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2-10 17:20
鄌郚总编

昌乐农业

  
  第二章   农业
  境内经济自古以农为本。建国前,由于生产关系是封建的,落后的,生产工具笨重,作物品种多年沿袭不变,退化严重,农业生产一直水平低下。1936年粮食亩产183斤,全县总产20615万斤。历代统治者的残酷压榨剥削,使多数农民终年缺吃少穿,遇严重灾荒更是饥民遍野,甚至出现人吃人的现象。
  解放后,开展减租减息,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使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农业生产力获得解放。1956年全县粮食亩产269斤,总产24938万斤,人均700.5斤。棉花总产289.57万斤,油料总产1717.06万斤,全县农业欣欣向荣。1958年始,大办人民公社。由于过分强调“一大二公”,刮共产风,又加自然灾害,农业生产大滑坡,1960年粮食亩产151斤,总产13046.95万斤,人均377.3斤,人民生活极度困难。党和政府领导人民生产救灾,休养生息,共度难关。1961年调整农业政策,纠正“共产”风、浮夸风、高指标、瞎指挥错误,贯彻中央《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六十条》),逐渐治愈了农业创伤,1965年,亩产增至253斤,总产22745万斤,人均564斤。棉花总产237.3万斤,油料608万斤。
  “文化大革命”中,社会上虽然派性斗争严重,但广大农民不误农时,勤劳生产。由于“左”倾错误,自留地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割掉,降低了社员的生活水平。其间,全县普遍开展了“农业学大寨”运动,初是学习大寨人战天斗地夺高产的革命精神,后来口号越喊越响,春种秋收,田间管理,兴修农田水利,无不和学大寨联系起来,春夏秋三季经常学,冬闲时节突击学。1975年贯彻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提出了三年把昌乐建成“大寨县”的口号。在学大寨过程中,确实搞了些颇有成效的农田基本建设,对发展农业生产起了一定作用,但也搞了些形式主义的东西,导致了出工不出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产的发展。
  1979年始,逐步推行生产责任制,相继由联产到组、联产到劳、包产到户进展为大包干和专业承包,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1985年,粮食亩产931斤,为1978年553斤的1.68倍,总产51080.58万斤,为1978年38764.38万斤的1.32倍。人均993.5斤,为1978年783.8斤的1.27倍,棉花总产1190.8万斤,为1978年200.97万斤的5.93倍,单产皮棉120斤,为1978年38斤的3.16倍,油料2577.43万斤,为1978年663.03万斤的3.89倍。农业机械总动力235319马力,为1978年100036马力的2.35倍。由于贯彻了开放搞活的政策,农林牧副渔各业全面发展,农村工副业收入达17672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3.14%和农村社会总产值的38.7%。
  西瓜、黄烟、棉花由于种植面广、量大、效益好,已成为县内三种主要经济作物。
  昌乐西瓜素以早熟、个大、味甜著称,被列为山东省名特产瓜果之一,畅销省内外,远销香港。1972年昌乐被定为国家特需瓜生产基地。1975年7月,东北、华北、西北三区西瓜科研协作会议在昌乐召开,会议确定昌乐为“蜜宝”西瓜良种繁育基地。县内科技人员和瓜农培育的“昌乐无籽”西瓜在1984年全国西瓜品种评比时测定含糖量12.7%,名列前茅。“乐优1号”、“乐优2号”西瓜在1984年全省西瓜品尝会上,分别名列第一、第二。1980年以来,县内有百多名西瓜行家被外地邀聘去指导种西瓜。1985年全县共种植西瓜39300亩,总产1.6亿斤,总收入1572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62%,亩均收入400元。
  清道光初年,昌乐民间即零星种植黄烟,1914年始种烤烟。解放后,县人民政府提倡大力发展黄烟生产。1956年全县种植75620亩,单产195斤,总产1474.59万斤,总收购量1462万斤。1973年,日本、阿尔巴尼亚黄烟考察团曾先后到昌乐考察,1975年昌潍地区定昌乐为优质产烟县;1979年全国供销总社批准昌乐为“山东省优质产烟县”;1980年山东省烟叶公司定昌乐为烤烟出口基地县。1985年全县种植黄烟10.3万亩,亩产353斤,总产3645万斤,收购3217万斤,中上等烟占收购量的86.57%。
  明朝洪武年间昌乐境内始种棉花,民国期间种棉业有起有落。建国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棉花生产,推广优良品种,倡导科学种棉,设置棉花办公室,1971年昌乐跨入棉花高产县行列,1972年出席了全国棉花会议。1985年全县种棉98926亩,亩产皮棉120斤,总产1190.8万斤,总收入1883.18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73%。
  第一节   土地所有制
  一、私有制
  解放前,土地为各家各户私有,可以自由买卖。封建的社会制度造成严重的贫富不均,至民国初年,全县有耕地85万亩,52500户农民中就有4500户、17590口人寸地皆无。地主占有大量土地,昌乐镇北黄埠村赵姓财主一户就有3600亩。无地少地的农民只能给地主扛长工、打短工,向地主租地种。
  1948年秋,县民主政府领导农民开展减租减息运动,减轻了贫苦农民沉重的地租负担。
  1950年12月,县人民政府领导全县农民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宣传党的土改政策,划定阶级成分,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牲畜、大型农具和浮财,分给贫雇农。地主也按家庭人口分给土地。县政府颁发土地证,确认耕种者的土地所有权。以前地契全部作废。
