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2-10 19:47
鄌郚总编

昌乐丧葬习俗

  
  1、送终  流行于昌乐城乡各地。老人咽气前,儿女们都守护在跟前,在外者知信后务必疾速赶回,以求在老人临终前能见上面,以表孝心。儿女们为自己能给老人送终感到幸运;老人咽气时未得相见的儿女则感到终生遗憾,有“老人不担”(此儿或女)之说。年长子女怀着一片孝敬之心为老人净面、着衣。单棉寿衣、鞋、袜、帽齐楚一新,穷人无力置办的也要着干净衣裳。儿女们把老人从炕头抬到堂屋,安排在寿榻或门板上,昼夜守候不离左右。老人在弥留中忽而精神旺生,有欲诀别难离之情态,儿女们都和老人答话,表示安慰,老人“回光返照”现象一过,咽气辞世后,儿女及子孙们无不放声痛哭。此时,本族长辈以丧主身份亲临安排殡葬事宜。“养老送终”是昌乐人孝顺长辈天经地义的道德风尚,此俗至今盛行。个别忘恩负义不为老人送终的人,受到严厉的舆论抨击。人们常说,不能和不孝顺自己爹娘的人交友,这种人连畜牲都不如。
  2、报丧  流行于昌乐各乡及县境周围地区。成人(旧时指已婚男女),尤其老人逝世,丧主(死者本族长辈)派人把死者下世的时刻、安葬日期(因死者的年纪和身世不同,葬期不一,死后祭灵至第七天出殡为最晚)口头速告亲戚,上起老姥娘(外曾祖母)家,下至姑表兄弟、儿女亲家。儿女亲家接到讣告后,还要把噩耗报给自家的近支股(堂叔兄弟),以便届时结伴前往送殡,一来表示重视亲戚,二来显示自家门户大。富人家报丧是送达“讣告帖”,行文因亲戚关系不同而异。影壁前贴出讣告(整张白纸),俗称“照碑”,上写明死者的姓名、称谓、寿辰和寿终时刻,落款开具直系子孙(至五辈同堂)名字,照碑的行文格式因死者的性别和身世而异。大门口挂一白幡(布质)让路人皆知。白幡亡单(过世一人)挂一条,男左女右(即门口左右),亡双(二老都过世)挂两条,白幡下端按儿子多少撕成几条,使人一看就知道死男死女,有几个儿子。“照碑”和“白幡”都有向公众报丧的作用。1949年以后,“照碑”逐渐少见了,20世纪60年代中期绝迹。白幡延续至今。
  3、戴孝  昌乐全县古往今来流行此俗,也称“服孝”。成年人一旦逝世,家里门扇正中贴白纸,盖在春联浮上,大门挑白幡。儿子身穿白长衫,腰扎麻索,脚穿白鞋(旧时,有的只穿白布袜),头扎遮顶白布,角坠棉球坠子,谓“披麻戴孝”,手拄缠白纸的柳棍,谓“哀杖”。侄、孙穿白布长衫,头扎白布条,鞋裱白大半截。儿媳、女儿孝服同儿子,唯头上扎的遮顶白布余着一截,可以掩面而嚎。侄女、孙女、侄孙媳,着白布大襟衫、白裤、头扎白布条。五服内的晚辈,不论男女均头扎白布条,衣扣拴一绺白线绳,鞋头裱白。殡葬后,儿女穿白边毛摆上衣,下着散边白裤、白鞋。乔官以北地区有“娘穿二年半,爷穿二年欠”之俗,即父亡二年除孝服,母故二年半除孝服。侄、孙戴孝一年,远服的三个月即满孝。乔官以南地区,子女给父母戴孝三年,侄、孙戴孝一年,堂叔侄、孙戴孝三个月,五服沿上的穿白仅七天。孝子服孝期间,百日内不理发,春节不走亲访友。旧时有夫亡,妻带孝半年之俗。1949年以后,殡前除儿女着重孝外,孝服革除陈规和繁琐,殡后除服日期也提前。20世纪70年代起公职人员兴左臂戴黑纱,替代孝服。
