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3-13 17:29
鄌郚总编

"寿光"新释(赵守祥)

  "寿光"新释
  赵守祥
  内容提要:寿字的产生与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商、周时期以寿光为中心的己(纪)族、己(纪)国有关。己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原始古姓之一,是中华民族的先祖之一。今寿光、青州、昌乐结合部的弥河中下游部落是山东部落社会时期三个原始部落之一,且是规模最大、经济文化最发达最繁荣的部落,山东境内的原始东夷人即由这三个原始人群繁衍而成。龙山文化时期,这里的原始人群发展成多个古国,并伴随原始农业的诞生,产生了系统的刻在兽骨上的文字,比殷墟甲骨文早一千年。在学者已经解读出的200余个骨刻文字中,就有尧、舜、颉、寿、光等字。少昊是己姓祖、太昊是凤(鸟)姓祖,少昊是商祖契,太昊是契的父亲即史传之帝喾。寿光呙宋台即太昊喾、少昊契的居地。"契始作文字".商朝封侯中有侯虎、侯光,虎即纪侯虎,侯光之光当与寿光地名有关。纪国灭其地归入齐国后,齐公中有名寿、名光者,还有齐公在临淄外的离宫寿宫,在原纪国境内的寿舒(后莒国今莒县)、东平境内的寿邑等,是中国历史上最早以寿为地名者。寿光正式设县当于秦时。寿光之地农业文明极早,寿字初文即散布在埠子顶部已耕作过土地之象形,光字为火下为人(光明之意缘起于人类对火的利用)之象形。寿字是寿光一带的文化基因图谱,表示长寿、智慧、发达、高贵之意。寿光农业发达、富产海盐和水产品,人类营养丰富合理,身材高大,号"巨人族".中国历史上长寿的象征彭伯寿与寿光有关,今本、古本《竹书纪年》有三寿(或王寿、己寿、平寿)的记载,说明自夏朝(公元前2000年左右)寿光一带即名寿。光字含义为由火而明,引申为光明、光大、至大至煌及光荣、光采、盛大无比之意。寿光名字的含义为这里的文明至高至大无以相比之意。寿光历史上地名之称还与平、剧( )[1]、甾相联系,平说明寿光之地的形势特点又兼表广大之意,剧( )、甾(菑)则准确地反映出寿光远古时代原始农业的面貌特征。西汉大学问家刘向在着作中记下的十二老叟慰问齐宣王并有闾丘向他求寿求富求贵的故事,正是后人对寿光之名丰富内涵的一种形象诠释。
  关键词:寿、光、寿光、己、太昊(喾)、少昊(契)、商、侯虎、侯光、齐武公寿、齐庄公光、寿宫、寿舒、寿邑、盐、彭伯寿、三(王、己、平)寿、平、剧( )、甾(菑)、富、贵
  (一)
  寿光,作为一个县的名称,始见于汉。为什么叫寿光,史籍中并没有很确切的说法。现在一般都将齐宣王狩猎遇十二位父老慰问闾丘乞寿的故事作为寿光之名的由来。但细读这个故事,便觉牵强。因为这个故事即使涉及了寿字,但并没有释出光字之意。所以一直以来,人们提出一些疑义,感到这并不能确切地说明寿光之名的由来。
  确实如此。深入研究一下中国文明史和寿光文明史,深入研究中国的文字和地名的起源与历史,便觉得有些释然,便觉得寿光之名实有来头,便觉得用寿光二字作为此一地域称谓之必然。
