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1-29 15:21
鄌郚总编

临朐周姑戏

  临朐周姑戏
  -
  周姑戏记录乡音和乡情
  地方戏作为活态的传统文化表现的形式,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凝结着地域民风习俗,为当地百姓所喜爱。据统计,我国的地方戏有300多种,临朐周姑戏便是其中一种。周姑戏兴起于二百余年前的清代,曾在临朐一带民间流行,并产生过广泛的影响,这一独有的地方剧种,先后被列入潍坊市与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
  手艺之都京城亮相 周姑戏展现风采
  10月15日至19日,山东省委宣传部、省记协、省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省直及济南、青岛、潍坊等六市主要新闻单位部分青年记者、编辑到革命老区临朐体验生活。在临朐县城大千文化街的"骈邑古韵"非遗聚集区二楼展厅的玻璃橱窗内,有一本由冯奎业著、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的《临朐周姑戏音乐研究》。据临朐县新闻中心的刘明志主任介绍,今年的7月23日-8月22日,在由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潍坊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千年潍水·手艺之都"国家级潍水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潍坊)保护成果展示月中,临朐县的周姑戏和洼子跑麒麟、手绘年画、红丝砚制作技艺、黑陶瓦盆制作技艺、桑皮纸制作技艺等非遗项目亮相京城,以各自独特的技艺,让游客们饱了眼福。
  刘明志主任介绍说,临朐县历史悠久,蕴藏着资源丰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临朐素有"小戏之乡""书画之乡"和"中国观赏石之乡"的美誉,现有国家级非遗项目东镇沂山祭仪1项,省级非遗项目周姑戏、临朐全羊制作工艺、洼子跑麒麟等6项,市级项目庄农日用杂字、张兴马灯、渔鼓书等23项,挖掘整理临朐蓝印花布、纯手工布鞋技艺、临朐木板烙画等县级非遗项目200余项。省级代表性传承人2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17名,传习所、综合性传习中心、传承示范基地等传习场所50余个。
  懂戏的人说,传统的周姑戏唱腔古朴、上口、通俗,富有民歌风味。但如今它已明显落后于时代,落后于群众需求。为了争取更多的观众,更大的市场,很多人在努力着……周姑戏需要抢救、挖掘、研究、传承,因为这种民间艺术样式本身就是一方水土之上,广大人民群众的情感、愿望与理想的美好寄托,它是这个地区永久性的记忆……
  深入了解临朐的非遗文化,了解周姑戏的前世今生、周姑戏在申遗之后有哪些改变,这些问题引起了记者的兴趣。
  -
  唱腔古朴,乡风乡音表达喜怒哀乐
  《临朐周姑戏音乐研究》是2017年4月出版的,作者是74岁的临朐县文化馆退休职工冯奎业。这本书包装设计极简,书里记录了临朐周姑戏唱腔的音乐特征、基本规则、基本板式以及周姑戏的曲牌介绍等,也可以说,冯奎业用现代音乐的简谱方式记录下了已经流传近200的周姑戏的乐谱。
