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1-29 15:17
鄌郚总编

电影《红高粱》的幕后故事

  
  根据莫言同名小说改编并由莫言担纲编剧之一的电影《红高粱》,1988年春在国内外上映,先后荣获第38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金熊奖"、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和《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等十几项大奖,至今已过去30个年头了。30多年前,我多次赴《红高粱》外景地拍摄现场采访,那一个个有趣的故事以及一张张熟悉的面孔,至今仍然经常出现在脑海中。
  -
  《红高粱》高密开拍 有幸进剧组采访
  我从小就非常喜欢看电影,1987年8月初听说西安电影制片厂导演张艺谋率《红高粱》摄制组来高密拍电影的消息后,那股高兴劲就甭提了。我趁去县广播电视局开会之际,找到时任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尚希魁,说了我想去看看电影是怎样拍摄的想法,他非常支持:"大制片厂来咱高密拍电影的机会不多,不去看看那可真是太遗憾了。"又说:"你正好可以借此机会采访一下张艺谋、巩俐、姜文等剧组人员,顺便写点东西向报社发发,张艺谋那里我给你安排一下。"
  当时在影片拍摄期间,全国各地的媒体没有一家派记者前往采访,我这个县广播站的通讯员成了唯一一名赴《红高粱》剧组和拍摄现场采访的人。
  第一次去看拍摄是8月9日,在大栏乡孙家口村外景拍摄现场。外景地选在村外具有历史意义的胶莱河桥头附近的高粱地里,当年游击队就是在这里伏击日本鬼子的军车。那天孙家口村头的河堤上下、大路两边,站满了瞧新鲜的老百姓。一些群众演员根据剧情需要,都穿上了胶东农村老式的大厚棉裤,男演员们赤着上身。时值盛夏,穿着棉衣的演员们汗流不断,但是没有一个叫苦喊热的。
  当天要拍摄的镜头背景要求是阴天。然而,天公不作美,我们从县城去外景地的路上都是多云时阴,可到达拍摄场地后却晴了天。在张艺谋的指挥下,大家开始做拍摄前的准备工作。当时从上海电影制片厂租来造风的车辆,一辆大卡车拉一台大功率鼓风机使劲地吹风,成片成片的红高粱被吹得时起时伏,哗哗作响。演员们也开始忙碌起来。饰演"我爷爷"余占鳌的男主角姜文,在做拍摄"野合"这场戏的准备。他把路边的高粱连摞带踩地弄倒了一片,动作非常麻利迅速。在用手拨拉高粱时不小心被高粱叶子划破了手指,鲜血直流,他顺手扯了片高粱叶子缠了缠,便继续干他的活。
  这天本应是拍"野合"一场戏,可因天气的缘故,几次试镜头都因出了太阳而没能拍成。演员们只好休息待机。虽然在黄昏前拍摄了几个别的镜头,但一下午始终没能拍成"野合"这场戏。
  -
  姜文拍戏全身都是泥,称拍电影是个苦差事
  第二次去看外景拍摄,是在峡山库区。8月23日下午,我同演员们乘坐的大客车在很窄的公路上一路颠簸来到了峡山水库东侧的拍摄现场——同样是一大片高粱地的地方。
  这天要拍摄"我爷爷"在炸鬼子军车后幸免于死的一个场景。根据剧情需要,拍摄这场戏时,姜文化妆时用黑泥巴涂满全身,就像刚从泥潭里滚出来一样,他的脸上只能看到眼珠和被映衬得雪白的牙齿,连说话都不太方便。姜文在这种状态下连续拍摄了近一个下午,其中光是一个在满脸是泥的情况下从睁开眼睛到清醒激奋的过程,就连续拍摄了四五遍才成功。我们在现场看拍摄的人都觉得他很累,认为当演员真是辛苦。姜文在这天下午几组镜头的拍摄中表现非常出色,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这天回到招待所时已经很晚了。姜文拖着疲惫的身体洗完澡后,去餐厅吃饭时已经没有菜了。他跟服务员要了两棵大葱,用刀一切,酱油一拌,就着饭吃起来。饭后,趁着他回宿舍的机会,我同他聊了起来。我问他:"我看你今天拍戏非常辛苦,你对此是怎样想的?"他爽朗地一笑说:"拍电影嘛,就是个苦差事。要想当个好演员,就要能够吃苦。"我又问:"你觉得这苦吃得很有价值对吧?"他说:"那当然了,这是为祖国电影事业做贡献,再苦再累也值得。只要是剧情需要,导演要怎么做我都会去做的。"
  这是我第一次零距离跟姜文接触,那一年他24岁。姜文1980年考入中央戏剧学院,毕业后分配到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工作。在此之前,他先后出演了《末代皇后》中的溥仪和《芙蓉镇》中的秦书田。他在这两部戏中的表现均获得观众的广泛好评。1987年拍《红高粱》之前,姜文刚获得上影厂"最佳男演员奖"不久。经过几次接触,他给我的印象是:豪爽直率,有啥说啥,不拐弯抹角,给人一种亲近感。
