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7-23 15:54
鄌郚总编

杞国的来源和迁徙

  杞国的来源和迁徙
  杞国为夏禹之后,封于今河南杞县,后来东迁山东诸城、安丘,战国初年,被楚惠王所灭。这是个长达1500多年的古国,而历史记载却寥寥无几。《史记》虽列有《陈杞世家》一篇,对杞国的叙述仅二百七十多字。司马迁认为"杞小微,其事不足称述".《春秋左传》和《公羊传》中也只能窥见一鳞半爪。但是,杞是夏族主要的一支,是构成中华民族的主要先民。"杞人忧天"的成语,我国几乎老少皆知。
  一、杞国的来源
  杞国的立国,最早可追溯到夏代初年。据《史记·陈杞世家》载:"杞东楼公者,夏后禹之后苗裔也。殷时或封或绝。"这位东楼公原是"夏少康裔孙".①林宝《元和姓纂》说:"东楼氏,夏禹后有杞东楼公,支孙氏焉,其后杞大夫有东楼羽。"说明夏商时杞国业已存在,并接受商的封爵。因杞乃是夏人的一支,商灭夏后杞也被灭绝。商对这一支夏人是不太放心的,便把杞当作附属国和奴隶看待。故《大戴礼·少间篇》云:"成汤卒受天命,……乃放夏桀,散亡其佐,乃迁姒姓于杞。"说明杞在夏时即已存在,商汤灭夏时,驱逐了夏代最后一个国王帝桀,把辅助他的人全部赶散,然后将夏朝姒姓王室的一部分降服的臣民迁到杞,交杞国去管理。这个杞国的所在地,据《史记·索隐》引"宋忠曰:'杞,今陈留雍丘县。’故《地理志》云:'雍丘县,故杞国。"’罗泌《路史·国名纪丁》说:杞"定姒国,商封之,今汴之雝(即雍)丘,有古杞城,(唐)武德初为杞州".王国维《观堂集林》中的《殷墟卜辞中所见地名考》也认为杞即河南之杞,就是今河南的杞县。这里东距商汤的都城毫(河南商邱市)不过一百六十多里,正是最早置于商朝统治之下的地区。这部分夏朝的姒姓宗族被迁到杞,是商朝便于控制夏遗民的重要措施之一。同时,夏少康曾居于有虞氏,有虞在今河南虞城县,位于商丘之东。这一带已有少康的活动,故东楼公为首的杞国封在其附近,就不难理解了。
  帝辛时的卜辞云:"壬辰卜,在杞,贞:今日王步于商,亡灾?"②"庚寅,在***,步于***."③香地或即今河南汲县霖落山的香泉,是由殷都安阳去杞的必经之地。王献唐认为即商邱的郊鄙,更证实了"商代杞国,确在杞县一带。"④ 武丁时,杞与商朝关系尚密切,成为侯爵,故卜辞有"丁酉卜,***贞:杞侯***弗其祸,***有疾".⑤在武丁的六十多个妻子中,有一个叫"妇杞",即杞国的女子作武丁之妄。
  商代杞 国国君的名字,能够知道的,仅仅是***和青铜器上的杞伯每亡。大概当商末时,杞因邻商,被商所灭,所以当"周武王克殷纣,求禹之后,得东楼公,封之于杞,以奉夏后氏祀".⑥这个东楼公看来也不是名字,而是因住在东楼而得名的杞人。《广韵》十九侯部称:"楼氏,夏少康之裔,周封为东楼公。子孙以楼为氏焉。"证实以东楼公为首的杞国,系夏王少康之后,周武王乃于杞的故地封姒姓为杞国之君。
  正因杞国在商代时,历经了"或封或绝"的艰苦境况,人心恐慌,畏惧天意不测,担心国家再次覆灭,所以便产生"杞人忧天"的俗谚,说透了杞人的心理状态。杞国国小兵弱,而又夹于中原各大国之间,时时有亡国丧身之患,故感到忧惧,也是必然的。此后杞被宋所并,东迁后又被莒所侵,被淮夷所逼,最后被楚所灭,都证明这种忧虑是可以理解的。
  二、杞的名义
  杞字在甲骨文中多作***,如祖甲时的卜辞:"王其田,亡灾,在杞。"⑦商代青铜器《杞妇卣》的杞字,把木字写在左旁,与今杞字相同。清末在山东新泰县出土5件周代杞伯媵器,所有的记字,除两处外,均是木字写在己上,和卜辞相同。
