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2-11 06:23
鄌郚总编

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怪物·饕餮

  
  饕餮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秘怪物,别名叫狍鸮,古书《山海经·北次二经》介绍其特点是:其形状如羊身人面,眼在腋下,虎齿人手。
  其名可比喻贪婪之徒,人们一般称这种人为“老饕”。《左传》中记载饕餮为缙云氏之子,而不是龙之九子之一。 [2]
  而人们所说的饕餮纹是青铜器上常见的花纹,被认为是描绘饕餮的兽面。这种纹饰出现于长江下游地区的良渚文化玉器上,但饕餮纹更常见于青铜器上,尤其是鼎上,早在二里头夏文化的青铜器上便有。
  饕餮在以中国传说或玄幻武侠为题材的网络游戏、网络小说、以及影视作品中均有相关形象。
  中文名 饕餮 外文名 Taoti 其他名称 老饕,狍鸮 读音 tāo tiè 出    处 《山海经》 身份 本为缙云氏之子,后成四凶之一 引申义 贪婪、贪吃 形貌 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
  王爱君文集《饕餮》篇释义:吕氏春秋载:“周鼎着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历代相传,就把在青铜器上这种睁着眼睛,张着嘴的纹饰,名为饕餮。至若在殷商时,是否把这种纹饰,也名为饕餮,则无从稽考。有史以后的商周文化,已大有进展,青铜器上的饕餮纹,更不是随意点缀的,当有其深意存在;且多于礼仪器上着饕餮纹,虽是为祭祀鬼神,或也有求佑福与祓徐不祥的双重愿望。
  饕餮纹,是以正视兽类的颜面为主要构图,左右相对称;为的对称,在带身躯时左右也各有一个。颜面为天然对称的图形,任何民族,对于动物和人类的颜面,都具有深刻的印象。因为颜面为无声的语言,不仅喜、怒、哀、乐的表情是在颜面上显露,而庄严、威武、仁慈、凶恶、阴险、神秘等态度,也莫不显露在颜面上。
  饕餮纹,即使用“山川奇异之物”为题材,
  但这些奇异之物,是渺茫得不易捉摸的。古代技艺家,不像文明盛世的画工们,有“好图鬼魅而恶犬马”的偷巧手段,最初所采取的稿本,都是忠于写实,渐次才由写实而简化;所以饕餮纹所取的物象,多是由来有自,取诸常见的鸟兽等物,或近取诸人类的。饕餮纹是以颜面为主纹,足、身、尾为副纹,雷纹为地纹。完备的主纹是由冠饰、鼻、目、眉、角、耳、口、齿等官能所组成。
  饕餮多指负面形象,但在余光中先生的《当我死时》的“饕餮地图”中,“饕餮”用在此却恰如其分地写出了诗人对祖国的挚爱。
  -
  相关传说
  饕餮是缙云氏之子,《吕氏春秋》、《左传》等众多古书均有记载。
  《神异经·西南荒经》:“西南方有人焉,身多毛,头上戴豕。贪如狠恶,积财而不用,善夺人谷物(上二句原作“好自积财,而不食人谷”,据《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改)。强者夺老弱者,畏强而击单,名曰饕餮。《春秋》饕餮者,缙云氏之不才子也。”
  《左传·文公十八年》云:“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侵欲崇侈,不可盈厌;聚敛积实,不知纪极;不分孤寡,不恤穷匮。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谓之饕餮。”《神异经》所谓“《春秋》言”,即此。
  《吕氏春秋·先识览》:“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
  龙生九子是民间广为流传的成语,但饕餮是否是其中之一却尚有争议存在。
  四凶之一
