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6-09 17:03
鄌郚总编

平度行业

行业  

  一、工匠
  木匠  有粗、细木匠之分,敬奉鲁班。修建房屋、制作粗重农具的,称为“粗木匠”;做家具或从事木雕家具艺术品制作的叫“细木匠”;专做风箱、蒸笼、木桶、大车、小车、担杖的称“单行木匠”。木匠工具,有大锯、小锯、斧头、锛、刨、凿、钻、曲尺、墨斗、羊角锤、锉等。木匠外出干活,备有工具箱。木工师徒之间有明显的分工,师傅干技术活儿,徒弟干粗笨出力活。如师傅掌尺下线,徒弟当助手;师傅出坯,徒弟净料(推刨、凿眼等);拉锯时师傅拉上锯掌线,徒弟拉下线。过去,凡是有固定门市的木工,多不外出干活;无门市的木工常被民间请去在家里做活,制作家具、农具、棺材等。主人多好饭招待,工成钱齐。20世纪80年代后,兴起了电锯、电刨等机械化木工用具,旧时的操作方式得到更新和改进,省力、省时,提高了功效。
  铁匠  敬奉老君。群众说:“开过药铺,打过铁,百行生意都不热”。故铁匠行业多为祖传,其技巧为“火、锤、钳、淬”四个字。铁匠,既有专打菜刀、剪刀、农具一类专业铁匠,常开有铁匠铺;又有带着铁匠炉,走乡串村,按农时给农具淬火加钢、进行维修的流动铁匠。铁匠操作一般要2—3人组成,分别掌火候、掌小锤、抡大锤及拉风箱。铁匠工具有红炉、大风箱、响锤、大锤、小锤、大、小钳子、砧子、木墩、淬火、水盆及钢铁用料。打铁时,由师傅掌钳,当所锻铁器从炉子内掏出时,师傅迅速用铁钳夹住放到铁砧上,师傅掌小锤(又称“响锤”),徒弟抡大锤,“趁热打铁”。小锤指挥大锤,大锤必须落在小锤的锤点上。小锤轻点则轻打,重点则重打,小锤滑锤(向前轻推)则停歇,小锤空点是翻铁。待铁器成型后,师傅即将其放到水内淬之,未经淬火的工具不算成品。镰刀、锄头、锨头、镢头、刀具好不好用、锋利不锋利,主要在师傅的淬火上。另外,为了安全,打铁者都围有护腿布、护脚布(一种用桐油涂的油布),以防火花烧伤。
  除本地铁匠,春秋两季常有章丘铁匠来平度。
  白铁匠  是民间专门利用白铁片打制用具的手工艺匠,既有坐商者又有串乡者。一般工匠使用锤子、铁剪刀等打制烟筒、铁盆、水筲、水壶、舀勺、铁勺、火炉等生活器具。师傅在制作白铁器具时,用大剪刀按尺寸剪出白铁皮,用铁锤敲出雏形,拿钳子在铁皮边夹出一圈裙边,再换硬木榔头使其合拢,不用任何粘合剂,做出补好的器具滴水不漏。
  石匠  有粗石匠和细石匠之分。一般称开山凿石的石匠为粗石匠,俗称“磨匠”;称雕刻、刻碑、刻牌坊的石匠为细石匠。平度石匠多出自东北山区,利用当地石材加工各类石器,其工具有大锤、钢钎、撑子、凿子、手锤、錾子、剁斧等。20世纪80年代后,石匠多使用电动切割锯、角磨机,切切割割,磨磨蹭蹭进行雕刻,缺少了早年石匠的真正技艺。
  錾磨匠  20世纪60年代前,民间多用石磨磨面,而石磨用久了需要錾磨。錾磨讲究技术,新錾的磨是否“杀麸”,是衡量和考验磨匠技术好坏的重要标准。磨匠根据雇主的要求,斟酌石磨下粗或下细。70年代后,随着机器磨的推广,石磨磨面及石匠师錾磨逐渐消失。
  瓦匠  又称“泥水匠”,主要从事民房建筑,一般在本村或邻村营生,多数为专业户。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农村盖房的增多和城市建设的加快,农村涌现出大批建筑工,成立了大大小小的建筑队,领头的叫“建筑工头”,泥瓦匠称“瓦工”或“建筑工”。瓦匠工具主要有瓦刀、抹子(泥板)、扎子、铁锤、橡皮锤、尺杆、粉线袋、线坠等。
