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4-02 11:19
鄌郚总编

清明寒食杨柳依依

  清明寒食杨柳依依
  梁羽

  小时候管清明节叫"过寒食",其实寒食和清明是两个日子。寒食节固定在冬至后第一百零五天,而清明在寒食后一两天。寒食与习俗有关,清明则是节气之一,因二者相邻,久而久之就合二而一了。
  对孩子们来说,什么节日不重要,吃和玩才是快乐的最大源泉。原来生活困难,清明可以吃到烙饼和鸡蛋,所以过完年后最大的期盼就是清明。
  清明早上要煮高粱米稀饭,把鸡蛋洗过放到锅里一起煮,煮熟的鸡蛋皮是红色的。早饭就是饼卷鸡蛋加高粱米稀饭,饼是前一天烙好的,为了配合饼卷蛋,撒点芝麻盐在卷饼里,美味无比。
  家里每人可以分到两三个鸡蛋,孩子们一般只舍得吃一个,剩下的要和小伙伴玩碰蛋:用各自鸡蛋的一头撞击对方,破裂的算输,输的垂头丧气,赢的则兴高采烈。曾有一个家伙用鸭蛋冒充鸡蛋,碰碎了我们所有的蛋,后来外皮的颜色磨去了部分,露出绿皮才露了馅,被大家狠狠地鄙视了一顿!
  有了好吃的,当然少不了好玩的,排首位的是荡秋千,我们叫"打悠千".清明前几日,父亲就选好地方、搭好秋千架,清明一大早,把带木板的绳子拴上,秋千就完成了,秋千荡起来的时候,真有飞的感觉。
  村里也会扎大秋千,绳粗板大架子高,上去玩的都是大人,水平高的会在上面变换各种姿势,引得围观者不断喝彩惊呼。
  和秋千一样好玩的是放风筝,风筝基本是自家做的,最多的是"八卦":用细竹条扎好两个一样的正方形,交错九十度捆在一起,形成带有八个角的框架,糊上纸就成了八卦风筝。为了平衡和美观,还要在下面的角上拴两条或三条长飘带。
  手工扎制没那么精细,多会偏向一侧,这时就从地里薅一把麦苗啥的拴在上面,所以天上的风筝几乎都带着麦苗野草之类。条件好的家庭会给孩子买风筝,多是简单的板翅类,区别在于上面的绘图。
  一个同学的父亲曾给他买过一只软翅老鹰风筝,很大,栩栩如生,爪子是立体的,尾巴是活动的,眼睛能转动,放起来还会发出"呜呜"的哨声。我们在边上羡慕地看着。很多年后,自己也买了几乎一样的风筝,但再也没有当年的感觉了。
  还有一项娱乐是做柳笛。柳树刚刚抽出嫩叶,外皮容易剥离,取一段粗细合适的柳枝,用手轻轻转动外皮,就能完整的把里面的木枝抽出来,然后小心地把柳皮筒的一小节绿色外皮去掉,只保留内层白色的部分,一只柳笛就做好了。不同的柳笛会发出不同的声调,有一个同学能把几只柳笛含在嘴里,吹出抑扬顿挫的旋律,现在想来他是极有音乐天分的。
  除了柳笛,大家还会折细柳条编成圆环戴上,颇有些战斗片里伪装帽的样子。后来不知谁把带过的柳条环套在了自家的狗脖子上,大家看着好玩,纷纷效仿。既然是上了狗脖子的东西,人们肯定不愿意再戴头上。
  春风习习,杨柳依依,一年的清明节又到了。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过年记忆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