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2-10 16:30
鄌郚总编

昌乐宗教

  
  第三章   宗教
  历史上,昌乐县有佛、道、基督、天主、伊斯兰5教。解放后,佛、道教活动终止,伊斯兰教民也少活动,基督、天主2教,仍开展正常的活动。
  第一节   佛教
  境内自古多有信神拜佛者,但脱俗僧侣极少。元代以来,先后建方山、孤山、隋姑山等30多处庙宇,和尚仅几十人。民国时期,五图一带佛教活动盛极一时,有和尚10余人,尼姑数人,分别在方山庙、郝家庄庙、南郝乡北寨庙及北管村尼庵内。解放后,庙宇陆续拆除,和尚、尼姑全都还俗。
  第二节   道教
  清代始传入昌乐。顺治八年(1651年),崂山道士马元禄来金山集资建观,收徒传道。金山真观,面积1260平方米,建筑群由南楼、北楼、北大殿、王龙观4部分组成,此外道舍、膳房若干间。有观田160亩,由2名长工和众多佃户经营。每代主持、道士3—4人,至光绪十二年(1886年),传道10代,共有道士42人。道光年间为鼎盛期,周围村庄信教者达数百户。解放时,主持道士王延义返故里平原村务农。此外,平原乡台东官庄西0.5公里处,木梁台上有清代观宇1处,始建年月失考,形制、规模与金山真观雷同。民国时期,先后有道士孙信奎(安丘纸坊人)、张宗海(安丘慈埠人)、郑兰廷(安丘栾家慈埠人)主持。其时,香火颇盛,但传入极少。解放后,郑兰廷还俗归里,观宇拆圮,生金碑亦破碎,霜麦碑犹存。
  第三节   基督教
  县内最大的宗教派别。鸦片战争后,英、美传教士同时以烟台、登州为据点,深入内地进行传教活动。清同治五年(1866年),美长老会在青州伙巷街布道办学。光绪元年(1875年),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由烟台来青州,经过十几年,英国浸礼会先后在省内创设了青州、周村、邹平、北镇4个教区和济南特区。清光绪九年(1883年),美国长老会牧师狄乐博由登州来潍县,创办潍县乐道院为传教基地。益都教区和潍坊乐道院,很快成了向昌乐县传入基督教的主要渠道。毕都乡罗家庄子村村民李悦彦,老家系潍县城里荷花湾崖,李因探家受基督教徒鼓动而信教,于1886年建罗家庄子教会。1887年,美国牧师伊维斯、狄考文到乔官镇于家山前村设点传教,购置教堂3间,选派教徒于士林(于家山前村民)任长老,负责管理教会工作。光绪十五年(1889年),张世功建立东田教会,会址设在西门里,自任长老。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打击“洋教”,封闭教堂,县内教徒多有反教退教者。
  1920年(民国9年),以潍县乐道院美国牧师芮道明为首组织起了冀东会,会员段莲芬、宋环玲等人组成的布道团多次来昌乐集镇撑棚传教或过奋兴会,一次布道团在鄌郚撑棚传道,听众达百人以上,罗家庄子村撑棚过奋兴会,会期竞达七八天之久。由于布道团的影响,信教群众骤增,教会恢复,又新成立了鄌郚教会、北展教会,昌乐县基督教进入大发展时期。1924年东田教会新建3间教堂,教徒分布在四图、肖家庄、邓家庄,共10余人。后各地又相继发展和建立了朱刘镇水坡教会、五图镇邓家庄教会、乔官教会、朱刘店教会、鄌郚镇南刘家沟教会、平原乡孟家庄子教会、包庄乡西石山教会等。1937年,全县基督教会12处,信教的几千户,基督教活动一时遍及全县。
  1938年,益都、昌乐等地被日军占领,英浸礼会传教士撤走,英教会的款项停止供应。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教会被日本人封闭,潍县乐道院也成了日本囚禁美、英等外国人的集中营,抗日战争胜利后,教会又有恢复。
  解放后,昌乐县基督教徒坚决拥护党和政府的一切政治主张,遵循“三自爱国”(自治、自养、自传、爱国)的方针,消除派别,统一为昌乐县基督教会。“文化大革命”中,教徒受迫害,教堂被占用,基督教公开活动停止。1984年,成立昌乐县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此后,基督教活动走向了正规化和经常化。
  长老会   原属美国教派的一种。以长老治会,受点水洗礼。昌乐90%的基督教信徒属这一派。
  耶稣家庭   泰安马庄“耶稣家庭”成立于1921年,为省内首创。在其影响下,临朐瞿家圈新成立“耶稣家庭”。昌乐不少信徒前去听道,有的通过听道加入家庭。1946年,瞿家圈家庭指示李万春、刘汉津等人到昌乐县水坡建立“耶稣家庭”。耶稣家庭奉行自治自养自传的原则,不受外国教会支配,内设农工组、木工组、医务卫生组、饲养组、针线组、厨房、幼稚部、婴儿室等。水坡家庭于1952年分庭。昌乐镇东田也曾成立过耶稣家庭,王三才负责,不久分家,分家后均仍归教会。
  真耶稣教会   由北鄌郚乡苇沟村王万全创建。王万全原是基督教信徒,1937年受潍城北门里大街“真耶稣教会”洗礼,改信此教。王万全任教会执事和负责人,以毕都乡王家槐林和北鄌郚乡苇沟为基点,先后到潘家槐林、于家山前、时马、西山旺、毕都、丁家山、孙家沟、姬家庄子、郝家沟、北岩等地传道,发展教徒七八十人。
  教会学校   县内基督教徒在大力建教、传教的同时,还兴办了一些教会学校,培养教会人才,办学多采取“私办洋助”的方式。
