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2-23 15:25
鄌郚总编

一首诗歌引起的血案

  一首诗歌引起的血案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代悲白头翁
  ○刘希夷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

  【诗人简介】
  刘希夷(约651年-约680年),唐朝诗人。一名庭芝,字延之(一作庭芝),汉族,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人。 高宗上元二年进士,善弹琵琶。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代悲白头翁》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句,相传其舅宋之问欲据为已有,希夷不允,之问竟遣人用土囊将他压死。延之少有文华,落魄不拘常格,后为人所害,死时年未三十。原有集,已失传。《旧唐书》本传谓"善为从军闺情之诗,词调哀苦,为时所重。志行不修,为奸人所杀".《大唐新语》卷8谓"后孙翌撰《正声集》,以希夷为集中之最".《全唐诗》存诗1卷, 《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7首。

  【词语注释】
  ⑴代:拟。白头翁:白发老人。这首诗的题目,各个选本都有不同。《唐音》《唐诗归》《唐诗品汇》《全唐诗》,均作"代悲白头翁".《全唐诗》又作"代白头吟".《文苑英华》《乐府诗集》《韵语阳秋》作"白头吟".尤袤《全唐诗话》作"白头翁咏".
  ⑵坐见:一作"行逢".
  ⑶松柏摧为薪:松柏被砍伐作柴薪。《古诗十九首》:"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
  ⑷桑田变成海:《神仙传》:"麻姑谓王方平曰:‘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⑸"公子"两句:白头翁年轻时曾和公子王孙在树下花前共赏清歌妙舞。
  ⑹光禄:光禄勋。用东汉马援之子马防的典故。《后汉书·马援传》(附马防传)载:马防在汉章帝时拜光禄勋,生活很奢侈。文锦绣:指以锦绣装饰池台中物。文,又作"开"、或"丈",皆误。
  ⑺将军:指东汉贵戚梁冀,他曾为大将军。《后汉书·梁冀传》载:梁冀大兴土木,建造府宅。
  ⑻宛转蛾眉:本为年轻女子的面部画妆,此代指青春年华。
  ⑼须臾:一会儿。鹤发:白发。
  ⑽古:一作"旧"。

  【白话译文】
  洛阳城东的桃花李花随风飘转,飞来飞去,不知落入了谁家?
  洛阳女子有着娇艳的容颜,独坐院中,看着零落的桃李花而长声叹息。
  今年我在这里看着桃花李花因凋零而颜色衰减,明年花开时节不知又有谁还能看见那繁花似锦的胜况?
  已经看见了俊秀挺拔的松柏被摧残砍伐作为柴薪,又听说那桑田变成了汪洋大海。
  故人现在已经不再悲叹洛阳城东凋零的桃李花了,而今人却依旧对着随风飘零的落花而伤怀。
  年年岁岁繁花依旧,岁岁年年看花之人却不相同。
  转告那些正值青春年华的红颜少年,应该怜悯这位已是半死之人的白头老翁。
  如今他白发苍苍,真是可怜,然而他从前亦是一位风流倜傥的红颜美少年。
  这白头老翁当年曾与公子王孙寻欢作乐于芳树之下,吟赏清歌妙舞于落花之前。
  亦曾像东汉光禄勋马防那样以锦绣装饰池台,又如贵戚梁冀在府第楼阁中到处涂画云气神仙。
  白头老翁如今一朝卧病在床,便无人理睬,往昔的三春行乐、清歌妙舞如今又到哪里去了呢?
  而美人的青春娇颜同样又能保持几时?须臾之间,已是鹤发蓬乱,雪白如丝了。
  只见那古往今来的歌舞之地,剩下的只有黄昏的鸟雀在空自悲啼。