  《左传·文公十八年》:“舜臣尧,宾于四门,流四凶族,
  混沌、穷奇、梼杌、饕餮,投诸四裔,以御螭魅。是以尧崩而天下如一,同心戴舜,以为天子,以其举十六相,去四凶也。”
  《吕氏春秋·恃君 》:“鴈门之北,鹰隼、所鷙、须窥之国,饕餮、穷奇之地。”四凶者,以混沌、穷奇、檮杌、饕餮比喻人而已。
  《史记·五帝本纪》中的记述是:帝鸿氏之不才子“浑敦”、少皞氏之不才子“穷奇”、颛顼氏之不才子“梼杌”,以上合称“三凶”,加上缙云氏之不才子“饕餮”合称“四凶”。
  《神异经·西南荒经》:“西南方有人焉,身多毛,头上戴豕,贪如狼恶,好自积财,而不食人谷,彊者夺老弱者,畏羣而击单,名曰饕餮。”《山海经》中“狍鸮”指的就是饕餮。
  鼎与饕餮
  古代钟鼎彝器上多刻其头部形状作为装饰。《吕氏春秋·先识》:“周鼎著饕餮 ,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商象形饕餮鼎,商夔龙饕餮鼎,均由此创作。
  宋邵博《闻见后录》卷二六:“绍圣初,先人官长安府,於西城汉高祖庙前卖汤饼民家,得一白玉奁,高尺馀,遍刻云气龙凤,盖为海中神山,足为饕餮,实三代宝器。”
  随着时代的变迁,商、周鼎上寓有治身治国寓意的饕餮纹逐渐被人们淡忘。
  贪残者《魏书·桓玄传》:“取妾之僭,殆同六体,乃使尚书仆射为媒人,长史为迎客,嬖媵饕餮,贺同长秋。”
  曹禺《北京人》第一幕:“而且他最讲究吃,他是个有名的饕餮,精于品味食物的美恶。”饕餮性好食,故立于鼎盖。又说,贪食曰饕,故美食家俗称“老饕”;贪财曰餮,在世上代表人性中的贪欲。
  “饕餮”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凶兽,它最大特点就是能吃。它是一种想象中的神秘怪兽。这种怪兽没有身体是因为他太能吃把自己的身体吃掉,只有一个大头和一个大嘴,十分贪吃,最后把自己都给吃掉了。它是贪欲的象征,所以常用来形容贪食或贪婪的人。
  后人对饕餮形象中贪吃的部分加以夸张,苏东坡就曾写过一篇《老饕赋》说:“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为饕餮增添了可爱,喜好美食的朋友也被称做“饕餮族”。
  唐杜甫《麂》诗:“衣冠兼盗贼,饕餮用斯须。”清李渔《奈何天·伙醋》:“终不然闯席的任情饕餮,先来客反忍空枵。”聂绀弩《略谈鲁迅先生的<野草>》:“而人类的恶鬼则高踞在这些活的尸骨,死的生命上饕餮着人肉的筵席。”
  比喻贪婪
  《旧唐书·文苑传下·刘蕡》:“居上无清惠之政,而有饕餮之害;居下无忠诚之节,而有奸欺之罪。”
  艾青《芦笛·马骞》诗:“它的饕餮的鲸吞,能使东方的丰饶的土地,遭难得比经了蝗虫的打击和旱灾还要广大,深邃而不可救援!”
  其他释义
  饕餮即纹身图腾,澳洲土人作科旁kabang,海南黎族作掏坦tauttan,湘西苗族作徒徒或图图一音之转。《后汉书·南蛮传》:名渠帅曰精夫相呼姎徒。
  复姓南朝梁世祖赐武陵王纪姓饕餮氏。见《梁书·武陵王纪传》。
  与神曲中七宗罪之一的暴食近义,饕餮就是浪费食物,或是过度放纵食欲、酗酒或屯积过量的食物。但丁的观点是“过份贪图逸乐”。
  -
  史料记载
  《辞海》中记载:
  饕餮是“传说中的贪食的恶兽。古代钟鼎彝器上多刻其头部形状作为装饰。”《辞海》在解释饕字时说:饕即“贪,《汉书·礼乐志》:‘贪饕险’颜师古注:‘贪甚曰饕。’特指贪食。”
  《神异经·西南荒经》:“西南方有人焉,身多毛,头上戴豕。贪如狠恶,积财而不用,善夺人谷物(上二句原作“好自积财,而不食人谷”,据《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改)。强者夺老弱者,畏强而击单,名曰饕餮。《春秋》饕餮者,缙云氏之不才子也。”
