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3-22 14:04
鄌郚总编

中华西瓜科技园简介

  前言
  山东省昌乐县尧沟镇地处半岛中部,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历史上就是有名的高产农业区。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该镇注重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坚持以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国际化为目标,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重点,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落脚点,全力推进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新成就。为充分展示这一重要历史时期的风貌,丰富普及西瓜历史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促进农业产业化的深化和升级,加快富民强镇的进程,我们设计制作了以下内容,敬请参观者提出宝贵的意见,我们将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亲切的关怀
  二○○二年五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视察我镇中华西瓜科技园。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姜春云视察我镇。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山东省委书记吴官正在市县领导和陪同下视察我镇高效农业。
  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汝岱视察我镇农业生产。
  一九九四年四月,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在省委书记姜春云的陪同下来我镇视察西瓜生产。
  二○○二年五月,山东省原省长李春亭来我镇视察。
  二○○二年五月,山东省副书记、省长张高丽来我镇视察。
  一九九九年五月,省委副书记吴爱英陪同姜春云副委员长视察我镇。
  一九九九年五月,人大常委会主任韩喜凯视察我镇农业科技示范园。
  原国家开发办副主任王征在省开发办主任曹云龙的陪同下来我镇指导工作。
  二○○二年四月,省农业厅厅长刘宗元来我镇视察工作。
  一九九九年六月,柬埔寨王国农业代表团来我镇参观考察。

  辉煌的成就
  二○○○年六月,我镇被授予"中国西瓜第一镇"称号。
  尧沟"乐宝"系列西瓜多次在全国西瓜展评中摘金夺银。
  现保护地栽培率达到100%.
  西瓜品种有八大系列八十多个,良种率达到100%.
  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产品全部为"绿色食品".
  全镇有近千农民持技术证书在全国各地担任西瓜生产技术顾问。
  "乐宝"系列西瓜远销全国各地及世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尧沟西瓜批发市场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西瓜定点市场".
  初步建成的农用生资市场将成为大型的农用生资集散地。
  近三年来,尧沟"乐宝"西瓜所占各大城市份额图。
  全镇农民纯收入持续增长。
  我镇是"山东省小城镇建设先进单位"。

  尧沟西瓜简介
  尧沟西瓜明清发端,规模种植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曾以皮薄、瓤沙、汁甜而闻名全国,有"天上甘露美,尧沟西瓜甜"之说。清代即为上乘贡品,解放后,作为特供瓜多次运进中南海,得到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称赞。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保护地面积迅速扩大,现4.1万亩耕地全部为保护地,达到了三作四收,亩均产量800斤,品种主要有冠龙、京欣、特小凤、珍珠、华蜜等共八大类八十多个,优良率达100%.由于特殊的半沙质土壤、适宜的温差、富含矿物质的灌溉水源及较高的种植技术,使西瓜品质一流,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产品全部达到了"绿色食品"标准。特别是新开发的"富硒"西瓜,口感出众,兼具保健功能,被指定为人民大会堂招待专用瓜。所注册的"乐宝"牌系列西瓜已成为国内农产品市场的知名品牌,远销全国及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悠久的历史
  据民国版《昌乐县续志》记载:明末清初,西瓜自奉天(今沈阳)传入昌乐。
  尧沟镇曾是以粮食及其它经济作物为主的传统农业区。
  种植的大田西瓜品质优良,1972年被列为"国家特需瓜生产基地".
  传统的种植品种主要有花狸虎、核桃纹等。
  产品销售以青岛、淄博等地为主。
  七十年代末,地膜覆盖生产技术在西瓜生产中应用,显着提高了种植效益。

  坚定的步伐
  八十年代初,大棚西瓜开始萌芽。
  自80年代中期开始,西瓜保护地栽培面积迅速扩大,1999年扩展到了41000亩。
  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龙头带动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1986年镇农民瓜菜研究会攻克西瓜重茬难题,是西瓜种植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牌。
  大力实施"种子工程",西瓜良种率达到了100%.
  瓜季节无公害栽培技术的推广,实现了一年四季有西瓜上市。

  美好的未来
  生物技术在西瓜生产中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西瓜品种更新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为农业产业化服务的龙头企业规模将得到膨胀。
  西瓜精深加工将大力推进。
  钢塑无支架大棚将全部取代现有的竹制大棚。
  智能温室大棚在西瓜新品种的开发、育苗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将进一步提高。
  富硒保健瓜代表了未来西瓜开发的方向。

  西瓜的历史与文化
  西瓜原产于非洲热带草原,大约在公元前五世纪传入希腊、罗马一带,随后在地中海沿岸各国传播栽培,到了公元前四世纪,随着欧洲军队的远征,西瓜由海路从欧洲传入南亚印度,然后,又逐渐传播到东南亚一带,两上世纪后西瓜传入西亚,到了十三、十四世纪之后,迅速传遍世界各地。