  【诗歌鉴赏】
  《代悲白头翁》虽是拟古乐府,但构思精妙,开拓了全新的意境。诗中多处运用对比手法,大量使用重叠语句,循环复沓,再者以四个问句引领,一唱三叹,韶华不再的无奈辛酸在反复追问咏叹中被层层浓重着色,具有强大的穿透力。此诗感伤情调极为浓郁,但并不颓废,风格清丽婉转,曲尽其妙,艺术性较高,历来传为名篇。
  诗的前半写洛阳女子感伤落花,抒发人生短促、红颜易老的感慨;后半写白头老翁遭遇沦落,抒发世事变迁、富贵无常的感慨,以"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总结全篇意旨。在前后的过渡,以"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二句,点出红颜女子的未来不免是白头老翁的今日,白头老翁的往昔实即是红颜女子的今日。诗人把红颜女子和白头老翁的具体命运加以典型化,表现出这是一大群处于封建社会下层的男女老少的共同命运,因而提出应该同病相怜,具有"醒世"的作用。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诗的开头两句,描绘洛阳城东暮春景色。洛阳是唐代的东都,十分繁华;繁华的都市盛开着艳丽的鲜花,满城春色,生气勃勃,令人心醉神往。然而时光易逝,此时的洛阳已是落花季节,桃李纷飞,不知飘向何处。这两句是诗的起兴。下文表达的对大好春光、妙龄红颜的憧憬和留恋,对桃李花落、青春易逝的感伤和惋惜,都是由此生发开来的。
  "洛阳女儿好颜色"以下十句,写年轻的洛阳女儿面对漫天飞舞的落花生出无限感慨。洛阳女儿所感伤的,实际上是由大自然的变化而联想到美的短暂和人的生命的有限。"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表现的是因为春光的流逝而感叹红颜易老、生命无常的心理。"松柏摧为薪"句,出自《古诗十九首·去者日以疏》:"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桑田变成海",指陆地变成海洋,典出《神仙传·麻姑》:"麻姑自说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这两句运用比喻,形象地表现世事变化很大。"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则揭示人生易逝、宇宙永恒的客观规律。"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两句,以优美、流畅、工整的对句集中地表现青春易老世事无常的感叹,富于诗的意境,且具有哲理性,历来广为传诵。
  "寄言全盛红颜子"以下十句,概括叙述白头翁一生的经历。白头老翁曾是一个美貌少年,从前他也常和公子王孙一起,在树下花前歌舞游乐。"光禄池台文锦绣"两句,以历史上权臣贵戚的豪华奢侈,表现白头翁曾经历过的一段富贵生活。然而,一旦生病衰老,就无人理睬,三春行乐只好让给别人了。这一段通过描写白头翁从红颜到老病、从游乐到孤苦的生活,不仅表示了诗人对青春红颜、清歌妙舞的眷恋、向往,对垂老白头翁的怜悯、同情,同时进一步抒发了对美的短暂和生命的有限的感慨,从而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和哲理性。
  结尾四句点明主旨,收束全诗。"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两句感叹美貌的少女转眼之间将化作白发的老妇,惋惜青春难驻。"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两句,一切都如同过眼云烟,迅速消失了!往日繁华热闹的游乐场所,如今只有几只离群的鸟雀在清冷的暮蔼中发出几声凄苦的悲鸣。末句的最后一个"悲"字,是此诗的基调。
  诗的前半首化自东汉宋子侯的乐府歌辞《董娇娆》,但经过刘希夷的再创作,更为概括典型。作为前半的结语,"年年岁岁"二句是精警的名句,它比喻精当,语言精粹,令人警省。"年年岁岁""岁岁年年"的颠倒重复,不仅排沓回荡,音韵优美,更在于强调了时光流逝的无情事实和听天由命的无奈情绪,真实动情。"花相似"、"人不同"的形象比喻,突出了花卉盛衰有时而人生青春不再的对比,耐人寻味。结合后半写白头老翁的遭遇,可以体会到,诗人不用"女子"和"春花"对比,而用泛指名词"人"和"花"对比,不仅是由于七言诗字数的限制,更由于要包括所有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可怜人,其中也包括了诗人自己。也许,因此产生了不少关于这诗的附会传说。如《大唐新语》《本事诗》所云:诗人自己也觉得这两句诗是一种不祥的预兆,即所谓"诗谶",一年后,诗人果然被害,应了所谓"诗谶"的说法。这类无稽之谈的产生与流传,既反映人们爱惜诗人的才华,同情他的不幸,也表明这诗情调也过于伤感了。
  此诗融会汉魏歌行、南朝近体及梁、陈宫体的艺术经验,而自成一种清丽婉转的风格。它还汲取乐府诗的叙事间发议论、古诗的以叙事方式抒情的手法,又能巧妙交织运用各种对比,发挥对偶、用典的长处,是这诗艺术上的突出成就。刘希夷生前似未成名,而在死后,孙季良编选《正声集》,"以刘希夷诗为集中之最,由是大为时人所称"(《大唐新语》)。可见他一生遭遇压抑,是他产生消极感伤情绪的思想根源。这诗浓厚的感伤情绪,反映了封建制度束缚戕害人才的事实。
  【名家点评】
  唐代刘肃《大唐新语》:(希夷)尝为《白头翁》咏曰:"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既而自悔曰:"我此诗似谶,与石崇‘白头同所归’何异也。"乃更作一句云:"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既而叹曰:"此句复似向谶矣,然死生有命,岂复由此?"乃两存之。诗成未周,为奸所杀,或云宋之问害之。
  明代李攀龙《唐诗直解》:《代悲白头翁》本非其佳处,而俗人专取之。五、六尤卑。
  清代王夫之《唐诗评选》:唯"长叹息"三字顺出一篇。幻生一白头翁闯入不觉,局阵岂浅人所测邪?一直中露本色风光,即此是七言渊系。后来排撰虚实,横立情景,如游子以他乡为丘壑,忘其本矣。
  清代毛先舒《诗辩坻》:一意纡回,波折入妙,佳在更从老说至少年虚写一段。
  清代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伊昔"老翁,即少年前车,追叙冶游,可悲处正在此。