  乔官教会圣经学习班始于1934年,由冯宗文牧师创办,每期10多人,办学多期,教师有赵春香等。1941年,潍坊乐道院信徒募捐创办于家山前教会贫儿教养所,专收无依无靠的孤儿入教。教养所由于加禄长老负责,受教学生40多人。乐道院被日军占据后,学校失去资助,停办。平原乡孟家庄教会办圣经学习班和快字学习班3期,培训学生100余人,教师有张继红牧师、郎牧师、佐牧师、刘牧师等。五图镇邓家庄教会学校也具有一定规模,教堂7间兼做学校用,由信徒王元德出钱建立。
  40年代后,各教会学校均停办。
  第四节   天主教
  以罗马教皇为首的基督教派,明代传入中国。清末,天主教由临朐、益都传入县境内,归烟台教区。1931年,归益都监牧区。解放前夕,全县共有天主教堂5处,信徒二三百人。建国后,信徒奉行爱国守法、遵主守戒、独立自主的原则,发展教会组织,扩展到10几处村庄。“文化大革命”中,教会组织解体,公开的教会活动停止。80年代,天主教活动恢复正常,分布在漳河、北展、大宅科、北岩4个乡,田家洼、高家庄、北展、上皂户、小胡田、韩家集子、南音等9个自然村,共有天主教徒168人。
  清光绪二年(1876年),田家洼村石继山的曾祖母即加入天主教,后有石日红等10几人先后入教。清宣统二年(1910年),民众捐资盖教堂5间,住室2间,神甫有夏神甫、张神甫。姑娘有宗安白、宗雅白、孙芝芳等。教堂专设学校,孙芝芳任教,教内教外儿童均可入学。
  李延聘、李延寿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入教,为北展最早的天主教徒。后10几人相继入教,成立起以李玉亮任会长、李中正任副会长的北展教会。教堂神甫先后由加拿大文神甫、夏神甫、平度张神甫、临朐窦梅芳神甫、法国高志远神甫、临朐窦开亭神甫担任。教会学校共有教室6间、2个班,每班30人左右,1941年停办。
  上皂户村杨凤柱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入教,为村内最早的天主教信徒。民国时,全村信徒达30多户、70多人,建教堂3间,住房3间。
  1912年(民国元年),法国人在城里建天主教堂1座,有法国神甫1人、修女3人,吸收教徒百余人。1939年日军涩谷君一率汉奸闯入教堂,以搜捕抗日游击队为由,枪杀法国神甫、修女及中国教徒5人,造成9人丧生的重大流血事件。事后,法方集神甫多名,来昌乐抗议日军暴行。日军迫于外界舆论,嫁祸于抗日游击队,称枪杀事件系抗日游击队所为。遂后,法方放弃该天主教堂,改由日本神甫传教至日军投降。
  小胡田天主教堂建于1941年,共4间。教堂神甫先后由法国高神甫、临朐石庙子窦开亭神甫、临朐狄地建村申汉南神甫担任。孙元臣、孙学海相继任天主教会长。信教群众多时达30户、80余人。1937年,教堂始办学校,刘瑞清、张兆太任教,学生三十七八人,1941年教会学校停办,后改为村小。
  第五节   伊斯兰教
  亦称清真教、回教,是回族人民世代相传的宗教。1929年,益都东关回族居民杨汝德、丁惠英夫妇,因生活所迫,携子杨福聚、女杨桂兰来尧沟定居,以开店为业,他们是境内最早的回民。1953年,青岛黎明剧团成员杨玉荣(回族)随丈夫杨根源(汉族)来昌乐京剧团工作,现有1子2女在城内,均系职工。两户现有11人,均信奉伊斯兰教。昌乐城内无清真寺,信教人员主要活动均去益都清真寺举行。昌乐教民习惯过“吉感”(即有喜事感激神的意思),遇喜事辄做“油箱子”(一种食物)分食。近年来,回民的宗教活动日趋减少。
  第六节   宗教管理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奉行“信仰自由”的宗教政策,各级党委、政府负责宗教管理。中共昌乐县委统战部分专人负责宗教管理工作,组织领导各教开展爱国宗教活动。除佛教、道教因无专职传入,伊斯兰教系回民族宗教外,基督教各派,统一成立昌乐县基督教会。1984年12月,昌乐县基督教第一届代表会议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34人,选举产生了昌乐县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任委员陈沼(长老、市“三自会”委员、县政协常委)、副主任委员刘爱英、冯延忠。全县22个乡镇、368个自然村中信徒共2300人,其中男575人,女1725人;教牧人员12人,其中长老5人,执事7人。设边下、乔官、辛旺、东田、秦家淳于等5个宗教活动开放点和29个自然活动点。委员会例会每季一次,点会每月一次。统战部贯彻党的宗教政策,参加“三自会”例会,深入信众,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既尊重其合法正常的宗教活动,又鼓励其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多做贡献。统战部印发《基督教活动公约》,信众的宗教活动愈加正规、健康,爱国思想不断提高。如毕都乡罗家庄子村,1985年有信徒13户,7户被评为村级五好家庭,6人被评为先进个人。乔官教会冯延忠,从事机修几年来,热情为用户服务,曾受到县委、镇委表扬和嘉奖,被选为县政协委员。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文史资料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