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2-10 16:41
鄌郚总编

昌乐文化艺术

  
  第三章   文化艺术
  昌乐境内迄今已考察发掘的145处古遗址和大量石器文物表明,6000年前的大汶口文化贯布南北。晚清和民国初期,民间文化艺术活动有城内专业京戏班1个,乡间各类业余戏班42个。逢年过节,京戏、茂腔、河北梆子、吕剧演唱和舞蹈、杂耍表演遍及城乡。剪纸、砸门笺、雕刻等民间艺术和歌谣、器乐、弹唱也广为流传。当时官办文化设施仅有城内戏楼1座,民众教育馆1处,图书室1个。
  建国后,中共昌乐县委、县人民政府致力发展城乡文化事业,设立文艺、广播、影视、图书、文物管理机构,不断开拓群众性文化艺术事业。至1985年有县文化馆1处、乡镇文化站22处,共组织县级文艺会演、调演27届,参加省、市会演25次。每年国庆、元旦举办美术、书法、摄影展览。重视业余文艺创作,在市以上报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等各种文艺形式的作品200余件。有职工俱乐部1处,文体活动设备齐全;县新华书店1处、分店14处,年发行图书288万册,是1949年发行量的53倍;县电影院1座、乡镇电影院4座、村电影院59座,放映队96个、家庭电视机3542台;专业京剧团1个、业余戏班18个;县广播站1处、乡镇转播放大站22处,村通播率达99.9%;县图书馆1处、基层图书室120处,共藏书12万册、报纸51种、刊物241种,图书藏量是1951年的15倍。
  第一节   文学艺术
  一、戏剧
  京剧   清末,京剧传入昌乐。1921年由张庆、肖庆、王庆合股搭成昌乐戏班。因三人名庆,兼取北京“三庆班”盛名,定名为“三庆班”。应约来搭班演戏且负有声望的演员有李庆福(花旦)、崔德生(武生、小生)、马春吉(老生)、宋翠宝(女,小旦)等7人。主要剧目有《徐策跑城》、《铡美案》、《满汉斗》、《玉堂春》等。随着名演员不断来昌乐搭班演戏,“三庆班”涉足昌乐城乡及临朐、益都、寿光、潍县和青岛等地,颇受群众赞赏。境内业余爱好者也日益增多。1935年,尧沟镇北郭京剧子弟班组成,节日在乡间演出,主要剧目有《打龙袍》等。此后五图镇辛旺成立子弟班,鼎盛时期戏班达50余人,曾到益都、临朐一带演出。昌乐镇东北村、马宋镇唐家老庄、大宅科乡西双庙、崔家庄乡崔家庄、朱刘镇赵家庄、鄌郚镇北村、毕都乡槐林、李家河,北展乡西级、北展,北岩乡苍山、豹山等子弟班均为人称道。
  建国初,各地又新组一批业余京剧班。其中有朱刘镇戴家、钱家庄,平原乡李家庄,阿陀乡土埠、前张次、崖头,漳河乡师家沟,红河镇埠南头、朱家官庄,大宅科乡小章、皂角树、下皂户,包庄乡泊庄,马宋镇刘家营等。
  1949年底,马宋镇刘家营高树务、刘维琛、刘明书等带头组成50余人的京剧班,演出大型剧目《秦香莲》、《玉堂春》、《杨家将》、《穆桂英挂帅》等。同年,漳河乡师家沟聘益都、临朐艺师教戏数出,在三区两县演出。领班郭荣宽善演老生,兼做编导。
  1950年,包庄乡泊庄村刘感照组织业余京戏班,先后请3位寿光艺师教戏,演出《双蝴蝶》、《玉堂春》、《孔雀东南飞》、《甘露寺》等大型传统剧目30余出。除在当地演出外,还到安丘县南邵、凌河和临朐县柳山一带演出,名噪四乡。刘感照一家祖孙三代同台演出,被传为佳话。1959年,主要演员参加了公社文工团,主排新京剧《三世仇》、《风雷渡》和《夺印》等。