  《左传·文公十八年》云:“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侵欲崇侈,不可盈厌;聚敛积实,不知纪极;不分孤寡,不恤穷匮。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谓之饕餮。”《神异经》所谓“《春秋》言”,即此。
  《吕氏春秋·先识览》:“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
  宋罗泌《路史·蚩尤传》注云:“蚩尤天符之神,状类不常,三代彝器,多者蚩尤之像,为贪虐者之戒。其像率为兽形,傅以肉翅。”揆其所说,殆亦饕餮。
  《左传》谓饕餮是“缙云氏不才子”,《史记·五帝本纪》:“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天下谓之饕餮。”而《史记·五帝本纪》集解引贾玄曰:“缙云氏,姜姓也,炎帝之苗裔,当黄帝时在缙云之官也。”蚩尤姜姓,亦为炎帝之苗裔(《路史·蚩尤传》),故蚩尤很可能即此缙云氏之“不才子”饕餮。相传饕餮是蚩尤败给炎黄二帝后被斩下的首级身首异处集怨气所化,有吞噬万物之能,被黄帝用轩辕剑所封印(喻剑上龙纹),并由狮族世代看守(守门石狮)。又《山海经·北次二经》所记“狍鸮”,郭璞注以为即《左传》之饕餮。
  汉服虔引《神异经》云:“饕餮,兽名。身如羊,人面,目在腋下,食人。”
  -
  饕餮纹文化
  饕餮是传说中极为贪食的恶兽,贪吃到连自己的身体都吃光了,所以其形一般都有头无身。 《吕氏春秋·先识览》中说道:“周鼎着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饕餮是四凶之一。传说黄帝战蚩尤,蚩尤被斩,其首落地化为饕餮。 《山海经·北山经》有云:“钩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铜。有兽焉,其状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名曰狍鸮,是食人”。
  据晋代郭璞注解,此处“狍鸮”即饕餮。 《神异经·西荒经》也有类似记载:“饕餮,兽名,身如牛,人面,目在腋下,食人”。 《述异经》说,饕餮指的是西南的三苗人,近人陈梦家则进一步说,饕餮就是蚩尤,而刘持平先生的《青铜器饕餮纹质疑》则认为是神农氏。 后民间盛有龙生九子之传说,明代的陆容和杨慎将饕餮列为龙九子之一,这已是一种附会了。陆容的《菽园杂记》中所记饕餮“性好水,故立桥所”,而杨慎的《升庵集》则记之曰:“饕餮好饮食,故立于鼎盖”。
  商周青铜器的兽面纹饰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神的崇拜,因而有着神秘而肃穆的气氛,但这些具有浓厚神秘色彩的纹饰具体代表着什么意义,众说纷纭。青铜器是殷商先民“尊神”意识的体现,周代则发展为“敬天法祖”,形成宗教、政权、族权三位一体的表征。 大部分学者认为,商周统治者用青铜器纹饰的“狰狞恐怖”来表达王权的“神秘威严”,以表达其对政治权力、地位与财富的占有,让人望而生畏。奴隶主在这些可怖狰狞的纹饰中寄托了他们全部的威严、意志、荣贵、幻想和希望。张光直先生同样认为“青铜便是政治和权力”,但他认为这些动物纹样不是为了威吓,而是为了与神沟通。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把许多无法解释的现象都归结为神的力量,人们对神灵充满敬畏之心,乞求神灵,取悦神灵,借助神力以支配事物。因此“可以通神”的巫师有着极高的地位,巫师阶层也就成为最初的帝王统治阶层。祭祀是巫师的特权,也是沟通人、神,使人间秩序神圣化的中心环节。巫师们利用青铜器上的动物们与神灵交流,因此这些怪异动物纹样也就代表着神秘和权力。