  窑匠  过去专为城乡居民盖房时烧制砖瓦的工匠。烧制砖瓦前,首先要筑窑,窑筒一般一次能容三、四万砖瓦,窑的下方置炉底。制作“砖瓦坯”时,将泥土调水用木棍敲打匀和,小工将和好的泥一锨锨送到窑匠制砖模具内,一次两块,压实后磕出来,晾成半干后,堆摞一起继续晾晒,干透后装窑烧制。用模具磕出来的砖块,一头稍大一头偏小。大瓦片用人工或机械压制,晾干装窑烧制。装窑时,窑匠要将砖瓦坯自下而上一层层依次摆平,相互留出空隙,以便透火。20世纪60年代前,乡村烧制砖瓦一般采用松柴或煤。如果烧青色砖瓦要在烧窑点火后2—3天,在窑顶的四周垒上“土堰”,在“堰内”倒上一定数量水,再住几天后停火降温,如不添水烧出来的则为红色砖瓦。每年开春第一窑砖瓦点火前,窑匠们要参与举行大型祭窑仪式,祭奠时将猪、羊、牛等三牲菜肴供摆在窑炉前,然后烧香纸、放鞭炮、磕头祭奠,以祈开窑大吉,此后每次点火烧窑都要举行小型祭奠仪式。70年代后,平度乡村砖瓦场均为机械加工,窑洞亦改为连环形,可一面装窑、烧窑,一面出窑,烧出的砖瓦均为红色。
  除砖瓦窑匠,亦有烧制瓦罐、瓦盆的窑匠。平度城南的大窑、小窑村直到今天仍有烧制者。
  锔锅匠  平度民间称锔盆、锔碗、锔缸师傅为“箍炉子”(多来自章丘)。过去,常见其车推或肩挑锔锅器具,走街传巷,高声呼叫“锔锅来!锔盆喽!”当人们将打碎的陶瓷器物拿来锔补时,“箍炉子”即根据器物破损程度和需用锔子的大小号及多少计算价钱。讲好价后,“箍炉子”即用摇摇钻在器物上钻眼,再用小锤将锔子钉上,然后在锔子周围抹上石灰以固定和防其漏水。一般情况下,锔瓷器须用“金刚钻”,要价相应较高。俗语说得好:“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陶器餐具逐渐从家庭中消失,人们打碎瓷器物亦随手丢弃无再锔者,“箍炉子”已无用武之地,20世纪末逐渐消失。
  扎纸匠  过去,农村有许多专为丧葬仪式扎制各种纸质器物的人,称“扎纸匠”,其店铺称“扎彩铺”。扎彩时,先用秫秸、竹篾等扎成房屋、童男、童女、马、牛、马车、金山、银山、摇钱树、聚宝盆等骨架,再裱糊上彩色纸张,加以描绘或剪贴制作而成。20世纪90年代后,又增加了扎制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轿车等现代化物品。除丧葬用品外,扎纸匠也扎制彩灯、面具、风筝等。
  鞋匠  过去,民间做鞋一般由家庭妇女自己衲鞋底、做鞋帮缝制,也有专门做鞋工匠,所做鞋子一般为“千层底”。鞋底做法,即用麦粉打糨糊,将旧布块粘合成布板,俗称“褙子”,厚2—3毫米,晒干后做底料。然后将4—5层“褙子”裹边摞在一起,用细麻绳一针针衲起来。妇女衲鞋底时,左手持鞋底,右手带“手巴掌”或顶针,用锥子衲透鞋底再将麻绳用针穿过拉紧,衲一双鞋底常常需要三、五天的功夫。做鞋时要根据鞋底大小,按鞋样在“褙子”上铰出鞋帮,覆以鞋面,然后再用麻绳将鞋帮挂连在鞋底上。做好的鞋要用“鞋楦”或干小麦充起固定样式。做棉鞋时,在鞋内放上网好的棉絮;做单鞋时由于鞋底和鞋帮较薄,故反着上底然后再正过来。20世纪70年代后,多用车轮外胎割制鞋底,衲鞋底做鞋的方法逐渐消失,鞋匠主要从事牛、猪皮皮鞋制作。