  回忆起这些年的工作,冯奎业说,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他在县文化部门工作,曾参与过吕剧音乐研究与作曲。对于周姑戏唱腔音乐,他说:"我是地道的临朐人,小时候听老辈人唱过。在那个年代的社会生产、生活的过程中,周姑戏古朴的唱腔既表达了老辈人的喜怒哀乐,反映着临朐人民的生活、生产、风俗习惯,也表达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理解与追求。有乡风乡愁,有自豪自信,真是难忘的乡音。"
  在全国几百个剧种中,音乐是区别各地方剧种的主要标志。如果不是本地人,很难理解周姑戏的音乐旋律、语言平仄特点。
  冯老师介绍,以前的周姑戏只靠鼓板伴奏过门,很少照顾到剧情的深层发展与情感的细腻变化,后来,经过大家不断改进充实,周姑戏也得到丰富与发展。而过去的老艺人只会传唱,没有人记录下来。
  出于对戏曲音乐的偏爱,挖掘、研究周姑戏唱腔音乐始终是冯奎业的一个心愿。这些年来,冯奎业受邀参加了临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整理与申报工作,有机会实现"记载一部分传承史料,提供一份参考资料"的夙愿。随着临朐周姑戏先后被列人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省文化部门在临朐设立了临朐周姑戏传习中心。临朐县委多次提出用传统戏曲唱响时代旋律的要求。出于一种使命感,冯奎业开始编撰这本《临朐周姑戏音乐研究》。
  -
  编排《淌水崖》注入新活力
  淌水崖水库体现了九山人民不畏艰难、敢于担当、同心协力的精神,2016年,临朐以此为背景新编的周姑戏《淌水崖》出演了20多场,成为一部承上启下的转折之戏。临朐希望《淌水崖》能重新带起周姑戏,唤起更多人对周姑戏的记忆。
  新编周姑戏 再现当年淌水崖精神
  临朐九山镇的淌水崖水库,不仅带来了丰沛的水资源,还孕育了淌水崖精神。1973年1月,九山公社党委拍板决定修建石砌大坝,九山人民凭着自己的智慧和双手,苦干加巧干,经过6年的艰苦奋斗,在临朐西南部群山中修建起了一座"高峡平湖"——淌水崖水库,也孕育形成了以"不畏艰难、敢于担当、同心协力、实干为民"为核心的淌水崖水库精神。记者采访了解周姑戏的过程中,冯奎业老师以及周姑戏的传承人冯太平,都不约而同提到新编周姑戏《淌水崖》。那是2016年在潍坊地区演了20多场的年度大戏,也是一部承上启下的周姑戏新旧转折之戏。
  临朐县文联主席、县社科联主席李咏梅,2015年年底天最冷的时候,带领着50多位演职人员,硬是将这部戏推上了新舞台。当年她任临朐县文化馆馆长,新编周姑戏《淌水崖》就是她作为团长在重重压力之下带队完成的。
  李咏梅介绍,当时讨论研究《淌水崖》的时候,到底用京剧、吕剧,还是用周姑戏来表现,大家各有各的意见,"最终我们还是决定用有临朐地方特色的周姑戏来表现淌水涯精神,这是‘最临朐’的".通过一部戏,希望能重新带起周姑戏,唤起更多人对周姑戏的记忆。李咏梅说:"当时就是想让已经可闻不可见的临朐记忆,重新回到临朐人民的视野中。"
  李咏梅介绍,现代周姑戏《淌水崖》的编剧是尹文良,拍戏前这个剧本已经改了好几稿了,音乐编曲是冯奎业,他们两人为这部戏付出了很多。这部戏的演职人员,多数都是社会上的戏曲爱好者,还有文化馆的演员,真是调集了全县能唱会唱的戏曲爱好者。当时的演员就有50多位,也是前所未有的。
  -
  音乐唱腔都有创新 大胆尝试带来生机
  《淌水崖》尝试着在音乐和唱腔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事实证明,这是有益的探索。
  冯奎业说:"给《淌水崖》作编曲,我感觉非常烫手,老戏需要创新,但是对大家的接受程度没有一点把握。"考虑再三之后,冯奎业接了这部剧的编曲。
  如何将一个传统老剧目演出荡气回肠的"淌水崖精神",的确是个不小的难题。冯奎业在编曲的过程中,也几次走访了周姑戏老艺人,在对他们的演唱录音、整理、分析与领悟的基础上,对唱腔音乐进行了大胆革新与创造。