  西瓜在我国的传播
  大约公元前一世纪,西瓜从陆路经"丝绸之路"传到古代的波斯和西域(我国新疆一带)。《前汉书·地理志》记载:敦煌,中部都尉治部广侯官杜林以为古瓜洲,地生美瓜。早在2000年前,在我国新疆敦煌等地即以"地生美瓜"着称于世。西瓜能够在中原百姓间得以普遍种植,是从五代时的契丹国(公元916-1115年)开始。然后,从北方传到宋朝,到了南宋时(公元1127-1273年)已是"年年处处食西瓜"了(见南宋诗人范成大《西瓜园》诗论:"西瓜本燕北种,今河南(黄河以南)特种之")。宋、元、明、清各朝代都有对西瓜的专门描述。如宋高宗建炎(公元1127-1130年)间洪陆在他所着的《松漠记闻》中就对西瓜的形状、颜色、作用作了细致描述云:"西瓜形如扁蒲而圆,色极青翠,经岁则变黄,其瓞类甜瓜,味甘脆,中有汁尤冷".元代方费在《食西瓜》诗中更是绘声绘色,留下了"缕缕花衫沾垂碧,痕痕丹血捣肤红,香浮笑语牙生水,凉入衣襟骨有风"的着名诗句。明《学圃杂蔬》"瓜蔬章"在与其它瓜一起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后,直呼"西瓜,然瓜中第一美味".李时珍则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了西瓜的栽培、品质和药用价值。"二月下种···七、八月实熟,有围及经尺者,白者味则劣,其味有甘、有淡、有酸,酸者为下"."···而南方瓜则不及(北方西瓜)".可见,西瓜在我国种植至少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最先在我国北方地区种植,也有1000多年历史了。

  西瓜的食用价值
  西瓜含有多种营养成份和化学物质,果肉中的糖分约占全部干物质的90%,一般含糖量在8%-15%之间,食之甘甜。种子中含有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瓜氨酸及配糖体等。在500克西瓜果肉中所含有的蛋白质和糖,相当于56克小麦产生的热量,能够为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提供能量。西瓜果肉中所含维生素、各种矿物质和有机酸,是人体构成骨骼、血液不可缺少的成分,并有保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的作用。西瓜中所含有的纤维素,可以帮助消化,保持胃的消化功能正常。因此,西瓜对人体健康有许多有益的作用。

  西瓜的药用价值
  西瓜不仅具有丰富的营养,而且还有很好的药用价值,我国古代医学典籍《本草纲目》、《日用本草》、《饮膳正要》等都有西瓜入药的记载,西瓜可治疗酷热中暑、风火牙痛、烫伤水肿、黄疸肝炎、肾虚浮肿及高血压、心脏病、出血热等多种疾病,故有天然"白虎汤"之说。
  西瓜全身都是宝,皮晒干后叫做"西瓜翠衣",对治疗水肿、肾炎有一定疗效;种子仁中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有清肺润肠,补中益气,止渴化痰之功效;西瓜子壳可治疗由湿热引起的吐血、便血;西瓜根煎服可治疗肠炎和痢疾,西瓜霜更是广泛应用的治疗咽喉肿痛的中药之一。
  西瓜含有氨基酸和瓜氨酸,瓜氨酸所产生的氮氧化物能显着提高人体免疫力和男子性能力,美国(天然给他命公司)科学家已经研究成功利用瓜氨西瓜合成一种天然"伟哥",从药效看,三个西瓜等于一粒"伟哥".但一次吃不上这么多西瓜的照样获益。
  西瓜的其它应用价值
  西瓜的传播历史同时也是一部丰富的文化史。人类的文明所至越早,西瓜的种植栽培时间也越早。古代着名的"丝绸之路"两侧就是人类种植西瓜最早的区域之一。
  据统计,世界上80%左右的西瓜面积是分布在这条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沿线各国,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西瓜的传播历史与文化发展史基本是吻合的。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围绕西瓜的开发和利用,人们进行了认真的探索和研究。特别是西瓜节、西瓜会、西瓜宴等以西瓜为媒的活动的开展,更是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精神生活。西瓜在增进人们的友谊,充实人们的生活,提高人们审美观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后记
  西瓜历史源远流长,西瓜文化博大精深,介绍西瓜历史文化等方面知识的书籍浩如烟海,建设一座集知识性、思想性、科学性、观赏性于一体的西瓜博物馆是我们长期以来的愿望,也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国际化进程的重要举措。经过数年的精心准备和研究,紧密联系近年昌乐县西瓜产业化及国内外西瓜生产的实际,我们建成了这座西瓜博物馆。博物馆建设的过程是我们思想不断升华、知识不断丰富、境界不断提高的过程。为使博物馆上档次、上水平,县委、县政府的有关领导多次亲临现场,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规划框架基本形成后,我们又征集了有关方面的建议,最终建成了现在的西瓜博物馆。
  在西瓜博物馆的建设过程中,县农办、档案局、农业局、科技局、质量监督局等单位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此,向这些单位以及所有关心支持西瓜博物馆建设的单位和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
  因时间关系,加之水平有限,工作过程中难免有疏漏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史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