  除了制鞋匠,还有修鞋匠,常见他们居于乡村、市区墙角,为来来往往的行人修补鞋子。
  皮匠  建国初期,平度城尚有富民、新平、新华三处私营皮厂,乡村有几处皮革社,收购当地出产的牛皮、驴皮、猪皮、羊皮、兽皮等,按民间生产生活需求由皮匠加工成半成品。皮匠制皮时身穿胶皮靴鞋和大襟,先对皮子进行腌制、刮脱油脂,再放到盛有皮硝的大缸或滚筒内转动,泡涨刨片后再放滚筒里“转滚”,磨压柔软上色,钉在木架上晾晒后成“熟皮”。常熟的皮子有两种,一种是民间御寒用的羊皮或狐狸、水貂等兽皮;一种是用于生产中的皮具,可做马车挽具、笼头、皮套等;还有民间做鞋面用的黑皮子,数量较少。皮匠做工脏累,每日与酸碱盐和脏水接触,故被称“臭皮匠”。20世纪50年代,平度将民间专业皮匠集中建立平度皮业社,后改为制革厂,80年代后撤消。
  杀猪匠  俗称“杀猪客”。过去,平度民间私人通常在婚丧嫁娶、小孩百岁或年节来临前,请杀猪客到家宰杀生猪,或自食或卖给左邻右舍。20世纪60年代前,生猪宰杀仍延续传统方法,杀猪用具使用捅刀、剔骨刀、剁骨刀、当棍、捅棍等。当养猪户需要杀猪时,提前一天不再喂猪,第二天早上请人到家宰杀。主户准备一张长方形木桌或架子放在天井里,并在一只瓷盆内放上干净凉水,撒上把盐调匀,然后用大锅烧水。一切准备妥当后,在杀猪客指导下,由三、四人从猪圈里拖出肥猪摁在长桌上,此时肥猪拼命挣扎嚎叫,杀猪客操起粗木棍,朝其耳根部狠击一下,肥猪霎时昏迷抖索,杀猪客一手牵住猪鼻端,一手将锋利的捅刀对准猪脖颈咽喉处缓缓捅入心脏,猪血随即流到盆内,杀猪客用刀搅动盆子里的猪血,使其与盐水融合凝固在一起。有杀猪技术不熟练者,捅刀刺入后够不着心脏,致使猪苏醒作垂死挣扎。猪被宰杀后要趁其热乎瘫软之时,在其右后腿上开一道口子,用长约2米捅棍,贴紧猪皮捅出七、八道“充气”的通道,然后由杀猪客用嘴(气筒)对着捅开的切口往里吹(打)气,一直把猪吹成圆滚硕大为止,再用细绳扎住封口,然后由三、四人将吹鼓气的猪抬到锅台上面“秃噜”猪毛。一般肥猪体型较大,整体放不下锅,只好一面往猪身上浇热水,一面将肥猪身上的毛往下扒,最后用刮毛铲子将毛刮干净。秃噜猪毛时,如烫过了火或火候不到,猪毛都将脱不干净。猪脱毛后抬到木桌上,杀猪客先将猪头割下,然后开膛取出腹内五脏,再将白条猪用砍刀从猪的脊椎骨中间一分为二劈开,分割出卖。猪头、猪蹄、猪尾、猪内脏统称“下货”,洗净后一般留作自食。70年代后,杀猪工具增加了“挽猪钩子”和扒皮刀。挽猪钩子是用一根腊杆,在较细的一头固定上钢制锋利钩子。捉猪宰杀时只要用钩子勾住脖颈即可把猪拖出来,避免了宰杀之前多人拖弄活猪的笨重作业;民间和食品站杀猪以扒皮、剔骨分类代替用开水秃噜脱毛和带骨出售传统做法。
  剃头匠  旧称“待诏”。自古待诏最重刀工。清代男子留长辫,理发时,只让待诏剃去额上顶部以及四外绒发,主要是刮脸、修边。故剃头刀子的熟练运用是待诏技艺高低的唯一评价,人们称赞待诏好时,常说:他的刀子活麻利,剃头最能出火!除了刮脸,待诏师傅还兼以掏耳朵、取耳垢,有的还会关节脱臼复位、捶打按摩手艺。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后,城乡居民理发多到剃头铺,也有家庭自购“推子”理发者。80年代后,人们称剃头匠为理发师、剃头铺为理发店,理发师的手艺不再限于刮脸、理发,还增加了烫发、染发、焗油、美容、护肤等内容。