  安阳殷墟甲骨文中有寿字。从甲骨文寿字构成看,己、寿同源,即寿字的产生与商周时期以寿光为中心的己(纪)国有关,而己又是中国最古老的原始古姓之一,是中华民族的先祖之一。而齐宣王在位是前319年至前301年,从殷商至齐宣王相差有1000年。寿字之生即与产生于寿光一带的古己姓有关,也就是寿字在中国历史上的产生,与寿光一带的古己族、己国有关,把寿光之名的产生说成源于齐宣王狩猎故事,从历史空间上说,不仅太过浅近,而且没去了寿光之名丰富而重要的历史内容和历史信息。
  这种历史的误差有其客观上的原因。现存中国最早的古籍多是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那时产生并留存下来古籍中的地名几乎即在今天能看到的最早地名,而这些地名是具体的又是有限的,从历史空间上说也还是浅近的,因为春秋始自公元前770年,距今2700多年。而春秋前悠长的中国文明史研究,主要是借助于仅有百年历史的现代田野考古学和历史学研究,所以说明春秋前的历史,就要借助于百年来考古学与历史学研究的成果。而近百年来考古学与历史学研究成果是累累称硕和富有说服力的,这中间尤以殷墟甲骨文的发现使传说商代历史成为有确切文字记录的信史为最。
  (二)
  中国当代历史学界泰斗李学勤主编的《中国古代文明史》第六卷将己姓列为中国先秦时期的十大古姓之一,与姜、任等中国古姓同列。
  学者李沣在《探寻寿光古国》一书中说,"畴"同"寿".甲骨文中"畴"的最初写法写作" ",古文写作" ",为象形字,表示已耕作过的田地(约含双田符号之左右向的"己"形符号在此应为沟壑河川之象形,即早期寿光原始人类耕作的田地均在处于高处的自然土埠之上,埠下则是沟壑河川)。隶变后楷书写作"  "与"  ".当 作了偏旁后,在其下边勾内加口为 成为语气词(嗟叹之声), 又作偏旁,再在口右侧加义符又(手)成" "表示"捣"的意思, 又作偏旁,再加义符"老"("又"变为"寸")写作"夀",表示高年。最终,田畴之意便以夀(寿)为基础,另加义符"田"写作"畴",畴从寿声,今简化作"畴".由此来看,畴、寿同源。寿字的产生,与原始农业有关,与人口有关,与劳作(手)有关,与河流有关,由此可以看出人类智慧与文明的发展之路。
  而李沣在《探寻寿光古国》中又说,"甲骨文、金文之‘寿’字,乃‘己’字的变体( )",且己、已、巳、以同源[2].巳在甲骨文中写作" ",是蛇的象形。以的甲骨文为" ",为巳的倒形。已的甲骨文为" ",己的甲骨文、金文为" "或" ",为丝绳编结缠绕的象形,"纪,别丝也,从系,己声",己为纪的本字。在古文献中,四字互为借用。学者谓从右向左读作" (己)、蚕、虹",也可合读作" "或" "(齐),齐名源于"己".卜辞中有将" "并写作" "或三个并写作" ",都应读作己。学者提出,在山东出土的器物中以己( )作为部族图腾或族徽的"虫"是蚕(太昊氏图腾的龙与蛇、虫同义)。出土文物中有" (己)盉"与"己虹",与《山海经》中的"虹虹"有关,这两个大氏族是春秋时纪国的祖先。少昊为己(巳)姓祖,巳(己)从神话与神化祖宗观念出发为龙,从神话演绎的唯物论观点,龙实为蛇,更确切言之是蚕(古人对类似的爬虫没有严格区分,有"蚕为龙之精"之说,又有"蚕马同气""蚕马同本",称蚕为"马头娘"之说,均为龙头、蚕头都像马首之谓)。巳(己)为蚕,又与少昊为"穷(穷)桑氏"有直接关系,即少昊以下的己姓族与种桑养蚕抽丝剥茧纺织的发明有直接关系。诚如学者王迅在《东夷文化与淮夷文化研究》一书中言:"虫或蛇是东夷太昊、少昊、祝融族的图腾之一,东方地区先秦时期己姓和巳姓,与虫或己有关的地名,应来源于东夷族的虫、蛇图腾"[3].