  4、入殓  昌乐城乡古往今来流行此俗。成年尤其老年人死亡后,儿女将穿好寿衣的遗体放入棺材谓“入殓”。棺材在堂屋停放,家无老人者,棺材大头朝西,东西向安放;尚有老人的,棺材大头朝南,南北向安放。棺内先铺被褥,身底放清钱,呈勺形散开,头底放饽饽,脚下垫糕,有在“地府”富足高升的迷信习俗。双手握线串着的小面饼,作为小钱花用。长儿媳拿白纸为死者净面(摸拟洗脸),并说:“洗洗头,净净面,千年万年不见面”。用白纸剪长串纸钱围绕死者身子拖三圈后,在死者全身覆盖白纸,盖棺。待亲友向遗体告别后钉封。钉封时,举家亲人都称呼着喊“你别害怕,别害怕……”直到封毕停止呼喊。旧时达官显贵用漆棺套椁(棺内套棺,俗称“套裹”)收殓,外裹布涂漆胶。20世纪60年代中期,改革殡葬,实行火化以后,入殓之俗作废,通常为死者着新衣或寿衣净面后,用殡葬单位的车辆拉去火化。
  5、守灵  流行于昌乐城乡各地。成人死亡入殓后,儿女们(终生未嫁娶的人由侄儿女)守在灵柩跟前,孝心所至,无事寸步不离,谓“守灵”。直到出殡起灵(抬起灵柩)时,守灵完毕。老人亡故一般五日或七日殡葬,其间夜里孝子们轮流小歇,否则体力不支。灵柩右侧放置矮桌一张,供点心三盘(红河、平原、包庄、高崖一带还供三碗三角形面页,俗称“翅子席”,喻最好的招待),点燃一柱香、一盏豆油灯(谓长明灯),孝子恪尽孝心,不断续香,上心剔灯芯,使之昼夜长香长明,若误失断了香明,将受 “不孝”之责,迷信传谓“亡灵赴地府遭挫折”。每当亲友来吊唁(俗称“参灵”)时,孝子即在供桌前的泥盆里烧纸一叠,同时陪来者致哀(哀杖横在膝前,双手伏地),孝子女都放声恸哭。20世纪60年代殡葬改革以来,儿女先陪遗体去火化,回家后将骨灰盒安放在供桌上,再司旧时守灵之仪,至出殡方罢。据传守灵也防备邪恶或野物接近遗体,引起麻烦。
  6、参灵  即亲友到灵柩前吊唁,流行于昌乐全境,南北地区同中有异。南郝、五图、崔家庄以南十几个乡镇,有亲戚于出殡那天上午,由长辈领子孙到祭棚前(在停放灵柩的房外院中扎白黑条相间的布棚,形如屋顶,底下放供桌,上有供品下有蒲团)致哀之俗。客人未进大门,门外司鼓一击鼓,长呼“有客到!”守灵子孙即烧纸哀嚎,来客到供桌前施礼(与死者同辈的作揖,晚辈的跪伏于蒲团上)致哀,少刻即作揖或叩头四下。礼毕,来客中长辈与丧主及死者家属见面表示慰藉,晚辈则到祭棚前与两侧的子孙一起跪地守灵,尽一片孝道。旧时,雇得起祭棚的仅少数富户,穷人家则以遮白布代棚,有的甚至只得让亲友到屋内灵柩前参灵。亲戚参灵是亲戚之间重要礼仪,昌乐各地至今仍流行,简化了祭棚、击鼓传报等陈规,径直在灵柩(或骨灰盒)前施礼。
  7、泼汤  昌乐各乡除城北及尧沟一带乡村外都有此俗。北部南郝、五图、崔家庄等乡镇称“送浆水”;北岩、乔官、马宋、阿陀、朱汉、红河、高崖等南部十几个乡镇谓“泼汤”。旧时,成人死后一般三日出殡(富殷之家出大殡则五日或七日),殡葬前每日三次孝子们举哀到土地庙泼汤。由一低辈份的老汉(俗称“挑纸筐的”)挑担前导,担子一头浆水罐,一头烧纸筐,边走边撒“纸钱”(烧纸剪成清钱样,似火烧大小),孝子们哀嚎不止。来到土地庙(大致在村头西南角),挑纸筐的老汉司仪:点燃亲友邻里送的烧纸多刀,不时挑动以便烧透,同时用勺舀罐里的浆水一勺勺泼在地上,众孝子面向西南跪地伏首大哭,待烧纸着尽,老汉劝众人止哭,各叩四个头。依然老汉前导,子孙依次返回灵柩(或骨灰盒)前尽守灵之孝。此俗20世纪60年代中期,“文化革命”中,一度绝迹数年,70年代普及火化后,日趋简化,依然在民间流行。