  其他工匠  除以上工匠,平度民间还有打制银器的银匠,打制燎壶的锡匠,打制铜器的铜匠,扎箢子补簸箕的柳条匠,编席子的篾匠以及扎固风匣匠、磨剪子抢菜刀匠等。
  二、店铺、作坊
  20世纪之初,平度城乡将制作与加工经营场所称为坊,如油坊、磨房、豆腐坊、粉坊、酱醋坊、烧烤坊、面食坊、染坊、织坊、纸坊等。随着时代变迁,称作坊的加工销售场所又更改为店铺,如肉食铺、酱醋铺、包子铺、面食铺、茶食铺、火烧铺、车子铺、白铁铺、杂货铺、鞋帽铺、成衣铺、裁缝铺、中药铺、剃头铺、棺材铺、漂染铺、铁匠铺、木匠铺、当铺、药铺以及马车店、旅店、火烧店、酒店、商店、客店、茶店、米店、杂货店、书店、裱画店等。
  店铺是平度民间对坐商的俗称,习惯上称店面大的为“店”,店面小的为“铺”。乡村中的小零售店,过去叫铺子、小铺,现在时兴叫“小卖部”。店铺的营业场所称店面、铺面、门市、门面,店外配以招幌。如,修车铺于路旁木桩上悬挂一只车圈(车外胎),卖酒的于店外挑一布幅,上书“陈年老酒,太白遗风”等。
  油坊  20世纪50年代前,平度较大村庄均有私人开办的油坊,常见挑担卖油的油匠,手摇铁铎走街串巷卖油。由于农业物产差异,平东以榨豆油为主,北部山区以榨花生油为主,平南则以榨棉籽油为主。榨油前,将晒干的油料先用油碾将其压成薄片,又称“参子”,作为榨油原料。榨油时,将参子放到大锅里蒸熟,趁热装在一层层打油的铁圆圈里,中间用干马莲草或麻袋片隔开,上“轧子”榨油。油匠们将十几摞盛满油料的圆圈摞在一起,轧子上面四周是带孔的铁质圆盘,旋在带螺纹的钢柱上,四、五人手持长铁棍,转动顶端的圆盘挤压,榨到一定程度要稍停,然后再榨一次,榨出的油脂徐徐流到油桶里。榨油劳动强度大,没有力气出不了油,榨出油的参子称豆饼,又称“麻山”,可用作牲畜饲料或肥料。20世纪70年代后,古老的榨油方法逐渐由机械加工所代替。进入21世纪,各乡镇偶有私人开设的油坊。
  豆腐坊  过去,民间做豆腐生意者,一般从秋后收获大豆开始,到来年春天结束。做豆腐时,将黄豆泡涨用牲畜或人力拉动石磨磨成浆沫,再用细布兜(一方形白布,固定在两根交叉木棍的四角)将豆沫过滤出豆汁,分离出豆腐渣。再将豆浆放到大锅里烧开后稍冷,上面结成一层薄膜,用长竹筷挑起来,即为豆腐皮,“一道子”豆腐可反复挑3—4张豆腐皮,然后把豆浆舀到木桶里,一面往浆里点卤水,一面搅动豆浆,使其结成块状,称豆腐脑,调好后稍停,将豆脑舀到一个支撑在锅上的方形木框,方框内四周底部用细白布裹好,舀满豆浆后再将上面用白布的四角封好(不漏豆浆),“豆腐佬”站在锅台上将钉子形木轮朝下,不断在架子上上下均匀用力墩压。豆脑中的水压出后,打开包裹的白布,豆腐“托子”就做成了。做一道子豆腐,一般可用黄豆15斤,出40余斤豆腐、4张豆腐皮,豆腐渣常用作炒食或喂猪。
  卖豆腐时,卖者肩挑豆腐担子,手持方形带把木质梆子走街穿巷,一面走一面敲打梆子,人们听到“梆、梆、梆…”的声音,即会手捧面瓢,内盛黄豆,出门“换豆腐”。20世纪60年代前,城乡百姓很少花钱买豆腐,只用豆子换。70年代后,城乡出现不少做豆腐专业户,除机械设备加工外,蘸豆腐一般改用石膏。