  (三)
  原山东省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学海在《考古学反映的山东古史演进》一书中指出,在部落社会早期,今山东境内存在三个东夷(夷的金文写作 ,为己、矢合文)原始部落:①今寿光、青州结合部的弥河中下游部落;②章丘部落;③薛河部落(即今山东境内的原始东夷人系由这三个原始部落繁衍而来)[4].到大汶口文化中期,弥河中游原始部落发展为三个大的原始群落,进而发展为三个古国(国家最早形态),总人口达到4.25万人。其中寿光火山埠遗址区的大汶口、龙山文化遗址密度达到今天村庄的70%以上,文化堆积层达2—5米,出土石质生产工具数百件,延续时间达3000年。遗址中还大量出土高柄蛋壳陶杯,龙山文化陶器底部印有清晰的布纹,布眼尺寸不足0.5毫米,标志着当时中国境内最先进的生产力水平。处于这一遗址区,发掘于1983年的寿光边线王龙山文化城(建国后国内发掘的第一座龙山文化城)由建于不同时期的内城与外城组成,由早期1万平方米扩大到5.7万平方米,是那一时代中国东方的一个文明中心。用张学海研究员的话说:"这里是龙山文化中数一数二的中心"(中国原始时代距今4600年至4000年,学术界称之为"龙山时代")。
  张学海研究员说:"弥河流域的临朐、青州、昌乐、寿光等地的龙山文化遗址非常密集","这个地方龙山文化最大的聚落群就在弥河流域青州北部至寿光西南部,这个群体有69处聚落","纪台,就是寿光的西南部到昌乐的最北端有约29处聚落,规模很大","青州北部至徐家集也包括圣城,这里有60多个群落。意味着这个地区在龙山时代有一个国家、集团样子的东西。"当大汶口—龙山文化聚落分布形态达到成群分布时(从低到高依次为1—2个为孤单分布,3—4个为成组分布,5个以上为成群分布),即当聚落发展为成群结构的时候,就发展成为国家了,就出现了文字一类的东西。自2007年起在寿光纪台一带群众建设蔬菜大棚施工中出土了大批刻有字符的兽骨,2009年在寿光一项重点工程施工(施工地为寿光一处重要的大汶口、龙山文化遗址)中又出土大批带有刻符的兽骨,山东大学美术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凤君教授在获得这批兽骨后,经过认真研究(2007年获得纪台一带出土兽骨后他邀请国内古文字专家经过研究,认定为龙山文化时期的"骨刻文")和整理,于2010年5月正式出版了《寿光骨刻文》一书,并研究破译出尧、舜、人、龙、凤、鹿、豕、犬等文字,之后学者丁再献又经过认真研究,提出了对其中92个刻符的文字释读观点。令人惊奇的是,破译的这些文字中既有中国史载的炎、黄、蚩、颉、昊、颛、喾、彭、禹等人物字名,有象、羊、虫、牛、鸡、鱼、蚕、鸟、兔、龟、马、雀等动物字名,还有弓、刀、木、火、土、树、星、矢、戈、夷、且(祖)、山、水、月、日、目等称谓名词,有耕、耒、麦、禾、种、桑(穷桑氏之桑)、田、果、牧等与农牧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字名,在这些刻画文字中,居然有"寿"和与寿有关的眉、须等字。刘凤君教授将在寿光市重点工程施工工地所在的大汶口、龙山文化遗址上出土兽骨中编号为"寿骨60"者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进行碳14年代测定,结果为距今3700年(正处在龙山文化和夏的纪年之内)[5].
  在骨刻文发现之前,学术界一致认可的文字发现于沂山南侧沭河中游莒县陵阳河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出土的13个陶文(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古族古国莒是与弥河中游益族同为赢姓,即同族同宗同祖关系)。在骨刻文时代之后最重要的文字发现即安阳殷墟甲骨文。学术界又认为,商族的祖先是二昊(少昊、太昊),少昊、太昊是一个部落里的两个胞族。史载在中国文字史上最重要的人物是仓颉(寿光骨刻文中亦有"颉"字),北海(今寿光)仓颉墓是自周代起即有记载,直至1961年才被破坏的。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说"孔子至齐亦尝访焉"即指寿光仓颉墓。