  1952年2月,县职业剧团——新昌京剧团成立,演职员43人。1956年5月改为公私合营单位,改称昌乐县京剧团。1984年演职员68人,1985年12月撤销。70年代后期,除在本县市演出外,还到淄博、泰安、惠民、青岛市郊演出传统剧目《十五贯》、新京剧《蝶恋花》等颇受赞赏。青年演员慕丽英(正工青衣)在《蝶恋花》中饰杨开慧,念、唱、作俱佳,倍受观众欢迎。1981年被吸收为中国戏剧家协会山东分会会员。
  1953年,崔家庄业余京剧团排演《金玉奴》、《红娘》、《秦香莲》等。鼎盛时,曾三度增置戏箱,成员达50余人。60年代排演现代京剧《三世仇》、《风雷渡》,受到好评。“文化大革命”中,戏箱付之一炬,改演“样板戏”。1977年,恢复上演传统剧目,重新购装排戏,演出了《铁弓缘》、《临江驿》。是县内维时最长的业余京剧团。
  茂腔(旧称肘股子戏)   清末从诸城、安丘传入,在县境东南部和南部地区颇为流行。剧目内容多是反映家长里短,儿女情长,语言通俗易懂,唱腔纯朴动人,表演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阿陀乡大徐、前张朱,王俊乡亓家店子、麻家河、田家老庄、祝家庄,大宅科乡彭家沟,朱汉乡朱汉、西双庙,马宋镇刘家营,河头乡小北庄、淮沟、丛家阳阜,红河镇埠南头、浴马沟、朱家官庄、清泉,平原乡李家庄,崔家庄乡崔家庄,漳河乡师家沟都有业余子弟班。建国后,这些茂腔子弟班大部改演京剧、吕剧,继承下来的仅有亓家店子、王俊、西双庙、浴马沟等子弟班。
  王俊乡亓家店子茂腔子弟班,清光绪年间组成。先排演《狮子楼》,后和西双庙搭档排演《西京》、《闯帐》、《金刀记》、《罗通扫北》、《五女会》、《汾河湾》、《罗衫记》等剧目。曾到安丘、潍县、坊子及临朐县蒋峪演出。主要演员有亓冠升(老生)、亓瑞云(小生)、亓秀云(小旦)等。解放后演出《三世仇》等多出现代戏,至今坚持活动,历经近百年,是县内茂腔子弟班中历史最长的一个。
  朱汉乡西双庙子弟班成立于清末宣统年间,主要演员有陈兴章(青衣刀马)、高庆先(老旦)、王京田(花脸).当初全班仅15人,只演小剧目。1928年组织老少两套班子,添演武打剧目《穆桂英挂帅》、《孟良搬兵》、《锁陌关》、《闯帐》、《汾河湾》和《拿苏海》。多在本地演出,曾到安丘、潍县演出。1954年配合宣传兵役制、排演了《罗通扫北》。
  红河镇浴马沟子弟班和河头乡小北庄子弟班清末民初组建,主要剧目有《王小赶脚》、《王定保借当》、《王汉喜借年》、《小姑贤》。
  马宋镇刘家营子弟班,1914年由20余人组成。主要演出《西厢记》、《罗衫记》等,曾到安丘、寿光、益都演出。1949年改演京剧。
  崔家庄子弟班,1928年由20余人组成,主要演出《站月墙》、《钥匙记》、《东京》、《西京》、《闯帐》。1946年鼎盛时,演员达50余人,演出剧目30多出。群众前后三度捐资学戏,置箱。经常在潍县、昌乐、安丘交界各乡演出。
  包庄乡泊庄子弟班,1949年由刘培兰等30余人组成。演出小剧目《东京》、《西京》、《小姑贤》、《桂花庭》等,1950年改演京戏。此外,王俊乡王俊业余吕戏班,60年代改演茂腔。20余年来,曾数次代表公社参加县会演,是县内水平较高的业余茂腔剧团。
  河北梆子
  清末民初传入县境,但流传面小,建国前夕绝迹。清末,五图镇方山店子、罗圈、老官李3村40余人合组戏班,主要演出《狮子楼》、《大登殿》、《翠屏山》、《杀狗劝妻》。清宣统年间,河头乡黎家(原名大北庄)建业余梆子戏班,演员30余名,演出《郭子仪上京》、《杨家将》、《穆桂英挂帅》、《白蛇传》。民国初年王俊乡崖头成立梆子戏班,主要剧目有《狮子楼》、《王定保借当》、《钥匙记》、《墙头记》、《三劝》。崔家庄河北梆子业余戏班成立于1924年,排演《春秋配》、《陈三两爬堂》、《香山》、《双官诰》。1950年改学京戏。建国前夕,大宅科乡大胡田,朱刘镇东、西水坡也曾有河北梆子戏班。