  裁缝铺  又称成衣店,一般由裁剪和缝纫两部分组成。过去裁缝铺在街头摆块大门板,撑起遮阳棚,就算铺开了营业台面。一条软尺挂在脖子上,穿条围裙,口袋里装着五颜六色的画粉、小本子、笔、别针等。由于过去的布匹比较粗糙、厚实,因此锋利的大剪刀须臾不可离。从事缝纫者,通常是裁缝的妻女或徒弟。没有锁边机,用布条“包边”,然后缝制。1912年,城关始设成衣铺2个。1936年,平度较大的集镇多设有成衣铺。20世纪40年代,私营成衣铺逐步关闭停业。70年代,成衣店改称服装厂或服装加工店。80年代后,乡村集镇复又出现数量客观的服装加工专业户。
  当铺  过去,当铺多由私人独资或合伙经营,当户多为贫苦百姓,当价一般不超过原件的一半,开当者均在铺面挂有一个大大的“当”字。赎当时须付利息,期满不赎,由当铺变卖,俗称“死当”。因此,当铺被称为软刀子杀人、吃人不吐骨头的阎王店。当铺生意一旦签定契约不能悔改,是包赚不赔的买卖。估价先生以克扣、悭吝为职业素质,目光犀利,见惯不惊,他的年收入是当铺中最高的。建国后,当铺改称“委托商店”,后被取消。改革开放后,当铺又有所开张,其性质和办法与旧时不同。
  三、夫
  民间通常将重体力劳动者称为“夫”,如车夫、轿夫、马夫、挑夫、脚夫、民夫、更夫、农夫、伙夫、屠夫等。
  觅汉  过去,平度民间称雇给富人当长工之人为“觅汉”。觅汉常有农活经验,为了吃饭活命所迫,雇给富人当觅汉。一般与雇主一定一年合同,若投缘则第二年再续,若不投缘,到年底则解除合同。觅汉长年吃、住雇主家里,一年四季随“把头”到地里干活。当觅汉须身强力壮,熟悉各种农活,否则易被解雇。城乡觅汉,长年吃黄饼子,农活忙时中午吃一顿白面(大忙时亦有三顿吃白面者),过节时随雇主一起改善生活,一年之中有少数工钱,但不足以养家糊口。由于觅汉家境贫寒,无土地或少土地,本人所挣工钱极少,根本娶不起媳妇,即使勉强娶上,亦无力养活,故当觅汉十之八九为光棍汉,年轻力壮时尚能自顾,若患病或年老,则被雇主辞退,回到家中,孤独以终。觅汉亦同“把头”一样,每年农历二月二上工,十月初一收工回家,同时带回一年工钱。
  二更子  多为十二、三岁的小男孩,亦称童工。二更子,吃住均在主人家,一般雇主只管吃,不管穿,亦无工钱,上下工时与“觅汉”相同。二更子年幼体弱不能干重活,只能干些挑水、扫院、割草、铡草、喂牲口、牵牲口、上坡送饭等零散小活,俗谓“拉下脚子”的营生。
  当工夫  过去,一些无地或少地,又无技术的乡村农民,为挣口饭吃,只好到工夫市出卖力气为人当“工夫”。当工夫按日计工,每天天不亮就到工夫市,与雇主讲好价钱,随雇主到地里给人干活。雇主管工夫三顿饭,吃过晚饭以后雇主即付给工钱,一般工钱很少,只有在割麦子、杀胡秫等抢收抢种时工钱多些。20世纪50年代前,黄花鱼价贱物丰,平度城乡工夫一般吃黄饼子就咸黄花鱼。为使工夫尽力干活,雇主家一般多善待他们,故有“工夫鞋,觅汉膀,蓑衣苇笠不用讲”、“垫工夫吃好饭,不用上坡看”、 “家里做好饭,坡里不用看”等俗语。进入21世纪,平度工夫市重又兴起,当工夫者不再下地干活,而是干一些搬运、家政服务方面的活。
  四、其他行当
  驴经纪  民间称经纪人,贬称“戳驴腚眼”,为过去集市上为牲畜买卖双方撮合交易,成交后从中抽取佣金的人或机构,其前身称牙行。建国后,平度境内较大的集市都有经纪人。经纪人一般能说会道,周旋于买卖双方,从中获利。在牛、驴、骡、马交易中,经纪人通常先扒开牲畜的嘴巴,观其牙齿磨损程度,判定其年龄大小(“牙行”名称由此而来)。除此还要观察牲畜体型的大小、毛色光滑亮度、蹄脚行走是否利索以及脾性是否暴烈等确定牲口价格。经纪人首先向卖者询问要价,然后观其颜寻找买方,在双方要价与还价之间撮合。经纪人用牙行传统的讨价还价方法与买卖双方秘密交易,通常以长袖遮起右手扯住卖方的手,以“指数”告知双方。所谓指数一般认为“一,出拇指;二,出拇指与食指;三,出小指、无名指与中指;四,扣住拇指,伸出四指;五,五指全部伸开;六,伸开拇指与小指;七,拇指、中指与食指捏在一起;八,拇指与食指同时伸直;九,中指圈成七子形,其余四指握住;十,合拳”。