  1951年6月,县委组织工作队,分赴各区检查验收土改,对错定了成分的进行纠正,漏划了的地主重划,没收不彻底的再行没收和分配。全县共复查出漏划地主87户。
  二、集体所有制
  1952年10月,第二区东山乡李逢源在互助组基础上,办起全县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农户带土地入社,合作社实行定租制,根据土地好坏,按土地产量的25~30%作为地租交付,其余按劳分配,属半社会主义性质,并非完全的集体所有制,称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6年,全县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升级为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取消土地报酬,土地和主要生产资料完全归集体所有,成为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所有制。
  1958年9月,全县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后来,公社下设生产大队、生产队,土地归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三级所有,由生产队使用,生产队只有使用权,无买卖权,即只能在上级种植计划范围内,因地制宜地耕种。人民公社、生产大队有权调整土地,兴办集体农、林、牧场,兴修农田水利。
  1979年始,农村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实行生产责任制,1984年人民公社解体,土地归村所有,农户承包种植,向国家缴纳农业税,向村交提留。
  三、全民所有制
  1945年建方山园艺场,有土地650亩,1951年建城角头园艺场,有土地293亩,1956年建家畜繁殖场,有土地450亩,1959年建孤山林场,有土地12720亩,共计14113亩,系全民所有制土地。
  第二节   生产方式
  一、个体单干
  互助组出现以前,境内农民全是以户为单位单干。
  1950年土地改革时,全县共有农户59709户,269764口人,分别划定以下阶级:
  地主   占有大量土地和生产资料,自己不劳动,依靠出租土地剥削农民为主要生活来源。全县划定1984户,占总农户数的3.32%;12381口人,占农业人口的4.59%。
  富农   自己参加劳动,但以剥削雇佣劳动为主要生活来源,划定1924户,占3.22%;12286口人,占4.55%。
  小土地出租者   因缺乏劳力而出租少量土地,划定273户,占0.46%;1072口人,占0.4%。
  中农   自己拥有土地和部分生产资料,划定21915户,占36.7%;103678口人,占38.43%。
  贫农、雇农   只有极少量或没有土地,主要靠租种土地和出卖劳动力过活,划定33613户,占56.29%;140347口人,占52.03%。
  二、互助组
  农民在自愿互利的原则下,自由结合起来的劳动互助组织,属社会主义萌芽性质,分季节组和常年组两种。
  1949年,县人民政府在丹河区东山乡东村搞互助组试点,组织起全县第一个互助组——王诵书互助组,共12户,72人,耕地120亩,15个劳力,3头牲畜,当年互助组获得了大丰收,试点成功,全县迅速推广,1950年发展为3198个,入组者13627户,占农业总户数的22.82%,58038人,占农业人口总数的21.51%;1955年发展到4936个,53567户。占农业总户数的72.04%,224773人,占农业人口数的66.01%。
  三、农业生产合作社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在自然村内,由各户联合组成,管理人员通过民主选举产生,负责全社工作,并与社员一起参加劳动,计工分分红。社员带土地入社,按地亩缴纳股金,股金可用牲畜、农具、种子、肥料、饲草或副业原料顶。政府给予无息贷款支持。年终一般按“土四劳六”比例分红。社员投肥,以质论价,付给现金,列入农业开支。按需提取生产费用。从收入中扣留5~7%为公积金,1~2%为公益金。1952年10月,第二区东山乡东村李逢源互助组,吸收王帮昌、于林富互助组,办起全县第一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李逢源任主任,全社16户,81人,耕地206亩,牲畜6头,整半劳力24人。以后发展情况见下表: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在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基础上,由一个或数个初级社联合升级而成,耕畜及较大农具折价入社,取消土地报酬,实行按工分计酬。粮食部分按“人六劳四”或“人七劳三”的比例分配,现金部分全部按工分分配。分配部分占全年总收入的65%以上,余者集体留作公积金、公益金、生产费用、储备等。社员投肥,按质按量计工分,年底和劳动工分一起参加分配。干部和社员一起参加劳动,因公误工予以计工,一般一年不超过50个工日。1957年起,对主要干部实行定工补助,全年补助工日80~120个,其他干部误工计工。
  1955年,首先在第二区东山乡试办了高级农业社,此后各区纷纷成立。1957年,全县成立高级社413处,76156户,占全县总农业户数的97.4%,340926人,占全县总农业人口数的98.1%。
  表4—2   昌乐县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情况表
  四、人民公社
  人民公社是“政社合一”组织,合工、农、商、学、兵各业于一体。