  吕剧   清末,博兴、广饶的灾民艺人在朱刘镇前牟村教唱吕剧,该村随即成立业余吕戏班,为建国前县内唯一的吕戏班。曾演出小剧目《王汉喜借年》、《小姑贤》、《王定保借当》等。
  解放后,吕剧表演艺术逐渐兴起,遍及全县各地,成为各业余剧团和文艺宣传队的当家剧种。经常演出的有昌乐镇各村、南郝乡黄埠子、乔官镇于家山前、尧沟镇东西王、朱刘镇前牟、漳河乡师家沟、平原乡李家庄、五图镇辛旺和东耿安、王俊乡王俊、朱汉乡少槐、鄌郚镇北村、北岩乡荆山坡、崔家庄乡崔家庄、河头乡黎家。吕剧最盛行的昌乐镇、五图镇,业余吕剧团多达20多个。在昌乐各地流行的主要剧目有《王定保借当》、《小姑贤》、《王汉喜借年》、《李二嫂改嫁》、《都愿意》等20多出,业余爱好者数以千计。
  1976~1985年全县自编自演剧目50余出。如崔家庄乡的《年初二》、《兰竹缘》、《随大流》、《衙斋丹青》、《婚期》,燃料公司的《定亲》、《春华秋实》、《镇海石》,南郝乡的《三月三》、《鸡毛蒜皮》、《卖黄瓜》,红河镇和平原乡的《送钱》、《瓜棚新事》、《今秋月儿圆》,马宋镇的《谁当家》,五图镇的《赶集》,鄌郚镇的《好媳妇》,漳河乡的《仲秋月圆》、《还是他》、《渠水清清》,朱汉乡的《一张合同表》,乔官镇的《风波》,北岩乡的《建新房》,尧沟镇的《俩公公》等戏为广大群众所喜爱。其中《正路》、《春华秋实》、《今秋月儿圆》曾在潍坊市演出。
  黄梅戏   1954年传入县境。文化馆曾派员去省学习黄梅戏《打猪草》、《夫妻观灯》,回县举办表演培训班,之后又新排《王小赶脚》等剧目,从此黄梅戏在县内流传。“文化大革命”中,该剧种逐渐绝迹。
  二、电影
  1918年,在城里三清殿门口,宗教人士放映了几次无声电影。以风光、滑稽片为主。1955年,成立昌乐电影放映队,3人组成,放映设备为德国产TK16/50型16毫米放映机,国产柳机1101型1.5KW二冲程发电机,还配有幻灯机、电唱机、自行车等。1956年9月,建立第二个26毫米放映队,工作人员和放映设备同时配齐。同年山东省电影教育工作队,先后来昌乐县城、交通要道和铁路线的大村镇放映有声国产故事片《翠岗红旗》、《大地重光》、苏联故事片《被开垦的处女地》等。1957年1月,建立第三个放映队,放映机为16毫米。同年成立县电影中队,系县电影管理机构。1972年改为县电影管理站,具体负责全县电影放映人员的初等技术培训,发行16毫米和8.5毫米机种放映影片,开展电影宣传工作以及电影工作检查和业务辅导等。1982年7月,县电影管理站改为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设发行、放管、财会、行政、宣传5个股。1985年干部职工39人。辖9个乡镇电影管理站,96个放映单位。
  昌乐县电影院,座东面西,建筑面积为1920平方米,设座1311个,装有哈尔滨电影机械厂生产的松花江牌5502型35毫米座机。1979年11月营业。1981年建立朱刘镇、红河镇影院,1983年建崔家乡影院。1985年建鄌郚镇影院。村办影院最早的是刘家营村影院,全县现已发展到59个。
  三、文艺创作
  小说·散文·诗歌   建国以来,已有60多位业余作者在各级报刊上发表作品近200篇。其中小说116篇,散文39篇,诗歌26首。
  1957年李欣田、赵守诚、肖文贞等在《中国少年报》上发表小说《果园里的故事》、《三个鸡蛋》,在全县业余爱好者中,引起较大反响。