  货郎  旧时,常有货郎肩挑货担走乡串户,摇鼓叫卖。货郎摇鼓有名堂,进村摇的鼓点是“出动,出动,出出动”,唤人们出来购货。人出来多了,货郎就高兴地摇“嘿得隆咚!嘿得隆咚!” 还常常拖着长音喊“拿头发——换针来!”货郎的货担里常盛满各式各样的小百货,扁担两头用红绳线吊着妇女用的鲜艳夺目的发夹、上学孩子们用的本笔等。20世纪70年代后,交通逐渐便利,商品流通加快,货郎行业渐失。
  膏药客  过去,每逢集日,即有卖狗皮膏药者到集上卖艺卖药。他们一般先占好地盘,待观众围上来后,即鼓动如簧之舌吹嘘起来:此药乃祖传秘方,由多味名贵中药熬制而成,凡五痨七伤,九症八瘕,贴之无不立愈,对腰腿痛之病尤有神效。于是有好事者走上前来求试治。但见膏药客手脚麻利地对“猎物”连连进行拍、打、揉、按,经此按摩,求治者疼痛多可缓解。膏药客乘势将化开的热膏药“啪”地一声糊于患者疼痛部位。由于膏药表面多含有麻醉止痛药物,试药观众患处之疼痛全消。这时膏药客抓住时机继续宣扬其膏药之神奇,观众即纷纷解囊购买,金钱源源不断流入膏药客腰包。至20世纪末,平度每逢集市,仍有不少卖膏药者,如今渐少但仍未绝迹。
  耍猴的  过去,经常有耍猴人走街串巷卖艺。他们大多衣衫褴褛,破帽敝履,肩扛猴儿,耍猴卖艺,乞讨度日。耍猴人进村后即选一场地,将随身所带小锣反复敲打招揽观众。当观众围满(以小孩居多),耍猴人即对观众说一套江湖话,然后边敲锣边指令猴子翻筋斗、拿大顶取悦观众。围观小孩则高喊着:“猴!猴!红腚眼,拿回家去缝布袋!”“猴!猴!拿大顶,给你地瓜和干粮!”猴子献艺过后,耍猴人即开始收钱收干粮,猴儿跟在耍猴人后面“双手”高擎小蒲箩,耍猴人向观众打躬作揖,乞求施舍。当夜幕降临时,耍猴人即收起道具,扛着猴儿离开村庄。
  赊小鸡的  过去,平度农村流行赊小鸡。每年春天,各地的卖小鸡者便肩挑或车载鸡笼走乡串村赊小鸡,还撇腔拉调地拖着长音喊“赊—小—鸡—来”。据说一卖小鸡者到崔家集镇某村赊小鸡,一嗓子没喊完,就出了村庄。这一方面说明了这个村庄小,另一方面也体现出赊小鸡喊音之长。20世纪80年代前,农村经济困难,春天农民钱尤紧张,因此喜赊小鸡。双方成交后,卖小鸡者即记下赊小鸡者姓名,亦不需赊小鸡者签字盖章。待秋后农作物收获后,农民手里有了钱,卖小鸡人再挨门收赊小鸡之钱。
  烧石灰  平度麻兰有烧石灰的传统,即用石灰石(俗称“光子石”)作原料,制作时,把大块石灰石砸裂,以十斤左右为宜,一窑石灰石,至少要用炭火烧十天半个月。出炉时有些石灰石没有被“烧过芯”,但绝大部分手触即碎,散落为细细的粉状,但其中仍含有不少小颗粒,这种石灰称生石灰。生石灰需用水焚,形成石灰浆,过滤出颗粒杂质,形成石灰膏,即所称的熟石灰。过去民间盖房、泥墙用的即是熟石灰。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民俗大观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