  1958年9月10日,城关、尧沟、黄埠、南郝、边下5个乡(镇),47处高级社合并成立东风人民公社,共13149户,58700人。9月13日,全县同时成立火箭(朱刘)、红旗(北岩)、东方红(五图)、先锋(乔官)、营丘、鄌郚、幸福(朱汉)、和平(平柳)、跃进(平原)、红星(阿陀)、卫星(高崖)11处人民公社,1962年5月东风公社分为城关、尧沟、南郝3处,其余公社也改以所在地命名。至此,全县共有14处人民公社,社员79693户,占全县总户数的99.9%。人民公社实行公社所有制,土地、林木等资源及生产资料属公社所有,土地由公社统一安排,劳力由公社统一调配。1962年确立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实行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管理体制,土地、耕畜、工具、劳力固定为生产队使用,由生产队划分作业组,进行田间生产。同时大队抽调部分劳力从事副业生产,允许社员耕种少量自留地。“文化大革命”中大搞“突出政治”,大批“资本主义”,取消自留地。
  1984年人民公社撤销,全县划为22个乡、镇。
  生产大队   1959年公社体制调整后,生产大队为一级核算单位。1个或几个自然村为1个大队,设大队管理委员会。1984年撤销,成立村民委员会。
  生产队   生产大队以下设生产队,为自负盈亏的基本核算单位,其规模一般30户左右,设有队委会。1984年乡改后撤销。
  五、农业生产责任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县逐步推行了农业生产责任制,主要形式有:
  联产到组   1979年全县推广,将原生产队划分为几个承包小组,按统一种植计划,以及地片的等级定出承包的产量。包工、包成本,超产奖励、减产受罚。分全奖全罚和按比例奖罚两种。年终分配时分组核算,超产部分的全部或70~80%带回组参加分配,减产组由分配数扣留。
  联产到劳   1980年县委在乔官公社于家山前大队试点,推行联产到劳责任制。小麦生产,种收集中,中间管理到劳,按定额付给工分;玉米、地瓜、黄烟、棉花实行土地分级,按级定产,责任到劳,全奖全罚。该队当年农业总收入42万元,比1979年增长25.7%,粮食总产达169.4万斤,亩产1200斤,平均亩产比1979年增产154斤;人均分配397元,比1979年增长25.1%;人均口粮704斤,比1979年增长47.3%。
  包产到户   生产队先定出每块土地的亩产指标和使用工分,然后以户为单位按人口分配承包土地,各户管理。收获后,各户根据原定承包任务交队参加分配。余者全部归自己,不足者由户赔偿。以上两种形式成效显著,在全县顺利推开,后又进展为大包干和专业承包。
  大包干   取消了统一分配制度,废除工分收入,生产成本一包到底,由户按照计划自由安排种植,户完成农业税、交售粮、油、棉等任务,上交集体提留粮款,其余全部归己。土地按人口分配,固定到户长期使用,一定15年不动。1981年,全县有95个生产队实行大包干,占生产队总数的3.5%。1985年全部实行。与1978年相比,粮食总产由38764.38万斤上升到51080.58万斤,增长31.77%;亩产由553斤上升到931斤,增长68.35%;农业人口人均占有粮食由816斤增加到1075斤,增长31.74%;农业总产值由8729万元上升到27988万元,增长2倍多;农民人均所得由76元上升到414元,增长4倍多。
  专业承包   原社队的林、牧、副、渔等多种经营和新发展的工副业,先定出利润指标,然后投标承包,超额部分全部归个人,不足部分赔偿。1982年,全县专业承包59个单位,占可包单位的2.2%。1985年全部实行承包后,总产值与1978年相比,林业由123万元上升到659万元,增长4.36倍;牧业由922万元上升到5258万元,增长4.7倍;副业由388万元上升到1193万元,增长2倍;渔业由2万元上升到10万元,增长4倍。
  第三节   农作物
  一、作物种类
  粮食作物   小麦、玉米、地瓜、谷子、大豆、高粱、大麦、荞麦、豌豆、黍子、绿豆、豇豆。
  经济作物   黄烟、棉花、油菜、芝麻、大麻、甜叶菊、花生。
  蔬菜   大白菜、萝卜、韭菜、芹菜、芫荽、葱、蒜、姜、芸豆、扁豆、豆角、茄子、辣椒、苔菜、西红柿、胡萝卜、菠菜、茼蒿、圆葱、大头菜、山药、马铃薯、藕、莴苣、薜辣、蔓菁、辣疙瘩、黄瓜、方瓜、冬瓜、亚瓜、吊瓜、菰子、芋头。
  瓜类   西瓜、梢瓜、甜瓜、面瓜。
  二、良种引进
  小麦,传统种植的品种有小白麦、小红麦、红秃头、芦麦、大红芒、和尚头、长芒麦、小火麦等。后相继引进的有:
  碧码1号   陕西省西北农科院育成,1953年引进,生育期230天左右,抗旱性强,适宜各种肥地块种植,亩产200~250斤,后混杂退化,1965年淘汰。
  济南4号   山东农科院育成,1965年引进,耐肥水,抗倒伏,抗条锈、杆锈,抗干热风,亩产250~300斤,因不抗叶锈,1973年淘汰。
  泰山1号   泰安地区农科所育成,1973年引进,生育期235天,抗叶锈、轻感白粉病,亩产300~400斤,高产栽培可过千斤,1983年淘汰。
  济南13号   山东农科院作物所育成,1978年引进,适宜高肥水地块种植,生育期238天,亩产700~900斤,现仍有种植。
  辐63   山东农科院育成,1981年引进,适应性广,生育期235天,亩产500~700斤,籽实品质差,现仍有种植。
  春小麦   1974年从墨西哥引进波达姆等品种,生育期71天,亩产300~400斤,因不抗旱,不耐瘠,腥黑穗病严重,1977年停止种植。
  莱阳4671   莱阳农学院育成,1984年引进,适应于中等肥力地块种植,亩产500~600斤,现仍有种植。
  烟农15   烟台地区农科所育成,1983年引进,适应于高肥水地块种植,亩产800~1000斤,现仍有种植。
  晋麦21   山西省农科院作物所育成,1985年引进,表现适应性广,抗倒伏,亩产700斤以上。
  鲁麦7号(烟农7578)   烟台地区农科所育成,1985年引进,适应于高产地块种植,抗倒伏,生长期240天左右,后期贪青晚熟,亩产千斤以上。
  本县培育的有:
  昌乐5号   本县种子站1972年育成,适宜旱薄地种植,现仍有大面积种植。
  玉米,建国前种植品种是红棒锤、白棒锤、关东棒锤等。建国后相继引进:
  金皇后   从大马牙品种中选育而得,1952年引进,喜肥水,亩产400~500斤,1965年淘汰。
  坊杂2号   1956年昌潍农科所用金皇后、小粒红杂交育成,1957年引进,1966年淘汰。