  以上说明,自大汶口文化至龙山文化时期,今弥河中游一带是当时中国境内文化最发达最先进的地区,不仅有最先进的生产力,而且有最先进的文化,主要标志就是文字的产生与发展。龙山文化时期,这一地区形成了发达的社会经济,农业、畜牧业、手工业达到很高水平,社会繁荣和文化发达程度处于当时中国最先进水平,反映到文字上,在骨刻文中就出现了与农业、畜牧业相关的一系列文字,伴随着经济与社会实践的发展,先是产生了 字(已经耕作过的土地),又在此符基础上加口加又(手)加老而成为寿字,其原意也从寿声而为畴。寿字之生又与日常生活中用丝绳编织缠绕的己(土埠之下的沟壑之形又与丝绳缠绕之形相近,同时亦说明农业与蚕丝业、纺织业的同步发展)字伴生,而最常用以表示老、久、高、贵之意。由此可见,寿字在中国文字史上的产生,即今日寿光之地,而且是寿光之地文化基因图谱的准确表达,是表示寿光之地的特有文字符号。此为寿字之源,此为中国历史上寿字产生的故事。
  (四)
  光字甲骨文写作 ,即火在儿(人)
  上,会光明之意。即用火这一在黑暗中发明发光之意来表示高居人之上的宇宙之光和光明。人类表达光明这个意思,是首先从用火,火可以在黑暗中发明发光这一具象想开的,人类是用火这个发光发明的具象相比拟来表示表达光明这一景象的。《寿光骨刻文》中有"火"字(寿骨29号)。火与人类文明的诞生与发展有着太深的渊源。早在几十万年前,人类就已知道怎样使用火。火是促使人类进化发展的重要元素之一。人类文明的发育成长是与火的利用分不开的。当人类社会发展到大汶口、龙山文化时期,社会经济文化已经达到很高水平,标志着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文字也由大汶口文化时期的简单记事符号而发展成系列文字,这个时候火字、光字也已经产生。火、光二字也应产生于文字的渊薮之地、"龙山文化数一数二的中心"、今弥河中游的文明中心即今寿光一带。除了火存在于弥河先民千万年的记忆中,到大汶口、龙山文化时期弥河先民将火、光明之意幻化为文字符号外,寿光还有一个特殊之处与火、与光有更大的关系,就是2008年被评为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寿光双王城商周时期制盐遗址,考古结论是殷商王朝至西周王朝的国家制盐中心,是当时世界范围内仅有的特大型海盐制作工场,其制盐的最后一道工序即支灶熬盐,一年之内长达几个月的煮盐时间,那时在寿光北部广大的海滨地带昼夜不息地燃烧着煮盐之火,夜间熊熊盐灶火照亮整个制盐工棚,这是人类历史上将火用之于创造的最大规模、最大深度、也是最壮观的一幕。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壮观、具有最深层次意义的火与光的景象。这是人类历史上演示火与光的最具有典型意义的时刻。
  商族,即商朝建立者的先祖是己姓的少昊与凤姓的太昊。《诗经》云:"天生玄鸟,降而生商",即商族以玄鸟为图腾,而玄鸟本萑鸟,萑鸟即雚鸟,雚即灌即斟灌之灌,即以寿光边线王龙山文化城为中心的龙山时期聚落先民是商族的祖先。郭沫若指出,少昊就是商的祖先契(古挚契同部,"挈本作栔,乃契刻字","少昊名栔,或云名契",少昊"始作书契,少昊即契,始有契作书契之说")。少昊名挚,通作鸷,为鸟名。太昊是帝喾,为契的父亲(或为契的父辈)。太昊姓风即凤,即凤鸟,是传说中的鸟神。少昊为太昊之后,太昊、少昊是先后而居[6].李沣《探寻寿光古国》中说:今寿光呙宋台之"呙"是"呙"的简体,"呙"即" "," "是"契"的别名,"宋"与"商"音近,"呙宋台"即商契居地,是最早的商丘,即相土之东都,帝喾与契之商丘[7].
  甲骨文证明,光字产生后,虎字产生后,又有以其字为人之名者。商王朝建立后,封侯者有侯虎,侯光。地下出土文物表明,侯虎之地在今寿光,清朝乾隆年间出土于纪侯台下的"纪侯钟"铭文即"纪侯虎作宝钟",即这个钟的钟主是侯虎,这个侯姓己名虎。由此所证,侯光也应距此不远,虽然迄今尚未发现实证。应该明确的是,甲骨卜辞中所载的侯,都是有很强势力、有着重大影响的诸侯,早期所封之侯,往往与后世该地的名称发生关系。如西汉刘邦的一个孙子(菑川国刘志的儿子)封为广侯(今青州),后来青州之地即称广和广固(公元556年地处今寿光的益都县治沿弥河上迁至广固地后始称益都,至1986年又改益都为青州)。由此推见,寿光之光字或许与侯光有关。