另据陈公柔和张长寿先生研究,无身兽面纹的最原始形式,只是一对圆泡状乳钉,以表示兽面的双目,渊源可直溯到二里头文化,后来逐渐增添鼻角口耳眉,成为器官齐备的兽面。眼目是兽面纹的主体,由于兽面纹一般其实只见有双目,它原本应当源自史前的眼睛崇拜。史前彩陶上有成对眼目纹,玉器上有成对眼目纹。新石器时代晚期已经有了标准的兽面纹,也有了兽面纹的简化形式即眼目纹。据汤惠生先生研究,萨满教中的天神同时也是太阳神,太阳神往往被绘制成眼睛状,因为在诸多古代神话中,太阳被称为是“天之眼”。如波罗门教的太阳神,又称“天之眼睛”或“世界的眼睛”。持这一类观点的学者认为,传统意义上的饕餮纹并不仅仅是一种兽面纹,饕餮当为天神或太阳神之属,饕餮纹中对眼睛的强调,正是其作为太阳神——光明这个特征的描述。
  饕餮纹这种纹饰最早出现.在距今五千年前长江下游地区的良渚文化玉器上,但饕餮纹更常见于青铜器上,尤其是鼎上,远在二里头夏文化的青铜器上便有出现。
  不过,“饕餮纹”这个名称也并非古时就有的,而是金石学兴起时,由宋人起名的。最.完.美的饕餮纹面具高21.0公分,现藏于美国西雅图图书馆。该纹饰通常以鼻梁为中线,两侧对称排列。
  饕餮纹到底指称什么?历来争论纷纭,迄今尚无定论。商周两代的饕餮纹类型很多,有的像龙、像虎、像牛、像鹿、像山魈;还有的像鸟、像凤、像人。而在诸纹饰中,以饕餮纹为虎形的认知最广。
  在古代,虎亦为很重要的通天神兽,巫师乘虎的造型在后世文物中多有出现。
  而在中国文化历史长河中,在“龙凤”崇拜之前,曾有过一个相当长的龙虎崇拜的阶段。龙虎斗图案造型在东周至西汉时代大为盛行,其中尤以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龙虎相斗图最为精美,气势不凡。古人认为虎为阳兽,“云从龙,风从虎。”龙虎相斗表示阴阳交合。在汉代,苍龙、白虎、朱雀、玄武表示天文中东、西、南、北四官。至少,在中国历史早期,虎的地位不在龙之下。然而,古籍中对虎的神通的描绘显然难与饕餮在青铜器上的显赫地位相比。
  兽面纹所指称的神兽的真正名称与原型早已沉埋在不可复现的年代之中,后人因其面相凶恶、神秘、恐怖,有些又口含人首,故赐名为饕餮。饕餮原是《左传》中用来形容贪财贪食之不仁不义者,近世学者已指出把兽面纹命名为吃人的饕餮纯是牵强附会,有悖于商周的社会文化状况。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文史资料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1楼] 发表于:2019-02-11 06:25
鄌郚总编
  燕下都双龙饕餮纹瓦当,见证战国都城之华丽
  燕下都是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都城中规模最大的一座,而武阳台是燕下都最重要的宫殿主体建筑。它的地位与坐标制约着燕下都宫殿群的设计与建筑布局,甚至决定着整个都城的规制与建设。
  燕下都双龙饕餮纹瓦当,见证战国都城之华丽
  双龙背项饕餮纹瓦当 当面底径28厘米 高14厘米
  1958年1月,燕下都文物工作队调查发现,武阳台夯土下层西南侧发现有双龙饕餮纹半圆形瓦当等遗物。1976年4月,考古工作者在武阳台东约420米处发现一个建筑材料埋藏坑,坑内出土的文化遗物是建筑材料残片。进入21世纪以来,笔者陆续征集入藏数件完整檐前带当筒瓦,为武阳台夯土台基东北方向不远的地方出土,与《燕下都》一书记载武阳台东建筑材料埋藏所出土的相类似。河北博物院编著《慷慨悲歌·燕赵故事》一书也刊载了武阳台出土的瓦类建筑构件。现将武阳台宫殿建筑出土的瓦当、檐前筒瓦、筒瓦、脊瓦、板瓦做如下介绍。
  瓦当
  此类中有代表性的有双龙背项饕餮纹半圆形瓦当,以及树木卷云纹半圆形瓦当。
  燕下都双龙饕餮纹瓦当,见证战国都城之华丽
  双龙背项饕餮纹瓦当 当面底径27厘米 高13.5厘米