  双跃3号   1966年引进,生育期115天,亩产500斤左右,1972年淘汰。
  群单105   中国科学院遗传所育成,1973年引进,生育期115天,亩产500~600斤,1978年后淘汰。
  鲁39号   山东农科院作物所育成,1976年引进,生育期125天,亩产600~700斤,1982年淘汰。
  丹玉6号   辽宁省丹东市农科所育成,1975年引进,生育期120天,亩产量700~800斤,1983年淘汰。
  中单2号   中国农科院育成,1978年引进,生育期110天,亩产600~800斤,1985年仍为主要品种。
  鲁原单4号   山东原子能所育成,1979年引进,夏播玉米,生育期85天,亩产量500斤左右,1985年仍为旱薄地主要品种。
  烟单14   烟台地区农科所育成,1982年引进,生育期95天,喜密植,适应性广,亩产可达千斤以上,1985年为当家品种。
  地瓜,传统种植品种称“笨地瓜”,后相继引进:
  胜利百号   以日本传入的冲绳1号地瓜种选育而得,1953年引进,蔓短,结瓜集中,亩产鲜瓜4000斤左右,最大推广面积达32万亩,1976年后,因退化、黑斑病重淘汰。
  青农2号   崂山县沙子口公社段家埠农科队育成,1974年引进,抗根结线虫病,鲜瓜产量高,为昌乐县地瓜当家品种之       徐薯18   徐州农科所育成,1980年引进,高抗烂根病,瓜于产量高,为昌乐县地瓜当家品种。
  济薯1号   山东农科院育成,1973年引进,抗旱、耐瘠,鲜瓜产量高,1985年仍有种植。
  谷子,传统种植品种是大把叉、饿死牛、驴缰绳、毛衣穗黄谷等。50年代引进推广了大伏谷、燕大811、60日还仓谷。60年代引进推广了柳条青。70年代引进推广了诸伏1号、7025(鲁谷3号)等。80年代引进推广了75—20、安316等。
  大豆,传统种植小粒黑豆、大黑豆、摇油蛋、大白果等,建国后相继引进:
  向阳1号   诸城县百尺河公社河套农科队育成,1972年引进,生育期95天,抗旱、耐瘠,亩产250~300斤,为昌乐县主要种植品种。
  东解1号   1975年引进,生育期85天,早熟、耐荫、秸矮,亩产300~400斤,1985年为当家品种。
  高粱,传统种植的品种有黑萼子、黄萼子、香高粱、老母猪够、打锣锤等,60年代末期至70年代初期,推广了杂交高粱沈杂1号、原杂10号、14号,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推广了鹿邑歪头、长梃子、红萼子、白高粱、竹叶青等。
  花生,50年代种植爬蔓大花生,60年代引进“一窝猴”、伏花生,后引进的主要品种有:
  白沙1016   广东省澄海县白沙滩农场育成,1971年引进,生育期130天,出米率75%,亩产300—350斤,1981年淘汰。
  花37   山东省花生所育成,1982年引进,春播,生育期145天,亩产400—500斤,1985年为主要品种。
  海花1号   海阳县高家庄农民乔文溪育成,1982年引进,生育期145天,亩产800_-1000斤,为昌乐县当家品种。
  三、良种繁育
  1973年9月建昌乐县良种场,位于县城东北15华里处朱刘镇境内,属县农业局。现占地450亩,有职工33人,房屋147间,动力机械310马力,机井8眼,大牲畜5头,粮食作物面积200亩(其中良种繁育面积100亩)。良种场的主要任务是繁育推广作物良种,是昌乐县的良种繁育基地。自建场以来共提供良种168.1万斤,其中小麦118.73万斤,玉米39.87万斤,棉花9.5万斤。
  第四节   耕作制度
  一、熟制
  有一年一作,二年三作、一年二作、一年多作等。传统种植多为一年一作和二年三作,1964年推广麦收前套种夏玉米新技术后,一年二作面积增大,1985年,达412866亩,占耕地面积的45.8%,比1949年的36597亩(占当年耕地面积的3.7%)增加了11倍多。
  一年多作制,多用于蔬菜生产。1949年,全县一年多作面积4899亩,占耕地总面积的0.5%。随着耕作技术的不断提高和科学种田的迅速发展,一年多作的播种面积也不断扩大。1985年,达32943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7%。
  二、间作套种
  清末,主要是蔬菜间作。民国初期出现粮食间作,主要是谷子间绿豆,地瓜间高粱,地瓜间绿豆、豇豆等,面积很小。1949~1959年,县政府推广间作套种,主要有玉米套大豆、谷子、绿豆等。60年代,推广麦田套种玉米。70年代,出现麦棉间作、小麦套种油菜等。1978年全县小麦间作油菜7519亩,占麦田面积的1.6%;麦田套种玉米25万亩,占麦田面积的51.6%。进入80年代,实行生产责任制,间作套种面积越来越大,出现了麦田套玉米、玉米间大豆、玉米间夏谷等。1985年出现了黄烟间花生、棉花间花生等新组合,单一种植逐步改为一地多收。
  三、密植
  建国前作物种植不密。小麦耩“板凳腿”,行距1.5~2尺,株距也很大,地瓜每亩1000多棵。建国后,推行以水、土、肥、种、密、保、工、管为内容的农业“八字宪法”,提倡合理密植,每亩株数增多。
  1958年秋种时受浮夸风影响,提出“不下千斤种,打不出万斤粮”的口号,无限度地多下种,结果有的小麦长成毛毛绒,几乎无收。60年代后,提倡合理密植,作物种植密度日趋合理。80年代初期,某些作物适当稀植,靠单株分蘖增大单株营养面积夺高产。1985年黄烟每亩1500棵左右;小麦播种量由70年代的25斤左右下降到15斤左右;玉米、地瓜密度加大,一般3000~4000株。
  四、施肥
  有机肥   主要有人粪尿、厩肥、绿肥、堆肥等。
  无机肥   主要有草木灰、硫酸铵、碳酸氢铵、尿素、过磷酸钙、钙镁磷、复合肥、磷酸二铵等。1949年全县施化肥33吨,1956年施1458吨,1965年施9720吨,1980年施58006吨,1985年施53826吨,其中氮肥34442吨,磷肥12713吨,钾肥1343吨,复合肥5237吨。亩均施化肥120斤。
  施肥方法   久效肥料多做基肥,化肥、草木灰等速效肥多追施。直播作物多施基肥,移栽作物多施追肥。70年代中期开始施种肥(奶肥),与种子同时下地,为提苗肥。80年代开始将部分化肥作基肥施,由于化肥见效快,曾一度出现重化肥、轻农家肥倾向。随着科学种田的发展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实行,施用农家肥、化肥的比例、方式和时间安排也日趋科学、合理。