  (五)
  《史记·齐世家》还记载,姜太公封齐后第27公庄公名光,他是齐灵公长子,其母是鲁国公主,光被立为太子。齐灵公还有两个夫人仲姬、戎姬,戎姬受宠,仲姬生了儿子公子牙后托付给了戎姬,戎姬说与齐灵公且灵公答应改立公子牙为太子,并"逐东太子光",即把公子光放逐以东部边地,这一年为公元前554年,而早在136年前即公元前690年寿光一带已全部成为齐国的版图,公子光被逐的齐国以东边地应为今寿光地,而姜太公封齐后的第八公即齐都由蒲姑迁临淄后的第二公名寿,即齐武公。前已述及齐、己有同祖同源关系,且有学者提出,齐国立都之蒲菇即今寿光之呙宋台。如此,则齐武公寿出生于寿地(今寿光)才名寿。齐哀公不德被纪侯告之于周王,周夷王烹杀齐哀公,立其弟静为齐胡公,齐胡公从营丘迁都于蒲姑(今寿光),齐哀公的同母弟山杀胡公自立为献公,元年迁都临淄,九年献公卒子寿立为武公,武公寿当是山在蒲姑(今寿光)时生人。
  寿、光二字的产生和形成源出于今寿光一带的文明创造,与少昊之己姓有直接的渊源关系。寿、光二字在传世文献中较早见于齐国的君王名称和齐国的官名、地名。除齐武公寿、齐庄公光外,还有齐庄公的儿子齐景公(前547—前490)在国都临淄之外的离宫—寿宫("寿宫"还有一解,出于《楚辞》,"供神之处也,祀祠皆领得寿,故名为寿宫也",这个离宫所在地今尚不可知)。作为地名,有古为纪国疆土的寿舒(即后之莒邑,今莒县),为春秋时期地名。春秋时期齐国之地还有一地名寿邑,在今东平县西南。到战国时期,又有寿春之地,为楚国城邑,在今安徽寿县。这种以今寿光为中心,以寿作地之称渐泛以远之状符合地名随族而迁的现象,是寿光一带先民沿内陆通道逐渐内迁、文化不断得以播迁所留下的痕迹。
  寿光之名见于文献的较早是《汉书·地理志》中汉景帝中元二年(前148年)从齐郡中析置出北海郡后该郡所辖二十六县的名单,现在一般将此作为寿光设县的开始。此前是否有寿光之称,因未见于文献和出土资料而难以定断。但一般规律,设县之地,县名之前应先有地名地事地传之因,因之才有其名。史称"秦之郡县,汉初因之,汉县即秦县".清康熙《寿光县志》称寿光设县当在秦时。清嘉庆《寿光县志》称古清水泊内的盐城(又称雪城、双王城)为寿光故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亦称此城为寿光故城。由此可见,将汉景帝中元二年(前148年)北海郡辖县中寿光县定为设县之始,前人即不持此说。比寿宫、寿舒之名晚的寿春为战国时楚国邑名,今安徽寿县西南,前241年楚考烈王自陈迁此名郢。秦即将此设为寿县。由此推之,寿光设县于秦当是可信的。
  那么,即使寿光之县设于秦,为什么将此地名为寿光,还是值得深思的。
  其一,寿字与寿光一带的原始文明密切相关,可以说寿字是寿光一带的文化基因图谱。寿字与源于寿光一带古己族、己国同源。寿字与寿光一带的原始农业文明直接相关,是寿光原始农业文明的符号记录。当寿光的原始文明发展到极高水平(龙山文化时期)即系统的记录符号—文字诞生时,这个记录本地基因图谱的符号就诞生了,人类用以表示长寿、智慧、发达、高贵之意的特殊符号就诞生了。寿光的原始地貌为弥河冲积下的土丘地带,资源丰富,极适合于人类生存和原始农牧业发展,且古海岸线一带,极适合于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原盐和水产品生产,人类的营养结构丰富合理、身材高大(史称这一代先民为"巨人族"),人们的生活富裕、富贵、文明,经济发达,文化昌盛,人普遍健康高寿,富有智慧,这在古人看来,是最值得崇敬、景仰与追求的。