  经过多次反复试唱,反复修改提炼后,这部戏的编曲初稿完成。"后来历经十余次试唱与排练,10月底,我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完成初稿。11月初,县里特邀著名作曲家吴超凡、黄少民对音乐二次创作,经过讨论与修改,最终搬上了舞台。"冯奎业说。"这是重压之下的作品,好坏留给观众评判吧。要是能将寺头镇土门村的老艺人请来,让他们听听新创的唱腔还是不是原来的味道,就更好了,可惜没有条件了。"冯奎业老师意味深长地说。任何一个地方剧种,都有特定的唱腔风格,戏曲音乐创作是高负荷、高综合知识的艰苦劳动,必须与编剧、导演、演员高度结合,深度理解编剧思路格调,充分感悟导演意图风格,还应注意角色演员的嗓音条件与演唱习惯及特征。相互磋商,相互探讨,力求在舞台样式、剧本结构、舞台节奏、舞台气氛、剧情高潮、角色个性等方面,统一认知,协调融合,从而充分展现升华编剧导演的创作思想与艺术目的,力求达到剧本、音乐、舞台演出的完美统一。
  周姑戏传承人冯太平介绍说,他在《淌水崖》中开始时演一个老石匠,词曲都背得差不多了,后来又改为演右派分子,"我担心演不好,对那段历史也不是太清楚,怕把握不好人物,所以找到了村里的老人了解人物的背景。我对这出戏很感兴趣,昼夜背词练唱腔,终于找到了感觉。从这出戏的成功打造,我也看到了周姑戏非遗传承的希望!"冯太平说。
  原来逐渐被人们淡忘的周姑戏要完美地阐释弥足珍贵的淌水崖精神,淌水崖的奇迹也再添了周姑戏的风采,为老剧种注入了新活力。李咏梅说:"20多场的演出,每次到剧终时,观众都起立鼓掌,我觉得一切付出都值了!原来都以为周姑戏只能演绎儿女情长,从这次演出来看,周姑戏的戏路其实很宽。"
  -
  冯太平一心传承多曲折
  非遗项目周姑戏传承人之一的冯太平今年55岁,他的剧团有30多人,一年约有200场演出,演员都是业余的。缺人的时候,老婆孩子一起上。虽然剧团维持困难,但冯太平仍然坚持着。他的剧团在文艺汇演中得了许多大奖,对冯太平来说,这是推动他前进的动力。
  -
  跟随剧团下乡演出 台上表演台下指导
  2018年10月17日,九九重阳节,临朐县东朱封村为庆祝第31个老人节,特意请来一个民间剧团为村里百姓演戏。乡村戏曲表演在农民的生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其它娱乐生活方式非常少的乡村,看戏、听戏成为人们重要的娱乐活动。这些年,活跃在民间的戏剧团体,也只有在这样的大日子里,才被人们关注到。
  早上8时,在东朱封村的文化广场上,许多老人已坐着马扎等戏上演了。在广场东边的小超市里,周姑戏非遗传承人之一的冯太平和演员们正在化妆。55岁的冯太平这次是受一个剧团邀请,出演吕剧《姐妹易嫁》中的父亲张有旺。
  化好妆,换上服装,冯太平就进入了状态,马上起了范儿。
  舞台两边已经响起了震耳的锣鼓点子,伴奏音乐跟着响起,舞台的西头是演奏班底。
  《姐妹易嫁》是根据蒲松龄的文言短篇小说《姊妹异嫁》改编的。《姊妹异嫁》的故事是:姐姐素花自小与牧童毛纪定亲,但成年后因嫌毛纪贫穷,不愿出嫁。迫于无奈,父母让妹妹素梅代替姐姐出嫁,谁知出嫁不久,毛纪却状元及第,前程似锦,素花后悔不已。
  随着情节的变化,台上的演员们要下台换服装,冯太平与"女儿"的扮演者一起下台,他和其他几个演员一起帮着"戴凤冠穿嫁衣",他们分工明确,快而不乱。有时冯太平还给"女儿"说戏,"刚才鼓点一响的时候,你就该进了,这个地方不能拖。"
  台下看戏的老人们,随着剧情的变化,情绪也跟着变化着,有时抹泪,有时大笑。这或许就是对演员表演的最好敬意。
  演出结束,记者坐着冯太平的老金杯箱式货车去临朐县城看他的剧团。在车上,冯太平说,他们边演出边提高,演出时只要看到有唱得不对的地方,他就纠正,"唱错了调子不行,得和他们说。"