  第五节   三种主要经济作物
  一、西瓜
  县内种植西瓜历史悠久,清嘉庆版《昌乐县志》即有种植记载。建国前主要种植在桂河、白浪河、大丹河、九曲河、漳河、龙丹河沿岸沙土地带,著名的是“南鄌北都”。“南鄌”是指鄌郚镇金山脚下的前泉、后泉、前孔、后孔等村。“北都”是指朱刘镇的都昌、戴家一带。栽培历史久,质量好。民国版《昌乐县续志》记载:“北乡所产,最多且佳,每岁运销青岛甚夥。”建国后逐渐普及全县。1985年全县共种39300亩,总产1.6亿斤,总收入1572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62%,亩均收入400元。亩收入最高者达2660元。1969年引进推广“蜜宝”品种以来,昌乐西瓜以早熟、皮薄、瓤脆、昧甜而闻名省内外,被列为山东省名特产瓜果之一,畅销省内外,远销香港。1972年昌乐县被列为国家特需瓜生产基地。1980年以来,县内有百多名西瓜师傅应邀赴外地传授西瓜种植技术。
  先后种过“花狸虎”、“核桃纹”、“大青皮”、“蜜筒”等近40个品种。本县培育的有:
  乐蜜   以“蜜宝”与“埃及”西瓜杂交育成,中熟,果实卵圆形,黑皮红瓤,质密而脆,单瓜重10斤左右,含糖量9~10%,耐贮运。
  昌乐无籽   又叫“黑皮无籽”,以“蜜宝”四倍体与“乐蜜”杂交而成。中熟,果实圆形,单瓜重7~8斤,黑皮红瓤,汁多味甜,1984年全国西瓜品种评比时,测定含糖量12.7%,名列前茅。1985年全县种植800多亩,县内种植的国家特需瓜大都是该品种。
  乐优1号、乐优2号   分别以“蜜宝”和“乐蜜”为母本,以日本引进的“富迭2号”为父本选配的两个杂交一代种,1985年省技术鉴定定名。果实近圆形,墨绿皮上有暗条纹,单瓜重10斤左右,含糖量10%左右,座果率高,耐贮运,在1984年全省西瓜品尝会上名列第一、二。
  60年代前均为露地直播,即“谷雨”断霜后,将种子催芽后直播在大田里。这种做法发芽慢,结果迟,7月底8月初才能成熟上市。进入70年代开始改进,先是育“子叶苗”,就是在“清明”前后用条筐或木箱等育苗,4月下旬当幼苗长出两片叶子时贴大芽,栽植幼苗,群众叫“栽黄瓣”。后又改为阳畦育大苗,带土移栽,使成熟期提前20天左右。1982年,又学习推广双膜覆盖技术,使成熟期提前到6月上旬。1985年全县种植西瓜3.93万亩,其中地膜覆盖2.8万亩,双膜覆盖0.3万亩。现栽培方式主要有阳畦育苗、地膜覆盖、双膜覆盖3种形式,少量为地膜露地直播和嫁接栽培。
  科研机构有:
  县果品公司科研股   1983年3月,山东省供销合作社向县果品公司下达了“西瓜优良杂交组合选育”任务,要求在3年内选育出较“蜜宝”增产15%以上,含糖量在10%以上,抗病性、抗逆性强,耐贮运的杂交西瓜。为此,1984年县果品公司从生产股中抽调4人组成科研股,在抓好西瓜种子经营的同时,承担该项目的试验工作。科研股与县科委、鄌郚供销社采购站及点队瓜农组成西瓜科研协作组,实行领导、技术人员、瓜农三结合,制定了选育计划,安排试验。1984年12月27日,县西瓜研究所成立,与其合署办公。经过密切协作,共同完成了省供销合作社的试验项目,选育的两个杂交组合,均达到合同要求。
  县西瓜研究所   研究所实行科研、推广、生产三结合,主要进行西瓜新品种选育、西瓜早熟、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西瓜嫁接和保鲜技术、克服无籽西瓜“三低”(采种量低、种子发芽率低、成苗率低)等课题的探讨,并负责培训技术人员,开展技术咨询服务。并与果品公司共同承担山东省科委“1984~1988年西瓜新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研究良种繁育”课题。与国内一些科研机构和专家协作,开展技术交流和共同攻关活动。
  省市认定的科技成果有:
  “乐蜜”西瓜   县科委科技人员贾文海与鄌郚供销社采购站张立恩,在鄌郚公社以“蜜宝”西瓜为母本、“埃及”西瓜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经5年连续选育,于1976年育成。1977年命名为“乐育1号”。1979年7月经潍坊地区科委鉴定,定名为“乐蜜”。“乐蜜”西瓜呈卵圆形,皮薄而坚硬,瓜瓤质密、脆而多汁,含糖量9~10%,耐贮运,抗炭疽病优于“蜜宝”,平均比“蜜宝”增产20%左右,1980年获山东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西瓜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   漳河公社农技站潘永春与县科委李庆亮于1982年引进推广,当年全县地膜覆盖面积达1585亩,占全县西瓜种植面积的7.93%。漳河公社覆盖1350亩,占全社西瓜面积的31%。地膜覆盖西瓜比不覆盖的提早上市半月左右,亩增800斤以上,增产幅度达20%,亩增值200元,不用铺沙,减少浇水次数,每亩可省工13个。漳河公社应用推广这项新技术,当年就增产西瓜100多万斤,增收38万元。该项目获1982年潍坊地区科研成果推广三等奖,获1983年山东省农业厅技术进步一等奖。
  蜜宝西瓜良种推广   县果品公司1969年从香港引进“蜜宝”西瓜良种后,经试验,较当地原来种植的“大青皮”亩增千斤以上,含糖量平均9%以上,比原来推广品种提高2%左右。1975年全县基本普及。当年华北、东北、西北三区在昌乐召开西瓜科研、生产协作会,确定昌乐县为“蜜宝”良种繁育基地。1971~1984年全县推广种植“蜜宝”西瓜7.3万亩,增值1177.4万元,向全国各地推广“蜜宝”良种10万多斤,合计推广面积为50多万亩,增值600 0多万元。该项目获1984年潍坊市科技推广成果三等奖。
  二、黄烟
  机构   建国前,昌乐县没有烟草专门管理机构。
  1950年7月,山东大华烟草公司设尧沟经营组,在尧沟南楼设立烤烟收购门市部,为昌乐最早烟草经营单位。后机构多变,隶属关系数次迁于县商业局或供销社。1983年1月1日,成立山东省烟草公司昌乐支公司,对县内烟草行业的产、购、销、人、财、物、内、外贸实行统一管理。1984年3月1日,成立昌乐烟草专卖局,实质上与烟草支公司是一个部门两个牌子,设专卖科、政工科、行政办公室、会统科、储运科、生产业务科、基建科、审计科,辖城关、尧沟、朱刘、南郝、北岩、乔官、五图、马宋、大宅科、河头、朱汉、毕都、北鄌郚、鄌郚、包庄、平原、漳河、红河、阿陀、王俊、崔家庄21处烟叶购销站。