  其二,中国历史上长寿的象征彭祖史称彭伯寿,与寿光有着密切关系。少昊是己姓祖,少昊的儿子是颛顼,而彭祖是颛顼的玄孙。寿光方言中有形容响声bāng bāng,即彭彭(音帮帮),~~的响,为音响动词。彭的甲、金、篆字,均为左壴(为架起的一面鼓之象形)右彡(鼓声之象征),本义为击鼓之声。显然彭字代表的是原始时代今寿光(寿光骨刻文中有彭字)一带与鼓(造鼓、操鼓、击鼓)有关的一支先民。今本《竹书纪年》载:"(启)十一年,放王季子武观于西河,十五年,武观以西河叛。彭伯寿帅师征西河,武观来归。"史传彭氏"善调雉羹"即善做鸡汤,受到尧帝赞美。相传彭祖到殷商末已有767岁(一说800岁,实是说这支先民之古老)。后来这支先民渐次南迁,彭族的首领彭祖被尧封于彭城(今徐州),号大彭氏国,楚怀王和项羽均为之都。
  其三,古本《竹书纪年》又载:"柏杼子(即帝杼)征于东海及三寿,得一孤九尾。"这一记载与《山海经》的记载相符。夏王东征伐"三寿",此"三"字,史上有不同见解。因古本《竹书纪年》是晋咸宁五年(前279)在河南汲县魏王墓中出土的写在竹简上的中国古代编年体史书,因字迹不甚清楚,有学者解为"王"字,李沣先生在《探寻寿光古国》中则解为"己"字,"王"即"王寿","己"即"己寿".但不管是"三",是"王",是"己",三个称谓均指今弥河中游以边线王龙山文化城为中心的古国,这个结论在学术界是一致的,且都讲得通。"三寿"可解为这里有三个古国,以寿为名,均是同宗关系。"王寿"可解为这里的古国名寿,是为王之国。"己寿"是说名寿之古国,是己姓国、己姓后。可见,早在公元前279年出土文献记载的夏代事迹(距今4000年左右)中,就有"寿"这个地名,这个寿即指今寿光一带的先民、古族和古国(古本《竹书纪年》所记"一孤九尾",又与寿光历史上呙宋台一带的"九女冢"的传说相吻合)。"寿"这个地名,在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就是今寿光一带,是寿光一带特有的地名符号。以后漫长历史长河中,以寿为名的地名,均应由寿光先民、寿光文化传播出去,是他们迁徙、传播留下的痕迹(地名"随族而走"现象),由此可见寿光文化在历史上的影响力。而近期出土并已出版的《寿光骨刻文》中有"寿"字,并经中国科学院碳14测定为距今3700年,则与《竹书纪年》的记载完全一致,即龙山文化时期、夏朝时就有"寿"之国名,而且就在今天的寿光一带。
  其四,寿光之光字,亦是与寿极好的搭配。光字由火而来,火的使用是人类最高智慧的反映,人类最高度、最灿烂的文明是伴随着火的炽烈、美丽、温暖一同而来的。因此,光字的含义由火而明,引申为宇宙之光明,为至大至煌之意,"与日月兮齐光明",又引申为光荣、光采和盛大无比。寿光之义,正蕴含着这里的文明至高至大无以相比之意。
  寿光之光字,还与平(平字金文写作" ",篆文写作" ",从亏即于,表声乐婉转之意,从八表平分,本义为乐声平缓,引申作平静,地势平坦、平分、平常之意)字有很密切的关系。寿光地名之由,旧志有"年长为寿,地平为光"之说。寿光一带为原始土丘之地,在弥河等河流千万年冲积之下,渐渐冲积成广袤的平原,所以寿光一带及北部地区自汉代始有许多以平而名的地名,如平望、平的、平广、平寿、平城等,平正有平广、广大之意,这也正是寿光自原始时代即农业先进,物产丰富,经济社会繁荣昌盛,文明发达的自然地理条件。
  其五,寿光之地还曾名为"剧"、"菑".公元前690年,纪侯"不能下齐""违齐难",遂"大去其国",纪国疆土遂入齐之版图,齐将纪地改曰" ",( 由"竹"、" 豦 "合文,后者金文是一个野猪与虎激烈缠斗的摩写,上边加"竹",读jǔ,是指盛桑叶或喂牛用的圆筐), 、箕(其)、莒同为筐属。 即剧,剧县即古纪国(王献堂《黄县 器》[8].一文说:"西方读其为奇(qí)音,东方读其为记(jī)音。李沣先生又说,古代音同义同,因而产生了字体差异,且有音近音转现象)。 字所反映的仍是原始农业时期的景物:用于日常生产生活的筐类工具和畜猪。 与纪有天然联系,筐类也是编织(用植物茎条)而成。中国历史上的樊姓之樊的本义即用手编织篱笆之意,而樊姓正是源于弥河中下游的己姓之后。
  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在汉齐国境内封六个诸侯王,在今寿光一带齐悼惠王刘肥的儿子刘贤为甾川王(刘贤参与"七王之乱"被诛,徙济北王刘志为甾川王)都剧(今纪台),辖7县(至五凤年间即前57—54年),因甾川王刘志的重孙刘终古"悖逆人伦"被削4县,剩3县。甾川国在寿光存在170余年,子孙皆封列侯。甾川的甾,甲、金、篆文皆作" "(与由为同一字),为一竹木编的细颈、侈口、圆底盛物草器的象形,后来泛指古代一种盛酒的瓦器。甾字最早也是弥河中下游原始先民生产生活中的筐类工具,也与编织有关。后来又有菑字,菑是指耕了一年的土地,是伴随原始农业诞生以来而产生的符号文字,记录反映了我们先人生产生活的场景和面貌。因甾字与酒联系在了一起,所以又借作"淄"字,用以表示水名