  8、发盘缠  流行于昌乐各地及周围地区。成人死后,殡葬之前“发盘缠”。据传意祈亡灵离开家,走向“地府”之路。旧时,当日或二日出殡的贫困人家,于当日或次日中午举行,三日、五日或七日出殡的富有之家,都在殡葬的头一天傍晚举行。现在一般于二日傍晚“发盘缠”,三日出殡。届时,族长领所有戴孝的后人哀嚎着到土地庙前行“发盘缠”之仪。街坊邻里多人主动帮忙,有的捧着放有镜子、木梳和脸盆的木盒;有的抬着“纸篓”(花篓装有全部人情纸);有的挑着“长钱”(纸剪的连成串的清钱多串),有的拿着纸草扎制的驴子、钱褡子、男女侍童、箱柜和金山银山(金银色锡箔折成元宝后,罗贴成山状)、纸锞等等。按族长指点,子孙跪向西南,长孝子躬身用手拖“长钱”在地上来回拖三圈,谓“拖魂”(寓死者“灵魂”)。继而将“长钱”捧起放到木椅上,一手拿镜,一手拿梳,向着长钱作梳头动作,用手向脸盆作水洗脸动作,梳洗时喃喃有辞:“梳梳头,俊俊面,你就上那佛爷殿。佛爷殿上三枝花,得着哪枝哪枝发”,重复三遍,梳洗完毕。点燃“纸草”和全部人情纸,由孝子们边烧边称呼着喊:“您上西南,您上西南……”,谓“指路”。同时一“先生”站凳上高呼宣读“地府文书”,内容简介死者籍贯、姓名、生辰、寿庚;逐一清点“亡灵”所带的坐骑、侍童(分别起上唤名)和财产,并嘱侍童听从吩咐,告诫凶煞勿强盗财物;请求阴曹途中各关口放行,希望亡灵一路平安。“先生”念完“文书”后,投入火堆焚化殆尽,孝子们叩四个头,“发盘缠”之仪告终。1949年以后,此俗渐简,如“纸草”渐少了,“文书”只口头说说,渐渐消失。出于孝心,祈盼先辈“灵魂顺归”,“发盘缠”之仪仍流行境内各地。旧时,昌乐南部包庄、高崖一带村庄有“发盘缠”回家路上遇邻村老人丧事时,主动参与“发盘缠”之俗,寄托为友邻亡灵“送行”的心意。
  9、出殡  昌乐各地及县境周围地区流行。出殡之日午后,“地方”(由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辈担当,负责指挥葬礼)在灵堂前高声宣读完“起灵文”,孝男孝女顿时放声大哭起来,孝男拄着“哀杖”(也称“哭丧棒”)从灵柩前躬身却步引路,众孝女跟随灵柩之后。众人抬棺缓行至大门外,“地方”喝令,灵柩放到“架子”(木杆绑成,前后绑有抬杠若干根)上,众孝子跪地,一律停止哭嚎,当“地方”高喝“收了罢!”时,外戚(儿女亲家)一长辈立即将烧纸泥盆摔在长孝子前方的地上,谓“摔牢盆”,孝子贤孙立即大哭。(昌乐马宋、河头一带,“摔牢盆”之仪在“圆坟”时由长孝子摔在坟前)路上,每逢停歇,均跪地举哀。到墓地,外戚一长辈在供桌前施礼祭奠,司仪双手递酒杯给此外戚,其双手接来奠于地,后退三步向供桌上灵位作揖,再进三步至原处,如此方式递、奠四次。孝男、孝女分别跪于墓穴前、后,待入葬筑坟结束时叩一头,孝女放声痛哭一场,谓“哭坟”,送葬完毕。外戚从墓地径直离别。本族送葬者,回到死者家用水里放有清钱的脸盆洗手洗脸,人人摸钱,有“摸到多的福多”之说;人人喝“寿面汤”(宽且短,有“喝了长寿”之说)方散。旧时,富有人家出殡雇喇叭班子沿途吹奏;雇用祭棚,分设在院中、村口和墓地举行三祭之大礼,分别谓“参拜祭”、“路祭”和“坟头祭”;雇盘龙(亡男用)舞凤(亡女用)大罩,绑在架子上罩严棺梓,抬架子的人多达三十二人。穷人一贫如洗者,多以秫秸裹尸,从速埋入坑,诸多葬礼讲究不得。1949年以后,出殡从简,喇叭、大罩、三祭渐已绝迹。20世纪70年代殡葬改革,孝子孙和亲戚戴孝到公墓埋好骨灰盒,葬礼就结束了,旧时殡葬礼仪已基本绝迹。
  10、圆坟  流行于昌乐各乡,同中有异,各有特点。昌乐东北部朱刘一带七十余村,于出殡当天圆坟;昌乐城关、五图各村于殡葬当天傍晚或次日早晨圆坟;其余的昌乐大部分地区在殡后三日中午圆坟,仪式大致相同。届时儿女穿戴孝服,带上谷秸、香奉、烧纸和食盒来到坟地,把供品(其中必有三碗水饺)摆在供台上,跪地、点香、焚纸、奠酒。同时长子手拿一大把一头点燃的谷秸,围绕坟墓向左、向右各转三圈,其间手里须续燃谷秸,直至转完为止。女子放声痛哭一场,叩四个头,“圆坟”完毕。收拾供品时,三碗水饺人人分食,直至吃尽。据传“圆坟”之举,意在祈祷亡故者“在阴间平安落户”。1949年以后,此俗渐渐消失。