  种植   县内土壤多数适宜烟草生长,早在清朝道光初年,民间即有零星种植,多者数百株,少者几十株。
  1914年,境内开始种植烤烟。当时,英、美帝国主义侵略者在坊子区二十里堡设立了国际托拉斯——英美联合烟草公司,在周围村庄发展烤烟种植,群众称“洋烟”,崔家庄乡吉阿、丁家营、李家庄、前后张次、东西枣林、河头乡陈家坡、王疃等村皆种植成功。1916年,英美烟草公司出售化肥,县内开始用化肥种烟。同年,河头乡城角头村滕兰埠大胆改革英美烟草公司传授的蜗牛式烤房,改单燔火管为双燔火管,升温快,易定色,省烤煤。1919年,北展乡北展村李思聪改三通管为六管,不下挖,建地上炉,建成五层樘梁的烤房。
  建国前,由于兵荒马乱,加之个体经济的束缚,黄烟生产时兴时衰,极不稳定。建国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发展黄烟生产,1949年全县黄烟种植面积为5849亩;1950年猛增到17394亩;1951年达到41153亩;1956年是黄烟生产的好年份之一,种植75620亩,单产195斤,总产1474.59万斤,总收购量1462万斤,成为昌乐县主要经济作物。
  为确保黄烟优质丰产,根据地质条件,从1967年起,全县“烟上山、棉下川”,南七社种烟,北七社种棉。1970年起改夏烟为春烟,改单作为间作,改稀植为合理密植,改小炉为大炉,在烘烤中推行新技术,烟草质量明显提高。1973年6月20日、8月22日日本黄烟考察团、阿尔巴尼亚黄烟考察团先后到平原大队、埠南头大队进行考察。1975年,昌潍地区定昌乐县为优质产烟县;1979年,全国供销总社批准昌乐为“山东省优质产烟县”;1980年,山东省烟叶公司定昌乐为“烤烟出口基地县”。1972~1985年,全县共加工出口烟叶5492万斤,收入5000万元。1985年,种植面积10.3万亩,收购3216.5万斤,中上等烟2781万斤,占收购量的86.57%,当年出口烟叶100万斤,收入277万元。
  表4—3   历年黄烟种植情况统计表
  -
  品种   昌乐县自种烟以来,品种多经更替。初为晒烟,品种主要有两个:一是大团叶,俗称“蒲扇烟”,主要分布在昌乐镇、尧沟镇、南郝乡、北岩乡;二是长把窄尖叶,俗称“驴耳朵烟”,各乡(镇)均有种植。
  1914年,昌乐开始种烤烟,第一个品种是英美烟草公司从美国引进的大团叶“危及尼亚”烟,之后,英美烟草公司每年散发烟种,有大白筋、大核桃纹、小核桃纹、大黄筋等。
  1926年,英美烟草公司散发一种烟种,烟农起名叫“青铜棍”或“密把子”,烟秸长得茶碗口粗,一轮三个叶片,叶窄而长,水性大,烤烂烟,种了一二年就被淘汰。
  1938年,日本南信烟草公司发烟种,俗称“日本黄”或“小黄筋”,叶片在烟地里就呈金绿色,易出好色,流传很广。
  建国后,县政府组织各烟区交流品种,先后引进大黄金、小黄金、大白筋、大金星、“401”、益杂1号、益杂4号等品种。
  1962年,经过几年的品种对比,选用大黄金作为主要品种。该烟种抗病力强、优质高产、耐肥水,单株叶数40~50片。后又推广抗病力强、高产优质的大金星和包头烟。
  1964年,全县推广大金星,每亩增产20斤。
  1967年,由河南省襄城县引进乔庄多叶。
  1978年,从许昌购进潘元黄烟种百余斤。
  1979年,为推广优良品种和推行良种区域化,山东省烟草公司和山东省烟草研究所在洼子、红河、埠南头、小阿陀等大队调查后,选出金星“6007”、许金4号、毕金、偏金黄、千斤黄、“G140”、潘元黄7个品种作为当家品种。其中潘元黄、千斤黄最好。1983年,淘汰许金4号,繁育优良品种“5008”、“G140”、中烟14,1985年在全县推广。
  收购   英美烟草公司为了垄断烟草市场,于1915年在坊子(宁家沟)设庄独立收购烟叶。1917年迁至二十里堡设厂收购。烟农凭该公司发给的布制证号售烟。1932年,先后在益都杨家庄、谭家坊建立收烟厂,隶属二十里堡烟叶部。
  1919年后,除英美烟草公司收购外,先后有日本南信洋行、日本米星公司、上海烟草公司等分别在坊子、蛤蟆屯等地设庄争购,烟农售烟不再凭证。
  1937年后,县内除日伪占领区还有张天佐统治区,社会极不安定,烟叶多数由潍县烟贩子下乡收购。
  建国后,烟叶收购网点是随着烤烟生产的发展,本着支持生产、便利群众、交通方便等原则建立的。30多年来,由于烤烟种植区域和面积不断扩大,收购网点和收购措施也不断增加和完善。
  1950年7月,在尧沟南楼建立了经营组,并设立了门市部。当时,由于多种经济成分并存,除国营单位收购外,另有上海福顺烟行、昌乐利昌联社、信丰货栈、尧沟恒昌等20余家行坐商同时收购。烤烟市场争购、抢购现象严重。国家烟草部门采取规定烟草经营市场、执行合理价格、用豆饼、棉布、粮食换购等方式控制烟草市场。
  1953年,政务院规定烤烟由国家统一包购包销,取缔私商经营,严格纳入国家计划,是年,除在昌乐城设立门市部外,尧沟、营丘、乔官、鄌郚设代购点,由供销社代购烤烟。
  1954年,实行“预售饼肥,订购烤烟”的政策。1955年由原来的户交售变为社交售。国家通过预售饼肥、化肥、预付收购定金等措施,与农业社签订合同。
  1960年烤烟歉收,国内卷烟厂原料紧缺,昌乐成立县(社)黄烟办公室,扩大收购网点13处,并采取门市部收购与流动收购相结合的办法。全县组织8个流动收购组,串乡登门收购。
  1965年成立昌乐烟叶收购供应站,下设13处烟叶收购站和2处收购点,取消代购业务,并实行民主评级的方法收购,即生产队技术员随队卖烟,站上技术员与其共同研究后定等级。
  1975年后,实行“队定站检”的办法,即由生产队技术员进行初验,站评级员进行复验后确定等级。同时,烟草部门从抓生产入手,每年派出大批技术骨干力量,深入生产队,帮助烟农选良种,推广栽培、烘烤、加工新技术,做到政策宣传、参考样品、技术指导三到队。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落实,由生产队集体交售变成千家万户个体交售。为做好烤烟生产、收购工作,全县设立购销站21处,烟草部门对种烟户和科技带头户培训,开展技术讲座,印发技术资料,设立技术咨询处,逐户落实种植计划,签订购销合同,收购工作实行约时定点、划片轮流凭售烟证交售的办法。