  -
  遇上好剧本好导演,姜文自信能演好余占鳌
  我与姜文最长的一次交谈是在8月30日最后一天的拍摄期间。当时姜文利用拍摄间隙坐在地上休息,我问姜文对拍摄这部戏的体会时,他说:"这部片子拍得很好,我个人感觉是成功的,思想性、艺术性都不错。我很高兴能有机会上这部戏,跟张艺谋导演和巩俐合作。"姜文用手比划着说,他遇上了一个好剧本,编剧都是文学界高手,包括原作者莫言,为此他感到很幸运。他说跟巩俐虽然是第一次合作,但自始至终合作得很愉快,拍戏也很顺利。当我祝贺他同刘晓庆合作的《芙蓉镇》表演特佳,获得上影厂最佳男演员奖时,他说:"谢谢你的夸奖,我认为他们做对了。这对我是一个很大的鼓励,为我今后把戏演得更好增强了信心。"当我问他今后在电影艺术上有何打算,想不想拿"金鸡奖"、"百花奖"时,他说:"那没准,尽力争取吧,得奖谁都想。能碰到好的本子就上,能拿奖就拿,碰不到好的本子想拿奖也拿不到。"他还说,在《芙蓉镇》剧组他跟刘晓庆也是第一次合作,就像这次跟巩俐一样。那次得了奖,希望这次也能够得奖。他对我说:"我能把《芙蓉镇》中的秦书田演好,相信也能演好《红高粱》中的余占鳌。"我祝他今后在电影表演艺术上不断取得新的成绩,他高兴得直点头说谢谢,谢谢。
  时光过去30多年后,现在的姜文已今非昔比。这些年来,姜文不但担当了数部重要影片的主角,而且当起了导演。几年前他执导拍摄的《让子弹飞》,以"意识超前"的创作理念赢得了很好的口碑。
  -
  巩俐初出茅庐展现天赋
  巩俐拍《红高粱》时还是一个大学生,因为角色特别适合,学校破例允许她接拍了这部电影。这次拍摄体验,对她来说是一种磨练,也加深了她对电影事业的热爱。
  -
  当年巩俐还是大学生 《红高粱》为第一部戏
  在拍摄电影《红高粱》之前,巩俐还是一个鲜为人知的中戏学生。1987年初,《红高粱》剧组副导演杨凤良物色影片中的女主角时,经人介绍来到中戏找到了巩俐。经测试,张艺谋看中了她的表演才能,认为"我奶奶"一角非她莫属。
  当年我采访巩俐时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那天晚上她拍戏归来,饭后趁她休息的空,我采访了她,当时他正在跟饰演她儿子的刘继逗乐。
  巩俐性格开朗,快言快语,让人觉得很容易接近。当我问她第一次拍电影就饰演女主角有何感想时,她笑了笑说:"我感觉自己太幸运了。第一次拍电影就遇上了张艺谋这样的好导演和《红高粱》这样的好剧本,我感到很幸福。"接着她向我介绍说:"自参加《红高粱》剧组以来,我跟剧组的同仁们学到了很多东西。无论是从表演技巧上、从剧情的把握上,还是对工作的热情投入上,我都获益匪浅,他们对我演好人物帮助很大。这些都是我在课堂上学不到的。"
  我问巩俐:"自开拍以来,你体会最深的一点是什么?"她略加思索,眨了眨带笑的眼睛说:"拍电影不容易,并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样好玩。这里既要有对工作的专注和热情,又要注重把握表演的分寸。演什么角色都必须要有基本功,要使表演达到一定水平是要经过一番艰苦磨练,不吃苦练不出来。要说体会最深的一点那就是苦和累。这几个月来,我吃了若干年来从未吃过的苦。"她介绍了来到高密后同摄制组的同仁们下去体验生活的情形:白天在高粱地里摸爬滚打,练习骑毛驴、坐轿子、挑担子,还要忍受太阳晒、虫子咬。晚上回到住所后,又要总结研究白天拍戏的问题,开会看样片,听导演指导。一天下来,骨头架子都要散了。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摔打,她终于把一个心胸坦荡、能筹善管、精干老练的当家妇人演得活灵活现。她挑着担子走在大街上,压根儿就看不出是个来自城市的大学生。谈起这些时,巩俐深有体会地说:"通过《红高粱》的拍摄,锻炼了我的体力,磨练了我的意志,更重要的是,加深了我对电影事业的热爱,坚定了我追求高水平电影表演艺术的信念,树立起了一种拼搏向上的进取精神。"
  这次采访快结束时,我问她今后在电影事业上有何打算,是否准备多上几部戏?她说:"现在还没有这个想法,拍完这部戏之后,就回学校上课,不准备再接别的戏了。现在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只有把学业修好,才能为以后在电影艺术上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在影片拍摄的最后一天,巩俐特地在我订阅的一份《中国电影报》头版上刊有她大幅照片的空白处,写下了"让世界充分舒展"的题字。