  1960年春,著名作家浩然来到昌乐体验生活,与县内业余作者广泛接触。文化馆几次组织召开业余作者座谈会,请浩然介绍创作经验,对全县业余创作起了较大的促进作用。至1966年,全县在报刊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作品的作者已有16人,作品近30篇。
  1961年,业余作者王松山始发散文作品《西瓜地里抓俘虏》(回忆录),、以后又连续发表数篇,为县内建国后散文作品问世的开端。
  1962年起,随着诗歌《同志真是好把式》、《笑声充满军属院》的发表,出现了一批诗歌作者,诗歌爱好者日趋增多。
  1971年,文化馆成立创作组,专门从事文艺创作的辅导工作。
  1976年,本县群众性小说、散文、诗歌创作出现新高潮,产生了一批较有影响的作品,出现了一批较有才华的新秀。肖云龙的《穿小鞋的人》,郭建华的《姜守本进城》、《尤庄的蒲团》,分别荣获《山东文学》优秀短篇小说奖。《姜守本进城》选入《小说月报》,1984年,由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拍制为电视剧《姜守本当家》。肖云龙、郭建华被吸收为中国作家协会山东分会会员。
  1979年,文化馆创办内部发行的文艺小报《昌乐文艺》,刊载业余作者的作品,旨在交流共勉。
  戏剧   50年代,马宋公社创作的《夸婆婆》、昌乐三中改编的话剧《三月三》、县直机关创作的《夫妻识字好处多》等剧目,先后参加县会演,并获创作奖。
  1962~1975年创作的剧目,有《小马枪》、《姑嫂擒匪》、《刀光枪影》、《授枪》、《一支旧枪》、《找水》、《响铃面》、《愚公移山》、《送伞》、《代代红》等。这些剧目先后参加县会演,有的参加了地区会演。
  1976年后,戏剧创作出现了一批较好的剧目。如朱刘小学李映山等创作的《玉米姐妹》、《迎七姐》、《雄鸡高唱》、《灵活一点》,红河文化站创作的《今秋月儿圆》等,有的参加了地区会演,有的出席了省会演,分别获创作奖。其中《玉米姐妹》、《一会儿》、《迎七姐》、《寿礼》等曾在省以上刊物发表。
  音乐·舞蹈·曲艺
  音乐创作   1964年,由吴杰作词、黑廷瑞作曲、魏葆成演唱的《老羊倌》,先后参加地区、省会演,获省奖,并由上海唱片厂录音,在华东六省市电台播放。“文化大革命”期间,音乐作品颇多,但艺术质量欠佳。1976年后,作者思想解放,创作路子空前广阔,出现了一批反映时代风貌、讴歌现实生活的好作品。如《从小爱这山和水》、《两个小伙伴》等,先后参加地区会演。《从小爱这山和水》被《山东歌声》刊用。
  舞蹈创作   是从1958年“大跃进”开始的。当时编演过《炼铁牛》、《摘苹果舞》、《翻地舞》等。1964~1972年先后创作《荷花舞》、《炼》、《打打打》、《喜摘丰收棉》、《送货》、《友谊花》等舞蹈节目。有的参加了地区会演,有的出席了省会演。
  曲艺创作   1958年,在“建国十周年文艺献礼活动”中,民间艺人刁宪丰创作的曲艺作品《功劳炮》(东路大鼓)由昌潍出版分社出版。以后又出现了《爷儿俩比干劲》、《八字宪法》、《一把茶壶》、《新鲜事》等较好的曲艺作品。
  1964~1985年,曲艺创作者越来越多,作品形式日趋丰富。其中《看比武》、《模范饲养员李之起》、《送姜汤》、《独胆英雄》(东路大鼓)、《红管家》等颇受群众欢迎。刘明俊创作的《看比武》(山东快书),崔家庄集体创作的《送姜汤》(山东琴书)参加了地区会演。刁宪丰所首创的“山东东路大鼓”这一曲艺形式,独成一家,为发展曲艺创作作出了贡献。东路大鼓书只用钢板和板鼓两样乐器,演唱的特点是旋律流畅,节奏性强,白口吐字清楚,故形成了“大开板”、“小开板”、“紧流水”、“慢流水”、“串子口”、“四平腔”等几个曲调。
  美术·书法·摄影
