地区文物管理保护领导小组副组长、组长,潍坊市文物管理保护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兼潍坊市博物馆馆长、支部书记。为潍坊市第十一、十二届人大代表、山东省文博系统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考古学会会员、中国殷商文化研究会会员、中国先秦史学会会员、山东省考古学会和历史学会理事及山东省古国史研究会筹委会主任。其间,曾被北京大学、吉林大学考古学系聘为研究生校外导师,并获全国文博系统先进个人、省文博系统先进工作者、市科技拔尖人才和模范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1996年,去青州市检查工作途中,因车祸殉职。
  杜在忠为人质朴,他那始终如一的勤奋敬业、平易近人的品质,至今仍然感动着我们。1978年夏初,他来昌乐考察马宋镇河西遗址。那时,交通条件很差,他一大早来到昌乐县文化馆,约了我赶上去马宋的班车,看完遗址返回已是开饭时间。与我同室的郭建华赶忙去食堂打了饭菜,虽是数量不多的萝卜、芹菜之类,但他却吃得津津有味。吃完饭即躺在郭建华的床上休息。郭建华回忆说:"杜在忠那时穿一件不很新却是合体的蓝色中山装,人有点文弱憨厚,躺在我那破了好几个洞的光席上,与我亲切交谈,谈工作、谈家庭,当谈到昌乐一中时,杜在忠说他也是一中毕业,对一中的学习生活至今仍记忆犹新。"说到此,郭建华又补充说:"没想到那么高档次的学者,却没有架子,真是一个好人".1982年,全市文物大普查期间,当听说在昌乐县的大丹河上游发现古文化遗址群后,他即抽时间与市文物组的曹元啟一大早赶到昌乐,搭班车赶到北岩,再在北岩租自行车沿大丹河考察鉴定遗址。我们沿大丹河上溯而行看完岳泉遗址,又看袁家庄、耿家庄、邹家庄遗址,等看完吕家庄遗址已是午后一点。这时我们几个小青年已是饥肠辘辘,口干舌燥,他却一直沉浸在新发现的喜悦中,似乎忘记了自我。当我建议赶回北岩吃饭时,他才恍然大悟。这一天,因为错过了吃饭时间,只在路边饭店以火烧咸菜凑合了一顿,而他却吃得格外香甜。90年代初,在抢救挖掘益羊铁路线上的青州市大贯店遗址时,他正患有胃炎和神经衰弱两种疾病,吃饭很少,晚上靠吃安定片入眠。当时我与他同住一室,约了几个同事商议给他开小灶、吃病号饭,他坚决不同意,硬是忍着病疼,蹲在工地组织指导挖掘工作,最终圆满完成任务。这就是杜在忠先生的为人和作风。有人说杜在忠有古君子之风,也有人说这是一个真正共产党员的风范。
  杜在忠性格内向,讷于言,敏于行。作为一个专家型领导干部,他有崇高的道德理念、责任心和使命感。刚调回潍坊时,在文物工作领域,面对全市地上地下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需要调查整理、保护的局面,他认识到必须有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为此,他不辞劳苦,奔走于各县之间,不厌其烦地讲说文物管理保护的重大意义,争取领导支持,终于在很短的时间内,全地区的各个县都配备了一名或多名文物专职干部。为了使这些干部能尽快胜任工作,他曾亲自办学习班讲授文物考古知识和文物工作者所必须具备的道德操守,并多次向上级部门争取名额,推荐文物工作者参加有关专业班的训练和学习,也曾结合考古调查发掘的实践教授如何鉴识发现古文化遗址及如何编写报告。在这方面使我最难忘的是上世纪80年代末期,在多数知识分子还垄断资料的情况下,他毅然把由他组织抢救挖掘的昌乐岳家河周代墓葬资料交与我和市博物馆的曹元啟整理。这批墓葬共五十多座,其时代从西周晚期一直延续到战国,中间没有缺坏,具有典型的类型学价值。资料整理完毕之后,他还亲自修改并联系发表。当得知《考古学报》以《山东昌乐岳家河周墓》为题发表时,他欣慰地跟我们说:"《考古学报》诞生于三十年代,是我们国内最权威的考古方面的学术性刊物。"后面的话没有说,但我们知道,我们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全赖先生之培养。先生之德泽我们至今没有忘怀,也不敢忘怀。
  杜在忠的专业成果很多,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他亲自组织指导并参加了潍坊市的文物大普查。这次大普查历时两年,先后发现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及其它文物点近千处。所发现的文化遗址中,有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及商周和汉代文化,为潍坊地区古代文明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也为全市文物的保护、研究和开发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他先后主持了胶县西庵,昌乐岳家河,诸城呈子、前寨,寿光后胡营、边线王等几十处墓葬和遗址的发掘清理工作,为国家抢救保护了大量文物资料。其中,在寿光边线王,他所发现的龙山文化古城堡,揭开了山东省龙山文化研究的新篇章,受到文物考古学界和史学界专家的高度重视和赞赏。三是他在文化、文明起源、山东古国史及山东东部佛造像研究等方面的贡献。史前文化和文明起源方面,他除与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吴汝祚合作,编写出版《胶县三里河》(文物出版社,1988)、《两城类型分期初探》(《考古学报》,1984.1)等专著和长篇论文外,还先后发表《山东诸城呈子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0.3)、《试论龙山文化的"蛋壳陶"》(《考古》,1982.2)、《试论潍淄流域的原始文化》(《山东史前文化论文集》齐鲁书社,1986)等论文,这些论文尽皆剖析透彻,见解独到,为学术界认可和赞赏。其中《试论龙山文化的"蛋壳陶"》和《两城类型分期问题初探》,分别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前者还被北京大学、吉林大学选为教材,成为考古学专业班学生的必读文章。古国史研究方面,他先后发表《关于夏人早期活动的初步探析》(《夏史论丛》,齐鲁书社,1985)、《山东二斟氏考略》(《华夏文明<一>》,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莱国与莱夷古文化探略》(《东岳论丛》,1984.1)等论文。这些论文多数在有关专业学术会议上进行过宣读或书面交流,并产生广泛影响。其中《山东二斟氏考略》所提出的中国早期国家夏朝源于东方的观点,引起了省内外史学和考古学界的高度关注,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在佛造像研究方面,他独辟蹊径,把考古学中器物类型学的研究方法,运用于对诸城出土之佛造像的研究,得出了诸城出土的北朝造像,其造型风格和雕刻技法更接近于南朝,同时对朝鲜半岛和日本的佛教文化也产生过重要影响的结论,其研究成果在日本《古美术》杂志及中国社科院《考古学报》发表后,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广大学界同仁无不叹服其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深厚学养。
  杜在忠殉职时年仅58岁。作为后学,在追念他的同时,也深深感到他是一个真正的文化人,是我们文化人的骄傲,当然也是把他送入北京大学这座著名学府的他的母校——昌乐一中的骄傲。

  李学训
  作者简介:李学训,1951年生,昌乐县鄌郚镇人。大专学历,副研究馆员,中国考古学会会员,中国汉画学会会员,曾任昌乐县文物管理所所长、支部书记。昌乐县政协委员。曾在国家及省市级书刊发表调查报告、论文等三十余篇。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潍坊人物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