  甲骨文中另有***字,即古箕国名,在山东莒县北部的箕山附近,东北面不远便是杞国。***后亦为楚所并,故历来杞、箕常被误作一国。如《集韵》、《类篇》都称:"***,古国名。卫宏说:与杞同。"董作宾亦认为:"杞侯在武丁时作杞,到帝辛时作***.杞、***古今异字,便易误认为两国。"其实"武丁、祖甲、帝辛三个时期,所有杞字写法,都是从木从己声,把木字写在己上作***,从没有一个作***的,如何说帝辛时候作***?……***国是姜姓,杞国是姒姓,两个氏族不同。"⑧而且在甲骨文中,同时出现了杞、***二字。***即今莒县北八十里的箕山,西汉于此置箕侯国,东汉建为箕县。且箕音为平声,而杞为上声,音调有差异。杞为植物。***,据《说文解字》说:"长踞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颐部说;"伸其股而坐,形如箕,故从其所谓箕踞也。"可见***即箕。箕,金文中象一个编织的箕器中盛有物件,是***乃善织箕而得名。故***、杞不同一义。杞、箕实为二国。
  杞究竟为何物?据《说文解字》称:"杞,枸杞也,从木己声。"《尔雅·释木》云:"杞,枸继。"《广韵》:"拘杞,春名天精子,夏名枸杞叶,秋名却老枝、冬名地骨皮。"《左传》昭公十二年:"我有圃,生之杞乎。"传注皆注枸檵。原来枸杞是茄科落叶灌木,高三至八尺,叶柔软互生,单叶常簇生,长椭圆形。嫩叶可作莱蔬,叶、根、子皆可入药,有解热明目之效。杞国即因其地盛产枸杞,封国于此,因而得名。隋开皇十七年于此置杞州,唐贞观元年改为杞县,皆因古杞国在此而取名。
  三、东楼公的名义
  《路史·国名纪丁》载:"娄,楼也,本作偻,商所封,即牟娄,曹东之地,一曰无娄。密之诸城有娄乡,牟夷国也,说谓封杞而号东楼,缪。东楼与晋娄、穰***异。"娄、偻与楼相通用。《路史》指出东楼公系在东方牟娄之地而得名。因他为杞国之后裔,后来周武王灭商,便封东楼公于杞,以继承杞国的宗祀。
  自东楼公迁河南之杞后,其子叫西楼公,即因杞在牟娄之西而得名。他的一支子孙便以西楼为姓氏。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十二齐:"西楼氏,杞东楼公之子曰西楼公,子孙以号为氏。"这些名字的出现是有来由的。
  按娄字,据《韩诗外传》云:"北方有兽名曰娄。"娄即《尔雅·释兽》中的"猯子楼".注:"猯,豚也,一名獾。"疏:"猯兽似豕而肥,其子名***."实即今獾子。娄即以***为图腾。娄人的发源地,当在岷山之南,亦正是夏人的发源地。故《后汉书·和帝纪》有"旄牛徼外,白狼、***、薄夷率种人内属。"白狼羌与***人同系夏人的分支。这个以***为名的部族,直到东汉时还存在,当系遗留在原地的一部分娄人之后裔。夏人东迁至山西西南部的大夏时,娄人是夏的一个支族,也跟着迁去,于是在那里也出现了娄山、娄乡的地名。《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有"娄,晋地"的记载,也即《路史》所说的"晋娄".地在今山西洪洞县西三十里娄山附近。这一带正是夏人姒姓最早分布的地域。
  以后娄人又南迁到娄涿山。《山海经·中山经》载有娄涿之山,"瞻水出其阳,而东流注于洛".这里邻近谷水和涧水,明显地指出这座娄涿之山就在今河南洛阳之南,这里也正是夏族发展的中心地带。今蒿县北六十里有露宝山。《清一统志》卷一百六十二河南府说:"疑即《水经注》之鹿髆山,以声近而讹也。"鹿髆山即娄涿山之转音,而露宝山也实系转音。山阳之水正东注入洛水,且在嵩县东北二十五里又有耙楼山,当与娄人居此有关。