  【诗歌故事】
  这首诗最出名的句子不是前面几句,而是中间的一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据说曹雪芹的《葬花吟》就是模仿这首诗这几句的!
  传说宋之问看到这两句后非常惊叹,希望外甥把诗让给自己。(刘希夷是宋之问外甥,虽然他比宋之问还要大上6岁,不过没办法,宋之问辈分大。)刘希夷答应后不久又反悔了,他实在难以割爱,(所以说刘希夷做得不对,他应该在衣服上写上几个字:唯诗句与老婆不外借。)于是又将此诗拿出去亮相。这让宋之问恼羞成怒,于是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他要害死这个外甥,值得一提的是他的杀人手法相当专业,既要把人整死,还不能让人看出是他杀。他的方法是趁晚上刘希夷睡觉的时候,用几个装了土的麻袋压在外甥身上,一夜以后,刘希夷肺里面的空气全部被挤干,窒息而亡!不过,从外表上看好像是猝死一样。这一年年刘希夷不到三十岁。就为一句诗,连亲外甥都杀,这宋之问真不是好鸟!
  武则天当政时,作为宫廷侍臣的他,千方百计想高攀这棵大树。他曾以一首《龙门应制》荣获拍马屁诗冠军。诗的最后几句是:
  先王定鼎山河固,宝命乘周万物新。
  吾皇不事瑶池乐,时雨来观农扈春。
  翻译一下:高祖太宗当年打下江山就是为了你!你现在当上了皇帝,万象更新!你不爱奢侈淫荡的东西,整天就想着老百姓!造诣之高,脸皮之厚,令后人望尘莫及。
  他还异想天开,毛遂自荐,写就奇文一篇:"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意思就是说:我亲爱的敬爱的可爱的女皇陛下,虽然您已经六十多了,但在我心里,你就是我梦中的情人,我生下来就是为了讨你欢心,我迫切地希望你能让我一亲芳泽,如果能那样,我死而无憾了!说明一下,当时宋之问40多岁,武老太完全可以当他的妈了!武老太颇赏识他的诗文,却没恩宠他。而且还很轻蔑地将诗稿扔向了垃圾桶,然后在龙床上搂着自己两位男宠二张说:"真是笑话,朕国色天香,倾国倾城,凭宋之问那个老小白脸,也想亲近朕的龙体,他难道不知道自己有口臭!熏得朕好难受。"二张大笑。宋之问听到后,后悔不已,恨不得去撞墙。真是丢人丢到家了。不过好在我们的宋之问还是直面自己的毛病,每天坚持刷牙十几遍,而且还花高价从药铺中买了除口臭的丁香,天天含在嘴里。真是用心良苦啊!宋之问把张宇的《用心良苦》唱了一百多遍,也没能打支武老太的长满皱纹的芳心!
  于是,他退而求次,拍起武则天面首张易之两兄弟的马屁。宋之问不仅为他们的诗文捉刀,更为恶心的是,每每张易之要上厕所的时候,宋之问都手拿卫生纸,然后恭恭敬敬的站在一边服务。实在是有辱斯文啊!每每读到这一段时,我都有一个难以启齿的问题想问:张易之尿尿时,宋之问是端着尿盆接着凤液(凤液这个词是我的独创:因为武老太是龙,那他的男妃应该算是凤吧!),还是扶着张的凤根,对着尿盆呢?唉!我想太多了。不管怎么说,宋之问把古代文人的脸都给丢尽了,可谓是人不要脸,天下无敌。(引自天涯论坛《唐宋诗词名家背后的故事》)
  其实,刘希夷死因存议。