  -
  豆官表演到位能吃苦 送葬镜头喊了八九遍
  看过电影《红高粱》的人可能会记得影片中的这样一个情节:饰演小豆官的是一个八岁的孩子,"我奶奶"牺牲后,小豆官站在红高粱地里朝天高喊着"娘,娘,上西南,宽宽的大路,长长的宝船,溜溜的骏马,足足的盘缠"等一套为死去的亲人送行的话。1987年8月23日下午,在峡山库区外景地的采访中,我恰好遇上了拍摄这出戏的全过程。
  饰演豆官的小演员名叫刘继,是西安市八里村小学二年级学生。据刘继的父亲刘志刚介绍,刘继被选中进《红高粱》剧组是很幸运的。副导演杨凤良和美工曹久平那段时间在西安地区专门物色饰演小豆官的儿童演员,他们连续在多个地方看了十几个人都不够理想。
  后来,曹久平对杨凤良说:"咱们一起到我母校去看看。"二人便来到了八里村小学。杨凤良对在校一、二年级的300多名学生反复物色挑选后,选中了刘继。在与学校和刘继父母商量后,把他接到了西影厂。就这样,八岁的刘继意外地当上了西影厂1987年度重点影片《红高粱》中的一个重要角色。
  初次上银幕的刘继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上镜多,工作量大。他整天同摄制组的叔叔阿姨们起早贪黑,摸爬滚打,白天拍戏,晚上开会看样片,听导演讲评,一天睡不了多少觉。可刘继硬是像一个男子汉一样挺了过来。大家都评价说:刘继表演很到位,天真可爱,没有矫揉造作之感,是少儿演员中的佼佼者。
  "小豆官准备。"在拍摄现场,张导演一声令下,小刘继就像军人听到命令一样,放下手中正在玩着的一对蚂蚱,立刻站好等待指示。
  小豆官给他娘送葬的戏开始了。按照导演的指示,小豆官一遍又一遍地演练着。第一遍喊得快了一点,表情不够真切。经导演一指点,第二遍就喊得好多了,在练习第三遍时就基本入戏了。可张导演为了把这场戏拍得更真实生动,硬是一遍又一遍地从表情到动作认真地进行指导,直到剧组所有在场的人员齐声叫好时,才开始实拍。这个镜头从演练到实拍成功,刘继连续喊了八九遍。肚子都喊疼了,嗓子也上了火。可他表情刚毅,又说又笑的像没事一样。
  -
  张艺谋执着严谨追求完美
  张艺谋在拍摄《红高粱》时就已经被称为"影坛怪杰"了,还荣获过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电影拍摄中张艺谋严谨细致、一丝不苟,可以看出他对艺术追求的执着。
  -
  影坛怪杰张艺谋 三十年前已成名
  说到电影《红高粱》就不能不谈张艺谋。我在赴《红高粱》剧组采访的那些日子里,有幸同张艺谋有过多次接触。采访期间,通过与剧组人员的交谈,我对张艺谋有了更多的认知和了解。
  张艺谋在拍摄《红高粱》时就已经被电影界内外称为"影坛怪杰"了。据剧组人员介绍,张艺谋对电影艺术的追求达到了如醉如痴的程度。他当过插队知青,干过装卸工,而爱好摄影也是从干装卸工时开始的。在家庭生活非常拮据的情况下,他用卖血的钱买了一部照相机,靠自己的刻苦自学,靠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终于脱颖而出。1978年,他在超龄的情况下,被破格录取进入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深造,1982年毕业后被分配到广西电影制片厂干摄影师。之后,他在与陈凯歌合作的影片《一个和八个》中担任摄影,因表现出色赢得了电影界专家的一致好评。随后,他又在由他担任摄影的《黄土地》里大展才华。一举夺得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摄影奖、美国夏威夷国际电影节柯达最佳摄影奖和法国南特鲁卡诺亚非拉三大洲国际电影节最佳摄影奖。1987年,由他摄影的《大阅兵》获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评委奖和意大利都灵青年国际电影节大奖。影片在香港首映后,香港电影界人士说,《大阅兵》的摄影艺术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准。
  在表演艺术上,1986年,张艺谋在吴天明执导的影片《老井》中担纲男主角,荣获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和故事片大奖,美国夏威夷国际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