  美术   县内历代善施丹青者不乏其人,唐代李成(号营丘)著称于世,影响久远。到清代绘画爱好者明显增多。郝之菜、阎彭年、王友直、王太贞、田得胜、李勃、刘太和等各有专攻,山水、人物、花卉、动物各有所长。清嘉庆国画家王太贞,年幼从族人王友直学画,专写淡墨葡萄,造诣深达。平日经常拿烟袋在地上勾画葡萄,铜烟袋头磨残数只。恒心学画数十载,画的葡萄水墨淡清,栩栩如生。其巨幅作品《百岁图》,布百穗葡萄于画面上,画幅长达数丈,真迹现存东山王村。
  建国后,绘画艺术逐步发展,群众性创作活动日趋兴盛。50年代,配合政治运动出现了大批壁画,继而出现了《海上风暴》(连环画)、《人民公社好》(独幅画)等美术作品。
  1962年文化馆成立业余美术创作组,一批以山水画为主的作品问世。如《秋菊傲霜》(滕子云作)、《一江春水向东流》(韩恩荣作)、《自力更生》(阎敬禹作)、《花鸟》(杨进之作)、《山水》(徐中启作)等。
  1963~1965年,配合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全县城乡数次举办阶级教育展览馆,出现了一批年轻的业余作者。
  1966~1976年,大量举办阶级教育展览馆、路线斗争展览馆、批判专栏。在连环画、刊头画、图案装饰画、美术字和领袖象绘画的创作实践活动中,一大批美术爱好者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艺复苏,业余美术创作队伍又有新的发展,绘画形式也呈多种多样(中国画、油画、粉画、水彩画、版画)。业余作者创作了一批较好的作品。阎敬禹的《观灯》(年画),由省出版社出版。高茂生的《无题》为《农村大众》刊用,其《紫藤》(国画)参加了1984年潍坊国际书画展览。1985年,高茂生被吸收为潍坊市青年书画协会会员。徐竞成的水彩画《泰山碧霞祠》,由《山东文学》发表,《曲阜复经庙乐坛》在市美展获奖。韩恩荣在省以上报刊发表或展览会展出作品6件,他的《临危不惧》等3部连环画册由省出版社出版,《无籽西瓜甜又香》(年画)参加了全国科普美展。1982年韩恩荣被吸收为省美协会员。赵旭自修木刻,他的《跪乳》,在《山东文学》1982年第三期发表。
  书法   民国时期张万杰的书法在国内享有声誉,1976年开始组织书法活动,每年国庆节、春节选拔书法作品展出。有10余人的作品参加了地区书法展览。于云坛的《爱晚亭》等2幅书法作品在省级报刊发表。魏光璧的1幅作品,曾参加1966年省书法展览。1985年王继东、徐竞成、于云坛被吸收为市书法协会会员。1986年3月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潍坊分校昌乐函授站成立,站长由政协副主席李方升兼任,招收书画学员三个班(其中画班一个),149人。19 87年收书法班一个,45人。学制均为三年。提高了全县书法、绘画艺术水平。
  摄影   1972年开始组织摄影艺术活动。近年来,摄影艺术爱好者逐渐增多,现在已有40余人。徐竞成的《环境美容师》、《拔河赛》、《百花园中“育花人”》在省级报刊发表。他的《五大夫松》,1981年参加省举办的“泰山摄影艺术展览”,并在北京及各大城市展出,同年他被省影协吸收为会员。
  四、民间文艺
  民间歌谣
  纺棉花
  大闺女,纺棉花,一纺纺了个大甜瓜。娘一口,爷一口,小猫咬着孩那手。孩啊孩,你别哭,我给你买个货郎鼓。货郎鼓上一对孩,也会打光(拍巴掌)也会玩。
  老猫摘桃
  老猫老猫,
  上树摘桃。
  听见狗咬,
  下来就跑。
  磕了跟头(筋斗),
  拾了个破棉袄。
  “你怎么不穿上?”