  11、做七  人死后第七天为“一七”,一般做“一七”、“三七”、“五七”。男女孝子聚集到坟前摆供、焚纸、烧香祭祀。成婚女“三七” 送纸草牛。普遍重视“五七”,本家扎“摇钱树”一棵:砍一榆枝,上布满纸剪长钱、金银纸锞和白、紫、黄、绿色小纸花;成婚女此“七”送纸箱、柜、金银山等。届时,男女孝子着孝服,摆供祭祀,香火焚烧殆尽,女眷哭坟。北乡昌乐、朱刘一带有做“尽七”(即七七)之俗。1949年以后,做七渐简化为上坟烧纸,但“五七”必备“摇钱树”。
  祭 祖 习 俗
  1、祭家堂(除夕祭祖形式之一,节日习俗)  年除夕家家户户都缅怀祖先,以上坟和祭家堂两种形式祭祖。旧时祭家堂均由男子参与,1949年以来,家长也让女儿跟随。除夕傍晚,家长备好香奉、烧纸、供品携子孙到“宗族祠堂”去行祭家堂之礼:在祠堂的供案上,找到自家祖先的“神住楼”(内供有宗族各辈祖先的神位),将供品摆放好,家长焚香烧纸时说:“列祖列宗各位长辈,新年到了,我和子孙带来酒菜和饭食供您过年,也给您带来银两(烧纸),愿您保佑全家四季平安。”奠酒完毕都叩三个头,收拾供品回家。年后正月初一下午,家长们以同样的礼节方式再一次祭祖,谓“送家堂”。有的宗族“送家堂”,约齐统一在村南宽敞地,把供品放在统一指定的地方,烧纸、香奉集中指定专人专地烧,族中男子按辈份,从长辈到晚辈,分别排列,专人司仪,焚香、烧纸、祭酒、叩头、放鞭爆,高度统一,显得庄重和谐,气势壮观。
  2、七月十四、十月一上坟   流行于昌乐各乡村。逢农历七月十四(昌乐南乡红河、平原、高崖等少部分地区逢七月十五)和十月初一傍晚,人们上坟祭祖。家长携子孙到祖坟前供水饺两碗,点香奉四柱,焚烧纸一刀,祭奠水酒,叩头四个。有钱人家除水饺外还供水果,但十月初一供水饺、菜肴各二碗。昌乐北乡朱刘、城关、尧沟、南郝一带农村,已嫁女子,按旧俗于十月一回娘家墓地祭祀先辈。旧时,马宋、河头等地七月十四夜晚,有到河溪湾塘放灯之俗:秫秸杆制船形底托,在席篾上缠棉花蘸豆油,托在托上,然后放入水里,任其漂泊。境内有的地方夜晚在路旁摆祭品、燃香焚纸舍施“纸钱”,也是祭祀亡灵的一种形式。
  3、做(zù)忌日(祭祖习俗)  盛行于昌乐各地。每逢父或母逝世纪念日,子孙到墓前祭祀,谓“做忌日”。届时,傍晌子孙挎箢子(内有祭品、香奉和烧纸)到父(母)坟前把四样菜肴和十个饽饽(每五个一罗)摆放在供台上,酒盅、筷子按墓内人数(有的几房)放好,子孙都跪地,长者斟酒、点香,就地划一个盆大小的圆圈,把烧纸在其中焚烧,奠酒三次,齐叩四个头,在坟顶压一张烧纸,礼毕。已分居的子孙,逢纪念日各自到墓地致祭。逢父母的三年、十年“忌日”尤其重视。已嫁女(因老弱不能前往,派儿女代行,不准间断)也备供回娘家和娘家人一同致祭。无论哪家做忌日,供菜必有鲜鱼、方肉,以祈“年年有余”。昌乐北部朱刘、城关、尧沟一带,有已嫁女终生给父母做“忌日”之俗。纪念先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人重视,至今不衰。没有坟墓的在野外作象征性祭祀。
  4、清明、夏至上坟  清明节前一天下午,家家户户上坟祭祖,必供酱烧蛋和单饼,以尽孝道。夏至新麦已收成,家家户户包水饺上坟祭祖。昌乐乔官以北各乡称“上夏至坟”,以南各乡称“上新麦坟”。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民俗大观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