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2-12 12:29
鄌郚总编

李守忠:爆竹情结

  爆竹情结
  文/李守忠
  爆竹亦称“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中国人过年放鞭炮习俗由来已久,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一交腊月,便有了鞭炮声,零零星星在乡村大街、胡同里回荡,过年特有的气味在空中弥漫。大年除夕,日夜盼望的新年终于伴着阵阵的鞭炮声向我们走来。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爆竹声除旧迎新。每家每户都准备好了大大小小,五花八门的鞭炮。有一百响,五百响的鞭炮,二踢脚,窜天猴等。三十晚上团圆饭前家人要先去放一鞭挂炮才开始正式的晚餐。吃着团圆饭,看着春晚,听着鞭炮声,好像这样才年味十足。年三十晚十二点敲钟前再去放一鞭,除旧迎新,总之,过年就是要有鞭炮声才热闹,才有年味。一声声烟花划过天空的声响,打破了夜晚的寂静,空中“百花齐放”,各式各样的烟花伴随清脆的响声冲向天空,令人目不暇接,绽放除夕之夜的美好画面。
  记得我们小时候过年,最大的乐事就是放鞭炮。大年三十了,一家人忙里忙外,做着团圆饭,我们屁颠屁颠跟着大哥哥们,去放炮竹烟花,成群结队的孩子们把土路上的白雪踏的吱吱作响。鞭炮声就是集结号,闻寻着鞭炮声穿梭于大街小巷,过年的快乐,充盈着我们天真童年。
  童年的我们,鞭炮似乎就是我们过年的全部,聚在一起的小伙伴,谁兜里的鞭炮最多,谁就是我们追捧的对象,自然也就是全村孩子的领头人。腊月年集的鞭炮市场,是我们光顾最多的,也是最热闹的地方。我们挤着看鞭炮卖家在马车上连比划带高声吆喝,手中高高地举起一挂鞭炮,挑鞭的杆子还没落下,调皮、胆大的我们便一窝蜂似的拥到那位卖家的脚下,不顾大人的叱呵,拼命地抢拾那些没有放响的哑芯爆竹,有时攥到手里,炸响是常有的事。
  还没有进入腊月,把平时的钢镚分钱攒起来,等到年集买鞭炮。在热闹非凡的年集烟花市场,用自己攒的钱,就能买一两挂鞭炮。用个箱子,摆放的整整齐齐,藏到炕头上。鞭炮只有在最热的炕头炕上几天,放的时候声音才最响亮。每天放学回来,头一件事情就是看鞭炮,满脸欣喜的抚摸一遍。心里不住地盘算着,那个长辈,还没送给我过年的鞭炮。从买回来鞭炮的那一天起,这样的一种幸福、满足感就一直漫长地持续着,此刻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候。
  在那个物资匮乏年代,要想让那鞭炮声贯穿整个新年,就只有把鞭炮拆开,一个个单独来放。因为那时候家里经济条件基础差,村子里大多人家孩子只能象征性的买几支鞭炮。记得我的一个兄弟,父亲在外干差事,家庭条件比较殷实,每年都买当时比较昂贵的“电光鞭”,在大街上单个燃放,鞭炮纸,被炸的粉碎,响声震耳欲聋,相对比我们的黑药鞭炮,响亮的多。几个鞭炮炸响之后,顿时招惹了孩子们,围观叫好。他口袋里鼓鼓囊囊塞满的“电光鞭”,永远是伙伴们垂涎的企盼。
  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燃放爆竹已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娱乐活动,可以创造一种喜庆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人们除了辞旧迎新在春节燃放爆竹外,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婚嫁、建房、开业等,亦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我们一般的人都认为它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如今,燃放烟花爆竹,不怎么提倡,每每有燃放爆竹的场合,我还是表现的尤为积极和主动,饶有兴趣点燃鞭炮芯子,总想体验那童年的、难忘的记忆。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春节特刊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