  冯太平懂戏也迷戏,"我就是爱听戏,听过的能记住。能听出哪里不对来,你让我说的很专业,我说不好,但是一听就知道哪里不好,怎么唱才能好听。"
  在戏剧流行的年代,作为桥梁和媒介,很多故事是由戏剧传播出去的。如今,可选择的娱乐生活太多了,戏剧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小。
  -
  每年演出约200场 不管多苦家人全力支持
  冯太平的家也是剧团,很简陋,家具只有办公桌和床,屋里堆放着唱戏用的家伙什。
  冯太平的妻子聂文琴比较健谈,说起在中央戏剧学院读研究生的女儿时她一脸笑容,剧团的名字以"艺佳"命名,也是因为女儿叫艺佳。聂文琴说:"这些年,我们真是跟着他受了些累,挣得不如我在工地打工多,结婚的时候就知道他爱唱,别的啥也不会,要是指着他,我们娘仨得吃不上饭了。可是他迷上了,想别的也没用,只能支持。"
  "家里这些年我照顾不上,所有的事都给演出让时间。所以只要有时间,上初中的儿子一早一晚就是我接送。儿子小的时候,我演出,他就跟着剧团,经常在装道具的箱子上睡着了。对家里,我是真愧疚。"冯太平有感而发。
  冯太平的女儿冯艺佳现在北京做着"戏曲进校园"的教学工作,平时还教一些零基础的老年人学习京剧、吕剧。她从六岁开始学戏,每年的正月初二开始,就跟着爸爸下乡演出。"小时候偷懒,经常挨罚,爸爸用各种戏剧功底的动作罚我。大学的假期里,我就和父亲不停地演出,累得真不想演了,但爸爸毫无怨言的坚持着,我也只能坚持。现在已经变成热爱了。"冯艺佳说。
  谈起父母,冯艺佳很心疼:"排戏时剧团的人都在家里吃饭,妈妈在工地负责钢筋的活,很累,回家还得帮着父亲给剧团的人做饭。有时人手不够,妈妈还得上台当演员。排新戏没钱,妈妈还得搭上钱。"从父母身上,冯艺佳学会了坚持,不论生活多苦,她始终会抱着自己的梦想前行。
  -
  剧团生存举步维艰 参加文艺汇演多次获奖
  "传统周姑戏无伴奏,演员们用简单的动作去唱念故事。到我学的时候还是那样。我那时啥也听,吕剧、京剧、茂腔,啥也都跟着学唱,也跟着爷爷学一些。后来逼着女儿学,现在她很喜欢戏剧,我还是有点成就感的。"冯太平说。
  对于周姑戏的理解,冯太平比其他人的感受要深很多。"周姑戏的大众接受程度不如吕剧。现在有些请我去演出的,一听是周姑戏,就让我唱吕剧,他们说来的人还多一点。"冯太平说,看戏的基本是老人。
  冯太平剧团的人平时都干着各自的营生,有戏来的时候,"必须是其他的时间让给演出的时间,这是请他们的时候说好的,也是规矩。"冯太平说。现在剧团有30人左右参与演出,每次演出完结算,钱不多。在家排戏的时间几乎没有,平均一周两场的演出量,要是自己排演周姑戏的新戏,只能见缝插针的练。
  冯太平说:"周姑戏的传统剧目很多,可老戏听的人少,要想创新就得有钱有剧本。我演吕剧还能有点收入维持剧团,周姑戏没有市场,没有收入。好在,现在这个戏是非遗了,县里很重视。"冯太平说虽然辛苦,但周姑戏还得唱,能唱多久唱多久。
  从1979年获得县里文艺汇演的一等奖开始,冯太平至今获奖无数。老实本分的冯太平积极参与县里组织的各项文化演出活动,他觉得那是庄户人的荣耀。2011年10月,周姑戏《神秘的笑声》荣获临朐县第三届文化艺术节一等奖,他很看重这个奖,因为这个戏组建了周姑戏第一个乐队,他们加班加点的排练并层层过关;2016年1月,他被评为"潍坊民间文艺名家";今年10月19日,在第二届潍坊市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大赛中,他的剧团荣获一等奖。这些获奖证书也是对迷了大半辈子周姑戏的冯太平又一个阶段性的鼓舞。
  -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人文潍坊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