  [1] 杨宗义。《难字大字典》第64页。西南师范大学出版。1995年。
  [2] 李沣。《探寻寿光古国》第 页。齐鲁书社。2011年。
  [3] 王迅。《东夷文化与淮夷文化研究》第 页。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年。
  [4] 张学海。《考古学反映的山东古史演进》第65页。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
  [5] 刘凤君。《寿光骨刻文》第 页。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年。
  [6] 胡厚宣、胡振宇。《殷商史》第121页。上海人民出版社。
  [7] 李沣。《探寻寿光古国》第 页。齐鲁书社。2011年。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寿光文史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1楼] 发表于:2019-03-13 17:29
鄌郚总编
  喜读赵守祥先生的《"寿光"新释》
  李 沣
  赵守祥先生不是专业的中国古代史研究者,但《"寿光"新释》一文,却旁征博引,把自己的观点说的有根有据、有条有理。"寿光"的名源,传统的也是权威性的说法,即清嘉庆《寿光县志》载:"寿光之名盖昉(始)于齐宣王时,闾丘长老乞寿之辞。"齐宣王在位时,已为战国晚期了。其实早在夏时,这个地方已有"寿"称,如赵文中说的,古、今本《竹书纪年》中就有"三寿"的记载,我在《对青丘地望的考索与讨论》一文中也说:"古青丘的标志性动物,为九尾狐。《寿光县乡土志》载:"狐,禹王台、纪台等处,荆棘茂密,向多有之。"《古本竹书纪年》载:"柏杼子征东海及三寿,得一九尾狐。"《今本竹书纪年》载:"八年,(帝纾)征于东海及三寿,得一九尾狐。"雷学淇《竹书纪年义证》:"三寿,东海之国名也。郭璞《山海经》注引作王寿。"《路史。国名记六》:"王寿,宜是平寿,卫之下邑。在潍州西南30里。"三、王、平,三字混淆,实为一地,在今潍坊西南30里。潍坊西南30里,今昌乐地,与寿光实属一个区域。也就是说在禹夏时,这个区域就称"寿".照此说,"寿光"之名起自夏朝,这比战国往前推了两千多年。
  赵守祥先生的这种研究精神非常可贵。着名史学史研究专家瞿林东先生说:"追求信史,取信于后世,这即是史学家的崇高责任感,也是中国史学的一个优良传统。┅┅人们对于历史的‘复原’和认识,就像人们认识真理一样,是一个逐渐接近历史本来面目的过程,但这个过程永远不会完桔。"对任何一个比较复杂的历史问题的研究,都有是由浅入深,由不自觉的无法摆脱的远离、背离历史原貌到逐步接近和符合原貌的过程。与寿光史有关的一个历史悬案,就是古纪国、与古国的关系问题。着名山东的集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和历史文献学一身的大学问家王献唐先生,由于历史资料的局限,他始终认为己(纪)国和 国是两个国家。但烟台上夼村同一墓出土了《己华父鼎》和《侯鼎》,证明己华父和侯为一家人,这样就把器和己(纪)国历史联在了一起,使纪国的历史变的更加丰满和真实。在历史研究中,后来的学者修改、丰富、乃至否定前辈的现象屡见不鲜,这正是历史学"逐渐接近历史本来面目的过程",对此,我们应持积极的、欢迎的态度。
  李注:因《寿光新释》中有大量自造字,在下面的内容中无法显示,特此说明。现将赵守祥先生的原文转载如下:
  [8] 王献堂。《黄县 器》第23页。齐鲁书社。1983年。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