  旧说多谓刘希夷为宋之问所害,肇始于唐人笔记《大唐新语》及《刘宾客嘉话录》。《大唐新语》云:"刘希夷,一名挺之,汝州人。少有文华,好为宫体,词旨悲苦,不为所重。善掐琵琶。尝为《白头翁咏》曰:‘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既而自悔曰:‘我此诗似谶,与石崇"白首同所归"何异也?’乃更作一句云:‘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既而叹曰:‘此句复似向谶矣,然死生有命,岂复由此!’乃两存之。诗成未周,为奸所杀。或云宋之问害之。"《刘宾客嘉话录》云:"刘希夷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其舅宋之问苦爱此两句,恳乞,许而不与。之问怒,以土袋压杀之。宋生不得其死,天报之也。"
  宋以后不少著作,每每沿袭此说。现当代一些名家著作乃至一些文学史、辞典等,也采用此说。如闻一多《宫体诗的自赎》、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辞海》、《中国文学家大辞典》。以致1981年临汝县(今汝州市)重修刘希夷墓,林冠夫先生撰写碑文时,仍宗此说。
  然而,仔细推敲一下,便会发现此说不仅既乏确凿的根据,也无有力的旁证;而且无论从时间上抑或从情理上似乎都讲不通,因此,难以成立。
  从时间上说。刘、宋二人的生卒年月均史无明载,只能从比较隐微的材料中推测。倘若果如《唐才子传》所言,即刘希夷上元二年(公元675)中进士时"年二十五"、死时"未及三十";那么他当生于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闻一多《唐诗大系》即定刘希夷生于是年),卒于仪凤、调露间,至迟不晚于高宗永隆元年(公元680)。而据宋之问《秋莲赋》一文自序云:
  "天授元年,敕学士杨炯与之问分直于洛城西",分直,指分直习艺馆(据《通鉴卷二○八注,习艺馆本名内文学馆,武后改为习艺馆,又改为翰林内教坊)。又据《新唐书·宋之问传》云:"甫冠,武后召与杨炯分直习艺馆。"则宋之问在武则天天授元年(公元690)时方才"甫冠"(即刚刚二十岁)。
  那么他当生于高宗咸亨二年(公元671)。也就是说,宋之问比刘希夷小了整整二十岁。可见当刘希夷三十岁死时,宋之问只不过是个十岁的幼童,试问其如何能"以土袋压杀之"?或者"使奴以土囊压杀于别舍"?
  就情理上说。据傅璇琮先生考证,《新唐书》中"‘甫冠’的记载是错误的",并引《唐才子传》言宋之问亦"上元二年进士",进而推断宋之问当生于公元656年(闻一多《唐诗大系》即定宋之问生年为公元656年)。这样一来,刘希夷死时,宋之问已二十五岁,自然单从年龄上讲,足以能够杀人夺诗了。但据史载宋之问自少时即以诗著称,如《旧唐书》云:"之问弱冠知名,尤善五言诗,当时无能出其右者。"而刘希夷则"体势与时不合"、"不为所重",也就是说,宋之问的诗名远在刘希夷之上,何至为了区区两句诗而用极残忍的手段杀人?何况被杀者还是自己的外甥(二人是否真有甥舅关系尚待另考)。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历史大观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