  双龙背项饕餮纹瓦当,纹样基本相同,也有细微变化。第一种,饕餮巨目呈椭圆形,外有一周凸线构成饕餮的眼眶,宽鼻、阔口、卷舌。双龙颈弯曲相背,前爪各自正中扬起,形成饕餮的额梁,双龙身躯沿当面边缘向左右、再向下盘曲,从饕餮双角即当面两侧中部的“如意”状朵云纹下穿过,显现于饕餮双目的外侧,并与饕餮双目外眶相替代,再叠压于饕餮翻卷的口唇之下,而后足向上、向外蟠于当面两下角,爪向上扬起尾部在其最下端。头部突显且刻画精细,瞪目竖耳,龇牙吐舌。宽边轮,无下沿,边轮上饰两到凹弦纹。第二种与第一种纹样基本相同,饕餮的双目略呈横长方形凸目,边轮较窄,且无凹弦纹。
  檐前带当筒瓦
  此类介绍四件,按筒瓦背纹饰不同可分为两种。第一种三件,《燕下都》记载曰:“后端有子口,筒瓦背表前端呈素面,平整光洁,后端附贴半模制两组三角形山云纹,三角形云纹粘贴好后,将瓦面空隙的地方磨平。中部稍后处有一直径约2.5厘米大小的圆形瓦钉孔。”
  燕下都双龙饕餮纹瓦当,见证战国都城之华丽
  檐前带当筒瓦三件当面底径均为26厘米 瓦身长均为94厘米
  如果对纹饰叙述再详尽一些,按笔者所藏实物分析,瓦筒背表纹饰按照从前端当头至瓦尾的顺序,设计三段纹饰,第一段前半段为平滑光洁的素面,后半段为一组四图三角形山云纹,第二、三段为相互对向的各两组七图三角形山云纹。对于被称为的三角形山云纹,从细微纹样构图特征看,似应是从商周青铜礼器腹部的蝉翼纹变革演化而来。
  燕下都双龙饕餮纹瓦当,见证战国都城之华丽
  檐前带当筒瓦当 面底径26厘米 瓦身长94厘米
  第二种一件,是笔者收藏的一件完整的檐前带当筒瓦,据考证,亦为武阳台宫殿建筑所用。当面为双龙饕餮纹。瓦身纹饰也分为三段,第一段大体与后两段长度基本相等,其前半段平滑光洁无纹饰,后半段为一组三图的三角山云纹。第三段与第一段纹饰相同,只是数量增加,为两组七个对向交错排列的三角山云纹。中间为一组平行排列的四个相同的抽象写意了的侧身团龙纹图案化纹样。不论是三角山云纹,还是抽象写意了的团龙纹,都有商周青铜器蟠龙、蟠螭纹的痕迹和遗蕴。
  燕下都双龙饕餮纹瓦当,见证战国都城之华丽
  筒瓦 底径27厘米 长77厘米
  筒瓦
  考古发掘出19件,复原了18件。夹砂灰陶,形制、质地完全相同,最小的长76厘米、最大长89厘米,直径多为27厘米至29厘米。一端为母口,另一端为子口。瓦背表面附贴3组模制的三角形山云纹,纹样粘贴好后,再将瓦面空隙处的绳纹全部抹平,压抹光滑。
  燕下都双龙饕餮纹瓦当,见证战国都城之华丽
  脊瓦 长121厘米 宽61厘米
  脊瓦
  考古发掘了四件,泥质灰陶,均残,最小的复原长107厘米、最大的复原长121厘米。脊瓦是覆盖屋脊用的大瓦,瓦面较宽,弯曲度较小。武阳台遗址出土的的脊瓦形制、纹饰完全相同,一端为母口,另一端为子口,瓦背表面两侧附贴对称的四组纹样完全相同的模制三角形山云纹,纹样粘贴好后,将瓦面空隙处的绳纹全部抹平,压抹成光滑的素面。瓦面正中左右两侧,各有两个对称并排的宽3.5厘米、长8厘米的脊饰孔,以安插装饰脊饰构件。
  燕下都双龙饕餮纹瓦当,见证战国都城之华丽
  板瓦 直径27厘米 残长64厘米
  板瓦
  目前所见极少,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两种。此件板瓦是泥质灰陶,黼黻纹模制而成,附贴于瓦坯之上,再烧制成型。造型规整,做工精致。
  总之,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无论是考古调查、勘察发掘所获,还是民间收藏,燕下都武阳台出土的瓦类建筑构件,规制硕大、纹样精美、制作考究,为我们研究武阳台宫殿主体建筑屋顶构式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文物价值和装饰艺术价值。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