  “有些虱子。”
  “你怎么不找你老婆拿拿(捉)?”
  “俺老婆死了。”
  “你怎么不哭她?”
  “啊哈,老婆啊……”
  洋槐花锅里炖
  洋槐花,锅里炖,
  俺上姥姥家住一春。
  姥姥见俺刚(很)喜欢,
  妗子见了光瞅俺。
  妗子妗子你别瞅,
  麦子开花俺就走。
  挑饭食
  小白鸡,咯咯咯,
  姥娘好吃鲜黄瓜。
  鲜黄瓜,又有刺,
  姥娘好吃香油饼。
  香油饼,又不香,
  姥娘好吃烂面汤。
  烂面汤,又不烂,
  姥娘好吃荷包蛋。
  小柳树河边站
  小柳树,河边站,
  春风给她梳辫辫。
  枝头喜鹊叫得欢,
  春风陪她换衣衫。
  柳树姑娘巧打扮,
  笑纹一圈又一圈。
  山老鸹
  山老鸹,尾巴长,
  娶了媳妇忘了娘。
  把娘背到山沟里,
  媳妇供在炕头上。
  擀单饼,熬肉汤,
  媳妇媳妇你先尝。
  回头我再背咱娘,
  咱娘眼见泪汪汪。
  放风筝
  三月里过节是清明,
  姊妹十人去踏青,
  捎带着放风筝。
  出来门口往北行,
  转了个弯弯向正东,
  来到漫洼中。
  大姐放的花蝴蝶,
  二姐放的红蜻蜓,
  起在半悬空。
  三姐放的张君瑞,
  四姐放的崔莺莺,
  红娘来传情。
  五姐放的杨宗保,
  六姐放的穆桂英,
  二人动刀兵。
  七姐放的牵牛郎,
  八姐放的织女星,
  天河隔断情。
  九姐放的梁山伯,
  十姐放的祝九红,
  二人游山中。
  姊妹十人贪玩耍,
  西北上起了大黄风,
  鼓断了风筝绳。
  有心跟着风筝去,
  踏青使(累)得金莲疼,
  (金莲:旧时缠足女子的脚。)
  能说不能行。
  送情郎
  送情郎送至在大门以外,
  一伸手拉住了情郎的武装带,
  我问情郎哥何时再回来,
  打完鬼子立上大功咱俩再相会。
  送情郎送至在大门以南,
  从腰里拿出了二十块大银元,
  这十块给郎哥打个火车票,
  这十块给郎哥路上做盘缠。
  送情郎送至在大门以西,
  猛抬头看见了一个卖梨的,
  有心买个梨给俺郎哥吃,
  想起了昨夜晚吃不得凉东西。
  送情郎送至在大门以北,
  猛抬头看见个龟驮碑,
  我问郎它犯了什么罪,
  单为他当汉奸不当游击队。
  送情郎送至在大门以东,
  忽然间天老爷起了西北风,
  刮风不如下雨好,
  留下情郎哥多住几时也满中(可以)。
  秧歌舞调
  新中国来兴民主,有家新郎娶媳妇。
  新郎本是英雄汉,媳妇也是个好模范。
  都进步来不封建,打破一切旧习惯。
  从前的风俗真气人,六月还把棉裤穿。
  下轿还得人扶着,怀抱丝月为什么?