  1981年6月,国家提高烤烟收购价格,平均上调20%。此后,执行国家上调后的收购价格。自1985年1月1日起,又执行新调整后收购价格。
  表4—4   1952~1985年烤烟收购量、均价表
  -
  说明:购量与均价按计划年度统计。
  三、棉花
  种植   明洪武年间,朝廷规定:“凡民田五至十亩者,栽桑、麻、棉各半亩,十亩以上者倍之……”昌乐始种棉花。清朝种植面积逐渐减少,至民国初年,仅县境南部丘陵地区有零星种植。1920年4月,民国省政府实业厅倡导种棉,棉田面积又不断扩大,1936年达23093亩。
  建国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棉花生产。1950年3月,省人民政府实业厅在第二区郭家庄派驻7人棉花工作组。1952年昌潍行署在第二区郭家庄,东、西尖庄一带建立了棉花良种繁育区,对全县棉花生产促进很大,当年全县种棉57075亩,亩产皮棉达40.8斤。1956年种棉面积达77337亩,亩产32.4斤,总产250.57万斤。1960年受浮夸风和自然灾害的影响,棉花生产大幅度下降,种植面积降为39835亩,亩产仅为3斤半。1962年,为加强对棉花生产的领导,县政府成立棉花办公室。1963年后,棉花生产连年上升。1971年,全县4万多亩棉田亩产皮棉达125.6斤,跨入了棉花高产县的行列,属著名的鲁东棉区。1972年1月,县革委生产指挥部主任朱维福、南郝公社革委会主任刘洪仁以棉花生产先进单位代表的身份出席了全国棉花会议。1975年始棉花生产又下滑。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棉花生产又快步发展,1984年种植面积达118666亩,亩产126斤,总产1495万斤,分别为1978年的2.2、3.32、7.44倍,创历史最高纪录。1985年,全县种棉98962亩,亩产120斤,总产1187.5万斤,总收入1883.18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73%。
  品种   建国前,县内种植的棉花品种主要为小白花。建国后共进行了5次品种更新:1950年从美国引进5A斯字棉,1951年普及全县。1955年从江苏引进美国良种岱字15号,1958年普及全县。1966年从江苏省徐州农科所引进徐州1818,1971年普及全县。1978年从省棉花研究所和临清市引进鲁棉1号,1980年普及全县。1980年开始在北部棉花枯萎病地区引种抗病品种鲁抗1号,1983年在病区普及;1984年南部无病区示范种植鲁棉6号,1985年在无病区普及。
  植棉典型   建国后,县内先后出现过一些成绩突出的植棉能手和先进单位,1950年第二区东尖庄村农民张学信繁育棉花良种成绩突出,被省命名为植棉能手。1952年第二区西尖庄农民张东升种棉3.1亩,亩产140斤,被选为昌潍专区棉花高产户,1953年出席了华东地区劳模大会。1963年尧沟公社常庄大队粮棉双丰收,115亩棉花平均亩产102斤,1964年春,大队党支部书记李永华被选为华东区劳模,并出席表彰大会。1971、1973两年城关公社郭家庄大队120亩棉花平均亩产超200斤,成为全省有名的高产典型,受到了省革委的奖励。1982年县内6.6亩棉田单产突破250斤大关,中国棉花协会将《昌乐县直播棉花高产经验的初步剖析》选编印发全国。1983年红河公社张家楼大队植棉户王国文0.932亩棉花亩产皮棉达313.3斤。
  表4—5   历年棉花种植面积产量统计表
  -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文史资料 昌乐文史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1楼] 发表于:2019-02-10 17:21
鄌郚总编
  植物保护
  第六节   植物保护
  一、主要病虫害
  病害
  小麦有:锈病、白粉病、黑穗病等。
  玉米有:叶斑病、黑穗病等。
  高粱有:黑穗病。
  谷子有:白发病、黑粉病、线虫病等。
  地瓜有:黑斑病、根腐病、茎线虫病。
  大豆有:黄蔓子。
  花生有:叶斑病、根结线病、锈病。
  棉花有:黄萎病、枯萎病、炭疽病等。
  西瓜有:枯萎病、炭疽病、病毒病。
  虫害
  小麦有:红蜘蛛、麦蚜、麦叶蜂。
  玉米有:玉米螟、粘虫、蓟马、秋毛虫等。
  高粱有:条螟、蚜虫、穗螟。
  谷子有:粟灰螟、粟穗螟、粘虫。
  地瓜有:天蛾、斜纹夜蛾。
  大豆有:豆天蛾(幼虫叫豆虫)、造桥虫、豆蚜、食心虫、豆荚螟、红蜘蛛、椿象。
  棉花有:棉蚜、棉铃虫、红蜘蛛、桥虫、红铃虫等。
  黄烟有:青虫、蚜虫、毛虫。
  花生有:蚜虫。
  地下害虫:蝼蛄、蛴螬、金针虫、地老虎、拟地卿。
  鸟兽害
  鼠、鼹鼠、野兔、麻雀等。
  二、病虫害防治
  虫情测报   1957年,分别在朱刘、五图、鄌郚设3处虫情群众测报点。“文化大革命”期间一度中断。1976年重新布点于城关、南郝、平原。1983年增加马宋、鄌郚2处。1985年设尧沟测报点。县虫情测报点是1982年建立的,设在县良种场,由2名植保干部任专职测报员。主要测报工具是黑光灯、糖醋盒。目前,全县有6处群众测报点,专群结合,形成了全县虫情测报网。通过测报,掌握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规律,指导全县病虫害防治工作。
  植物检疫   从1957年开始,设兼职检疫员1人,主要负责检疫对象的普查。1976年,设专职检疫员2人,具体负责全县的植物检疫工作。1983年以前,主要搞了调运检疫,后开展产地检疫,对县种子站繁育的良种负责检疫。1984年,根据农牧渔业部指示,每个乡镇设1名兼职检疫员,协助专职检疫员搞好管辖区域内的检疫工作,防止检疫对象未检而传人输出。
  耕作防治   合理轮作换茬,以增强植株自身抗力,抑制寄生力强,迁移力小的寄生虫类病虫害。深耕改土,改变土壤环境条件,降低病虫群落和危害程度。合理施肥,改善作物营养条件,提高抗御病虫害能力。选育抗病品种,实行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