  张艺谋自1982年起从事电影工作,到1987年执导拍摄《红高粱》,短短的五年时间里,他先后干了摄影、演员、导演三个行当,并分别在这三个领域中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就。
  电影《红高粱》是张艺谋执导的第一部影片。
  -
  高温下棉衣加身 数百群众齐上阵
  我去外景地的第三次采访是8月27日下午,拍摄现场在拒城河乡泊子村前的一大片足有一百多亩的高粱地里。我跟演员们乘座大客车于午饭后赶往那里,到达时已有数百名群众演员和一些看热闹的人们早就等候在那里了。
  当时天气不适合拍摄要求,演员们化好了妆,在三十多摄氏度的高温下,穿着厚厚的鬼子服装等待着。
  由于扮演鬼子兵的人手太少,急需增补一些,导演张艺谋很着急。在他的安排下,连摄制组党支部书记赵云鹏和一些暂时不上镜头的演员(包括女演员)也都穿上了厚厚的鬼子服装。制片部的贾兆冀在工作之余也穿插着扮演角色,他还动员我去扮演一个鬼子兵。我觉得自己不适合演这种角色,就婉言谢绝了。
  三天之后的8月30日是我最后一次去外景地现场采访,这也是摄制组离开高密之前的最后一次拍摄。这天还是在泊子村前的高粱地里拍摄。为了赶上看最后要拍摄的18个镜头,我抽出了一整天时间。
  连续十几个小时,摄制组全体演职人员一直在忙碌不停。这天基本上没有风,大家顶着烈日拍摄,大部分镜头都是拍了好几遍才成功。不上镜头时,有的演员就在车辆边和车底下的荫凉处避暑。拍阴天的几场戏,一直等到下午5时多才拍。数百名群众演员也密切配合,一个多小时内,连续抢拍下所剩的六七个镜头。
  拍摄中张艺谋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执着热切的艺术追求令我感动。有一组镜头是日本鬼子威逼肉铺伙计去剥人皮。肉铺伙计一再拒绝,遭到了日军翻译官和鬼子兵的痛打。拍摄这组镜头时,扮演日军翻译官的杜国光和扮演鬼子兵的高密茂腔剧团的演员,看到扮演肉铺伙计的贾兆冀那瘦骨伶仃的样子,不忍心打下去,连续拍了两三遍都不够理想。张艺谋便耐心地对他们说:"搞艺术来不得半点虚假,装腔作势、花拳绣腿是电影艺术的大忌。哪有日本鬼子和汉奸走狗们打中国老百姓时像咱们父亲打孩子那样的呢?"后来,大家按照他的要求去做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贾兆冀的脸被打得火辣辣的疼,可当他看到镜头拍得很成功时,高兴地笑了。
  -
  换上日本士兵服装 当了一回群众演员
  由于拍摄镜头多,扮演鬼子兵的人手太少,张艺谋又一次找到我,当我再次以自己不适宜谢绝时,张艺谋说:"你演这个角色没问题,也没有台词,不用做动作,就是持枪在剥人皮的汽车旁边一站,装出鬼子兵的气势就行了。你看那么多老百姓,我为什么不让他们上呢?就是看着你行才找你的,你老弟还是上吧。"
  我不好意思再拒绝了。穿上日军服装后,张艺谋安排我站在鬼子用来剥人皮的汽车右前侧,当持枪警戒的日本兵。
  接下来,我又被安排参加拍摄鬼子兵逼迫老百姓踩倒大片红高粱的镜头。
  我和茂腔剧团及剧组内那些扮演鬼子兵的人员,在距离高高伸出的摄影机长臂很远的地方,跟在老百姓后面,持枪威逼他们踩高粱。
  "后面的鬼子兵都把枪端起来!"张艺谋用话筒下达着指令。马上就要实拍了,在接下来的拍摄中有这样一组大场面镜头:鬼子要在这里修公路,必须要先把高粱除掉。几百名群众演员都换上了破旧的衣服,在导演和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成片成片地把高粱踩倒。后面跟着一大群"鬼子兵".他们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吆五喝六地大声吼嚷着让人们快踩。不少"鬼子兵"甚至用枪托敲打着踩高粱的老百姓。这些扮演鬼子兵的大都是高密茂腔剧团的演员。他们训练有素,表演逼真,甚至惹得踩高粱的老百姓回过头叫嚷:"你他妈的还真打,打伤了我你可要负责任!"
  采访期间张艺谋曾两次为我签名和题字。第一次是在相处不久的一次采访中。我请他签名留念,他爽快地答应,别具一格地使用了一种非常漂亮的美术体。第二次是在摄制组即将拍完外景要离开之前,我在拍摄现场同他交谈,他主动要过我拿着的采访本和签字本说:"郭老弟,我来给你题个字吧。"我马上将签字本递过去,他在上面端端正正地写上了"让世界充满爱 张艺谋"九个大字。
  -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人文潍坊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