  坐到床上不说话,吉庆的日子装哑巴。
  新时结婚新事好,自由结婚自主了。
  新郎新娘把话说,亲戚朋友都啦呱。
  啦啦这,啦啦那,喜气洋洋婚礼乐。
  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这一文化宝库中极为珍贵的财富。昌乐历史悠久,人民群众世世代代创造了极其丰富而优美的口头文学,其中民间故事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反映了人民群众追求光明,憧憬幸福的强烈愿望和疾恶如仇、善报罪应的良好祈盼,而且借古讽今,针砭时弊,颂良抑恶,扶正压邪,给人以启迪。这在当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无疑也颇有裨益的。昌乐境内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不下百十则,较典型的有:《方山爷的传说》、《孤山爷李坡》、《白浪河的传说》、《淳于髡和七个淳于庄》、《窦公渠》、《塾师联对骂知府》、《报应》、《张大牙智斗周武举》等。
  民间器乐
  打击乐   县内传统器乐中打击乐最普遍,各乡村都有。打击乐由锣、鼓、镲、钹、手锣、撞铃、木鱼组成。用于庆贺节日、婚礼和民间演出。
  管乐   唢呐、笙、笛分布较广。以昌乐镇、尧沟镇、阿陀乡、北岩乡、北鄌郚乡、漳河乡、包庄乡、红河镇、平原乡为多。唢呐,多用于民间婚丧和演戏活动中。其中中音唢呐(民间称喇叭)演奏最多,高音唢呐(民间称扎子)次之,低音唢呐(民间称大喇叭)除旧时丧礼或悲戏情节用,一般不用。笙,是吹打乐中不可缺少的乐器之一。笛,本地多用曲笛独奏曲牌。
  弦乐   是随着京剧、茂腔、吕剧的先后传入逐渐流行的器乐。其中京胡、二胡的演奏最引人喜欢,流行面广。京胡用于演奏京剧唱段。二胡用于独奏曲牌。坠琴,是民间吕剧班的主要乐器,因只用于吕剧伴奏,善操者甚少。三弦,是本地曲艺的主要伴奏乐器,也常用于吕戏伴奏,善操者也少。上述弦乐传播地域有昌乐镇、五图镇、南郝乡、北鄌郚乡、崔家庄乡、河头乡、马宋镇、漳河乡、包庄乡等。
  杂耍
  民间以耍龙灯、舞狮子、跑旱船、踩高跷等形式最兴盛。逢春节,每个乡镇都有表演活动,而且串庄交流,持续十几日。清道光年间兴起的崔家庄三冢子“灯耍”(括上述四种民间舞蹈在其内)历时长达150余年,1950年达到鼎盛,“文化大革命”中,被打入“牛鬼蛇神”之列,道具全被焚毁,活动中止。1978年三冢子“灯耍”恢复活动。
  耍龙灯   龙身有7节、9节、11节、13节不等,节与节之间5尺左右。每个节用竹篾扎圈,固定在木柄(表演者持的把手)上端。节与节用黄布连接作为龙身,画有彩色鳞片图案,全身长达数丈。龙头、龙尾和龙爪作工精巧逼真,连接在龙身上。龙头和每节的木柄上,安装牛油制作的干碗子蜡烛,以备晚上表演时点燃。耍龙时表演者互相配合在锣鼓声中,按节奏摇摆翻舞,随着领舞人手擎的绣球动作变化和锣鼓点的更换,作各种表演。如巨龙翻身、蛟龙漫游、二龙戏珠等等。夜间耍龙更加引人入胜,宛如一条活龙横空出世盘旋飞舞,景象可观。
