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3-25 06:30
鄌郚总编

千坊夜谈之魅力霸王泉下寨

  千坊夜谈之魅力霸王泉下寨
  吕绳端
  说到下寨村我不陌生,因为赵总的“匠人村”就在村东,拜访赵总,下寨村是必经之路。而霸王泉村则是昨天刚刚去过,也是一次偶尔的好奇之后的结果:在去拜访团长(开会)未遇的情况下,从导航上发现了这个奇怪的名字。距离不远,也在回程的路上,驱车直奔霸王泉,走起!
  从荆山洼按照导航指引到霸王泉村大约6公里,路基本上是乡间的水泥路,不宽,有些破败。前面有不少人,有的拿着锨,有的拿着扫帚,还有几台小型的推土机和挖掘机在路边作业,我突然明白了,这就是久违多年了的“义务工劳动”,我们农村叫出伕:利用秋冬季节农闲,组织村民修筑堤坝、沟渠,大约一个月的时间,一般用工分结算,按照家中人口数确定出伕人数,家中没有男丁或者不能参加的,要交一定的费用。为什么我对出伕这个事这么熟悉呢,主要是我父亲80年代几乎每年都会带队出伕,小清河清淤、北部开发建盐场、引黄济青等都有他们忙碌的身影。而后来都为货币化的承包所替代,作为计划经济时代的出伕基本退出历史舞台。
  看着这样的场景,我放慢了车行的速度,一是路窄注意安全,重要的是不要太快扬起太多的尘土,因为他们是我心中的记忆,是最值得尊重的人。只是现在工具较以前有了很大进步:原来的手推车和地排车换成了大马力拖拉机,人工挖掘变成了挖掘机推进,人工整平被推土机替代。可能还有变化的是参加人员不再是无酬而作。但无论如何,我都要向他们致敬,无论是群众还是干部,美化家乡还得靠自己!
  导航非常精确,未进入村子就看到了立在村口的“霸王泉”标志碑。霸王泉立碑附近可能就是原来传说中的井泉所在,但多方寻找,也没有发现井泉的所在,心中不免有些遗憾。在村里也没有见到关于霸王泉的介绍。据村中人介绍,村名来自于一个关于楚汉战争时的传说,西楚霸王项羽带领人马经过此地,掘地为泉,故名“霸王泉”。
  我恍然大悟:可能是项羽部队经过此地后在八马路附近安营扎寨,所以就有了“下寨”村名的由来,本地的居民为部队提供车马运输,所以后来这个村子后来以“赶大车”贩运为主业。当然这也是猜测,因为历史久远,真实已无法考证。
  历经千年,沧海桑田,井泉不再,营寨已无,留下的只是美好的传说。令人欣慰的是霸王泉村已经成了文化村落,在不大的村子里,房子不是高楼大厦,但外墙粉刷一新,在屋山和院墙上画满了“仁义礼智信”和忠孝文化图片,还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言简意赅,生动有趣,活泼易懂,同时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村内风气越来越好,成为附近民风民俗示范村。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潍坊文学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