  娄人的一支于商代时东迁到杞县,改称为杞;另一支则继续东迁到山东诸城的娄乡,和原地居民牟夷杂居。那里有牟娄山,即因此而得名。春秋时,天文家在甘公《星经》中把地上娄乡之名,用来命名天上二十八宿中的娄星。《史记·天官书》云:"奎、娄、胃,徐州。"《晋书·天文志上》称"奎、娄、胃,徐州……城阳入娄九度".城阳郡为汉所置,晋代的城阳郡治在今诸城县,与安丘同属徐州城阳郡,故以娄星分野在牟娄。因这里为娄人所居,便以地名命名天上之星。亦如以长沙地名命名天上轸星中的长沙星一样。朱文鑫《史记天官书恒星图考》说:"西官七宿,奎、娄、胃、昴、毕、参、觜,……其宫曰降娄、实沈、大梁。"以上所列星名全根据地名而命名的。娄在洪洞的娄山无疑。这些地方恰连成一片,位于东周都城洛阳之西,故称为"西官七宿".那么,娄星既可指山东诸城的牟娄山,也可指山西的娄山。因天体旋转,按时移动了经度,其实都属于娄星的分野。原始社会的人群常作长距离的迁徙,在没有发明指南针之前,多由有经验的长老率领,望着某星辰的方向进行迁徒。故山西之娄也是山东之娄的旧居地。
  诸城之娄,有一部分人南迁至今安徽泗县东北,可能和徐夷、淮夷同行。《左传》僖公十四年载:"楚人败徐于娄林。"杜预注:"僮县东南有娄亭。"河南商城县东北有雩娄。《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载:"楚子侵吴,及雩娄。"雩与无音相通,雩娄即无娄,与牟娄一曰雩娄相同,当系由娄亭西迁而来。后来吴楚争,河南邓县的***乡,或系雩娄人被楚人迁来至此而得名。《路史》所说的穰***,即指穰县之***乡,在今邓县。
  西汉设置的娄县,在今江苏昆山东北三里的娄县村。《史记·正义》所载的下江,又名娄江,即今浏河,娄、浏音相转。娄江在苏州市东。上海嘉定县西北十二里有娄塘镇。这些用娄命名的地名,当系吴灭徐后,夺得淮北之地,迁部分娄人至吴都姑苏附近,从事建筑和农业而得名的。
  至于贵州大娄山,或因***人有一部分人也和彝族一样,由川北转入滇东而后进入黔北,因此出现了大娄山之名。
  四、杞国东迁与衰亡
  当周平王东迁时,已是国力衰弱,无力控制诸侯。杞因邻近强大的宋国,故《太平寰宇记》卷一开封府载:"雍邱故城,今县城是也,春秋时杞国城也,杞为宋灭。"这样便迫使一部分杞人只得仍向东迁回山东娄乡故址,而杞国之地便为宋所并了。所以王献唐说:"到达西周后期,杞在河南站不住,又跑回山东老家,便为春秋时的杞。"⑨但这种论断值得商榷。当西周后期的宣王、幽王时,西周尚牢牢地控制着诸侯,还经常出兵平乱。作为周人监视下的宋国,在周灭商之后,决不会容许宋人明目张胆地吞并与周同为夏族的杞国。只有当西周覆灭,周平王东迁洛邑时,诸侯才能各自称雄,宋国才能乘机吞并西邻的杞国,这就迫使部分杞人迁回山东。但山东也并非夏人分布之地,虽然亦曾有过斟灌、斟鄩、戈、鄫、费等国,都是由河南东迁到山东的。但山东基本上是东夷族的主要分布地域,所以说山东并非夏人的老家。夏人的老家在晋西南及豫中、豫西一带。因此,杞人最早的居地应是今河南杞县。当商代中叶,杞人有一支东迁到山东。周武王灭商时,把山东的杞人首领东楼公封于杞的故地。周平王初年,被宋所迫,才又迁回山东,与尚留住那里的亲族鄫、费等国,相依为命。《史记·陈杞世家》索隐已明确指出:"盖周封杞而居雍丘,至春秋时杞已迁东国。"这里与牟夷相邻,而牟夷在商代时曾有一支迁至旧杞国之西邻,即今中牟。牟夷与杞有密切关系。杞因近东夷,也袭用了夷礼。⑩