  舞狮子   用竹木扎制成狮子头轮廓,用布裱糊美化,使狮头五彩缤纷,大口能张合,双眼会转动。狮身用粗布和麻皮丝装饰皮毛,全身棕红色,形象逼真动人。狮头、狮身装有响铃若干。舞狮一般成双,并备绣球一个。表演时每两人顶一个狮壳,动作紧密配合,前者舞弄狮头,左旋右转,上仰下俯;后者曲身弓腰两手抓紧前者腰间,饰作狮身,构成一体,其臀部晃动,狮尾即摇摆不已。狮子前,扮有一英俊少年手执绣球引导,伴以紧锣密鼓,狮子做出追逐、翻滚、跳跃、翻筋斗及双狮嬉耍等动作。有的还能做跳桥、滚球、峙立等难度大的技巧表演。舞狮用人少,但道具制作和表演技巧要求高,现在全县表演单位趋少。全县闻名的河头乡丛家阳阜舞狮表演伴以马叉、刀、枪、棍等武术动作。五图镇东上疃舞狮表演带有小狮嬉耍,堪称出众。
  跑旱船   用木条做成船和船亭轮廓,裱糊花纸,装饰图案,使之呈彩船样,船舷用布围绕,下部画有波浪图样。表演由2人组成,一饰古装姣女居中乘船(手携船体),一饰滑稽船夫在前摇。表演时在锣鼓伴奏下,使船身前进后退,左倾右晃,翘首伏尾,恰似船在水中划行。有的在表演时,二人相对互唱,饶有风趣。这个节目常和跑毛驴、舞蛤蜊、舞蟹、老姜背老婆等单人表演节目相组合,形式丰富多彩,逗人喜乐无穷。
  踩高跷   这种表演活动流行最广。跷,分高低两种,高者米半,低者半米。跷用木板做成,脚踏板离地最少半米,表演者取一副绑在腿上使用。跷队根据传统戏剧节目,扮演各种角色。多数以十对化妆身份不同的青年男女为主队居中,置唐僧、沙僧、猪八戒、孙悟空为前导,置滑稽小丑、媒婆之类在后。在打击乐的鼓动下做各种串花表演,或踏步演唱“拜年”、“祝贺”一类表示祈祝的小段。低跷表演者杂以大劈叉、滚翻、扑蝶等动作。
  此外,扭秧歌、打花棍等新兴的民间舞蹈,是1948年解放初期,由开辟新区工作的胶东籍干部传入。当时对于宣传时事政治颇有影响,很快流传到各个村庄。
  工艺美术
  剪纸   乡间素有传统的剪纸工艺,分窗花、样花和棚顶花几种。农历新年到来,家家都剪红色窗花贴在窗上,有单模样缀花和对称角花。样花是女鞋。童鞋或枕头上绣花前的白色底样。房屋的顶棚糊好后,贴上红色或黑色棚顶花加以装饰,分角花和中花。这些剪纸作品都出自家妇和村姑之手。内容多是花、鸟、鱼、猫和双喜之类。还有些出自高手的作品是《龙凤呈祥》、《鲤鱼跳龙门》、《天女散花》、《八仙过海》、《松鹤延年》等等。
  门笺(亦称过门钱)   农历除夕,家家户户都在门楣、窗楣下沿粘贴色彩不同的门笺。属民间手工制作的工艺品,制作门笺,先将花笺纸裁好,四角用纸捻订牢,置于填有蜂蜡的底板上,复以硬纸样,然后依纹样所需,匹配刀具,用小铁锤敲凿即成。其图案纹样,通常将长方形门笺纸的上端三分之一的面上,刻竖立的小椭园横排一行;其余面上则构成一正方形纹样居中,内中图案各异。也有居中凿一园形单模样的,也有的凿上“福”等兆呈祥字样。贴笺时均以单数为制。门笺是本地传统工艺,县内专事者以北部地区为多。
  木版年画   清代至建国初,农历新年,各家都有张贴木版年画的传统。较普遍的内容有《打春》、《耄耋富贵》、《年年有余》、《莲生贵子》、《石榴多结子》和一些戏剧、神话内容的画面。木版年画清代由潍县杨家埠传入县内,逐渐普及各户,但县内并无艺人从学。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文史资料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