  农药防治   1952年开始,使用单管喷雾器喷洒有机氯农药“六六六”、“DDT”等。1954年始用压缩式喷雾器和喷粉器防病治虫。1956年推广有机硷农药“1605”、“1059”。1957年推广大型马拉喷雾器。1959年曾大搞土农药防治病虫害,后随药源的不断增加而逐步淘汰。1973年推广机动喷雾器。1980年推广有机氯农药呋喃丹。农药的使用虽然防治了病虫害,但也因其毒性大、残存期长,对人类造成一定威胁,而且在消灭病虫害的同时,也杀死了害虫的天敌,造成生态平衡失调,也增加了病虫的抗药性。随着科学的发展,药物防治逐步改为生物、物理防治为主。
  生物防治   1975年开始利用生物防治虫害,人工繁殖放养赤眼蜂防治玉米螟。1977年,人工饲养释放和田间扑捉、助迁瓢虫防治棉花蚜虫。1978年,初步查清了县内农作物虫害天敌的种类:瓢虫类9种,草蛉类5种,寄生蜂5种,寄生菌类3种。
  物理防治   人工、机械扑杀:如扑捉地老虎、搜灭虫卵等。诱杀:用灯光诱杀、明火烧杀、糖醋液诱杀:利用温湿度升降防、杀:如日光晒粮防虫防霉,温汤浸种防地瓜黑斑病,土壤深翻暴晒杀灭病菌,冬耕深翻冻死土壤深层的越冬害虫等。
  第七节   农机具
  传统农具形体笨重,效率低。建国后农具逐步革新,农业机械逐渐增多。
  耕   建国前使用旧式木犁,1951年引进七寸步犁,1954年引进单轮单铧犁和双轮双铧犁,因其轻便实用,耕得深、平,操作稳,从而取代了旧式木犁。1960年,省拨给本县两台东方红——54拖拉机,自此逐步开始用拖拉机耕地。1985年,全县拥有大、中型拖拉机964台,46533马力;小型拖拉机2207台,26400马力。多数为平日运输,农忙参与耕种。
  耙   传统使用畜拉耙。1971年始用机引圆盘耙,挂于机引犁后,随耕随耙,耙得深、细、匀,无明暗坷垃,保墒好。1985年底,全县机引耙达360台。
  筑畦   原用镢勾、锨培、犁扣。1978年始用机引筑埂器。
  播种   建国前主要为木制单腿耧和双腿耧,辅之以镢点播和条播。建国后木制耧逐渐增加铁件。1972年始用12马力拖拉机牵引的整畦播种机,播种深浅一致,下种均匀,能调节行距。70年代末全县普及。
  施肥   原有粪筐、粪斗,后增氨水耧、化肥耧。
  中耕   传统的是锄、耠子。1953年始用耘锄,很快全县普及。70年代引进拖拉机牵引的中耕机,使用量一直不大。
  排灌   建国前用戽斗、桔槔(俗名称杆)、辘轳等。建国初普及了水车。70年代先后推广了水泵、喷灌机、电动深井泵、潜水泵等。
  收割   旧为镰刀。1973年始用小麦收割机。现镰、机并用。
  脱粒   旧为碌碡、连枷、风车等。1971年始用脱粒机。1985年全县达2933台。1977年始用扬场机,1985年全县达292台。
  运输   旧为扁担、木轮推车、二把手、铁瓦大车等。抗日战争期间,胶轮手推车、地排车、马车入县。60年代初期始有拖拉机、汽车,1985年全县农村有载重汽车260台,22396马力;拖拉机3171台,72933马力;胶轮大车1891辆;地排车15561辆;手推车94281辆。
  第八节   畜牧业
  境内畜牧,可分役使和副业两大类。为役使而饲养的有牛、驴、马、骡。解放前和50年代初全为家户饲养,人民公社化后为生产队集体饲养,公社解体,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又为家户饲养。1985年底,全县有牛12424头,驴6191头,马2544匹,骡3218匹。作为副业饲养的有猪、羊、鸡、鸭、鹅、兔等。以养鸡最为普遍,农村基本是户户皆养。60年代前主要饲养当地鸡种,70年代开始引进优良鸡种,80年代基本普及“288”、“579”良种蛋鸡,肉食鸡饲养也逐渐发展起来。养猪能攒粪肥田,零投资、整收益,是农村最普遍的家庭副业,建国后,人民政府为保证市场肉食供应,增加农田肥源,大力提倡养猪,并制定一系列政策,促进了养猪事业的发展。80年代县内开始出现养猪数十、数百头的专业户。1985年全县共交售商品猪133269头,年底生猪存养量158930头,户均1.35头。养羊业建国前主要分布在靠山岭河滩的村庄,多为绵羊,群饲群牧。建国后奶山羊迅速发展,养羊业已遍布全县,1985年底,全县养羊52145只。饲养家兔历史已久,但60年代前饲养量很少。70年代始大力发展肉食兔,外贸部门收购加工,出口创汇。80年代初引进长毛兔,外贸部门收购兔毛,加工出口创汇。1979年养貂业传入县内,1983年全县存养最多,达1000只。另有少数农户饲养蜜蜂,有的在院内建固定蜂房,有的用木制蜂箱旅饲全国,追花逐蜜。1982年全县养蜂最多,达1700箱(群)。
  一、饲料
  50年代前,马、驴、骡的粗饲料以谷草为主,精料以大豆、高粱为主。牛,夏秋季节割青草喂,间杂放牧,冬春将作物叶、秧、蔓铡细混合掺上豆荚皮喂。羊,以放牧为主,仅在严冬时饲喂。猪以大豆、高粱、豆饼为精料,以谷糠为粗料,仔猪、肥猪多喂精料,中期多喂粗料。鸡,以谷糠为主。60年代后,大家畜饲草逐渐以玉米秸、麦糠、地瓜蔓为主,掺以玉米、瓜干,麸皮做精料。羊,牧放。猪以瓜干、麸皮为主,掺喂碎地瓜叶糠。
  1956年曾推广青贮玉米秸做饲料。1974年,曾大搞糖化饲料、盐化饲料、碱化饲料、空气发酵饲料、青贮地瓜蔓,后因多有霉烂变质而中止。
  进入80年代,推广配合饲料喂鸡、猪,成本低、效益高,逐渐普及。
  二、畜禽疾病与防治
  疾病   1964年发生牛口蹄病。牛流感多次发生,1966年曾有8000余头牛患此病。1962年平原大队首见猪丹毒病,后全县时有发生。1979~1980年发生猪瘟,尧沟、高崖两社疫情严重,全县死猪1500多头。
  防治   自60年代始,年年由县畜牧兽医站组织培训农村防治员,春秋各一次。1985年,全县平均每村有1~2名防疫员,具体负责各村畜禽病的防治。近年来,每年春秋两季进行猪瘟、猪丹毒的预防接种,注射密度均在90%左右,抑制了猪传染病害。每年秋季,普遍进行“鸡新城疫疫苗”接种,控制了鸡病发生。
  三、畜禽繁殖
  昌乐县家畜繁殖场位于县城东南5华里,草山子西坡,1956年建立,1958年5月县国营农场并入,占地450亩,现有职工121人,拖拉机4台,175马力;汽车3台,285马力;电动机53台,215马力;饲料加工机3台,房屋9650间,其中生产用房7971间。年推广良种鸡10万只以上。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