  杞由于邻近莒人,《春秋》隐公四年载:"莒人伐杞,取牟娄。"牟娄所在地,据《齐乘》云:"安丘南二十里有牟娄山,本牟娄国。密之诸城有娄乡,隋因置牟山县。"牟娄在今安丘县西南十五里,所以杞东迁地点应在诸城、安丘一带。故安丘之北的潍县有禹庙,11杞为禹后,祟祀大禹是当然之事。
  鲁桓公二年,杞侯开始朝于强大的鲁国,也为四年后灭州国创造了条件。杞国同弱小的姜姓州国相邻,《左传》桓公五年载:"冬,州公如曹。"次年,州公姜实又朝鲁,"不复其国也".12注云:"遂留不去。"州国的都城叫淳于,故州公又称淳于公。州公之留居鲁国而不愿归国,是因他已失了国土之故。《左传》隐公四年注云:"淳于公亡国,杞似并之,迁都淳于",故杞国又叫淳于国。淳于在安丘县东北。
  公元前665年,杞成公娶鲁女,有婚姻之好。13公元前667年,杞伯又朝于鲁。14可见杞国已由侯爵降为伯爵,虽然并吞了州国,但国势仍然弱小,须依靠鲁国的势力,以抗衡日益强大的齐国。《左传》僖公十四年载:"春,诸侯城缘陵而迁杞焉。"则杞又由淳于迁都至缘陵。疏称:自东楼公"九世及成公,迁缘陵".缘陵在今昌乐县东南,亦即安丘之西北。迁都的原因,是"避淮夷"15而西退。当时尚有一部分淮夷仍留在潍水流域,对杞国威胁很大。《史记·索隐》引《地理志》云:"北海有营陵,淳于公之县。臣瓒云:'即春秋缘陵,淳于公所都之邑。’又州,国名。杞后改国曰州,而称淳于公……然杞后代又称子者,以微小又僻居东夷,故襄(公)二十九年经称'杞子来盟’,传曰'书曰子,贱之’是也。"可见杞国在淮夷的侵犯下,在急剧衰落,以致被诸侯看不起,而降为子爵。杞与鲁、晋有着密切的婚姻关系。杞成公之弟,杞桓公姑容,他的夫人子叔姬即为鲁文公之女,故于公元前615年朝鲁。16
  公元前544年,鲁国"仲孙羯会晋荀盈、齐高止、宋华定、卫世叔仪、郑公孙段、曹人、莒人、滕人、薛人、小邾人,城杞".17这个杞即淳于城,会盟目的仍然是保护杞国免遭淮夷的侵袭。杞文公当于这个时候又由缘陵迁回淳于。《春秋》襄公二十九年疏云:"昭(公)元年,祁午数赵文子之功云城淳于。是知淳于即杞国之都也。"晋平公之母为杞伯之女,故以晋人为首,率领诸侯修筑杞国都城特别卖力,但却遭到晋的姬姓亲族郑、卫的不满,说晋国的不救恤同宗之国,抛弃了诸姬,而为夏人之裔建立屏卫。18杞国国君便于这一年参加了以晋为首的盟会。
  杞自春秋中期以后,日益微小,不为史书所载,故事迹不显。《史记·陈杞世家》只说杞为"楚惠王灭之".《楚世家》也说楚惠王"四十四年,楚灭杞".《正义》说灭杞之年为"周定王二十四年",即公元前445年。
  杞被楚灭后,一部分人仍留于娄的故地,"子孙食邑于娄,因以为氏".19一支则逃到鲁国去。《广韵》称:"杞简公为楚所灭,其弟佗奔鲁,鲁悼公以佗出自夏后氏,受爵为侯,谓之夏侯。"《山东通志》载:"杞王女城在(滕)县东北六十里,亦曰安陵城".其余的杞人,亡国后便多以杞为姓了。  杞自夏少康时建国,约当公元前二千年左右,历经殷商,时兴时绝。周武王灭商,又重封杞国之裔东楼公于杞,传二十君,至杞简公姒春时,仅立一年,便被楚惠王所灭。建国长达一千五百多年之久,杞氏是构成中华民族的主要成员之一。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潍县春秋
回复 引用 顶端