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admin [楼主] 发表于:2013-05-09 16:40
昌乐 刘文安

梅开时节说史话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1楼] 发表于:2022-02-10 20:07
鄌郚总编
    梅文化说略
    作者:内蒙古通辽市霍林郭勒市第一中学 于海生
    寒凝大地,傲梅飘香,又到国人赏梅时。赏梅时节咏梅花、论梅花,乃中国历代文人之雅事。自古以来,人们对它却是情有独钟。梅花享有“花之魁”称誉,并非因俏艳走红,而是以其独特的韵致和格调居高。由此在我国古代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色梅花情结。
    也由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梅文化”。
    梅花与别称
    梅花,别名干枝梅、酸梅、春梅、红梅、。蔷薇科,李属,落叶乔木,少有灌木。高可达4一10米。树冠开展,树皮淡灰色或淡绿色。小枝细长,枝端尖,绿色,无毛。叶宽卵形或卵形,边缘有细锯齿,先端渐尖或尾尖,基部阔楔形,幼时或在沿叶脉处有短柔毛。早梅冬至前开花,晚梅3-4月开花。花有单瓣、重瓣、复瓣,色有红、白、绿、粉等,有浓香。它迎飞雪吐翠喷红,热烈开放,抗严寒,傲冰霜,被誉为“岁寒三友”之一。
    梅花与美女
    梅花与美女的情缘始于南朝,据说南朝宋武帝又为女儿叫寿阳公主,正月初七,在含章殿檐下小卧,梅花飘落到她的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号为梅花妆,甚为好看,后来宫中美人皆纷纷效仿。唐代有一位江彩萍的女子入宫,性不喜铅华,,淡妆雅服,而自然明秀,癖爱梅花,深得唐明皇的喜爱,称其为“梅精”、“梅妃”。
    梅花与文人
    梅花素为我国人民所爱。人们赏梅或喜其香,香中别有清韵;或爱其艳,艳而不妖;或赏其枝,姿态苍雅而清秀;或赞其节,节坚而高洁;或颂其风采,喻之为“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最著名的诗句是那位隐居西湖的林和靖处士的一联“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有如石破天惊,为两宋以来的诗坛所倾倒,成了遗响千古的梅花绝唱,以致于“疏影”、“暗香”二词还成了后人填写梅词的调名。“疏影”、“暗香”写梅,形神兼备,曲尽梅之风姿;又以水、月陪衬,更能凸现梅花耐孤寂寒冷,不趋时附势的高贵品格。
    宋人也喜欢以梅喻己,如苏东坡以神来之笔写出了红梅的“风流标格”:“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余孤瘦雪霜枝。”(《定风波?红梅》)是说即使红梅偶露红妆,光采照人,但仍保留着斗雪凌霜的孤傲瘦劲的本性。这实际上是词人自我品格的生动写照。南宋陆游、陈亮、辛弃疾等人,他们都是力主抗金的爱国志士,有共同的政治抱负,也都爱以梅花的标格比拟自己。陆游的“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是在以梅花的劲节自比。陈亮《浪淘沙?梅》一词中有“墙外红尘飞不到,彻骨清寒”之句,乃以梅花的清高自比。辛弃疾喟叹“更无花态度,全是雪精神。”(《临江仙?探梅》)则以梅花冰肌玉骨的仪态自许。
    但也有不少宋代文人因咏梅而惨遭不幸。轰动一时的“落梅诗案”就是令人深感酸楚的一例。南宋刘克庄所写的《落梅》诗,因其中有“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之句,被言官李知孝等人指控为“讪谤当国”,一再被黜,坐废十年。诗人对此深感不平,他后来写了“梦得因桃数左迁,长源为柳忤当权,幸然不识桃与柳,却被梅花误十年”等诗词,强烈地发泄了他那难以抑制的愤懑。这位正直孤高的诗人并没有因此而屈服,反而从此更饱含深情地咏梅,以致一发而不可收拾,所写咏梅诗词达130余首,痛快淋漓地展露了他的铮铮铁骨和高洁品格。
    梅花与戏剧
    梅花与中国的音乐戏剧也結緣极深。《梅花落》恐是最早的梅花音乐了,可惜曲已经失传。《梅花三弄》《咏梅》等古曲,迄今仍是人们所喜爱的乐曲。近現代,以梅为主題的音乐歌曲不胜列举。古今戏剧以梅为题者不在少数,當今戏剧表演的最高奖即梅花奖。在中国,梅文化堪称中华文化园地中的一枝奇葩。它影响了了无数代人的文化思想。
    梅花与信仰
    梅也是幸福吉祥物。古人认为,“梅具四德,初生为元,开花如亨,结子为利,成熟为贞”。梅花绽五瓣,象征快乐,幸福,长寿,顺利,和平,有梅开五福之说。喜鹊在梅枝上欢悦鸣叫的图案,常被称为“喜报早春”,“喜报春光”,“喜上眉梢”,取谐音或寓意。吉祥图案还有“竹梅双喜“,由竹梅和两只喜鹊文图,竹喻夫,梅喻妻,常用以祝贺新禧。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